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突破0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带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停表、搅拌器等。(1)秒表测量加热时间,温度计测量物质的温度;(2)搅拌器通过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石棉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3.实验步骤(1)依次固定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2)实验前将固体粉碎,采用水浴法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是否有液体出现,将数据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3)绘制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图像,得出结论。4.实验表格的设计和数据记录时间/min01234...温度/℃5.分析现象和数据,总结结论(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处于固液共存态,但温度不变;(2)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持续上升。6.交流与反思(1)实验器材的组装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确保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将固体粉碎,采用水浴法加热,并不断搅拌的作用: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3)试管插入水中的位置要求:不能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试管中的加热物质要完全浸没在水中;(4)烧杯口冒出的“白气”、试管和烧杯壁产生的水珠,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5)熔化前后图线的倾斜程度不同,原因是物质熔化前后的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6)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一题精炼通关1.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2)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的冰块进行实验(选填“较大”或“较小”),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在加热过程中,烧杯中的水面应(选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的冰面;(3)随着实验的慢慢进行,发现烧杯中的水面上方会慢慢出现一些“白气”,这些“白气”实际是由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4)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冰是一种(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用了分钟;(5)冰在第6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5min具有的内能;(6)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t2∼t3与0∼t1的时间间隔相同,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图丙中。【答案】秒表自下而上较小使物质受热均匀高于液化0吸热温度不变晶体固液共存状态6大于CD【详解】(1)[1][2]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秒表测量时间,故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最后调整温度计的高度,使其不要碰到容器底,所以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3][4][5]温度测量时,温度计的液泡要与被物体充分接触,为了温度测量更精准,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较小的冰块进行实验;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烧杯中的水面应高于试管中固体的上表面,有利于从水中吸收热量。(3)[6]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看到水面有一些“白气”飘起来,这些“白气”实际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4)[7][8][9]晶体在熔化过程需不断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熔点,所以冰的熔点是0℃,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0]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有部分已经熔化了,其状态为固液共存状态。[11]熔化从第4min开始,到第10min结束,所用的时间为(5)[12]冰在熔化阶段,虽然温度不上升,但是持续吸收热量,所以冰在第时的内能大于第具有的内能。(6)[13]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相同质量的冰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图像显得平缓,t2∼t3与0∼t1的时间间隔相同,因此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CD。真题演练一、实验题1.(22·23·泰州·中考真题)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冰的熔化特点。(1)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这样做不仅可以使碎冰,而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并观察冰的;(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碎冰此时的温度为℃;(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冰属于(晶体/非晶体);(4)小明分析图像还发现:0至时段内的温度变化比时刻后的温度变化快,其主要原因是。【答案】受热均匀状态3晶体水的比热容比冰大【详解】(1)[1][2]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可以使碎冰受热均匀,碎冰熔化比较缓慢,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并观察冰的状态。(2)[3]如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0刻度以下第3格,所以读数为3℃。(3)[4]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0℃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故冰为晶体。(4)[5]取0至t1时段与t2时刻后一段相等时间观察,则吸热相等,物质由固态冰变为液态水的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水的比热容比冰大,根据可知,升高的温度不同,水升温比冰要慢。2.(22·23·德州·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大雪过后路面结冰,环卫工人会在公路上撒盐,使路面的冰及时融化,确保了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安全。为了弄清其中缘由,小张做了一组关于冰熔化的实验。(1)如图乙,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示数是℃;(2)加热一段时间后,小张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丁图中绘制了A图象,由此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在熔化过程中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张又取了适量淡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再次加热,得到丁图中B图象;(4)再次取适量浓度更大一些的盐水制成的碎冰,用相同的热源加热,得到丁图中C图象;由以上实验可知,加入盐后冰的熔点将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自下而上3晶体增大降低【详解】(1)[1]实验中为了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到容器底,所以实验器材需要自下而上组装。[2]由图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以下,则温度计的示数为3℃。(2)[3]根据图丁A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冰为晶体。[4]冰在熔化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吸收热量,内能增加。(4)[5]分析丁图C图线可知,加入盐后冰熔化时的温度降低,说明熔点会降低。3.(22·23·锦州·中考真题)小明同学取a、b两种粉末各50g,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物质是晶体,第6min时a物质为态,a物质第9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min时的内能;(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若a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1.0×103J/(kg·℃),则该物质熔化后,液态时的比热容为J/(kg·℃)。【答案】a固液共存大于351.5×103【详解】(1)[1][2][3]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由乙图可知,a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晶体熔化要经过三个状态,分别是固态、固液共存态、液态,由乙图可知,第6min时a物质是正在熔化的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为固液共存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内能不断增大,故a物质第9min时的内能大于第3min时的内能。(2)[4][5]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温度计分度值为1℃,故此时的温度为35℃;该晶由体固态到开始熔化用时3min,温度上升30℃,全部变为液体后用时3min,温度上升20℃,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吸收的热量相同,物质的质量不变,于是有公式变形得4.(22·23·徐州·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用温度和室温相同的水给碎冰加热。(1)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位于碎冰的()A.上部
B.中部
C.底部
D.都可以(2)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t1到t2时间段,试管中物质的状态为,此时的温度叫作冰的。(3)图乙中,t₁前和t₂后的两段图像的倾斜程度不同,原因是()A.冰吸热比水快
B.冰的质量比水大C.水的密度比冰大
D.水的比热容比冰大(4)实验过程中,如果还想同时得到冰在熔化时吸收热量的证据,请你对该实验做出改进:。【答案】B固液共存熔点D再加一个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详解】(1)[1]测量试管中碎冰的温度,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B正确;(2)[2][3]由图知在t1到t2时间段,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物质的熔点,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3)[4]冰化成水质量不变,由图像知,在同样受热情况(吸收热量相同)下,温度变化快慢不同,是由于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质量一定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温慢,故水的比热容比冰大,故D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D。(4)[5]在烧杯中也插入一支温度计,在t1到t2时间段,冰熔化过程中,若烧杯中温度计示数变小,说明冰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5.(22·23·荆州·中考真题)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B”或“C”);(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B.通过水给试管加热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温度为℃;(4)根据实验数据绘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答案】CC38晶体物质受热不均匀,导致温度测量不准确【详解】(1)[1]实验中为了让酒精灯用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且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所以组装器材时,要从下到上组装,则应先固定C。(2)[2]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可以使被加热液体受热均匀,故A不符合题意;B.通过水给试管加热,采用水浴加热,可以使试管受热均匀,故B不符合题意;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使得测量的温度准确,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故C符合题意。故选C。(3)[3]由图乙得,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温度为38℃。(4)[4]由图丙可知,BC段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即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该物质由固定的熔点,故该物质是晶体。(5)[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实验时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物质受热不均匀,导致温度测量不准确。跟踪训练1.在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海波,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试管内的海波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等海波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然后撤去烧杯和酒精灯,继续观察海波凝固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1)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为℃;(2)通过分析图像可知,海波凝固过程大约用了min,海波在AB段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吸收的热量;(3)分析图乙知该物质第16min末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6min末的内能。【答案】346小于小于【详解】(1)[1]温度计每10℃被分隔成十个小格,分度值为1℃,图中液柱最高点在30℃以上四格,所以为34℃。(2)[2]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由图可知,在1218min,海波处于正在凝固的阶段,故海波凝固过程大约用了6min。[3]AB段持续时间为2min,BC段持续时间为4min,用同一热源加热,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AB段吸收的热量小于BC段。(3)[4]第16min末,正在凝固,虽然温度不变,但要向外放热,所以内能在不断减小。且第6min末,海波刚好完全熔化为液态,第16min末处于固液共存态,故第16min末的内能小于第6min末的内能。2.图甲是小明同学用100g冰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不计汽化对实验的影响)【】。(1)图乙中温度计显示的是冰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2)每隔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BC段物体吸收的热量为J;(3)若将冰熔化后试管中的水倒掉,装入另一种液体,还用该装置进行实验。用酒精灯不断给烧杯加热时,最终发现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液体都沸腾了,这说明水的沸点(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试管中液体的沸点。【答案】高于【详解】[1]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示数向下越来越大,为零下,所以,温度计读数是。[2]由于相同的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段冰熔化吸热的时间为CD段吸收热量的时间为所以,BC段吸收的热量为CD段的,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即所以,BC段共吸收的热量为[3]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液体都沸腾了,说明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液体都能达到沸点,并且都能吸收热量,试管能从烧杯中吸收热量,一定是烧杯中水的沸点高于试管中液体的沸点。3.小芳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碎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是根据实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因为晶体在熔化过程要(选填“吸热”或“放热”),所以图丙中,该物质在BC阶段中C点处具有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处具有的内能;(3)由图丙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都是升高10℃,但AB段加热了5min,而CD段加热了10min,其原因是。【答案】﹣14吸热大于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详解】(1)[1]由乙图读数可得,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C,从下至上示数增加,此时温度为14°C。(2)[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则没有,由丙图可知,该物是晶体,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3]由图象知,BC段为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在BC阶段中C点处物质的内能大于B点处物质的内能。(3)[4]由图丙可以看出,AB、CD段的温度都是升高10℃,但AB段加热了5min,而CD段加热了10min,这里的加热时间反映吸收的热量不同,说明两种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其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4.小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碎冰进行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实验及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在BC阶段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2)小明通过分析图像乙,认为冰是晶体;小明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图像还可以判断:物体第15min时的内能第10min时的内能(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3)实验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根据图像乙的信息可知,加热相同时间,冰升高的温度水升高的温度,即冰的吸热能力水的吸热能力(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答案】固液共存态冰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大于大于小于【详解】(1)[1]由图乙得,碎冰在BC阶段为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2)[2]由图像得,碎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熔点,是晶体。[3]物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内能不断增大,则物体第15min时的内能大于第10min时的内能。(3)[4]由图像得,冰温度升高较快,则加热相同时间,冰升高的温度高于水升高的温度。[5]加热相同时间,水与冰吸收的热量相同,冰与水的质量相同,由得,冰的吸热能力小于水的吸热能力。5.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1)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安装(选填“a”或“b”)器件;(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被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①冰熔化过程共用了min,第4min时试管内物质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min时试管内物质的内能;②分析图像可知,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4)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烧杯内的水沸腾,此时试管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答案】b33大于不变不会【详解】(1)[1]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便于调节器材间的距离,所以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调节b的高度。(2)[2]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下,液柱上表面对准了0°C下面第3个小格处,读作3°C。(3)①[3]由图像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第2min开始熔化,第5min熔化结束,经历了3min。[4]由于冰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因此第4min时的内能大于第3min时的内能。②[5]分析图像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酒精灯继续对冰加热,冰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6]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杯内水持续沸腾,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因为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是和杯内水温度相同,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6.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计示数为℃。(3)如图丙中(选填“①”或“②”)是冰,熔化过程经历了min。(4)图丙中,第2﹣6min时间内,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的物质内能(选填“变大、变小、不变”)(5)图像②中,对比AB段与CD段,会发现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时间不一样长,这是因为该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不同。(6)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A.外界大气压太小B.酒精灯没有用外焰加热C.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答案】从下至上②4变大比热容C【详解】(1)[1]如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从下至上。(2)[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在零摄氏度以下,示数为。(3)[3][4]冰是晶体,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图丙中②是冰温度随时间变化图线,熔化过程经历了(4)[5]第时间内,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的物质吸收热量,内能增加。(5)[6]由图象可以看出,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冰用的时间长,吸热多。由,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6)[7]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当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均达到沸点后,烧杯中的水可以从酒精灯继续吸热,能够沸腾,温度不变,但试管中的水可以达到沸点但无法从烧杯的水中继续吸热,不满足沸腾条件,因此试管中的水最终不会沸腾。故C正确,AB错误。故选C。7.如图1是小刚将质量为500g的冰捣碎后装入大试管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探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装置图。如图2是小刚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采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块(填“受热均匀”或“升温更快”)。小刚观察到:随着水温升高,烧杯口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白气”的形成是杯内的水先后(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由图2可知:冰的熔点为℃,在6min~8min时间段内,冰处于状态(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内能(填“不变”、“增大”或“减小”);(3)若冰的比热容为,在最初2min内,冰的温度升高了40℃J。由图2可知,最初2min比最后2min升温较(填“快”或“慢”),其主要原因是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填“大”或“小”)。(4)图3是小吴根据小刚的实验数据重新绘制的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据图可知,水的沸点100℃,其原因可能是当时的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答案】受热均匀汽化液化0固液共存增大4.2×104快小低于低于【详解】(1)[1]采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块受热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3]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随着水温升高,水蒸气最冷后会液化成小水滴,“白气”的形成是杯内的水先汽化后液化。(2)[4][5][6]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不变,所以,由图2可知,在6min~8min时间段内,冰的熔点为0℃,内能增大。(3)[7]冰吸收的热量为[8][9]由图2可知,最初2min的斜率比最后2min大,升温的快的物质比热容小,其主要原因是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4)[10][11]液体沸腾的特点: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所以,由图3知,水的沸点低于100℃,则当地大气压强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8.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按照(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安装;实验中采取水浴法对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2)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3)图乙中B点物质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点物质的内能;(4)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你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5)比较图乙中的AB段与DE段可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填“大于”“小于”或“等于”)DE段的比热容。【答案】自下而上受热均匀液体热胀冷缩晶体小于将烧杯加盖小于【详解】(1)[1]实验中为确保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物质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则组装仪器时需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3]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工作的。(2)[4]由图乙可知,内,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3)[5]BD段的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由于不断吸热,内能不断增加,故物质在B点的内能小于在D点的内能。(4)[6]烧杯中的水吸热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后由于与烧杯中的水温相同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给烧杯上面加一个盖,这样烧杯水面上方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试管中的水就可以从烧杯中继续吸热,使试管中的水沸腾;或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沸点更高的液体,试管中的水就可以从烧杯中的液体中继续吸热,使试管中的水沸腾。(5)[7]比较图乙中的AB段与DE段可知:加热时间都为两分钟,吸收的热量相同,但AB段比DE段温度变化大,根据可知,物质AB段的比热容小于DE段的比热容。9.小亮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2)他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冰为(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点为℃;(3)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但要继续;(4)该实验结束后,小亮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则试管中的水最终(选填“会沸腾”或“不会沸腾”)。【答案】热胀冷缩受热均匀晶体0不变吸热不会沸腾【详解】(1)[1]图1中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作的,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细管内的测温液体会膨胀,体积增大,液体会沿细管上移,以此来读出此时的温度。[2]将试管水浴加热,可以使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温度不会突然上升很多,便于温度的记录。(2)[3][4]由图2可知,冰在3~9min正处于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一直保持0℃不变,0℃即为冰的熔点,所以冰是晶体。(3)[5][6]由图2图像可知,冰在融化过程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在该过程中一直为0℃。(4)[7]小亮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烧杯中的水继续沸腾,温度为100℃,试管内的水也能达到100℃,试管内外液体温度相同,所以试管内的水无法继续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故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10.“热量”不可见,也没有熟悉的测量工具可以直接测量,在实验中我们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判断物体是否吸收(或放出)热量、比较物体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1)小乐用图甲装置比较“水和铁砂的吸热能力”,实验时,用同一酒精灯分别加热两个相同试管中的水和铁砂,通过比较,来比较水和铁砂吸收热量的多少;用图乙装置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时,通过比较细玻璃管内,来比较电流通过镍铬合金丝产生热量的多少;(2)小泽同学用图丙装置探究“海波熔化过程的规律”,并依据实验证据描绘出海波的熔化曲线,如图所示。这种加热方法的优点是(一条即可)。由实验可知海波熔化的特点是:。依据熔化图线,可确定液态海波的比热容固态海波的比热容;(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3)分析固体熔化、水的沸腾、比热容实验共同用到的测量工具是;结合你的已有知识,对这三个实验的图像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时间轴上的数据都代表了。【答案】加热时间红色液柱的高度使海波受热均匀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小于秒表、温度计吸收热量的多少【详解】(1)[1]实验时,用同一酒精灯分别加热两个相同试管中的水和铁砂,加热时间相同,则水和铁砂吸收的热量相同,加热时间不同,则水和铁砂吸收的热量不相同,因此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水和铁砂吸收热量的多少。[2]根据热胀冷缩道理可知,镍铬合金丝产生的热量越多,玻璃管内红色液柱的高度越高,因此可以通过比较细玻璃管内红色液柱的高度,来比较电流通过镍铬合金丝产生热量的多少;这两种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的方法是转换法。(2)[3]图丙装置探究“海波熔化过程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水加热试管内的海波,这种方法叫做水浴法,该方法可以使海波受热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4]由图丙可知海波在4min~7min为熔化过程,熔化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5]海波在固态时和液态时的质量是相等的,在固态时3min内,温度从40℃升高到46℃,温度变化为6℃,在液态时3min内,温度从48℃升高到56℃,升高了8℃,根据吸热公式Q吸=cmΔt可知,在吸收热量和质量相同时,温度变化越大,比热容越小,因此可确定液态海波的比热容小于固态海波的比热容。(3)[6]固体熔化、水的沸腾、比热容实验,都需要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因此共同用到的测量工具是秒表、温度计。[7]这三个实验中,加热时间都代表吸收热量的多少,所以对这三个实验的图像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时间轴上的数据都代表了吸收热量的多少。11.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根据测量结果绘制成的图像如图乙所示。(1)实验中的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做成的。(2)实验中冰应该选择(选填“大块”或“小颗粒”)。(3)第10min时,冰是(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温度计的表面有许多小水珠,不方便读数。小水珠是(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5)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min。(6)冰熔化结束后,升温变慢,原因是。【答案】热胀冷缩小颗粒固液共存态液化10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详解】(1)[1]常用的水银或酒精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2]实验中宜选用小颗粒状冰,均匀受热,而且小颗粒状冰能很好地包裹住温度计玻璃泡,效果更好些。(3)[3]由图可知,实验进行到第开始熔化,到第时熔化结束,故熔化时间为,在第时处于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故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4)[4]温度计的表面有许多小水珠,不方便读数,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5)[5]由图可知,实验进行到第开始熔化,到第时熔化结束,故熔化时间为。(6)[6]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升温慢的比热容大,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奖旅游城市
- 小学爱国励志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 运输合同的法律责任试题及答案
- 工程部年度工作总结
- 2025年购车合同模板
- 空运外贸合同范本
- 2025上海市农副产品采购合同模板(合同版本)
- 2025装修合同瓷砖阳角保护条款的司法判例依据
- 年度部门保密工作总结
- 疫情防控学生宣讲课件
- 房屋租赁合同 (三)
- 2025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安徽宁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课件
- 第16课《有为有不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新生儿腭裂喂养护理
- 中医养生保健培训
- 2024年职业素养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说课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版(安徽)
- 《光电对抗原理与应用》课件第1章
- 网络安全题库及答案(10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