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风”与“风病”_第1页
春天的“风”与“风病”_第2页
春天的“风”与“风病”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春天的“风”与“风病”冬去春来,气温逐渐升高,人体新陈代谢由低潮开始复苏,汗孔开泄,血管扩张。春风(有时为寒潮)吹来,许多人早已脱去冬装,故“风”(寒气)能长驱直入人体,令人“透心凉”。寒风可侵犯皮肤、肌理、关节和经络血管,诱发多种疾病,中医称为“风病”。

民间俗语说得好:“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说的是:春天的气象条件很不稳定,气候变化最为反复无常、最为剧烈动荡,时冷时热,乍暖还寒;春天的气温差异也极大,天暖时可穿夹衣,甚至单衣衬衫,天寒时依然要穿“三九衣”,即“春二三月乱穿衣”。

春天的气象的一大特点是:风大。中医几千年前就认识“风”对健康的影响,将“风邪”列为外感病因之首。单独的风邪的致病性还不强,若它与多种邪气相结合,如风和寒结合成“风寒”,风和湿结合成“风湿”,则危害性更大。而“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一是伤人上部。如伤风感冒中常见的头顶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等症状。二是病变广泛。由于风邪变化无定,往往上下窜扰,在表可稽留于皮毛或肌肉腠理之间,或游走于经脉之中;逆于上可直达额顶,犯于下可侵及腰膝胫腓等。三是“风胜则动”。如抽搐、痉挛、颤抖、蠕动甚至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等症,往往都与风有关系而列为风病。四是兼杂为病。风邪常与其他邪气相兼合并侵犯人体。如在长夏之季,风邪常与湿邪一起侵袭脾土,可见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脾胃受损症状;若与热合则为风热,与寒合则为风寒,即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风湿痹痛等。同时,猛烈的大风常使空气中的“维生素”――负氧离子严重减少,导致那些对天气变化敏感的人体内的化学过程发生变化。如在血中开始分泌大量血清素,让人感到神经紧张、压抑和疲劳,并会引起一些人的甲状腺负担过重。所以,《黄帝内经》里说:“风者,百病之始也。”五是风气通于肝。大自然中的风气和肝的关系最大。风邪属于阳邪,最容易损伤人的肝,尤其易损耗人的肝阴(造成肝阴不足),出现头晕、眼干、目涩、胁肋灼痛、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弱细数等症,风邪甚至还会扰动肝阳,出现肝风甚至中风。所以春天养生最应重视“养肝息风”。

从广义上讲,“风病”包括种类很多,几乎涉及春季的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感冒、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中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溢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口角炎、肩周炎、风湿病、关节炎、旧伤发作,精神病和头痛发作,以及桃花癣、风疹块、过敏性发炎、过敏性鼻炎和红眼病等多种皮肤疾病。

此外,春风的“风向”变化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和情绪,如北风寒冷则心性拘谨,南风温热则心情舒畅,西风干燥则心情烦乱,东风湿润则心情消沉压抑。一年四季风,东西南北风,唯独春风与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冬风常被寒冷掩盖,夏风则为酷热吞没,故对人体的影响都不太明显。

因此,春季养生的关键为“避风”。有风的日子外出,应密切注意风向、风力和风温,严防导致“风病”!

天麻炖猪脑

[份量]2人

[材料]天麻10克、红枣3个、猪脑一付、生姜3片、清水500毫升。

[步骤]

1各物分别洗净,红枣去核,用牙签挑去猪脑的红筋。

2一起与生姜放置炖盅内,加冷开水500毫升(约两碗水),隔水炖两小时,饮时方下盐。

川芎白芷煲鱼头

[份量]3到4人

[材料]川芎、白芷各8克、红枣5个、大鱼头1个、猪瘦肉150克、生姜4片、清水2500毫升。

[步骤]

1各物分别洗净,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