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修修(su)地落下米;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
也都消用医逃了。
B.还没等观众从眼荏里孤中反应过来,她己经展开身体,像轻承(ying)的笔真的箭,“哧”的插进碧波之中。
C.儒雅内敛而不事张扬,孜孜(zT)不倦而坚忍不拔,寇辱不惊而镇定白若,这种风范值得推鬟。
D.省博物馆保存了大量的石刻作品,这些石刻作品上所雕刻的花鸟鱼虫、人物等都惟妙卷目(xiao),体现了我国石
刻技艺的高超水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合拢能奈木版画如火如茶重峦叠障
B.喷亮温训舶来品司空见贯郑重其是
C.隽永号淘钉书机开天辟地碌碌终生
D.调剂协奏霓虹灯一泻千里冥思遐想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
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o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
卿的侄儿在安史之乱中义不从贼,全家惨遭杀害,颜真卿,写下《祭侄文稿》,其字笔画粗重,字字独立,痛
切之情读之可感。其字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A.变幻莫测别具一格义正词严
B.变幻莫测别有用心义愤填膺
C.变化多端别有用心义正词严
D.变化多端别具一格义愤填膺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矍有镣氓的一项是()
A.《辞海》已成为一个“家族”,《辞海》(彩图板)便是这个家族的新成员。
B.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C.“你选好中考体育项目了吗,球类测试你选择的是篮球运球呢,还是排球垫传?”妈妈心急地问儿子。
D.春花灼灼,难免林黛玉葬花之悲,秋色如水,亦有欧阳修秋读之凉。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走进芦笛岩,你就走进了一个无与俭生的神话世界。
B.在深海中有许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可理喻的。
C.一年到头,他风生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
D.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担心绝不是胆△体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文化中,吃的意义不言而喻。吃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甚至是哲理、思想的载体,吃的艺
术、吃的文化、吃的哲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吃的成语洋洋大观,丰衣足食、风餐露sii、钟鸣鼎食、花
天酒地、jin衣玉食、酒nGng饭袋等不一而足。粗茶淡饭、d^n食瓢饮、不为五斗米折腰等饮食的内容、方式在中国
文化中上升成为人生态度、风格品质的象征。古人有置酒食招待客人的热情:《游山西村》“。”
有亲人团聚大备家宴的幸福:《木兰诗》“,。”有仕途坎坷而不思饮食的愁苦:《行路难》
“,。”有老兵归乡独自吃饭的潸然泪下:《十五从军征》",?”还有贤士安贫
乐道的高尚情操:《论语》:“,,乐亦在其中矣。”
1.阅读上文,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2.填写上文划线处的诗文。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在句中的意思。饮少班醉()国往晓之()乡为身死而不受()好之
者不如举之者()
4.下列关于温州美食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温州菜自成一派,称为“越菜”,选料以海鲜为主,强调鲜活生猛;烹饪讲究重油轻英,菜品口味鲜美。
B.温州传统的点心小吃有:楠溪麦饼、白象香糕、莘滕五香干、泰顺婆饼、洞头猫耳朵、虹桥绿豆糕、清江三鲜面
等等,富有地方风味。
C.温州百姓有家酿米酒的习俗。秋收后,用糯米酿酒,俗称“老酒”,以备在过年和正月里饮用。
D.传统的温州年夜饭有“六字方针”,讲究圆、稳、红、余、吉、全。
5.现代许多菜名多以写意手法命名,用字典雅瑰丽,含意隽永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例如,菜名龙凤呈祥,是鸡与
蛇同烹,神态和情趣与龙凤相似,得名“龙凤呈祥”。内涵丰富,能够代表着吉祥如意,表示喜庆之意。请任意选择
下面一个菜名,参考示例,加以解释和鉴赏。
A.霸王别姬(鳖与乌骨鸡同烹)
B.花好月圆(虾仁鸽蛋)
C.踏雪寻梅(白萝卜丝上点缀红辣椒)
D.荷塘月色(荷兰豆、黑木耳、胡萝卜等作底,上置鹊鹑蛋)
7.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念天地之悠悠,!,坐断东南战未休。散入珠帘湿罗幕,。
可怜身上衣正单,»,皆出酒食。
8.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小说《红岩》中,叛徒带领特务窜到乡下,不幸被捕。在
狱中,她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
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
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
这是英国作家写的小说《简•爱》中简•爱与精彩对话的一部分,从中你能看出简•爱对爱情、幸福及
平等地位的追求。
二、阅读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注释:①并州:地名,诗人长期客居并州。
1.简要分析“客舍并州已十霜”中“霜”字的妙处。
2.本诗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说说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
10.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厚遇战士。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①,不敢战。如是数岁,
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②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③不出,固④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
兵。牧日: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
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毂者⑤十万人,悉勒习战。匈奴小入,佯北不胜。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
陈⑥,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注释)①收保:收兵防守。②让:责备,责怪。③杜门:闭门的意思。④固:坚持。⑤毂者:善于射箭的人。⑥陈:
通“阵”,阵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黎不利,失亡多()
(2)边士目得赏赐而不用()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明显的朗读停顿。
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3.翻译下列句子。
(1)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国恒亡。
4.请简要分析,李牧作为守边将领,在军事指挥上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良将”的风采。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我仰望了六十年的恩师
陈志华
我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整整8年,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地点在浙江中部和南部。我们全体同学寄宿
在学校里,老师们带着我们在山沟里逃难流亡,缺吃少穿,缺医少药。几次遭到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从尸体堆里
逃生,又从日本侵略者细菌战造成的鼠疫大流行中幸存下来。我们小小年纪,不懂事,老师们不但照料我们、保护我
们,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给我们以高水平的教育。
我成年之后,回顾那段历史,越来越懂得教育工作是多么崇高的职业。我的小学和中学的老师们,其实个个都是
伟大的英雄。那时候,他们带着几百个学生,肩膀上担着多么沉重的担子!我一生都敬仰他们,包括常常批评我不肯
开口唱歌的音乐老师。你想,在那种艰难危险的日子里,我们居然还有音乐课,而且上课还有风琴。有一次土匪突袭,
我们仓促出逃,两位农民抬着那架风琴,女音乐老师紧紧跟在后面,一痛一拐地在山路上跋涉,自己只背出来个小包
裹.。
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语文老师。那时候,学校一般都最重视语文课。语文老师大多比较年长,地位比较高,在同
事中受到尊敬。他们一般担任各年级的“级任导师”,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班主任”。简单地说,他们担当了为人父
母的责任,跟学生的关系特别密切。我们都住在祠堂里或者庙宇里,宿舍没有门,也没有窗。山区冬季很冷,天天晚
上,身为级任导师的语文老师都要来查铺,摸摸我们的手脚,拂去被面上薄薄的一层积雪,掖紧被角。春天雨多,偶
尔出太阳了,便督促我们把潮湿的被褥摊到坟头上去晒。我们团团坐在一起,在暖和的阳光下脱了衣服捉虱子。老师
见了,就到农民家里借了一个灶,用煮猪食的大锅烧了满满一锅开水,叫我们一个个脱下内衣裤放到锅里煮一煮。我
们自己种粮、种菜、砍柴,到山上背来竹子搭房子。农民收了稻子之后,我们把地租来,在禾兜下挖一锄头,塞几粒
豆子进去,抓上一把草木灰,天冷之前能收一茬豆子。语文老师总和我们一起劳作。
有两件事我永远不会忘记,即使我以后得了老年痴呆症,也会记得。有一年,日本侵略者为打通浙赣铁路,占领
了金华,向丽水进逼。老师们带着我们逃难。到了碧湖,山洪暴发,江水骤涨,不能渡船。我们几百个学生停在江边。
这时候有很多中国军队也被阻塞在渡口。突然间来了日本飞机,一批又一批,轮番轰炸、扫射。带领我们班的语文老
师,大喊大叫,把我们一个个按倒在公路边的水沟里。到了天色昏暗的时候,屠杀终于过去。我们爬出水沟,看到一
地的断肢残骸,血肉模糊,吓得两腿发软,不会走路。老师叫我们闭上眼睛,连拖带挟,把我们弄到渡船上。这时候
水势弱了一点,我们冒险过了江。我们这些学生,居然没有一个伤亡。遗憾的是,受到这样的惊吓,大部分同学在以
后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情绪都不太正常,时时会顶撞老师。每当回忆起来,我就想,不知有没有伤了老师的心。
另一件事是,日本侵略者曾经在浙江南部放过鼠疫病菌,造成严重的疫情。我们学校在景宁,正靠疫区边缘,大
家提心吊胆。有一天下午,我们下地给白菜施肥、松土,当晚很累,早早睡了。第二天早晨,紧挨在我右侧的同学——
我们的劳动组长,竟莫名其妙地死在地铺上。那时根本没有医生,大家都猜测他死于鼠疫。鼠疫的传染非常厉害,唯
一可以采取的办法是把尸体烧掉,又把我隔离起来。我被关到一座孤零零的农舍的楼上。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死定了。
我只好坐在墙角发呆,等死。没有什么人敢走近这座小楼,但一天三餐,都有人把饭菜装在篮子里,挂到一根绳子头
上,我自己把它吊上去。这位送饭的人,就是级任导师——我的语文老师。糊里糊涂过了一个星期,我居然没有死,
危险期过了,被放回班里。这年我才13岁,初二的学生,受了这么大的折磨,一头扑进老师怀里放声痛哭。老师紧紧
搂着我,一起哭。
老实说,60年前老师是怎样教课的,我记不清楚了,但老师是怎样做人的,我终生不能忘记,而且时时受到记忆
的鞭策,不敢有负师恩。中学生,犹如一张白纸,毫无主张,偏爱什么课程,常常是因为这门课程的老师受到爱戴。
我和我的许多同学,就是因为被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感动,对语文课特别有兴趣,学习比较用心,喜欢读些课外读物,
也勤于练习写作。我想,我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教书效果好,首先是因为他们关爱学生,师德高尚。
关于语文课的情况,我还记得一些事儿。既然60年没有忘记,就是不应该忘记也不可能忘记的了。
那也是在景宁,我们的学校“撤退”过去,请了当地一位前清举人当语文老师。这位老师在地方上声望很高,举
止端庄,不苟言笑。每当空袭警报的钟声一响,他便换上长袍马褂,打扮整齐,规行矩步走出我们当校舍的白娘娘庙,
站在荒坟头上,一听到敌机的声音,他就仰天大骂,从不躲避。同学年少,不明白道理,笑他迂腐。可是他的授课终
于镇住了我们的调皮。那时候没有课本,教学内容由老师自己定,上课的时候写在黑板上,我们动手抄下来。开学的
第一堂课他也是穿戴整齐,走进教室门,庄重的看了我们一眼,缓缓转身,用非常漂亮的大字,在黑板上写下“死去
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然后,低沉地朗读起来。我们虽然还小,但国
难当头,山河破碎,在日本侵略者逼迫下辞别父母颠沛流离,尝尽苦难,心头郁积着仇恨和悲愤。这首诗我们以前学
过,懂得这是老师对我们的嘱咐,爆发般的齐声应和,滚烫的泪珠洒满胸前。
王丽老师在约稿信里写道:“语文教育又是国民教育的核心。语文教育将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及本民族特有的价值
观,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并不断地积累和扩大。”说的真是太好了,我的切身感受,总括起来,正是这两句。
我并不认为,数理化等课程的老师对学生的人格健康不起什么作用,我只是强调,语文老师以他们独特的魅力,
对学生人格健康的影响更大一些。
1.本文选入《过去的教师》一书时,题为《我有过这样的老师》,你更喜欢哪个题目?说说你的理由。
2.文章结尾作者特别强调“语文老师以他们独特的魅力,对学生人格健康的影响更大一些”。概括说说文中是如何体
现这一点的。
3.针对本文的行文思路,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说说你准备如何探究这个问题。
问题:
探究步骤:
12.阅读下面两则报刊上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也说“佛系青年”
刘念
①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
②“油腻大叔”还没走远,“佛系青年”又刷屏了。您别误会,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这个符号,讲一种
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
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
③无可无不可的“佛系”一在风行,其实是击中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痛点:累。一看这文章,心里激灵一下。哪怕
扭过头,扒拉两口饭又改文案去了,活不成这样,但也想给它点个赞,转发一下。
④朋友圈中,有一个干媒体的哥们的转发打动了我:工作之外,真想这么干!——请注意,他也向往,但加了一
个前提。
⑤这让我想起了乔布斯。同款牛仔裤、T恤衫,可能得有十几条不止。脏了随手一换就得,不在这方面花心思。
可是,在工作上,一个细节不满意,能把自己和下属都折腾个半死。金庸笔下的张三丰也这样,一件青道袍污秽不堪,
人称遥遢道人,但是大节大义不含糊。
⑥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
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
⑦有所坚持之后的“佛系生活”,本质是断舍离,是极简主义,是聚焦。是心系做实验把怀表搁锅里煮,是撞上
大树还道歉,不拘小节,不理细务,是所求者大,是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点上,好求一针捅破天。
⑧自然界中,也有“佛系动物”。比如老鹰和老虎,鹰立如睡,虎行似病,瞧着可随意了,可是一旦锁定目标,
咔嚓一下,闪电一击,也不睡了,也不病了,往往一下毙命。本质上也是抓大放小。如果真是啥也不用心,那是肯定
通不过自然选择的大剪刀的。脖子上挂饼不知道转,只能饿死嘛。
⑨除了坚持与随意的辩证法,还有一层分寸感的道理。不从容,人生太急;太从容,生命浪费,其要在度。终日
碌碌不是美好生活,但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实现不了。
⑩有人戏言,“佛系”也行,愿做一个“斗战胜佛系”青年。西行路上,那悟空会玩耍、敢担当、勇打拼,做下
偌大事业,此真有志者言。“佛系青年”只是自我调侃
辛省志
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总是风水轮流转。上个月的爆款是手捧保温杯的油腻中年男。这个月就轮到了90后,一大批
《第一批90后已经xxx》的文章出炉。尤其是《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刷屏,让“佛系青年”成为网络热词。
当然不是真的出家,而是说青年们对生活、工作的态度,怎么都行,不走心,看淡一切,已经修炼到了佛祖的境
界,做到了无欲无求,不喜不悲,心如止水。
生活中无所谓:“中午吃什么?这个行不行?”“行。”“要不那个吧?”“也可以。”工作中无所谓:“你觉
得这两个方案哪个更好些?”“都可以吧。”
“佛系”一词最早出现在2014年,日本媒体把喜欢独自待着,关注自己兴趣爱好和生活节奏,不想在谈恋爱上浪
费时间的男性称为“佛系男子”。但2017年底在中国火爆网络的“佛系”,显然含义更广。
“佛系青年”火爆网络,自然是因为年轻人觉得说的就是他们自己,“扎心”。90后们刚刚从学校走进社会,工
作和生活的压力突然大增,佛系生活方式成为他们应对压力的选择之一。此前曾火爆的丧文化,其实和佛系是一脉相
承的。面对生活的压力,年轻人选择退回到自我,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享受内心的平静,不与别人争短长。
佛系的生活态度,似乎符合古圣先哲无欲无求、顺其自然的教导。不过,如果所有人都这样生活,社会的进步可
能要慢下来了。因为进步,总是因为渴望更好生活的欲望引起的,如果没有了欲望,就没有了动力。
不过,“长者们”也不必为90后太过担忧,所谓“佛系”,也只是他们的一种宣泄而已,打开这篇热文,点个赞,
回头还是该奋斗的时候奋斗,该精致的时候精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尽管上一代总是觉得下一代是“堕落”
的一代,但是年轻人总会取代上一代,成为社会的中坚。
1.2017年的年末,“佛系青年”成为网络热词。对“佛系”现象,社会评价不一。请仔细阅读上面甲、乙两篇文章,
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观点。每条字数不超过20字。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文第⑧段写到鹰与虎有什么作用?
3.倘若你的好友是个“佛系学生”,下面是你们两人的对话,你会怎么劝说他(她)呢?请结合上文和生活实际进行
回答。40字左右。
我:快点跑,要打铃了!
曾:别急,看开就好。
佛东学生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行含以上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A.2017年底在中国火爆网络的“佛系青年”的含义与2014年日本媒体所说的“佛系男子”的含义是不同的。
B.90后们刚刚从学校走进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突然大增,佛系生活方式成为他们应对压力的唯一选择。
C.古人多有好闲者,北宋苏轼与佛印禅师相交颇深,在黄州归诚佛教,但他心怀百姓、务实为民,在诗、词、散文、
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并非现在所说的“佛系青年”。
D.两篇文章的作者都认为若大家都过着不走心,看淡一切的“佛系”的生活,美好生活就实现不了,社会的进步可
能要慢下来了。
13.阅读《时间去哪儿了》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
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
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栗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
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
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
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实践
和低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
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单还没到
1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
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
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
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却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觉得时间很
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
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
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
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
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明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
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1.开头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
2.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体会第⑤段中加点的“通常”一词的准确性。请指出第⑦段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觉得时间过得越
快。
B.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新路还是接触生活中的新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和新的事物进行处
理和记忆。
C.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
就过去了。
D.人的年龄与过去的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
之,所占比重越大。
三、语言表述
14.下面内容出自《论语•公冶长》,选择其中一条,请结合你阅读过的一部作品,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0
字左右)
(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3)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便民也义。”
(4)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四、写作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这个时代的英雄,多是诞生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工作和学习的坚持之中。坚持做好平凡工作、学习的同时,
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养:坚持做好平凡工作、学习的同时,不断实现超越与创新;坚持做好平凡工作、学习的同时,
不断追求最初的梦想与远方:你也能成长为英雄。
请从上文中提取两三个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联想、感悟或思考。
要求:①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作文篇幅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不
得套作;⑤文中不能出现暗示或泄露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可用A、B、C或甲、乙、丙等代替;⑥为了训练
关键词的提取,请将关键词写在作文纸题目上一行。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解析】
C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A销声匿迹。B眼花缭乱。D惟妙惟肖(xiM)。
2、D
【解析】
此题考查的字形。A:能奈一一能耐,如火如茶-如火如荼,重峦叠障-重峦叠嶂。B:温训卜温驯,司空见贯-司空见惯,
郑重其是-郑重其事。C:号淘-号啕,钉书机-订书机。故选D。
3、D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项中语的意义,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选择。变幻莫测:变幻变化不可测度。变化
很多,不能预料。变化多端:端:头绪。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别具一格:另人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别有用心: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含贬义)义正词严:义:道理。
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义愤填膺: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
懑充满胸中。答案为D。
4、A
【解析】
试题分析:B第三个逗号应该改成句号。C第一个逗号应给为问号。D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分号。
点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
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点号作
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5、B
【解析】
不可理喻,意思是指不能用常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与B句句意不符,使用有误。
6、1.宿锦囊箪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羹
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3.(1)就(2)于是,就(3)同向,先前(4)以……为快乐
5.参考:
A.霸王别姬,鳖与乌骨鸡同烹,甲鱼有攻击性,素有鳖中霸王之称,姬与鸡谐音。得名霸王别姬,内涵丰富,有英雄
悲壮凄丽之感,意境雄浑,厚壮有力,审美新奇,档次颇高!
B.花好月圆,虾仁与鸽蛋同蒸,虾仁蜷曲鲜红与鸽蛋的黄橙圆融搭配,构成一幅花好月圆的美好图景。内涵丰富,寄
寓着人们幸福圆满的甜蜜期盼。
C.踏雪寻梅,白萝卜丝上点缀红辣椒,红白相间,萝卜丝的纯白亮泽营造了雪飘大地的冰洁,红辣椒的点缀似是雪地
上那株赫然出现的红梅。得名“踏雪寻梅”,意境清新,情趣高雅,展现着文人雅士高洁傲岸的志趣与怡然自得的适
意。
D.荷塘月色,荷兰豆、黑木耳、胡萝卜等作底,上置鹘鹑蛋同蒸,这道菜色彩丰富,好似月夜下,清亮的月光,穿透
夜幕的漆黑,洒在碧绿的荷叶上,映衬着满塘的荷花别样的红艳,实在是良辰美景。得名“荷塘月色”,意境深邃清
幽,梦幻斑驳,诗意飘然,流露出超然物外的自我追求。
【解析】
1.此题考查的字形。需要注意“囊”、“箪”的书写。
2.此题考查的名句的默写。理解型默写抓关键词是个重点,例如:《游山西村》一题中的关键词是“招待客人的热情”,
《木兰诗》一题中的关键词是“亲人团聚大备家宴”,《行路难》一题中的关键词是“仕途坎坷而不思饮食”,《十五
从军征》一题中的关键词是“独自吃饭”,《论语》一题中的关键词是“贤士安贫乐道”。
3.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
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饮少辄醉”意思是“喝得很少就醉了“,"辄”意思
是“就”。“国往晓之”意思是“于是去开导他",“因"的意思是‘'于是"。“多为身死而不受”翻译为“从前为
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乡”是通假字,同“向”意思是“从前,先前”。“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为“喜欢
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乐”在这里是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乐”。
4.此题考查的是传统文化常识。A“越菜”——“瓯菜”。故选A。
5.此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霸王别姬”有英雄悲壮凄丽之感,由于是鳖与乌骨鸡同烹,鳖是素有霸王之称,姬
与鸡谐音,含义丰富。“花好月圆”寄予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虾仁蜷曲鲜红好像是“花”,鸽蛋的黄橙圆
润似“月”,两者相融搭配,画面和谐。“踏雪寻梅”创造了一种清幽的意境,表现了文人雅士高洁傲岸的志趣与怡
然自得的适意。白萝卜丝洁白似“雪”,上面点缀的红辣椒好似雪中盛开的梅花,红白相间,色彩明丽。“荷塘月色”
意境深邃清幽,梦幻斑驳,诗意飘然。荷兰豆似飘摇的荷叶,胡萝卜似袅娜的荷花,黑木耳似夜幕的漆黑,上置帮鹑
蛋同蒸,好似月夜下,清亮的月光,,实在是良辰美景
7、(1)独怆然而涕下(2)年少万兜整(3)狐裘不暖锦衾薄(4)心忧炭贱愿天寒(5)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解析】
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
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兜
整”“衾”“炭”等字的书写。
8、(1)甫志高江雪琴(江姐)(2)夏洛蒂•勃朗特罗彻斯特
【解析】
(1)考查对名著中人物的掌握。《红岩》中,叛徒甫志高出卖了许云峰,并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抓捕江姐,关押到渣
滓洞里。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简•爱》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
关的故事情节。《简•爱》是英国著名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这段话是对罗彻斯特说的,看出简•爱勇敢的
追求爱情、幸福,及平等的地位和女性的尊严。
二、阅读
9、1.“霜”,本义是露所凝聚的冰珠,这里的含义是“年”。这里给人以凄凉之感,表现出诗人人生的酸楚。
2.诗人的感情复杂,表现的情感有:诗人久居并州,思念家乡;一旦回乡,又觉得舍不得久居之地;感慨命运对人的
追弄,让人惆怅不已,又无可奈何。
【解析】
1.此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精彩字词的妙处。句中的“霜”在诗中的含义是“年”,给人以凄
凉之感,表现出诗人人生的酸楚,这种意象更富有凄凉、酸楚之感,更易于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
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诗的前半写久客他乡的思乡
之情。十年是一个很久的时间,十年积累起的乡愁,对于旅人来说,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每天每夜,无时无
刻不想回去。可是由于在并州住了十年,不知不觉地对并州也同样有了感情,它已经成为诗人心中第二故乡,所以当
再渡桑乾,而回头望着愈去愈远的并州时,怀念并州的情绪竟出人意外地涌上心头,从而形成了另外一个沉重的负担。
这两种感情,让诗人不觉感慨命运的追弄,惆怅不已又无可奈何。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0、1.①裂(多次)②目(每天)
2.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3.(1)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
(2)“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3)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4.(1)厚遇战士,凝聚士兵奋勇作战的勇气;(2)充分备战,示弱诱敌,聚而歼之。(3)着眼战略,不盲目应战。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
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数”:多次。“日”:每
天。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
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译为: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
事。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之间划开。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
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
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1)“然":然而,可是。”以……为……”:认为……是……。(2)“狱”:
案件。“以”:按照。(3)“入”:在国内。“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4.题干要求答出体现了“良将”的风采的地方,属于文言文要点信息的提取概括。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
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可直接提取“厚遇战士”一词,分
析“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一句,说明打仗很有办法。再如“终以为怯”“是
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毂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陈,大破杀匈奴十
余万骑,单于奔走”是说充分备战,示弱诱敌,聚而歼之。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
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
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
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翻译: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优待战士。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
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
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以前一样。赵王
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
一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
放牧。当时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
“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
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
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
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
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接着消灭檐褴,
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市。
11、1.示例一:我更喜欢“我仰望了六十年的恩师”这个题目。“仰望”一词能体现出我对老师的崇敬,“六十年”
体现出老师对我的深远影响,“恩师”则体现出我不忘老师对我的救命之恩、关爱之恩和教育之恩。
示例二:我更喜欢“我有过这样的老师”这个题目。平实的语言流露出珍视、自豪、怀念交织的复杂情感,同时其含
蓄的表达更能引发读者的好奇。
2.①语文老师担当了为人父母的责任,跟学生的关系特别密切。②在战火硝烟中保护学生,在孤独无助时陪伴学生。
③国难当头,用自身的言行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示例:
问题:本文主要写语文老师,为什么直到结尾才写到语文课?
探究步骤:先关注前面部分所写的内容,体会其中所传达的情感,进而理解全文的主题,以此揣摩作者构思的意图。
【解析】
1.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好的标题的作用常常有: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点明文章中心思想;交代文章写作
情感;新颖而独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文章的线索。“我仰望了六十年的恩师”这个题目,作用是
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出老师对“我”的救命之恩、关爱之恩和教育之恩,并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写出了老师对
“我”的深远影响,表达了“我”对老师的崇敬、感激之情;“我有过这样的老师”这个题目,语言含蓄,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从平实的语言中也能流露出“我”珍视、自豪、怀念、崇敬、感激交织的复杂情感。回答时,先
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找到相关答题区域,结合关键句子回答。“他们担当了为人父母的责任,
跟学生的关系特别密切”写语文老师担当了为人父母的责任,跟学生的关系特别密切。“带领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大
喊大叫,把我们一个个按倒在公路边的水沟里”“我被关到一座孤零零的农舍的楼上。……。这位送饭的人,就是级
任导师——我的语文老师”写语文老师在战火硝烟中保护学生,在孤独无助时陪伴学生。“每当空袭警报的钟声一响,
他便换上长袍马褂,打扮整齐,规行矩步走出我们当校舍的白娘娘庙,站在荒坟头上,一听到敌机的声音,他就仰天
大骂,从不躲避”“这首诗我们以前学过,懂得这是老师对我们的嘱咐,爆发般的齐声应和,滚烫的泪珠洒满胸前”
写国难当头,语文老师用自身的言行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行文思路指材料安排的先后顺序等,如本文先写语文老师,最后写语文教育。探究
这样写的原因,可从文章主题的表现和深化方面分析。本文先写语文老师,主要表现语文老师对“我”的救命之恩、
关爱之恩和教育之恩,以及“我”对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是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结尾才写到语文课、语文
教育,“语文教育又是国民教育的核心。语文教育将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及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并不断地积累和扩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写出语文老师代表的语文教育对一个人、一个民族的重要作用,点明了作
者的写作意图。
12、1.【甲】佛系的本质是聚焦、抓大放小和一层分寸感。【乙】“佛系”是90后面对压力时的一种宣泄。
2.举例论证,以“佛系动物”老鹰、老虎为例,具体论证了“佛系”的本质是抓大放小。
3.示例:亲,风轻云淡是好事,但我们是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纪律是生活的准绳,该有的坚持,该有的分
寸,一定要坚守。
4.B
【解析】
1.考查对议论文论点的理解。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
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仔细阅读文章,甲文找到“⑦有所坚持之后
的“佛系生活”,本质是断舍离,是极简主义,是聚焦。”“⑨除了坚持与随意的辩证法,还有一层分寸感的道理。”
概括出“佛系”的本质是是聚焦、抓大放小和一层分寸感。乙文在文章最后总结出论点“所谓“佛系,也只是他们的一
种宣泄而已。”
2.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划线句子“”比如老鹰和
老虎,鹰立如睡,虎行似病”可知是举例论证,通过举这些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佛系的本质上也是抓大放小的观点。
3.开放性试题,拟写答案根据文章内容考虑,根据我着急催他不要迟到了,同伴因为是佛系青年,倒是不急不慌的语
境。拟写为:善意的提醒他,作为学生要把纪律放在心头,不能什么时候都用佛系的心态来对待。
4.B错,“唯一选择”与原文“选择之一”不符。
13、4.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
5.(4)通常指往往,一般情况,说明一般情况下年轻人还没到4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但并不排除有特殊情况
存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在年龄大小与时间流逝感的关系中是如何
体现“相对论”的。
3.D
【解析】
4.此题考查引用“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的作用,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就有引起下文说明的主要内容一一有
关时间都去哪儿了的介绍,也起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此题一定要读懂下文内容,切忌断章取义。
5.(4)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往往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
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在句子中一般作定语、状语或补语。恰当使用这
些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准确、严密、科学。“通常”指往往,一般情况,说明一般情况下年轻人还没到4分钟时就认为
已经到时间了,但并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存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
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5)考查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划线句子中“不同年龄阶段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百分比”,运用了典型的举
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在年龄大小与时间流逝感的关系中是如何体现“相对论”的。答作用时
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内容。
3.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这类试题一般把选项的内容与原文内容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4年云南省德宏自治州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4年山西省运城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4年栓剂机械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端养老地产研究》课件
- 春节日记锦集8篇资料
- 体育馆干挂观众座椅合同
- 留职停薪合同
- 企业年会用车租赁合同范本
- GB/T 32545-2016铁矿石产品等级的划分
-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
- 阿里云数字化转型生态介绍课件
-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诚信综合实践》PPT
- 奥齿泰-工具盒使用精讲讲解学习课件
- 最新MARSI-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课件
- 工程开工报审表范本
- 航空小镇主题乐园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保洁冬季防滑防冻工作措施
- 少儿美术课件-《我的情绪小怪兽》
- 永续债计入权益的必备条件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