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荣升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机制砂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福建荣升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机制砂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福建荣升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机制砂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福建荣升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机制砂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福建荣升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机制砂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项目名称:机制砂生产项目建设单位(盖章):福建荣升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2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PAGE4—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机制砂生产项目项目代码2020-350703-42-03-015995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福建省(自治区)南平市建阳区小湖镇马坑村白泥垅矿地理坐标(119度18分53.409秒,27度19分16.465秒)国民经济行业类别C3099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二十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0、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建阳区发展改革和科技局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闽发改备[2020]H050066号总投资(万元)32500环保投资(万元)500环保投资占比(%)1.54施工工期(月)24是否开工建设☑否£是:188712专项评价设置情况大气:项目不排放含有毒有害污染物(二噁英、苯并[a]芘、氰化物、氯气),不需设置大气专项评价;地表水:项目无新增工业废水直排,不需要设置水专项评价;环境风险:项目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存储量未超过临界量,不需要设置环境风险专项评价;生态:项目不属于河道取水项目,不涉及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不需设置生态专项评价;海洋:项目不属于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不需要设置海洋专项评价。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无其他符合性分析1.1选址符合性分析(1)土地利用规划符合性分析拟建项目用地选址于南平市建阳区小湖镇马坑村白泥垅矿区(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根据南平市建阳区自然资源局出具的地字第350784202100043号、地字第350784202100044号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工业场地(机制砂生产线用地)用地属于M2二类工业用地,排土场用地属于H5采矿用地。项目选址不占用基本农田、生态公益林,不涉及水源地保护区等,符合建阳区土地利用发展规划。(2)环境功能区符合性分析根据现状调查,项目环境现状满足各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根据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投产后,经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能够满足当前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项目选址不属于环境功能区划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符合当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3)区域环境承载力可行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建阳区小湖镇马坑村白泥垅矿区,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水环境质量现状均良好,能够达到其质量标准,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本项目建于此处,其产生的污染源经过本评价提出的环保设施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突破区域环境质量现状。(4)排土场选址合理性分析建设单位现有矿山开采矿种为建筑用凝灰岩,表土和风化层剥离废土石均为I类一般固体废物,对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本项目排土场选址合理性情况详见表1.1-1。表1.1-1排土场选址合理性分析序号选址要求项目排土场现状符合性1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项目排土场利用原露天采场,排土场用地属于H5采矿用地,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符合建阳区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符合2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排土场设计说明书》,项目排土场地质场地及周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拟建拦渣坝坝址处山坡自然坡体稳定,地基岩土体性质好,强度高,场地整体稳定性好。场地地下水和地表水为独立水文地质单元,且不是集中开采地下水水源地,无地下采空区;下游影响范围内无居民点、工矿企业、重点保护名胜古迹

及其它重要建(构)筑物等敏感因素。符合3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项目排土场位于沟谷,沟谷深切,多呈“V”形,勘察范围地面标高+199.9m~+255.2m,不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符合4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矿区所在区域未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符合根据表1.1-1,项目排土场选址基本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1.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2.1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符合性分析拟建项目属于矿山配套的机制砂生产及排土场建设项目,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拟建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2.2与《福建省机制砂行业企业规范》的符合性分析根据《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机制砂行业企业规范》的通知》(闽工信联法规﹝2021﹞92号),本项目与《福建省机制砂行业企业规范》的符合性分析如下表:表1.2-1项目与《福建省机制砂行业企业规范》的符合性分析规范要求项目排土场现状符合性规划与规模机制砂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产业政策、主体功能区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等总体规划要求,以及省和当地行业发展计划方案要求。企业应当具备项目建设备案、统一信用代码证、项目土地审批或使用权证(协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排污许可证、安全标准化证书(或安全预评价报告)等相关证照或审批文件;机制砂企业配套矿山的,应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本项目机制砂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产业政策、主体功能区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等总体规划要求,以及省和当地行业发展计划方案要求。建设单位已完成建设项目备案,具备统一信用代码证及用地规划许可证,生产线配套矿山已取得采矿许可及安全生产许可证。符合配套矿山资源的新建、改建机制砂项目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100万吨/年;综合利用尾矿、废石、工业和建筑等废弃物为原料来源的机制砂项目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50万吨/年。本项目属于配套矿山资源新建机制砂项目,根据建设单位自有矿山采矿证,机制砂用凝灰岩年设计开采量为50万m3,原矿密度为2.646t/m3,则矿石开采量=500000×2.64t/a=1323000t/a),项目自有矿山开采产能可满足本项目100万吨机制砂生产线的机制砂生产,根据物料平衡分析,项目年产机制砂1002087吨,项目机制砂产能满足《福建省机制砂行业企业规范》最低准入要求,符合产业政策。符合工艺与装备机制砂企业设计应达到《机制砂石骨料工厂设计规范》(GB51186)要求,生产运行应达到《机制砂石生产技术规程》(JC/T2299)要求。项目生产线均按照《机制砂石骨料工厂设计规范》(GB51186)要求进行设计,生产运行技术均严格按照《机制砂石生产技术规程》(JC/T2299)执行。符合新建项目不得使用限制和淘汰的工艺设备,鼓励采用干法生产工艺。现有项目必须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项目使用的生产设备不涉及限制和淘汰的工艺设备。符合生产设备的配置应与生产规模相适应,满足机制砂生产工艺要求,优先选用大型设备,减少设备台数,降低总装机功率。物料输送应采用带式输送机。生产设备均按照现有设计产能进行配套,机制砂生产过程物料输送均采用带式输送机。符合生产工艺及设备采用先进高效破碎、制砂、筛分和物料连续输送设备,鼓励应用先进可靠、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的工艺及设备,先进的PLC(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生产控制、数字化管理及智能化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及设备均采用先进高效破碎、制砂、筛分和物料连续输送设备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砂工厂应对破碎、筛分及输送等生产环节采取封闭措施;破碎和筛分等工序、原料堆场、成品库(仓)等区域实现厂房全封闭,不得露天作业。破碎、筛分及输送等生产环节均设置在封闭的机制砂生产车间内,破碎和筛分等工序、原料堆场、成品库(仓)等区域实现厂房全封闭,不存在露天作业。符合机制砂工厂原料、产品应当封闭堆放或采取有效覆盖措施,应对破碎、筛分及输送转运站等扬尘点设置除尘、抑尘、收尘装置,粉尘排放浓度应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有关规定,并满足厂区所在地区的环保要求。机制砂原料、产品均设置在封闭的车间内存放,破碎、筛分及物料输送工序均配套洒水抑尘装置抑尘,粉尘排放均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有关规定。符合对无组织排放的扬尘场所,应采取喷雾、洒水、封闭等防尘措施。原料堆场、机制砂生产等无组织产尘节点均采取洒水、封闭等抑尘措施。符合根据上表,本项目基本符合《福建省机制砂行业企业规范》中相关要求。综上,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产业政策。1.3“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与生态红线相符性分析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调整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7〕80号),项目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小湖镇马坑村白泥垅矿区。项目所在区不在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重要湿地、生态公益林等区域内,不涉及相关文件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满足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与环境质量底线相符合性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底线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项目厂界各侧声环境质量目标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根据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环境影响分析可知,本项目运营后对区域内环境影响较小,环境质量可以保持现有水平,均可达标,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3)与资源利用上线的对照分析本项目营运过程中消耗一定量的电源、水资源等资源,建成运行后通过环境管理、设备选型、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提高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项目运营期水、原料等资源利用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主要从事机制砂生产,对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等相关文件,本项目不属于国家明令禁止、限制类建设项目,且项目于2021年3月29日取得备案(闽发改备[2020]H050066号),故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相关产业政策。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闽政综【2021】129号),本项目不属于管控要求中的行业,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及水环境质量能稳定达标,不属于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项目建设内容未列入准入要求中的禁止内容,符合南平市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根据《南平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南政办[2021]33号),项目位于小湖镇马坑村白泥垅矿区,属建阳区一般管控区,项目与建阳区一般管控单元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见表1.3-1。表1.3-1项目与建阳区一般管控单元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环境管控单元编码环境管控单元名称管控单元类别管控要求项目情况符合性分析ZH35070330001建阳区一般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空间布局约束1.一般建设项目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通过自然资源部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依法依规报国务院批准。严禁通过擅自调整县乡国土空间规划,规避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审批。2.不得将确需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不得将已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纳入土地整治项目,不得擅自将永久基本农田、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和坡改梯耕地纳入退耕范围。项目用地均属于工矿用地,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符合3.禁止随意砍伐防风固沙林和农田保护林。项目占地不涉及防风固沙林和农田保护林符合4.禁止在邻近基本农田区域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具有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或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5.严格控制新建、扩建石化、化工、焦化、有色等高污染、高风险的涉气项目。本项目属于机制砂生产建设及矿山配套排土场项目,不属于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具有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或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符合6.限期搬迁或关停单元内布局不合理、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污染企业。本项目属于矿山配项目,项目采用国内先进设备及工艺,均按照环保要求配套相应环保设施。符合环境风险管控在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周边设立长期监测点位,定期监测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估分析土壤环境风险。项目位于小湖镇马坑村白泥垅矿区,不属于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符合综上,项目选址和建设符合“三线一单”控制要求。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内容2.1项目概况2.1.1项目由来福建荣升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见附件1、法人身份证见附件2)拟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小湖镇马坑村白泥垅矿区投资建设“机制砂生产项目”(备案表见附件3),备案产能为年产300万吨机制砂,由于原料来源受限,本项目建设一条年产100万吨矿机制砂生产线;此外,因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白泥垅建筑用凝灰岩矿(机制砂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价内容未对排土场建设内容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本评价内容对白泥垅建筑用凝灰岩矿山(机制砂用)开采项目配套的排土场进行补充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版)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属名录中的:二十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0、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福建荣升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机制砂生产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附件5),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在对项目开展环境现状调查、资料收集等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2.1.2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机制砂生产项目;建设单位:福建荣升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南平市建阳区小湖镇马坑村白泥垅矿区;建设规模:备案产能为年产300万吨机制砂,由于原料来源受限,本项目建设一条年加工100万吨机制砂生产线;完善矿山排土场,排土场占地109986平方米,排土场设计库容77万立方米。总投资:32500万元;生产定员:劳动定员为15人,均住厂;工作制度:工业场地每天生产10小时,年工作300天;排土场每年工作250d,每天8h。2.2项目工程组成工程项目组成情况见表2-1。表2-1拟建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项目名称项目组成内容主体工程机制砂生产车间建筑面积6219平方米,配套破碎平台(含给料机、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振动筛、洗砂机及洗砂废水处理系统等设备设施,建设一条100万吨机制砂生产线。排土场排土场位于矿山北侧,配套上下排土场道路,其中排土场占地109986平方米,设计库容77万立方米,上排土场道路及截水沟占地13983平方米,下排土场道路及截水沟占地13542平方米。辅助工程办公及生活楼工业场地西侧建有1座综合楼和1座宿舍楼,其中综合楼占地面积514平方米,用于办公使用;宿舍楼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原料及产品堆场配套3个原料钢棚及1个成品车间(其中1#原料钢棚总占地约7380m2、2#原料钢棚占地面积180m2、3#原料钢棚占地面积830m2;成品车间占地约1375m2,原料钢棚用于原料堆存,产品车间用于堆存机制砂及附属产品。原料及成品堆场均设置为封闭厂房,具备“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措施。公用工程给排水工程给水网由周边山泉水引入供电由当地电网接入环保工程废水处理设施雨污分流,厂区及排土场周边均设置截洪沟,排土场底部设置沉淀池,收集淋溶水经沉淀后作为工业场地洗砂及抑尘用水;工业场地地形低处设置初期雨水沉淀池,初期雨水经沉淀后作为工业场地洗砂及抑尘用水;原料钢棚及产品车间均设置为封闭车间,具备“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措施,杜绝堆场淋溶水产生;制砂生产过程产生的洗砂废水经收集后由浓缩+压滤处理后循环回用,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施肥。废气处理设施排土场采取分区分片堆放,处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先堆放,及时碾压并配套喷淋抑尘装置,采取喷淋抑尘。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振动筛等设备配套喷淋抑尘装置等降尘措施,并设置在封闭厂房内。机制砂成品堆场及原料钢棚配套洒水降尘装置,且设置为封闭车间,具备“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措施;物料及产品输送系统采取密闭措施;厂区及运输道路硬化,定期清扫并设洒水抑尘装置。噪声处理设施厂房隔声、设备基础减振等措施固废处理设施压滤过程产生的压滤渣、车间地面收集的砂粉等经收集后均暂存于固废暂存间定期外售综合利用。设备检修维护产生的废机油暂存危废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态环境排土场周边设置截洪沟、排水沟、护坡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设置终层覆土、土壤整治、培肥、植被并加强日常监测管理。2.3项目主要生产设备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如下表:表2-2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设备数量(台)噪声级/dB(A)1给料机VGF1560275~802颚式破碎机1200*1500185~903圆锥破碎机HP6285~904圆锥破碎机2200(B)185~905冲击破碎机9100(整形)285~906V振动筛3000*6000*2380~857V振动筛3000*6000*3280~858轮式洗砂机LZ36-100-1842J280~859脱水筛2000*2400*1275~8010HG细砂回收机800*200180~8511浓缩罐500m31/12快开高压压滤机KGXMZ500/1500-U175~8013废水收集池500m31/14清水池500m31/2.4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1)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本项目原材料来自建设单位自有矿山,根据建设单位自有矿山采矿证(见附件7),凝灰岩矿开采规模为年开采50万立方凝灰岩矿,服务年限为10年,可满足项目生产需求。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详见下表:表2-3主要原辅材及能源消耗情况表原辅材料序号名称用量备注1凝灰岩矿50万立方米由项目自有矿山提供,原矿密度2.646t/m3,折合1323000t/a能源序号名称用量1水178905t/a2电150万kw·h2.5主要产品及产能本项目主要利用矿山开采的凝灰岩矿生产建筑用机制砂及附属产品(瓜子片、碎石),根据物料平衡分析,本评价阶段产品产能如下:表2-4主要产品产能情况表序号产品名称单位规格产能1机制砂t/a≤500mm10020872瓜子片t/a≤1200mm1323003碎石t/a≤1300mm1323002.6水平衡分析①工业场地抑尘用水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圆振筛、整形机以及产品堆场均配套喷雾抑尘装置,抑尘设计用水量约0.5t/h,4t/d,1200t/a。工业场地抑尘用水均自然蒸发,无外排废水。②排土场地抑尘用水排土场弃土过程产生一定的粉尘,为减少排土场扬尘,本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排土场配备喷雾抑尘装置进行降尘,喷雾抑尘设计用水量0.2t/h,1.6t/d,480t/a。排土场抑尘用水均自然蒸发,无外排废水。③洗砂用水机制砂采用轮式洗砂机进行制砂,项目共设置2台轮式洗砂机,单台轮式洗砂机循环水量约75t/h(600t/d),则洗砂循环水量为150t/h(1200t/d)。洗砂用水经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洗砂用水经沉淀池收集后进入浓缩+压滤设备后进入清水池循环利用,部分用水由压滤泥饼带走。洗砂用水定期补充损耗,损耗量主要为产品砂带走的水以及浓缩压滤产生的泥饼带走的水。其中产品初始含水率约15%(堆存3~5d后含水降低到6%以内且稳定,其余9%堆场渗滤水经堆场导水沟收集后经污水设施处理后回用生产),根据计算产品带走水量约200.42t/d,凝灰岩矿制砂一般石粉含量在11%左右(约116422t/a),石粉主要以污泥形式沉淀,压滤后泥饼含水率一般在50%左右,则泥饼带走的水量为388.08t/d,其余洗砂用水均循环利用,无生产废水外排。④生活用水:项目劳动定员15人,均住厂,参考《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住厂职工生活水量按照150L/(人·天)计算,则生活用水量约2.25t/d,675t/a,排污系数取0.8,则生活污水量为1.8t/d,540t/a。参考典型生活污水水质及同类项目生活污水水质情况,项目生活污水水质大体为CODcr:400mg/L、BOD5:200mg/L、SS:220mg/L、氨氮:35mg/L。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出水浓度为CODcr:280mg/L,BOD5:140mg/L,NH3-N:35mg/L,SS:160mg/L。项目水平衡详见图2-1:图2-1水平衡图(单位t/d)2.7物料平衡分析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料及产品方案,凝灰岩矿总用量50万立方米(原矿密度2.646t/m3,折合1323000t/a),根据废气源强分析,进料、破碎、筛分、卸料等过程产生的粉尘量约20.2t/a(见废气源强核算),其余原料(约1322979.8t/a)均用于碎石、瓜子片、机制砂生产,其中碎石占10%,瓜子片占10%,则剩余80%原料(1058384t/a)用于机制砂生产,洗砂过程将产生一定量的洗砂淤泥,主要成分为制砂原料表面的石粉,凝灰岩矿制砂一般石粉含量在11%左右(约116422.2t/a),其余原料均制成机制砂(941961.6t/a)。湿法制砂的初始含水率约在15%~17%,堆存3~5d后含水降低到6%以内且稳定,则年产机制砂约1002087t。项目机制砂过程物料平衡见下表及图:表2-5机制砂过程物料平衡表物料投入物料产出名称使用量(t/a)名称产出量(t/a)凝灰岩矿1323000机制砂1002087制砂用水360000瓜子片132300碎石132300//粉尘20.2压滤废水183448.8压滤泥饼232844合计1683000合计1683000图2-2矿石物料平衡图(单位:t/a)2.8总平面布置项目设置原料堆棚、破碎台、制砂车间、产品车间、配电房、办公综合楼、宿舍楼等,各功能分区明确。总平面布置满足工艺、消防、安全、卫生等规范要求,布局合理、功能区独立分开,物流顺畅便捷。项目各建筑物整体布局紧凑,便于各生产工艺流程的进行和物料的转运,使物流通畅;厂区总平面布局基本合理。项目厂区总平面布置见图2-2。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2.9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工艺流程简述:投料:矿石开采的原矿由运输车辆运至厂内原料堆场,进厂原料人工投至给料仓内。一次破碎:进厂原料粒径较大,首先经颚式破碎机进行一次破碎将大块的原料破碎成小碎石。一次筛分:破碎后的原料经V型振动筛筛分,大颗粒原料由输送皮带返回至颚式破碎机进一步破碎,较小粒径的原料进入下一道工序。二次破碎:二次破碎采用圆锥破碎机对一次破碎筛分后的原料进行进一步破碎,经圆锥破碎机破碎后形成13mm以下的砂石料。二次筛分:经圆锥破碎机加工后的砂石料经V型振筛二次筛分,其中低于5mm的细砂直接进入洗砂机洗砂,粗的碎石则作为制砂原料进入下一道整形工序。冲击破碎(整形):经二次筛分后的碎石料经皮带输送至冲击破碎机进行整形制砂;三次筛分:经冲击破碎机破碎后砂料进入V型振动筛进行筛分,分别筛出粒径较大的碎石、瓜子片及细砂,碎石、瓜子片作为产品堆存,细砂则进入轮式洗砂机进行清洗。洗砂:符合产品粒径要求的细砂经洗砂机清洗去表面杂质和粉尘,清洗后的砂料经洗砂机配套脱水筛滤水后由输送带输送至产品堆场堆存,洗砂机砂水混合物则进入细砂回收机进一步回收细砂。图2-3项目工艺流程图主要产污环节:①废气:项目废气主要为原料卸料(投料)扬尘、破碎、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制砂过程产生的粉尘;②噪声:噪声主要为项目各生产设备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③废水:项目废水主要为制砂过程产生的洗砂废水和职工生活污水,洗砂废水经收集池收集后将废水泵入浓缩罐内浓缩处理,浓缩后的下沉污泥经压滤机脱水处理,浓缩罐内上清液及压滤水引至清水池内作为生产用水循环利用,不外排;④固废:项目固废主要为压滤产生的泥饼以及职工生活垃圾。2.10排土场设计方案2.10.1工作制度排土场每年工作250d,每天1班,每班8h,均在白天进行;2.10.2排土方式本排土场为外部排土场,排土方式一般有高台阶和低台阶排法两种。高台阶排法工序较简单、基建量小、投资省、排土台阶高度较大、作业灵活、排土线单位长度的排弃能力高,且排放设备机动性大、移道次数少、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缩短作业周期;在沟谷底设置排渗设施后,排土场内不易藏水,岩土受雨水冲刷后影响作业时间不长,但排土台阶下沉量较大,稳定性较差;随着排土作业进度,每次都形成一个新的滑移面,排土台阶外坡比不易控制,废石土受雨水冲刷,易造成水土流失,需要在排土场下游设置拦挡设施控制水土流失率。低台阶排法工序较复杂,初始运输道路修筑时间较长,基建量较大,投资较高,排土台阶高度较小,排土线多为扇形推进方式,单位长度排弃能力较低,作业效率较低,周期较长,且排土场线路移动较频繁,线路质量的状态差,不利于运输车辆的安全作业,如工程安排不当,影响排土能力接续。排土场内易藏水,岩土受雨水冲刷后影响作业时间较长,但排土台阶下沉量较小,稳定性较好,排土台阶外坡比较易控制,采取整治措施后,水土不易流失,水土流失率较低。结合排土场地形地貌条件、废石土的性质等因素,本次设计采用高台阶汽车—装载机(或推土机)联合堆排方式,采用汽车运输自卸、装载机或推土机配合的作业程序,高土(露天采场剥离的废石土)高排,低土(机制砂生产线场地建设开挖剥离的土石方)低排,逐渐形成平台。即机制砂生产线场地建设开挖剥离的土石方先从沟底排放,汽车运输至场内自卸在地面,装载机(或推土机)配合推平压实,一层一层往上堆排,堆排作业始终在一个大平台内进行,大平台内堆排工作面向坡顶线方向预留2%~3%的反坡,直至堆平拦渣坝顶,从坝顶往场内预留出宽约5.0m的临时平台作为临时运输道路,预留临时平台约1%~2%反坡,然后汽车沿临时平台及临时道路向上运输,采用相同的堆排作业方式一层一层往上堆排,形成上一级平台,并形成1:2的台阶边坡;再按相同的方式继续向上作业,直至+265m标高平台。露天采场剥离的废石土由汽车沿运输道路进入场内,从+265m标高开始由低往高堆排废石土,采取相同的方式向上作业,达到设计排土眉线后利用装载机(或推土机)平整场地,形成最终的+295m排土平台。2.10.3排土作业堆排过程尽量保持场地平整,不积水,排土线整体均衡推进,考虑沉降因素,排土场工作面向山坡方向保持2~3%的反坡。排弃废石土之前,清理沟底地表植被和浮石、松土层,然后在沟底抛1~2m厚的大块废石,形成排渗通道,以利于尽快将场内雨季时的渗水排至场外,避免场内积水并形成不稳定的软弱滑移面。沟底清理面积约11850m2,清基深度按平均1.0m计算,清基土约11850m3。清理的地表树木、杂草等植被外运处理;清基土应尽量集中堆排在场内,可用塑料膜临时将其覆盖,采用围堤等构筑物将其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然后运往需要覆土的场地,作复垦之用。块石排渗层约17775m3。排土场排放时应有专人指挥,在同一地段不准同时进行卸载和堆排作业;为保证汽车卸载安全,堆排废石土之前应先在卸车地点边缘采用装载机等设备推出车挡。车挡高度为1.0m,顶宽为0.5m,底宽为1.5m。卸载时,汽车垂直于排土工作线,汽车倒车速度小于5.0km/h,不应高速倒车,以免冲撞安全车挡。在排土场边缘,装载机(或推土机)禁止沿平行坡顶线方向进行推土作业。排土场进行排弃作业时,必须圈定危险范围,并设立警戒标志,危险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入。根据采场采剥计划和排土场排土方式、容量等基础数据,排土作业进度计划见下表。表2-6排土作业计划表时间废土石产生量(m3)排土场堆排高程(m)推土平台面积(m2)基建期83700206~2304256生产期第一年171100230~25510870第二年87600255~26512141第三年30000265~2709344第四年64400270~27510846第五年38360270~27510846第六年35090275~28012233第七年20009275~28012233第八年19940280~28514780第九年17720280~28514780减产、扫尾0//合计567919//2.10.4终了台阶场地东北侧、东南侧山坡各有一块林地被有关部门划入生态红线区,海拔分别在+305m~+425m、+335m~+385m之间。为避免对生态红线区产生影响,本次设计最终平台标高定为+295.0m,最大堆置总高度89.0m,最终由低往高逐步整理形成+225.0m、+235.0m、+245.0m、+255.0m、+265.0m、+275.0m、+285.0m、+295.0m八个堆置稳定的排土平台,每个平台外坡比控制在1:2。每个平台面宽10.0m,最终形成总堆置边坡角20.05°,小于排放废石土的平均安息角(32°),保证边坡稳定与安全。2.10.5库容计算及工程等级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排土场设计说明》,项目排土场容量计算,详见表2-7。表2-7排土场容量计算表序号标高(m)平均面积(m2)间距(m)计算容积(m3)累计计算容积(m3)1206~210452.166941808.66761808.66762210~2151870.829659354.148011162.81563215~2203631.0179518155.089529317.90514220~2255357.3126526786.563056104.46815225~2305280.9491526404.745582509.21366230~2355000.7012525003.5060107512.71967235~2406124.6600530623.3000138136.01968240~2456974.5331534872.6655173008.68519245~2507952.3348539761.6740212770.359110250~2559665.1154548325.5770261095.936111255~26010772.8651553864.3255314960.261612260~26511408.4618557042.3090372002.570613265~27010742.8975553714.4875425717.058114270~27510095.2819550476.4095476193.467615275~28011539.9007557699.5035533892.971116280~28513507.1207567535.6035601428.574617285~29015726.1690578630.8450680059.419618290~29518010.6227590053.1135770112.5331设计排土场最大堆置高度为89m,大于60m,小于120m;总容量为77.01×104m3,小于1000×104m3,排土场下游影响范围内无居民点、工矿企业、铁路、公路、重点保护名胜古迹及其它重要建(构)筑物等敏感因素,参照《冶金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第3.2.1条的规定,属于三等级排土场。2.10.6拦渣坝①结构形式本项目排土场选择在沟谷口狭窄处建一座拦渣坝,坝址处岩土体稳定,覆土层较薄,而且较为平坦,便于施工。拦渣坝坝型为透水碾压堆石坝,坝底标高206.0m,坝顶标高215.0m,坝高9.0m(不包括清基深度),顶宽3.0m,外坡比为1:1.75,内坡比为1:1.6,坝顶长56.8m(不包括两侧坝肩清基深度)。拦渣坝外坡采用人工干砌块石护坡,垂直厚度0.5m。拦渣坝内坡面采用单层400g/m2的土工布及砂石组合滤料。土工布布幅间采用尼龙线缝制,并进行错位搭接,搭接宽度为0.2m;土工布嵌入坝基及两侧坝肩的深度均为1.0m,并需用粘土填塞密实;反滤层滤料顺渗流方向依次为:块石L×B×H=400mm×400mm×200mm,厚200mm;碎石d=20~50mm,厚200mm;粗砂d=1~2mm,厚200mm;单层400g/m2的土工布;粗砂d=1~2mm,厚200mm;砾石d=2~20mm,厚200mm;碎石d=20~50mm,厚200mm。②筑坝材料要求拦渣坝坝体施工时采用薄层碾压填筑堆石,所用块石大部分可采用矿山露采作业产生的废石,施工时采用薄层碾压堆筑,石料要求坚硬、耐风化、耐磨蚀,不得使用风化石,湿抗压强度≥40MPa,软化系数≥0.85,块度以400mm左右为宜,长短边之比≤4,小于20mm的含量<5%,有适当的级配,堆石孔隙率≤30%,堆石干容重≥1.75t/m³。靠近顶面和外坡面时,最好采用花岗岩、石英岩等新鲜、坚硬、耐风化、耐磨蚀的石料,厚度≥1.0m。③岸坡处理坝基底与岸坡清理要求将坝断面范围内的草皮、树根、淤泥、卵石及其它废料全部清除;坝断面范围内的低强度、高压缩性的软土亦需清除;坝基底及两侧坝肩须将①素填土、②凝灰岩残积砾质黏性土等清除;坝基底及两侧坝肩清基至③强风化凝灰岩(碎块状);上下游坡脚设置齿槽,宽度、深度各≥1.0m,增强抗滑稳定性。岸坡的开挖应大致平顺,不应挖成台阶状、反坡或突然变坡。④渗滤水收集池在拦渣坝外坡脚设置一座渗滤水收集池,用以收纳场内废石土淋溶水。收集池净尺寸L×B×H=6m×2.5m×1.5m,有效容积22.5m3。收集池采用C25素砼浇筑,池底和侧壁厚各为300mm。池底设厚100~150mm的C15砼垫层。2.10.7排水(洪)设施区内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713mm,多集中于5~8月,夏秋之交常台风暴雨。沟谷总汇水面积F=0.37km2,其中堆排区内集雨面积约0.05km2。结合排土场地形、水文条件及废石土性质,排水(洪)设施设置原则为“上截下排内渗”。根据业主提供的《排土场设计说明书》,本排土场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Q2%=6.08m3/s,设置排水设施方案为截洪沟。南侧截洪沟设置方案:南侧截洪沟平缓段沿着场内南侧山坡+294m~+300m标高展线,陡坡段在南侧山坡+294m~+199m标高展线。拟建截洪沟沿线山坡未发现活动断裂、滑坡、地面沉降、岩溶、崩塌和危岩、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属稳定型,适宜截洪沟的建设。南侧截洪沟所拦截的汇水面积约为0.14km2,按比例计算得出50年一遇最大暴雨洪峰流量Q2%=2.30m3/s。截洪沟采用C25素砼浇筑,沟底和侧壁厚各为200mm,总长约585m;其中平缓段长约315m,陡坡段长约270m。截洪沟沟槽清基至老土层或③强风化凝灰岩(碎块状),局部地基较差或超挖地段,须先铺设厚度100~150mm的C15砼垫层,然后浇筑沟底板和侧壁。在截洪沟陡坡段沟内底设置多级台阶式跌水,采用C25素砼浇筑。基底每隔约20m(水平距离)设一个防滑支墩。截洪沟每隔15~20m设一条宽15mm的沉降缝,缝内用沥青、麻刀塞紧。定期清理沟内淤积的砂土等杂物,确保排水畅通。在截洪沟最终排水端设一座消力池,暴雨期间使截洪沟排出的洪水流量经消力池消能后排至下游,减少对下游的冲刷。消力池采用C25素砼浇筑,净尺寸L×(B1+B2)×H=6m×(1.2+3.0)m×1.5m,池底板和侧壁厚300mm,池底铺设厚100~150mm的C15砼垫层。北侧截洪沟设置方案:北侧截洪沟平缓段沿着场内北侧山坡+294m~+299m标高展线,陡坡段在北侧山坡+294m~+199m标高展线。拟建截洪沟沿线山坡未发现活动断裂、滑坡、地面沉降、岩溶、崩塌和危岩、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属稳定型,适宜截洪沟的建设。北侧截洪沟所拦截的汇水面积约为0.18km2,按比例计算得出50年一遇最大暴雨洪峰流量Q2%=2.96m3/s。截洪沟沟槽清基至老土层或③强风化凝灰岩(碎块状),局部地基较差或超挖地段,须先铺设厚度100~150mm的C15砼垫层,然后浇筑沟底板和侧壁。在截洪沟陡坡段沟内底设置多级台阶式跌水,采用C25素砼浇筑。基底每隔约20m(水平距离)设一个防滑支墩。截洪沟每隔15~20m设一条宽15mm的沉降缝,缝内用沥青、麻刀塞紧。定期清理沟内淤积的砂土等杂物,确保排水畅通。场内渗水:堆排区内集雨面积约0.05km2,按比例计算得出50年一遇最大暴雨洪峰流量Q2%=0.82m3/s。短历时强降雨时,大部分形成地表径流,少部分入渗,通过垫底块石排渗层和拦渣坝反滤层排出场外。经查询地区经验数据,径流系数α24=0.80;相应地,地表径流为0.66m3/s;

不考虑土壤吸水率,下渗至排渗层的渗流量为0.16m3/s。垫底块石渗透系数0.23m/s,最小宽度约12m,厚度1~2m,渗流量平均值为4.14m3/s>0.16m3/s;拦渣坝坝体渗流最小长度26m,最小渗流量Q=0.023×26=0.60m3/s>0.16m3/s,均可满足排渗要求。平台截、排水沟:为防止南侧+255m~+295m标高之间的山坡地表迳流对排土台阶外坡面的冲刷,在该标高处的排土台阶外坡面与山坡接合处设置截水沟,引入南侧山坡截洪沟。截水沟净断面尺寸B×H=0.4m×0.4m。为防止形成平台边坡地表迳流,冲刷坡面,在+225.0m、+235.0m、+245.0m、+255.0m、+265.0m、+275.0m、+285.0m平台内侧设置排水明沟,由中间向两侧排水,与截水沟、截洪沟相连接,及时排至场外。排水明沟净断面尺寸B×H=0.3m×0.3m,沟底坡度i=0.5%。截、排水沟均采用预制混凝土U型沟或采用M7.5水泥砂浆砌普通红砖,沟底和侧壁厚各为120mm,内侧和顶面采用M7.5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15mm;沟底设厚100~150mm的C15砼垫层。截、排水沟每隔15~20m设一条宽15mm的沉降缝,缝内用沥青、麻刀塞紧。定期清理沟内淤积的砂土,确保排水畅通。2.10.8辅助设施监测设施:排土场变形观测设施主要包括观测基点与观测点及相应的观测设备。①观测基点观测基点为实施变形测量的基点,要求设于不受排土场变形影响及外来机械破坏并便于观测的地点,其标高宜尽量接近观测点。观测基点可结合矿山测量系统的控制点建立,布设在排土场周边可通视的稳定区域内。②观测点在排土场堆排平台的外侧边沿内约2m处及拦渣坝顶面轴线位置设置观测点,用以观测堆排平台及拦渣坝坝体的沉降与位移参数。排土场堆排平台上观测点的布设间距取为20~50m,拦渣坝坝体顶面的观测点均匀布设于轴线处。③观测设备排土场变形观测可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等设备。④观测周期正常情况下,在排土场堆排平台形成初期每周观测一次,基本稳定后一个月观测一次,堆排结束后每半年左右观测一次。在雨季或台风暴雨天气、或遇有地震、发现排土场沉降或位移变形量显著增大时均应视现场情况增加观测次数。排土场变形观测数据应记录在案备查。安全警示标志:在排土场堆排影响区范围内设置限速牌、警示牌等警示标志,特别应注意排土场坡脚的泥砂淤积区,应在泥砂淤积区周边设置栅栏,以防止人员误入,同时可避免排土作业时的滚石伤人,确保排土等作业安全。同时要求建设单位在组织排土作业时应安排现场指挥及其他管理人员密切注意观察排土场相关情况的变化,确保安全警示范围大于废石滚落距离,并留有一定余地。2.10.9安全防护距离参照《冶金矿山排土场设计规范》第5.4.1条要求,本次设计的排土场与国家铁(公)路、航道、高压线路铁塔等重要设施的安全距离为89m×1.25=111.25m。今后在本排土场下游建设国家铁(公)路、航道、高压线路铁塔等重要设施的,建议相关部门将本工程的安全防护距离(111.25m)予以考虑。排土场与村镇、居住区、工业场地等的安全距离为89m×2=178m。今后在该防护距离(178m)内禁止建设村镇、居住区、工业场地等敏感设施;防护距离外新建敏感设施的,须通过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2.10.10运输道路进场废石土来自机制砂生产线场地和露天采场;高差较大;因此设两条进场运输道路。一条大致沿+185m~+215m等高线进场;另一条沿+290m等高线展线,靠近排土场时再大致沿+275m、+285m展线进入场内。根据堆排进度在场内展线,按露天矿山公路四级线要求建设。改造后以及新建的道路路基宽4.5m,路面宽3.5m,平均纵坡为5%,最大纵坡为8%,极限最小曲率半径15m,弯道加宽1.5m,弯道横坡3%,路肩宽度0.5m。线路计算行车速20km/h。另外,每隔150~200m在缓和坡段位置设错车道,其路基宽6.5m;路面宽6.0m,等宽长20.0m,两端渐宽长各为10.0m;竖曲线半径为300m。路面为泥结碎石结构,总厚400mm,基层毛石,厚250mm,面层为泥结碎石,厚100mm,磨耗层(石屑和砂包土)厚,50mm。路面中心线部分最高,向两侧倾斜,以利排出路面雨水,路面横坡值为2%,路肩横坡值为4%,内侧设置排水边沟。运输废石土的汽车由采场统筹安排。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2.11自有矿山概况:矿山名称: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小湖镇白泥垅建筑用凝灰岩矿(机制砂用);采矿权人:福建荣升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开采工艺:露天开采;设计开采规模:50万m3/a;矿区面积及拐点坐标:0.1286平方公里,拐点坐标如下:表2-8矿山拐点坐标点号2000坐标系XYA3024095.59439630571.530B3023914.67139630756.834C3023848.38039630745.946D3023581.16539630535.967E3023586.46439630505.275F3023767.26639630302.969G3023958.51339630418.472拟定采矿标高170~320m面积0.1286km22.12矿山履行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手续等情况:①环境影响评价情况:建设单位于2020年委托福建闽冶环保科技咨询公司编制了《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小湖镇白泥垅建筑用凝灰岩矿(机制砂用)环境影响报告表》(2020.5.08),该报告表于2020年5月27日通过了南平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南环审函潭﹝2020﹞4号,见附件6)。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情况:矿山尚处于施工期阶段,目前尚未竣工投产,暂未办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区域环境质量现状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本项目所在区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部分指标详见表3-1。表3-1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标准名称适用类别标准限值评价对象参数名称浓度限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二氧化硫SO2年平均60ug/m3评价区域内的环境空气24小时平均150ug/m3小时平均500ug/m3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ug/m324小时平均80ug/m3小时平均200ug/m3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4000ug/m3小时平均10000ug/m3粒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PM10年平均70ug/m324小时平均150ug/m3粒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PM2.5年平均35ug/m324小时平均75ug/m3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200ug/m324小时平均300ug/m3(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①达标区判定根据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21年12月福建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通报”(网址:/ztzl/hjzl/dqzl/hjkqzlyb/202201/t20220121_5822203.htm):“9个设区城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99.2%,同比升高0.4个百分点。9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范围为2.34~3.09,首要污染物为臭氧、细颗粒物。根据通报内容附表2《2021年12月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见图3-1),南平市环境空气质量情况:SO2、NO2、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6ug/m3、14ug/m3、31ug/m3、20ug/m3;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为0.8mg/m3,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为108ug/m3;各污染物平均浓度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可判定为达标区(见表3-1)。表3-1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标准值占标率(%)达标情况二氧化硫年平均质量浓度(μg/m3)66010达标二氧化氮年平均质量浓度(μg/m3)144035达标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μg/m3)317044.3达标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μg/m3)203557.1达标一氧化碳95百分位数日平均(mg/m3)0.8420达标臭氧90百分位8h平均质量浓度(μg/m3)10816067.5达标图3-12021年1-12月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截图②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基本污染物年评价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3.2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南侧墘溪为南浦溪支流,根据根据《建阳市(区)水环境保护规划》,南浦溪在建阳区境内所有水域功能区类别为Ⅲ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的Ⅲ类水域。根据建阳区人民政府发布于2022年1月12日发布的《建阳区环境质量双月报2021年(11-12月)》,项目南侧墘溪在尹宅村断面(位于本项目下游约4km)水质类别可达II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说明墘溪水质现状较好。图3-22021年11-12月小流域水质监测结果统计截图3.3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选址于建阳区小湖镇马坑村白泥垅,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地块周边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常见问题解答”:“厂界外周边50米范围内存在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应监测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为声环境保护目标处。厂界外周边50米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不再要求提供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本评价可不开展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3.4生态环境现状①植物物种资源调查根据项目野外调查,评价区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可以划分为群落,群系。主要植物

群落有杉木林群落、马尾松林群落。评价范围内未涉及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省级重

点保护植物分布。通过对评价区实地调查发现,其马尾松林多生长于沟谷、低丘、缓坡和山坳等水肥条件较好的生境中,其中在矿区东部及中部常可见呈斑块状分布的马尾松林。在上述马尾松林集中分布区,多数为大面积的纯林,在评价区分布的马尾松林大都管护较好,植株平均胸径8—10cm,高7—8m,群落总盖度为75—85%之间,其外貌整齐、结构单一,呈单层水平郁闭,在评价区也可见少数与杉木等组成的混交林,他们大都分布在沟谷或山坡下部,但面积通常较小。杉木是评价区的重要用材林之一,但多呈大面积分布,该群落多生长在缓坡、沟谷、山坳等水肥条件较好的区段,其中矿区西侧分布较多。排土场用地内主要分布一般林地,无生态公益林及基本农田、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省

级重点保护植物分布。②动物资源调查评价区现有的野生动物大多以适应农田、果园及次生林、人工林、灌草丛生活的种

类为主,属于广布性物种,主要有普通的兽类(如田鼠和野鸡等)、鸟类、昆虫类和蛙

类。调查期间,评价区域内未发现受重点保护的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③景观生态类型评价区内景观生态类型分为:有林地景观、农田景观、果园景观、河流景观、人工

建筑景观。评价区各种生态系统具体分布见表3.4-1,林地生态系统是评价区内最大的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生活建筑和道路以点状、带状分布于评价区,道路有序贯穿于林业生态系统中。表3.4-1评价区内景观生态类型及特征序号景观生态类型主要物种/内容分布1林地景观马尾松、杉木片状、带状分布于评价区2农田景观水稻田片状、带状分布于评价区3河流景观墘溪带状分布于评价区4果园景观柑橘园片状、带状分布于评价区5人工建筑景观人工建设物及交通道路点状、斑块分布于评价区环境保护目标3.5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状调查,项目500m范围需要特殊保护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东南约350m的后塘自然村(见表3-3)。3.6水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周边最近地表水系为项目南侧的墘溪,最近距离位于项目西南135m处,保护要求为地表水III类(见表3-3)。3.7声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周边50m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3.8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调查,项目500m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色地下水资源。表3-3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要求名称坐标保护对象保护级别/规模保护内容环境功能区相对厂址方位相对厂界距离XY环境空气367-487后塘自然村10户40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NE350地表水0-202墘溪小溪区域地表水质Ⅲ类水SW135m注:以项目最南点位坐标原点(0,0)。3.9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占地区域及周边主要分布植物的主要优势树种为杉木及马尾松,为一般用材林,评价区内未涉生态公益林、国防林林地和特用林林地,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可以划分为群落,群系。主要植物群落有杉木林群落、马尾松林群落,评价范围内未涉及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分布;评价区现有的野生动物大多以适应农田、果园及次生林、人工林、灌草丛生活的种类为主,属于广布性物种,主要有普通的兽类(如田鼠和野鸡等)、鸟类、昆虫类和蛙类,评价区域内未发现受重点保护的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3.9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施工期废水经沉淀后均回用于厂内抑尘,不外排;施工期项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矿山已建化粪池设施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施肥。2)运营期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施肥,不外排;洗砂废水经沉淀+浓缩+压滤系统处理后循环利用,不外排;初期雨水及排土场淋溶水经相应收集沉淀设施收集后作为工业场地洗砂及抑尘用水,不外排。3.10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施工期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即厂界无组织监控点浓度应不大于1.0mg/m3。3-4项目施工期大气排放标准标准一览表产污环节污染物名称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工业场地及排土场施工颗粒物1.02)运营期项目无组织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新污染源中颗粒物厂界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要求。3-5项目运营期大气排放标准标准一览表项目执行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厂界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mg/m3)生产车间无组织粉尘GB16297-1996颗粒物/1.03.11噪声排放标准1)施工期施工期厂界噪声排放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规定标准限值,即施工期厂界应满足昼间≤70dB(A),夜间≤55dB(A)。2)运营期企业区域属于≤60dB(A),夜间≤50dB(A)。3.12固废贮存控制标准项目产生的一般固废暂存场所应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中相关规定。总量控制指标根据《福建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做好建设项目环保审批污染物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闽环保监(2007)52号)文件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主要对COD、NH3-N和SO2、氮氧化物以及VOCs实行总量控制。根据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和拟建项目运营后污染物排放情况,本评价排放污染物不涉及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无需申请总量控制指标。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有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生产废水包括土石方填筑和混凝土养护废水、砼搅拌系统冲洗废水、机械维修油污水、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等,主要含SS、石油类等。根据类比调查,施工期生产废水中SS值可达300~4000mg/L。应配套相应的施工排水设施,泥浆水应经沉淀池后回用,少量泼洒场地,尽量不外排。施工期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淋浴、洗涤、粪便污水等,主要含COD、BOD5等。根据相关类比结果,污染物浓度为:COD450mg/L、BOD5350mg/L、SS400mg/L、氨氮40mg/L。施工期项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矿山已建化粪池设施处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施肥,施工期生活污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报告不做具体分析。施工现场设立隔油池和沉淀池,施工废水通过排水沟流入到沉淀池,经隔油沉淀后将上清液用于场地洒水,不外排。综上所述,施工期废水经处理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此外,暴雨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弃土等,不但会夹带大量泥沙,而且会携带水泥、油类等各种污染物;施工期间如不注意搞好工地污水的导流和排放,污水一方面会泛滥于工地,影响施工,另一方面可能流到工地外,污染环境,造成地面水体的污染。施工料场及固废进行妥善处理,应进行覆盖遮挡,特别是雨季施工时对临时裸露表土的覆盖,土石方临时堆放场周边压紧并用沙袋拦挡。为减轻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等废气对区域环境空气的不良影响,本评价建议建设单位采取如下措施:⑴道路运输扬尘防治措施①厂区内道路要定期洒水;②加强运输车辆管理,防止超载;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的出入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⑵堆场扬尘防治措施①对于建筑材料白灰、散装水泥等原料利用仓库、封闭堆场、储藏罐等形式,避免作业起尘和风蚀起尘。②原材料堆场和施工垃圾、生活垃圾贮存场均设在项目内部,远离周边环境保护目标。⑶施工场内施工扬尘防治措施①施工期间,应设置施工标志牌,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施工应文明施工;②在工地边界设置1.8m以上的围挡,围挡间无缝隙;③大风天气应停止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例如土方石工程。综上所述,采取以上措施,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此措施是可行的。为了避免施工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环评要求建设单位施工期内应采取以下措施:①采用较先进、噪声较低的施工设备;②将有固定工作地点的施工机械尽量设置在距厂界较远的位置,并在施工场地采取适当的封闭和隔声措施。施工噪声的影响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告终。同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夜间(22:00~6:00)禁止施工措施;同时施工期因原材料、设备的运输,交通噪声有一定增加,将影响运输道路沿线声环境,车辆经过居民区时应限速,同时禁止鸣笛,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固废主要为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废钢铁、废塑料、废砖块、废木料、弃土及废渣等建筑垃圾,应集中收集后定期外卖给物资回收公司进行综合利用;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如废砖、混凝土废、废木料等)不得随意堆放,集中收集堆放至指定地点,定期外运妥善处置。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9号,2005年3月23日)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要重视和加强建筑垃圾的管理,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⑴建筑材料下角料、包装袋及废旧设备等可以回收利用,应统一收集后集中堆放;腐殖土肥力较高的表层土可作为本项目绿化表层。⑵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类暂存,能够回收利用的尽量回收综合利用,以节约宝贵的资源。⑶对建筑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对于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清运的,应集中堆存并加盖苫布,且存期不得超过2天。⑷在建筑工地设置防雨的生活垃圾周转储存容器,所有生活垃圾必须集中投入到垃圾箱中,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和统一集中处置。⑸施工单位不准将各种固体废物随意丢弃和随意排放。综上所述,固体废物治理措施是可行的。(1)工程施工期,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建设区内及周边现状植物资源及植被生态的破坏或影响,严格禁止施工场地等于绿化植被等处设置,以及材料、弃物、弃土于其周边堆放等。(2)施工临时设施在使用完后应及时清理整治恢复原状或绿化复植,创建新的生态系统,以改善、恢复拟建区域的生态环境。(3)重视优化工程周边生态绿化景观规划建设,施工完成后应尽快采取植树种草恢复植被等生态防护措施,以补偿因工程建设所造成的对周边植被资源生态的损失、生态服务功能的降低、以及绿色景观破坏。同时,应重视选择本区域树种或长期适宜于本地生长的树种用于绿化。(5)为减少水土流失的环境影响,在施工开始前,修筑雨水沟,排土场及场地周边设置截洪沟。排水沟及截洪沟要有足够的宽度和深度,确保雨水有效分流及排出。排土场区域应采取挡土墙、护坡等措施,并在排土场底部设置拦渣坝,避免水土流失及滑坡等不良自然灾害的发生。施工期采用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的量可明显降低。综上所述,经采取相应措施后生态保护及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是可行的。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4.6.1废气源强分析4.6.1排土场废气源强分析(1)排土场风力起尘排土场在风力作用下产生一定的扬尘。根据非金属矿扬尘产生经验系数:平均风速小于4m/s时,矿粉为总产量的0.1‰,块矿为总产量的0.03‰,本项目自有矿山开采矿种为凝灰岩矿,根据矿山环评及排土场设计说明,矿山服务年限内共产生废石56.79万立方米(扣除扫尾期,平均约6.31万立方米/年,约13.57万t/a),则排土场风力扬尘产生量约4.07t/a(2.04kg/h)。排土场定时喷雾洒水降尘、及时撒播草籽绿化,产生的扬尘量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洒水抑尘及绿化对扬尘控制效率取70%,则排土场无组织扬尘排放量约1.22t/a(0.61kg/h)。(2)车辆运输扬尘排土场年平均接纳土石方为6.31万立方米,约合13.57万t,即为542.8t/d,汽车运输按20t/车计,则平均每天28车次,拟建区域属于山区道路,车速V按30km/h计,P按0.003kg/m2计。Qi=0.0079V×W0.85×P0.72式中:Qi:每辆汽车行驶扬尘量,kg/km﹒辆;V:汽车速度,km/h;W:汽车载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由汽车运输起尘计算公式可知:Qi=0.046kg/km﹒辆,本项目土石方运输距离约1.5km,每天约28车次,则汽车运输扬尘量约为1.93kg/d(0.48t/a,0.24kg/h),洒水降尘效率约70%,则汽车运输扬尘量约为0.58kg/d,即为0.15t/a(0.08kg/h)。(3)汽车装卸、推土机作业扬尘装卸、平整废石、土方过程将产生粉尘,排放方式为面源排放,类比同类项目可知:装卸、平整废石、弃土过程中粉尘排放量约为0.5kg/车次,则粉尘产生量约为14kg/d(3.5t/a,1.75kg/h),通过加强管理、洒水抑尘等控制措施,降尘效率约70%,则粉尘排放量约4.2kg/d,即为1.05t/a(0.53kg/h)。表4.6-1排土场废气污染物排放统计一览表序号产污环节产生量措施排放量排放形式1排土场风力起尘4.07/a(2.04kg/h)洒水抑尘、绿化(抑尘效率70%)1.22t/a(0.61kg/h)无组织2车辆运输扬尘0.48t/a(0.24kg/h)洒水抑尘(抑尘效率70%)0.15t/a(0.08kg/h)无组织3装卸、推土作业扬尘3.5t/a(1.75kg/h)洒水抑尘(抑尘效率70%)1.05t/a(0.52kg/h)无组织合计8.05t/a(4.03kg/h)/2.42t/a(1.21kg/h)/4.6.2工业场地废气源强分析项目采用湿式作业,废气主要为原料卸料粉尘,成品、原料堆场起尘,皮带输送粉尘、给料、破碎、筛分粉尘,车辆运输过程等过程产生的粉尘。(1)原料卸料时产生的粉尘项目矿石卸料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本评价矿石卸料过程起尘量采用以下的公式计算:物料卸载起尘量:式中:U=风速,0.5m/sH=物料落差,2mW=物料含水率,0.06%装卸年起尘量:Q=Q1*总卸载时间每次卸车所用时间按1min计,装载车辆为20t自卸车,按每次满载,每年约132.3万吨物料,装载量共需66150辆次,总共卸车时间为1102.5h/a。经计算,Q1=86.8mg/s,则矿石卸料过程年起尘量为0.35t/a(0.32kg/h),经洒水抑尘后可降尘70%,则装卸粉尘的排放量为0.105t/a(0.095kg/h)。(2)原料、成品堆场产生的粉尘项目原料为凝灰岩矿矿石,矿石堆场设置于封闭厂房内,厂房内设置喷淋抑尘系统,堆存过程基本不产生风力起尘;项目成品堆场位于封闭厂房内,厂房内设置喷淋系统进行降尘,产生的扬尘较小,因此,堆场的扬尘可以得到较好控制,本评价不定量分析。(3)给料、破碎、筛分等过程产生的粉尘项目在给料、破碎、筛分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参考《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的经验估算,破碎、筛分产尘系数按0.05kg/t原料,本项目采用湿式作业,粉尘控制效率约70%,产尘系数按0.015kg/t原料,本次项目年使用原料约132.3万t/a,粉尘产生量约为19.85t/a(按300d,10h/d计算,得6.62kg/h)。建设单位拟将破碎机、筛分等设备布设在封闭车间间内,因矿石粉尘比重相对较大,经洒水抑尘及车间阻隔后,易于沉降,则可使70%的无组织粉尘在设备附近与水雾充分结合后迅速沉降,洒水抑尘后粉尘排放量约为5.96t/a(1.99kg/h)。(4)皮带输送产生的粉尘破碎后的振动筛分为湿法作业,输送系统采取密闭输送,皮带输送过程物料是湿的,基本不会产生扬尘。运输道路扬尘主要在外界风力或车辆运动时使聚集于道路表面的颗粒物进入环境中,物料道路运输产生的扬尘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项目在厂内的运输距离很短,本评价不做定量分析,可通过经常洒水降尘。综上所述,项目工业场地各个产污工序污染物排放统计见下表。表4.6-2工业场地废气污染物排放统计一览表序号产污环节产生量措施排放量排放形式1原料卸料时产生的粉尘0.35t/a(0.32kg/h)轻装轻卸,放慢倾倒速度,洒水降尘(效率70%)0.105t/a(0.095kg/h)无组织2给料、破碎、筛分等过程产生的粉尘19.85t/a(6.62kg/h)喷雾除尘+车间封闭(效率70%)5.96t/a(1.99kg/h)无组织3原料、产品堆场粉尘少量/少量无组织4皮带输送及车辆运输粉尘少量/少量无组织合计20.2t/a(6.94kg/h)/6.065t/a(2.085kg/h)/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4.6.2废气源强汇总项目废气均无组织排放,排放源强汇总如下:表4-3废气源强排放量核算表产污环节污染物种类污染物产生量(t/a)产生速率(kg/h)排放形式排放时间(h/a)治理措施是否为可行技术污染物排放量(t/a)排放速率(kg/h)排放浓度(mg/m3)排放标准(mg/m3)排土场风力起尘颗粒物4.072.04无组织2000洒水抑尘、绿化是1.220.61/1.0(执行GB16297-1996中表2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排土场车辆运输扬尘颗粒物0.480.24无组织2000洒水抑尘是0.150.08/排土场装卸、推土作业粉尘颗粒物3.51.75无组织2000洒水抑尘是1.050.52/原料卸料粉尘颗粒物0.350.32无组织3000轻装轻卸,放慢倾倒速度,洒水降尘是0.1050.095/给料、破碎、筛分等过程产生的粉尘颗粒物19.856.62无组织3000湿法作业+车间封闭是5.961.99/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4.6.3污染治理措施可行性简要分析无组织控制措施表4-4废气产污环节及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产污环节污染物种类排放形式污染治理设施排放口编号设施编号治理设施工艺是否为可行技术排土场风力起尘颗粒物无组织TA001洒水抑尘抑尘未明确/排土场车辆运输扬尘颗粒物无组织TA002洒水抑尘抑尘未明确/排土场装卸、推土作业扬尘颗粒物无组织TA003洒水抑尘抑尘未明确/工业场地原料卸料时产生的粉尘颗粒物无组织TA004洒水抑尘抑尘未明确/工业场地原进料、破碎、筛分等过程产生的粉尘颗粒物无组织TA005湿法作业+车间封闭是/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各监测指标均可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