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俄罗斯历史留立克王朝(882-1598)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1917-1991)第二章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第一节彼得一世第二节:叶卡特琳娜二世第三节:亚历山大一世第四节:尼古拉一世第五节:亚历山大二世第六节:尼古拉二世第一节:彼得一世(1689~1725)
彼得加冕时所带王冠彼得一世及其随从一、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十七世纪的俄国
加强农奴制继续扩张拉辛起义(1667-1771)俄国落后,内外交困彼得一世上台后为改革做准备1695、1696年两次远征亚速海;1697年,与奥地利、威尼斯缔结反土军事同盟;1697年,派“大使团”出访西欧;彼得一世的改革移风易俗政治上,改革国家机构、地方行政机构、人事制度等;经济上,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工业;军事上,废除贵族骑兵制,建立正规军,建立海军;文化教育上,创办学校、文字改革、创办报纸、建立科学院等;宗教上,削弱教权;迁都二、彼得一世的对外政策彼得一世时期俄国外交史上转折点——“开辟并巩固”了通往欧洲的“窗户”,跻身欧洲列强行列;“彼得的全部生涯都在作战……在他执政的35年中,除了1724年这个年头外,其它年头加起来,和平时期不超过13个月”。——克柳切夫斯基
彼得一世的对外战争主要是争夺水域。他的第一次对土耳其的战争,目的是为了夺取亚速海;第二次对土耳其的战争是为了夺取黑海,而长达21年之久的北方战争,即对瑞典的战争,是为了夺取波罗的海。此外,他还对波斯进行过战争,目的是为了夺取里海。北方战争(1700~1721)第一阶段:1700年8月-11月,反瑞典三国联盟失利时期;纳尔瓦战役第二阶段:1700年11月-1709年6月,俄国转败为胜,在陆战上取得决定性胜利时期;波尔塔瓦战役
(1710-1711年,与土耳其战争)第三阶段:1709-1721年,俄国取得最终胜利;格郎加姆海战
1721年,双方签署“尼什塔特和约”。
彼得被授予“国父兼全俄皇帝彼得大帝”称号。
对波斯的战争:1722~1723年
彼得一世的对华政策: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署。三、彼得一世改革的意义、代价和后果将俄罗斯国家变成俄罗斯帝国,跻身于欧洲强国之林;草原化和东方化的俄国历史宣告终结,海洋化和西方化的俄国历史由此开始;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农奴制,是俄罗斯动员型发展社会的集中表现;国家强盛了,人民贫穷了;俄罗斯的二元社会结构更加强化;长远和间接的后果是,造就了俄罗斯国家政权的反对派。四、彼得之后宫廷政变迭起时期叶卡特琳娜一世:1725~1727(缅什科夫)彼得二世:1727~1730(缅什科夫、多尔哥鲁基)安娜:1730~1740(戈利津、比朗暴政)伊凡六世:1740~1741伊丽莎白:1741~1761彼得三世:1761~1762彼得三世第二节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
叶卡捷琳娜二世意志坚定、处事果断,在彼得一世之后,论文治武功,历代沙皇无出其右。她使沙皇俄国进入鼎盛时期,是彼得大帝值得自豪的继承者。Portraitof
CatherinetheGreat.
一、继续彼得的政策,工商业发展迅速,国内外贸易空前发展,农业缓慢,农奴制鼎盛时期手工工场由1860年代600多个至18世纪末发展到1200多个;冶金业发展迅速,1750年生铁200万普特,1800年1000万普特;国内外贸易空前发展农奴制“黄金时代”
农奴制度是俄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农奴制是俄国地缘政治地位的产物,是俄国动员型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为俄国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为俄国统一和对外扩张的经济基础。在工业化以前的俄国,没有农奴制这样的方式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就没有彼得一世强力实行的西化改革,也不会有俄国长期的对外扩张,更不会在1812年卫国战争中打败拿破仑帝国。但是,也正是由于保存了农奴制这样野蛮的和没有效率的社会经济制度,才使俄国在19世纪中期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惨败,从而也就决定了农奴制在俄国最终被废除的命运。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
“彼得创造了俄罗斯人的躯体,而叶卡捷琳娜则为他们注入了灵魂。”三、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对外政策三次瓜分波兰(1772、1793、1795)两次俄土战争(1768~1774;1787~1791)一次俄瑞战争(1788~1790)“在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国家领土无论在南方或西方,几乎都达到了它的天然边界。在南方获得的领土中,后来成立了三个省……在西方,即从波兰那里获得的领土中,后来成立了八个省……这样,在俄国五十个省中,有整整十一个省是在叶卡捷琳娜王朝获得的。”——克柳切夫斯基
到叶卡捷琳娜逝世的时候,俄国的领地已超过了最肆无忌惮的民族沙文主义所能要求的一切……对于其它民族来说,这是足够了。可是对于沙皇的外交来说,这只不过是现在才得以开始的掠夺的基础。——恩格斯三次瓜分波兰1772年,俄、普、奥(9·2万平方公里)1793年,俄、普(俄25万平方公里,普5·8万平方公里)1795年,俄、普、奥(12万平方公里)两次俄土战争第一次,1768~1774年,俄军统帅鲁缅采夫,库楚克-凯那尔吉条约,俄获得第涅伯河与南布格河之间领土;第二次,1787~1791年,苏沃洛夫、波将金,雅西和约,俄获得南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领土;对瑞典的战争对土耳其战争的插曲:1788~1790年对法国革命的干涉“法国国王的事就是所有君主的事”。四、叶梅连•普加乔夫起义(1773~1775年)第三节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PortraitofEmperorPaul
I.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一、1812年的抗法卫国战争
亚历山大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以此为契机,沙皇俄国正式确立了它在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地位。战争背景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战争的目的:一要使法国至少牢固地兼并莱茵河和阿尔卑斯山地区;二要造就以法国为基地的欧洲大陆帝国,将大西洋到乌拉尔山的所有其余国家统统变成法国的附庸;三要建立一个空前庞大的法兰西海外帝国,其中包括被打垮或被臣服的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
——时殷弘、周桂银1812年遭到拿破仑大举入侵以前,俄国对法国的变更和扩张先是袖手旁观,接着“趁火打劫”,然后与之合作。俄国已是横霸一方的“洲级大国”,不可能长久容忍一国主宰欧洲大陆,因为这样的主宰不仅危及俄国的侧翼霸权,而且危及俄国的基本安全。在拿破仑势力鼎盛时节,其对俄威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大陆封锁严重损害俄国经济生活必须的对英粮食和木材出口以及英国制成品进口;2、法国军队在其控制的“华沙大公国”对俄虎视眈眈;3、拿破仑为阻断英国的东方通道而要夺占同样为俄国觊觎的近东和西亚。战争进程1812年6月24日,战争爆发。战争初期,法军处于战略进攻阶段,长驱直入。
“如果我抓住基辅,我就抓住俄国的脚;如果我掌握彼得堡,我就抓住俄国的头;一旦占领莫斯科,我就击中它的心脏。”
——拿破仑波罗金诺战役,库图佐夫,俄军主动撤离莫斯科。俄军发动反攻,收复了莫斯科,并将法军赶出国境。俄国人民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取得了胜利.
俄国胜利的原因
俄国在战略防御上具有优势。不是因为它强盛,而是因为它地域广阔而落后。
俄国“国内没有一旦攻下来就可以使它媾和的中心”,“这个国家道路梗塞,幅员广阔,补给来源缺乏,因而它几乎是根本无法征服的。”——恩格斯战争的影响在战争结束时,就军事力量和政治权势而言,俄国远超过欧陆任何其它国家,或者说是与海上超级强国不列颠并列的陆上超级强国。亚历山大一世在一群显贵的簇拥下骑白马进入巴黎,象征俄国首次成为欧亚大陆最强大的国家。战后维也纳会议制定了欧洲战后安排,依据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亚历山大一世为其头号旗手的正统主义,而他倡导组建的神圣同盟成了20余年里欧陆政治的首要主宰。
18世纪是俄罗斯的启蒙时期,19世纪是俄罗斯思考的世纪,20世纪则是俄罗斯行动的世纪。19世纪俄国社会思想的结局就是20世纪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建立。19世纪俄国社会革命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拉吉舍夫十二月党人恰达耶夫的历史哲学斯拉夫派与西方派赫尔岑的农民社会主义理论平民知识分子出现民粹派运动普列汉诺夫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俄国知识分子的特点对西欧思想特别感兴趣。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重负,容易导致俄国知识分子信奉极端的社会学说;在沙皇专制政权和人民之间,处于一种悲剧性的地位;具有宗教气质;拉吉舍夫(1749~1802)
第一个背叛贵族立场,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提出批评,被认为是俄国革命启蒙运动的创始人。发表诗歌《自由颂》,游记与随笔《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后者被普列汉诺夫认为是18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文学作品。拉吉舍夫是俄国走向现代化道路上宣告黑暗即将过去的第一只春燕。二、十二月党人运动十二月党人:俄国贵族中资产阶级化的一小批知识分子,大多是青年军官,主张变革专制制度。秘密组织:1816年“救国协会”;1818年“幸福协会”(南北社);1825年12月14日武装起义,被镇压。“南社”12月29日起义。如果说,拉吉舍夫是预告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海燕,十二月党人运动则是在俄国掀起的第一个革命高潮。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纲领、有组织的革命运动。第四节尼古拉一世(1825~1855)
EmperorNicholasI
一、尼古拉一世的黑暗统治“专制制度的顶点”设立宪兵团、内廷第三厅;1826年颁布新的出版检查条例;1832年国民教育大臣发表三位一体的“官方人民性”教育纲领:东正教、专制制度、人民性;1835年,取消大学自治制度等。在即将到来的席卷欧洲大陆的革命风暴面前,扼杀革命,挽救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危机就成为尼古拉一世的全部纲领。“革命到了俄国的门槛,但我发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决不会让它闯进来……”二、19世纪上半叶俄国的社会思想恰达耶夫的历史哲学:体现了独特的俄罗斯思想。1829~1831年,写《哲学通信》,1837年《疯人的辩护》。在俄国思想家中,恰达耶夫较早地意识到了俄国历史道路中的东西方问题,并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斯拉夫派与西方派(19世纪30~40年代)斯拉夫派:俄国历史具有独特性。俄国与西方,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它们的历史起源不同,他们的发展规律也是完全不同的。俄国的独特性在于东正教和村社。西方派:俄国是西方世界的一部分,但又是一个停滞的部分,所以俄国应当借鉴西欧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迎头赶上。俄国在将来也要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斯拉夫派和西方派都热爱自己的祖国,只是斯拉夫派把它当作母亲,而西方派把它当作孩子。对母亲当然要维护,对孩子则要教化。
“我们有同样的爱,只是方式不同……我们像伊阿诺斯或双头鹰,朝着不同的方向,但跳动的心脏却是一个。”
——赫尔岑赫尔岑赫尔岑(1812~1870)的“农民社会主义理论”出版《论俄国》、《往事与随想》等;思想的核心:俄国可以通过村社而跳过资本主义的灾难,直接进入欧洲人所梦想的社会主义天堂。赫尔岑的农民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整个19世纪下半期俄国民粹派的思想旗帜;是斯拉夫和西方派斗争的结局,也是对俄国向何处去问题的初步回答;标志着独特的、成体系的俄国社会思想的形成。
三、克里米亚战争导火索: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战争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1853年10月—1854年3月):主要在多瑙河流域、黑海沿岸和高加索等展开,西诺普海战土军大败。第二阶段(1854年4—8月):英法联军占优势,占领俄塞瓦斯托波尔;第三阶段(1854年9月—1856年2月):俄军在高加索击败土军,但难挽失败命运;
战争结局:《巴黎和约》俄国不得在黑海保留舰队和设立兵工厂,拆除俄在黑海沿岸的军事要塞;宣布黑海中立,各国舰队都不得进入黑海;比萨拉比亚南岸部分领土划给土和摩尔达维亚。
克里米亚战争沉重打击了俄国:不仅动摇了它在国内的统治基础,也使它的国际影响一落千丈,它再也不能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从欧洲大陆霸权的顶峰上被拉下来。俄国失败的原因
拿破仑战争后的俄国经济仍旧以农奴制为基础,并且由于工业化速度远远不及中西欧国家而更见落后;自镇压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开始,变本加厉的专制统治思想和思想保守排除了国家改革和开明化的可能性,规模庞大的军队在装备、后勤、官兵素质等方面弊病重重,而包括国内靖安、边陲镇守、境外干涉和殖民攻防在内的繁多使命使之穷于应付。
然而,有如迄今为止的历史反复表明的那样,俄国即使在强盛之际也总是仍有多种非常深刻和至关紧要的大弱点,因而其权势难免大起而后大落。
——时殷弘第四节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
RussianemperorAlexanderII.一、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显然,你们自己也清楚,管理农奴的现行制度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废除农奴制比等着自下而上自行废除要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1861年《农民改革法令》与《改革宣言》农奴人身解放:农民获得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人身自由权;农民获得份地,并担负一定义务;改革后仍以旧的农村公社作为管理农民的机构;在上层建筑领域改革:建立地方自治机构、成立城市杜马、改革司法机关,进行军事改革等。俄国农村公社的特点土地“公有”,定期重分;连环保与“大锅税”:村社集体为社员个人承担责任,个人处于村社共同体的束缚之下;劳动组合与“共耕地”强制聚居与强制耕作“村社民主”与“畜群式管理”村社“平均”与等级壁垒
国家控制村社,村社控制农民,国家把村社封赐给贵族并控制之,从而农民又依附于贵族。正是由于确立了这样一种体制,俄国的农奴制才得以发达,而中央集权才得以强大。农奴制、农村公社、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三位一体,加上以东正教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便构成了封建俄国或前近代俄国的总框架。
“遵照上帝的旨意遵照沙皇的法令遵照老爷的指派遵照公社的决定”
——俄罗斯农村《婚礼歌》二、19世纪中下叶俄罗斯的社会思想平民知识分子的出现别林斯基(1811~1848)俄国平民知识分子的先驱。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以激进的、革命的方式改造现实,反对现存制度。《给果戈理的信》影响很大,成为俄国革命者的圣经。
“在俄国产生了知识分子的无产阶级,它将是革命风潮的酵素。”
——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19世纪60年代俄国社会思想的中心人物(思想领袖)。主张用激进的方式改造俄国社会。政论体小说《怎么办?》“如果说赫尔岑主要提出了俄国农民社会主义的理论,车尔尼雪夫斯基及其《怎么办》中的新人则主要体现了实现农民社会主义的革命者的形象。”车尔尼雪夫斯基民粹派运动
民粹派运动是体现自恰达耶夫以来俄国东西方道路之争的最激烈的社会运动,同时它也是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际开端。19世纪下半期俄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民粹派运动的冲击和影响,列宁主义的俄国根就直接源于俄国的民粹派运动。民粹派运动的概念、理论核心从广义上讲,民粹派运动包括从赫尔岑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开始的理论奠基时期直到20世纪初的社会革命党时期。从狭义上讲,民粹派一词指从19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的平民知识分子,得名于他们70年代中期的“到民间去”运动,这些到农民中的知识分子被称做民粹派。理论核心:
民粹派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正义和社会平等,即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民粹派以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民粹主义的理论核心实际上就是“农民社会主义”。
具体说来,民粹派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是一种罪恶和社会倒退;相信俄国社会发展的独特性,俄国可以绕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主义的基础,农民是实现俄国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知识分子是一种主导力量,能够领导俄国走向社会主义。民粹派运动可分为三个时期:革命民粹派时期、自由民粹派时期、20世纪初社会革命党时期。革命民粹派:代表人物:拉甫罗夫(1823~1900)、巴枯宁(1814~1876)、特卡乔夫(1844~1885)。1873~1874年“到民间去”运动。1876年“土地与自由社”——土地与平分社民意党三、19世纪后半期俄国的对外扩张
在东方,向强者妥协,向弱者进攻;在欧洲,积蓄力量,伺机而动。1867年,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720万美元);1878年,同意千岛群岛归属日本;到1880年,完成对中亚地区的征服;先后从中国攘夺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71年,重新取得在黑海拥有舰队和在沿岸建立堡垒的权利;1877-1878年俄土战争。第六节亚历山大三世、
尼古拉二世(1881~1894)(1894~1917)RussianEmperorAlexanderIII尼古拉二世一、俄国的社会状况和
列宁的早期革命活动亚历山大二世的荣誉与悲剧——改革与革命“大改革”加速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亚历山大二世在位的20年正是俄国进行工业革命的重要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一般说来,传统社会的基础及其等级制的破坏,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各种处于过渡状态和边缘状态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社会矛盾,而这些社会矛盾就成为19世纪众多的欧洲革命的起因之一。改革后的俄国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西欧经历数百年的社会经济转型,也就把西欧数百年间产生的社会问题一下子集中到俄国几十年之内。改革后的俄国,边缘阶层的人数在不断扩大,成为大规模革命运动的社会基础。改革是各种政治力量和经济利益之间的相互妥协,故它很难是彻底的;革命是各种政治力量间难以或不肯妥协的产物,其结果虽然彻底,但它却是以社会动乱和流血冲突为代价的。几乎任何一个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政府都不可能指望知识分子的支持。知识分子要求民族尊严,要求一种进步感,要求通过参与社会的全面改造得到自我实现的机会。这些都是乌托邦式的目标,从来没有一个政府能真正满足这些要求。故此,在大多数场合,知识分子都强烈地反对现行改革,认为拟议中的改革不够彻底,不够革命。——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亚历山大二世的荣誉在于,他具有勇气和坚定性,并为进行19世纪东欧史上最伟大的改革而斗争。但他性格上的局限性和专制权力的本性使他不能成为更伟大的人。”
——《莫斯科大学学报》1994俄国在20世纪初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具有自身特点: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经济和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欧,一定程度上依附于西欧列强;
沙皇俄国成为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俄国具备了进行革命的客观条件:俄国面临着无产阶级同垄断资本、同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农民同地主的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激化;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同俄国帝国主义的矛盾;俄国人民同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
年轻时的列宁
列宁的早期革命活动1870年出生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同年12月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1888年,回到喀山,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889年,移居萨马拉,创建马克思主义小组;1891年,以校外生资格参加彼得堡大学法律系毕业考试,获最优等文凭;
1894年,《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1895年,将彼得堡分散的马克思主义小组统一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年再次被捕,1897年流放西伯利亚;1896-1899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00年,列宁流放回来,创办《火星报》,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主义出现,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二、1905年革命背景:60~70年代改革的不彻底性,80年代的反改革措施,1900~1903年经济危机,许多省份粮食歉收,日俄战争失败等,都为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政治前提。导火索:1905年1月9日,“流血星期日”。革命:工人罢工,农民骚乱,士兵起义;结果:1905年10月17日,沙皇发表最高宣言:给帝国臣民以言论、信仰、集会和结社自由;允诺召开民选杜马,杜马享有立法权;规定“任何法律,未经杜马同意者无效。”
俄国变成了一种独特的“半专制制度”,向立宪君主制迈出了一大步。三、1917年二月革命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改革实质:瓦解公社,建立私人农场,建立以私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农民经济,扶植富农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势力,使之成为专制政府的社会支柱。stolypin改革结果: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农业经济飞速发展。到1913年,俄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和第二大粮食生产国。
“分离者”并未形成团体,其政治力量仍相对弱小,根本不可能成为政府的政治支柱。然而随着村社中富裕成员的离去,却使村社从整体上陷于贫困化,村社成员成为贫弱农户的均一化团体,反而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卫生间智能马桶盖安装合同3篇
- 管理信息课程设计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货运代理合同含物流跟踪与风险管理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农业耕地承包与流转管理合同3篇
- 课程设计骑士游历
- 马鞍山研学课程设计
- 二零二五年日本留学贷款风险防范与理赔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旧房买卖合同及附属设施租赁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协议书公证书样本定制与法律保障合同3篇
- GB/T 39733-2024再生钢铁原料
- 第二章 粉体制备
-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课件-任务3.涂胶机器人工作站
- 预应力空心板计算
- 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5年版)
- 2024年年第三方检测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 李四光《看看我们的地球》原文阅读
- GA/T 1740.2-2024旅游景区安全防范要求第2部分:湖泊型
- 华为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汇报
- 2025年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5蛇年春节放假通知假期温馨提示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