![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0/18/wKhkGWWMhuCAQADRAAIlFmKcf9o106.jpg)
![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0/18/wKhkGWWMhuCAQADRAAIlFmKcf9o1062.jpg)
![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0/18/wKhkGWWMhuCAQADRAAIlFmKcf9o1063.jpg)
![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0/18/wKhkGWWMhuCAQADRAAIlFmKcf9o1064.jpg)
![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0/18/wKhkGWWMhuCAQADRAAIlFmKcf9o106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本文以“说故事”的方式,展现了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的生活史。从2000年延续至今的维权/反维权行动,在街区邻里生活世界中呈现为“流动着的社会事实和实践着的权力关系”。多元行动力量的互动和对抗实质,是“权力管制逻辑”与“业主自治逻辑”的内在冲突。从“维护物权”到“争夺治权”、再到“要求规则合理化”,邻里行动者以“问题”作为行动展开的逻辑线索;从“集体行动”到“诉讼维权”、再到“法外斗法”,邻里行动者用行动塑造着权力、资本、邻里和业主之间的关系边界。研究发现,在国家支配的权力网络中,社会资源失去了本应内含的“社会的”属性,业主在维权时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不但数量有限,而且效果难料。业主所能运用的“抗争剧目”也是极其有限的,在貌似多样化的行动策略背后,呈现的是一致的行动逻辑,“法”成为贯穿维权过程始终的中枢,“守法逻辑”构成了业主维权的行动边界。业主自觉“依法”和“以法”的维权实践,不仅是一种依托国家法律和政策权威的行动策略,更是一种依附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伦理。国家是业主诉求的中心和源泉。它从反面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权威,实现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国家”这一抽象的意义象征体,成为转型中国民众抗议活动的合法性来源。在业主的意识世界中,法律只是达成目的的工具,国家却是融入骨髓的伦理。业主并非一味遵照国家法律、按部就班行事,而是善于寻找制度间隙、拿捏行动分寸,它充分体现在业主维权的行动策略之中。这些所谓的“公民勇气”和“生活智慧”,与其说是行动者基于不同环境、针对不同时机采取的针对性维权形式,还不如说是他们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步步为营”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它是一种国家塑造的“谨慎小心”,也是一种国家压制下的“被动求生”。国家体制和制度本身成为维权行动的空间,这一“空间”不仅意味着行动的机会,更标明着行动的界限。邻里反维权力量在面对业主维权时占据主动地位,在应对技艺和策略上更是游刃有余。本文从“蓄意制造”的邻里派系、德治逻辑、分类治理三个层面阐述反制逻辑。第一,“蓄意制造”邻里派系。在陌生的商品住宅社区,居于垄断地位的权力和资本,为了建立与邻里社会的草根性连结和日常性互动,从而掌控邻里互动的主动权,所以,通过笼络邻里精英、施予象征性礼遇和实物性报酬,在一个全新的精英吸纳机制中建立邻里支持网络。在名苑,这种邻里精英吸纳机制是通过组织建设和运作来实现的。邻里派系作为一种分化和整合机制,本身就是反维权的手段。在业委会选举中,“选举”实际成为一个重要机制,权力和资本藉此与邻里派系精英分享社区治权。第二,邻里反维权派系的德治反制逻辑。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将业主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基层行政主管部门的“外部矛盾”转化为业主与业主的“内部矛盾”;二是主要运用德性评价和道德分类模式,将法律和权利冲突转化为道德和话语冲突。第三,城市基层政权的分类治理术。城市基层政权以压制与分化、吸纳与合作、协商与渗透等策略,有效地分化和消解了业主的资源动员能力和集体行动能力,将业主维权行动限制在邻里纠纷的水平,同时,将国家权力的触角悄然延伸至邻里日常生活空间,促进了国家权威在基层社会的再生产。笔者在反思业主维权研究的“策略”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边界”的解释概念。维权业主与反维权力量之间的互动和博弈,不仅使双方行动维持在一定界限之内,强化着某种可能的对抗边界,而且还会生产出新的界限、开辟出新的空间,实现对抗边界的再生产和转化。对抗边界的生产。国家“法治”营造了维权/反维权“合法对抗”的机会空间,它不仅包括维权业主运用国家法律和政策资源展开合法抗议活动,还包括权力和资本利用法律的模糊地带和缝隙“合法”地侵权和反维权。维权/反维权的对抗,转变为对法律话语的不同选取、解读与实践之间的对立。因而,由国家“法治”营造的机会空间,实际上是一个各方力量角逐其间的策略性空间。对抗边界的拓展。由于国家“法治”的工具化、模糊化和策略化,维权/反维权的法律对抗边界是模糊的,并拓展至法外空间,法外“加码”与“解码”是维权/反维权的常用策略。“法治”所营造的行动空间既将对抗纳入合法轨道,也变成了一种无法超脱的限制。对抗边界的转化与维持。业主的维权行为在法律政策和社区结构中具有双重内涵,这种双重内涵经由邻里这一机制,被切割和分类处理,即从法律权利的角度来看是正常的、合法的,但在邻里语境中,却是非正常的、不道德的。维权/反维权的邻里对抗,实现了维权意义从“正常”到“非正常”、从“合法”到“不道德”的转化过程。由此,维权/反维权的对抗边界也被维持在邻里。即,维权活动的层次被限定在邻里层面、抗争对象被设限在社区之内,业主维权由明确的法律和权利问题转化为“扯不清”的邻里纠纷,维权诉求亦从“对权利的追逐”转向“对道德的正名”,失去了创新维权实践和向外延伸扩展的可能。这也是基层政权和反维权力量所希望达到的“治理”效果。最后,本文针对“国家”在中国社会抗争中的中心地位,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模式—“作为框架的国家”,并进一步反思了业主维权研究的“权利范式”和“策略范式”。首先,作为一种意义来源,“作为框架的国家”赋予了维权行动的合法意义和话语资源,但它只能指导维权行动,无法保障行动结果。其次,“作为框架的国家”不仅是维权的武器,也是反维权的武器,虽然维权/反维权在具体问题和利益上存在冲突,但都无法否认它的合法性,“作为框架的国家”成为维权/反维权的共享框架和意义中介。再次,“作为框架的国家”具有抽离性、统摄性,它成为对抗双方共同的诉求对象,对抗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国家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最后,“作为框架的国家”是社会治理转型的结果,它以提供规则、赋予意义、建立制度为治理策略,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铺装修合同样本
- 水暖电消防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农作物种子买卖合同范本
- 柴油运输合同范本年
- 演出化妆服务合同
- 范文二手房买卖定金合同
- 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
- 2025【合同范本】房屋土建施工合同范本
- 2024年中考物理(广州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 简单的橱柜合同范本
-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初级会计理论考试100题及解析
- 三兄弟分田地宅基地协议书范文
- 中考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道(2024年中考真题)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王崧舟:学习任务群与课堂教学变革 2022版新课程标准解读解析资料 57
- 招投标现场项目经理答辩(完整版)资料
- 运动竞赛学课件
- 202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 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对比论证 课件14张
-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7.4 实践与探索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