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我国的下列科技新成果,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B,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C.C60与金属铜复合催化低温合成乙二醇D.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3.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熟石灰:CaOB.烧碱:NaOH

C.生石灰:CaCO3D.纯碱:NaHCO3

4.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水B.二氧化碳C.液态空气D.高镒酸钾

5.下列为实验室制备、干燥、收集出的一系列操作和装置,其中错误的()

6.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A.Ca3(PO4)2B.K2CO3C.NH4N03D.K2SO4

7.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人体骨骼中缺少下列元素中的()

A.CaB.ZnC.FeD.I

8.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蚕丝B.铝合金C.尼龙D.羊毛

9.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铝元素:A1B.干冰:H2O

C.氢氧根离子:OHD.氯化银:AgCl2

11.“艾”在医疗上的应用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中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C15H10O2)具

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黄酮素说法正确的是()

A.黄酮素相对分子质量是222g

B.黄酮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黄酮素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5:1

D.黄酮素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出0

12.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量观:硝酸镀溶于水吸收热量,导致温度降低

B.守恒观: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等

C.转化观: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D.结构观: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分子种类不同

13.小王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

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实验中可

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正确的是()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C.②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D.③中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有大量白烟

14.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H)后面金属一般不与酸反应,但是如果遇到强氧化性的

酸就可能发生反应,实验可以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氮,有关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3Cu+8HNO3=3X+4H2O+2NOT,贝|X的化学式是()

A.CUN03B.CU(NO3)2C.CU2OD.CuO

15.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H2CO3B.H202tH2

C.StS03D.Ca(OH)2tNaOH

16.石灰氮是一种长效的固态肥料,同时也是一种低毒、无残留的农药,易与水反应:CaC2+

3H2。=CaCO3I+2NH3T.下列有关石灰氮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种复合肥料B.贮存和运输时要密封防潮

C.石灰氮加入稀盐酸中会产生气泡D.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3

17.用如图所示实验进行铁钉锈蚀的研究。一段时间后试管①、②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

而试管③中铁钉明显生锈,试管④、⑤中铁钉严重生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S

煮沸

迅速

却的

缁水

①②

A.试管②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储水”,目的是除去蒸镭水中溶解的氧气且减少氧

气再溶于水

B.由②、③实验得出铁钉生锈需要氧气

C.由①、③得出铁生锈是铁跟氧气、水等物质作用的过程

D.④、⑤现象说明:盐酸、食盐水等物质会加速铁的生锈

18.在含有大量Na+、H+、Cl-的无色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OH-B.Cu2+C.K+D.COl-

1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和主要操作均正确的是()

序号物质杂质试剂主要操作

AKNO3溶液K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HO浓硫酸洗气

022

CFeCl2溶液CUC12过量铁粉结晶

DNaCl溶液MgC%过量NaOH溶液过滤

A.AB.BC.CD.D

20.将一定量的锌铁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质量等于原锌

混合物的质量,那么原混合物中锌与铁的质量比是()

A.65:56B.56:65C.7:65D.65:7

21.请在A〜F六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序号填空。

A.盐酸B,小苏打C.食盐D.一氧化碳E.聚乙烯F.聚氯乙烯

(1)可用作食品包装袋的是;

(2)可用作调味品的是;

(3)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物质是;

(4)可用于工业除锈的是。

2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转化的一门学科,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

物质。

(1)常州文化广场的标志性建筑用了很多玻璃幕墙,玻璃属于材料。

(2)①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把A、B框内补画齐全o

②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种。

③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o

(3)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不同,该过程属于(选填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过程。

(4)“天目湖砂锅鱼头”汤汁鲜浓,其烹饪方法为:将鱼头下油锅煎黄后,放入砂锅中加适量

食盐、葱段、香葱、矿泉水等,在火上爆煮数小时即成。“鱼头”汤中几乎不含的营养素是

23.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也是重要的资源。

(1)实验室用NaQ固体配制50gl5%NaCl溶液。

①使用托盘天平称取gNaCl固体。

②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滴管和(填仪器名称)。

③若配制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无误,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将15%(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生命吸管”将藻湖水转变为饮用水的过程示意图如图1:

漏湖水过吃棉f活性炭-*离了戈换树脂-»超滤膜f饮用水

图1

①“离子交换树脂”将硬水软化的反应之一是:2NaR+CaCl2=CaR2+2NaCl,由此可知一

个Ca2+可交换出个Na+。

②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絮凝剂,其化学式为[A12(0H)xCly]n,则x与y的关系

是(用代数式表示)。

(3)NaCl和KC1是两种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现有

40gNaCK40gKCl两份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各倒入100g5(TC蒸镭水充分溶解,实验

现象如图3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溶解度/g

60

50

40

30

20

10

0

②5(rc时,甲中溶液呈状态(填“饱和”或“不饱和”)0

③分别将30汽时甲、乙的溶液降温至10。&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溶液溶质质量分

数。(用序号填空)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

2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以下两个角度证明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发生:

角度一:证明反应物的消耗

方案一:按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氧氧化钠固□…

体+硅胶H氧氧化钠固

D.体+硅胶

图2

(1)写出图中“”处试剂的名称。

(2)现用3.65%的稀盐酸来进行中和滴定,当加入稀盐酸体积为20mL时,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请计算图中烧杯内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已知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

溶液密度都为lg/mL)

方案二:若不加该试剂,将稀盐酸与10mL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再向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至蓝色沉淀质量不再增加,消耗硫酸铜溶液5mL。此时还必须做一个对比实验才能证明两者

确实反应。

(3)这个对比实验是(简述操作和现象)。

角度二:证明生成物的产生

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

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

(4)能证明酸和碱反应的现象是o

(5)实验中用手触摸试管③外壁,有发热的现象,同学们认为此现象还能得出中和反应放热的

结论。你觉得能否得出此结论?并说明理由:。

25.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是初三化学学生基础实验的内容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

用一组注射器对该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

实验一:制取二氧化碳。

①检在气密性②加入大理石③抽取稀盐酸④收集二氧化假

(1)实验前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抽取部分空气后连接医用二通阀,旋紧二通阀旋钮,向下推动注

射器活塞,活塞可以被推动一部分,松手后(填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2)写出步骤③抽取稀盐酸后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实验二:二氧化碳的检验与吸收。

①将20mL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分别注入

两支装有40mLe0,的注射据A、B中②常封振荡,观察注射器活塞位置

(3)按如上步骤进行实验,通过对比②中现象,即能得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的能

力比石灰水更强。

(4)写出②中左侧注射器内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5)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的改进装置有何优点(答一点即可)。

26.2023年4月20日,全球瞩目的马斯克“送人类移民火星”的民用航天载具“星舰”首次

发射升空。

(1)星舰使用的是液态甲烷和液氧作为燃料和氧化剂。在加注燃料的时候,舰体上不停的释放

出浓浓的“雾气”。雾气产生的原因是液氧被从存储罐中抽出并加注时,部分会蒸发并变成

气态,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引起。请你判断“雾气”的主要成分为。

A.炭黑

B.水滴

C.液氧

D.二氧化碳

(2)选择甲烷作为燃料的原因是当星舰返航时,甲烷可以通过“萨巴蒂尔反应”的化学过程从

火星地下水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合成路线如图)。“萨巴蒂尔反应”反应的条件是300-

400℃,利用金属银或钉做催化剂。

①请你写出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②萨巴蒂尔反应前后金属银或钉的没有发生改变

③生成的水蒸气和甲烷的混合物只要经过冷凝,就可以把水和甲烷分离开,这里“冷凝”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④C02富集装置的关键是将C0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来。分离方法分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

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02进行吸附性吸收。这些吸附剂可能具备的结

构特点是。

CH,

27.氯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氢氧化钠、碳酸钠等,模拟流程如图。

54

I.海水提取粗盐

(1)氯化钠在海水中的分散微粒是(填微粒符号);

II.粗盐提纯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除去粗盐中的MgCl?、CaC"和Na2sO4等可溶性杂质。

(2)物理方法:用NaCl饱和溶液浸洗粗盐,溶解其中的可溶性杂质。浸洗溶液(填“能”

或“不能”)反复使用;

(3)化学方法:操作步骤依次为:加水溶解-加过量NaOH溶液->加过量试剂BaCk溶液一加过

量Na2cO3溶液一过滤加适量盐酸,过滤后滤渣主要成分有及BaCO3、BaSO^写出

所有沉淀的化学式);

皿.制碱

(4)写出电解槽中的反应方程式;

(5)电解饱和食盐水,蒸发溶液制得的氢氧化钠产品中常含有Na2c。3,检验氢氧化钠产品中

是否含有NazCOs,下列试剂中可选择使用的是(填序号)。

A.酚酰

B.稀盐酸

C.澄清石灰水

28.己知绿矶是硫酸亚铁晶体(FeSOvxHzO),《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矶的分解有如下描述:

“绿矶形似朴硝(Na2s10^0)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

其研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针对这段描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8.34g硫酸亚

铁晶体样品,按如图1装置对绿矶热分解所得产物进行探究,并通过称量装置A的质量来测定

x的值。

图1

查阅资料:

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②绿研高温分解产生一种属氧化物和几种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③SC)3在0℃时是一种无色晶体。

④绿研分解时先逐步失去结晶水,后FeS04再进一步分解。

(1)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产物中有水;D中高铳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中有

(2)装置C中冰水的作用是使温度降到0冤从而检验产物中的;

(3)装置E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4)利用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FeS0「xH2。)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

量一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2:

①已知Q点固体呈红棕色,计算FeSC)4一M0中的x为。

②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否则测出x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写出P点到Q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5)对题于《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矶的分解的描述,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A.绿矶和朴硝都是混合物

B.“色赤”物质可能是Fe2()3

C.绿研分解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答案和解析

I.【答案】D

【解析】解:A、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人工合成,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

的范畴,故选项错误。

B、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

错误。

C、C60与金属铜复合催化低温合成乙二醇,属于研究、制取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

项错误。

D、射电望远镜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属于天文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

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

等。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研究的范畴(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等)是正确解答此类

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

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故选:A。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以及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来回答。

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是解答的

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故A不正确;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故B正确;

C.碳酸钙的俗称为大理石或石灰石,故C不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3,故D不正确。

故选:Bo

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解:A、水由水分子构成,水不存在氧分子,故A错误;

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不存在氧分子,故B错误;

C、液态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其中含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其他气体,液体空气中存在氧分

子,故C正确;

D、高镒酸钾中不存在氧分子,故D错误;

故选:Co

A、根据水由水分子构成,水不存在氧分子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C、根据液态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进行分析。

D、根据高锅酸钾中不存在氧分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

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5.【答案】D

【解析】解:A、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镶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

竖立起来,故A正确;

B、实验室制取氢气时,采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故B正确.;

C、用浓硫酸干燥氢气时,氢气应从长导管口通入,故C正确.;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收集氢气时从短导管进气,将空气从长导管排出,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颗粒的操作进行分析。

B、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进行分析。

C、根据多功能瓶的使用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氢气的制取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

行解题。

6.【答案】C

【解析】解:A、该化肥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A错误;

B、该化肥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B错误;

C、该化肥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正确;

D、该化肥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误。

故选:C»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

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

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7.【答案】A

【解析】解:

A、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

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所以正确。

B、锌影响人的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所以错误。

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所以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所以错误。

故选:Ao

A、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判断。

B、根据锌的生理功能判断。

C、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判断。

D、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判断。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对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也就成了热点之

一,特别是它们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8.【答案】C

【解析】解:A、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故A错误;

B、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错误;

C、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C正确;

D、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D错误。

故选:C»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

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复合材料的特征,复合材料并不是简单搭配,而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融

合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9.【答案】A

【解析】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

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则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Ao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不同,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不同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A

【解析】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铝的元素符号是A1,故选项书写正确。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故选项书写错误。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

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0H一,故选项书写错误。

D、氯化银中银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AgCL故选项书写错误。

故选:Ao

A、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

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

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D、氯化银中银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

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A、黄酮素相对分子质量是:12x15+10+16x2=222,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

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A不正确;

B、黄酮素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5):10:(16义2)=90:5:16,故氢元素的质量

分数最小,故B不正确;

C、黄酮素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0:(16X2)=5:16,故C不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H、0,故黄酮素在足

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

故选:Do

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与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12.【答案】B

【解析】解:A.硝酸核溶于水吸收热量,导致温度降低,选项说法正确;

B.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固体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

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相等,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如氧气和碳在点燃条件下可生成二氧化碳,植物的

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选项说法正确;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两种分子结构不同,分子是由保持

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因此水和过

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o

A.根据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来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以及分子的概念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

硫燃烧,对比①和②变量是温度,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该选项正确。

B、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硫燃烧

的更旺盛。所以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该选项正确。

C、②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硫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该选项正确。

D、在③中硫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A、可燃物燃烧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B、氧气支持燃烧。

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B

【解析】解:反应物中含Cu、H、N、0的个数分别是3、8、8、24,生成物中含Cu、H、N、0的

个数分别是0、8、2、6,故生成物中还应含3个Cu、6个N、18个0,X的化学式为Cu(NC>3)2。

故选:B»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

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5.【答案】D

【解析】解:A、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A错误;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能反应生成氢气,故B错误;

C、硫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直接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故C错误;

D、氢氧化钙能够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D正确。

故选:Do

A、根据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

B、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C、根据硫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钙能够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相互转化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

识进行解题。

16.【答案】A

【解析】解:A.石灰氮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而不是复合肥。错误;

B.贮存和运输时要密封防潮,因为石灰氮和水能够反应化学反应。正确;

C.石灰氮加入稀盐酸中,会与水反应产生气泡,正确;

D.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碳元素和氮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3.

正确。

故选:Ao

A.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掌握化肥的判断方法和各种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

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7.【答案】C

【解析】解:A、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试管②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储水”,

目的是除去蒸储水中溶解的氧气且减少氧气再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试管②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试管③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生锈,由②、③实

验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试管①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试管③中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由①、③实验

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但不能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该选项符合题意;

D、由试管④、⑤中铁钉严重锈蚀可知,盐酸、食盐水会加速铁的腐蚀,故选项说法正确,该选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A、试管②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储水”,目的是除去蒸镭水中溶解的氧气且防止氧气再

溶于水,据此分析;

B、根据铁生锈条件分析;

C、根据铁生锈条件分析;

D、根据铁生锈条件分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掌握铁生锈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c

【解析】解:A、氢氧根离子会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含有铜离子的溶液呈蓝色,故B错误;

C、钾离子和所有离子都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可以大量共存,故C正确;

D、碳酸根离子会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o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

析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

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9.【答案】B

【解析】解:A、K2s。4能与适量BaCk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

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

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过量铁粉能与CuC1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应再过滤,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MgCk能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氢

氧化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

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

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

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0.【答案】D

【解析】解:设混合物中铁与锌的质量分别是x、y,铁与硫酸铜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为a,锌与硫

酸铜反应固体减少的质量为b

Fe+CuS04=FeS04+Cu固体质量增加

566464-56=8

xa

56_x

T=a

a-2

a—7

Zn+CuS04=ZnS04+Cu固体质量减少

656465-64=1

yb

65_y

T-b

b=4

65

乙=工

7-65

x:y=7:65

混合物中锌与铁的质量比为65:7。

故选:D。

根据铁、锌与下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进行计算即可。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明确两个反应固体增加和固体

减少的质量相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21.【答案】ECDA

【解析】解:(1)聚乙烯无毒,能够与食品接触,可用作食品包装袋;

(2)食盐有咸味,可用作调味品;

(3)一氧化碳有毒,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4)盐酸能够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可用于工业除锈。

故答案为:(1)E;

⑵C;

⑶D;

(4)A。

(1)根据聚乙烯无毒,能够与食品接触,进行分析。

(2)根据食盐有咸味进行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有毒,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进行分析。

(4)根据盐酸能够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

的知识进行解题。

22.【答案】无机非金属

反应沸点物理变化糖类

【解析】解:(1)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

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玻璃的成分中有硅酸盐,因此玻璃

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填:无机非金属;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以及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后白色原子为10个,黑色

原子为4个,而仅有A中有黑色原子,故A中有4个分子,而B中一个分子由2个白色原子构成,因

此B中有三个分子,可以得出图

C夕

+

②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A和C都由两种元素组成,无论

黑球为氧元素还是白球为氧元素都有2种氧化物;

③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种新物质)的反应。该反应有2种反应物,生

成物为1种,因此为化合反应;

(3)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利用液氮的沸点比液态氧气的沸点

低,从而制得工业氧气: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看有无新物质生成,该过程没有新物

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4)结合题中信息可知,油中富含油脂,食盐中富含无机盐,矿泉水中富含水,所以“鱼头”汤中

几乎不含的营养素是糖类。

故答案为:(1)无机非金属;

②2;

③化合反应;

(3)沸点;物理变化;

(4)糖类。

(1)根据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

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进行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以及原子个数不变,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

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

应进行分析。

(3)根据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利用液氮的沸点比液态氧气的

沸点进行分析。

(4)根据油中富含油脂,食盐中富含无机盐,矿泉水中富含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

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3.【答案】7.5玻璃棒小于两x+y=6氯化钾不饱和A

【解析】解:(1)①需要称取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0gx15%=7.5g:

②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及所需玻璃仪器为计算、称量、量取(量筒、

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故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滴管和玻

璃棒;

③若配制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其它操作均无误,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小于15%;

⑵①由化学方程式2NaR+CaCl2=CaR2+2NaCl可知,一个钙离子可交换出两个钠离子;

②聚合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氢氧根离子显-1价,氯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

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3)x2+(-1)xx+(-1)xy=0,则x+y=6;

(3)①现有40gNaCl、40gKCl两份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各倒入lOOgSCTC蒸储水充分溶解,

由图可知,甲中固体全部溶解,乙中固体部分溶解,说明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50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故甲中加入的固体是氯化钾;

②5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40g,则该温度下,向100g水中加入40g氯化钾,形成的是不饱和

溶液;

③分别将3(rc时甲、乙的溶液降温至i(rc,由图可知,1。久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

解度,且该温度下,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均小于40g,该温度下,形成的均是饱和溶液,则饱

和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钾的溶质质量分数,故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故选:A。

故答案为:(1)①7.5;

②玻璃棒;

③小于;

⑵①两;

②x+y=6;

(3)①氯化钾;

②不饱和;

③A。

(1)①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

②根据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来分析解答;

③根据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来分析解答;

(2)①根据化学方程式2NaR+CaCl2=CaR2+2NaCl来分析解答;

②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析解答;

(3)①根据50久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来分析解答;

②根据50K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40g;

③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知识结合题干的信息进行解。

24.【答案】无色酚献试液向10mL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至蓝色沉淀不再增加,消耗硫

酸铜溶液的体积大于5mL①②中硅胶不变色,③中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不能,氢氧化钠固体

溶于水时也会放热

【解析】解:(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入无色酚醐试液,溶液变红,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产生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消失,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醐试液变色,则溶液由

红色变成无色;

(2)解:设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

m(HCl)=20mLxlg/mLx3.65%=0.73g

HC1+NaOH=NaCI+H2O

36.540

0.73gx

36.5_0.73g

"40'=x

x=0.8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mm:黑/mL*100%=8%

答:图中烧杯内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

(3)稀盐酸与10mL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了部分氢氧化钠,再向其

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至沉淀质量不再增

加,消耗硫酸铜溶液5mL。必须做一个对比实验才能证明两者确实反应,不加盐酸,10mL氢氧化

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需要的硫酸铜溶液量会大于5mL,说明加入的盐酸消耗了部分氢氧化

钠;

(4)无水醋酸和硅胶接触,硅胶不变色;氢氧化钠固体和硅胶接触,硅胶不变色;硅胶、无水醋酸

和氢氧化钠固体同时接触,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了水,硅胶变色;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②中硅胶不变色,③中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

(5)实验中用了氢氧化钠固体,③中反应产生了水,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是放热的,则不能得出

中和反应放热的结论。

故答案为:

(1)无色酚SU式液;

(2)8%;

(3)向10mL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至蓝色沉淀不再增加,消耗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大于

5mL;

(4)①②中硅胶不变色,③中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

(5)不能,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也会放热。

(1)根据碱可以使无色酚髓变红,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进行分析;

(2)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据此列式计算;

(3)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进行分析以及消耗硫酸铜溶液的多少进行分析:

(4)通过实验对比,硅胶颜色的变化进行分析;

(5)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是放热的,据此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5.【答案】活塞弹回原位CaCO3+2HC1=CaCl2+H2O+CO2T注射器B活塞上移的距离大于注

射器ACO2+Ca(OH)2=CaCO3I+H2O用量少,节约药品

【解析】解:(1)向下推动注射器活塞,活塞可以被推动一部分,松手后活塞弹回原位,说明气密

性良好,因为若装置漏气,装置内外压强差变小,活塞弹性会减小;

(2)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气体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为CaCC)3+2HC1=CaCl2+H2O+CO2T;

(3)注射器B活塞上移的距离大于注射器A,即装置B中反应后压强更小,即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更

多的二氧化碳,能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的能力比石灰水更强;

(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Ca(OH)2=

CaC()3J+H20;

(5)该实验所用的药品量较少,可以节约药品。

故答案为:(1)活塞弹回原位;

(2)CaCO3+2HC1=CaCl2+H20+C02T;

(3)注射器B活塞上移的距离大于注射器A;

(4)C02+Ca(OH)2=CaCO31+H20;

(5)用量少,节约药品。

(1)根据向下推动注射器活塞,活塞可以被推动一部分,松手后活塞弹回原位,说明气密性良好进

行分析。

(2)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气体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注射器B活塞上移的距离大于注射器A,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进行分析。

(5)根据该实验所用的药品量较少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

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300-400℃

26.【答案】BC5+4H2=质量和化学性质物理疏松多孔

银或钉CH4+2H2。

【解析】解:(1)雾气是液氧从存储罐中抽出,部分会蒸发并变成气态,吸收周围热量形成的,周

围热量被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无法维持水蒸气的形式凝结成了微小液滴大量悬浮于空气中产生

了雾气;

(2)①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萨巴蒂尔反应”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在300-400笃,利用金属银或

300―400℃

钉做催化剂生成了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02+.

银或钉CH4+2H2。

②金属银或钉在该反应中做催化剂,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因此萨巴蒂尔反应前后金属银或钉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③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冷凝是物质由气

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这里“冷凝”是物理变化;

④由题可知,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是用活性炭、沸石等对CO?进行吸附性吸收,活性炭具有吸附

性是因为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这些吸附剂可能且备的结构特点是疏松多孔。

故答案为:

(1)B;

300-^00℃

(2)C°2+4H2=;质量和化学性质;物理;疏松多孔。

银或钉CH4+2H2O

(1)空气中的水蒸气无法维持水蒸气的形式凝结成了微小液滴大量悬浮于空气中产生了雾气,据此

分析;

(2)①氢气和二氧化碳在300-400。(:,利用金属银或钉做催化剂生成了甲烷和水,据此解答;

②金属锲或钉在该反应中做催化剂,据此解答;

③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据此分析解答;

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因为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据此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