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0/38/wKhkGWWLWkaAP3yVAABlZU29_7s089.jpg)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0/38/wKhkGWWLWkaAP3yVAABlZU29_7s0892.jpg)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0/38/wKhkGWWLWkaAP3yVAABlZU29_7s0893.jpg)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报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0/38/wKhkGWWLWkaAP3yVAABlZU29_7s0894.jpg)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报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00/38/wKhkGWWLWkaAP3yVAABlZU29_7s08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CCTEGHangzhouResearchInstitute二〇二二年二月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 1 1 2 3 5 6 7 7 8 10 10 14 16 22 38 38 40 42 434.2入河排污口报告编制期间水环境质 45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46 47 50 50 52 56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 57 58 58 60 60 61 61 63 64 67 69 69 70 72 75 75 76企业营业执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材料土地证检测报告专家函审意见及修改清单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总平面布置及污水管网图项目所在地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项目监测断面及论证范围图永嘉县污水管网规划图永嘉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图楠溪江保护范围图温州市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图1永嘉上元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小微创业园的开发、招商、运营为主的产业园区运营商,拥有各类高、中级技术、施工管理人员组成的团队,具有丰富的大型产业园建设、开发、管理、运营经验。永嘉上元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与管理运营,精心打造适合各种类型产业园区发展的五大服务与管理平台,通过建立科技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法律服务平台、智公司秉承“激情、开拓、真诚、专业”企业精神,以“品质固本、诚信立足、创新致远、敢为人先”的经营理念,坚持做“产业园区运营商”,为不同客户提供多样性、差异化、全方位的服务,致力于打造品牌响亮、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知名产业园运营商。永嘉上元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永嘉县东城街道石介下村,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产业园以五金制造为主导产业,园区内配套齐全,是开放性、综合性的现代工业园区。产业园距温州市区20公里,距温州龙湾国际机场40公里,是五金制造等产业配套首选之地。毗邻金温高铁温州北站10分钟车程,金温高铁温嘉县内纵横交错,交通配套完善,优势突出。由于目前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所处区域的市政污水管网尚不完善,产业园所产生的污水近期只能自行处理达标后通过入河排污口排入楠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2溪江,该入河排污口目前已经建成,但尚未正式投入使用,也未办理审批为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保护水资源,防止水系污染,改善地表水水质,保障防洪和工程设施安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SL532-2011)等有关法规规定,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建排污口,必须进行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为此,受建设单位永嘉上元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由我公司对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进行论证,形成了《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2021年1月14日,温州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组织进行了《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的技术函审。在专家函审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单位对报告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了报批稿,现报请审查批准。收集入河排污口有关信息,在满足水功能区或水域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分析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生态和第三者权益的影响,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可行性。根据纳污能力、排污总量控制、水生态保护目标和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等要求,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优化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入河排污口审批提供技术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31.3.1论证原则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和规定;2、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导则;3、符合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及水资源保护等专业规划;4、符合水功能区管理要求。1.3.2论证依据法律法规(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修正;(6)《浙江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细则》,(7)《浙江省水功能区管理细则》(试行2015年6(8)《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河长制办公室关于做好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核登记工作的指导意见》;(9)《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劣Ⅴ类水剿灭行动方案(10)《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版),浙江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4(11)《浙江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技术报告(报批稿)》,浙江省水利厅,2008年7月;(12)《温州市楠溪江保护管理条例》,温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14)《楠溪江风景名胜区规划》,浙江省建设厅、永嘉县人民政府、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城市规划设计院,2009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1)《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SL532-201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4)《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B/T25173-2010(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相关技术报告(1)《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版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江省水利厅,2016.2;(2)《浙江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技术报告(报批稿)》,浙江省(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浙江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5的批复》(浙政函〔2020〕41号2020.5;(4)《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浙环发〔2020〕7号2020.5;(4)《永嘉县域给排水专项规划》,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永(5)《永嘉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修改稿温州市生态(6)《永嘉县楠溪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报批稿)》,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永嘉分局,2021年2月;(7)《永嘉县楠溪江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报告(报批稿)》,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永嘉分局,2021年2月;(8)《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永嘉上(9)《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永嘉(10)《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项目检测报告》,浙江瑞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21.12;(11)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技术资料。根据《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SL532-2011)的规定:受入河排污口影响的主要水域和其影响范围内的第三方取、用水户原则上应纳入论证范围。论证工作的基础单元为水功能区,其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区和 6可能影响的周边水功能区,是论证的重点区域,涉及鱼类产卵场等生态敏感点的,论证范围不限于上述水功能区。未划分功能区的水域,入河排污口排污可能影响范围内的水域都应为论证范围。本项目尾水通过排放管排入楠溪江水域,污水排放管自厂区污水总管外排口至入河排污口总长度为61m,管径为DN800。排污口坐标:东经:120°42′21″,北纬:28°9′47″。综合考虑本项目污水排放量,上下游的排污口情况,以及楠溪江的流量、流速等水文参数,本次论证范围为排污口上游5000m处到下游5000m处,均为楠溪江流域。本次入河排污口论证规模为180m3/d。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本项目入河排污口属于景观娱乐、工业用水区,目标水质为III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具体标准见表1-1。序号分类项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1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23653242465633467128912 711111122111202112223124产业园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1pH值2345NH3-N657根据水利部《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SL532-2011)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资料收集、现场查勘、资料分析、纳污能力计算、现状排放量计算、对第三者的影响及论证结论与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制定了相应的论证工作程序见图1-1。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8等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对第响析影分图1-1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程序框图根据《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SL532-2011),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入河排污口所在水功能区(水域)水质及纳污现状分析;(3)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论证及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9(4)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域)水质影响分析;(5)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域)水生态影响分析;(6)入河排污口设置对地下水影响分析;(7)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有利害关系的第三者权益的影响分析;(8)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9)结论与建议。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2.1.1建设项目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单位:永嘉上元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地点:永嘉县东城街道石介下村服务范围: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内企业建设项目规模:污水处理能力180m3/d入河排污口:尾水通过排放管排入楠溪江,污水排放管自厂区污水总管外排口至入河排污口总长度为61m,管径为DN800。排污口坐标:东经:一级标准。2.1.3项目建设过程产业园自2019年5月开始建设,2021年9月通过竣工验收,目前已建设完毕,进入企业招商环节,部分企业已和产业园签订了入驻协议,开始逐步入驻产业园,内部企业整体尚未投产运营。2.1.4总平面布置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地块整体呈不规则形,共有20幢建筑,包括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17栋生产车间,2栋综合楼和1栋研发中心。其中2栋综合楼位于园区北侧,研发中心位于园区西南侧,其余范围内分布均为生产车间。本项目尾水排放口位于厂区南侧。2.1.5园区企业概况部分已签约的入园企业名单见表2-1。123456789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根据产业园自身定位及调查结果,产业园里的入驻企业主要为五金制品加工企业,主要采用的生产工艺为机械加工工艺(车、钳、铣、刨磨、钻等常规机加工工艺不涉及表面处理加工(电镀、酸洗、钝化、电泳、化抛、热处理等工艺),排放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少量的生产废水(清洗废水等)。2.1.6产业园污水量及水质估算根据产业园的招商计划和实际容量,拟进驻企业不超过80家,均为从事五金制品加工的小微企业。由于产业园里的入驻企业主要为五金制品加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及环境主管部门要求,本项目入河排污口仅允许排放产业园产生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由企业另行处置,因此本报告仅考虑产业园的生活污水产排情况。该产业园入园企业相对规模均较小,根据企业提供的前期调查统计数据,平均每家企业厂房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m2,员工数量不超过20人,产业园的管理人员及物业服务人员计划控制在20人以内,园区总人数控制在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主要集中在早晚时分,其余一般时间排放无规律且排放量较小,一般时间的生活用水按人均100L/d计,则产业园生活用水量为160t/d,排污系数取85%,则生活污水平均产生量约为136t/d。每天早晚产生量按照平均产生量的120%考虑,则产业园早晚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163t/d。本报告在后续测算及预测过程中保守估算,尾水排放量均以污水处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理站的最大处理能力作为峰值来计,即180t/d。产业园产生的生产废水另行处理,本次设立的排污口仅排放生活污水。主要特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等,生活污水水质类比一般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水质,产生浓度分别取CODCr400mg/L、BOD5150mg/L、SS200mg/L、NH3-N30mg/L。2.1.7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建设单位于2020年委托永嘉县经纬环保实业有限公司完成了《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目前产业园的污水处理站已建设完毕,位于产业园的西南角。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该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如下:淀池组成。污水首先通过厌氧池,在厌氧菌的作用下降低一部分有机污染物浓度,后自流入兼氧池,在兼氧池中原污水与回流混合液充分混合,通过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反硝化脱氮。接触氧化池是一种以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装置,通过风机提供氧源,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与池内生物膜充分接触,经微生物吸附、降解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接触氧化池出水自流入沉淀池,以去除剥落的生物膜和活性污泥,沉淀池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由于生活污水中BOD含量不足,而在进行反硝化过程碳、氮需要达到一定比例方能得到更完全的反硝化,反硝化过程中不能利用到无机碳。只能利用BOD的有机碳源作为反应的能力。具体比例按照100:5:1,C、N、 体化处理设备体化处理设备P的要求。为了保障废水总氮的达标,故在一体化处理设备前端增加葡萄糖、醋酸钠类碳源投加系统。在A²/O一体化处理设备中,废水中的有机磷绝大多数被转化为正磷酸盐,在一体化设备末端二沉池前加入铝盐、铁盐等除剂,以保障出水总磷的达标。因设置污泥回流,因此沉淀池中的污泥消化后的剩余污泥量很少,隔6个月左右清除一次,由环卫抽粪车清除外运。产业园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图详见图2-1。污泥回流图2-1产业园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2、污水处理工艺参数 污水处理站为地埋式,具体参数见表2-2。););2.1.8设计进出水水质1、设计进水水质建设单位委托永嘉县经纬环保实业有限公司编制设计了《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及园区统筹安排,本次论证的排污口仅排放产业园产生的生活污水,排污口污水进水水质见表2-3。pH值NH3-N2、设计出水水质 出水标准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执行,其相关标准值见表2-4。1pH值2345NH3-N6572.1.9污泥和尾水排放去向本项目污泥属一般工业固废,脱水后运至永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公司进行焚烧发电。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通过排污口排入楠溪江水域,最终排入瓯江。2.2.1地理位置永嘉县位于浙江省南部,瓯江下游,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东接乐清市,北邻台州仙居,西连丽水缙云。本项目产业园位于永嘉县东城街道石介下村,仙清线北侧。产业园南2.2.2气象特征永嘉地处浙江省南部,瓯江下游北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农作物生长。根据常年历史记录,年平均气温18.5℃。一年中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2℃;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6℃。极端最高气温42.1℃,出现在2003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4.8℃,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回暖初日在3月18日,平均终日出现在12月2日。平均无霜期281天,平均初霜日在12月5日,平均终霜日在2月22日。年平均降水量1743.9毫米,并且年际间差异特显著。1973年最多达2592.7毫米,1986年最少仅有1193.6毫米。一年中8月平均降水量最多,高达278.0毫米,6月次之,主要是受台风和梅雨的影响;12月最少,仅45.2毫米,其次是1月。年平均雨日171.1天。年平均日照1775.7小时,其中以7月和8月最多,分别高达225.2小时和211.9小时;而2月和3月最少,分别为92.0小时和103.9小时。年平均蒸发1421.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冰雹、干旱、台风、洪涝、雷电和大风等。其基本气象要素见表2-5。年平均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历年最高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历年最低气温(℃)2.2.3水系及水资源开发现状水资源现状永嘉境内河流均属瓯江水系,主要有楠溪江、西溪、菇溪、乌牛溪四条主要瓯江一级支流,有小楠溪、岩坦港、张溪港、东皋溪、五尺溪、陡门溪、花坦溪、古庙溪、孤山溪、路口溪、黄坦溪、山坑溪、中塘溪、下塘横溪等瓯江二级支流。其中楠溪江发源于溪下乡大青冈罗垟岭1192米处,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全长139.9公里,流域面积157770公顷;小楠溪发源于缙云县大垟山区石洞背1472米处,全长84.1公里,流域面积65050公顷;乌牛溪全长21.1公里,流域面积8760公顷;西溪全长32.5公里,流域面积16610公顷;菇溪全长35.2公里,流域面积15330公顷。楠溪江干流长139.8千米。发源于溪下乡的罗垟岭西侧,东流至溪口乡溪口村纳岩坦溪后蜿蜒南下,沿途纳张溪、东皋溪、五溪、孤山溪、花坦溪、小楠溪、古庙溪、陡门溪、路口溪、中塘溪、横溪诸溪流,在清水埠注入瓯江。支流成扇形分布,东岸支流河短流急,西岸支流河长湾多。流域面积2489.97平方千米(包括县境外的212.3平方千米平均比降7.41‰,中、上游平均河宽50米,下游平均河宽375米。永嘉县域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1.1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0.6亿立方米,地下水3.6亿立方米,北部多,南部少,楠溪江水资源量占全县水资源量的83.7%。根据全国降水、径流划分标准,该区域的降水分布属于“十分湿润带”,径流分布属于“丰水带”。到2002年底,全县已建成中小型水库57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1座,小(合计总库容5143.86万立方米;另外还有10万立方米以下山塘541座。由于楠溪江上游流域骨干工程尚未建成,流域防洪抗灾、径流调节能力较差。永嘉县河道上游山高溪陡流急,植被茂盛,水量充足,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7.98万千瓦,年电能24.5亿千瓦时,水电可开发量25万千瓦,可开发电能6亿千瓦时,开发潜力较大。水力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楠溪江,占全县的86.3%,中上游地区水力资源占全流域91%,现已建成水电站92座,总装机117175千瓦,占可开发量的47.1%,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2000年永嘉县被列为全国农村水电电气化县。水电资源的开发为缓解永嘉县及其温州地区供电紧张局面,促进永嘉及其温州的社会经济作出了一定引供水工程概况楠溪江流域现状有引供水工程2个,分别为楠溪江(沙头)引水工程和工验收,其建设目的是为满足永嘉县上塘、瓯北等沿江镇平原地区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及温州发电厂(厂址在乐清盘石镇)的用水需求。进水口位于永嘉县沙头镇下城岙村,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3.63亿m3。楠溪江(永乐)供水工程于引楠溪江水向乐清市提供生活及工业用水,远期与楠溪江上游拟建的供水水库工程联合调度运行,提高永嘉县已建引水工程供水保证率,并将供水范围扩大至洞头县北片的大小门岛和玉环县本岛。闸上水库正常蓄水位为9.0m,水库正常库容500万m3,水库回水长度约6km,水库平面面积1.58km2。2.2.4水文概况流小,洪峰水量集中,洪峰水量大小取决于降水。楠溪江流域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径流量主要集中在夏汛6-9月,占全年水量的60.1%,春季3-5月径流量占全年平均径流量的25.5%,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径流量占全年平均径流量的14.45%,最大月份流量占年径流量的17.9%。根据石柱水文站实测,最大流量发生在1965年8月20日,为9430m3/s;最小流量发生在1967年10月7日,为1.03m³/s。温州市属浙闽山丘地带,境内群山连绵,丘陵起伏,地形复杂,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岭山系的洞官山和雁荡山贯穿南北。西部、西北部千米以上山峰连绵不绝;中部多丘陵盆地和河谷台地,一般高程在7~50m之间;东部为滨海平原地区,一般高程在3m左右,地势平坦,水网密布;东部海域是重要渔场,大陆海岸线长达339km。 永嘉县系浙江省温州市下辖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北岸,东邻乐清市,南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西接青田县、缙云县,北连仙居县、黄岩区。永嘉“八山一水一分田”,县域面积2677.64平方公里,占温州全市的1/4,是浙江第四大县、温州第一大县,也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千年古县、浙江老革命根据地县。素有“中国长寿根据《2020年永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GDP)461.8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3.7%。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23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195.58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249.08亿元,增长4.4%。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3.7∶42.3∶53.9,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745元,增长4.3%。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我国GDP核算制度规定,2019年GDP修订为441.76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修订为3.6∶43.6∶52.7。东城街道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本项目所在地东城街道成立于2011年5月底。地处温州市的北翼,永嘉县城上塘中心城区,东临乐清市,西接北城街道,南靠乌牛街道,北至沙头镇。街道辖区面积约10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4.7平方公里,是全温州市陡门社区、峙口社区,1个城市社区:城东社区户籍人口39425人、常住人口26273人,党员1205名。2.3.1《温州市楠溪江保护管理条例》由《温州市楠溪江保护管理条例》可知,该条例与本次项目相关的主要条款要求如下:“第九条、楠溪江保护范围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耗水量大或者破坏、污染生态环境的工业项目。第十条、楠溪江保护范围内下列区域禁止开发房地产项目和新建、改建、扩建宾馆、酒店、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其他与生态保护无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一)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二)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三)其他生态保护红线区。第十二条、永嘉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楠溪江水污染防治规划,保证相应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第十三条、《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规定楠溪江保护范围内目标水质为Ⅰ、Ⅱ类的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法律、法规禁止设置、新建排污口的,依照其规定执行。永嘉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实施楠溪江保护范围内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并根据水环境保护需要逐步完善管网设施建设,将污水引流至保护范围外按照国家、省有关标准处理后排放,保证相应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第十八条、永嘉县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楠溪江滩林保护范围。滩林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一)新建、改建、扩建与生态保护和水工程运行管理无关的建(构)(二)堆放或者存贮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砂、石、土等固体废弃物(三)其他破坏滩林生态的行为。滩林保护范围内林木的保护管理,依照国家、省有关森林保护的法律、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法规执行。第十九条、楠溪江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违反规定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三)采用电鱼、炸鱼、毒鱼等破坏性方式或者使用地笼网等有害渔(四)除执行抢险救灾、防汛、事故处理、巡查活动外,在水域驾驶游船、摩托艇、动力排筏等各类燃油机动工具;法律、行政法规、省的地方性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五)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六)在水域或者离岸禁止的区域从事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七)在明令禁止的区域游泳;(八)在明令禁止的区域露天烧烤;(九)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投放水生物种,或者阻断水生生(十)其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符合性分析:由附图7可知,本项目排污口不在楠溪江保护范围和滩林保护范围内,也不属于《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规定的楠溪江保护范围内目标水质为Ⅰ、Ⅱ类的水域。且由报告分析预测可知,项目实施后,楠溪江水质仍符合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因此本次入河排污口的设置是符合《温州市楠溪江保护管理条例》的。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2.3.2《永嘉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根据《永嘉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本项目所在地属于建三类工业项目;现有工业企业在土地性质调整之前,可以从事二类工业。严格按照城镇规划进行人口聚集区的建设,合理布局生产与生活空间,确保居住区的舒适、安全,原有生态系统得到应有的保护。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规定。现有三类类工业项目只能在原址基础上改建,并须符合污染物总量替代要求,且不得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加重恶臭、噪声等环境影响。新建二类工业项目污染物排放水平需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污水收集管网范围内,禁止新建除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外的入河(或湖或海)排污口,现有的入河(或湖或海)排污口应限期纳管。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必须单独设置排污口的除外。”根据产业园自身定位及调查结果,产业园里的入驻企业主要为五金制品加工企业,主要采用的生产工艺为机械加工工艺(车、钳、铣、刨磨、钻等常规机加工工艺不涉及表面处理加工(电镀、酸洗、钝化、电泳、化抛、热处理等工艺)。依据《永嘉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中的工业项目分类表,属于二类工业项目。产业园所在区域目前城镇污水管网尚不完善,废水无法纳管排放,因此需单独设置污水排放口,产业园所在区域目前城镇污水管网尚不完善,废水无法纳管排放,因此需单独设置污水排放口。根据《永嘉县域给排水专项规划》,本项目产业园所在区域将在2025年之前完成纳管,届时本项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目的入河排污口须封闭或拆除。因此在本项目排污口经论证合法合规,履行法律程序后,项目及排污口的建设是符合《永嘉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相关要求的。 省市县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水业园里的入驻企业主要为五金制品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所有小微企业统一收集后有产业园统一处理达改为目前由专业化的管理机构管理产业园的废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2.3.3楠溪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1、风景区范围风景区范围在东经120º30'10″~120º58'58″、北纬28º12'14″~28º33'50″之间,属于瓯江下游最大支流楠溪江的流域范围,由北部的楠溪江上游区和南部的中游区两大部分组成,二者之间以楠溪江干流一脉相连。北部上游区范围西至溪下乡仙居县境的罗垟、大青岗一线,东以四海山林场东侧一线为界,北至仙居县境、黄南乡一线;南部中游区范围南至沙头镇,东至乐清市界,西至碧莲镇界。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671km2,东西最大横向距离约47km,南北最大纵深距离约40km。风景区范围内楠溪江水系干流长约100km,景点475个。风景区内村镇居民点307个,人口24.5万人。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共划分为8大景区,内含分属3大类、7小类的52个功能区。功能区可以分为保育区、景观游览区、服务区等三个大类。风景区内52处功能区按照风景资源的类型、现状、价值、规模、美感护级别,分别采取“原态、稳态、谐态、匀态、拟态、动态”等不同程度的保特级保护区(核心区):主要包括特级景点及其周边地带,同时作为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共计10片:丽水街、芙蓉、陶公洞、苍坡、聋耳坑、大楠溪(狮子岩段)、十二峰—百丈瀑、九漈-石门台、石桅岩、百丈坑-龙凤瀑。总面积90.6km²。一级保护区:主要为1级景群及其周边环境,是风景资源价值突出,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对环境干扰比较敏感的区域,共计9片,总面积为118.9km²。二级保护区:主要为2级景群及其周边环境,是景观资源价值比较突出、对环境干扰比较敏感的区域,共计16片:深龙、深龙溪、岩坦溪、青三级保护区:主要包括上述三个级别保护区范围以外的风景保育和过渡地带,是景观资源价值一般、或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有恢复价值的地区。共计6片风景保育区,面积为128.2km²。四级保护区:主要指游憩服务区。共计5片,面积为92.3km²五级保护区(控制区):上述各级保护区范围以外的过渡地带,特别是以村镇建设区为主的区域,面积为18.5km²。外围协调区:风景区界限外围1~5km左右的范围,主要包括楠溪江水系的上游流域和风景区周边的可视山体。2、分级保护规划根据楠溪江风景名胜区的实际情况,景区进行分级保护。特级保护区:要求以“原态”保护方式为主,严格保持风景资和完整性,禁止改变地形地貌、自然山水环境、传荣建筑风格和样式,不得进行永久性建设和开发,任何开发项目或建筑设施的设置必须上报管理部门严格审批。一级保护区:实行“稳态”保护,保证风景资源及其周边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不得轻易改变。二级保护区:实行“谐态”保护,风景资源本体发生的变化必须与风景原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貌和周边环境相协调。三级保护区:实行“匀态”保护,风景资源发生变化的速度和程度须保证均匀有度。延续楠溪江的特色形式。五级保护区:实行“动态”保护,城镇建设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保持与风景环境的协调统一。外围协调区:要求不得有干扰和破坏风景区水质与空气质量、视觉景观与生态环境的任何行为与建设活动。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楠溪江风景名胜区范围之外,排污口位于楠溪江风景名胜区范围下游23km处,因此项目建设对景区无影响,项目建设符合《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的相关保护要求。2.3.4《温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温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中有关治水的相关内容如下: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为载体,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五水统筹”,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市控以上V类水断面全面消除,全市新增美丽河湖50条。规划强调持续深化水环境治理,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1、构建全收集全处理治污体系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推进工业园区、城镇生活小区及其他公共设施截污纳管,加强污水收集管口整治与监管,到2022年底各县市区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以洞头、永嘉、平阳、苍南等地为重点,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至2025年底前,全市新扩建(含迁建)投运污水处理厂7座,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清洁排放技术改造30座以上,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基本达到清洁排放标准要求。建立和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运营机制,着力解决部分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进水量不足、低浓度运行及超负荷运行等突出问题,2022年前市区主要污水处理厂COD进水浓度争取达150毫克/升以上。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改造和标准化运维,到2025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力争出水达标率达到95%,实现既有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覆盖率100%。2、施行最严格污染源控制强化电镀、印染、造纸等重点行业废水治理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工业集聚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加快推进电镀废水集中处理设施提标改造,2021年7月底前达到浙江省标准要求。开展建筑工地和“六小行业”专项整治。持续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果,全面推进美丽牧场种养结合,推进畜禽养殖业排泄物生态消纳或工业化处理达标排放,加强农田尾水生态化循环利用、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补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设施短板。加强内河港口、船舶污染控制,加快内河港口船舶污染物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接收转运处置设施建设,协同推进内河货船生活污水污染防治……”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产业园集中了近80家的小微企业,届时园区内的所有小微企业统一收集后有产业园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较之以前的企业各自为战,各自排放,改为目前由专业化的管理机构管理产业园的废水处理设施,让废水的达标排放得到了保证,避免了小企业的污水无序直排,降低了环境风险。此外,根据《永嘉县域给排水专项规划》,本项目产业园所在区域将在2025年之前完成纳管,届时本项目的入河排污口将封闭或拆除。因此本项目排污口的建设符合《温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中“构建全收集全处理治污体系”,实现“污水零直排区”的规划目标。2.3.5《永嘉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永嘉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中有关治水及排污口设置的相关“……(1)重点实施水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水资源保护、管控与节约。以流域分区体系为空间基础,以水功能区为核心,综合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和保护需要,统筹交接断面、流域边界、行政区划,形成统一的空间管控体系,强化控制单元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实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污染物减排量考核,健全水功能区水质通报制度,严控入河湖污染物总量。严格实施万元百万工程”。(2)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以美丽河湖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良好水体、自然河湖、湿地等水源涵养区空间保护,稳步实现退耕还湿、退耕还滩,恢复河湖水系的自然联通,重点推进瓯江、楠溪江等重点河流廊道生态修复试点。开展瓯江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调查与评估,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科学合理地划定“禁渔区”和设立“禁渔期”,开展增殖放流。开展城市河道水生态修复、盲肠河澈见底,实施鹅浦河、罗浮浦、乌牛溪等河道生态缓冲带划定与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湖库库尾、饮用水源地、入库入河支流等敏感地区生态缓冲拦截区、入库口、污水处理厂等重要节点生态湿地建设。持续开展河湖库塘清淤,加强淤泥检测、清理、排放、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探索建立清淤轮疏长效机制。(3)强化工农业污染源治理加强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强化电镀、造纸等重点行业深化治理,实施清洁化改造。持续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果,对分散畜禽养殖引导采用生态化的废弃物处理模式,全面推进美丽牧场种养结合和农田氮磷拦截渠建设,全过程综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落实养殖污染线下网格化巡查和线上智能化防控机制,确保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第三方抽查运行合格率及巡查到位率两个100%。加快水产养殖绿色发展,防治养殖污染,到2022年完成规模以上设施化养殖场的尾水治理,实现达标排放或循环使用。精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化肥使用量逐年下(4)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饮用水源保护工程,探索建立楠溪江饮用水水源生态补偿机制,完善饮用水水源长效管理体系。推进城乡饮用水源一体化建设,完成永嘉县小子溪水库备用水源建设,实现全县供水水源“一用一备”目标。进一步提升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和“千吨万人”及乡镇级农村饮用水源“划、立、治”工作。深入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水源保护区内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源地污染隐患排查整治和执法监管,取缔水源保护区内各类违法建设项目。健全应急预警和安全保障体系,到2022年,力争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面完成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到2025年底,农村饮用水达标全覆盖……”“……化河湖水生态保护。强化入江(溪)排污口监管和治理,对非法挤占水域及岸线的建筑提出限期退出清单,加快构建水生态廊道。大力推广生态堤岸的建设,减少水泥石块砌坎,禁止对河道底部进行硬化,严禁随意填埋河道水系,有条件的地区要恢复已填埋的河道增加水面率,避免在河道整治中简单地截弯取直、硬化河道,应重塑自然的弯曲河岸线,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和河漫滩对雨洪的储蓄和缓解能力,保证水循环系统的自然运行,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因地制宜采取退田还溪、退养还滩、退耕还湿、退捕还渔、河岸带水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生态保护与修复、植被修复等,实施综合治理措施,减缓人类活动干扰,实现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步提升……”符合性分析:根据本次调查期间的监测结果可知,所有监测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纳污水体尚有一定的环境容量。此外,根据预测,项目废水排放不会降低纳污水体楠溪江的水环境质量等级,论证范围内的楠溪江仍可保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项目实施后,园区管理机构将对园区内的小微企业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在今后的管理中,园区管理机构须加强对污水处理站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对进水水质、水量及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日常运行监管,确保尾水能长期稳定达标。在此基础上,本项目排污口的建设符合《永嘉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中的相关规划要求。2.3.6《永嘉县域给排水专项规划》永嘉县全域,总计覆盖面积约2674平方千米。包括上塘片的东城街道、南城街道、北城街道,以及瓯北街道、黄田街道、三江街道、乌牛街道,和沙头镇、岩头镇、枫林镇、鹤盛镇、大箬岩镇、巽宅镇、岩坦镇、碧莲镇、桥头镇、桥下镇、金溪镇、云岭乡、茗岙乡、溪下乡、界坑乡等22个平方公里。2、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2019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与永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致。3、预测水量规划确定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预测永嘉县县域污水量规模近期达到24万m3/d,远期达到40万m3/d;中心城区(东城街道、北城街道、南城街道、三江街道、黄田街道、瓯北街道、乌牛街道)近期达到18万m3/d,远期达到27万m3/d。4、污水收集系统布局规划永嘉县域规划近期污水厂总规模扩建到26万m3/d,满足24万m3/d的污水排放需求;远期污水厂总规模扩建到41万m3/d,满足40万m3/d的污水排放需求。具体规划情况见表2-1,规划图见附图5。//////1527524624镇15//厂//////////////由规划可知,本项目产业园所在区域将在2025年之前完成纳管,届时本项目的入河排污口将封闭或拆除。2.3.7《永嘉县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永嘉县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由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永嘉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该规划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以下仅摘录规划中结论进行相应分析。永嘉县中心城区总体而言,内涝风险不高,部分内涝有区块内的山洪引起,部分内涝风险由管道引起,需要根据改造时机适当扩大管径,增强排水能力。必要时要缩短部分由于建设时序等原因导致的排水路径过长的问题,需要将雨水就近排放到附近水体中。总体而言,永嘉县的地势高程比较有利于排水,根据规划要求及建议,通过对个别的局部低洼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进行垫高,完善相应的排水管渠系统,伴随地块建设及时配套建设截洪沟和挡潮设施,严格控制蓄滞洪区以及行泄通道不被侵占,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源头控制系统,通过“一调”、“二挡”、“三控”的措施做好排水防涝工作。流畅,使区域整体抗洪能力增强,对城市化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3.1.1水功能区划概况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浙江省水功能区分为保护区、保留区、缓冲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9种类型。区划范围包括流域的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重要的三级支流,重要的跨省、市、县边界河流,城区主要河道,有边界水污染纠纷发生的河流以及乡镇以上饮用水源地、县级以上备用水源地。区划范围涵盖全省各河流、湖泊、水库。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所在地及入河排污口附近的瓯江水域属于浙闽皖流域,其起始断面为沙头楠溪江供水工程拦水闸,终止断面为清水埠,水功能区为“楠溪江永嘉景观娱乐、工业用水区”,其编码为瓯江110,编号为G0302600503035,水环境功能区名称为“景观娱乐、工业用水区”,编号为330324GA050307010360,目标水质为Ⅲ类。 埠Ⅲ 3.1.2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3.2论证水功能区(水域)现有取排水状况根据调查,本项目入河排污口附近(论证范围内)没有取水口,也未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规划取水口,3.3.2排水现状1、本项目目前处于筹备阶段,每日只有少量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排放量小于10m3/d。2、根据调查,本项目入河排污口附近(论证范围内)目前没有其他已建成的排水口。本项目排污口上游约3.3km处拟新设一入河排污口(具体位置见附图4),为永嘉县聚源五金有限公司拟设入河排污口,尾水排放规模为510吨/日,尾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一级标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4水功能区(水域)水质现状及纳污能力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尾水通过排污口排入楠溪江。为了解入河排污口附近水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在论证报告编制期间,对现状入河排污口附近水域进行了水质现状调查。同时,报告收集了楠溪江历史地表水环境质量调查资料。4.1《温州市环境状况公报》(2020年)2020年全市共有76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其中河流监测断面68个,湖库监测断面8个。水质监测结果显示,I~Ⅲ类水质断面有51个(I类7个、Ⅱ类29个、Ⅲ类15个),占67.1%;IV类水质的断面17个,占22.4%;V类水质的断面8个,占10.5%;无劣V类水质的断面。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的断面60个,占78.9%。劣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与上年相比,全市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增加1.3%;Ⅳ类水质断面比例与上一年持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减少1.3%。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断面比例与上年持平。总体水质比上年略有改善。76个断面的主要污染物氨氮平均浓度比上年下降6.1%,总磷平均浓度与上年持平。其中氨氮的断面达标率(满足水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的比例)为78.9%,与上年持平;总磷为92.1%,比上年提高1.3%。本节收集了2020年永嘉沙头和清水埠常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沙头断面为国控断面,位于楠溪江沙头引水工程大坝上游,距离本项目拟建排放口上游约8.8km,目标水质为Ⅱ类;清水埠位于项目下游20km,楠溪江与瓯江交界处,目标水质为Ⅲ类,为国控断面。pH铜锌砷汞镉-pH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铜锌砷汞镉-从表4-1~表4-4监测数据可知,沙头和清水埠断面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应水质标准要求。4.3“十三五”期间永嘉县水环境变化状况表4-5为永嘉县楠溪江常规监测站点在“十三五”期间水质状况类别。IIⅡⅡⅠⅡⅡ总磷IIⅡⅡⅠⅡⅠ/II-ⅡⅡⅡⅢ总磷IIⅡⅡⅠⅡⅡ总磷在“十三五”期间的监测结果表明,每年都符合其功能要求类别。清水埠断面2016-2019年都达到功能类别要求,只有2020年未达标。根据调查及查阅资料,本项目排污口上下游流域(论证范围内)无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道等保护区,也无取水口等对水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环境敏感点。略略根据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中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考核要求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的主要污染物减排要求,本报告选取的纳污能力计算指标为COD、NH3-N。根据《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中水域管理要求,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应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核定的,未核定纳污能力的水域或指标则论证时根据水功能区管理要求核算纳污能力作为论证分析依据。本报告直接引用2018年浙江省水利厅发布的《浙江省水功能区(2015版)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的成果:瓯江流域2020年CODCr纳污量为117683.67吨/年,氨氮纳污量为5001.52吨/年。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2015版)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限制排污总量重点应对应入河排污口污染排放总量的控制,对于开发利用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等于纳污能力,因此限制排污总量COD为117683.67吨/5.1.1小微企业园的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微企业是温州市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更是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是温州市重要经济板块之一。2018-2020年,温州市顺利实施并完成了第二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各项目标任务,近半数指标排名进入全省前三。全市累计新设小微企业13.46万家,建成了全国地市级首个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园区,新增科技型小微企业5704家,向小微企业开放注册商标17.44万个、有效发明专利8785个。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小微企业园107个。根据《温州市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2021-2023年)》,温州计划小微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市县三级小微企业培育库,健全高新技术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度培育机制,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等市场主体培育升级行动。到2023年,新增小微企业10万家、规下升规上工业小微企业2000家、股份公司24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2000家、进出口经营权备案登记企业1000家,新增小微企业园30家,引导1万家小微企业入园集聚发展。要求以提升竞争力为重点,做大科技支撑。加快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全链条创新体系……”永嘉上元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小微创业园的开发、招商、运营为主的产业园区运营商,拥有各类高、中级技术、施工管理人员组成的团队,具有丰富的大型产业园建设、开发、管理、运营经验。永嘉上元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与管理运营,精心打造适合各种类型产业园区发展的五大服务与管理平台,通过建立科技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法律服务平台、智永嘉上元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永嘉县东城街道石介下村,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产业园以五金制造为主导产业,园区内配套齐全,是开放性、综合性的现代工业园区。由此可知,在新形势下,加快建设提升小微企业园,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集聚发展,完善产业生态,打造亩均效益高地。也有利于政府实现高质量发展。本项目的实施符合《温州市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5.1.2本项目污水集中排放的必要性为贯彻落实温州市委、市政府“五水共治”和《温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嘉县“污水零直排区”建设2020年度实施方案》。方案坚持“治源控污、整体推进、长效管理”的基本思路,通过重点创建“污水零直排区”街道,优化提升重点管理“污水零直排区”街道,打造培育示范亮点“污水零直排区”街道,深入推进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改造,建立完善长效运维机制,基本实现污水“应分尽分、应截尽截、应处尽处”。全力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并按照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的要求,严格对标建设,统筹推进生活小区(含自建房)、工业园区、其他类等三大区块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排水处理设施的新建、改扩建和提标改造,入河排污(水)口整治提升。永嘉上元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永嘉县东城街道石介下村,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产业园集中了近80家的小微企业,届时园区内的所有小微企业统一收集后有产业园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较之以前的企业各自为战,各自排放,改为目前的由专业化的管理机构管理产业园的废水处理设施,让废水的达标排放得到了保证,同时也大为降低了主管部门的监管难度。产业园所在区域目前城镇污水管网尚不完善,废水无法纳管排放,因此需单独设置污水排放口。根据《永嘉县域给排水专项规划》,本项目产业园所在区域将在2025年之前完成纳管,届时本项目的入河排污口须封闭该产业园入园企业相对规模均较小,根据企业提供的前期调查统计数据,平均每家企业厂房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m2,员工数量不超过20人,产业园的管理人员及物业服务人员计划控制在20人以内,园区总人数控制在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主要集中在早晚时分,其余一般时间排放无规律且排放量较小,一般时间的生活用水按人均100L/d计,则产业园生活用水量为160t/d,排污系数取85%,则生活污水平均产生量约为136t/d。每天早晚产生量按照平均产生量的120%考虑,则产业园早晚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163t/d。本报告在后续测算及预测过程中保守估算,尾水排放量均以污水处理站的最大处理能力作为峰值来计,即180t/d。产业园产生的生产废水另行处理,本次设立的排污口仅排放生活污水。主要特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等,生活污水水质类比一般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水质,产生浓度分别取CODCr400mg/L、BOD5150mg/L、SS200mg/L、NH3-N30mg/L。5.3.1进水水质及污染物建设单位委托永嘉县经纬环保实业有限公司编制设计了《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及园区统筹安排,本次论证的排污口仅排放产业园产生的生活污水,产业园污水进水水pH值NH3-N5.3.2出水水质及污染物相关标准值见表5-2。1pH值2345NH3-N6575.3.3主要污染物去除率与削减量根据设计进、出水水质,本项目建设后,主要水污染物COD、BOD5、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主要水污染物COD、BOD5、悬浮物、氨氮、总磷年削减量分别达16.2t/a、14.04t/a、12.42t/a、2.43t/a、0.243t/a,见表5-3。可见,项目建成后,可大幅度减少水污染物直接排放入河量,对削减周边水功能区污染物排放、保护水功能区起到显著作用。5.4.1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放管采用企口式钢筋砼管。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如下:入河排污口名称: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排污口位置:永嘉县东城街道石介下村,楠溪江北岸入河排污口类型:生活污水入河排污口入河排污口形式比选:一般常见的入河排污方式有通过明渠、管道、泵站、涵闸、潜没等形式,本次排污口在建设之初,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通过多方论证,最终确定了以管道形式进行排污,最为经济合理,且符合环保要求。入河排污口时效:产业园所在区域目前城镇污水管网尚不完善,废水无法纳管排放,因此需单独设置污水排放口。根据《永嘉县域给排水专项规划》,本项目产业园所在区域将在2025年之前完成纳管,届时本项目的入河排污口须封闭或拆除。入河排污口入河方式:管道排放入河排污口尾水管道:DN800钢筋砼管为G0302600503035。5.4.2入河排污口设置可行性分析水功能区划符合性本项目主要接纳处理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废水,废水中生活污水占比90%以上,设计处理规模为180m3/d。污水经处理达标后,通过本排污口排入楠溪江,该该排污口及本项目的论证范围内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排污口所在水体目标水质为Ⅲ类,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水功能区为“楠溪江永嘉景观娱乐、工业用水区”。本项目排污口作为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唯一废水排放口,属于产业园工业项目的环保配套设施,符合该段的水功能区要求。根据现状调查,入河排污口附近没有水产养殖和重要水生生物,污水排放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从功能区划角度分析,本项目污水排放口设置位置是合理的。水动力条件本项目纳污水体为楠溪江,项目前沿断面宽度约为160m,水深约在3~10m;河道纵、横断面上水文要素有所差异,垂向上基本混合均匀。水流对污染物的稀释能力较强,有利于减小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尾水排放达标性分析建设单位于2020年委托永嘉县经纬环保实业有限公司完成了《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目前产业园的污水处理站已建设完毕,位于产业园的西南角。淀池组成。污水首先通过厌氧池,在厌氧菌的作用下降低一部分有机污染过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反硝化脱氮。接触氧化池是一种以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装置,通过风机提供氧源,使污水中的有机物与池内生物膜充分接触,经微生物吸附、降解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接触工艺在其他地方的使用及处理经验,最终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对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尾水中主要污染物达到《污水综合排放充分混合后,可以保持楠溪江水质现状。小结综上,从入河排污口的功能区划符合性、水动力条件和对水环境的改善作用方面分析,本项目入河排污口的设置是合理的。5.4.3入河排污口设置存在的问题针对前述分析,可知现状入河排污口设置尚存在以下问题:(1)未设置规范的入河排污口标志牌。(2)排放管中段存在明沟。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部分略根据《温州市内河航运发展规划》,本项目所在河段(沙头渡口~楠溪线航道宽度12m,弯曲半径130m。本项目排污口位于航道范围之外,处于航道水深要求范围外,与航道不冲突,不会对通航产生影响。本项目入河排污口位于楠溪江,靠岸边排放,对河道阻水影响较小,尾水排放规模为180吨/日时,河道平均流速增加值小于0.004m/s,增幅非常小,远低于河床的不冲流速0.5m/s,因此不会对河势稳定造成影响。通过前述章节分析,处理达标后的尾水排放,在一定范围内对水生生态造成影响,引起排污口下游河道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加,加重水生存条件,对水生生态有一定的影响。尾水污染物质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发生渗滤、蒸发、凝聚、吸附、解吸、扩散、沉降等许多物理过程,伴随着这些物理过程,生态系统的某些因子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生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永嘉上元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位于永嘉县东城街道石介下村,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产业园集中了近80家的小微企业,届时园区内的所有小微企业统一收集后有产业园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较之以前的企业各自为战,各自排放,改为目前的由专业化的管理机构管理产业园的废水处理设施,让废水的达标排放得到了保证,对改善和保护水生态具有积极作用。此外,由前文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排污口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经过与江水混合,并叠加本底值后,排污口下游及常规监测断面(清水埠断面)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通过前述章节分析,处理达标后的尾水排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排污口附近水域内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加,增大水体营养化程度,使浮游藻类增多,影响水体透光度,改变了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对水生生态有一定小,本项目排污口及下游流域无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基本不会对楠溪江水生态产生影响。当发生事故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水体,会对水环境将产生较大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影响,威胁到水生生态安全,因此,应该杜绝事故污水外排。6.7本项目不开采地下水,同时也无注入地下水,不会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因此也不会导致因水位的变化而产生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同时,本项目废水经管道输送,管道和处理设施均做好防渗防腐措施,固废按照规范设置临时堆放点,实现无害化处理,因此本项目基本不存在污染地下水的途径。建设单位须加强废水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污泥储存等场所的日常管理,严格防渗防漏,避免由于雨水淋溶、渗透等原因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及时发现废水处理设施废水渗漏状况,避免给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建议在产业园的每个管段检查口处设置检测井。在确保废水收集管道及废水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污泥储存等场所防渗层不发生破损的情况下,不会对区域地下水产生显著影响。则项目实施对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水质污染影响较小,尽管如此,考虑到根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区域地下水水质一般,因此要求项目实施过程中需切实做好地下水的保护工作。经过现场勘察,项目周边无取水企业。产业园污水经处理后,污水口尾水可达标排放。根据前述影响预测分析,项目尾水与江水充分混合后,可以保持楠溪江水质现状。经调查,河道沿岸无其它生活和工业用水取水口,亦无现状养殖或规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划养殖区。本次排污口不涉及占用水域、堤坝以及影响其他特殊用水户。综上,入河排污口的建设不会对第三方相关利益者产生影响。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为了保障入河排污口设置后河道水生态的逐步恢复和改善,根据入河排污口设置后对水域水质、水生态、水体功能的影响分析,从工程及水域管理角度出发,提出以下水生态保护措施:1、制定严格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上岗员工必须经过认证培训和训练;指定专人负责废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定期检修设备,确保设施持续稳定运行;及时了解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转情况,保障正常运行。对进水和出水水质要定期监测,以保证最佳的处理效率。2、相关部门需加强监管,控制污水违规排证污水处理设施安全、正常运行,防止污水外流。4、事故排放预防措施:(1)污水管道方面事故。预防措施:①在污水干管和支管设计中,要选择适当的最小设计流速和充满度,同时严禁固体废物排入管网,避免管道发生堵塞、破裂;②污水收集管道必须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合格材质,避免传输污水途中发生渗漏和外流,造成地下水及土壤的二地方的相关排放标准。避免排放污水水质超出进水水质设计要求,影响处理效果;④相关主管部门应密切配合,强化监督、监测和管理工作。(2)注重仪器维护,定期检修、保养,提早发现并排除事故隐患。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3)污水处理系统人为事故。预防措施:加强工作人员职业操守、岗位技术、安全生产等培训,实行工作人员一律持证上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考核制度,严守操作规程,并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工作。(4)本工程结构须充分考虑抗震问题,保证足够的抗震强度,同时电力供应系统应采用双备份系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数字、文字、图像等全面记录,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环境执法监管,对污水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查处。为了保证污水得到有效管理,实现污水达标排放,避免项目运行期间出现污水非正常排放,或将非正常排放损失降至最低,特提出以下几点防7.3.1加强监督管理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日常做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和条例的宣传、组织工作,依法科学保护水资源。2、执行上级主管部门建立的各种环境管理制度。3、加强运营管理,认真做好污水处理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导致的事故。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立档案。监督本项目的调试和运行,保证验收合格。5、加强进、出水水质管控,安排定期监测,对进、出水的流量及pH、COD、NH3-N等因子进行监测。确保进水水质在可接受范围内,防止高浓度污水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旦发现进水中污染物浓度高于进水水质控制要求,须迅速阻断进水或采区应急处理措施,追查污染源头。如果排水水质超标,必须立即查找原因,检修相关设备,防止超标水体进入水6、定期检修机械设备,加强对各类设备的检查、维护和管理,以减少事故隐患。定期做好突发性事故的应急演练,做好事故应急处理系统的管理维护,有效降低事故风险,避免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7、开展环保教育、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素质,推广利用先进技术和经验。8、设置警示牌:规范建设排水管道及排污口,在管道相应位置及排污口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管道及排污口的安全运行。7.3.2排污规范化建设措施1、按《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在出水口设置在线水质监测仪;2、在排污口所在河段设置规范的、便于测量流速的采样点,安装测流装置,联机上网便于环境管理部门定时监控;3、按要求填写排污单位登记备案表,并根据备案表的相关内容建立排污口管理档案。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7.3.3入河排污口口门的设置要求根据《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SL532-2011),入河排污口门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入河排污口设置应便于采集样品、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2、入河排污口应设置在设计洪水淹没线之上;3、入河排污口口门不得设暗管通往河道底部,以便于采样和监督;4、凡含有有毒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和热污染的入河排污口,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5、入河排污口门处应有明显的标志牌,标志牌内容应包括以下资料信(1)入河排污口编号;(2)入河排污口名称;(3)入河排污口地理位置及经纬度信息;(4)排入的水功能区名称及水质保护目标;(5)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6)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单位及监督电话。6、标志牌设置应距入河排污口较近区,可根据情况分别选择设置立式或平面固定式标志牌,并且能长久保留。为确保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建设单位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应加强进水水质、水量及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日常运行监管。7.5.1可能的事故类型分析1、进水污染事故产业园内的个别工业企业的生产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站,都可能对产业园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产生不利影响。最大的危险来自重金属或有毒物质,重金属或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只需要达到很小的浓度就可能使细菌的生物活性下降,从而使处理效率下降;甚至可能造成微生物大量死亡,使污水处理设施完全丧失生化处理能力,仅剩下自然沉淀处理能2、工程设备故障事故污水处理工程因设备故障或检修导致部分或全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最大排放量为全部进水量。在此情况下,排放的污染物浓度为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浓度。7.5.2风险防范措施污水处理设施可能由于接纳的污水超过接管标准、污水处理设施非正常运行等情况发生而产生风险事故,对水体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为有效1、源头事故的防范对策产业园内的企业非正常排放的废水,可能造成接管污水浓度的大幅度 永嘉五金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入河排污口设增加,势必影响污水处理工程的稳定运行。因此,应采取以下一些防范对(1)为使在事故状态下污水处理站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应在主要处理设施的容积上留有相应的缓冲能力,并配有相应的设备(如回流泵、回流管道、阀门及仪表等)。(2)污水处理站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完善管理,建立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减少、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事故。(3)污水管网除严格执行维修制度外,用户尤其是各排污单位应严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二手商铺买卖合同协议书
- 个人间借款合同样本:版
- 个人股权抵押合同范例
- 三方合同:学生就业定向合作
- 专属应届毕业生:个人租赁合同范本
- 中学教务主任聘任合同样本
- 单项木工承包合同
- 中外采购与供应合同范本
- 专业水处理设备维护合同细则
- 三人合伙经营合同范本
- 中医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
- GMP-基础知识培训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同音字归类
- 高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 文学类作品阅读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专项练习(浙江绍兴)(含解析)
- SB/T 10624-2011洗染业服务经营规范
- 第五章硅酸盐分析
- 外科学总论-第十四章肿瘤
- 网络反诈知识竞赛参考题库100题(含答案)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四章感觉系统对运动控制的作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