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备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必备知识一、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1)根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具体原因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的激化是二战爆发的诱因。②经济危机是加速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③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是二战的罪魁祸首。④绥靖政策的影响:绥靖主义者充当了二战的帮凶。⑤20世纪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局势朝着新的世界大战的方向发展。2.进程(1)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爆发。(2)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3)转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4)胜利:1943~1945年,意、德、日先后投降。3.影响(1)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2)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5)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4.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实质(1)原因①英、法等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因一战而大大削弱,不愿与法西斯国家正面交锋。②一战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英、法等国国内兴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③英、法等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本能仇恨和对弱小国家的蔑视。④希特勒制造了一种反苏反共的假象,迷惑了英、法等国。(2)实质:损人利己、姑息纵容。5.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启示(1)原因①战争的正义性。战争的性质关系到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中、美、英、苏等同盟国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旨在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正义的。②团结就是力量。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只有团结所有反法西斯力量,才能尽快战胜法西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③战略指导正确。战争在几个战场同时展开和进行,如何避免两线作战,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是一个突出的问题。④战争动员有力。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时间持久、消耗巨大的战争,战争的胜利依赖于雄厚的物质基础,通过战争动员调动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2)启示①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灾难,战争就是灾难,我们必须反对军国主义的复活,捍卫世界和平,决不能让大战的悲剧重演。②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为了应对人类发展的共同挑战,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共同应对挑战。③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前进的最伟大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是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久。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1)原因①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为冷战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②美苏均势局面的形成: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英、法等欧洲传统强国元气大伤;苏联成为唯一可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加之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美苏渐成均势格局。③矛盾激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矛盾激化,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冷战”。(2)表现①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提出“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②苏联:政治上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组建华约组织。(3)特点①二战后美苏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②在美苏双方争夺重点地区未见热战,局部热战并未避免。(4)影响①美苏“冷战”,军备竞赛,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②美苏控制的第三世界国家地区局部冲突不断。③因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20世纪80年代的美苏关系(1)变化①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新“遏制”政策,主张“以实力求和平”;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施加压力。②苏联: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③结果:1987年美苏签订“中导条约”,1985~1988年,双方共签订了43个双边协议。(2)特点:战略优势转向美方,苏联外交战略逐渐收缩。3.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1)人类社会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苏争霸是世界不安宁的根源,美苏争霸的历史教训沉痛,世界人民必须永远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是损人又害己。美苏争霸,进行军备竞赛,投入巨额军费开支,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苏联经济形势的恶化是其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3)美苏争霸,使人类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但高科技的威力使美苏双方都不敢轻易发动世界大战和核战争,只能实行核威慑。(4)美苏都企图把自己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及其价值观强加到别国社会之上,并要推广到全世界。我们必须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5)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美苏争霸,互有攻守,当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强大的时候,在争霸中就处于攻势,反之,经济发展衰退,在争霸中就会处于守势,即劣势。雅尔塔体系的实质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从实力对比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从体系内涵看,美苏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关键能力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1.相同点(1)根源: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起的。(2)影响:都导致西欧国家的衰落,都壮大了美国实力,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都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发展。2.不同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形式战前双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战争很快全面爆发先经历局部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大国的绥靖纵容和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终于演变为世界战争责任战争责任由交战双方共同承担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挑起战争,责任由其承担对战败国处理战胜国把战争责任推到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对战败国进行掠夺性的惩罚,未追究战争中的个人责任处理战败国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实行非军事化,在战败国建立民主体制,追究个人责任和审判战犯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结束的基础上建立的;(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了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3)都体现了大国意志,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4)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不同点

建立基础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建立在美苏力量均势的基础之上调整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大国意图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学科素养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1年6月22日,德国在西线获胜后,纠集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附庸国挥师东进,发动了对苏联的突然袭击,苏联人民奋起抵抗,开始了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苏联人民经过顽强抵抗,1942年1月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1942年夏德军主力进犯斯大林格勒,到次年2月2日,苏联军民全歼德军主力33万人,从根本上扭转了苏德战局。1943年7月到8月苏联人民取得了库尔斯克会战的重大胜利,开始了全线反攻。1944年苏联收复了全部沦陷的国土。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德军在苏、美、英等盟国的联合打击下被迫投降。苏联人民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摘编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德战争爆发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卫国战争的意义。解析:第(1)问,据材料“德国在西线获胜后”可知,苏德战争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而且在西线地区德军已经取得一定程度的胜利,此外德国为了称霸欧洲,确立对欧洲的控制权,还发动了对苏联的突袭,使苏德战争在初期损失惨重。第(2)问,据材料“从根本上扭转了苏德战局”“开始了全线反攻”“德军在苏、美、英等盟国的联合打击下被迫投降”“苏联军民全歼德军主力33万人”可知,苏联卫国战争歼灭了大量德军的有生力量,沉重打击了德国法西斯,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战争的主动权逐渐转移到反法西斯同盟的一边,从而鼓舞了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信心,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答案:(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军在西线取得胜利;德国妄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野心;德国对苏联的突然袭击。(2)意义: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转折点;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有力地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信心。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主要依靠欧洲列强之间的力量平衡所建立并在欧洲主导之下的旧国际秩序,代之而起的是以美、苏、英、中等战胜国建立并主导的新国际秩序。新秩序从组织、思想、社会等各方面消灭德国纳粹暴政和日本军国主义,决不允许其死灰复燃。重新划定了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被其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包括将日本侵占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内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中国(但对中国钓鱼岛的安排,并没有落实)。建立联合国组织,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和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国际托管计划。建立战后国际经济秩序,通过建立三大国际经济组织,规范、调节世界金融、投资和贸易。主要由战胜国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尽管仍然存在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但这一国际秩序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摘编自徐蓝《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新进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秩序得以建立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后国际秩序。解析:第(1)问,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旧国际秩序”得出二战瓦解了原有的国际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的胜利使法西斯覆灭和殖民国家被削弱;据材料“战胜国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存在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得出大国间的合作与妥协。第(2)问,据材料“建立联合国组织,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得出维持了战后世界的整体和平;据材料“对……殖民地……实行国际托管计划”得出推动了世界非殖民化进程;据材料“建立三大国际经济组织,规范、调节世界金融、投资和贸易”得出推动经济全球化;据材料“存在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得出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答案:(1)原因:二战瓦解了原有的国际秩序;法西斯的覆灭和殖民国家被削弱;大国间的合作与妥协。(2)评价:维持了战后世界的整体和平;推动了世界非殖民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课时跟踪检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1939年4月到8月,英、法、苏三国进行了关于缔结互助条约的谈判。英法虽然参加了军事谈判,但只想利用军事谈判来“威慑”德国,以达到避免战争的目的,而不是想用英、法、苏军事同盟来打击德国。英法还企图用军事谈判来牵制苏联,以阻止苏联加入德国阵营。有鉴于此,苏联转而与德国接触。1939年8月23日,两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不得直接或间接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当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的领土发生变动时,苏德两国以立陶宛的北部疆界、波兰的纳雷夫河、雏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划分势力范围。——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苏三国军事谈判的各自目的及三国未能缔结互助条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影响。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日俄战争以后,日美矛盾成了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主要矛盾。此后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会议进一步加深了日美在亚太地区的矛盾,美国作为日本战略敌国的形象日益清晰。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扩张严重侵犯美、英、法等西方大国的利益,进而日本开始实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亚太目标,美国被迫改变传统的孤立主义和“先欧后亚”的外交政策,对日本采取以经济制裁为主的措施,意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使日美之间的矛盾趋于激化。二战爆发和1941年《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更加有利于日本向东南亚和太平洋区域的扩张。随着东条英机上台组阁,日美之间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最后以失败告终。当日本军事准备完成后,东条首相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对美国立即开战,这一决定在12月1日得到了天皇的批准。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摘编自王储、邓永发《珍珠港事件之前的日美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珍珠港事件爆发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影响。

答案解析1、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而不是想用英、法、苏军事同盟来打击德国”可知苏联希望通过三国互助制裁德国侵略;由材料“英法虽然参加了军事谈判,但只想利用军事谈判来‘威慑’德国”可知英法企图利用谈判威慑德国,牵制苏联。第二小问,从材料“有鉴于此,苏联转而与德国接触”可知英法与苏联国家利益和战略目的不同。第(2)问,影响应该从苏联、德国、世界三个角度作答,据材料“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可知使苏联不致首先与德国单独作战,赢得了一定的备战时间;使德国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加快了二战的爆发;从材料“当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的领土发生变动时,苏德两国以立陶宛的北部疆界、波兰的纳雷夫河、雏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划分势力范围”可知苏联同纳粹德国划分势力范围,宰割弱小国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粉碎了英、法两国的战略企图,使其在二战初期遭受重大损失。答案:(1)目的:苏联希望通过三国互助制裁德国侵略;英法企图利用谈判威慑德国,牵制苏联。原因:英法与苏联国家利益和战略目的不同。(2)影响:使苏联不致首先与德国单独作战,赢得了一定的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