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文言文整理(pdf版)_第1页
中职文言文整理(pdf版)_第2页
中职文言文整理(pdf版)_第3页
中职文言文整理(pdf版)_第4页
中职文言文整理(pdf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职文言文整理(pdf版)文言文复习

15计算机-杨冰冰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翻译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

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姝(shū):

美好。

⑵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

⑶爱:“薆”的假借字。隐蔽,躲藏。

⑷踟(chí)躇(chú):徘徊不定。

⑸娈(luán):面目姣好。

⑹贻(yí):赠。彤管:不详何物。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

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

的管状乐器等。

⑺有:形容词词头。炜(wěi):盛明貌。

⑻说(yuè)怿(yì):喜悦。女(rǔ):汝,你,指彤管。

⑼牧:野外。归:借作“馈”,赠。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

⑽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洵:实在,诚然。异:特殊。

⑾匪:非。

⑿贻:赠与。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

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

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

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

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第2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

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

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注释"

(2)作:指薇菜冒出地面。(23)常:常棣(棠棣),既芣苡,植物名。

(3)止:句末助词,无实意。(24)路:高大的战车。斯何,犹言维何。斯,语

(4)曰:句首、句中助词,无实意。气助词,无实义。

(5)莫:通“暮”,也读作“暮"。本文指年末。(25)君子:指将帅。

(6)靡(mǐ)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26)小人:指士兵。

无。室,与“家”义同。(27)戎(róng):车,兵车。

(7)不遑(huáng):不暇。遑,闲暇。(28)牡(mǔ):雄马。

(8)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启,跪、跪坐。(29)业业:高大的样子。

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危坐

时腰部伸直,臀部与足离开;安坐时臀部贴在足跟(30)定居:犹言安居。

上。(31)捷:胜利。谓接战、交战。一说,捷,邪出,

(9)猃(xiǎn)狁(yǔn):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指改道行军。此句意谓,一月多次行军。

(10)柔: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指刚长(32)骙(kuí):雄强,威武。这里的骙骙是指马

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强壮的意思。

(11)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33)腓(féi):庇护,掩护。

(12)载(zài)饥载渴:则饥则渴、又饥又渴。载……(34)翼翼:整齐的样子。谓马训练有素。

载……,即又……又……。(35)弭(mǐ):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一

(13)戍(shù):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说弓两头的弯曲处。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

(14)聘(pìn):问候的音信。鱼服,鲨鱼鱼皮制的箭袋。

(15)刚:坚硬。(36)日戒:日日警惕戒备。

(16)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今犹言“十月小(37)棘(jí):急。孔棘,很紧急。

阳春"。(38)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17)靡:无。(39)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18)盬(gǔ):止息,了结。(40)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雨:音同玉,

(19)启处:休整,休息。为“下”的意思。

(20)孔:甚,很。(41)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21)疚:病,苦痛。(42)迟迟:迟缓的样子。

(22)我行不来:意思是:我不能回家。来,回家。(43)往:当初从军。

(一说,我从军出发后,还没有人来慰问过)

第3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

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

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

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

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

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也。

翻译:

有道德品行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

水凝结而成的,但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

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的标准了,假如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它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所以使它成为

这样的。因此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过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也就能变得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并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却没有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更为广阔。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

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脚步并不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逗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

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并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变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水流汇积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诞生了;积累善行从而养成高

尚的品德,精神就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因此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实

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聚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越,也不足十步之远;劣马拉车走十天,

也可以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的走。雕刻一件物品但最后放弃了,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若不停地刻

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

因为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与两个蟹钳,但是若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就是因为它用心浮

躁啊。

注释:

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槁,枯。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

2.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止。9.挺:直。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10.受绳:用墨线量过。

种染料。蓝,蓼蓝。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

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词,接近,靠近。

料。于:从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于:比。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

线来取直。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

6.輮以为轮: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

手工艺)。以:把。为:当作。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15.须臾:片刻,一会儿。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16.跂:提起脚后跟

第4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17.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32.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

18.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为“步"。

折。33.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19.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34.骐骥:骏马,千里马。

20.彰:清楚。35.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

21.假:借助,利用。舆:车。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22.利足:脚走得快。致:达到。36.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舍,停。

23.水:指游泳。名词,用作动词。37.锲:用刀雕刻。

24.绝:横渡。38.金石可镂:金:金属。石:石头。镂:原指在金

25.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资质,禀赋。39.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26.善假于物也:于:向。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用,以,因为。

件。40.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

27.兴:起,兴盛。(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

28.焉:于之,在那里。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另一说,“六”虚指。这

29.渊:深水。两说高中课本中没有提到)

30.蛟:一种似龙的生物。41.螯:螃蟹的大钳子。

3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而42.躁:浮躁,不专心。

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43.神明:精神智慧。

备了。得,获得。而,表因果关系。44.跪:脚,蟹腿。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zēngxī)、冉(rǎn)有、公西华(huá侍(shì)坐。子曰:“以吾(wú)一日长(zhǎng)乎

尔,毋(wú)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niè)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jǐn);由也为

之,比(bì)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yuè),以俟(sì)

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fǔ),愿为小相(xiàng)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kēng)尔,舍(shě)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

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fú)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yú)?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

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第5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人家)不用我了.(你们)平时(就)

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子路急遽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

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甚至于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

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但愿意学着做些东西。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

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官员。”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讲的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仆,到沂河

里游泳(祈福),在舞雩台上乘凉,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所以笑他。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何以

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

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

注释

侍:侍奉;比(bì)及:等到。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且:连词,并且。

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方:义,正道,这里指礼义。

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哂,微笑。

置。以,动词,用居:平时,平日在家的时候。方,见方,纵横。

则:连词,就。如:连词,表选择,或者;

如或:如果有人。如:连词,如果。或:无定代词,足:使……富足。

有人。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

则:连词,那么,就;其:那。

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以:把。后边省宾语“之"。

率尔:轻率急忙地样子;尔,助词,用作修饰语的词俟:等待。

尾。能:动词,能做到。

对:回答;焉:之,指管理国家的事情。

乘: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兵车

摄:夹,箝。

乎:于,在。

师:军队;

因:动词,继,接续,接着。

之:代词,代之“千乘之国”

第6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如:连词,或者。伤:妨害。

会:诸侯之间的盟会。乎:语气词,呢。

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音义同“暮"

端:古代的一种礼服。既:副词,已经。

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成:稳定,指春服已经穿得住。

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

愿:愿意;喟然:叹息的样子。

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与:动词,赞成,同意。

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后:用作动词,走(落)在后面。

鼓:弹。为:治理。

瑟:古乐器。以:介词。靠,用。

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让:谦让。

舍:放下。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

作:站起身;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撰:才能。

廉颇列相如列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

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

“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

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

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

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

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

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

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

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

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

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

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

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

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

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馀君,未尝有坚

第7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

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

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

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

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

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

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

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

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

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

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

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

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翻译:

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时为赵国将军的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

晋升为上卿,从此他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各国。蔺相如,赵国人,他是赵国的宦官首领缪贤家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

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

得到,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

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

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

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因此了

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

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

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

赦免了为臣。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秦王用十

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王说:“得了我的

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

赵国城邑,秦国理亏。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它,使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谁可以前往?”

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

第8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宝璧传着给妻妾和左右侍从看,左

右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邑抵偿赵国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小斑点,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

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说给我们城

邑恐怕不可能。’商议的结果是不想把宝璧给秦国。但是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骗,更何况是

大国之间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

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来到贵国,大

王却在一般的台观上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我观察大王没有

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取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相

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

来有司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给赵国。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

实际上赵国根本不可能得到,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

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估量,

毕竟不可能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背

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的大典礼,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

从穆公以来的二十余位君主,从没有一个是能切实遵守信约的。我实在是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

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从小路回到赵国了。况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遣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会

把璧送来。如今凭着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

骗大王是应该被诛杀的,我愿意接受汤镬之刑,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从长计议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

发出苦笑之声。侍从有人要拉相如去受刑,秦王趁机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

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最终还

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见了相如,大礼完后让他回了国。

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有德行、有才能的贤大夫,出使诸侯国,能做到不辱使命,于是封相如为

上大夫。此后秦国并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宝璧。

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死两万人。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打算不去。廉颇、蔺相如

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去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

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谈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

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妄想。”赵王答应了,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

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

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

来相互为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蔺相如向前进献瓦缻,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缻,蔺相如说:

“在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杀,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

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头来招呼赵国史官写道:

“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

“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也未能压倒赵王。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

国,因而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作为赵国的将军,

第9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我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

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

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抗议说:

“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

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

我们辞去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

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

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们俩相斗,就

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

在后面罢了!"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

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注释27.偿赵城:把十五城补偿给赵国。

1.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赵国28.瑕:玉上的斑点或裂痕。

君主,名何。29.却立:倒退几步立定。

2.阳晋:齐国城邑,在今山东菏泽西北。30.怒发上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了冠。形容极

3.上卿:战国时期诸侯国大臣中最高的官位。其愤怒。

4.宦者令:宦官的首领。31.负:倚仗。

5.舍人:有职务的门客。32.布衣之交:平民间的交往。古代平民只穿麻衣、葛

6.和氏璧:战国时著名的玉璧,是楚人卞和发现的,故布,故称布衣。

名。事见《韩非子·何氏》。33.逆:拂逆,触犯。

7.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34.斋戒: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节制饮食,

8.遗(wèi):送。表示虔诚,叫做斋戒。

9.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35.书:指赵王的复信。

10.亡走燕:逃到燕国去。36.庭:同“廷",朝堂。

11.何以知燕王:根据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37.严:尊重,敬畏。

12.境上:指燕赵两国的边境。38.修敬:致敬。

13.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幸,宠幸。39.列观(guàn):一般的台观,指章台。不在朝堂接

14.乃:却,竟然。见,说明秦对赵使的不尊重。

15.束君归赵:把您捆绑起来送还赵国。40.急:逼迫。

16.肉袒伏斧质:解衣露体,伏在斧质上。袒,脱衣露41.睨(nì):斜视。

体。质,同“锧”,承斧的砧板。42.辞谢:婉言道歉。

17.宜可使:可供差遣。宜,适宜。43.固请:坚决请求(相如不要把璧撞破)。

18.不:同“否"。44.有司:职有专司的官吏。

19.曲:理屈,理亏。45.案图:查明地图。案,同“按”。

20.均之二策:衡量这两个计策。均,衡量。之,这。46.都:城邑。

21.宁许以负秦曲:宁可答应,而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47.特:只,只是。

任。48.详为:假装做。详,同“佯",假装。

22.奉:捧着。49.共传:等于说公认。

23.完璧归赵:让璧完整无损地归还赵国。50.设九宾:一种外交上最隆重的仪式。有傧相九人依

24.章台:秦离宫中的台观名。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宾,同“傧”。

25.奏:进献。51.舍:安置。

26.美人:指秦王的姬妾。52.广成传(zhuàn):广成,宾馆名。传,传舍,宾馆。

第10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53.衣(yì)褐:穿着粗麻布短衣,指化装成平民百姓。84.右:上。古人以右为尊。

54.径道:小路。85.相如素贱人:指蔺相如这个人做过太监的家臣,向

55.缪公:即秦穆公。缪,同“穆"。来微贱。素,素来,向来。

56.坚明约束:坚决明确地遵守信约。约束,信约。86.争列:争位次的高下。

57.间(jiàn):抄小路,与上文“从径道亡”相应。87.引车避匿:将车子调转躲避。

58.立:立刻。88.舍人:指蔺相如的门客。

59.就汤镬(huò):指接收烹刑。汤,沸水。镬,大89.相与:一起,共同。

锅。90.孰与秦王:与秦王相比怎么样?孰与,与……相比。

60.孰:同“熟",仔细。孰,谁,哪一个。

61.嘻:苦笑声。91.驽:愚笨,拙劣。

62.因而厚遇之:趁此优厚地款待他。92.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鞭打。

63.卒廷见相如:终于在朝堂上接见蔺相如。93.因:通过。

64.毕礼而归之:举行完廷见的外交大礼然后送他回国。94.将军:当时的上卿兼职将相,所以廉颇这样称呼蔺

65.拔石城:攻取石城。石城,故址在今河南林州西南。相如。

66.为好:修好。95.刎(wěn)颈之交:指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

67.西河外渑(miǎn)池:西河,黄河西边。渑池,今刎颈,杀头。刎,割。

河南渑池。

68.欲毋行:想不去。

69.诀:告别。

70.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估算前往渑池的路程和会谈完

毕的时间。道里,路程。

71.绝秦望:断绝秦国要挟胁迫的念头。

72.好音:喜欢音乐。

73.瑟:古代乐器,形似琴而较长大。通常配有二十五

根弦。

74.御史:官名。战国时御史专管图籍,记载国家大事。

75.秦声:秦国的音乐。

76.盆缻(fǒu):均为瓦器。缻,同“缶”。秦人敲打盆

缶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77.刃:刀锋。这里是杀的意思。

78.叱:喝骂。

79.靡:倒下,这里指后退。

80.怿(yì):愉快。

81.为秦王寿:祝秦王长寿,指向秦王献礼。

82.竟酒:直到酒宴完毕。

83.盛设兵:多布置军队。

也指赞礼的人。

通假字6.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砧板。通“穆”。

2.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3.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8.为一击缻。“缻"通“缶”,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

4.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5.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9.详为予赵城。“详"通“佯”,假装。

第11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一词多义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传"与“示”)

为欢

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琴声(演奏)①逆强秦之欢(欢心)

②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是)②绝秦赵之欢(交情)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顾

④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作为)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⑤拜为上卿(担当)②顾吾念之(只是)

负必

①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①其势必不敢留君(一定,必然)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②王必无人(如果)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因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①相如因持璧却立(趁机)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使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④因跪请秦王(于是,就)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传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②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在)③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

②君幸于赵王(被)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

③故燕王欲结于君(和)从

④归璧于赵(到)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跟从)

⑤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引出对象,无意义)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

引乃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竟然)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②乃前曰(于是,就)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孰

徒①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谁,哪一个)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闻

幸①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听说)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且

③则幸得脱矣(侥幸)①且庸人尚羞之(即便)

以②北山有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上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①怒发上冲冠(向上)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②臣乃敢上璧(献上)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古今异义跪叩头;祝贺)

⑴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今义指下⑵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古义指忧虑,担心。

第12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今义指害病;灾祸)⑾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

⑶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寿:古义指向人献物以祝束:古义为名词,约定、契约。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

人长寿。今义指年岁,生命;生日)范围。)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古义指离开。今义指⑿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姬妾今义:美女)

除掉,减掉,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⒀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将来的)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明年)

姻关系的人)⒁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

⑸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指上对下指今义指以前)

导、命令)⒂茤计欲亡走燕(窃:古义私下里今义指偷东西走: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古义指逃走今义指走路)

向前发展进步)⒃不如因而厚遇之(厚遇:古义好好招待今义优厚的

⑺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扬言,待遇)

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⒄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古义:门客今义:客人)

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⑻布衣之交(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麻布衣服)

⑼左右欲刃(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侍从。今义指左和

右两方面)

⑽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鄙贱:古义指粗野而

又地位低微,谦词。今义指鄙视,轻视)

④毕礼而归之(毕,使……完毕;归,使……回去)

词类活用⑤以绝秦望(以:用……来;绝,断绝)

A.名词作动词:⑥归璧与赵(归:使……归)

①乃前曰;蔺相如前曰;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走上d.意动用法:

前)①且庸人尚羞之;吾羞,不忍为之下(羞,以……为羞

②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耻)

③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

④乃使从者衣褐(衣,穿)为后)

⑤怀其璧(怀,怀揣着)e.形容词作动词:

⑥臣乃敢上璧(上,献上)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

⑦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宏大量)

⑧臣语曰(语,告诉)③大王必欲急臣(急,逼迫,使……急)

⑨赵王鼓瑟(鼓:弹奏)f.形容词作名词:

⑩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嘻:惊怒时发出的声音,这①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

里作动词)②宁许以负秦曲(曲,理亏之责)

b.名词作状语:g.动词作名词:

①而相如廷斥之(廷:在朝堂上)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

小路)特殊句式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a.判断句:(常见句型:……者……也,……也)

④怒发上冲冠(上:向上)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翻译: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c.使动用法: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③蔺相如者,赵人也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④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第13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⑥何者?严大国之以修敬也5、不如因厚遇之,使(之)归赵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6、相如既归,赵王以(之)为贤大夫

⑧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⑨我为赵将成语总结

b.被动句:1价值连城: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①而君幸于赵王“于”字表被动(翻译:而您被赵王宠幸)2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字表被动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被动3渑池之会:也作“渑池之功",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

④使不辱于诸侯“于”字表被动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

c.倒装句:立下巨大功勋。

①宾语前置:4布衣之交: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也指显贵与无

1、何以知之(以何知之)官职的人相交往。

2、君何以知燕王(君以何知燕王)5负荆请罪:〖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

②定语后置: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者人)〖意义〗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

③介词(短语)后置: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1、拜送书于庭(于庭拜送书)6刎颈之交:〖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

2、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意义〗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4、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臣头今与璧于柱俱碎矣)7怒发冲冠:〖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

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6、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于)境上(臣尝从大王与燕〖意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

王于境上会)怒。

7、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8白璧微瑕:〖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

d.省略句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1、传(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意义〗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美中不足

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4、(缪贤)对曰:“臣尝有罪……"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

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

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

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

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

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

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第14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

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

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

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

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

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

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

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

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

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

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

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

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

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

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

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

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

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

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了解、知道。之,取独。

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10.是故:因此,所以。

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11.无:无论、不分。

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

问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13.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

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必有师”。

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14.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知,懂得。15.犹且:尚且。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17.下:不如,名作动。

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耻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

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动词。21.惑矣:(真是)糊涂啊!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第15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2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

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46.不必:不一定。

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47.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

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攻,学习、研究。

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48.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

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24.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49.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

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六艺,指六经,即《诗》

25.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

不从师。不,通“否”。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26.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50.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

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

27.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不良风气。于,被。

祷为职业的人。51.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

28.百工:各种手艺。习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29.相师:拜别人为师。52.贻:赠送,赠予

30.族:类。

31.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32.年相若:年岁相近。

3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

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足,可,

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34.复:恢复。

35.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36.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37.乃:竟,竟然。

38.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

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39.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

定的。

40.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

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41.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

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42.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

曾向他学琴。

43.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

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

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44.之徒:这类。

4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

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16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示代词,那(些))

通假字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

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们)

传授,讲授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

⒉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表否定他们的)

⒊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通"逗”,阅读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

中的断句词,表猜测,大概)

一词多义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师】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惑】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

的人或者是乐师)问题)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习)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涂)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道】

⑥则耻师:(动词拜师)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老师)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者也判断句)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之】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乎】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系,译为“的")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于】

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

“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向)

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

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从、在)

词性的。)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指前面的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传】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⑧古之圣人:(的)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义)【无】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①孰能无惑:(没有)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其】【焉】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①则耻师焉:(他们)

他)②或师焉或否焉:(助词:不译)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兼词:于之)

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

第17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学习)

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永久的;固定的

古:求学的人今:平常的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不一定

古:用来……的今:用不着、不需要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⒐年十七,好古文

⒊吾从而师之古:秦汉的散文

古:跟随并且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⒑今之众人

⒋无贵无贱古:一般人,普通人

古:不论;不分今:大多数人

今:没有⒒小学而大遗

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小的方面学习了

古:风气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今:道理

⒍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⒎圣人无常师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第18页

15计算机-杨冰冰

1、学于余。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2、耻学于师。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3、师不必贤于弟子。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

(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