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缘起思想_第1页
论佛教缘起思想_第2页
论佛教缘起思想_第3页
论佛教缘起思想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佛教缘起思想

一、社会学的起源(一)杂染染与业感缘起佛教中,“十二法”是唯一和最基本的形式。也就是说,没有生命的命运,存在着命运的知识。知识、名字和颜色的边缘是六个地方,名字和颜色的边缘是触碰、触碰和爱。爱的缘,爱的缘,靠近和死的缘。其中,无明——即不了解佛教真理——最为根本,众生因无明有而轮回不息,因无明灭而还灭解脱。十二缘起是侧重人生的、修行的,而不是标举某种宇宙观。十二支中,无明、爱、取,属烦恼杂染摄;行、有,为业杂染;其余的是生杂染。烦恼与业,是众生流转的基本原因。小乘各部对此基本上都用“三世两重因果”来解说:过去世的无明与行配合,开发了今世识、名色、六处、触、受的果;今世的爱、取与有配合,开发了后世的生、老死的果。由于业是轮回的主因,十二缘起又被称为“业感缘起”。大乘思想兴起后,在缘起论上,中观宗基本接受旧说,但指出无论是业还是烦恼等,都是无自性空的——只有在性空的基础上,假名的缘起才能成立。大乘的另一主流瑜伽行派(唯识宗),对佛教缘起思想有着里程碑式的发展。唯识学认为,缘起有两重:一重是显性的业感缘起;另一重是隐性的阿赖耶识缘起。业感缘起即十二缘起,阿赖耶识缘起指万法的缘起都是在阿赖耶识的框架中进行的,一切都是此识的现行。无著在《摄大乘论》中认为,凡夫、外道们任何一重缘起都看不到,故而导致种种错误,有人或分别自性、或分别宿作等为因,或分别我为作者、为受者等;声闻乘人只能看到显性的业感缘起;只有大乘行者才能见到隐性的缘起。(二)心、识、覆等应是阿赖童心的结构之一和此前各宗不同,唯识学一方面将缘起从人生推广到整个宇宙,另一方面又将缘起纳入识的框架,一切都是识变。他们认为,每一个众生都有八种识,众生的业力以种子的形式保存在第八阿赖耶识中,日后遇到合适条件时便会感果现行。由于能积集滋长色声诸法,阿赖耶识被称为“心”,和被称为“意”的第七识,“识”的前六识一起,组成有情的基本心识结构。其中,第七识是染污意,属于非善非恶的无记性,因恒与萨迦耶见、我慢、我爱、无明这四烦恼相应,执着本识为自我,障碍圣道生起,故称为“覆”。前六识所起的善心等,统统受它的势力影响,不能成清净的无漏。这就给世间流转一个很好的说明。阿赖耶识不但是轮回主体,还是一切现行法即情器世界生起的总根据,被称作“根本识”、“所知依”。对于识转变这一重要问题,我们可以从存在论和认识论这两个层面来考察:1.种子生灭、有能生己法的功能众法缘合而生。在小乘各部和大乘中观派那里,将缘分为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四种,其中因缘是指某法生起时的主要原因,份量最重,但因缘并不限于具体的某物。如对芽来说,种子就是因缘;对苗来说,芽又成了因缘。唯识宗将缘起表述为“依种子起”,种子才是诸法生起的亲因。在识转变中,这被称为因缘变——虽然现行对种子来说也可称因缘。种子,或云“熏习”,指与现行法同时生灭、有能生彼法的功能性。种子与第八识非一非异,未现行时,相续引生后种。流传如此,还灭也一律,成佛需要有相关无漏种子做亲因,若是定性声闻等,就永远成不了佛,因此他们在佛性论上主张五种性说。在阿赖耶识种子缘起的既定思路下,唯识宗重新解释了十二缘起:(1)识缘名色中的识支是第八识。理由是:如果此识像小乘认为的那样是第六识,那么名色当中的名本身就包含识,不是重复了吗?换句话说,意识投胎后,又在胎中生出意识,不是有两个意识了么?(2)业感缘起中各支关系只是增上缘,这基本上是历时性的,只有在甚深阿赖耶识缘起中,藏识和转识的共时性互动才是因缘关系。(3)十二缘起是二世一重因果:从无明至有等十支是一世,生和老死二支是另一世。无明和行二支是引出识至受五支的因,叫做能引支,五支叫做所引支,合此七支为牵引因。爱、取、有三支为因,缘起生和老死二支,故称此三支为能生支,生起因,称生和老死二支为所生支,或所引生。此二世一重因果也是以赖耶缘起思想为基础的,兹不细论。需要注意的是,阿赖耶识是宇宙人生万有的总根据,但唯识学认为它时时生灭变化,虚妄分别为性,并非外道所说神我;且该识和前七识杂染品法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绝非一能生多的上帝。2.赖童所缘缘的内境非无所缘缘,指诸心、心所攀缘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境界,即认识的对象(即“所缘”)。它能令认识生起,又能限制其缘虑的范围,故相对于心识称为“缘”。佛教中大部分学派都主张所缘缘和心识性质不同,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但唯识宗认为,所缘缘是不能离开心存在的。缘起中内识的自体能够转生起似能取的见分,与似所取的相分。在识转变中,这被称为分别变。圣者依此二分,施设彼为我、法。相分即是所缘缘,见分则是能缘心,可见境是不离识的。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唯识学将所缘缘分为亲、疏两类:心识在认识世界时,必须变带其相而缘之,此相就是亲所缘缘。凡夫以为客观的世界,只是第八识的相分,这是疏所缘缘。因此,“唯识无境”不是完全否定境的存在,只是主张外境非有,相应的则是内境非无。玄奘根据《瑜伽师地论》,将所缘缘划分为带质境、性境和独影境三类。如我们见一茶杯,其实看到的只是茶杯在眼识上的影像,每一个人所见都不同。茶杯影像虽然不真,但又是有所依托才生起的,故是带质境;所依托者是从自体各别的种子生起,有实体实用,不能随心转变,因此是性境。至于子虚乌有的东西如龟毛兔角,称为独影境。不管是哪种境,都是不离心的。这种“凡识所缘、唯识所变”的说法是唯识认识论的特色,但它既不能为常识所接受,又和某些佛教经典相冲突。唯识学者花大力气,一方面破除外境有自性的主张,如小乘认为粗大物质可以说假,但物质的最小单位——极微(相对于原子)应该是实有的,唯识学者就问:极微到底有无方向呢?若有方向就可再分,自然不是最小单位;若无方向,再多的极微聚集在一起,也不可能形成可见可触的粗大物质。另一方面,唯识宗认为世尊说内外根、尘等十二处,是为破除众生人我执的方便。三转法轮中,前两转都是不了义,只有第三转唯识法轮才是无上、无容的。综上所述,赖耶缘起的核心识转变,可以概括为“唯识无境”:存在论上表现为种生万法,认识论上表现为以识摄境。由于唯识宗不承认有离识外境,故此缘起可称为“认识论的存在论”。这和小乘、中观宗极为不同。二、性空观与法我执缘起就意味着无我,这个无我在大乘中被进一步表述为性空。唯识宗根据《解深密经》等经典,以“三性”说抉择空有,三性指依他起自性、遍计执自性和圆成实自性。依他起指事物都是因缘而起,并非自然生;在依他起上施设名言,就形成认识的世界,但众生执名言实有自性,此性即遍计执性;依他起上永无遍计所执,就是圆成实。三性中,圆成实是真实有,依他起是假有(观待遍计则是胜义有),遍计执是无而执为有,要空的只是最后的遍计执。结合唯识宗宗义来说,性空即境空。山河大地等世界,只是众生第八识所变现,但凡夫无始以来就执着实有独立于心识的外境,此即法我执。可见,离识外境是遍计所执自性,惟分别假立而有、根本不存在,故要断除。依他起识不是惟分别假立而是由本身成就,故说为自相、自相有、谛实有。唯识学的空,是能所取异体空的他空观,和中观派自性空的自空观有着一定区别。和法我执相对应,异生第七识执着第八识为我,认为它是常一自主的实体,就是人我执。人我执与法我执,都有俱生和分别的差别。俱生我执是先天的,分别我执则是后天教育和邪思维影响的结果。在解脱论上,唯识学认为,现观人无我,就能超越生死轮回,证得涅槃;在前者的基础上,现观法无我,方能证大菩提成佛。换句话说,烦恼障内容只是人我执,法我执属于所知障,对于二乘阿罗汉,只证人无我即可。在断烦恼障上,小乘学派和唯识宗是一致的,但前者认为法是有自性的,不承认所知障的存在。在二障的划分上,中观自续派同意唯识宗意见,但在对法无我的具体解释上,两者有很大差异。中观应成派主张最为特别,他们认为人、法二无我都属烦恼障,其习气才是所知障,二乘阿罗汉也要证法无我。这些差异处,在佛教内部各宗义之间划清了界限。三、从解释内放、深刻领会的内唯识学对佛教缘起无我论的独特阐释,较充分地解决了佛教中的固有难题。原始佛教在当时的主流学说婆罗门思想外独树一帜,既说轮回,又标榜无我,对一般人来说是很费解的。既然无我,轮回的主体是什么呢?因果如何相续?即使能用业力来解释因果的相续,但业力又是如何保持?并能因果不乱的呢?对这些问题,小乘的一些解释总有不太圆满处,甚至有走向外道的危险,如犊子部提出的不可说我;大乘空宗重破轻立,对此要么谈得不多,要么虽然谈了但仍然难让普通人理解——比如月称在《入中论》中对业无自性而生果的解释;唯识宗根据圣教提出阿赖耶识,既解释了问题,又易让人了解,还没有滑向外道的危险,确实功劳不小。再者,唯识学创造性地发展了大乘学说,尤其是在认识论上。唯识学者在对世界缘起的解释上,对心识种类、结构、心所的辨析上,对认识过程的考察上,无一不细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