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智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实证研究11000字(论文)】_第1页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实证研究11000字(论文)】_第2页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实证研究11000字(论文)】_第3页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实证研究11000字(论文)】_第4页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实证研究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实证研究目录TOC\o"1-3"\h\u21110内容摘要 427293一、绪论 627058(一)研究背景 628725(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641231、情绪智力的概念 666632、情绪智力的测量 7295893、情绪智力与大学生 89317(三)研究内容 812088(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8301831、文献分析法 9285652、问卷调研法 920427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925625(一)情绪智力 929259(二)大学生 926772(三)心理健康理论 923690三、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 104070(一)调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 1019723(二)大学生情绪智力得分情况 1016669(三)不同特征大学生情绪智力得分差异比较 1025230(四)情绪智力的人口学统计特点 12165561、性别差异 12109282、年级差异 12284143、生源地差异 1311449(五)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3241961、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教育不足 13100732、生源地不同影响情绪智力 1452893、情绪智力教育模式不合理 143583四、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421535(一)形成个人主义价值观 1518823(二)缺乏情绪控制能力 1514175(三)高校心理辅导工作欠缺 1521335五、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及提升对策 158162(一)完善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教育机制 159756(二)改善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环境 1610316(三)加强大学生情绪智力的自我引导 176610六、结论 1830958参考文献 19内容摘要:作为20世纪末兴起的全新概念,通过对情绪智力进行不断的研究,研究人员越是研究越是发现他的重要性,在当今快节奏的世界里,大学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已经无法使大学生适应当今社会,其中研究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非常重要,作为用来感知自我状态和身处环境的作用,情绪智力有4种能力:对都自身情绪的分析和表现、由情绪先思维的转变、对他人情绪的分析和理解、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其在大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起到主要的因素,通过对大量研究资料,以其中一所大学的不同学生研究,通过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校的学前专业师范生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数据进行汇总,凭借数据的差异获得结论,并且分析引起这种差异的愿意,进而给出能够推动大学生综合发展的意见。关键词:情绪智力;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因为社会始终在向前发展,不同岗位在人才素质上的标准也不断的提升,开始由高技能人才过渡为高素质人才,这种转变将这个时期提出的人类发展需求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当代大学生面临了跟以往相比更严格的要求,从单一化过渡到多样化,在全球一体化的环境中,综合素质强的人才是这个时期的引领者,他们不仅有夯实的理论基础根,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智力通常只占一个人在社会中成功的20%,剩下的80%则是依靠个人具备的情感智力。卡耐基的观点是,人得到的成绩的只有很少是依靠智力,剩下的基本上都归功于情感智力。情感智力能够极大地影响到一个人是否成功,不过从文章研究之前进行的调查得到的结果来看,很多学生对情感智力和它的效果并不清楚,只有少部分了解情感智力不过并不全面,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学校以及家庭怎么将现今时代要求的全面素质优良的人才培养出来,是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社会中有一些对情感智力进行培训的组织,不过他们关于情感智力的观念掌握了多少,他们实际的目的是不是真的为了将大学生的情感智力提升,我们无从得知。文章通过问卷的方式去调查大学生当前情感智力的情况,依靠数据分析获得当前大学生总体情感智力的情况,研究主旨是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当前大学生处于什么样的情感智力有清楚的认识,以及了解影响情感智力差异的因素是什么,在培养情感智力中出现的问题和怎么将大学生的情感智力提高等,不断将有力的途径创造出来,便于对大学生情感智力进行培养和提高。(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情绪智力的概念Salovey&Mayer(1990)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Salovey和Mayer在1997年的时候重新对情感智力的观念进行界定:“准确地感知、评估和传递情绪的能力;靠近亦或是产生推动思维的一种情感能力;能够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情绪知识的一种能力;调节情绪推动情绪和智力成长的能力”。之后SaloveyandMayer方便情绪智力与人格特质之间差异的理解,对情绪智力的定义进行了更细致的修改。Mayer,Caruso&Salovey(2000)中将情绪智力分为4个方面,首先情绪感知,也就是对情绪的感知和分析能力,可以理解他人情绪表现的意思以及不同的情绪的关系,第二种是整合情绪的能力,情绪以关注到的信号和影响认知的因素归入到认知系统中,情绪和情绪有关的信息受到关注。第三是情绪的理解能力,即利用自身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第四是情绪的管理能力,即运用情绪来指引和约束自身行为活动的能力。Goleman(1995)认为:“情绪智力是指识别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控制调节自我情绪,激励自己,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并且,Goleman的观点是情绪智力比较看重个体和社会相适应的能力,情绪智力更多的是生活智慧和个人特点”。Goleman与其他研究人员在21世纪出通过对情绪智力定义的修改,Goleman(2000)中指出:“个人在一定情境中的情绪智力可以被他人感知到,个人很容易通过各种方式准确的表现出自身内心的意识,对自我的社会管理,对社会的感知以及社会技能的胜任力”。Bar-On(1997)说过:“情绪智力是指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个体在面对生存压力和复杂的社会时所表现出来处理复杂环境所需要的一切情绪、人格和人际能力的综合”。Bar-On曾经说过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情绪智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情绪智力影响着个人未来的成功,但是情绪智力是可以通过后期的培训来得到提高的。2、情绪智力的测量以各种观念为基础,研究人员通过多渠道的测量,其中使用较多的两种方法:EI测量法,对研究对象行为能力的测量来得出研究对象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使用情绪的能力。Salovey通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发的量表来测量情感智力。随后在九十年代末对量表进行了完善,量表包含:对情绪的感知、对情绪的吸收、对情绪的理解和管理4各方面。评分答案由多数人的答案决定和专家对正确的行为反应做出判断2种。在1997年的时候Bar-on研究出了题项总计133的量表,依靠效度量表来验证被试有没有将自己的情况如实反映出来。能力EI量表以及特质量EI表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能力EI量表采取大部分人的建议亦或是专家评定作为标准答案,难以获得统一的认可,缺乏客观性,由于没有统一的答案和认可,缺少客观性的原则且信度远比不上特质量表。由于特质EI量表,研究人员的信度高,他的客观性和操作性更强,推广起来也比较简单,但是也有缺点:他的结构效度不如能力EI量表。Wong&Law(2002)开发了WLEIS量表,通过对自我情绪感知、他人情绪分析、自我情绪使用、情绪管理等4个方面的能力进行测量表达。3、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目前,在心理学领域,对于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情绪智力理论认为,在大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的成功与否与情绪智力有很大关系。在预测人的成功时,了解情绪智力比通过智力测试以及其他标准化成就测验测量出的认知性智力更有价值。智力测试的高分预示的只是大学生课堂成绩或者学术成功的可能性,而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则更多的与情绪智力有关。Lam和Kirby曾用实证研究证明情绪智力对于大学生的成功比智力更为重要。更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成功20%取决于智力,而80%取决于情绪智力。因此,情绪智力水平很可能与大学生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水平高的大学生更加善于应对负面情绪、处理人际关系,因而更可能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近几年来,我国研究人员许远理构建了3×3的九大要素研究模型,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的概念,主要是对大学生情绪方面的各类信息、问题进行整理和处理的能力;二是实践操作层面的概念,主要是大学生的感受与体验、进行表达与全面客观评估、自我调节与加强控制、人际关系与环境情绪等方面信息的能力。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大学生的情绪智力的教育价值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探究还尚未完善,已有的探究重点是幼儿、未成年人等群体,而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的探究较少,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三)研究内容此次研究的内容是对大学生当前情感智力的情况进行了解,对学校里面四个年级中大学生具备的情感智力通过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和情感智力的有关理论结合起来,最终依据研究分析得到的结果将科学合理培养和提高情感智力的方案和措施制定出来。(四)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目前研究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其次是对情绪智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的简要论述;第三部分则是结合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第四部分分析了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第五部分则是提出改进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建议。本文采用将理论与问卷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数据来得到最终结论。具体的研究方法如下:1、文献分析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对情绪智力定义和所包括的内容基本了解,通过对之前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进的分析和总结,以便减少对研究结果影响的不稳定因素,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可靠。2、问卷调研法通过当前的情感智力测量量表,对学校里面的本科生根据制定好的计划发放问卷,并且将填写好的问卷收回,对问卷认真地进行检查,找出里面的无效问卷,以专业、性别、年纪等为依据实施分类,并且认真地对问卷上的结果进行记录,便于之后进行统计和分析。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一)情绪智力对情绪智力的研究起始于在1990年出版的《情绪智力》一书,萨拉维和梅耶将情绪智力定义为能够准确辨别和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同时可以对情绪进行调节和管理,最后可以通过运用情绪帮助自己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能力[1]。戈尔曼认为情绪智力是让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热情、自我激励的能力,是一种“生活智慧”,能够让人变得自知、自控。卢家楣认为情绪智力是以人的情感为操作对象,保证人完成情感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杨建锋、徐小燕认为,能够让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就是情绪智力。本文采用萨拉维和梅耶的观点。(二)大学生大学生的概念能够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解读。广义理解上的大学生指的是在社会这个大集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指的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社会技术和先进思想观念的人,同时也是能够带领社会进步的先进群体。狭义理解上的大学生指得是接受大学或其以上教育,国家培育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三)心理健康理论在上个世纪初期,美国心理学领域的专家马斯洛给出了心理健康的十项标准,(1)具备安全感;(2)能够客观的认识到自我并且能够精准的评估个人的能力;(3)个人理想和现实相符;(4)生活符合现实的周边环境;(5)人格的完整性;(6)能够吸取经验和学习;(7)有友好的人际关系,和他人友好相处;(8)理解情绪并理性释放情绪的能力;(9)既能融入群体,又能恰当体现个性;(10)也可以满足个人的需要,符合社会标准的要求。奥尔伯特有六项心理健康原则:(1)强调个人成长环境;(2)客观认识自己;(3)统一的人生观念;(4)与他人相处和平;(5)具备技能和知识;(6)同情他人,关心生命和爱惜生命。三、大学生情绪智力现状调查(一)调查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参与调查的X学院大学生中,男生有79人,女生404人。其中大一年级为182人,大二年级为138人,大三年级为170人;62人为独生子女,421人非独生子女;有94人来自农村,88人来自县城,301人来自农村;在大学志愿选择方面,362人为自愿选择,161人为非自愿选择;142人在学校担任学生干部,341人没有担任学生干部;在健康状况方面,241人认为自己非常健康,234人认为自己亚健康,8人常患疾病。(二)大学生情绪智力得分情况大学生情绪智力总分为124.77±13.68分,其中情绪的自我调控得分为24.35±3.17分,情绪的感知能力得分为46.38±5.65分,调控他人情绪能立得分为36.43±4.92分,情绪运用能力得分为17.61±2.55分。大学生情绪得分高低依次为情绪的自我调控、情绪的感知、调控他人情绪、情绪运用能力。见表1。表1大学生情绪智力总均分及各维度得分(n=483)项目条目均分(X±S)实际得分(X±S)得分指标%排序情绪的自我调控4.06±0.5324.35±3.1781.171情绪的感知3.86±0.4746.38±5.6577.372调控他人情绪3.64±0.4936.43±4.9272.863情绪运用能力3.52±0.5117.61±2.5570.444情绪智力总分3.78±0.41124.77±13.6875.62—(三)不同特征大学生情绪智力得分差异比较不同特征大学生人情绪智力能力总分的单因素分析,由表2可见:情绪智力在性别、学习能力、周围对专业的理解度、对前途发展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生活社交圈、与父母和同学相处情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2大学生情绪智力总均分及各维度得分(n=483)项目n构成比%情绪智力量表得分t/FP性别男7916.4120.09±15.483﹣3.0100.001女40483.6125.69±13.125学习能力强6313129.9±17.2819.2830.001一般35172.7124.83±12.554有待加强6914.3119.81±13.909周围人对专业的理解度非常理解183.7130.33±19.2323.7750.001比较理解15231.5127.12±14.426一般25252.2123.18±128.848不理解6112.6123.87±12.219对前途发展情况非常乐观275.6129.52±18.8958.843<0.001较乐观26154127.42±12.678一般16534.2121.14±12.736不乐观255.2117.40±15.370较差51117.80±12.518健康状况非常健康24149.9127.46±12.5549.701<0.001亚健康23448.4122.03±14.248常患疾病81.7124.25±14.945生活社交圈单一23248120.01±13.002-7.802<0.001多样25152129.18±12.807与父母相处情况非常融洽25552.8127.47±13.38111.488<0.001较融洽20442.2122.08±13.634一般245119.04±11.141与同学相处情况非常融洽1713.5130.24±12.99441.21<0.001较融洽27957.8123.19±12.241一般336.8109.79±14.374(四)情绪智力的人口学统计特点1、性别差异采用T检验来研究性别差异在情绪智力的均分及差异比较。由表3可见:在情绪的自我调控、情绪的感知、调控他人情绪、情绪运用能力以及情绪智力总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生在情绪智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男生。表3性别在情绪智力的均分及差异比较结果(n=483)维度男(n=79)X±S女(n=404)X±STP情绪的自我调控23.53±3.49324.51±3.078-2.3190.022情绪的感知44.80±6.78146.69±5.362-2.3390.021调控他人情绪34.90±5.25936.43±4.917-2.8710.005情绪运用能力16.86±2.80017.76±2.479-2.8850.004情绪智力总分120.09±15.483124.77±13.679-3.0100.0032、年级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来研究年级差异在情绪智力的均分及差异比较。由表4可见:在情绪的自我调控、情绪智力总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大一学生得分最高,大三学生次之,大二学生得分最低。在情绪的感知、调控他人情绪、情绪运用能力方面,年级因素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情绪的感知方面,大三学生得分最高,大一次之,大二学生得分最低;在调控他们情绪方面,大一学生得分最高,大三次之,大二学生得分最低;在情绪运用能力方面,大三学生得分最高,大二次之,大一学生得分最低。表4年级在情绪智力的均分及差异比较结果(n=483)维度大一(n=181)X±S大二(n=132)X±S大三(n=181)X±SFP情绪的自我调控47.67±5.74944.99±5.84546.08±5.1119.2140.001情绪的感知17.72±2.63817.28±2.68017.75±2.3431.5510.213调控他人情绪24.70±2.83223.83±3.34824.38±3.3192.9030.056情绪运用能力36.23±4.91536.36±5.27336.70±4.6430.4170.659情绪智力总分126.33±13.266122.46±15.110124.91±12.7463.0850.0473、生源地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来研究生源地差异在情绪智力的均分及差异比较。由表5可见:在情绪的感知、情绪运用能力、情绪智力总分方面,生源地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情绪的自我调控、调控他人情绪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情绪智力各个维度中,生源地为市区的大学生得分最高,来自县城的大学生次之,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得分最低。表5家庭来源地在情绪智力的均分及差异比较结果(n=483)维度市区(n=181)X±S县城(n=132)X±S农村(n=181)X±SFP情绪的自我调控47.60±5.82246.28±5.72946.03±5.5452.7940.062情绪的感知17.90±2.86618.06±2.59717.39±2.4153.0970.046调控他人情绪24.50±3.08224.86±3.26324.15±3.1541.8540.158情绪运用能力37.52±5.13037.02±4.57935.92±4.8864.6620.010情绪智力总分127.52±14.230126.23±13.290123.49±13.4913.7650.024(五)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1、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教育不足本次调查中大学生情绪智力总体得分率75.62%,得分差异较大(得分最高165分,最低70分),中等水平者较多。而观察中国教育的整个历史,家庭和学校从来都比较看重对孩子的智力进行开发,却忽视了能够极大影响到孩子以后成长的情感智力教育,这使得非常多智力超群的孩子庸庸碌碌,一无所成,一生都被浪费掉了。单纯追求对智力开发使得高分低能的情况频繁出现,上大学以后难以适应环境的改变,不懂得怎么和别人相处,面临问题的时候有非常大的情绪波动,会有自闭、焦躁的情况出现,更甚至会通过极端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必然性。一些学校也意识到了情感智力教育的作用性,不过通常都是以讲座、活动的方式将相关思想传递给学生,起到的效果比较微弱。而关于将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出来,实际上就是需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智力和情绪智力的双重培训,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懂得和他人相处的道理,能够对自身情绪进行调整等能力。2、生源地不同影响情绪智力采用单因素分析来研究生源地差异在情绪智力的均分及差异比较。由表5可见:在情绪的感知、情绪运用能力、情绪智力总分方面,生源地差异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情绪的自我调控、调控他人情绪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情绪智力各个维度中,生源地为市区的大学生得分最高,来自县城的大学生次之,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得分最低。不同家庭来源的大学生情绪智力存在显著差异,城市明显高于县城和农村,这与目前某些研究结果相一致这与我国特殊的社会环境有关。经由全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教育水平显著提升。但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落实却并不平衡,由于地区、教育资源、家庭支持等条件的差异,有些学生接受到了较好的情商培训,而有些学生相对比较落后,仍然是以智力学习为主,忽视了对情绪智力的培养。加之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受到的教育更为全面、学习机会更多,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处事风格也许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加自信、妥当,而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经济基础、思维方式及地域限制内等方面的原因,眼见、想法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存在一些差距,从而造成了在情绪智力上的差异。这提示大学生教育者应注重提高来自农村地区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问题。3、情绪智力教育模式不合理本研究中男生的情绪智力要低于女生,(P<0.01),通过之前理论方面的模型能够发现情感智力理论相当于一个系统,而且情感智力教育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模式,它是一个牵涉众多的系统工程,和智力开发体系对比而言,智力开发体系有非常强的逻辑性,有着比较缜密的系统结构、有很强的可实施性,外界环境能够极大地影响到情感智力的开发,难以确切指出使用哪种办法将适应环境等相关能力培养起来,可实施性不高,因此现在的情感智力教育都是比较分散的,缺乏总体性。四、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情感智力不但对个人面对环境变化和压力的方式有影响,还关系到个人成败与否。另外,它能够给个人的身心健康情况造成影响。非常多研究指出,情商对预测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然而,目前情商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仍不尽如人意、使用的话遥不可及,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情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一)形成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始于市场经济环境下诞生的主体,而且还有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带来的影响,1980年代开始,中国公民越来越重视主体性,从总体上促进了大学生提高主体意识。但在此过程中,如果缺乏合理引导,有很大的几率产生个人主义,并发展个人主义观念。个人主义很可能会使大学生形成占有性,以自主和排他为特征,强调自私,认为自己拥有不同的资源权利,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学习、人际、社会交往等多方面。(二)缺乏情绪控制能力除了奉行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外,还有一些大学生情绪波动的是因为无法解决出现的情绪问题,从而导致悲剧发生。有很多原因能够引发此种现象,从教育角度来讲,目前大学生情绪智力缺乏控制能力的关键因素是“成才”教育超过甚至取代了“成人”教育。梁启超曾说“教育为何物?教育是教会人知道如何做人。”所以,一名优质的大学生首先是作为个人存在,学校的任务不仅是培养专业人士,更应该强调做人的重要性。此外,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专业课与基础课地位相当不平等,大多数学生重视专业课超过基础课,致使部分学生出现了高智商、低情商的现象。(三)高校心理辅导工作欠缺学校教育在一个人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步入大学之后,很多学生都会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迎接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个时候,大学生在青春期需要不断提高身心发展,由于其人格没有发育完善。大部分大学生在心理、生活和教育方面都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很多困惑都是情绪智力发育不完善导致的。但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员,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其中由于没有科学的指导会影响大学生情感智力的顺利发育。五、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及提升对策(一)完善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教育机制对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情绪的自我调控、情绪智力总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大一学生得分最高,大三学生次之,大二学生得分最低,大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所面临的任务不同,所处的状态也有所差异。大一年级作为新生,刚脱离了高考的压力,面临比以往复杂的生活环境,会面临一些人际交往的问题因而在情绪运用能力方面展现出较低的得分。到了二年级,已经熟悉了大学生活与生活,并且参与了更多社交活动,与此同时升学与就业的压力相对较小,因而情绪智力水平得到了提升。而到了三年级大家面临严峻的就业与升学压力,可能经常会迷茫焦虑,进行更多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情绪能力各方面发生变化。所以在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教育机制中,要以不同的实践活动为着手点,把情感智力和大学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学校不仅要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致力于将大学生的情感智力培养起来,还应该有目的的将一些锻炼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实践锻炼将将情感智力提高,比如邀请名人开展讲座、素质拓展练习、竞赛活动、社团组织等方式,特别是素质拓展练习,它也能够被叫做是情感智力训练,因为在总体的训练环节中,学员掌握的是怎么和他人进行合作、博采众长,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自己要怎么去做,要懂得完全信任自己的队友等,这些素质的培训实际上就是将学生的情感智力提高。这种活动的目的便是能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面对挫折、自我鼓励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得到提升,情感智力也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其次,对老师展开情感智力培训是非常需要的,原因是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非常高尚的形象和极大的影响力,能够极大地影响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智力的教育。老师的工作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这里面所说的工作不只是局限在文化知识方面,更是处世之道和修身养性等方面,大学老师不仅要在严肃博学的学术上有非常强的影响力,并且还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这种榜样力量是无可取代的,能够给学生正确的示范。不过倘若老师自身的情感智力水平不高,为人处世缺乏合理性,他的言行举止会遭受学生效仿,这样受其影响的学生的情感智力势必也不高,而且受到影响的会是非常多的学生,这种不良影响是非常严重和很大危害的。所以学校需要多加关注老师队伍的总体和个体的情感智力,有目标性的对老师开展情感智力的培训,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还要将老师情感智力方面的咨询能力提高,原因是学生发生问题的时候,他们比较倾向于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时便要求老师有非常高的解惑努力,老师所说的每句话都可能对学生的成长轨迹造成影响。(二)改善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环境近段时间,因为大学扩招、分配等方面变革的持续进行,“僧多粥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当前社会残酷的竞争环境中,挑战和机遇兼并的年代,很多大学生出现了情绪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倘若不能更好的控制会出现急躁、不知道怎么和他人相处、自闭焦躁等问题,这些都是情感智力的范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生上面的问题也比较合情合理,但是需要社会和学校能够提高重视,因此应该将情感智力和情感智力测评以及咨询有机结合起来。学校需要将完善的咨询和指导组织构建出来,例如文章研究得到的结果,若是大三学生的情感智力水准是比较差的程度,这样在工作的时候便需要着重关注大三学生,关于其面临的问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测量学生的情感智力,需要将合可续的工作规划制定出来,循序渐进的对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开展有指向性的疏导和治疗,邀请经验充足的情感智力培训老师,亦或是将优秀的培训情感智力的老师培养出来,在和学生咨询方面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咨询是可以了解学生问题的最佳渠道,得到了咨询和测试的结果之后,和学生就原因展开分析,指引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问题,从根源上处理问题。咨询和测评齐头并进的方式,不但能够将学生在情感智力上出现的问题解决,还能将大学生的情感智力提高。另外,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通常是比较关注对优秀人才和干部学生进行培养,这在某种层面上导致在干部之外的学生培养上有所忽略。干部学生在大学生涯中的经历要比非干部学生多,例如组织和规划学校活动,同学间的交往,遇到障碍和紧急情况,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之间合作来解决问题等等。是大学生提高情商的重要方法,也是非干部学生所缺乏的。在学校活动中,非干部学生的参与条件由不活动变为有说服力的参与,使干部以外的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从组织的活动中学校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在培养非干部上提高,培训内容的设计要参考非干部学生的爱好,像职场礼仪等,主要是教会非干部学生知道怎么融入到社会中,怎么看待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合理的进行素质拓展等培训,将非学生干部通力合作的意识培养起来,提高和他人交流的能力;使得非干部学生能够加强自我管理的实力。(三)加强大学生情绪智力的自我引导本组数据显示在身体健康方面(P<0.05),身体健康者情绪智力水平最高,建议可以适当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将心理承受力增强,提高抗打击能力。大学生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比较高水平的情感智力是顺应社会要求的必备素养,也是时代提出的需求。抗打击能力属于是情感智力的范畴,它的提高会让大学生出现困难的时候能够勇往直前,有着理智的头脑,沉着应对,自信心也能相应的加强。将大学生的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