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琵琶的指法技巧_第1页
2023年关于琵琶的指法技巧_第2页
2023年关于琵琶的指法技巧_第3页
2023年关于琵琶的指法技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慎而思之,勤而行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2023年关于琵琶的指法技巧收拾关于琵琶的指法技巧

琵琶的指法种类多、技巧微妙,那么大家知道琵琶的指法都有些什么吗?下面是我收拾的关于琵琶的指法,欢迎阅读。

琵琶的指法

一、左手指法

捺、带、擞都是用左手指发音,因音量较弱,故又称虚音。虚音是与左手弹奏的实相对而言的。音量方面,实音较强,虚音较弱。如在乐曲某些地方恰当地运用了虚音与实音的有机结合,可使乐曲在音量方面增强对照。这种虚音与实音组合举行的主意,在琵琶传统文曲中见用最多。现将有关捺、带、擞的演奏主意,分离推荐如下。

(1)捺

捺,又称“捺打”、“印”等。演奏捺的主意,是在指关节的运动中,手指端取势将弦身击捺在相品位上,使得微声,捺与前面一音大都成上行举行。

(2)带

带,又称“带起”、“带音”、“放”等。演奏带的主意:当右手弹出前一按音之后,接着在相品位上作向左内方或向外方一拨,然后离开弦身,带起一个较弱或稍强的音来。带与前面一音大都成下行举行。

带起的音,有散音与按音之分。带起散音时,须将按指向左内方或外方一拨,即可带出空弦散音来。带起按音时,则须把下行举行的后一个音先用食指(或中指)按在相品位上,然后再作带的动作。

(3)擞

擞,又称“搔”、“搬”、“抓”、“粘”等。演奏擞的主意:用左手指将弦身按在相品位上,用中指或名指在下面搔弦发音(如用左手中指按弦时,则用无名指搔弦),这是擞按音的奏法;如擞空弦散音时,则可在左手食、中、名三指中挑选一较方便的指头去搔弦即可。擞弦大都在同一条弦上举行。

二、右手指法

弹挑类包括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剔、抚、飞、双飞,而弹、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法。其他右手指法如夹弹、滚、分、摭、勾、抹、剔、飞等,都是由弹挑衍变而成。

a.弹:是用右手食指指甲端(普通用与拇指相邻侧的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左弹出发音。

b.挑:是用右手拇指指甲端(普通用大指外侧的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右挑进发音。弹挑类其他指法的演奏主意:

c.夹弹:是用弹和挑在弦上作延续匀称而不很快的动,每拍依曲调节奏的快慢,普通作四声,有的或作二声。

d.滚:演奏主意与夹弹相同。但在速度上则较夹弹快一倍,即每拍依曲调节奏的快慢,普通作八声,有的作十六声。

e.剔:是用中指甲向左将弦剔出。

f.抚:是用中指肉将弦向右抚进。

g.双弹:是用食指甲将相邻的两条弦向左同时弹出。

h.双挑:是用拇指甲将相邻的两条弦向右同时挑进。

i.飞:是用无名指甲将弦向左飞出。

j.双飞:是用食指甲弹左面的弦,拇指甲挑右面的弦,要连而不断。轮指是五指循环周而复始的演奏,是弹琵琶时获得长音的主要主意。

学习琵琶的益处

1、指法容易,利于锻炼手与脑的熟练配合

琵琶容易的手指动作和左右手的配合,可提高孩子手与脑的协调能力。

2、提高看见力、判断力和控制能力

学琵琶需要唱谱,需在眨眼判断出所认读音符的音高,同时判断出应在哪根弦、用什么指法弹奏出来。有的音在琵琶的四根弦上都可找到,通过反复练习,能慢慢达到控制自如。这些都利于提高学员的看见力、判断力和控制能力。

3、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文化修养

通过聆听和学习这些乐曲,能够亲身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修养。

二、相宜人群

没有听力障碍,手发育正常,有学习意愿的孩子,青年人和老年人都可以作为业余兴趣学习。琵琶可以陶冶情操,相宜在工作、学习之余学习。

对于孩子,6岁以后开始学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