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气气浮机的详细设计计算_第1页
溶气气浮机的详细设计计算_第2页
溶气气浮机的详细设计计算_第3页
溶气气浮机的详细设计计算_第4页
溶气气浮机的详细设计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力溶气气浮的主要设备及其设计计算压力溶气气浮装置由水泵、空气压缩机(射流溶气气浮装置为射流器)、压力溶气罐、溶气水释放控制阀、释放器、刮渣机、电气控制箱、流量计和气浮池等构成。下面就主要设备的设计计算进行介绍。气浮过程所需释气量取决于废水中的悬浮物性质和浓度。由气固比A/S的定义可得下式所示的关系:AQCfp/100-l) =——r——lS QSa式中血£ 气浮过程气固比,L空气/kgSS;{选值见:附件一}Q和Qr——分别为入流废水和溶气用水流量,m3/h;Cs——98kPa压力和指定温度下空气在水中的平衡溶解量mL/L{大气压下20°C,空气在水中的平衡溶解量淅&68ml/L}/——溶气水中的空气饱和系数;{在2~4min的常用溶气时间内,填料罐的饱和系数为0・7~0・8,空罐为0・6~0・7。}p——溶气绝对压力,kPa;{绝对压力=相对压力(表压)+101・325kpa}Sa 入流废水中的SS浓度,mg/Lo由上式可求得加压溶气用水的需用量Qr,并按下式计算实际供气量Qa(L/h):式中 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L/kPa・m3;{20°C,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0.180L/kPam3}耳——溶气效率(%)。{溶解于水中的空气量与通入空气量的百分比,称为溶气效率。在20X和290~490kPa表压)的溶气压力下,填料溶气罐的平均溶气效率为0~80%,空罐为50~60%}

O*=WF 空压机所需额定气量U(m3/min)为式中袴——安全与空压机效率系数,一般取1.2〜1.5。按隘和溶气压力及输气管路阻力降,即可进行空压机选型。附件一:{A/S:气固比的确定有两种方法:试验法:根据所需处理水的水质和水量,参照相应的水质进行可行性试验,选取或测定出气固比参数a/s•从节省能耗,实现理想的气浮分离效果考虑对所需处理的水进行气浮可行性试验是十分必要的.经验选取法:气固比a/s的典型的经验选取范围在0.005~0.060之间,下面有a/s与出水中SS含量的关系图和a/s与浮渣中固体含量的关系图的两组实验数据,以供参考:}芒渥乌蠱主珀牛匹烂沱近聂哮亡;惊與癥为芒渥乌蠱主珀牛匹烂沱近聂哮亡;惊與癥为的沼住汚爲混和淒;4冬吿-*亠:■=二匚一T:t门」冷“•三-m匡1:近导昌东空用含匡岂黄累匡 ^2:皿孕話四雪坪吉昼至关蛊匡(二)溶气释放器常用的溶气释放器为TS型、TJ型、TV型、SV型、SD型和GTV型等高效溶气释放器。溶气释放器是压力溶气气浮净水系统中的关键装置。压力溶气水只有通过该装置降压消能后,才能释放出大量的微细气泡,释放器性能的好坏,涉及到气泡释放量的多寡,气泡的微细度及气泡尺寸的分配律等,它直接影响气浮法净水的效果及电能的消耗。TV型均分布震动溶气释放器是继TS型、TJ型溶气释放器后最新研制的第三代溶气释放器,它是在研究溶气释放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振动原理而研制成功的。它既吸收了TS、TJ型溶气释放器的各项优良性能,又提高了释放器释出水的分布均匀性。增加了微气泡与待处理水中杂质碰撞粘附的机率,从而进一步改善气浮净水效果。此外,释放器如一旦受堵,只要在气浮池外打开通气阀,接通压缩空气气源,就能用压力溶气水将释放器内的堵物冲洗干净。这就克服了TS型溶气释放器易堵的弊病。同时,也比TJ型溶气释放器节省了抽真空装置。TS、TJ、TV型系列溶气释放器都具有以下先进技术性能:1•在0.20MPa的低压下,即能有效地工作;2•释出气泡的平均直径仅在20-30微米;3•释气率高达99%以上。(三)气浮池气浮池可分平流式和竖流式两种基本形式。(以下为平流式气浮池)'sn^§»、请參同3KM俳油2002400kpa(训同)请^®硼—诽X1.523.0m參^泮®潯册HrJH潮廊Uc—Jgslo〜20mm、s、®潯册号«w3画吻ln]}<h『lmin#^^®M冈训slmalq^5〜10m3、m2・h。S血^決扇凹妬2.0〜2.5m。參賤泮圧決凹亩®M冈州誰洞茨理洞茨茹MWHB決呻。采油WH«3^Bis^『lm、s、B決«a潮廊目汁『0.3m、s。參賤泮at}—诽凹妬3〜6m、泮來左吻®ia15m甘圆。一•1®Bll»-fi@l@l弟4(m,n召© 潮Mffl、m3、s」R 決“常、m3、s;接触室内水流上升平均速度,m/s,一般取10〜20mm/s。水流在接触室内的停留时间不宜小于60s;4=e+a2•分离室表面积4(m2)式中巴 分离室内水流向下平均速度,m/s,一般取1.5〜2.0mm/s。3•水深H(m)气浮池的有效水深一般取2.0〜3.0m,池中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15~30min;4•气浮池总高H(m) H=H祗式中人——保护高度,取0.4〜0.5m;為 有效水深,m;% 池底安装集水管所需高度,取0.4m。)溶气罐压力溶气罐的直径①(m)可按下式计算。 (5-10)式中Q 溶气水量,m3/h;溶气罐的水力负荷,m3/(m2・h),对填料罐一般取100~200m3/(m2・h)。压力溶气罐高度Z(m)的计算为:(5-11)Z二%十笃★爲(5-11)式中爲 罐顶、底的封头高度(m);石 布水区高度(m),—般取0.2-0.3m;爲 贮水区高度(m),—般取1.2-1.4m;耳——填料层高度,当采用阶梯环时,可取1.0-1.3m。(五)气浮机选型注意事项(1)要充分研究探讨待处理水的水质情况,分析采用气浮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需处理的废水应进行必要的气浮小型试验或模型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溶气压力及回流比(指溶气水量与待处理水量的比值)。通常溶气压力采用0.2〜0.4MPa,回流比取5%〜100%—之间,回流比的确定需和悬浮物的浓度联系起来。浓度高回流比大,浓度小回流比小。(3) 根据试验时选定的混凝剂种类、投加量、絮凝时间、反应程度等,确定反应形式及反应时间,一般沉淀反应时间较短,以2一30分钟为宜。(4) 确定气浮池的池型,应根据对处理水质的要求、净水工艺与前后处理构筑物的衔接、周围地形和构筑物的协调、施工难易程度及造价等因素综合地加以考虑。反应池宜与气浮池合建。为避免打碎絮体,应注意构筑物的衔接形式。进人气浮池接触室的流速宜控制在0.1m/s以内。(5) 接触室必须对气泡与絮凝体提供良好的接触条件,同时宽度应考虑安装和检修的要求。水流上升流速一般取10〜20mm/s:,水流在室内的停留时间不宜小于60秒。(6) 接触室内的溶气释放器,需根据确定的回流量,溶气压力及各种型号释放器的作用范围按下表来选定。(7) 气浮分离室需根据带气絮体上浮分离的难易程度和水质的处理要求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