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纤通讯系统的设计实现目录目录……………………..V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主要研究内容 3第二章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设计原理 42.1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 42.2透镜设计依据 52.4本章小结 6第三章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设计结果 63.1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光学模型 63.2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系统数据 73.3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SPT图(点列图) 83.4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FFTMTF图(调制传递函数) 83.5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技术评价 93.5.1该系统的连续性 93.5.2该系统的衰减 93.6光学设计软件Zemax的介绍 103.7本章小结 10第四章总结与展望 114.1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114.2光纤通信的未来 114.2.1光纤通信技术的优点 114.2.2光纤通信技术的缺点 124.2.3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12参考文献 15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光纤通信外文名字称为:Opticalfibercommunications。利用光导纤维和光波分别为传播媒介和信息载体,使用光电转换将信息从一处传值另一处的通讯方法,被称之为“有线”光通信。光纤通信被人类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一下的显著特点:(1)光纤通讯具有特比第的传输损耗,但也拥有很宽的传输频率带宽同时也具有非常大的通讯容积;(2)以二氧化硅为制作原料,成本低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3)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而且可能不受雷电和太阳活动的滋扰;(4)线径细、重量轻、可绕性好等。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伴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一场充满销烟的信息争夺战打响了。大多数信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的,例如:传真、语音、ADSL等等。然而,利用电波传输信息存在着一些缺点:一方面,为了弥补电路中电阻的能量损耗,每过一段时间距离,物理链路方面,就要增加一个信号恢复装置。通过调整电路中的信号,如“纠错”、“放大”等,将失真的“信息信号”恢复到原来的“信息信号”输出。另一方面,由于光纤中有非常细的内芯,信号的传导过程只会占用相对较小的空间,光纤通讯系统的频带宽度较大,使其具有更大的传输容量。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之中,光纤通信技术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通信技术,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石英光纤目前以广泛应用于有线电视和通信系统中,在日常生活中,光纤宽带已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此外,还存在着氯化物光纤、塑包光纤、色散使移光纤、多模光纤等20种以上的光纤。近年来对这类产品的研发在国外取得飞速发展。鉴于其不断丰富使用功能,本文就是设计一种实用的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1.2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在1870年的某日,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来到英国皇家学会的演讲厅,讲述光的全反射原理。他向听众们展示了一个极其简易的实验:在一个装满水的桶里钻上一个洞,然后用一盏灯照亮桶里的水。其结果让观众大吃一惊,人们可以看到发光的水从桶里的小孔流出,水是弯曲的,光也是弯曲的,光线竟然被弯曲的水所吸收了。在很久以前,人类就发现光能沿着酒桶里的酒流传播,还发现光能沿着弯曲的玻璃棒传播。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光线不再直进了吗?后来,该事件受到了丁达尔的关注,在他的精心钻研后,他发现该现象是水等介质的作用,因为它们的密度比周围的物质(如空气)大,也就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在入射角大于某角度的情况下,被折射的光就会消失,所有的光都被反射回水中。表面上,光似乎在水流中弯曲着传播。后来,人们发明了一种高透明度的玻璃纤维,它像蜘蛛丝一样又厚又薄。当光以适当的角度进入玻璃纤维时,光会沿着弯曲的玻璃纤维移动,因为这种光纤可以用来传输光,所以被称为光纤。在1880年的时候,AlexandraGrahamBell发明了光束通话传输系统。直到1960年,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电射及光纤,同年又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科技进展-玻璃纤维的传输损耗大于1000dB/km,此外,还有光圈波导、气体透镜波导、空心金属波导管等材料。1966年7月,高琨博士发表了一篇名为《光频率的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用理论论证可以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来实现光学通信,并大胆猜测未来会生产出超低消耗光纤通信。到1970年,康宁公司的Morrell、kaplong和keck三位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型化学相沉积法(MCVD)成功研制出传输损耗仅为20dB/km的低损耗石英光纤,进一步促进了光纤领域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贝尔实验室也成功研制出全球第一台室温下连续波工作的砷化镓铝半导体激光器,给光纤通信带来了优质的传播光源。1972年,世界光纤研究领域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输损耗降低到4dB/km。1973年,中国邮电部武汉邮电研究所也进行了研究光纤通信的任务。197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发明了CVD法(气相沉积法),使光纤的传输损耗达到1.1db/km以下。1976年,世界上第一条光纤通信系统测试线路在亚特兰大贝尔实验室的地下管道中被开通了,采用144根光缆传输信号,传输速率为44.736M/BPs,中继距离为10公里。使用的光纤是多模光纤和光源使用led光源,这传送红外线波长为0.85μm.1976年,世界科学研究宣布,光纤的传输损耗减少到0.5db/公里之内。在1977年,贝尔研究所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开发了一种寿命为100万小时(大约10年的实践)的半导体激光器。1977年,世界上第一个光纤通信系统在美国芝加哥投入商业使用,传输速率达到45Mb/s。同年,也第一次实现了电话光纤网络的实际安装。1978年,福特在法国成功安装了第一根光纤电缆。1979年,中国科学家赵子森研制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根实用光纤,从此他被人们称为“中国光纤之父”。同年光纤传输损耗降至0.2db/km。1980年,多模光纤通信系统的商用传输速率高达140MB/s,并开始了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的现场测试。1982年,中国邮电部重点科研项目“82工程”在武汉启动。1990年,单模光纤通信系统进入商业化阶段,传输速度已经达到565mb/s,同时开始进行光纤零色散移位以及波分多路复用和相干通信的现场试验,先后制定了同步数字体系(SDH)的技术标准,同年,传输损耗降至0.14db/km,接近石英光纤0.1db/km的理论极限值,区域网络和用于短距离传输的光纤也问世了。在1992年,贝尔实验室和日本合作伙伴成功地测试了一种光学放大器,它可以准确地传输9000公里。SDH产品在1993年开始商业化,传输速率低于622Mb/s,1995年2.5gb/s的SDH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1996年,SDH产品进入商用阶段,传输速率达到10Gb/s,1997年,利用WDM技术进行20GB/s和40Gb/s的SDH产品测试取得重大突破。1999年,中国生产的8×2.5gb/s波分复用系统在青岛至大连方向首次开通,沈阳至大连的32×2.5gb/s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也成功开通。2000年,不仅要实现“屋边光纤”,还要实现“桌边光纤”。2005年,上海至杭州开通了有着3.2tbps超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同年,中国提出“光纤到户”。2012年,中国光纤生产能力达到1.2亿芯公里,2013年有望达到1.8亿芯公里,中国的光纤产业发展迅速。1.3主要研究内容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都是基于光的全反射原理。该系统的设计采用ZEMAX软件进行仿真模拟,该系统包括1个光阑、8个光学面、入瞳直径为0.0004082483、出瞳直径为0.0003575443。1运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设计出的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采用1.0641um的参考光线,两个曲率半径分别为-54.576和54.576的平凸镜,基础环境的温度为20.00℃,压力为1.00Kpa以满足设计要求。2对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三位布局图、系统参数、工作原理、调制传递函数(FFT)及点列图(SPT)进行说明分析,并对光纤及光路传输应用、性质及检测方法进行系统阐述。4总结了该设计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展望。第二章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设计原理2.1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技术是基于光的全反射原理。光纤是光传播的媒介,光纤的组成部分分别是两根单芯玻璃纤维、靠近芯部的包层、涂覆层和套塑保护层。纤芯和包层是由光学性质不同的两种介质组合而成的,内部介质对光的折射率比周围介质的折射率要高一些。因此,当光从高折射率的一侧射入低折射率的一侧时,只要入射角大于临界值,就会发生全反射,能量就不会被损失。在这个时候,外层覆盖层就像一个不透明的物质,阻止了光从表面溢出。光信号通过LED或ILD沿光纤传输,另一端采用pin或APD光电二极管作为检测器接收光信号。为了保证信号的顺利传输,在光传输端之前需要增加光放大器,以提高光纤的光功率,接收端光电探测器后,放大微信号,提高接收能力。本设计采用1.0641um的光作为该系统的传播光线。众所周知,光的传播速度较快,但在不同环境中由于受到介质影响,其传播速度会呈现出较大差异,这同时会导致光在不同物质中进行折射时,相交物质的接触面上会呈现出折射和反射现象,且光折射的角度也会因光入射角度而发生改变,一旦达到相应界限点时,光折射现象就会逐渐弱化并消失,在此种环境下实际上是入射光全部转化为反射光,在按照预设路径进行折返时,就形成了光的全反射现象。现阶段,光纤技术的应用,合理的提升了信息传输效率,与光的折射现象类似的是光纤通讯基本原理。随着光传播能效的不断渗透,数字信号的处理能力也随之有所提高,虽然在应用阶段其能效作用显著,但将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是因为光纤铺设施工阶段,应确保其平整度达到最佳标准,只有这样其传输能效才不会受到不良影。现代社会建筑规模普遍较大,在其中进行光纤铺设往往会耗费较多人力、物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为推动光纤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以解决成本难题为切入点。实际上,光纤通讯技术是以光学纤维为信号传输媒介,具有信息传输优势的现代通讯技术。以信号发出的终端为主体,将信号转化成可传输的电信号,再加之处置及管控,从信源上发出的信号就能借助媒介传递到接收信号的终端,而后通过光电二极管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实现信号形态之间的转换。后期也需要对电信号进行转换,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确保转换后的信息与原始端发出的信息保持一致,一旦存在偏差,信号传输质量就会相对下降。光纤技术在应用阶段,已经产出一定经验,这就为技术的革新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目前,第二代光纤技术的性能等也更加完善,这不仅使其通讯距离有所增加,通讯容量也大幅度提升,在远距离的长途也能基本实现干线通讯。现阶段,全光化与光集成化技术正处于探究阶段,首先前者能够在中继器中省去中间环节,直接发挥放大作用,这就简化了中间流程。而后者则是以减小体积为主要优势,从根本上减少资金投入量,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光纤的可靠性也将有所增强。2.2透镜设计依据对透镜进行设计时,通过光路可逆性按照反向光路进行计算,这样可使物面位于无限远处,透镜对于无限远的光纤进行汇聚,原系统的出瞳位置变为下一个透镜的入瞳位置。对透镜进行优化校正时,我们可以遵循几个依据:某些镜片曲率半径对像差贡献量较大,可以通过对此面的曲率半径进行手动调节,以确定该曲面对整个光学系统的影响。没有像差的透镜只是理想化,是不可能设计出来的,最后的像差会有一个合理范围。对于同一个光学系统轴上的点与轴外的点的像差不能出现明显的差别,应该尽量让全视场中的像质分布的匀称一些,即使有一些西永并不需要考虑到全视场,但是也要满足系统的视场所要达到的要求。为了使该设计系统的传输更加优秀,我们也可以忽略全视场处的像差。利用透镜位于系统中的位置像差性质。例如,为了改变目镜的球差和慧差,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靠近光缆位置的透镜来达成任务。要改变透镜的香像散、畸变和垂轴色差,可以通过改变原理光阑位置附近的透镜达到要求。另外,可以通过场镜来改变场曲。2.4本章小结第二章对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做了详尽的介绍-光的全反射原理。对现在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也做了介绍。对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理论的推导,对该设计的透镜选择进行了阐述,并交代了该设计是基于ZEMAX光学设计软件。第三章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设计结果3.1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光学模型图3.1为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三位布局图,此图可以直观的展现给读者该设计系统的光路,该设计系统的透镜排布以及该设计系统的大致外观。图3.1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三位布局图表3.1是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透镜数据,该设计总共有8个面,圆锥系数权威0,并且有两个曲面,其曲率半径分别为54.576与-54.576。有两个面的厚度为69.714,两个面的厚度为6.000,一个面的厚度为40.000。表3.1透镜数据表面:类型 标注 曲率半径 厚度(mm) 半直径 圆锥系数OBJ 标准面 无限 - 0 0STO 标准面 无限 0.000 2.041E-004 02 非序列组件 无限 - 0.300 03 标准面 无限 69.714 15.000 04* GRADIUM 无限 6.000 15.000 05* 标准面 GPX-30-70-2 -54.576 40.000 15.000 06* GRADIUM GPX-30-70-2 54.576 6.000 15.000 07* 标准面 无限 69.724 15.000 0IMA 标准面 无限 - 0.365 03.2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系统数据表3.2为该系统的数据,该系统总共有1个光阑,8个面,总长为191.4381,有效焦距为50.45548,光阑半径为0.0002041241,入瞳直径为0.0004082483,出瞳直径为0.0003575443,出瞳位置为-6.115251,像方空间为0.204742,物方空间为0.2。表3.2系统数据面 光阑 系统孔径 有效焦距 后焦距 总长 近轴处理F/#8 1 物方空间NA=0.2 50.45548 19.45401 191.4381 2.390365像方空间F/# 物方空间F/# 光阑半径 入瞳直径 入瞳位置 出瞳直径 出瞳位置0.204742 0.2 0.0002041241 0.0004082483 0 0.0003575443 -6.1152513.3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SPT图(点列图)点列图(SPT)反应的是任意物点发射出充满入瞳的光锥,在像面上产生的交点弥散情况;经常把主光线和像面的交点作为原点,开展量化计算SPT图的弥散情况,ZEMAX在此之上,并且陈列了用虚拟的“质心”、“平均”作为原点的量化点列图。该系统的点列图的弥散斑已经足够小,完全可以达到对于设计的要求。图3.3SPT点列图3.4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FFTMTF图(调制传递函数)FFTMTF基于快速的傅立叶变换,首先计算出PSF(点扩散函数),再由PSF计算出MTF;MFT的计算速度最快,仅仅需对像面(或物面)空间坐标进行×的网格采样。MTF还说明了不同空间频率下的影像的对比度,是一种应用傅立叶变换理论来描绘成像光学系统的方法。FFTMTF中物体轮廓传递情形在低频部分得以反映;光学物体层次传递情况在中频部分得以展现;物体细节传递情况在高频部分得以反应。虽然该系统的取样太低,但是通过分析来看,该设计的调制传递函数图已经达到了该设计的基本要求,所以说,也是合格的。图3.4FFTMTF调制传递函数3.5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技术评价3.5.1该系统的连续性在开展连续性检测时,经常把赤色激光、发光二极管或者其他可见光射入光纤,在光纤的尾端检查光的传出。如果在光纤中有折断或其他的间断点,在光纤输出端口的光功率就会衰减甚至没有光的输出。光线通过光纤的传输后,光纤的传导性能也可以被光功率的率减大小反应出来。如果光纤的率减太大会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可以用光功率计和光源作为光纤传输特性检测的普通性设备。3.5.2该系统的衰减因为光线本身的固有吸收和散射,导致光纤出现衰减。衰减系数需要在很多光波长上检测,因此最好是把单色仪当作检测光源,在多模光纤中,也可以用LED作为测试源,单模光纤一般是用激光器作为的测试源。全程链路衰耗值=光纤衰耗值+耦合器光纤连接头损耗。单模光纤的衰减因数为:衰减量<1.5dB,(1300nm)。多模光纤的衰减因数为:衰减量<2.5dB,(850nm)。3.6光学设计软件Zemax的介绍Zemax是美国RadiantZemax公司的一款光学设计软件,在光学组件的设计与照明系统的照度分析中应用广泛,ZEMAX目前已逐渐成为光电领域熟知的光学设计仿真的首选软件。该软件拥有的两大特征,对于实现序列与非序列的分析受到了广大使用者的好评。在全世界内,ZEMAX已经被许多的使用在设计显示系统,照明系统,成像系统,光纤系统以及漫射光的制造设计使用方面。[2]ZEMAX不仅仅是透镜设计仿真软件,也是全功能的光学设计分析软件,它拥有浅显易懂、功能甚多、操作灵活、设计快速、容易使用等优点,和其它软件相异的是ZEMAX的CAD转别的文件程序支持双向转换,如IGES、STEP、SAT等格式都可以实现转入和输出。而且ZEMAX可仿真Sequential和Non-Sequential的成像系统和非成像系统。Zemax软件通过精简光学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以及制造工程师之间的工作流与交流过程,帮助公司更快产出高品质的设计。Zemax软件包括光学设计软件OpticStudio,用于帮助CAD用户封装光学系统的OpticsBuilder,以及专为制造工程师打造的OpticsViewer。[1]3.7本章小结第三章为本文的主要内容,介绍了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给读者展现了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三位布局图,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了解到该设计,说明了该系统的透镜数据和主要系统数据,分析了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系统的SPT图和FFTMPT图,并且全部都符合设计要求。此外,还对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的技术评价做了简要说明,提供了现在比较常用的两种评价方法:1.光纤系统的连续性检测。2.光纤系统的衰减系数。第四章总结与展望4.1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本文利用ZEMAX设计了一种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为了满足信息损耗小、传输功率大的要求,是该设计系统满足要求,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通过中国知网等查找相关的专业文献,并且充分利用这些网站了结详细信息,以及我校和其他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资源,在查阅和搜索期刊、图书和网站的基础上确定本人的论文有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同时完成外文翻译。2.学习ZEMAX软件的基本操作,确定该系统的光参数和各透镜参数,并利用该软件对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进行仿真模拟。3.简要分析了光纤传输系统在历史上无可替代的作用、光纤通信的世界发展历史以及光纤通信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并且对该设计的研究背景做了简要说明。4.对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做了简要概括,并对该设计进行了必要的理论推导,对于该系统的透镜选择进行了理论的论述。5.展示并说明了该系统的三位布局图,说明了该系统的透镜数据和主要的系统数据。把该系统的SPT(点列图)和FFTMTF(调制传递函数)进行了说明,且都符合设计要求。提供了两种常见的光纤系统评价方法。并对该设计设计软件ZEMAX软件进行了说明。6.设计出了符合要求的光纤及光路传输系统。4.2光纤通信的未来4.2.1光纤通信技术的优点从理论上讲,1000亿个话路同时传输可以由一根仅有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完成。尽管如此高的传输容量当前还远远没有达到,但是已经成功的实现了用一根光纤同时传输24万个话路的试验,光纤和明线、同轴电缆、微波等相比,高出几十乃至上千倍以上的传输容量。仅仅一颗光纤就可以拥有如此巨大传输容量,而几十根甚至上千根光纤被包在一根光缆之中,波分复用技术如果也能够应用到光纤通讯之中,可以一根光纤当作几根、几十根光纤使用,那么通信容量之大令人惊叹。另外,具有极低的衰耗系数的光纤如果配以适当的光发送与光接受设备,可使其终极传输距离达到好几百公里以上。这是传统电缆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在长途一、二级干线通信中具有极大的优势。光纤通讯还具有良好的保密功能,因为光线在光纤中传导时只在纤芯位置传输,以至于不会有光的“泄露”。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光纤在传输信息过程中基本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而且还具有较强的耐腐蚀能力与可挠性。因为光纤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轻的重量,在施工维护的时候就变的很方便,在敷设光阑的时候,既可以直接埋到地下或者管道,也可以架在高空或铺在水底,敷设方式灵活多变。石英,即二氧化硅(沙子)是光纤的重要原材料,它来源丰富,在大自然界中似乎是随处可见,而且资源极其丰富,价格也不是很高。4.2.2光纤通信技术的缺点但是光纤通信也有其一定的劣势。光纤必须合适的增加涂敷,用来保护其脆弱的“身体”。此外,为了保证光纤能够承担适当的敷设张力,在光纤的内部结构上也需要倾注更多的关心。另外,切断和连接光纤也需要高精度的切断接续技术,这是在切断电缆连接是所不需要的。光纤的分录耦合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在较长传输间距的光纤通讯系统之中,都是需要有中继站来为其进行中继,但是光纤并不能为输送中继器提供所需要的电能。而且,光纤弯曲半径也不宜太小。光纤接入网技术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同时满足多个用户的应用要求,从而保证服务的最大化。除此之外,光纤接入网技术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最低的成本范围之内抵抗电磁带来的影响。用光纤代替铜线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传输的效率以及质量。最后,光纤接入网技术还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满足宽带业务数据网的各种要求。4.2.3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光纤通信广泛应用于公共生活领域,主要用于城市电话干线,光纤通信的优点可以很好的在这些领域中发展,并且在逐渐的代替光缆,得到更多领域的使用。在那些过去主要依靠多电缆、微波和卫星通信的长途干线通信中,目前慢慢的都被光纤通信所代替,在全球的比特传输方式中有非常大的优势。光纤通讯在各国公共电信网络和全球通信网络中(如国家一级干线、省级二级干线、县级以下支线)也发挥着很大作用;同时,高质量的彩色电视传输上也大量的采用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在采矿企业中的应用,采矿工业对通讯设备和讯号的传输方式有着自己的更加严格的特殊要求,必须要考虑设备是否安全和通讯是否可靠这两个重要的因素。光纤通讯恰好能够满足这两点要求,光纤通信的原材料二氧化硅本性稳定,不产生火花,不受工业的干扰,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比普通的铜质电缆和无线电通讯系统可靠性更高,质量更好,也更加的方便灵活。不仅有力的保障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而且也给职工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军事领域中光纤通信也起着其他通信产品无法比拟的作用,它可以更加准确、更加有针对性的把信号传输到特定的距离。光纤通信在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也可以出色的完成信息的传输工作,具有很强的战争优势。可以轻而易举地应用在折叠设备上,对于战场指挥的施工也有很大的帮助,避免了在铺设传统电缆时的长度限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连接电缆时所遇到的麻烦。在海军中,它可以协助潜艇清除水雷,航空母舰的机动性和战斗力也因为光纤通信所具有的强大的抗干扰能力而打打提升。在陆军中的光纤制导中,由于光纤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率,增加了导弹的安全性,也最大程度的增加了导弹的安全性;并且也可以提高军用雷达的精确性等。由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加持,军队的军事战斗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加强,促使了军事领域的发展。IP技术已有20多年的发展史。在前20年间,IP除在美国局域网中起作用外,一直没有引起外界重视。而今,IP技术似乎一夜间被世人接受,并以难以置信的迅猛速度发展。其原因何在呢?从表面上看,人们都认为IP技术的迅猛发展与Web有必要联系,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Web,从根本上转变了IP技术默默无闻的状态,其理由是IP网络的不可管理性、不面向连接性及对数据竭力传输特点,跟Web的自由链接特性、不面向业务流和非同步数据传输特点完全兼容。IP技术的发展除与Web有直接关系外,跟光纤通讯的发展也密不可分。光纤通讯的出现与发展,对IP网络的直接影响是人们对IP业务的需求日渐激增,使业务提供商在搭建IP网络时,都考虑到如何把IP技术与具有极大潜力的光纤通讯技术完美融合起来。这也是业界当今讨论的IPoverATM、IPoverSDH、IPoverWDM谁强谁弱的原因。其实,无论哪种技术都有优缺点,我们在设计IP网时,只要根据各种情况综合考虑,就一定能找到一个最佳设计方案。IPo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文化遗址场地保护与利用合同协议书3篇
- 专业拓展训练合作合同书2024版版B版
- 2024离婚双方房产分割及过户操作补充合同版B版
- 2024综合授信额度合同及分期贷款细则版B版
- 2025年度厂房租赁及品牌授权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工业厂房拆除及重建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商业地产项目场地借用合同样本3篇
- 2025年度数字化工厂搬迁工程合同范本4篇
- 油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4版室内粉刷工作班组劳动协议样本版B版
- GB/T 20840.8-2007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 GB/T 14864-2013实心聚乙烯绝缘柔软射频电缆
- 品牌策划与推广-项目5-品牌推广课件
-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完整版)资料
- 发烟硫酸(CAS:8014-95-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 数字信号处理(课件)
- 公路自然灾害防治对策课件
- 火灾报警应急处置程序流程图
- 耳鸣中医临床路径
- 安徽身份证号码前6位
- 分子生物学在动物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