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课件_第1页
城市社会学课件_第2页
城市社会学课件_第3页
城市社会学课件_第4页
城市社会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城市社会学导论UrbanSociology提纲一、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二、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三、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四、中国的城市社会学一、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什么是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UrbanSociology)又称都市社会学采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城市进行系统的研究,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中,城市社会学是历史最悠久的,也是内容最宽泛的领域。与研究城市的其他众多学科(建筑学、地理学、经济学等)相比,社会学的最突出特征在于综合性。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社会整体”的。(二)城市社会学的产生城市社会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工业革命的产物。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的社会学家们开始对城市进行系统的研究。早期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滕尼斯(FerdinundTonnis)、涂尔干(EmileDurkheim)、齐美尔(GeorgeSimmel)、韦伯(MaxWeber)等。古典社会学时期的城市社会思想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市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对城市进行专门的论述,但在他们的著述中有许多关于城市的分析。主要包括: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城乡分离与城乡对立城市是资本和劳动力的聚集地城市社会问题2.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Gesellschaft(Community&Society)《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1887)人类共同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共同体(礼俗社会):以乡村社会为代表社会(法理社会):以城市社会为代表人类聚居的两种理想类型这两种类型构成一个理解人类聚居形式的连续统,任何一种现实的聚居形式都能够根据他们在这个连续统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类,或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共同体特性,或者具有某种程度的社会特性。2.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共同体社会意志类型本质意志—情感动机型选择意志—目的动机型意志取向整体意志个人意志行动方式传统的行动合理的行动关系建立的基础亲密的私人关系目的、利益互动表现本地网络,呈密集型超本地网络,呈复合型生活范围家庭、乡村、城镇都市、国家、世界维护手段和睦感情、伦理、宗教常规、法律、公众舆论结合性质有机的结合机械的结合3.涂尔干: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秩序何以可能?核心概念:社会团结(socialsolidarity)机械团结: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以原始社会或传统农业社会为典型代表。有机团结: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出现的,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且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联结纽带,以现代工业社会和大都市为典型代表。社会结构的两种理想类型(纯粹类型)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实质上是社会团结的方式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型。3.涂尔干: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分工程度低分工程度高集体意识强集体意识弱以约束性法律为主以复原性法律为主个性程度低个性程度高建立在特殊规范模式基础上的共识重要建立在抽象和一般价值基础上的共识重要团体惩罚越轨者专门的社会控制机构惩罚越轨者社会成员相互依赖程度低社会成员相互依赖程度高原始或乡村式的城市-工业式的3.涂尔干: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复杂的劳动分工体系给现代城市社会带来了两方面的社会后果:一方面,劳动分工削弱了集体意识,使现代城市社会产生了许多问题,如人际关系疏远、异质化、尔虞我诈式的竞争、极端个人主义等。另一方面,劳动分工带来了城市社会功能性互赖与整合,因此,集体意识的削弱并不会导致现代城市社会的解体。在现代城市社会,劳动分工带来的相互依赖使得社会秩序得以建立。4.齐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第一个学科史意义上的城市社会理论家“TheMetropolisandMentalLife”(1903)从个体的社会心理出发,系统考察城市化和城市社会对个体社会心理的影响,探究人类如何适应城市这一新的社会环境。都市生活的特征:个人主义(Individuality)理性化(Rationality)情感缺失(Lackofemotionalism)专业化(Specialization)分隔(Compartmentalization)4.齐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都市社会环境对个体社会心理和精神生活的影响:[1]人口聚居规模:个人“孤独地走在人群里”。[2]社会分工:在城市中,极度的社会分工打碎了社会生活的同一性,增强了个体个性意识的觉醒;分工的发展还促使个人与其所创造的文化世界的异化;[3]货币经济及理性化:“大都市始终是货币经济的中心”。5.韦伯:城市的比较历史研究“TheCity”(1921)城市的定义:密集的“聚落”,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的存在(市场是城市的经济中心)。一个聚居地要成为完全的城市社区,它必须得具有较强的工商业性格,还得具备以下特征:[1]防御设施[2]市场[3]自己的法庭以及——至少部分的——自己的法律[4]团体的性格(社团组织)[5]至少要有部分的自律性和自主性(市民参政)5.韦伯:城市的比较历史研究东西方城市比较分析:欧洲和中东历史上的城市与印度、日本、中国古代的城市加以比较。除了市场与防御设施,在城市共同体所应具备的其他特征方面,东西方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东方城市没有适用于市民的法律,也没有由市民自律性任命的法庭;东方城市基本上没有自律性的行政,其行政上从属于中央集权制度;东方城市的社会组织是以亲属、氏族等为基础的;东方城市的居民不具备西方城市的市民权力和法人性格;东方城市的居民对行政事务的自律权力及参与程度远不及西方城市;东方城市通常不存在类似西方可以代表市民的共同体(如市参政会)。中国古代的城市的中心是衙门,即官府。以明清北京城为例,紫禁城是中心,而市场放在南城,如菜市口、花市、磁器口。中国古代城市的政治、军事意义更大,而西方城市经济、市场的成分更大。5.韦伯:城市的比较历史研究城市类型学,根据城市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将城市分为四种类型:[1]消费城市:各种大型消费者的存在(尽管其收入来源各异),对当地工业生产者及商人的营利机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君侯城市、官僚城市(如封建时期的北京城)、地主和掌权者城市。[2]生产城市:人口及其购买力的增加取决于建于当地的工厂或家庭手工业。[3]商业城市:作为商品交易的中介。[4]农耕城市:除了存在典型的市区工业外,市民还生产粮食自己消费,有时也供应市场所需。(三)城市社会学的创立城市社会学的系统研究起源于美国。1892年,社会学家斯莫尔在芝加哥大学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学系。1915年,罗伯特·帕克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研究中心,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因此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基地。芝加哥学派:对城市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除了罗伯特·帕克,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有伯吉斯、麦肯齐和沃思等,他们对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Chicago1830年,芝加哥还仅仅是个居民地,尚未组成城市。1833年8月12日,芝加哥镇成立,当时拥有350名居民。1837年建市,1840年时仅4470个居民。在它历史的第一个百年中,芝加哥是当时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从19世纪初的空白起点增长到1900年已超过一百万。它是当时世界上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城市中唯一在一个世纪前还不存在的城市。

1890年,芝加哥大学建立时,芝加哥是当时美国的三大城市之一,与纽约、费城并列,当时的城市人口为110万。1900年芝加哥人口接近200万,到1930年,其城市人口上升到350万。随着城市的发展,芝加哥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1.罗伯特·帕克:人类生态学理论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1887年获密歇根大学哲学学士学位。随后投身新闻界从事记者工作,热衷于城市社会问题和贫民阶层的调查报道。1898年重返学院,1899年获哈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04年获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学哲学助理教授。1914受邀到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25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1932年9月-12月在北京燕京大学担任访问教授。1933年从芝加哥大学退休,1936年开始担任费斯克黑人大学(FiskUniversity)的教职。城市研究与种族研究(RobertEzraPark)(1864-1944)1.罗伯特·帕克:人类生态学理论《城市:对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进行研究的建议》(1915)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区别于动植物的生态学研究”的“人文生态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类生态学”(Humanecology)。阐明了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指导纲领,即通过对城市具体组织、各种职业和城市文化的研究来研究城市生活。正是按照他的计划,到了1930年代,一系列的城市研究成果涌现出来。1.罗伯特·帕克:人类生态学理论论文《人类生态学》(1936)人类生态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把城市看作是一个由内在过程将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有机体”,并提出要借鉴人类学的方法对当代城市生活进行“更深入、更公正的研究”。自然界的生存竞争法则在人类社会同样存在,即竞争又共生的关系——“竞争性合作”。城市社会的生态过程有四个阶段:竞争、冲突、适应、同化。1.罗伯特·帕克:人类生态学理论人类生态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将生态原则应用于人类社会有两方面的要素:生物的和文化的要素。生物层面是人类社区的基础,在城市里,受到这些生物要素的力量驱使,人们为生存而斗争,适者生存之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群体居住于不同的城市区域。文化要素是建立在生物要素基础上的,包括情感、习俗、规范、道德秩序、法律、机制等,是人类社会不同于生物社会的独特方面。人类生态学就是要研究生物性均衡和社会性均衡得以维持的过程。1.罗伯特·帕克:人类生态学理论移民和同化研究“边缘人”概念:“在两种文化和两种社会的边缘,这两种文化和社会从未完全相互渗透和融合”。一般来讲,移民都属于边缘人,他们都或多或少地会产生“边缘人”的人格。种族关系周期论:竞争、冲突、适应和同化四个阶段。“边缘人”是适应与同化之间的过渡,被两种文化边缘化,并受这种边缘化的煎熬。不过,边缘人同时也是两个群体、两个社会的接触点。教育在种族同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伯吉斯:同心圆理论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913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托莱多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1916年进入芝加哥大学任教。1934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1945-1946年任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主席。城市研究、婚姻家庭研究ErnestW.Burgess

(1886-1966)2.伯吉斯:同心圆理论第一个应用人类生态学理论构建城市生态地图,开创了城市扩展模式的理论。同心圆理论以美国芝加哥城市为例,当时的芝加哥城市是由五个同心圆区域构成的,每个同心圆区域有不同的功能,从中心商业区域开始向周围扩张。2.伯吉斯:同心圆理论3.麦肯齐:城市生态过程论《都市社区》(1933)将人类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城市区域研究城市的发展是产生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的交通工具和沟通技术进步的结果。技术变革是影响城市空间模式的关键变量。对人类生态学的最大贡献是在帕克所创立的人类生态学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城市社会变迁的具体过程,提出了“城市生态过程论”。3.麦肯齐:城市生态过程论四种生态过程:[1]浓缩与离散(concentrationanddispersion)[2]集中与分散(centralizationanddecentralization)[3]隔离(segregation)[4]侵入与接替(invasionandsuccession)4.路易斯·沃思:城市性《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Urbanismasawayoflife,1938)融汇了人类生态学的精髓,从文化层面研究城市。把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叫做城市性。城市性是一系列人类行为的特性表达,这些特性组成所有城市的独特生活方式。“城市性”是从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三个因素及其交互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4.路易斯·沃思:城市性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性是由城市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它包含了一系列社会和文化上的特质:复杂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层和各种各样的职业结构;复杂的社会流动性;城市居民在功能上有显著的依赖性;人际接触有较强的匿名性,是角色之间的互动;社会、文化上的差异导致城市正式控制机构(如法律系统)的发达;城市居民的道德行为呈现较大的差异,居民容忍意识较强。(四)城市社会学的发展随着对城市研究的深入,城市社会学理论呈现出学派林立的局面。20世纪60、70年代,“新城市社会学”开始崛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社会学研究不断推陈出新,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论,如社区主义理论、增长机器理论、全球城市理论等。西方城市社会学研究日益分裂为两大阵营:一些学者专注于非空间的城市社会学研究;另一些学者则把城市的空间形式作为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二、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学者的研究视角、研究兴趣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不同理论流派的具体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关系等等。主要研究课题: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城市化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管理研究等。城市社会学是“以城市整体为对象的,城市社会学不过是把这个‘社会’缩小到城市这一特定范围而已。——是用系统、综合的方法对城市整体进行研究,把被形而上学方式割裂得支离破碎的社会图景,按照它本来的面貌重新拼接起来,形成对城市社会的完整认识。”(向德平,2002)“在城市和乡村的分界变得越来越模糊的情况下,规定城市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没有太大的意义。就某种意义上说,如今城市无处不在,即使在物质上并非如此,至少是社会现实。因此,城市社会学并非纯“城市现象”的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虽然跨越其他专门领域的划分,却集中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严格意义的城市尺度。”(伊夫·格拉夫梅耶尔,2005)三、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的大部分人口都将变成城市人,城市生活将成为人类社会最主要的生存方式,城市问题将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点,因此,城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将越来越突出。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四、中国的城市社会学中国城市社会学的早期探索城市社会学是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的。1917年,清华大学美籍教授狄特莫(C·G·Dittmer)指导该校学生在北京西郊对195家居民的生活费用进行调查。1918-1919年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步济时(J.S.Burgess)和美籍传教士甘博(S.D.Gamble)等在北京进行了一项较大规模的北京城市社会状况调查,调查结果于1921年用英文在美国发表,书名为《北京:一个社会调查》(Peking:ASurvey)。1924年,齐鲁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在中外教师的带领下,对济南的社会概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以《济南社会一瞥》为题于同年用英文发表。中国城市社会学的早期探索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学家开始从事城市问题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人口、劳工、风俗、妇女、教育、灾祸和社会概况等。陶孟如、梁履恭的《中国乡村与城市生活》(1915)。当时的社会调查所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李景汉的《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1929)、陶孟和的《北平生活费之分析》(1928)、杨西孟的《北平生活费指数》和《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等。关注城市底层群体,重视对“生活”的调查研究。

中国城市社会学的早期探索有学者对多个城市进行调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严景耀先生。1924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修犯罪学。1934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35年秋回国重返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任教采用人类学实地调查方法对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进行犯罪调查并写成《北京犯罪之社会分析》(1928)、《中国监狱问题》(1929)、《北平监狱教诲与教育》(1930)

、《北平犯罪调查》(1930)等专著。

雷洁琼与严景耀

吴景超(1901-1968)

在中国早期城市研究中,成体系的当属著名社会学家吴景超先生。1915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3年赴美,求学于明尼苏达大学,1925年获学士学位。同年入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师从美国城市社会学创始人R.E.帕克,先后获硕士学位(1926)、博士学位(1928)。1928年回国,任南京金陵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教授社会学原理及都市社会学。1930年组织成立中国社会学社,历任理事、副理事。1931年到清华大学任教授,1932年兼任清华大学教务长。1952年,调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由于高校院系调整,撤消社会学专业,各院校社会学系也随即撤消)。1953年到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57年,被错划为社会学界著名右派。直到1980年10月17日获平反。吴景超(1901-1968)

主要从事都市社会学、经济学和人口学研究。主要著作有《社会组织》(1929)、《都市社会学》(1929)、《社会的生物基础》(1931)、《第四种国家的出路》(1936)、《劫后灾黎》(1947)。中国20世纪上半叶研究都市社会学的最主要代表人物。在《都市社会学》一书中,阐明了都市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介绍了西方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吴景超(1901-1968)分析都市人口增长、人口质量及城市化问题。“发展中国实业,创造中国的都市,使附庸中可怜的农民,以及一切游手好闲的人,到都市中去寻生活,乃是救济中国人口过剩问题的一个好办法”。中国人口集中到都市,是大势所趋。提出了都市问题的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研究,有“靠得住的事实”作根据。中国城市社会学的恢复发展中国的城市科学起步较晚,自1978年以后才得到迅速发展。城市社会学研究起步更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城市社会学研究才恢复并发展起来。1981年,刚刚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北京市宣武区椿树胡同开展了城市社区研究,对居民生活,家庭婚姻等问题进行了调查。中国城市社会学的恢复发展《中国社会学年鉴(1979-1989)》列举了城市研究的十个方面: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和体制改革研究、中国城市化道路研究、中国小城镇研究、城市人口研究、城市生态研究、城市家庭研究、城市生活方式研究、城市社会问题和社会控制研究、都市社会学学科研究以及都市社会学的比较研究。2004年,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筹备成立,2007年3月1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从事“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与研讨”的分支机构(专业委员)。中国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城市社会阶层社会分层与城市社会区隔(socialsegregation)城市社会问题户籍制度城市流动人口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化模式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城市化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城市社会规划城市建设、城市改造与城市更新城市环境城市管理体系提纲一、人类生态学理论二、新城市社会学理论三、城市增长机器理论四、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五、全球城市理论一、人类生态学理论(一)古典人类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是城市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后产生的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研究范式,它指引城市社会学发展方向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以帕克、伯吉斯、麦肯齐、沃思等为主要代表。城市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生物-文化-空间的复合分析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在20世纪30、40年代一度遭受到各方面的批判而趋于衰落。主要的批评认为人类生态学过于强调人的生物性,忽视了社会性和文化性。20世纪50年代后,一些学者开始重建人类生态学,主要分为两派:“社会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方面。“新正统生态学”:更强调生态方面。(一)古典人类生态学(二)社会文化生态学人类社会最鲜明的特征是文化,文化在人类居住行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口、社会机构的分布,城市土地、空间以及稀有资源的利用模式必须把文化因素考虑在内。代表人物:费雷(WalterFirey)、乔纳森(ChrisonJonassen)、库波(LeoKupper)等。1.费雷(WalterFirey)《波士顿市中心的土地利用》(1975)运用文化理论分析数百年间波士顿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发现了波士顿的土地使用与传统生态论者的预测不一样。波士顿三个地区土地利用情况的实例:波士顿的贝肯山地区。具有某种“象征性”,一直是传统、威望和地位的象征。波士顿公有地、历史遗迹和旧墓地。这些地方是“代表着社区一部分的历史的真实感情的神圣之地”,成为人们崇拜祭祀的对象。波士顿市中心的北端,“波士顿典型的贫困之地”。2.乔纳森(ChrisonJonassen)对纽约挪威人社区地域流动的分析,得出了结果与费雷的调查极其相似。1850-1947年间,纽约挪威人社区从曼哈顿的东南端移到布鲁克林的利奇湾,大约有十公里的距离,但仍是一个完整的挪威人社区。挪威人的传统职业(捕鱼、航海、农业、伐木等)和文化价值两个因素可以说明挪威人社区的地域位置的变迁。3.库波(LeoKupper)库波、瓦茨和戴维斯关于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对城市规划影响的研究。南非白人政府严厉的种族隔离政策对城市主体规划有重要影响:不允许在白人居住区周围设立非白人居民点,大多数非白人地区处在城市外围。毗连城镇的白人区与城镇的连接不能受到限制,非白人地区尽可能远离主要交通干线。将非白人(当地非洲人和印度血统的“有色人种”等)居住的德班地区逐步发展成为欧洲血统居民占用的地区。“土著保留地”将不被考虑在规划项目之内。(三)新正统生态学20世纪50年代兴起产生背景: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遭到批判社会学理论的新发展:结构功能主义崛起研究方法和工具:技术的革新、计算机的应用等城市自身的发展变化:郊区化、城市的扩张、分散(三)新正统生态学新正统生态学一方面继承了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的一些思想,另一方面又对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的立场和概念做了一些修正和重新阐述,克服了古典人类生态学理论的许多弱点,使20世纪50年代的人类生态学理论更为完善,方法论上更可靠。代表人物:霍利(AmosHawley)、奎因(JamesQuinn)、邓肯(OtisDuncan)、施努尔(LeoSchnore)等。1.

霍利:功能主义生态学《生态学与人类生态学》一文(1944)、《人类生态学:一种社区结构的理论》一书(1950)认为空间问题并不是生态学理论的核心问题,而是其附带、次要的问题,只是要考虑的一个因素而已。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类社区的形式和发展。社区是被建构的具有地域性和地方化的功能关系系统。关注点应当是社区的生态过程,即人类通过功能分化而相互依存以适应其环境的过程。1.

霍利:功能主义生态学对于适应的分析主要是围绕生态组织的四个原则展开的(教材P39-40):[1]相互依赖原则[2]关键功能原则[3]功能分化原则[4]支配原则2.邓肯:生态复合体理论提出“生态复合体”(ecologicalcomplex)概念,并建立起系统的生态复合体理论。《社会组织研究中的文化、行为和生态学视角》(Duncan、Schnore、Rossi,1959)人类社会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大到全球,小到一个社区。2.邓肯:生态复合体理论生态系统是由四个关联变量组成的功能相互依赖的生态复合体,这四个关联变量就是人口(Population)、组织(Organization)、环境(Environment)、技术(Technology),简称POET生态复合体。这四个变量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但是,人口与组织一般倾向于被认为是因变量,而环境和技术则被认为是自变量。2.邓肯:生态复合体理论强调环境和技术的变化对作为整体的生态复合体演化的重要性。POET模式的最大价值在于对分析社会变迁的作用,被后来的生态学家广泛用于分析各种社会变迁现象。案例分析:二战期间洛杉矶城市空气污染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二、新城市社会学理论(一)新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普遍经历了一场危机,主要表现为:城市中心的衰败(城市扩张与郊区化)城市重构与城市财政危机城市阶级斗争和社会运动(一)新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生态学理论没有很好地探讨和解释城市社会发生的变化和危机,许多学者纷纷为城市研究寻找新的出路,新城市社会学由此诞生。主要流派包括:空间政治经济学派结构马克思主义学派新韦伯主义学派(二)空间政治经济学派将城市空间发展变化过程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加以考察,将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循环、资本积累、资本危机等社会过程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和视角,具有很强的批判精神。代表人物:列菲弗尔(HenriLefebvre)、哈维(DavidHarvey)等。1.列菲弗尔:空间生产理论人文马克思主义者,法国城市社会学的重要奠基人和代表人物,城市空间研究的开拓者。“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

192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的关注点更多是在哲学领域,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转向城市空间的研究。有关城市的论著主要有:《城市的权利》、《城市革命》、《资本主义的生产》、《空间的生产》等。马克思传统在城市分析中的复兴HenriLefebvre(1901-1991)

1.列菲弗尔:空间生产理论将关注点从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将马克思对生产方式的关注转变为对空间生产的关注。空间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1]城市空间是一种社会产物。“空间的生产”[2]城市空间被资本殖民化。“城市革命”[3]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的功能。[4]城市空间生产中的社会矛盾。2.哈维:资本城市化理论当代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城市地理学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城市社会学理论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纽约城市大学(CUNY)研究院人类学和地理学特聘教授1961年获剑桥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受列菲弗尔的影响转入城市社会学研究著作:《社会公正与城市》(1973)、《意识和城市经验:资本主义城市化的历史和理论研究》(1985)、《资本的城市化:资本主义城市化的历史和理论研究》(1985)、《后现代性的条件》(1989)、《希望的空间》(2000)、《新帝国主义》(2003)等。DavidHarvey(1935-)

2.哈维:资本城市化理论在对城市的研究中更为彻底且始终一贯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将历史唯物主义发展成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进行理论创新,以解释空间是如何生产的以及空间生产过程是如何整合进资本主义动态发展及其矛盾中去的。资本主义下的城市过程是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这二者互动而产生出来的。2.哈维:资本城市化理论[1]人造环境(builtenvironment):城市的本质是一个人造环境,是一种包含许多不同元素的复杂混合商品,是一系列的物质结构。可区分为:生产的人造环境消费的人造环境城市化和城市过程就是各种人造环境的生产和创建过程。资本主义下的城市化过程是资本的城市化,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这个人造环境的生产和创建本身负载了资本主义的逻辑,是资本本身发展需要创建一种适应其生产目的的人文物质景观的后果。2.哈维:资本城市化理论[2]资本的三级循环第一循环(Primarycircuit):资本向产业(生产资料的生产)的投入以及向消费资料的利润性生产的投入。第二循环(Secondarycircuit):资本投资于生产的人造环境和消费的人造环境等项目。第三循环(Tertiarycircuit),主要有两方面:投资于科学和技术研究;投资于众多与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有关的社会开支,如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和公共福利事业等。2.哈维:资本城市化理论[3]资本城市化与阶级斗争社会关系的城市化:劳动力的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分离,资本主义生产和控制系统的重组以及对消费过程的重组以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劳动力进行着两个明显独立的斗争:第一个斗争是在工作场所,是有关工作条件和提供消费品购买力的工资水平的斗争(“工厂车间”斗争);第二个斗争是居住场所的斗争,是关于生活居住地生存条件和成本的斗争。重点是资本城市化过程中的第二种斗争,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与租金占有者及建筑商三方面的对立斗争。(三)结构马克思主义学派运用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城市进行批判性分析与马克思主义注重从生产领域出发研究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不同,新城市社会学的结构马克思主义学派从消费领域出发研究当代城市社会。代表人物是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曼纽尔·卡斯特1942年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一个贵族家庭。1967年获巴黎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并留校担任社会学助理教授。1969-1970年,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担任社会学助理教授。1970年,回到巴黎,在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担任社会学副教授和城市社会学研究室主任。1979年,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任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系和社会学系教授。2003年,任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传播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及政策、规划和开发学院共聘教授。都市化、全球化、信息化研究ManuelCastells

(1942-)曼纽尔·卡斯特代表作:《城市问题:马克思主义思路》(1972)、《帝国主义与拉丁美洲的城市化》(1973)、《城市、阶级与权力》(1978)、《经济危机与美国社会》(1980)、《城市与民众:城市运动的跨文化理论》(1983)、《信息技术、经济重构与城市发展》(1988)、《信息化城市》(1989)、《区域化与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城市管理》(合著,1996)、《网络社会的崛起》(1996)、《认同的力量》(1997)、《千年终结》(1998)等。曼纽尔·卡斯特[1]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重构重新构建城市社会学两个方面,一是确立城市社会学特有的真实的研究对象,二是提供一个理论框架,使之能在真实对象与整体系统的关系中开展研究。在城市社会学已经开展的研究中,唯一可以肯定的有两个:空间和集体消费。空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客体,是城市社会学“极为合理的研究领域”,但不是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对象。能够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对象的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在空间单位与社会单位之间存在一致性”。“集体消费”曼纽尔·卡斯特[2]集体消费(collectiveconsumption)“消费过程就其性质和规模,其组织和管理只能是集体供给”。例如住房、医疗、教育、社会公共设施、闲暇的满足等。社会系统与城市系统城市系统在社会大系统中执行的关键职能——经济功能。城市体系所执行的经济功能既不是生产,也不是交换,而是消费。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消费最主要的功能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把从当代资本主义系统结构去分析集体消费作为城市社会学的任务。曼纽尔·卡斯特[2]集体消费(collectiveconsumption)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中,一个基本的结构性矛盾是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即劳动力的再生产与再生产劳动力必要消费品的供给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一矛盾,政府就对于交通、医疗、住房、教育、公共设施等集体消费品进行干预,以维持资本主义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新的矛盾产生了:政府支付了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而私人资本却获取了由劳动力创造的利润,也就是成本的社会化和利润的私有化。曼纽尔·卡斯特[2]集体消费(collectiveconsumption)政府的财政危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城市问题实际上主要表现为集体消费的供给问题。日常生活的政治化。城市问题的政治化并不必然地引起阶级斗争的加剧,集体消费并不与阶级结构完全一致,因为,被卷入集体消费问题中的并不是哪一个阶级,而往往是以民众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问题提供了一个使多阶级联合起来反抗的基础。城市社会运动成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反抗形式和社会动力。曼纽尔·卡斯特[3]城市社会运动“由于社会的统治利益已经制度化并且拒绝变迁,所以在城市角色、城市意义、城市结构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一般来自民众的要求和民众运动,当这些运动导致城市结构变迁时,我们就把它称为城市社会运动。”(《城市与民众》,1983)城市社会运动一般围绕着三个方面:直接或间接由政府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集体消费;居住者的自我保护或文化认同的保护;与政府的关系。案例:巴黎的住房政策与民众运动;旧金山的同性恋社区;拉美国家城市中的“非法占地居住”运动。曼纽尔·卡斯特[4]信息时代的城市《信息化城市》(1989)、《区域化与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城市管理》(1996)、《网络社会的崛起》(1996)、《认同的力量》(1997)、《千年终结》(1998)等。探讨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城市的影响“二元城市”:社会结构是富人与穷人并存的城市社会结构,中产阶级出现萎缩。“巨型城市”:“非常庞大的人口聚集体”,“全球经济的焦点,集中了全世界的指挥、生产和管理的上层功能;媒体的控制;真实的政治权力;以及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象征能力”。(四)新韦伯主义学派将城市看作是一个社会-空间体系(asocio-spacialsystem)研究重点:城市社会-空间系统产生的生活机会分配的不平等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冲突。继承了韦伯的科层制、市场情境理论,认为阶级是由市场中的生活机会所决定的,并关注行动者的价值。代表人物:雷克斯(ArderneJohnRex)、摩尔(RobertMoore)、帕尔(RaymondEdwardPahl)等。1.雷克斯和摩尔:“住房阶级”理论《种族、社区和冲突:对斯巴克布鲁克的一项研究》著作(Rex

&Moore,1967),《过渡区域的社会学》论文(Rex,1968)。研究出发点: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尤其是伯吉斯的学说),认为城市发展的过程涉及人口从市中心向外围区域的迁移。理论的前提假设:城市在某种程度上共享一个趋于一致的地位-价值系统,即拥有郊区住房被视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迁居郊区是居民普遍怀有的愿望。郊区住房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而获得这一资源的途径在居民中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个人获得稀缺的住房资源主要有两种途径:市场竞争机制和科层制的分配机制。1.雷克斯和摩尔:“住房阶级”理论将城市居民划分为5种“住房阶级”(housingclass):(1)通过现金购买方式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并住在最令人满意地区的居民;(2)通过抵押贷款方式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并住在最令人满意地区的居民;(3)通过抵押货款方式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但却住在不太令人满意地区的居民;(4)住在政府兴建的公共住房的居民;(5)住在私人出租的住房,位于不太令人满意地区的居民。

1.雷克斯和摩尔:“住房阶级”理论是否掌握获得稀缺住房资源的途径成为生活机会分配不平等的新模式。在物质生产领域中发生的为争夺生活机会而进行的阶级斗争同样可以发生在住房消费领域,城市生活中为获得稀缺的住房资源而展开的斗争是另一种形式的阶级斗争。整个城市中有住宅的阶级和无住宅的阶级、住宅好的阶级和住宅差的阶级之间,因住宅产生的斗争造成了持续不断的社会冲突。1.雷克斯和摩尔:“住房阶级”理论城市住房分配体系创造了一个新的阶级划分标准,是否拥有以及拥有何种获得稀缺并被普遍期望的住房的途径使城市居民分化为不同的“住房阶级”。城市社会学的任务首先是分析不同群体在住房分配系统中的位置,进而研究在何种程度上这些群体中的个人意识到他们在住房分配这一市场情境中的相似地位并开始政治化地组织起来去维护或提高他们的地位。2.帕尔:“城市经理人”理论在“住房阶级”理论的基础上,以“城市经理人”(UrbanManagers)的行动解说城市生活机会的配置情况,更深入地剖析城市资源分配的内在过程,进一步指出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是造成社会冲突的根本原因。将城市定义为“一个报酬-分配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特定安排”。城市社会学的任务是研究市场和科层体制共同形塑的城市资源的分配模式,关注的是城市中影响人们生活机会的一些基本限制以及由此形成的模式。2.帕尔:“城市经理人”理论城市社会学分析框架的三个要点:(1)空间在城市分析中的重要性。城市资源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空间属性,城市社会学就是研究那些与城市空间的内在不平等性相联系的资源分配模式。(2)城市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模式并不是由空间或区位决定的,而是那些在社会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个体如“城市经理人”(urbanmanagers)的行为后果。(3)由城市资源的稀缺和不平等分配而导致的冲突是任何社会里都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这种冲突是否会演变为有意识、有组织的政治斗争。2.帕尔:“城市经理人”理论城市经理人早期研究中,帕尔的城市经理人既包括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包括私人部门的雇员,凡能控制获取城市主要资源的个人,如住房部门管理者、房地产商、地方政府官员、住房协会的代表、保险经纪人、社会工作者、议会议员等。

一开始将城市经理人看作自变量,即作为稀缺资源的分配者和控制者,城市经理人的目标、价值取向和行动可以用来分析和解释任何既定的资源配置模式。2.帕尔:“城市经理人”理论城市经理人

随着经验研究的深入,城市经理人理论暴露缺陷。后来,对城市经理人理论做了重要修正:城市经理人主要指地方科层制行政机构的负责人和管理者;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机制和国家科层体系,因此,将城市经理人作为中介变量或参与变量,扮演着协调私人部门利益与社会需要、(国家)中央政府政策与地方民众要求直接关系的重要角色。三、城市增长机器理论莫洛奇(HarveyMolotch)和罗根(JohnLogan)“TheCityasaGrowthMachine:TowardaPoliticalEconomyofPlace”(Molotch,1976)UrbanFortunes:ThePoliticalEconomyofPlace(Logan

&Molotch,1987)JohnR.Logan

HarveyMolotch作为商品的地点(Place)“地点”的概念,以及与地点相关的各种对立的、互相矛盾的要求。一个地点就是有明确边界的一块土地,可以是有结构的或没有结构的。地点不仅是我们居住生活的场所,而且是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它的所有权可以从一方转到另一方。地点不仅是由其物理和地理条件所定义,而且也由它在一个特定组织网络中的位置(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网络)所定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冲突作为增长机器的城市城市政治就是城市增长,城市本质上是被作为一台增长机器(GrowthMachine)而被运作的。任何一个城市最关键的议题是能否增长,所有其他的议题和问题都从属于增长。增长机器的运作从社区直到整个城市。增长机器只关心利润。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自由市场经济的神圣信念为此种增长提供理论依据。增长机器的主要人物从增长中获取利益而付出很小的成本。一个例子:洛杉矶的迅速崛起增长联盟(GrowthCoalition)城市利益团体为发展而结盟,将城市打造为“增长机器”,共同创造城市的附加价值。地方商人特别是在房地产的投资、开发和金融领域的商人是城市政治主要的参与者。他们被称为“地点资本家”(placeentrepreneurs)。除了直接从事获取地租的那些行动者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行动者参与到增长机器之中,包括:政治家、地方媒体、公用事业机构等。另外一些组织(特别是文化组织)在城市增长中涉及的利益较少,扮演配角,如大学、博物馆/剧院/展览会、职业性体育运动、劳工组织、自雇用的专业人员和小零售商等。增长的成本城市增长的益处主要是由增长联盟所分享;而增长的成本,如高昂的税额、管理费、住房问题、交通问题、污染等却常常由当地居民来承担。增长主要伤害的是以居住为地点的首要使用价值的人。从增长中获益的群体与付出代价的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固有的矛盾。城市增长联盟遭遇的抵抗主要来自居民和社区组织,他们将住宅和社区的使用价值置于交换价值之上。四、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又称“城市居住结构理论”或“城市土地使用理论”等。“城市生态”研究的深化和延伸。在这一领域,传统上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模型,后来又发展出了社会区域分析、因素生态学等理论。1.伯吉斯:同心圆理论开创了城市扩展模式的理论。以美国芝加哥城市为例,当时的芝加哥城市是由五个同心圆区域构成的,每个同心圆区域有不同的功能,从中心商业区域开始向周围扩张。2.霍伊特:扇形理论TheStructureandGrowthofResidentialAreasinAmericanCities(1939).同心圆不是城市生态的唯一结构模式。城市内部的结构主要是由交通线路所决定,工厂和商业对交通运输线路的敏感性比较强;低收入住宅区环绕工商业用地分布;中高收入住宅区沿着城市交通主干道或河岸、湖滨、公园、高地向外发展,独立成区,不与低收入的贫民区混杂。城市不同土地使用区都是沿交通线由中心向外放射出去,从中心到边缘形成一个扇形结构。2.霍伊特:扇形理论3.哈里斯和乌尔曼:多核心理论最先由麦肯齐于1933年提出,1945年经过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进一步发展而成。城市并非只有中心商业区一个核心,而是有多个核心。城市核心的数目及其功能,因城市规模大小而不同。把城市中职能机构和居住的区位设置与环境资源联系在一起。城市生态中满足某种需求的机构会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不同的核心或中心。3.哈里斯和乌尔曼:多核心理论哈里斯和乌尔曼对三个城市生态模型的图解(Harris,C.D.andUllman,E.L.1945)4.谢伍基和贝尔:社会区域分析《洛杉矶的社会区域:分析和类型》(E.Shevky&M.Williams,1949),《社会区域分析:理论、应用说明和计算过程》(E.Shevky&W.Bell,1955)根据居住地人口的社会特征,将城市区分为不同等级的地区,这些人口的社会特征包括:社会地位(教育、职业、收入)、家庭地位(孩子人数、母亲工作与否、房屋类型)、种族地位等。可以将那些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得分较高的地区(通常是在郊区),与得分较低的地区进行比较。对旧金山海湾地区的社会区域分析结果,做出了详细的地图,显示了各阶级、各种族群体的位置。5.因素生态学20世纪60年代伴随计算机技术发展在社会区域分析基础上产生。不再仅仅局限于社区的实地研究,而是收集大量的数据,对于整个城市进行研究,发现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比如:教育程度、收入、就业地位等。以不同宗教、民族、种族、等级、职业等为基础的居住的差异性,群体间的分隔性,是广泛存在的,现代化、工业化等对于这样一种差异的模式不会有什么影响。运用了很多新的数据分析技术,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推进了城市结构的研究。5.因素生态学实证研究证明,经济地位是影响居住位置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第二位是家庭地位,第三位的是社会地位因素。在此基础上,有的学者提出了“土地使用的整合模型”(integratedmodeloflanduse),该模型将前述的同心圆模型、扇形理论、多核心模型都包容在内,该理论认为,如果将地理和历史因素也考虑在内的话,该模型可以用于解释任何城市的任何群体或经营活动的空间定位。五、全球城市理论全球化(Globalization)何谓“全球化”“所有城市各民族融合成一个单一社会、全球社会的过程”(Albrow,1990)。“作为一个概念的全球化,既指世界的压缩,又指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意识的强化……既指20世纪全球性的相互依赖,也指作为整体的全球意识”(Robertson,1992)。“我们可以将全球化定义为这样一个社会过程,即社会和文化安排的地理限制消失,而且,人们愈加意识到它们正在消失”(Waters,1995)。全球化理论中心-边缘和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全球化与城市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日渐蔓延深化,引起了城市生活的深刻变化,明显地改变了城市的形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就是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的形成,这些城市具有强大的经济、文化控制力和巨大的影响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城市”成为城市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代表人物: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萨斯基亚·萨森(SaskiaSassen)世界城市(WorldCity)研究1915年,英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家格迪斯(PatrickGeddes)在《进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明确使用了“世界城市”的概念,指那些在世界商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城市,如巴黎、柏林、芝加哥等城市。1966年,英国学者霍尔(PeterHall)在《世界城市》一书中,第一次对世界城市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世界城市是对世界或者大多数国家产生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的大城市,提出了世界城市的七条标准:主要的政治权力中心、主要的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专业人才聚集的中心、信息中心、重要的人口中心和国际娱乐休闲中心。如伦敦、巴黎、莫斯科、纽约、东京等城市。世界城市(WorldCity)研究最著名的世界城市研究者是弗里德曼(JohnFriedman)世界体系通过世界城市构成的网络进行空间的联系。“关于世界城市未来的札记”(1981)、“世界城市的形成”(1982)、“世界城市假说”(1986)等文章。七大假说世界城市有七条标准:(1)主要的金融中心;(2)跨国公司所在地;(3)国际性机构所在地;(4)第三产业高度发展;(5)主要的制造业中心;(6)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7)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世界城市是一个包含两个层次的城市系统。实际上,世界城市系统就是一个世界城市等级体系。世界城市(WorldCity)研究世界城市等级体系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城市理论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1969年,就读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专业为经济学和社会学,并分别于1971年和1974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全球思想委员会成员,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外交委员会成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城市小组成员。全球城市研究领域最知名、最活跃的专家之一SaskiaSassen(1949-)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城市理论TheGlobalCity:NewYork,London,Tokyo

(1991、2001)

Citiesinaworldeconomy(1994、2000、2006、2011).提出“全球城市”的概念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城市理论全球城市的总体特征:世界经济组织高度集中的指挥和控制中心;金融和各种专业服务公司的重要基地,取代了制造业作为主导经济部门的地位;新兴技术产业的创新和孵化基地;金融、服务业以及新兴产品的消费市场。全球城市的主要功能:首先,满足全球经济活动高度有效整合的需求,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人才和信息。其次,控制和主宰全球的经济命脉,甚至超越国家的控制。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城市理论全球城市的经济特点:(1)具有指挥功能和为世界市场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司的聚集地,或者说是全球经济的战略要地;(2)制造业的比重下降,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也下降,新兴服务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这些服务业包括:金融、法律、经济顾问、公共关系、研发、设计、经营管理、交通、通信、批发销售、广告、公司清洁服务等。这些服务业主要是专业化的服务公司,服务档次也越来越高。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城市理论全球城市的社会结构特点:(1)更可能是两极分化的聚集点。一是全球城市内部的收入差距和社会两极化日益扩大;二是与所在国其他城市相比,全球城市的收入差距和两极化也十分明显。(2)在服务业成为城市主要推动力的经济结构中,工作上的多元化和收入使得两极分化成为重要特征。(3)移民人口增长。(4)新富裕群体的产生。这个群体不同于传统的中产阶级,消费更加个性化,形成了全球城市中全球人的文化特征。(5)低收入人员的增加也同时出现。如低薪服务人员,小型的、劳动密集型的、低工资的制造业从业人员。提纲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二、城市化及其发展动力三、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四、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什么是城市?城市是人类群居生活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象征。对城市的定义:城市的外在形态:人口规模、人口密度、人口构成、空间地域构成等。城市的内部结构与功能:城市具有特定结构并满足特定功能。城市的内在社会关系:异质性、依赖性、匿名化、理性化等,如齐美尔、沃思对城市的界定。综合定义什么是城市?对城市的界定有多种标准,主要包括:1、人口标准:人口规模和密度。2、职业结构标准:城市人口主要从事多样化的非农业活动。3、政治功能标准:是否建立了具有政治功能的政府。4、法定标准:政府根据人口、职业、功能等不同标准,赋予一个地方以城市的资格。5、结构与功能标准:聚集人口的规模、密度与异质性;职业结构;市场功能;管理功能等。6、社会实体:城市是社会的实体而不只是地理的实体,它是特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联结的社会实体。什么是城市?国家城市界定(人口规模)丹麦250人及以上加拿大2000人及以上澳大利亚1500人及以上美国2500人及以上荷兰6000人及以上西班牙10000人及以上埃及11000人及以上日本30000人及以上联合国20000人及以上城市的起源关于城市起源的解释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军事防御说集市贸易说宗教中心说经济决定论大型灌溉设施说城市人文主义刘易斯·芒福德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技术哲学家TheCityinHistory:ItsOrigins,ItsTransformations,andItsProspects

(1961)TheCultureofCities

(1938)、CityDevelopment

(1945)、TheHighwayandtheCity

(1963)、TheUrbanProspect(1968)LewisMumford(1895-1990)刘易斯·芒福德游动与定居人类始终在两种生存方式之间摇摆:游动和定居。植物接近于定居,动物则是游动的。动物不是一直在游动中,而是选择领地作为它的生存方式。选择了领地也就选择了定居。领地主要有三个功能:觅食方便、择偶方便、培育后代方便安全。定居的物质动机人类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动物的这种习性,但人类定居比动物定居要复杂得多。刘易斯·芒福德墓地和圣祠古人类敬重死去的同类。在旧石器时代,首先获得永久居住地的是死去的人:墓穴,墓地。在活人还没有形成城市时,死人就先有了城市——祖先的陵墓。祖先的陵墓成为吸引一个群落的成员定居该地、不愿离开该地的一个重要原因。祖先崇拜后来发展成宗教,人类最早的礼仪型汇聚地点就是城市最初发展的胚胎。早期的聚会活动都同神灵、祭祀有关。宗教在城市的起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定居的非物质动机刘易斯·芒福德驯化动植物和村庄的形成定居方式、驯化动植物、饮食正规化,出现在距今10000-12000年前。稳定的村庄形式较之一些由小型人口群落结成的松散的、游动性的联合形式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它能为人类的繁衍、营养和防卫提供最大的方便条件。村庄连同周围的园圃,构成了新型聚落,这是一种永久性联合。城市建筑的构造和象征形式已经在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村庄中出现。刘易斯·芒福德王权制度王权的产生是城市起源的最重要的因素。从分散的村落经济向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参变因素是国王,或者说是王权制度。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业化和商业化,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还只是一种附属的现象。阶级分化,王以及王的阶层出现,为了满足王以及王的阶层的需求和消费,除了农夫,各种其他的服务行业开始出现。这样,在王的居住地产生了古代城镇的雏形,社会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村落了。王权促进了城市的产生。城市产生的条件定居生活方式的出现是城市产生的先决条件生产力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化是城市产生的基础宗教仪式中心是城市形成的人口聚集和精神条件人口的聚集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城市产生的社会条件。二、城市化及其发展动力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Urbanization)是城市产生之后的运动过程与结果。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进行界定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学对城市化的理解和定义较为综合,既关注城市人口规模、城市数量和城市经济的增长,又注重城市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的特性。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过程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人口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不断增加。2、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与扩大,居民的就业形式逐步城市化。城市化四要素:人口聚集、产业变化、文化变化(现代生活方式、价值观)、景观变化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率城市化发展的动因对城市化发展动因的解释存在不同观点,总的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工业化与城市化2、三产化与城市化3、科技化与城市化4、政府政策与城市化1、工业化与城市化城市化始于工业化,城市从数量、规模、特征、内涵等方面发生剧烈变化的过程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开始的。进入工业社会,城市成为主要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聚落形式。有数据表明,1800年以前,世界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3%,而1800年至2001年,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到51%。1、工业化与城市化现代工业的建立和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的集中,导致原有城市的扩大和新的工业城市的形成;工业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农业人口的减少和非农业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强化了城市的中心地位,以大工业为基础的城市经济成为国家经济生活的主体;工业化使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逐渐渗透到农村,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以及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2、三产化与城市化“三产化”即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发达工业的产物,三产化就是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城市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持续上升,而且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意识的改变和生活要求的提高,第三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在工业化启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后,第三产业的发展开始显示出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3、科技化与城市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或科学技术的革命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因工业化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从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城市的发展突破了地域、空间、能源、环境等的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造就了许多新兴产业,提供了大量非农业就业的岗位,吸引了大量的城市就业人员,带来了城市人口的增加。4、政府政策与城市化城市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和地理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政治现象。政府政策是影响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量政府的社会政策、移民政策影响城市人口的增长规模和人口构成;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城市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产生影响;政府的城市规划政策对城市化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推行强制性的、政府规划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三、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总的来说,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始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各国并进一步向全球扩散,使人类聚落形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整个19世纪,欧洲是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涌现出一批规模巨大、职能广泛的多样化城市。20世纪初,北美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获得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城市人口大幅增加,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尤其引人注目。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居住密度越来越高,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城市(500万-1000万人口)和特大城市(1000万人口以上)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群(圈)和大都市带出现。全球特大城市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亚洲。资料来源:联合国人口部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世界十大人口最多城市排名(2015年)1、东京:3800万2、德里:2570万3、上海:2374万4、圣保罗:2107万5、孟买:2104万6、墨西哥:2100万7、北京:2000多万8、大阪:2024万9、开罗:1877万10、纽约:1859万欧美等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规律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前后,以“集中化”为特征,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的、大规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分散化”为特征。表现为城市人口增长停滞,大城市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四郊扩散(郊区化),城市群体不断出现与完善。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中心再造,“绅士阶级回流”(gentrification)。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相比,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历史短。18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对其影响很小。二战后获得独立,独立之后才开始走上发展民族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因此,发达国家在200年前就开始的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大转移,在发展中国家却是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城市人口有了较快的增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化增长尤其迅速,城市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低度城市化(under-urbanization)/滞后城市化:一是指城市化率低于工业化率;二是指产业聚集的发展并没有伴随提供给劳动力的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的足够增长。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过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超过了国家正规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城市化率和城市化速度超出了工业化率和经济发展速度。首位城市(primatecity)发展模式:城市发展要素向最大城市集中(首位度),城市体系结构失衡,过度集中。贫民窟现象:乡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失业率高,产生大规模非正规就业,城市环境恶化,贫民窟众多。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1、交通一体化2、环境园林化3、管理法制化4、信息数字化5、产业服务化6、中心城区再造化7、发展个性化8、社会活动国际化9、居民知识化10、区域城市共生化四、中国的城市发展与

城市化进程课后思考题为什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中没有出现像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城市中的贫民窟?中国城市的起源及古代发展据考古资料证明,我国的城市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后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代,主要是出于防御的需要而筑城。真正具有规模的城市出现于西周时期,之后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第二个辉煌时期是汉代。西汉的都城长安曾与古罗马城并列为古代东西方两大都会。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巅峰是唐、宋时期。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国城市到清代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其规模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到清代中期,城市发展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新高峰。西汉长安城唐长安城中国城市的起源及古代发展《清明上河图》,北宋东京汴梁城在清明节时的繁华景象“市桥”与“街市”中国城市的近现代发展近现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1894年为起步阶段,城市由于连年战争被极大地破坏,工业发展萎缩,经济受挫,城市化进程非常缓慢;第二阶段:1895-1937年为初步发展阶段,机械工业的兴起、铁路的铺设、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第三阶段:1937-1949年为曲折发展阶段,抗日战争使中国城市遭到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经济和城市一度复兴而出现较大发展,但又因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