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2011张海音_第1页
心理治疗2011张海音_第2页
心理治疗2011张海音_第3页
心理治疗2011张海音_第4页
心理治疗2011张海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治疗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

张海音

心理治疗概述:基本概念是在治疗师与患者建立起良好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其目的是激发和调动患者改善现状的动机和潜能,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促进其人格的成熟和发展。理解心理治疗的含义帮助人们摆脱心理困境:发展的,治疗的专业的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涉及情感、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的误区说理支招救世主心理治疗的目标心理治疗的根本目的是激发患者的潜能,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促进患者人格成熟。因此,缓解或消除症状是近期目标,而促进患者人格成熟则是远期目标。心理治疗的目标目标的确定也与不同的治疗师类型有关:行为治疗的治疗师希望达到的目标更多为外显行为的改变;认知治疗的治疗师要改变患者的歪曲的认知;精神分析治疗师则要改变患深层的心理改变。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适应症亦不尽相同。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1.帮助患者自立的原则:心理治疗师要明确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患者的心理成长,而不是使患者在生活中对治疗师产生心理依赖,要避免扮演患者的人生指导教师的角色。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2.客观中立原则:心理治疗师必须治疗过程中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心理治疗师培训中接受自我分析(Self-experience)或督导十分重要,便于治疗师深入分析医患关系的性质,有利于确定中立的立场。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3.尊重患者的原则:心理治疗师应尊重每一位患者,尊重他们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以真实、诚实、真诚的态度帮助患者。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4.保密原则:心理治疗师应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权,在临床实践中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5.时间限定原则:心理治疗师在其临床服务工作中(心理治疗)应注意遵守治疗时间的规定,通常个体治疗每次的会谈时间为45-50分钟,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延长和更改会谈时间和已经约定的会谈时间。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6.关系限定原则:心理治疗师在其临床服务工作中(心理治疗)应按照本专业的道德规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不得利用患者对自己的信任或依赖谋取私利,不得与患者发展专业工作以外的社会关系。

心理治疗中的治疗关系是治疗师与患者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对患者进行帮助的基础之上的,患者通过这种关系中的支持性因素而发生改变。其实质是一种工作联盟。治疗关系是建立在治疗师与患者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的。13治疗关系的特征治疗关系不同于一般社会关系,具有下列特征:(1)治疗关系具有独特性:这种治疗关系是治疗进行的载体,使患者有安全感,隐秘性,有利于患者自我探索的进行。治疗关系的特征(2)治疗关系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在心理治疗的全过程,治疗师应保持中立的立场,对患者的言行不加批判,不将个人的意见强加给患者,这是治疗师所应保持的客观的立场。主观性是指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以共情、真诚的态度等待患者,尊重患者,使之感到温暖。这种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有利于治疗关系的深入发展。治疗关系的特征(3)专业限制:包括治疗关系独特性的限制、职责的限制和时间的限制等。独特性在于治疗关系的建立需要患者有寻求帮助的动机;职责的限制是指治疗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改变的产生需要患者自身的努力,治疗师不能越俎代庖;时间的限制是指每次会谈有固定的时间约定,不能随意改变。疗法和疗效疗法:深层(动力学)、CBT、体验取向;疗效:和药物的关系非言语技巧研究表明,人类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存在不一致时,非言语行为更有助于准确地理解个体的心理活动。1.

目光与面部表情:面部表情的改变反映了患者内心活动的变化。目光的接触与回避同样反映了患者心理活动的改变。非言语技巧2.

身体姿势的变化:身体姿势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具有特定的含义,治疗师应注意了解特定身体姿势的含义。会谈中身体的移动常常具有心理学意义。非言语技巧3.声音特征:患者音量的提高或降低,语速的改变等常常反映其内心体验的变化。患者谈话时的声音特征也常常反映了其个人的某些心理特点。倾听技巧:开放式提问是心理治疗中最有用的倾听技巧之一。以“什么”、“怎么”、“为什么”等发问,让患者对有关的问题或事件给予较为详细的回答,而不是仅仅以“是”或“不是”来回答。这是引起对方话题的一种方式,使对方能更多地谈出有关情况、想法和情绪反应等。倾听技巧:鼓励鼓励是倾听技巧之一。指对患者所说的话以简短的词语进行反应,如“嗯…嗯”,“是这样”,“后来呢?”等来鼓励对方进一步讲下去。结合点头、目光注视等非言语行为,使患者真正感受的治疗师在认真倾听他讲话,并真诚希望他讲下去,并努力了解他的问题。重复语句重复语句也是倾听技巧之一。是指治疗师对患者前面所说的话给予简短的重复,是鼓励对方的一种反应。重复语句表明治疗师对患者所说的话中关键词语的注意,同时,通过强调对方所讲内容的某一词语,可以引导患者的谈话向着某一方向的纵深部位进行。同理empathy敏感而深入地理解来访者隐蔽和不显眼的诠释作用人际沟通和连结同理empathy:案例17岁,被迫来治疗,养父母。初始访谈:嘲笑治疗无用、无能、可笑、浪费钱,只为了应付大人------治疗师:如果你不愿接受治疗会如何?来访者:被送住入院。治疗师体验自己恼怒的感受,想拒绝,让他自作自受------治疗师不见诸行动,而是试图同理解------同理empathy:案例“难怪你会生气”被迫来治疗,接受了就是被打败和支配,不接受又会担心更糟糕的事。治疗师:也是进退两难------被拒绝和抛弃三岁被亲戚领养,十四岁反叛行为被学校处理,治疗过2年平稳,和女友分手后学业、网吧------同理empathy治疗师对来访者的观察治疗师对自己感受的观察人类情绪反应的知识不断比较对照互相的关联性同理empathy来访者表达出愤怒,但未表达出被拒绝—无法忍受的情绪。激发起治疗师这样的情绪以掩盖自己的情绪(无意识)。治疗师传达评价:立足于现在,在治疗关系尚未建立时不做深入的诠释。治疗师愿意而且有能力接受投射而不会抛弃和报复他——包容。澄清、面质目的是获得洞察和成长澄清界限边缘型、厌食、说谎、难治疗的女孩子。初次访谈:治疗师说“我想我现在了解你了,你觉得你内心如此痛苦、混乱与迷惑,因此,你想要把这一切都抛给我”。治疗师做了自体他体的界限澄清,但没有拒绝患者,“我想我现在了解你了------”,包容了患者的情感并化为言辞。面质面质提供一种治疗师的观察,把二看似无关的事摆在一起。但有时具有攻击性。患者的个人反应。可能批评和敌意的:指出患者互相矛盾的叙述;温和的:对哭泣者说“你很失落”;对叙述自己考试第一名的人说“你对自己的成就感到光荣”等。面质对患者在谈话中所讲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的实质内容进行复述,即对其谈话的实质性内容的说明。目的是觉察治疗师对患者所谈问题、事物的理解程度,并把一些患者分散说出的事情联系起来。对感受的反馈治疗师通过表述他所理解的患者谈话中所包含的情绪体验,表达了他对患者的情绪反应的理解。治疗师对患者情感体验的正确理解,有助于增进治疗联盟;同时,对于患者而言,可起到鼓励其更多地倾诉自己的感受,帮助其意识并识别自己的情感,帮助其调控自己的情绪的作用。言语及非言语交流的相互作用方式定义日常生活医生患者重复

非言语表达对朋友说“你前倾并用关在说起一件重复言语信息好”并挥手切的语调说:悲伤的事情“那一定很时哭泣。痛苦了”。矛盾

非言语表达与父母在虐待用很高的带面带微笑地言语信息相悖孩子时对孩有攻击性的谈论他/她的子叫喊“打你语气对患者一个深爱的是因为我非说:“我并不人的去世。常爱你”。生你的气”。(应该避免)言语及非言语交流的相互作用方式定义日常生活医生患者替代

对言语交流用点头来代替当病人问“你当医生询问作出非言语说“是”对提问理解我吗”?患者当刻的反应作出回答。医生前倾并感受时患者点头。开始哭泣。补充

非言语反应在说“我爱你”在作出放松在谈论一件阐述或深化面带微笑并的指示时语令人焦虑的言语信息时抚摩对方。速放慢,语调事件时语速变低。加快,身体动作增加。言语及非言语交流的相互作用方式定义日常生活医生患者强调

用非言语来在演讲时讲在说“听上去在讲到最伤心强调或到突出令人生气的象是一件开的地方眼望别较长言语信地方敲桌子心的事”时,处,泣不成声息的某一部分讲到“开心”是改变语调,并抬起头来调节

非言语线索当对谈话内在患者讲话停顿,并突然帮助听者和容感到厌烦时点头表示看着医生,要讲者调节他时头转向别理解,并保持求医生对他/们之间的言处,示意讲尊重关切的她刚才讲的说语交流者不要再讲目光接触,示些什么。意患者继续讲非言语交流的构成所有的非言语交流都或多或少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外貌,身势,辅助语言,空间的使用以及时机。外貌外貌是指一个人的身体,以及他/她的着装、打扮以及卫生。注意患者的身高和体重,修饰和卫生,着装的方式和风格,皮肤和头发的颜色,表情,躯体健康水平,躯体标志,如伤疤,青紫,躯体残疾以及矫形装置。许多特征可以提供重要的非言语交流信息,比如修饰和卫生,躯体缺陷。身势身势是指整个身体或身体的各个部分的运动。非常重要的身势包括头,脸,眼睛,嘴,肩膀,手臂,手,腿,脚及躯干的运动。身势全身任何部位的肌肉运动都是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提供大量的有关病人警觉状态及情绪状态的信息。植物神经反应同样重要。所有这些,包括面部表情,都应根据是否与谈话的言语内容相一致来进行评定。身势病人用身势来表达替代和强调,懂得如何“阅读”病人的身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病人,认识到病人交流的重点所在。医生同样可以通过身势来表达非言语信息。辅助语言辅助语言是指声音和言语的非言语部分,例如音量和音高,言语的速度和流畅性,以及言语的方式。病人音量和音高以及语速和流畅性的解释来自于在一个特定的病人身上的变化。言语的方式是指例如沉默,压力,口音,或一些不寻常的表达,如断断续续,叹气,影响讲话的喘气等。辅助语言有意识地运用辅助言语来补充和强调能够更有效地让病人听到医生要表达的重要的信息。另外应该注意到病人可能会对医生独特的使用声音和言语的方式作出特定的个人的反应。调整辅助言语以适应不同的病人有助于在治疗开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空间的使用观察病人如何使用个人和环境空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病人。空间的使用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是距离和位置。位置是通过治疗室的布置来表达的。如果病人通过改变预先布置好的位置对治疗环境进行改变,我们就可以获得非常重要的信息。时机时机是指治疗中所有的时间参数,例如准时开始和准时结束,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如何利用时间,比如选择什么时间作出重要的自我暴露。时机是调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非言语方式,它可以帮助病人和医生“协商”什么时候谁讲话。时机病人的停顿;医生的停顿;在快要结束前病人做了一个重要的自我暴露。治疗开始和结束的时机可以明显地反应出医生的个人界限以及治疗的界限。三个要点一致性:医生要努力保持个人的言语和非言语相互一致。敏感性:医生接受和理解病人的非言语交流的能力。同步性:医生根据治疗需要配合或反对病人非言语表达的能力。好的倾听不过早地打断病人的谈话,适应病人的语速和停顿的使用是好的倾听的开始;好的倾听吸收所有有关的情感、想法及行为,而不仅仅是病人讲话的内容;好的倾听理解病人言语的大背景,寻找其中的重点和意义;倾听的障碍:不充分倾听

医生注意力不集中,或为个人的烦恼或需要所占据

病人会感到医生没有在听他讲;医生会错失许多病人交流的重要信息倾听的障碍:评价性倾听医生对对听到的东西进行评判,因此失去了客观性病人感到被评判及误解;医生倾向于有优越感以及提建议倾听的障碍:选择性倾听医生根据由偏见或成见形成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去听他期望或想听到的东西病人感到被误解及歪曲了;医生无法听到病人的真实的信息,并且歪曲(常常病理化)了病人的状态倾听的障碍:以事实为中心的倾听医生只听外显的内容(言语信息)而忽略了潜在及隐藏了的内容(个人的以及情感信息)病人感到医生有距离,没有共情,带有逼迫性;医生倾向于过多地提问题,追问病人倾听的障碍:彩排性倾听医生只想着如何对病人作出反应,在病人讲话时脑子里在设计如何反应,因此无法完全集中注意病人感到被误解以及不被尊重,并且会察觉到医生的焦虑;医生会错失重要的信息,会做出精心组织的但没有切中要害的评论倾听的障碍:同情性倾听医生被病人的故事(内容和情绪)所吸引,过分与病人认同病人可能感到被理解但最终没有帮助;医生失去了客观性和适当的距离,最后会导致无效和精疲力尽常见的错误问题:暗示性问题表面上象一个问题,实际是在提供隐藏的建议。常常以这样的方式开头:“你不认为……?”“你可以……?”“你不可以……?”“你曾经考虑过……?”如果“建议”不够好,甚至会破坏关系,降低信任。常见的错误问题:假设性问题假设性问题给病人一种印象医生期望得到某个特定的答案。这样的问题常常这样开头:“但你已经……?”“但你还没有……?”“你真的不想……?”对于这样的问题,病人必须决定是顺从这种假设呢,还是诚实地回答。如果病人不想让医生失望,可能会不情愿地给出不诚实的回答。这在建立关系的初期表现得更为明显。常见的错误问题:假问题与假设性问题一样,假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实际上它们是伪装的命令和指示。使用这些问题“的缺点是病人被一种假装的选择所操纵。有指导或控制病人需要的医生最喜欢这种“问题”。问题在于医生表现得不想指导病人。例子:“由你开始好吗?”,“你希望由你开始还是由我开始?”常见的错误问题:评判性问题会使病人进行防御或让病人感到不舒服。最常见的听上去对所有人都有评判性的例子是“你为什么那么做?”可以这样问“那时你是怎样决定那样去做的?”事实上病人来看咨询师常常因为他们已经感到被别人和自己评判,他们想从咨询师那里得到的是积极的无条件关注和理解。如果病人感到被评判,他们就会保护自己,进行防御。防御会导致不够真实的暴露,妨碍治疗过程。常见的错误问题:攻击性问题与评判性问题密切相关,但更明显。会让病人感到羞辱和尴尬。不管初衷如何,这种问题会贬低病人,表明医生的权威。培养良好的自我觉察是不使用攻击性问题的前提。病人是脆弱的,攻击性问题利用了病人的脆弱,使病人更受打击。例子:“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个?”“你到底想说什么?”“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这有用吗?”“那又怎么样?”“你能理解这个简单的道理吗?”

常见的错误问题:控制性问题问题是侵入性的,忽略了病人的问题和需要,满足的是医生的愿望。医生在治疗中转换话题或方向是很正常的。如果这种转换不是出于治疗目的,而是因为一些治疗师个人的原因,她就会变得具有控制性或侵入性,有时医生会对某些话题感到不舒服而转变话题。有时相反,医生因为个人兴趣会对某些话题过分追求细节。显然,这些问题源自于医生本人未解决的个人或职业问题。常见的错误问题:不相干问题表面上,不相干问题看上去类似控制性问题,它们都表现为转移话题。但是,攻击性问题源自于医生的需要,不相干问题来自与医生对病人缺乏共情。由于不理解病人,这些问题有些离题。无法抓住病人想要探索和表达的关键信息。不相干问题表明医生需要加强共情技术。常见的错误问题:内容不同的多个问题内容不同的多个问题会让病人感到迷惑,不知应该先回答哪个好,同时也反映了医生思路不清,缺乏组织。有时这类问题并不会让病人感到为难,病人会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最重要、最相关的问题进行回答。接下来医生要决定其他问题是否重要,是否需要在追问。常见的错误问题: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是病人可以用非常简单词语,甚至用是否来回答的问题。封闭性问题有三个缺点:1.病人不需要提供很多的信息,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交流不充分;2.使用封闭性问题导致医生必须为病人做所有的工作;3.封闭性问题需要医生讲许多话,无助于积极及相互合作的交流。并不是所有的封闭性问题都是不恰当。转换到开放性问题:常见的错误问题:机关枪式的问题机关枪式的问题是指没有深度只有广度的一连串的封闭式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病人即使没有感到受伤害,也会有一种被一个好奇的但不关心的医生轰炸的感觉,没完没了的问题并没有让病人自我暴露。心理治疗的设置:治疗室1.一般要求:心理治疗室应该给人温馨、舒适、简洁,使患者可以很好的放松。治疗室的色彩以淡雅为主,光线适中,同时不宜有较多的摆放。治疗室应配有沙发、茶几或桌椅。也可以有书架等。心理治疗的设置:治疗室2.特殊要求:心理治疗室的布置因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如精神分析,会设有用于自由联想的躺椅;家庭治疗要有较大的空间和足够的沙发和椅子供较多家庭成员使用;音乐治疗配有音乐治疗仪等。儿童心理治疗室应有特殊布置要体现儿童特点。心理治疗的设置:约定1.心理治疗的预约在接受心理治疗之前应有预约。预约可以通过电话和面谈两种方式进行。预约时应简单填写情况表。如果是面谈预约,同时可以签署心理治疗协议。心理治疗的设置:2.心理治疗的频率心理治疗的频率一般是每周一到四次,或每月1-两次,视不同病种,不同病期,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而不同。每次45-50分钟的治疗时间。心理治疗的设置:3.心理治疗的费用接受心理治疗要按标价付费。免费治疗无助于巩固治疗关系,无助于强化患者的治疗动机。

心理治疗的境界增进理解和接纳促动改变和成长任何心理治疗流派都需要基本的技能任何人都有成为好的心理治疗师的潜能精神分析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

张海音简史

1856,5,6

SigmundFreud出生

1873~1880维也纳大学医学院

1882~1884维也纳总医院临床训练历史

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是通过特殊的心理治疗设置,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运用精神分析技术,如分析阻抗、移情、反移情、梦等,对患者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和不成熟防御方式的理解和调整,达到缓解症状,促进患者人格成熟的治疗目标。历史精神分析治疗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最主要流派之一,它形成于19世纪末。由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广泛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精密的临床观察基础上,提出并逐渐形成了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历史弗洛伊德的学生和弟子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理论,根据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发展,将其分为几个阶段: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2)新精神分析学派,又称为新弗洛伊德学派,主要指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3)后精神分析学派,又称为后弗洛伊德学派,主要包括自我心理学、自体心理学派和客体心理学等。历史在弗洛伊德之后,安娜-弗洛伊德和克莱因(Klein)将精神分析更多的用于儿童,极大地丰满了客体关系理论,也渐渐发展形成儿童精神分析治疗学,使精神分析分析治疗的适应年龄大大提前了。

精神分析的含义是关于心理的一种知识体系,部分是通过临床观察而被揭示出来的,部分是通过研究普通的人类现象如梦、失误等而被发现的;指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是指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基本理论:潜意识理论

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即精神结构的地形学说。意识是人体心理活动有限的外现部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活动部分。潜意识是被压抑到意识下面的、无法从记忆中马上回忆的部分,它们通常被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禁止的内容,包括个人原始的冲动和与本能有关的欲望等。潜意识 梦 动作倒错:口误,意外的动作,忘记或搞错姓名或单词 非言语行为基本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与生俱来的部分,是心理能量的基本源泉,它是无意识、无理性的。本我奉行快乐原则,要求无条件地即刻满足。自我是在现实的环境的反复锤炼下,从本我分化出的一部分,它是现实化的本我,奉行现实的原则,是理性的、务实的,力争既回避痛苦,又获得满足;超我又称理想自我,是人格结构中道德和准则的代表,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心理结构

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超我本我自我意识潜意识意识潜意识做决定;整合感知信息防御机制释放紧张道德良心;自我理想本我、超我和自我的冲突冲突举例本我和自我选择一个小的即刻奖励还是大的但要等一段时间的奖励本我和超我决定是否归还多找给你的钱自我和超我选择撒一“无关紧要的谎”还是如实相告本我、自我和超我决定是否还击一个软弱的对手的攻击还是甘受委屈本我、超我和自我决定是否采取一种现实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与你的欲望和道德信念都有冲突自我、超我和本我决定是否受冲动驱使去偷你想要但又付不起的东西基本理论:精神决定论 心理现象和我们的躯体现象一样,没有任何事情是偶然的或碰巧发生的。每一心理事件的产生,都是一些先前的事件决定的。婴儿期和童年的体验对成年后的人格有决定性的影响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理论通过对儿童成长发育过程的观察和回溯成年神经症病人的童年经历,弗洛伊德将个体心理发展与生理功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发现了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1)口欲期:oralstage0一1岁弗洛伊德将婴儿期称为口欲期,是因为对婴儿来说,口腔及口周围黏膜是其满足快乐及交流的最重要的身体部位。这时,婴儿通过口腔的味觉来感受世界和看待世界。这个时期孩子的性敏感区、或叫“快感区”是在口唇部位。

口欲期在口欲期,婴儿的力比多集中在嘴部,从吸吮中得到快乐。婴儿大体上是自我满足的。按照快乐原则生活,婴儿能够得到幻觉的满足,例如当他们在吸吮自己的手指时。口欲期即使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母亲也不能总是能立刻满足她孩子的需要。婴儿渐渐变得能意识到现实了,这对于思考能力的发展是必需的,而思考对在现实世界中采取行动而言,又是必需的,这是成熟自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能力是指能用现实的方法,而不是用幻想来接纳情感和应对现实。肛欲期(analstage,约1-3岁)1岁左右的孩子通常都要接受大小便的训练了,随着括约肌的发达,孩子开始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当大便通过肛门时,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感,这样的感觉不仅是难受,也能带来高度的快感。肛欲期在肛欲期这个阶段还包括对排便或是保留粪便,以及在其他方面同样艰难的抉择。在两难阶段,控制的主题还涉及关于吃或穿方面的冲突。这一阶段的问题标志着开始出现困难:“是给还是拿”。控制和自主性俄底浦斯情结期(Oedipal-complexstage4-6岁)大约从三岁起,儿童开始逐渐注意到他们的生殖器,发现能通过触摸生殖器而感到惬意。他们开始炫耀他们的身体,而且对其他孩子,尤其是对异性孩子的生殖器感到好奇。弗洛伊德称此期为“性蕾期”,因为他认为性器是两性都感兴趣的重要器官。俄底浦斯情结期(Oedipal-complexstage4-6岁)俄底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发展理论的核心部分。俄底浦斯情结是发展的重要基础。弗洛伊德以希腊神话中的英雄的名字来命名这个情结。黛菲.奥拉克预言俄底浦斯会弑父娶母,因为不幸境遇的安排,这个预言实现了。俄底浦斯情结期(Oedipal-complexstage4-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对双亲中的异性有更多的亲近感,而对双亲中的同性可能会出现排斥感。从主客体关系的变化上,此期从二重关系进入了三重关系,或三角关系阶段。和同性父母竞争的欲望也使孩子产生害怕被阉割的焦虑等。俄底浦斯情结期弗洛伊德发现所有的成年人,包括他自己,都或多或少地,深深隐藏着对自己异性父母的依恋,以及随之相伴的对同性父母的敌意。他认为这种情况发生在生命的三岁和五岁之间,并且推测这个主题植入希腊神话里,也隐藏于其它文学作品中。俄底浦斯情结期正是恐惧使小男孩放弃了取代父亲而和母亲在一起的野心。就这样,他内化父亲的形象,把父亲作为,无论在自己内心还是外在都是权威来接受。超我也就是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因此,乱伦的愿望被禁止,整件事都被抑制,从意识的记忆中消失了。不仅仅是恐惧,还有因“不能得到”而妥协所产生的悲伤,在解决俄底浦斯情结中起了重要作用。潜伏期(6-10岁)孩子此时进入一段安静的阶段,对父母及兄弟姐妹的兴趣减少,对动物、运动、学习、自然界的好奇心徒增。

潜伏期在经过阴茎/俄底浦斯期的恐惧和热望占有之后,学龄期的儿童进入了一个潜伏期,在潜伏期里孩子是去性化的,他们的兴趣不再针对性,力比多的能量通过升华机制的作用导向了社交、智力和其他能力的发展。当不得不压抑性欲的萌动时,潜伏期成为一个热衷游戏和尝试的时期。青春期(10-20岁)青春期指心理社会性发展及生物性成熟。

躯体成熟;与原始家庭内客体的心理社会性分离,建立家庭以外的亲密客体关系;性别的确定及个性的形成;认知功能的继续发展;与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进行同化及适应。青春期青春期带来的性和攻击感的急剧高涨,对年轻人提出了要求,要求他们在与前辈的关系中把情感和幻想付诸现实。青春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把性的依恋从家庭转移到外面的世界,于是性的发展进步到最后的弗洛伊德所谓的生殖器期。基本理论: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作用:回避或处理强烈的、具有威胁性的情感,如焦虑,哀伤等维护自尊心理防御机制的理论防御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主要是那些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性的欲望和攻击性表达。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心理防御机制当人们在心理冲突、挫折和应激后会产生焦虑和痛苦,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焦虑和痛苦,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式,而心理防御机制便是这些方式中最主要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就是以某种心理的方式或手段,把自己与现实的关系作出某些改变,使自己较容易接受,不致于引起心理上太大的紧张和痛苦,以保护心情安宁的一种方式。心理防御机制大致可分四大类:(1)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认、曲解和投射等。(2)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幻想和内向投射机制等。(3)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合理化、反向形成等机制。(4)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幽默等。第1层——“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常见于5岁以内的“健康”孩子,也常见于成人的梦中和幻想中。对于应用者说来,这些机制能够改变现实。在旁观者看来,他们是在“发疯”。往往不能靠传统的心理治疗性解释来使它们得到改变;但却能改变现实来改变它们(就像服用氯丙嗪、消除应激、发育成熟)。提供强有力的人际关系上的支持,或让他直接面对现实,都能使应用者暂时放弃它们。妄想性投射对外界现实的直率的妄想,往往是被害性的。

包括:在别人身上体验到自己的感情,并对这种感知采取行动(如丰富的被害妄想)。在事实上放弃了对现实的检验。分裂(splitting)主动地将相互对立的情感、自体表征或客体表征分裂开来的潜意识过程。好-坏表扬治疗师-攻击别的治疗师否认否认外界现实。让生活不那么痛苦。

否认的对象是外界现实,而与压抑不同,较少影响内心现实(压抑影响内心的一个例子是:“我没有发怒”)。它也包括那些作为某一个人主要替身的幻想,特别是已经失去的某人(否认的一个例子是,“我能在自己的心里创造出一个新的他”)。歪曲为适合内心需求而重新塑造一个外界现实形象。包括:不现实的夸大想法、幻觉、满足欲望的妄想和持久的妄想性优越感。包括对自己行为责任的持久否认。也包括那些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可以有一种令人愉快、与另一个人混合或融合的感受(“耶稣活在我心里,并且答应我所有要求。”)不愉快的感情被它们的对立方所替代。就像在宗教信仰;歪曲可能有较好的适应效果。第2层——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常见于三岁到十五岁的“健康”人、性格障碍者以及在心理治疗中的成人。这些防御机制往往能够改变那些亲热感情(或者因为失落了这种感情)所引起的苦恼。在旁观者看来是不必要的。虽然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很难予以改变的,但是人际关系的改善,或者在长期心理治疗时,通过再三的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也有可能改变不成熟防御机制。投射(Projection)把个人自己所不承认的感受归与别人。它包括严重的偏见、因为猜疑而拒绝与人亲热、对外界危险过分警觉、以及为了说明被人冤屈而收集“证据”。有些人在运用这种防御机制后可能显得古怪或易怒,但仍算“合乎法律”。分裂样幻想为解决矛盾冲突或为了获得心理满足而应用幻想,或者经常沉湎与孤独的隐退状态之中。它往往伴有明显地逃避人间亲热感情或用古怪行为来使别人远离自己等情况。并不十分想让人家知道他的幻想。分裂样幻想可以满足个人关系的需要,也可以免得自己对别人明显地表示出攻击或性的冲动。疑病(hypochondriasis)由生离死别(bereavement)、孤独或未被接受的攻击性冲动所产生的对别人的谴责,首先转变成自责,然后是诉说疼痛、躯体疾病等。疑病是把别人的特点内射(introjection)到自己体内,并且因此引起了似乎可信的“疾病”。疑病性内射会产生苦恼和不愉快。这种防御机制允许应用者以他自己的痛苦或不舒服心情去斥责他人,而不会直接向他们提出要求,也不会为了别人忽视他的愿望(往往是未曾表达的)而诉苦。被动攻击行为应用者会间接地(通过被动性)或直接地把应该针对别人的攻击性,表达在自己身上。包括那些会影响别人甚至自己的失败、拖延或疾病。包括为了获得注意而从事愚蠢的或挑衅性的行为,或者为了避免处于竞争地位而当一回小丑。发泄(ActingOut)让一种潜意识的愿望或冲动直接表现出来,以使自己免得意识到所伴有的感情。包括为了避免意识到自己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动作行为、违纪性或冲动性动作和“发脾气”.它也包括为了减轻紧张心情而长期滥用药物、失败、性变态或自伤。发泄也涉及为了避免产生因本能推迟表达所导致的紧张心情,于是长期来听任自己冲动发泄。第3层——“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常见于3岁至90岁的“健康”人、神经症和正在对付急性应激的时候的个体。能够改变个人的感受或本能的表达。在旁观者看来,它们是个人的借口或“神经症的苦衷”。它们往往能在传统的、短程心理治疗性解释之后,作出戏剧化的改变。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用一些从感情上看来较不强烈的说法来思考本能性的愿望,而且不付之于实际行动。处理日常情绪负担。理智化包括为了避免与人发生亲热的感情而对非生物给予太多的注意,或者为了免得表达出内心感情而去注意外界现实,或者为了避免感知整体而去注意无关的细节。强迫思维和行为也包括在内。

合理化 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加以“合理性”解释,借以掩饰潜意识动机。压抑(Repression)表面上看起来是显得莫明其妙的天真行为,口误笔误,或者不能承认某一感官所输入的信息。可以说这是:感情留在意识之中,而观念却被忽视了。压抑会造成“遗忘”。压抑与压制的区别在于,前者能有效地无意识地抑制冲动甚至达到放弃目标的地步,而不只是推延。它只是让人们不能在意识中感知到自己的本能和感情。如果有一个正在哭泣而却忘了为谁哭泣,这就可能是压抑。

退行行退回到成熟前的水平治疗中的反复躯体化疑病婴儿性人格置换(Displacement)把自己的感情改为指向一个较少关心的(较少情感贯注的)客体(对象),而不是针对能引起这种感情的人或情景。包括用某一事物或陌生人来轻易地代替那个在感情上占重要地位的人物。开玩笑、隐含敌意的诙谐和讽刺漫画,都涉及置换。大多数恐怖症、多数癔症性转换反映以及某些偏见,也都涉及置换。

反向形成(ReactionFormation)所表现出的行为是与某种不能被人接受的本能性冲动正好相反的方式。在思考和行动上采取了和潜意识冲动截然相反的方式。当某人希望别人照顾自己却明显地照顾别人、“恨”自己真正喜欢的某人或某事物,或者“爱”自己所恨的竞争对手或所不喜爱的职务。弟弟或妹妹出生时儿童的反应。目的是否认矛盾情感。分离(Dissociation)暂时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性格或某种感觉,以期避免情绪苦恼。包括神游、癔症性转换反映、一种突然的毫无根据的优越感或漫不经心的态度,以及短期地否认自己的行为或感情。包括为了消除焦虑或苦恼而显得忙忙碌碌的行为、通过在舞台上表演来“安全”地表达本能欲望,以及为了麻木自己的不愉快感情而短暂地滥用某种药物或利用宗教的“欢乐”。分离比歪曲较易为别人理解,也比较体谅别人,较发泄来得短暂。

情感隔离(isolationofaffect)通过隔离情感来处理焦虑及其他痛苦体验外科医生不带感情地谈论创伤强迫性人格第4层——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些机制常见于12岁到90岁的“健康”人。对于应用者说来,这些机制能够把现实、人际关系、和个人感情整合在一起。在旁观者看来,它们是美德。在应激越来越多时,它们也有可能改变成较不成熟的防御机制。14、利他(Altruism)替代性和建设性为他人服务,并且本能地使自己感到满足。它包括良性的建设的反向形成、慈善行为,以及对别人的报答性服务。利他与投射及发泄的区别在于,它为别人提供的是真的而不是想象的好处。它与反向形成的区别是,它让应用者至少部分地得满足。15、幽默(Humor)明显地表达了观念和感情,但并不使自己感到不舒服,对别人也不会产生不愉快的影响。某些游戏和滑稽的退行行为都属于幽默。幽默直言不讳、有啥说啥,而且如果没有“在观察中的自我”的某些成分,就不可能应用幽默。幽默使应用者能够忍受而又集中注意到那些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与分裂样幻想不同,幽默不会排斥别人。16、压制(Suppression)在意识中出现了想解决矛盾冲突的冲动,而在意识或半意识中却作出予以推迟的决定。包括在寻找困难时的一线希望、把已经认识到的不舒服感受尽量缩小、在困难面前挺起胸膛、想方设法予以推迟而并不回避。“我明天会考虑这件事情的”,第二天也确实记得考虑此事。17、预期(Anticipation)为未来的内心不舒服感受作切合实际的预期或计划打算。包括对将要出现的事物作有目的而仔细的计划(或担心)、对死亡或外科手术在情感上有了切合实际的预科、与之同时并能够在意识中自觉运用在心理治疗时学到的“自知力”。18、升华(Sublimation)间接地或减弱了地表现了本能,但是既无不良后果,也不会明显地丧失乐趣。包括通过有趣的游戏、运动和业余爱好来表达攻击性,以及在真的求爱时用减弱了的方式浪漫地表达自己的本能。与幽默不同,在运用升华时,这种“为自我(ego)服务的退行”会有真正的后果。与“神经症性”防御不同,在运用升华时,本能没有被阻挠或转移,而是为之另辟途径。艺术成果就是典型范例。感情被承认、被修改、并被定向于比较重要的人物或目标,所以会产生适应的本能性满足。梦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条认识心理潜意识活动的可靠的途径”。梦的主要功能,是使睡眠不受原始的性和攻击冲动的干扰。睡觉者得到一种妥协:在睡眠中某些被梦伪装了的愿望得以满足。梦今天精神分析家认为睡眠的部分理由就是为了做梦,做梦是对白天大量新的心理资料进行重要的处理与整合,不仅仅只是宣泄的方式。梦睡眠时大脑中那些白天工作的“检察官”和理性的逻辑意识都已松懈。回忆起来的梦,看起来荒诞、混乱。梦的工作有象征,还常以浓缩或置换的意象。严肃的人的梦可能表现出相当的幽默能力;压抑自己攻击性从而外表温和平静的人可能梦见正在使用暴力。基本理论:客体关系理论客体(object)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指的是对个体心理发展影响最为重要的人,通常首先是父母或祖父、祖母辈的养育者,其次是兄弟姐妹。一个人在他成年后是否具有与他人建立信任和友好关系的能力,取决于他早年生活经历中的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理论起源于对儿童的分析着眼于比俄底浦斯期更早的人际关系处理自恋、边缘型人格问题不注重驱力理论,更注重关系心理成长的开始:客体关系理论辨认与别人的关系中自己是谁的能力,从婴儿开始就以一种摇摆的方式逐渐发展起来了。经过分化和整合以后,形成了自体和客体影像。早年婴儿-母亲关系对建立自体感和客体感的重要性。心理成长的过程:“3岁看到老”自闭(autism)0-2月共生(symbiosis)2-6月分离—个体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6-24月孵化(hatching)6-10月实践(practicing)10-16月复合(rapprochement)16-24月建立客体永久性(developingobjectconstancy)24-36+月自闭(autism):0-2月半睡半醒的单元系统原始自恋(primarynarcissism):所有的情感能量保留或在固着在自己身上。和母亲完全融合,是母亲的一部分。对外界刺激的一些短暂反应形成了正常自闭阶段和之后其他阶段的连续性。主要是父母对婴儿的依附。共生(symbiosis):2-6月成人的共生经验:一对情侣牵手漫步在河边,春天温暖的黄昏薄暮中,他们无法清楚地分辨彼此,他们是一对。麻醉药起效时,感到内在与外在环境柔和、平静,时间慢了下来,空间也不重要了------在性高潮中,会失去自体感、时间感、空间感,失去了分辨自己和爱人的能力,甚至失去存在的感觉。最强烈的融合体验。成人的共生经验:一个推着购物推车的孕妇感觉到肚子里新生命的第一次胎动,她因此停了下来。在超市的熙熙攘攘和一排排形形色色的罐头之间,她静静地微笑着,透露出她和胎儿的一份共生体验。透过冥想,任何宗教的虔诚信徒也会有和神同在的经验。共生(symbiosis):2-6月自我界限的模糊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被同理地理解(empathicallyunderstood),会有温暖、亲密和愉悦的感觉。反之,维持着清楚的人我界限,那就无法同理。共生(symbiosis):2-6月将一个成人和他的环境隔离,并不是形成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完整自体感。而是自我界限的模糊。共生(symbiosis):2-6月对满足自己需求的客体(母亲)的察觉-双人关系形成。母亲对婴儿需要的察觉和回应:社交性微笑是形成关系的开端。“足够好的母亲”—抱持(holding)—建设性、适应性的关系模式。共生(symbiosis):2-6月愉悦与痛苦,好和坏—两个极端。婴儿会混淆是别人还是自己在满足、回应自己—全能感(omnipotence)产生的基础。此阶段父母很享受,但也会作一定的撤退。总体来说,父母享受着与孩子逐渐增加的连接。分离—个体化6-24月

1、孵化(hatching)6-10月挣脱离开母亲的抱,作一定距离的观察,并探索母亲身体的其他部分。从玩具等物体中寻找愉悦——过渡客体区分非依附对象——陌生反应从母亲身上下来,但在母亲脚边玩。孵化(hatching)6-10月母亲的应对:受过去亲密关系的影响感到解脱,去工作再怀孕寂寞贫乏,无法承受孩子的分化:一会儿令人窒息的爱,一会儿拒绝。一般情况下互相满足。亲密和疏远平衡实践(practicing)10-16月反复探索玩弄各种过渡客体离开-返回“情感充电”陶醉于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世界之广大—自恋达到顶峰(自大和全能感)“躲猫猫”:探索得到支持——安全感母亲的回应:避免分离痛苦而推开孩子还是提供一个可以信赖的期待。复合(rapprochement)16-24月更能包容分离察觉到成长的孤独、脆弱和依赖需要提供帮助又拒绝帮助矛盾:独立和依赖——逆反单独、渺小,愤怒和无助复合(rapprochement)16-24月愤怒指向母亲多——被过去的共生伙伴拒绝更容易感到伤害分裂——全好或全坏独占过渡客体,建立安全感亲密感和自主性之间挣扎,感情修饰同理母亲情绪状态语言表达,接受规矩复合(rapprochement)16-24月性别认同:男孩必须分化更彻底,女孩与母亲相似而维持紧密的联系母亲的稳定非常困难:矛盾,分离焦虑(共生阶段处理得好—满足亲密需要;实践阶段可自恋地享受孩子的自大)建立客体永久性(developingobjectconstancy):24-36+月逐步明确自己是谁能维持对母亲的稳定形象-引申到其他一切发展至终生精神分析技术1.治疗联盟:治疗联盟是病人与在精神分析的设置下,与有较强的治疗动机,与治疗师之间建立的非神经症性的、合理的、可以理解的和谐且牢固的关系。建立工作联盟对于维持治疗有致关重要作用。2.移情:移情为精神分析时患者无意识地将自己与早期的某些客体的关系或情感反应方式在治疗师身上重现,曾经的心理经历包括创伤被唤醒,生动地反映至治疗师的身上。对移情的分析和处理是精神分析治疗主要过程和载体。3.反移情反移情指治疗师被患者所激发的潜意识反应及相关移情的总和。反移情包括了在分析师的人格中有可能影响治疗的一切因素。治疗师对反移情的觉察和理解也是对患者分析的重要载体。移情的定义过去客体关系的重复;移情总是不恰当的;目的总是愿望的满足;“过去的客体”;移情本质上潜意识的;所有的人都有移情。移情的特点:不恰当性强烈的情绪反应矛盾性多变性顽固性正性移情:依赖:早到;不愿结束;对分析师提要求;没有满足会感到失望、愤怒,甚至抑郁、自杀。负性移情:认为医生不够资格;敌意 移情必须小心处理。移情分析移情和反移情移情解释关注咨询室内分析师和病人之间活生生的体验,其特点为强调“此时此地”,它们有时为关系中情感性的“热点”和直接的东西。4.阻抗阻抗是对分析的进展、分析师和分析性方法及过程起反作用的反向力量,即阻碍病人的自由联想、妨碍病人试图回忆和达到对顿悟的理解领会、针对病人的合理化自我及想改变的愿望起反作用的力量。阻抗也可以被理解成防御机制在治疗中的表现。从大的背景上来说,一切妨碍治疗的进行和损害治疗关系的言行都是阻抗。识别阻抗并工作之,也是精神分析主要的治疗内容。阻抗突出了患者所极力防御的内容和时期阻抗提供了患者习惯性的防御。在分析师的帮助下,患者能够认识并最终放弃这些防御。阻抗分析阻抗的常见临床表现:

病人沉默病人不想说情感隔离身体语言琐碎或治疗外的事情阻抗的常见临床表现:

回避话题迟到,爽约病人感到无聊付诸行动阻抗分析:认识阻抗呈现阻抗澄清阻抗解释阻抗修通解释阻抗病人:很抱歉,我迟到了。我正准备出门时,我接到我姐夫的一个长途电话。他说我姐姐病了,是否可以向我借点钱付医药费。我不知道,如果我借钱给他,我怎么继续在您这接受治疗。对我来说,好象事情总是一下子同时出现。解释阻抗治疗师:上次治疗我们看到你对父母的一些不太好的情感。我认为我们在这个地方就要发现一些重要的东西了。今天你却告诉我你无法继续这个治疗了,不是你的原因。这样的情况好象不是仅仅这一次。每当你对你对你自己的了解感到害怕的时候,总会有些事情会出现转移你的注意力。你小的时候也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解决这样的麻烦的。一旦你父母生气了,你就会找到些人或事来表明是他们导致你不能做你应该做的。是吗?5.梦和梦的解析梦是被压抑到潜意识的愿望的满足途径之一。梦可分为显梦和隐意。显梦是指梦的可感知的部分,隐义是指显梦背后的潜意识冲突和愿望。连接显梦和隐意的是梦的解析工作。梦的工作方式有凝缩,转移,象征和特殊表现力等。6.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最重要和常用的技术。治疗师鼓励病人,尽量自由地、无拘无束地把当下进入脑际的思流讲出来,不要在乎所说得是否正确,或者是否合乎逻辑。“自由联想”中患者潜意识的意念、冲突进入意识层面的几率大大增加。自由联想本身也是情绪宣泄、缓解压抑的上佳途径,本身可以有治疗作用。更是治疗师有力分析的主要途径。7.诠释与重建诠释是对患者的表达和行为的潜意识意义的推断和结论,通过分析师对患者说明、讨论,来增加病人关于自己的理解。重建是将患者和他过去的环境中的重要人物置于现实的背景下,在分析过程中重新经历成长,重新体验、理解以至愈合创伤,使患者内心结构、次序得以重整。这个梦(或联想、反应)意味着什么?它是否和新的、重要的潜意识内容有关?此刻是向患者解释的恰当时机吗?诠释诠释一种评论,指出现在的感觉、态度、行为是重复以前。“你害怕如果你对我很生气,会使我拒绝你,就象你害怕父亲------”促进整合,而非因果关系。精神分析的适应症接受精神分析的患者大多数是神经症性障碍,有心理学头脑,能体察自己的感情,能运用理解而使症状缓解,并有相应治疗条件或环境支持,有良好的医患配对。接受精神分析的主要有焦虑障碍,分离性障碍(转换性癔症)、强迫症、神经症性抑郁,躯体化障碍,人格障碍等。精神分析治疗是各种心理治疗的基础。哀伤和修通如果问题与不能被改变的早年经历有关,那么精神分析又如何能有帮助呢?“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地将癔症性的悲伤转变为正常的难过,那么就很有帮助。”哀伤和修通哀伤和修通两者都涉及到逐渐减少对深爱的、但已丧失的亲人或偶像的思念。需要花时间来处理。分析涉及到对以往希望而不现实的自我观点和关系模式的遗弃。旧的东西通过被哀悼,从而能自由地获得新的起点。我们不可能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通过分析,我们成为更深刻、更完整的自己。经典精神分析技巧澄清,诠释---适合于神经症(冲突模式,有较完整的客体关系,同时经验到互相冲突的两种情绪,但努力让一种情绪不被察觉而留在潜意识里)。经典精神分析案例爱恨冲突,多与罪恶、抑郁、悲伤有关,较少混乱行为。一旦感受到想要伤害、处罚、毁灭的客体是复杂所爱客体的一部分,罪恶感和悲伤便出现。案例:男性,43岁,街道科员,抑郁,性功能障碍。失业,分居,自我挫败,有认识无行动(看抑郁症的书,自我剖析,但就是不去找工作)。感受病人的帮助是支配,顺从别人武断行为并气愤,但感无力且无能去报复,消极对抗别人(对妻子、治疗师),然后惩罚自己。经典精神分析技巧保持中立,只对幻想(移情)感兴趣,避免与患者在治疗以外(真实关系)互动。“专业性冷酷”(Freud)治疗关系更多的真实关系互动,治疗师个人元素的作用。治疗师以为在客观中立冷静地诠释,仍然会成为外在客体影响到患者。(真实关系的影响)案例女性,33岁,贸易公司销售,单亲母亲,自称不由自主地过度娇纵她5岁的儿子。焦虑、烦躁、急迫、崩溃感、沮丧、要住院,想放弃一切让别人来照顾她。希望治疗师改变治疗风格,多说一点。治疗师诠释(联系患者小时候的经历,被期待是个理性、负责的小女孩),同时安抚。患者的感受不是诠释和中立,而是安抚。案例(续)“儿子睡不着,反复叫醒自己,恼怒,内疚,妥协-让儿子睡自己边上”,别人反对,要治疗师给建议。“不太确定你总是不理会别人的建议但却要求别人给建议”,治疗师不给建议。患者气愤,说自己解决不了,激动,大声抗议。诠释。患者回顾父母不允许自己依赖感觉被抛弃和愤怒。自己在照顾儿子希望避免。虽有洞察,但不知道如何应对。治疗师准时结束。提醒下次治疗会再见面。案例(续)后来患者自己却很好地应对了和儿子的关系。起帮助作用的不是诠释,是作为真实的个人,外在互动起了作用。治疗师示范了如何不让步,又保持关切。患者内化了治疗师的行为态度。治疗关系诠释和真实关系互相补充和促进治疗关系:包容孩子哭,父母抱;孩子生气,父母关注;孩子伤害自己或破坏,父母抱住他---也包容正性的情绪包容-包容尚未调节好的情绪前例患者焦虑、烦躁、急迫、崩溃感、沮丧、要住院,需要接纳;同时患者也在考验治疗会做出什么建议和干预。治疗关系:“足够好的母亲”足够,又不是太多,不忽略,不多管闲事。对理想父母的强调,反映出对孩子理想化的倾向。当父母要求自己不能犯错时,会产生问题。理想化会贬低孩子。两个三角(twotriangles)何时以及如何做诠释冲突三角防御焦虑隐藏的感觉领悟或人物三角目前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最近发生的事)分析师(诊室里发生的移情)父母亲(过去事件)诠释常常包含两个三角里的任何一个向度。根据治疗过程的紧张强度决定。初期重点目前问题或刚发生的事。案例男性,销售主管,抱怨与女性关系,太近又太远---目前,女友抱怨他不关心,冷酷,他认错,意识到起因有结婚想法---多次改变工作---太靠近一个人或太投入一件事时,变得过分焦虑。案例续-人物三角父母关系患者与母亲关系7岁时母亲出走2年2年后母亲回来患者的反应方式案例续-人物三角分析师出差出差前患者抱怨出差后患者冷漠,要结束治疗---连接---案例续-冲突三角保持冷漠,控制被遗弃的痛苦感觉“不在意”治疗师出差就象患者不在意母亲离家干什么突然好奇治疗师出差和谁在一起母亲干了什么讨论领悟因领悟而治愈,常出现在电影里。治疗过程中对自己过去事件会逐渐有所领悟。对自己潜意识的认识,包括潜意识对行为的影响、早期冲突对目前人际关系的影响,对内在世界更深的理解。领悟认知上的理解,有时可使患者抗拒改变;情绪上的领悟则不然。真正的领悟,即观察内在能力,介于认知上理解和情绪领悟之间。另一种领悟的要素是情绪顿悟。修通(workingthrough)领悟导致修通,修通强化领悟。修通增强自尊。三年是治疗的底线?治疗中的改变,必须在真实生活中活出来。结案过程新的开始戒断哀悼分离成熟结案过程内化治疗师的包容功能,但未能整合。哀悼失去,断奶。接纳治疗有限度。对双方都是困难的。清楚地了断?子女成家后回家?现代精神分析技巧

当人们在别人身上再度找到自己时,便开始知道自己的存在。

-------歌德行为治疗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张海音行为治疗:概念和历史行为治疗(behaviortherapy)是基于实验心理学的成果,用于帮助患者消除或建立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技术。行为治疗:概念和历史1913年Watson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的宣言。提出心理学不仅仅是主观唯心的,而是可以学习得到的客观的行为表现。以“彻底”唯物主义的姿态出现城市化——适应性行为,生产效率,有效管理。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行为治疗:概念和历史Watson甚至认为一切行为均可通过训练得到,过分强调环境的因素。“请给我12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12个婴儿中,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甚至也可以是乞丐或窃贼。”1915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7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金质奖章。曾经是问题行为少年。行为治疗:概念和历史Skinner发展了行为主义理论,提出行为分析理论。同时Pavlov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但直到1958年,JosephWolpe将基于条件反射理论的行为治疗技术用于神经症患者的治疗,标志着行为治疗开始用于临床实践。之后,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使行为治疗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学习律由Wastson(1878-1958)提出。环境决定论。从老鼠跑迷津的实验中观察到学习的作用。认为不论如何复杂的人类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律复杂的学习行为遵循两条规律:1.频因律,即某一行为反应对某一刺激发生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行为反应就越有可能固定保留下来,并在以后遇到相同刺激时发生。2.近因律,即某一行为反应对某一刺激发生在时间上越接近,那么这一行为反应越有可能固定保留下来,并在以后遇到相同刺激时发生。LittleAlbert1919-20华生和雷诺对一11个月大的孤儿在医院中进行的实验。中性刺激:各种动物、圣诞老人等物体无条件刺激:巨大声音导致惊吓哭泣各种配对联系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IvanPavlov(1849-1936)提出“所有的动物和人类的行为实质上都是反射的”。著名的实验:铃声这个无关刺激可以由于食物的强化作用而逐渐成为食物的信号,继而单独的铃声引起唾液的分泌。神经生理学:高级神经活动规律,诺贝尔生理学奖。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从一个无关刺激转变为具有某种信号属性的过程,就是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潜在的新行为模式形成的过程。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还研究了条件反射的泛化、辨别和消退作用。并用这些结果来解释行为的建立、改变和消退的过程。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B.F.Skinner(1904-1990)最早提出,根据其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得出的结论。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斯金纳箱中,安放一根杠杆和一个食物盘。如果碰压杠杆,就会有食物落入盘子中。把一个饥饿的小老鼠放入箱中,开始可能是偶然碰到扛杆而获得食物。几次以后,小鼠便学会了主动按压杠杆,以获得食物。食物是对按压行为的奖励,因此这也是“奖励性学习”。根据同一原理,斯金纳还设计了“惩罚性学习”的实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有力说明:行为的后果直接影响该行为的增多或减少。后果是奖励性的,该行为发生频度增加,称正性强化;反之,后果是惩罚性的,则发生频度减低,称为负性强化。根据这一原理,可以使行为朝预期的方向改变,逐渐建立原来没有的行为模式,成为行为塑造。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虽然以上理论略有差异,但都是以“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为行为的主要解释。这些理论有实验基础,在以后的实践中亦得到证实。但是,人类行为毕竟是复杂的高级情感活动,以上理论还不足以说明所有的现象。行为治疗的主要技术1.行为功能分析指在行为治疗前对环境中和行为者本身的影响或控制问题行为的因素作一系统分析。病人的行为问题是属于习得的,还是由于其它的原因,比如躯体器官的病变或损伤。对于问题行为本身来讲是属于行为缺陷或不足,还是行为过剩。另外,还需分析周围环境怎样影响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与病人本身的动机,与引起问题行为产生的先行刺激有何关系等。行为治疗的主要技术2.放松训练: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16

什么是放松训练?放松是主动去除紧张,这种紧张可以是躯体的肌肉紧张或精神的紧张。通过放松,改变了肌肉中的神经传达到脑部的信号类型,这些不同的信号可导致躯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平静感。肌肉放松在神经系统会产生广泛的效应,因此被认为是一种躯体治疗,与心理治疗同样有效。为了能从放松中充分获益,要求患者主动参与,保证每天练习,持续两个月或更长时间。放松训练的重要性当人长时期处于应激之中,或持续工作及从事其他活动而无消遣,他们的肌肉会高度紧张,难以放松,因此紧张的时间越来越久。最终他们已习惯于紧张,以至于这种紧张状态已成为一种“正常”状态,他们已不能意识到这种紧张的存在。或者即使他们意识到紧张状态,若无帮助便不能从紧张中放松。这种紧张无助于他们的日常活动,甚至阻碍正常的活动。放松训练的重要性由于紧张,可能感到心惊肉跳、易激惹、神经质或忧虑,更可能感到焦虑,有令人不愉快的强迫思维,或出现与紧张有关的躯体症状(如头痛、背痛、消化道症状、腹泻与便秘等)。另外发觉自己长期处于忧虑状态,担心不必要的事情。学会放松将会使这些症状得到控制。放松训练的重要性即使轻微的紧张也可能产生影响,学会区别有用的紧张和不必要的紧张是很重要的。事实上,许多日常紧张是不必要的。只有一部分肌肉参与了维持正常的姿势,如站、坐、走,许多人从事这些活动时使过多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偶尔情况下紧张度提高是非常有益的,如在参加网球赛之前紧张是非常有益的,同样在工作晤谈或考试之前适度紧张有助于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认识到这种适度的紧张是重要的。在以下情况中紧张是不必要的:影响了功能发挥的紧张;紧张强度相对从事的活动而言太高。紧急情况过去之后仍处于高强度的紧张。21放松训练的内容学习放松对于更好地控制焦虑、控制情绪及维持良好的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为此需要学会识别紧张,放松。1、识别紧张:a.什么部位紧张?你觉得脸和额部紧张吗?你会常握紧拳头吗?你还有哪些部位觉得紧张?是否有些身体部位只有到你觉得痛时才会察觉紧张?b.紧张的特点你觉得肌肉绷紧和酸痛吗?你觉得肌肉收缩僵硬吗?你觉得肌肉疲劳吗?你觉得肌肉能有效维持正常姿势吗?23c.哪些内在的事件可以提高紧张度愤怒或沮丧思考自己的困难呼吸或心率的改变孤独厌倦不耐烦d.哪些外在的事件可以提高紧张度别人同你讲话的方式很响的噪音排长队或等待红绿灯工作时被人注视人际关系循序渐进的肌肉放松训练循序渐进地、逐步地放松肌肉的方法是一种实践技能,最好在专业指导者指导下学习。另外放松的磁带作为一种辅助训练方式。怎样放松身体放松的两大原则如下:有目的地使肌肉紧张以便识别紧张的感觉放松肌肉,让身体摆脱紧张一次充分的训练约需20分钟。坐在一把有支撑、有直靠背的椅子上,脚底对着地板,手放松地放在大腿上,闭上眼睛。不鼓励躺着进行练习,以免练习时睡着。房间需要安静、暗光、不受打扰。在放松训练中,要求逐步交替紧张,放松身体每一组肌肉。通过这样的锻炼,患者会更加容易识别紧张,驱除紧张。训练从手开始,逐步沿上臂到肩、颈、头,再向下经胸、背、腰到臀部、大腿、腓肠肌及脚。让肌肉紧张7-10秒,然后放松10秒。在让每组肌肉紧张的同时,要求吸气然后屏气。让肌肉放松的同时,缓慢吐气,时常想着“放松”这个词。在训练结束时,患者安静休息几分钟,享受全身放松的感觉。日常生活以安静、平和的方式重新开始。这样就把放松的感觉带入每天的活动中。深度的放松需要耐心和练习。练习得越多,放松就会变得越深越持久。至少需要8周时间坚持每天练习,才能达到持久的放松效果。一旦充分掌握循序渐进肌肉放松的方法,就能根据需要时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运用放松技能,一旦察觉到肌肉紧张,就可针对相应的肌肉进行迅速准确的放松训练。整天都对肌肉紧张的程度进行监测,就能有更多连续放松的感觉。3.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是吸取了免疫学中“脱敏”的思想,由南非的精神科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