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试题(一模)+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试题(一模)+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试题(一模)+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试题(一模)+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试题(一模)+历史+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次考试为机器阅卷,答案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学校、姓名及考生号填写清楚。答题时客观题用2B铅笔按要求涂写,主观题用黑色水笔填写。2、本试卷共有15题,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3、考试后只交答题纸,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1.越古今跨山海近日国产通讯产品的卫星通讯功能引发热议,也引起了大家对于信息传播史的关注。依据提示,整理线索(1)将以下选项填入“技术发展”的相关空格内A.无线电通信与互联网 B.造纸术与印刷技术 C.口耳相传与依赖自然力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2)将以下选项填入“信息传播”的相关空格内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3)下列三则材料中,能说明信息传播有利于政令通达,便于国家统治的是材料①_______;有利于商贸沟通,社会经济发展的是材料②________;有利于文化传播,开拓人们视野的是材料③_______。(填字母)(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信息传播发展的认识。2.制度之演进政治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一起来探究。文物中的古代政治制度(1)2002年,在湖南湘西里耶古城出土了三万多枚简牍,这些简牍多为官方文书档案,如图的“书同文字”木方。与此文物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周代分封制 B.秦代中央集权制C.汉代察举制 D.隋唐三省六部制(2)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城邦雅典的一项政治制度,按该法规定被放逐的对象当是()A.伤害主人的奴隶 B.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C.对民主造成威胁公民 D.有盗窃行为的公民(3)法律文献中近代政治制度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与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请按要求完成表格。文件相关内容文件名称确立的制度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1689年)①

④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统领一切,议会、内阁、军部互相牵制……(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各州拥有一定自治权利;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1787年)②

⑤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规定实施责任内阁,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1912年)③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填空)(4)依据文件相关内容,归纳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5)下图中反映的政治制度实施于()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建设时期(6)下图绘画中的老妇人拿着一张选民证,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7)结合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政治制度演进的认识。3.梦回宋朝电视剧《梦华录》的热播,让许多观众产生了“梦回宋朝”的情结。有人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宋朝”,勾栏瓦肆、汴河风情、金戈铁马令人无限遐思……(1)以下材料中,帮助我们了解宋朝社会的直接材料是()(双选)A.《宋史》(元脱脱等著) B.《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作) C.《资治通鉴》(宋司马光著) D.《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著)(一)史家笔下的宋朝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至太宗时。江南统一,再平北汉。而终于不能打倒契丹,这是宋室唯一主要的弱征……宋代对外既如此不振,而内部又终年闹穷……——钱穆《国史大纲》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2)依据材料,以上三位史家对宋朝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历史教科书中的宋朝《历史课本第二册》叶圣陶等编1955年出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张海鹏等编2019年出版

(二)宋元十二北宋跟辽和西夏的关系十三北宋的手工业十四王安石变法十五北宋人民的抗金斗争十六民族英雄岳飞十七蒙古的兴起和南宋的抗战

《第三单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与军事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3)对比以上教科书目录在编写上有何不同?简要分析其原因。(4)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发生的是‘过去’,写出来的是历史”,结合材料及所学谈谈你的理解。4.白银“旅行”“货币周游世界,推动世界旋转”——[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一(1)上图贸易航线中船只运送的主要物品分别是()A.甲:工业制品;乙:白银 B.甲:丝绸、瓷器;乙:白银C.甲:白银;乙:手工制品 D.甲:鸦片;乙:棉花、瓷器(2)该贸易航行路线图折射了世界贸易格局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材料二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白银以史无前例的数量流入欧洲,金钱的强大作用支撑起了一个虚拟的共同体……信贷与信托,欧洲建立了海外商业帝国。从白银流动中汲取了能量,他们的资源更加充沛,竞争心更加活跃。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涌入……通货膨胀成了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摘编自[英]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鹅欧洲史1517—1949》(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白银大量流入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材料三澳门的转口贸易把中国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使中国经济首次面对全球经济的新格局,晚明历史大变局的帷幕慢慢揭开。西班牙人的东来,大大拓展了历史大变局的深度与广度。白银流入中国及广泛使用,刺激了政府的赋税改革,刺激了对外贸易……南方一些手工业作坊中出现了自由雇佣劳动的新经营方式……自1600年左右起与欧洲科学、技术、宗教的初期接触。人们或许会认为,这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和东亚近代时期的开端。银子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陈腐的本末说教,社会风尚焉得不大改?——以上材料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等(4)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对“晚明大变局”理解。材料四16世纪以来的中国与欧洲,白银都曾经作为货币而使用,也都经历过白银的大量流入。但是,中国与欧洲……其结局差异之大令我们不由反思……——别曼《近代海外白银流入的货币效应分析:中西方比较的视角》(5)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看待16、17世纪白银的“旅行”对中西方的影响。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次考试为机器阅卷,答案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学校、姓名及考生号填写清楚。答题时客观题用2B铅笔按要求涂写,主观题用黑色水笔填写。2、本试卷共有15题,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3、考试后只交答题纸,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1.越古今跨山海近日国产通讯产品的卫星通讯功能引发热议,也引起了大家对于信息传播史的关注。依据提示,整理线索(1)将以下选项填入“技术发展”的相关空格内A.无线电通信与互联网 B.造纸术与印刷技术 C.口耳相传与依赖自然力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2)将以下选项填入“信息传播”的相关空格内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3)下列三则材料中,能说明信息传播有利于政令通达,便于国家统治的是材料①_______;有利于商贸沟通,社会经济发展的是材料②________;有利于文化传播,开拓人们视野的是材料③_______。(填字母)(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信息传播发展的认识。【答案】1.CBA2.①.④D②.⑤F③.⑥E3.①.①B②.②A③.③C4.信息传播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新发明、新技术让信息传播变得更高效、便捷;信息传播的内容也逐渐从政治军事信息为主,扩展到经济、文化知识等,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解析】【分析】本题为综合题。【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世纪的技术主要是口耳相传与依赖自然力,①处填写C。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的技术主要是造纸术与印刷技术,②处填写B。结合所学可知,21世纪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技术主要是无线电通信与互联网,③处填写A。【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世纪的信息传播有烽火传讯,④处填写D。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以前的信息传播有书籍,⑤处填写F。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处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后,信息传播有电话,⑥处填写E。【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政府设置急递铺,有利于信息传播和政令通达,便于国家统治,①处填写B。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在通商口岸开通电报后,有利于商贸沟通,社会经济发展,②处填写A。结合所学可知,网易慕课APP有利于文化传播,开拓人们视野,③处填写C。【小问4详解】结合不同时期的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传播方式、内容变化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信息传播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新发明、新技术让信息传播变得更高效、便捷;信息传播的内容也逐渐从政治军事信息为主,扩展到经济、文化知识等,改变了人类的生活。2.制度之演进政治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一起来探究。文物中的古代政治制度(1)2002年,在湖南湘西里耶古城出土了三万多枚简牍,这些简牍多为官方文书档案,如图的“书同文字”木方。与此文物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周代分封制 B.秦代中央集权制C.汉代察举制 D.隋唐三省六部制(2)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城邦雅典一项政治制度,按该法规定被放逐的对象当是()A.伤害主人的奴隶 B.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C.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 D.有盗窃行为的公民(3)法律文献中的近代政治制度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与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请按要求完成表格。文件相关内容文件名称确立的制度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1689年)①

④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统领一切,议会、内阁、军部互相牵制……(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各州拥有一定自治权利;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1787年)②

⑤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规定实施责任内阁,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1912年)③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填空)(4)依据文件相关内容,归纳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5)下图中反映的政治制度实施于()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建设时期(6)下图绘画中的老妇人拿着一张选民证,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7)结合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政治制度演进的认识。【答案】2.B3.B4.①.①《权利法案》②.②《合众国宪法》③.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④君主立宪制⑤.⑤民主共和制5.特征:人民主权、议会立法、分权制衡、法律至上、政党政治等。6.B7.A8.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保障。由于时代不同、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性,是各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近代以来,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追求。【解析】【分析】本题是综合题。【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书同文字”木方,这是秦朝的统一文字政策,与其直接相关的制度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B项正确;分封制、察举制、三省六部制,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城邦雅典的一项政治制度,按该法规定被放逐的对象当是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B项正确;奴隶不享受公民权利,只是奴隶主的财产,排除A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有盗窃行为的公民,表述不全面,排除CD项。故选B项。【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的内容,故①《权利法案》;根据材料“《大日本帝国宪法》、《权利法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和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④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各州拥有一定自治权利;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故②《合众国宪法》;根据材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规定实施责任内阁,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故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材料“《合众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中华民国都采用了民主共和制,故⑤民主共和制。【小问4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特征包括人民主权、议会立法、分权制衡、法律至上、政党政治等。【小问5详解】根据材料“三三制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共在抗战期间,在边区实行的政治政策,B项正确;其他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小问6详解】根据材料“选民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做主,A项正确;中共与民主党派实行政治协商制度,排除B项;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C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小问7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保障。由于时代不同、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性,是各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近代以来,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追求。3.梦回宋朝电视剧《梦华录》的热播,让许多观众产生了“梦回宋朝”的情结。有人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宋朝”,勾栏瓦肆、汴河风情、金戈铁马令人无限遐思……(1)以下材料中,帮助我们了解宋朝社会的直接材料是()(双选)A.《宋史》(元脱脱等著) B.《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作) C.《资治通鉴》(宋司马光著) D.《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著)(一)史家笔下的宋朝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至太宗时。江南统一,再平北汉。而终于不能打倒契丹,这是宋室唯一主要的弱征……宋代对外既如此不振,而内部又终年闹穷……——钱穆《国史大纲》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2)依据材料,以上三位史家对宋朝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历史教科书中的宋朝《历史课本第二册》叶圣陶等编1955年出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张海鹏等编2019年出版

(二)宋元十二北宋跟辽和西夏的关系十三北宋的手工业十四王安石变法十五北宋人民的抗金斗争十六民族英雄岳飞十七蒙古的兴起和南宋的抗战

《第三单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与军事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3)对比以上教科书目录在编写上有何不同?简要分析其原因。(4)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发生的是‘过去’,写出来的是历史”,结合材料及所学谈谈你的理解。【答案】3.BD4.钱穆认为宋朝“积贫积弱”;陈寅恪认为宋朝“造极于世”;费正清认为宋朝“商业革命”。三位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宋朝做出了不同的评价,反映了历史学家的不同的认识与思考。5.不同:在内容上前者偏重政治、军事,后者更加全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在观念上前者以宋朝为正统,后者着眼于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原因:受时代环境(政治形势)、教育理念、学术动态等方面因素的影响。6.历史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是客观和主观共同活动的结果。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客观陈述,也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史学家对“过去”的思考不同,写出来的历史亦是多面相的。【解析】【分析】本题为综合题。【小问1详解】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时空是宋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清明上河图》是宋朝张择端描绘的北宋时期都城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是了解宋朝社会的直接材料,B项正确;《东京梦华录》是宋朝人写的关于都城东京的书,是了解宋朝社会的直接材料,D项正确;《宋史》是元朝撰写的宋朝史书,不属于直接材料,排除A项;《资治通鉴》是宋朝司马光撰写的史书,内容上起东周,截止到后周世宗,不包括宋朝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B项、D项。【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和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对外既如此不振,而内部又终年闹穷”可分析出钱穆认为宋朝“积贫积弱”;根据材料“造极于赵宋之世”可分析出陈寅恪认为宋朝“造极于世”;根据材料“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可分析出费正清认为宋朝“商业革命”。综合材料可分析出三位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宋朝做出了不同的评价,反映了历史学家的不同的认识与思考。【小问3详解】本题是对比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不同:根据材料“北宋跟辽和西夏的关系”、“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可分析出在内容上前者偏重政治、军事,后者更加全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根据材料“民族英雄岳飞”、“辽夏金元的统治”可分析出在观念上前者以宋朝为正统,后者着眼于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原因:结合时代背景、学术理念进行分析。受时代环境(政治形势)、教育理念、学术动态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小问4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分析。历史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是客观和主观共同活动的结果。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客观陈述,也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史学家对“过去”的思考不同,写出来的历史亦是多面相的。4.白银的“旅行”“货币周游世界,推动世界旋转”——[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一(1)上图贸易航线中船只运送的主要物品分别是()A.甲:工业制品;乙:白银 B.甲:丝绸、瓷器;乙:白银C.甲:白银;乙:手工制品 D.甲:鸦片;乙:棉花、瓷器(2)该贸易航行路线图折射了世界贸易格局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材料二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白银以史无前例的数量流入欧洲,金钱的强大作用支撑起了一个虚拟的共同体……信贷与信托,欧洲建立了海外商业帝国。从白银流动中汲取了能量,他们的资源更加充沛,竞争心更加活跃。随着贵金属的大量涌入……通货膨胀成了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摘编自[英]马克·格里格拉斯等著《企鹅欧洲史1517—1949》(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白银大量流入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材料三澳门的转口贸易把中国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使中国经济首次面对全球经济的新格局,晚明历史大变局的帷幕慢慢揭开。西班牙人的东来,大大拓展了历史大变局的深度与广度。白银流入中国及广泛使用,刺激了政府的赋税改革,刺激了对外贸易……南方一些手工业作坊中出现了自由雇佣劳动的新经营方式……自1600年左右起与欧洲科学、技术、宗教的初期接触。人们或许会认为,这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和东亚近代时期的开端。银子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陈腐的本末说教,社会风尚焉得不大改?——以上材料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等(4)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对“晚明大变局”的理解。材料四16世纪以来的中国与欧洲,白银都曾经作为货币而使用,也都经历过白银的大量流入。但是,中国与欧洲……其结局差异之大令我们不由反思……——别曼《近代海外白银流入的货币效应分析:中西方比较的视角》(5)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看待16、17世纪白银的“旅行”对中西方的影响。【答案】4.B5.太平洋贸易的兴起(贸易中心的转移);围绕中国的白银贸易网络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6.欧洲社会出现了商业革命(如金融机构的建立、商业强国的崛起)、价格革命(通货膨胀、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7.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白银货币化(一条鞭法)、海外贸易兴盛、手工工场等新现象。(回答促进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商业资本的集聚,商帮兴盛、新兴工商市镇发展等酌情赋分。)对外交往上:早期西学东渐,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思想上:黄宗羲等思想家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等新思想。8.认识:中国是白银的流入国,说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有利于促进白银在明清时期成为主要货币,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进而对政治和思想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西方在此时是白银的流出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促使西方对中国发动战争以及走私鸦片,平衡贸易逆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