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峨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四川省峨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四川省峨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四川省峨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四川省峨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峨眉山市初中2023届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本套试卷分为试题单和答题卡两部分。学生须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作答,在试题单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单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语言积累(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模拟(mú)鄙夷(bǐ)粗犷(kuàng)如坐针毡(zhān)B.妖娆(ráo)星宿(sù)驰骋(chěng)锲而不舍(qì)C.遒劲(qiú)吟唱(yín)点缀(zhuì)咄咄逼人(duō)D.拮据(jū)炽热(zhì)凛冽(lǐn)海市蜃楼(shèng)【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模拟(mó),粗犷(guǎng);B.星宿(xiù),锲而不舍(qiè);D.炽热(chì),海市蜃楼(shèn);故选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云宵梦寐自出新裁风雪载途B.技俩犀利疾恶如仇惟妙惟肖C.禁锢窒息叱咤风云根深地固D.松弛涟漪怡然自得大庭广众【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A.云宵——云霄,自出新裁——自出心裁;B.技俩——伎俩,疾恶如仇——嫉恶如仇;C.根深地固——根深蒂固;故选D。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李丽同学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B.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却不以为然。C.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王强首当其冲,率先跑过终点,夺得遂宁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百米比赛的冠军。D.或者我们问得再直截一点,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达情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这是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一件事?【答案】D【解析】【详解】A项,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辈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用错了对象。B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应改为“不以为意”。C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运用语境错误。D项,铢两悉称:形容两者轻重相当,丝毫不差。悉:都。称:相当。使用正确。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第一批线下电影复产复工的先行者,电影《八佰》的火热上映给线下影视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B.参加研制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十二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C.以APP为主要形态的电子家庭作业或许具备即时上传,实时交互、大数据分析等优势,但归根结底由商业的利益在驱动是无疑的。D.我国的森林面积已经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这得益于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稳步实施。【答案】A【解析】【详解】B.中途易辙,最前一句的短语中心词是“科技工作者”,它的谓语缺失。后面接连是三个介宾短语,即状语。最后一句的主语变成了“神舟十二号飞船”;C.句式杂糅,去掉“是无疑的”;D.“面积成为国家”搭配不当,可去掉“的森林面积”;故选A。5.下面各项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B.最近,周杰伦早期的成名曲之一《蜗牛》这首流行歌曲入选了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C.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D.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答案】B【解析】【详解】A.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删去省略号;C.“‘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是并列的三个分句,中间用分号;D.选择问句中间用逗号,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故选B。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①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②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会被“烤干”。③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④没有尘埃,地球表面将会热得不得了。⑤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将照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太阳的威势。A.④③②①⑤ B.④⑤②③① C.④②③①⑤ D.③④②①⑤【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排序。分析句子间在内容上的关联性,首先发现③④两句一正一反;接着深入分析,发现④②句关联紧密,④句末说“热得不得了”,②句紧接着解释“温度太高”如何;另外③①句也是如此,第③句末说“多了一层保护膜”,第①句紧接着解释“保护膜”的问题;再分析剩余的第⑤句,发现该句具有总括上文的作用,它对④③引领的部分做了总结,放在最后。综上看,整体排序为④②/③①/⑤,结构关系为“分/分/总”。故选C。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姚长子墓志铭[明]张岱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嘉靖间,倭寇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长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被擒,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至舟山放侬。”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自计曰:“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①姚长子,筑土城自卫。困之数日,饥甚。我兵穴舟窒袽②以诱之。倭夜窃舟为走计,至中流,掣所窒舟沉,四合蹙③之,百三十人尽歼焉。乡人义姚长子,葬于钟堰之寿家岸。无主后④者,纵为牛羊践踏之墟,邻农且日去一锸⑤,其不为田塍道路者几希⑥矣。余为立石清界,因作铭曰:醢⑦一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旌义⑧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悲夫!【注】①脔(luán):切割成小块。②穴舟窒袽(rú):在船上凿洞用败絮塞住。袽:败絮。③蹙(cù)逼近。④主后:此处指继承人。⑤去一锸(chā):挖走一锹土。⑥几希:很少。⑦醢(hǎi):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⑧旌义:表彰(姚公的)义举。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山阴王氏佣也(被雇用的人) B.嘉靖间,倭寇绍兴(盗贼)C.乡人义姚长子(以……为义) D.纵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藤贯其肩以中有足乐者B.其不为田塍道路者几希矣颓然乎其间者C.困之数日公将鼓之D.余为立石清界为人谋而不忠乎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追思的铭文,本文是为牺牲自己保全家乡的普通人姚长子所作的墓志铭。B.文章叙述了姚长子将倭寇引入死地,并英勇机智地带领乡人消灭倭寇,最后壮烈牺牲的事迹。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称颂姚长子牺牲自己保全家乡的壮举,弘扬其大义。D.文章最后感慨百姓对其墓的践踏,警示世人要保护好士的遗存,希望人们世代铭记像姚长子那样的义士。10.翻译下列句子。(1)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答案】7.B8.D9.B10.(1)(他)在情况紧急的情况下,把(自己)从死地救出来尚且来不及,却想保全自己的家乡人民。(2)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闻名显贵。【解析】【7题详解】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B.“嘉靖间,倭寇绍兴”的意思是:倭人侵犯绍兴。寇:动词,入侵。不是“盗贼”。故选B。【8题详解】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以:介词,用/介词,因为;B.其:表推测,估计,恐怕/代词,他们;C.之:代词,他们/补足音节,不译;D.为:都是“介词,给,替”的意思;故选D。【9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B.依据“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姚长子,筑土城自卫”可知,选项说姚长子“英勇机智地带领乡人消灭倭寇”是错误的。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仓卒(情况紧急)、暇(有时间精力)、乃(就)、欲(想要)、全(保全)”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苟全(苟且保全)、于(在)、求(谋求)、闻达(有名望,显贵)于诸侯”几个词是重点词语。点睛】参考译文:姚长子,是山阴一位姓王人家的佣人。嘉靖年间,倭寇侵犯绍兴,从诸暨偷偷潜至鉴湖铺。姚长子正坐在稻床上打稻,见倭寇到来,拿稻叉与他们搏斗。姚长子被擒,倭寇用藤条穿过他的肩(即穿过琵琶骨),(倭寇)叮嘱姚长子说:“带我们到舟山就放你。”姚长子误以为他们说的是吴地的州山。取道柯山,翻越柯岭,来到化人坛。自己谋划说:“化人坛四面都是水,切断前后的两桥,那么(它)就是死地了,为何不引诱倭寇进入呢?”于是悄悄地告诉乡里人说:“我引诱强盗到化人坛了,你们急速前往(化人坛)截断前桥,等到倭寇一过,就截断后桥,那么倭寇就可以抓住了。”等到倭寇抵达化人坛,前后的桥都被切断了,倭冠没有办法离开,于是把姚长子一寸寸切成肉块,筑起土城保卫自己。(当地人)围困他们好几天,(倭寇)饿极了。我们的士兵在(河边的)船上打洞,并在洞中塞入败絮用来引诱他们。倭寇深夜偷船计划逃走,(船)行到河当中,(乡兵们)拉走塞在船里的(败絮)让船沉没,四面合围夹击他们,一百三十个倭寇全部被歼灭在那里。乡人被姚长子的义举所感动,把他埋葬在钟堰的寿家岸。(姚长子墓)没有后人祭祀,成为听任牛羊践踏的废墟,旁边的农民每天挖走一锹土,恐怕它不沦为田埂道路的情况是很少了。我为它立石碑划定墓的边界,并作铭文说:(自己)一个人遭受粉身碎骨的酷刑,杀死倭寇一百三十人,功劳不足以挂齿。(自己)一个人遭受酷刑,却使几千万人存活,这功劳怎么不让人怀念。仓促之间,(姚长子)无暇顾及自身安危,却想着保全家乡父老;(官府)表彰他的义举后,公道得到大大彰显,(可我们后人)却不想留存一尺见方土地的墓地,(我)悲叹啊!(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秋晓行南谷经荒村①[唐]柳宗元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麇鹿。【注】①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作,与《小石潭记》写于同一时期。②杪(miǎo)秋:晚秋。③机心:机巧的心计。1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在晚秋时节,冒着早晨的霜露,走在幽深的山谷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跋涉之苦。B.颔联写经荒村所见,厚厚的黄叶覆盖着小溪上的桥面,荒村唯有古树处处可见,大地更显得空旷。C.颈联中“幽泉微断续”用泉水的声微流缓,时断时续来渲染出此时的寂静和内心的宁静。D.全诗紧扣题目,诗中霜露、幽谷、黄叶、溪桥、古木、寒花和幽泉,无一不在“荒”的笼罩之下。12.结合《小石潭记》,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1.C12.落寞与无奈,孤愤又旷达的复杂情绪。【解析】【11题详解】考查内容理解分析。C.“幽泉微断续”意为:深涧泉水若断若续。山谷深处的泉水声微流缓,水声时断时续,更衬出大地的寂静。写尽了南谷秋色和荒村的荒僻景象,给人以衰败、寥落之感,并非“渲染出此时的寂静和内心的宁静”;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情感主旨。《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作者借写小石潭的幽深寂静和清丽之景色,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心情。本诗前六句借景抒情,写诗人经荒村去南谷一路所见景象,传达出内心的落寞和孤愤之情。尾联诗人写到“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我早已忘记了那种在官场上的机巧之心,这里用了庄子“机心”的典故。在官场上为官,需要的是八面玲珑,阿谀奉承,而现在诗人早已没有了这样的心机,表明自己早已不在意官场,不在意仕途是顺利还是失意,宦海沉浮早已看淡,反映了他久居贬谪之地的无可奈何,孤寂忧愤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3.默写古诗文。①生活是诗,可览山林美景,享秋野静谧,王绩提笔“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②李白年轻时乘舟东下,出蜀入楚,他用“月下飞天镜,_______”的诗句描摹水中圆月如镜,云霞变换似蜃楼的美景。(李白《渡荆门送别》)③《赤壁》诗中强调天时重于人谋的句子是“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④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两个方面论证了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答案】①山山唯落晖②云生结海楼③东风不与周郎便④入则无法家拂士【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唯、晖、郎、拂士。三、现代文阅读(27分)(一)(11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某中学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了解程度调查:A非常了解0%,B比较了解14.29%,C不太了解78.57%,D完全不了解7.14%。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问题调查:A群众保护意识薄弱64.29%,B传承人老龄化64.29%,C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64.290%,D经济效益低59.45%,E自身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63.34%,F政府扶持力度不够67.68%,G其他21.43%。【材料二】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类非遗传承保护实践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近几年来,非遗进校园成为各地普及非遗知识、宣传非遗文化的普遍做法与得力措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非遗进校园”也成了一个热门词汇。但非遗进校园是否完全正确?不然,非遗项目大都有其历史、文化价值,引入校园还是要加以甄别筛选,可以先破题尝试,而后循序渐进,切忌一上来就铺摊子,捡到篮里都是菜。因为,时移世易,有些非遗项目受客观条件限制,并不具备在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譬如秦腔绝技一喷火,也称吹火,表演者可以从嘴中喷出火来,其重要性有如变脸之于川剧,此类非遗文化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具有危险性,极易造成事故。除此之外,很多“进校园”活动不切合实际,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审美情趣,也难怪不受学生欢迎。还有一些非遗项目,囿于其历史局限性,已经失去了发扬光大的生命力,更多是一种文化标本式的存在,此类非遗项目的萎缩态势不可避免,这本身也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象征。【材料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难度很大。这是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庞大、种类丰富、缤纷多彩;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存在,如何保护较难把握,而且没有前人经验可资借鉴。面对这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应该如何提高质量和效率?关键是既要在系统保护和修复涵养上下功夫,也要加快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科学保护是根本。科学保护就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规律出发,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一整套科学的保护规则!这项工作还需要下很大功夫。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要通过文字和音像的记录、整理与编制,才“看得见,摸得着”。这就需要我们给每一项已经被列入国家保护的非物质遗产制定精确的档案以制度化体系化运行确保传承保护落实到位。此外,做好保护工作还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依据科学制定的保护标准与规范加强监督。历史和实践都表明,只有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规范并严格执行的保护传承体系,保护才有保证,发展才有依据。人才培养是关键。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很大,相比较而言人才远远不足。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要深刻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这就需要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有学科优势的大学可以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课程,大力培养一支奋发有为的保护传承生力军。应当认识到,有计划地、源源不断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仅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需要,还能建设一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2月7日,有删改)14.下面对材料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在校生来讲,大部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太了解,没有非常了解的学生。B.调查研究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经济效益低。C.部分非遗项目因其历史局限性,早已失去了发扬光大的生命力,这是时代和社会进步D.对待非遗,不仅要做到对其进行保护和修复,还要建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体系。15.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对各类非遗传承实践活动的保护是非常热烈的。B.材料引用"捡到篮里都是菜"这一俗语来论证引进非遗项目进校园应该加以甄别筛选这一观点,使论证更深入形象。C.举例论证。引用秦腔绝技喷火这一非遗项目,论证了很多“进校园”活动不切合实际,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观点。D.有些非遗已经失去了发扬光大的生命力,这恰恰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象征。16.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度大的原因以及对策。【答案】14.B15.C16.原因: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庞大、种类丰富;二是没有前人经验可资借鉴。应对策略:健全系统保护和修复传承体系;制定实施一整套科学的保护规则;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解析】【14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依据【材料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问题调查:A群众保护意识薄弱64.29%,B传承人老龄化64.29%,C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64.290%,D经济效益低59.45%,E自身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63.34%,F政府扶持力度不够67.68%,G其他21.43%”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群众保护意识薄弱。故选B。【15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C.材料二中引用秦腔绝技喷火这一非遗项目,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明有些非遗项目受客观条件限制,并不具备在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从而论证了非遗进校园要加以甄别筛选的观点。选项“论证了很多‘进校园’活动不切合实际,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观点”的理解是错误的。故选C。【16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提炼概括。(1)依据【材料三】第一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难度很大。这是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庞大、种类丰富、缤纷多彩;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存在,如何保护较难把握,而且没有前人经验可资借鉴”可概括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度大的原因: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庞大、种类丰富;二是没有前人经验可资借鉴。(2)针对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可依据【材料三】第二段“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一整套科学的保护规则”“这就需要我们给每一项已经被列入国家保护的非物质遗产制定精确的档案以制度化体系化运行确保传承保护落实到位。此外,做好保护工作还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依据科学制定的保护标准与规范加强监督”和第三段“这就需要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有学科优势的大学可以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课程,大力培养一支奋发有为的保护传承生力军”等内容概括作答。(二)(16分)泥土的声音①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②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凝视着,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③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远处山峦逶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④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看着西天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⑤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闲谈中有爽朗、憨厚的笑声,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眼前的庄稼。⑥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曾说过,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父亲即使在两腿粘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⑦苦么?苦;累么?累。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辉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⑧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似天籁,使人宁静,令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17.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文章的内容。18.结合语境,揣摩第②段“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一句中“舒坦”的含义。19.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0.通常庄稼人在泥土里种庄稼,又“苦”又“累”,都市人却从泥土里听到声音,感到“浸入心脾”的“惬意”。对此,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答案】17.文章通过三番五次写我聆听泥土的声音,表达了对泥土的热爱,对宁静的向往,以及对尘嚣的厌恶。18.“舒坦”指狂躁不安、怨忧难解的心情,得到了安顿,平静了。19.呼应了文章的开头,进一步强调了泥土的声音对清静人心的作用,突出了文章的主旨,使文章结构完整。20.例如,庄稼人为收成劳作,身心都不轻松;都市人久居都市,为尘嚣所扰,远离乡村,也不会亲自种庄稼,游走在如画的乡村,自然感到惬意。【解析】【17题详解】考查内容概括。结合选文第②段“我喃喃着,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凝视着,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③段“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④段“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等内容可知,选文多次描写“我”聆听泥土的声音,表达了对故乡泥土的热爱,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渴望远离喧嚣尘世的愿望。【18题详解】考查词句理解。“舒坦”本意为身体或精神感到轻松愉快,联系前文“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可知,“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中的“舒坦”指“我”手捧泥土,泥土带给“我”的惬意感受,泥土令“我”狂躁不安的心得到平静。【19题详解】考查句段作用。联系文章第①段“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可知,结尾段“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与其构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同时,“那声音似天籁,使人宁静,令心空一尘不染”表达出泥土对人们心灵沉静作用的赞美,点明文章主旨,深化文章中心。【20题详解】考查拓展探究。针对庄稼人认为在泥土里种庄稼又“苦”又“累”,都市人却从泥土里听到声音,感到“浸入心脾”的“惬意”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庄稼人整日在田间劳作,土地耕种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和经济来源,对于农人来说,在田间劳作是辛苦的;久居城市的人每天在喧嚣环境中生活,来到乡下能感受到田间地头的泥土气息,这是自由惬意的氛围,因此感到舒适惬意。四、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15分)去年以来教育的重磅话题是“双减”,广大家长和学生对此尤为关注。某中学九(1)班开展以“双减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家长和社会均是践行“双减”工作的重要责任主体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真正营造相互理解、支持的三位一体育人格局。将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健康发展,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童年的幸福,这需要我们行动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丰富校园生活。21.为突出本次活动主题,需要—条宣传标语。请结合上面的开场白,并根据上句拟写宣传语的下句。上句:践行双减营造育人格局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22.沐浴着“五育并举”的春风,响应着“双减”的号召,学校将举办以“德润少年醉美校园”为主题的诗书画赛。如果让你负责策划方案,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请根据表格将A.B.C三空补充完整。比赛分组比赛方式比赛规则评委邀请嘉宾点评“李白”组A____★★★★★★“王羲之”组现场书写★★★★B____C____绘画比赛★★★★★★【答案】21.例如,解放学生体会幸福童年。22.①诗歌朗诵②工整规范,美观流畅③“阎立本”组,“梵高”组等【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践行双减”是四字动宾结构,“营造育人格局”是六字动宾结构。结合“将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健康发展,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童年的幸福”可对:解放学生引导健康发展((解放负担体会童年幸福、解放学生体会学习幸福等)。【22题详解】考查活动设计第一空,结合诗书画赛活动主题“德润少年醉美校园”比赛形式中“现场书写”“绘画比赛”可知,第一空应为诗歌方面的比赛形式。示例:诗歌朗读第二空,本空为书法活动嘉宾点评,可根据书法评价标准进行拟写。示例:字迹工整美观。第三空,本空为拟写绘画组名称,由“李白”组、“王羲之”组可知,名称可根据相应领域名人命名。示例:“徐悲鸿”组/“齐白石”组等。23.阅读《简·爱》中的选段,回答问题。①“先生,你小箱子里不是有件礼物要送给爱小姐吗?”②“谁说起礼物来着?”他硬邦邦地说,“你期盼礼物么,爱小姐?喜欢礼物么?”他细细打量我的脸,目光阴沉、恼怒、刺人。③“说不上来,先生,对礼物我没什么经验。人们一般认为礼物令人愉快。”④“一般认为?那你怎么想?”⑤“请给我点儿时间,先生,才能给您一个满意的回答。一件礼物有许多方面,对不对?人得全盘考虑之后才能对礼物的性质提出看法。”⑥“爱小姐,你不如阿黛勒坦率,她一见我就大叫大嚷地要礼物,而你却拐弯抹角。”⑦“因为配不配得到礼物,我不如阿黛勒有自信。她可以做为老熟人提出要求,也可以照老习惯这么做,她说你早就习惯送礼物给她。但非要我就此事发表看法,真不知该怎么说才好。我是陌生人,又没做过什么值得感谢的事。”⑧“哦,别用过分谦虚来帮忙!我考过阿黛勒,发现你在她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她不机灵,也没天分,但时间不长,却进步不小。”⑨“先生,您已给了我一份‘礼物’,我感谢不尽。自己的学生受到夸奖,正是做老师最向往的东西。”⑩“哼!”罗切斯特先生哼一声,默默喝茶。(1)请为这段选文写一条阅读批注。(2)对话双方的身份关系是什么?【答案】(1)例如,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2)雇佣关系:简•爱以家庭教师的身份受雇于罗切斯特。【解析】【小问1详解】考查批注。可从文中修辞、表现手法、典型词句进行批注赏析,合理即可。示例:由②段“他细细打量我的脸,目光阴沉、恼怒、刺人”、⑩段“罗切斯特先生哼一声,默默喝茶”两句话运用细节描写,生动细腻刻画出罗切斯特的神态动作,表现出罗切斯特性格的冷漠。【小问2详解】考查名著内容识记。结合选文第⑧段“我考过阿黛勒,发现你在她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她不机灵,也没天分,但时间不长,却进步不小”、⑨段“自己的学生受到夸奖,正是做老师最向往的东西”等内容可知,对话双方是雇佣关系,简•爱以家庭教师的身份受雇于罗切斯特。五、写作(60分)24.主角,不只是影视作品中的主要角色,不只是纵横赛场的体育明星,不只是改革大潮里的风云人物。一张过去的照片,一段温馨的视频,一个难忘的生日,一次有趣的活动,一场激烈的比赛……你都可能是当中的“主角”。请以“这一次,我是主角”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2)书写规范整洁。不少于600字。(3)不能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答案】例文:这一次,我是主角每一个人都可以站在舞台上,站在中央,成为世界百花园中主角。曾经认为我是一片平凡的绿叶,只能衬托花朵的鲜艳;总认为自己是天上飘悠的云朵,只能用来点缀湛蓝的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