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研究_第1页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研究_第2页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研究_第3页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一、国内关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关系研究作为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制造商提供中间服务的部门,生产性公共服务的发展是工业分工深化的结果。它是由制造业和其他部门独立产生的,以实现外部和营销的服务形式。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日益深化和经济服务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影响的互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和强化,并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作用和机制进行理论剖析的同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也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依赖度等指标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及变动趋势。如Se-HarkPark(1994)利用1975和1985年投入产出表对8个太平洋地区国家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依赖度进行了测算;Guerrierietal(2005)利用1992—1999年投入产出表研究了OECD的11个国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之间的互动发展差异。国内方面,代表性的如高传胜(2007)、邱灵(2008)、曹毅(2009)等分别采用全国和省级投入产出表对中国以及北京、天津等特定省级区域内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二是利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常规统计数据(主要是增加值指标),采用协整或面板分析等计量方法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互动影响的性质和程度等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如顾乃华等(2006)利用2000—2002年我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转型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的作用程度及影响因素;代中强(2008)以长三角为例运用协整合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互动关系的性质,冯泰文(2009)则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介变量利用1999—2006年我国28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制造业效率的内部机理。目前有关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成果虽然较多,但无论在指标选择或研究方法上还有很多有待充实和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国内的相关研究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时,主要采用增加值、就业人数等反映单一规模变动的数据,缺乏全面系统的统计指标体系;而在区域选择方面也很少涉及不同地区发展情况的横向比较。事实上,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的大国来说,各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并且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规模数量上,还反映在内部结构、发展速度和产出效率等多个侧面。因此,本文试图以2006年我国大陆29个省级行政区域为样本(不包括西藏和云南),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系统,采用囊括多指标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分析和比较二者在不同区域的综合协调发展状况。二、系统协同作用的度量耦合作为物理学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机理的关键在于其内部各子系统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而耦合度正是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由此,我们可以把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个产业子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的彼此影响的程度定义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系统”的耦合度,其大小反映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程度。(一)协同发展模型设变量μi(i=1,2,…n)为构成耦合系统的第i个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xij(j=1,2,…n)为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值,αij,βij是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则有:μij=(χij−βij)(αij−βij)(uijμij=(χij-βij)(αij-βij)(uij具有正功效)μij=(αij−χij)(αij−βij)(uijμij=(αij-χij)(αij-βij)(uij具有负功效)式中,uij为变量对xij系统功效贡献的大小,取值在[0,1]之间。各子系统对总系统有序度的贡献可以通过集成方法来实现:μi=∑i=1mλijμij‚∑j=1nλij=1μi=∑i=1mλijμij‚∑j=1nλij=1(其中λij为各指标权重)借鉴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Capacitivecoupling)的系数模型,则包含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模型可以表示为:c=2{u1u2)/(u1+u2)(u1+u2)}1/2其中耦合度值cϵ[0,1],c值越大,说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不协调。由于各个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都具有其交错、动态和不平衡的特征,因此当两个子系统综合序参量u1和u2的取值都较低但得分相近的情况下,使用上述指标会出现系统协同发展程度较高的伪协调评价结果。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构造出不仅能够评价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交互耦合的程度,并且还能反映二者各自实际发展水平和对系统有序度贡献大小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根据以上要求,参考相关学者文献,本文将度量“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系统”协调发展程度的指标定义为耦合协调度,其公式如下:D=(c·T)θ,其中T=au1+bu2上式中,c为耦合度,D为耦合协调度,T为反映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者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的综合评价指数,θ、a、b为待定系数,一般取θ=0.5。同时为便于使用,最好使Tϵ(0,1),这样就保证了Dϵ(0,1)。关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参见表1。(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由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系统之间存在着多层面多维度的耦合与互动关系,为了全面揭示它们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本文按照产业本身发展的特征,遵循指标选取的综合性、代表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立足于现行的统计核算体系,分别从规模、结构、成长和效率四个方面建立了关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个子系统的一级指标体系,而每一个一级指标下又设立4个二级指标,形成了如表2所示的包括32个细分指标在内的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指标权重时,为避免单一主观赋权法的局限性,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各一级指标权重由聘请的8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确定,而其对应的二级指标权重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具体过程为:(1)采用功效系数法对原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转化成取值介于0~1的标准数据;(2)利用SPSS16.0软件包对每一个一级指标下对应的4个二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第一主成分的系数通过单位化得到相应指标的权重。三、制造业企业数据来源利用上文构建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对我国省级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度量,由于数据所限,本文只选取了2006年大陆29个省份(除西藏、云南外)的截面数据进行了横向比较和分析。其中制造业数据主要取自国研网中国工业经济统计数据库和2007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由30个细分行业累加得到;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范围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7个分行业,其数据主要来自2007年的《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税收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及相关统计网站。(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国协同贡献的模型在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发展过程中,二者相互协调促进的作用并非完全对称,而是动态变化的: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及其结构升级主要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生产性服务业除了以制造业为其服务对象外,其他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本身的发展都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且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也会随着经济服务化程度的提高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所以,在确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两者对系统整体协同贡献参数a和b的值时,考虑到以上因素及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吸取专家的意见,赋予a=0.4,b=0.6。因此T=0.4u1+0.6u2。将相关数据模型进行计算,结果见表3。(二)从推进政府企业治理向专业化、社会化、综合性服务企业机构转变,从各个领区的d通过对2006年我国大陆29个省级行政区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系统”总体上耦合协调程度不高,耦合协调度的全国平均值只有0.5814,处于由拮抗向良性耦合过渡的勉强协调状态。各省区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差异,按照D值大小可以将29个省份划分成四类:第一类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五省(市),其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子系统的发展水平都位居全国前列,而二者的协调水平也最高,D值平均为0.7472,达到了中级协调状态;第二类为天津、辽宁、福建、山东四省(市),D值都在0.6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初级协调状态;第三类包括河北、内蒙古在内的13个省份,D值介于0.50~0.59之间,处于勉强协调状态;而其余7个省份属于第四类,D值平均只有0.4703,处于濒临失调状态。2.从全国各省份情况来看(见图1),“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系统”的耦合呈现出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状况:在所考察的29个省份中,有20个省的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序参量数值小于制造业,所占比重达到了68.97%,其中差距较大的黑龙江、河南、陕西等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序参量值的差距已接近或超过0.2。另外9个省份中只有北京、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优势较为明显,其余省份二者序参量数值差距均未超过0.08。3.从空间分布来看,“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由东至西梯度递减的趋势:东部10省市的耦合协调度最高,D值在0.5836~0.7861之间,除了河北省以外,其余9省市的D值都在0.60以上,处于由初级协调向中级协调演进的阶段;中、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程度相近,D值介于0.4313~0.5873之间,其中中部8省略高,平均D值为0.5306,而西部10省区较低,平均D值为0.5193,都处于由濒临失调到勉强协调的转折阶段。这种耦合协调程度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与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相一致的。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协调是系统科学观和协同理论的重要概念,它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所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将其运用于我国区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中,通过构造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我们发现当前我国不同区域“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总体来说,两个产业子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还处于中低水平,除少数发达地区外,大部分省份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而这种系统的不协调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瓶颈。所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现其与制造业的良性协同,是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工业化进程,并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多层面的,本文构造的“制造业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