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总复习题及答案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6/18/wKhkGWWBsReAa_36AALPnBR_Xzw672.jpg)
![2020下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总复习题及答案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6/18/wKhkGWWBsReAa_36AALPnBR_Xzw6722.jpg)
![2020下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总复习题及答案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6/18/wKhkGWWBsReAa_36AALPnBR_Xzw6723.jpg)
![2020下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总复习题及答案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6/18/wKhkGWWBsReAa_36AALPnBR_Xzw6724.jpg)
![2020下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总复习题及答案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16/18/wKhkGWWBsReAa_36AALPnBR_Xzw67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总复习题及答案第一单元声音一、填空题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声音有(读书声)、(说话声)、(唱歌声)、(鸟叫声)。2、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哗哗”的流水声是(水)振动产生的;风的呼啸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大鼓的声音是(鼓面)振动产生的:人的说话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5、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了声音的强弱,振动的幅度越大,(音量)越大。6、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7、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特性都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8、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拨动它,橡皮筋拉得紧,发出的声音(高),拉得松,声音(低)。9、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学校我们能听到上课铃声,是靠(空气)来传播的,此外(液体)和(固体)也能传播声音。10、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11、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2、(分贝仪)是测量声音的音量大小的仪器。13、噪声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主要在(听力)(思考)(休息)(睡眠)等方面。14、耳是(听觉)器官,它能使我们听到各种声音,帮助我们(判断事物),全国爱耳日是每年(3月3日)。1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声音是一种波。可以被人耳识别的声(频率在20Hz至20000Hz之间),我们称之为声音。1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最初发出振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传播。17、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字母Hz。人的耳朵可以听到(20-20000Hz)的声音,最敏感是(200-800Hz)之间的声音。18、(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量)指声音的大小强弱;(音色)指声音的个性特色。19、(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20、测量音量大小的仪器叫(“分贝仪”),音量单位称为“分贝”(dB)。21、人们把频率高于人耳所能听到的声叫做(超声波),把频率低于人耳所能听到的声叫做(次声波)。22、(听诊器)是1816年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的。23、噪声的危害主要造成(听力损失)、(干扰谈话)、(思考)、(休息)和(睡眠)。二、判断题1、声音可以水中传播,也可以在空气中传播。(√)2、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特性都会影响自身振动的快慢。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4、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大,音量大;振动幅度小,音量小。(√)5、我们站在山上高呼,会听到我们的回声,是因为声音在传递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发生回声现象。(√)6、敲打大鼓时的声音高,敲打小鼓时的声音低。(×)7、用力敲锣时锣声很强,音调很高。(×)改:用力敲锣时锣声很强,音量很高。因为声音的强弱叫音量。8、牛的叫声低,鸟的叫声高。(√)9、听诊器是1816年法国医生林奈克发明的。(√)10、只有空心的管道才能传声,实心的管道不能传声(×)11、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这说明液体可以传声。(√)12、移动手机里的声音是通过电波传递过来的。(√)13、往耳朵里塞棉花是长期防止噪声危害的好办法。(×)14、加大耳郭能更清楚地听到声音。(√)15、为了增加气氛,唱歌时将喇叭音量开到最大,这样更有感觉。(×)16、植树种草,加强绿化是降低噪声的有效途径。(√)三、选择题1.如右图所示,敲击音叉,音叉上的小球跳动是因为(B)。A.风吹动所致B.音叉振动所致C.人手拉动所致2.吹响透明的口哨发出声音,我们会看到口哨内的小球在跳动,这是因为(C)振动产生的。A.小球B.嘴巴C.口哨内的空气3.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C)。A.受到力的作用B.断裂C.振动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B)。A.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C.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也停止了D.以上都是5.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音量大;蚊子叫的声音音调低,音量小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音量大;蚊子叫的声音音调高,音量小C.以上都不对6.准备好一个空的玻璃杯,一边缓缓往杯子里加水,一边用筷子连续敲击杯口,杯子发出的声音会(B)。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没有变化7.如右图所示,敲击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铁管时,发出声音较高的是(A)。A.细铁管B.中等粗细铁管C.粗铁管8.要使二胡发出的声音更高一些,应该将琴弦(B)A.放松一些B.拉紧一些C.调得不紧不松9、在隔音比赛设计方案中,估计效果最好的是(C)A.将用塑料包严实的闹钟放入水中B.将闹钟捆在折叠成好几层的棉被最内层C.将闹钟装入密闭的钟罩内,并用抽气机把钟罩内的空气抽掉(因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10、假如你的住所附近有一工厂噪声源,那么防止噪声的有效办法应该是(B)。A.撤离噪声源B.要求厂家加装隔音板,减少噪声C.往耳朵内塞棉花D.关闭门窗不出门11、下列属于噪声的有(BCEF)。(多选)A.音乐室的琴声B.农贸市场的喧哗声C.摩托车轰鸣声D.朗朗读书声E.火车鸣笛声F.切割瓷片声四、简答题1、环境噪声的来源有哪些?答:环境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四种:一是交通噪声,包括汽车、火车和飞机等所产生的噪声;二是工厂噪声,如鼓风机、汽轮机,织布机和冲床等所产生的噪声;三是建筑施工噪声,像打桩机、挖土机和混凝土搅拌机等发出的声音;四是社会生活噪声,例如,喇叭,收录机等发出的过强声音。2、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答:保护听力健康要做到:(1)戒挖耳道,以防发炎;(2)经常按摩耳部,加快耳朵的血液循环;(3)远离噪声;(4)正确使用耳机,音量不超过耳机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3、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减少噪声,降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答:(1)在声源处减弱噪音。降低声源噪音,如工业、交通运输业可以选用低噪音的生产设备。(2)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如采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3)在人耳处减弱噪音。如长期职业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或头盔等护耳器。4、往热水瓶里灌水的时候,你听到的声音是怎么变化的?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原因。答:声音越来越高,因为灌水时胆内空气随着水的增加,空气越来越少,振动频率越来越快,声音就越来越高。5、分析: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神鹰号宇航员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答:这段描述不符合科学道理。理由是:在太空中没有空气,因为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天狼号爆炸发出的声音根本无法传到神鹰号上。五、连线题打土电话海豚交流摇沙瓶液体传声固体传声气体传声打土电话海豚交流摇沙瓶液体传声固体传声气体传声第二单元消化与呼吸一、填空题1、人体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2、人体的主要的消化器官是:(胃)、(肠)。3、在口腔中,牙齿将食物(磨碎),通过舌头的(搅拌)作用,食物与(唾液)液合,进行初步消化。4、胃的(蠕动)将食物与(胃液)混合并磨碎,把食物变成食糜。5、(小肠)可以将胃送来的食糜进一步消化,变成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养料,并(吸收)这些养料。(大肠)是吸收水分的地方,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6、比利时医学家(维萨里)做了大量的人体解剖实验,系统记录了人体各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并编写了(《人体的构造》)一书。7、(肺活量)是衡量一个人呼吸功能的重要标志,是健康检查时常要测定的指标。8、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9、当我们模拟呼吸形成的实验时发现:吸气时,胸腔(扩大),肺(扩张),新鲜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呼气时,胸腔(缩小),肺(收缩),呼吸后的废气排出体外。10、支持燃烧是(氧气)的特性,让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在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11、(肺活量)是指人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的气体量,它是衡量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标志,是健康检查时常要测定的指标。12、营养物质摄入得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二、判断题1、人在呼吸时,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一样的。(×)2、边吃饭边看书或饭后马上就剧烈运动。(×)3、小孩可以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并且暴饮暴食。(×)4、对于变质或过了保质期的食物不能吃。(√)5、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房间应多打开通风换气。(√)6、成人小肠上长有大量的小肠绒毛,小肠绒毛的作用是吸收营养物质。(√)7、咀嚼馒头会感觉到甜味是因为唾液对馒头中的淀粉有消化作用。(√)8、我们反胃呕吐时会感觉到一股酸酸的味道是胃分泌的胃液造成的。(√)9、人体的消化器官相互配合,把食物消化成维持我们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10、消化后的营养物质是通过大肠肠壁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的。(×)11、吸气时气体经过的器官依次是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12、吸入的氧气和排出的废气是在肺中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13、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14、同年龄段的人,肺活量大表明呼吸器官功能好。(√)15、肺活量的大小与体育锻炼、身高、体重等因素有关。(√)16、变质和过期的食物也能被消化,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X)17、长期误用发霉变质的粮食或饲料会使一些动物得癌症。(√)三、简述题1、食物在胃肠内是怎样消化的?答:在口腔中牙齿将食物磨碎,通过舌头的搅拌作用,食物与唾液混合,进行初步消化,吞咽后,由食管送入胃部。胃的蠕动将食物与胃液混合并磨碎,把食物变成食糜。小肠将胃送来的食糜进一步消化,变成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养料,并吸收这些养料。大肠是吸收水分的地方。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2、呼吸器官对我们十分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呼吸器官?(回答至少3种以上)答:(1)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2)预防呼吸道传染病;(3)扫地前洒水;(4)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5)少感冒避免冷空气刺激;(6)讲卫生,不随地吐痰;(7)增强体质,多运动;(8)洒水降尘;(9)空气质量不好时,戴口罩;(10)不吸烟……3、我们吃饭时为什么要细嚼慢咽?答:细嚼慢咽可将大颗粒食物变成小颗粒状,有利于形成食糜,减少了胃肠的负担,同时咀嚼的时间越长唾液分泌得越多,有利于消化食物。四、实验题1.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2.另外收集一瓶空气,将两瓶气体迅速倒扣在两支燃烧的蜡烛上(蜡烛火焰保持一致),你将发现收集有(呼出的气体)的瓶内蜡烛先熄灭。3.实验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了(或人体的呼吸消耗了氧气)五、填图题:如下图所示,请在“——“处填写出人体各呼吸器官的名称。又如下图所示,请在“——“处填写出人体各消化器官的名称。五、分析题消化和呼吸是我们人体每天都要进行的生理活动,为呵护我们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的健康,请判断下图中各种行为的好坏,在()用“√”或“×”表示。XXXX√XX√X√√X第三单元影子的变化一、填空题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遮挡物)、(屏),(且遮挡物要在光与屏之间)。2、像电灯、太阳、蜡烛等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3、(投影)是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4、日晷的晷针上端总是指向(北极星),日晷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5、阳光下的影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的移动)而改变(方向)和(长度)。6、影子总是在背光一侧,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斜射程度越大影子(越长)。7、(皮影戏)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元代)时曾传到西亚和欧洲。8、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9、影子有(方向)、(长度)变化。10、从早晨到正午,太阳不断(升高),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越来越(短),到(正午)时最短。11、早上物体的影子方向(向西),到了傍晚影子方向变成了(向东)。12、利用太阳与影子变化的原理,古代的人们制作了计时用的(日晷)。13、(赤道日晷)的晷面与晷针垂直,其时间刻度是均匀的。二、判断题1、物体的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2、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3、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位置和方向都不会发生变化。(×)4、影子越短,表示太阳的位置越高。(√)5、阳光下旗杆影子长3米,过一会儿旗杆影子变长了,这种现象发生在上午。(×)6、影子的产生有光源和遮挡物两个条件就行了。(×)改错:影子的产生有光源、遮挡物和屏。7、白天太阳是光源,晚上月亮是光源。(×)8、调整多个手电筒照射位置,铅笔的影子可能消失。(√)9、物体挡住了光,就形成了影子。(×)1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11、同一地区的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12、一般来说,太阳越高,影子越长;太阳越低,影子越短。(×)13、赤道日晷是因为晷面和赤道相平行而得名。(√)三、选择题1.影子形成的条件是(D)。A.光源B.挡光物体C.屏D.以上都是2.物体的影子的方向与(A)有关。A.同一光源从不同方位照射B.同一光源从同一方位的不同距离照射3.下列物体不是光源的是(B)。A.太阳B.月亮C.萤火虫D(行星,不发光,反射太阳的光)4.用手电筒照射距离墙面远近不同、长短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影子(B)A.长短相同B.长短不同C.方向不同5、用手电筒从上面和侧面照射一只圆柱形花瓶,所产生的影子(B)A.形状相同B.形状不同C.大小不同6.物体影子随太阳的位置而变化,太阳最高时影子(C)A.最长B.较长C.最短7.阳光灿烂的一天里,影子变化方向是(C)。A.自东向南B.自北向南C.自西向东8.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时是在(B)。A.早晨B.正午C.傍晚9.早晨,小楠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影子的长度是5米,1小时后再去测量,大树的影子(C)。A.不变B.大于5米C.小于5米10、日晷一般可以测定的时间是(D)。A.全天24小时B.中午时段C.所有的白天D.晴朗有太阳的白天四、简述题1、影子有什么特点?答: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遮挡物与光源越近,影子越大,越远则影子越小;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2、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答:早晨影子长,逐渐变短,中午(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然后变长,太阳偏西快落山(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五、分析题小明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影出一道影子。下表是他在4小时内搜集的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数据。中午时间(小时)00.511.522.533.544.55影长(厘米)1008570554025405570851001.根据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数据表,绘制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折线图。2.请你预测4.5小时和5小时后的影子长度,并在图中用虚线画出影子变化趋势。我的预测:4.5小时时影子约为(85)厘米,5小时时影长约为(100)厘米。第四单元地球与月球一、填空题1.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2.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29%),海洋占(71%)。3、我知道的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装备有(工业用水净化后再利用)、(喷灌)、(滴灌)。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我们见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的光)。5、完成一个周期的月相变化需要(29.53)天。6、在月相图下方的方格里写出此月相发生的大概日期。月相月相农历农历日期十五初七二十七二十三7.月球表面有平原和众多的(环形山)。8.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登月成功。9.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至今也没有发现(生命)。10.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11、从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12、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开始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13、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环形山)。14、在地球上看到月球形状的圆缺变化叫(月相变化)。15、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降落在月球表面,标志人类第一次成功登上月球。16、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其赤道的周长大约为(4万千米);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二、判断题1、中国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国家。(×)2、地球表面上大约71%的都是水,其中淡水只有其中的3%左右。(√)3、我国的淡水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无限制地使用。(×)4、月相的规律性与月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5、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均匀。(×)6、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上跳跃要比在地球上跳得高。(√)7、在地球上看帆船行驶,可以始终看到桅杆和船体同时出现。(×)8、古人通过帆船入港时,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猜想地球是个球体(√)9、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的进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科学探究的长期性与艰苦性。(√)10、月食时,月球上留下圆形的地影。这被亚里士多德作为推测地球是球体的有力依据。(√)11、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其赤道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12、月亮在阴天是缺的,晴天则是圆溜溜的。(X)13、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由圆变缺。(X)14、任何时间月球都被太阳照亮半个球面。(√)三、选择题1.如右图所示,模拟帆船进港时,两个同学看到的现象是(C)A.帆和整只船一起看见B.先看见船身,再看见船帆C.先看到船帆,再看见船身2.乘“神舟五号”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的是我国宇航员(D)A.费俊龙B.刘洋C.翟志刚D.杨利伟3.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和人类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先后证明了(B)。A.“天圆地方”的猜想B.“地球是个球体”的推测C.天是漫无边际、地是高低不平的不规则形的物体4.地球是一个大球体,证据来源是(C)。A.古希腊人的猜想B.亚里士多德做出的推测C.麦哲伦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向一个方向行驶,最后又回到西班牙5.人们常说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是因为(C)A.地球上陆地面积大,绿草覆盖面积多B.地球上森林茂密,覆盖面积大C.地球上水域面积大6.下列关于地球上水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B)。A.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B.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地球上大部分的水资源是咸水资源,只有少量的淡水,淡水只占地球上水量的3%。7.下列灌溉方式属于节水农业的是(D)。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B.选择耗水量大的农作物C.采用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方式D.推广喷灌、滴灌技术8.月相变化是在(B)过程中发生的。A.地球公转B.月球公转C.月球自转9.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BCD)三者位置不断变化发生的。(多选)A.星星B.太阳C.地球D.月球10.春节那天我们能看到的月相是(B)A.满月B.新月C.上弦月D.下弦月11.根据宇航员在月面上留下的脚印,对月球表面推测正确的是(B)A.能留下清晰的脚印,可能表面坚硬B.能留下清晰的脚印,可能表面干燥灰尘松软C.此脚印是宇航员鞋底自带的灰尘印上去的12、“月海”其实不是海,而是人们看到月球表面上隐含的(C)地区。A.高原B.环形山C.平原13.首次用望远镜看到月球的科学家是(A)A.伽利略B.牛顿C.阿基米德四、简答题1、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有哪些?联系实际,谈谈怎样节约用水?答: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有:不及时关掉水龙头,可以二次使用的水轻易的倒掉等。我觉得可以这样节约用水:大力宣传节约用水,人人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鼓励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业用水净化后再利用;农业采用喷灌和滴灌方式浇地;一水多用,如用淘米水洗碗筷、洗菜水留着用来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马桶等;及时关紧水龙头,防止长流水或漏水等。2、简述中国探月工程?答:中国探月工程也称嫦娥工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无人探测,第二阶段为载人登月,第三阶段为建立月球基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射了“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的无人探测任务,完成了绕(实现环绕月球探测)、落(实现月面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两大目标,“嫦娥一号”实现绕月飞行,“嫦娥二号”完成对月球表面高精度的摄像,“嫦娥三号”首次实现月面软着陆,“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嫦娥五号”执行实现无人采样返回。即三大目标的最后一个---回。3、月相变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答:月亮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亮是被太阳照亮的部分。而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并不总是正对着地球,它会随着月亮、地球和太阳的移动变化而发生改变。比如,有时月亮被照亮的多半面对着地球,有时小半面对着地球,这样我们就看到月亮的圆缺变化。第五单元运动与力一、填空题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3、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4、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5、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6、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7、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平动)和(转动)。8、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9、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距离)。10、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物体的运动速度通常是变化的,可以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11、人们利用弹簧制成(测力计),用来测量力的大小。1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13、减小有害摩擦的方式有:(1)(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2)(使接触面分离);(3)(减小压力);(4)(减小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14、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位置)变化了,说明物体是运动的。15、如下图所示,以岸边的栏杆和石头为参照,船与船上的人位置在(变化),它们是(运动)(运动、静止)的;以船为参照,栏杆和石头的位置(变化),它们是(运动)的(运动、静止),船上女同学的位置(没变),她是(静止)(运动、静止)的。16、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我们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7、物体常见的运动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类:(平动)和(转动)。其他所有运动,如滚动、摆动、转弯等,都是这两种运动的合成。18、完成下面的表格。19、人们通常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他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内运动所用的时间越(短),说明物体运动得越快。20、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小时)。21、物体的运动速度通常是变化的,可以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一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用了30分钟,他家距学校1800米,他的平均速度是(60米/分)。22、我们可以利用(直尺)等工具来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用(秒表)等工具来测量时间。23、(力)可以让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24、力有(大小)和(方向)。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弹力)、(浮力)、(磁力)等。水中的小球会受到一种向上的力是(浮力)。25、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可以产生(撞击力)。26、人们利用弹簧制成(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使用前,竖直提起、指针(指向零刻度);测量重物读数时,眼睛(平视)指针所指刻度。27、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28、地球表面附近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的吸引,这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29、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你拉木箱,当拉力(大于)(大于或小于)这种力时,木箱才会运动。30、在桌子表面滑动的木块会停下来,是因为木块与桌子的接触面上也会产生(摩擦力)。二、判断题1、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2、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3、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4、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振动、滚动、转弯等是平动和转动这两种运动的合成。(√)5、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时间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6、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7、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8、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1)增大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压力;(3)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等。(√)9、用力推小车,小车原地不动,说明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X)10、在课间活动中,奔跑的我们会产生撞击力,可能会对别人造成伤害(√)11、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X)12、形变后的物体产生的一种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13、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弹力制作的。(√)14、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可以直接抓住刻度盘。(X)改正:应该食指套在测力计的提环内15、为了减少测力计读数的误差,眼睛视线要与指针持平。(√)16、在测量一个大约为8牛的物体时我选择了一个量程为5牛的测力计。(X)改正:不能超过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17、我们用测力计测量提起重物所需要的拉力的大小,实际上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18、运动的小车在木块上比在棉布上运动的距离要长,是因为它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要小。(√)19、摩擦力都是有害的,我们应该减少摩擦力。(X)20、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1、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三、选择题1.下列运动方式中属于平动的是(B)。A.钟摆的运动B.吊车重物上升C.旋转木马D.风车的运动2.滚铁环的运动方式是(D)。A.平动B.振动C.转动D.既有平动也有转动3、为比较我们班同学谁跑得快,下列比赛方法中(C)比较科学。A.同时起跑,看谁跑得最远B.同时起跑,看谁跑得更久C.同时在起跑线起跑,看谁跑完100米用的时间最短4、下列4种交通工具中,(D)的速度最快,(B)的速度最慢。A.汽车60~150千米/时B.自行车5~15千米/时C.高铁250~350千米/时D.飞机600~900千米/时速度=速度=距离时间5、下列说法,能得出速度的描述的是(B)时间A.小明每天步行1000米到学校上学B.长沙到北京的航线长1568千米,飞机要飞行2小时15分C.小明坐高铁去广州用了3小时四、简答题1、怎样让静止的物体运动,并举例说明?答:力可以让静止的物体运动。如篮球落地后会马上弹起来的弹力,水中的乒乓球受到一种向上的浮力,浮力让乒乓球浮上水面等,常见的力有推力、拉力、弹力、浮力、磁力等。2、简要描述一下力?答: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可以让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可以产生撞击力。生活中强烈的撞击力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3、什么叫摩擦力?答: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4、假如生活中没有摩擦力会怎么样?答:摩擦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摩擦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如抓住物体需要摩擦,皮带传动需要摩擦,铁钉固定在墙上也要靠摩擦等等。如果没有了摩擦力,首先,我们无法行动,脚与地面没有了摩擦,人们简直寸步难行。自行车车轮与地面间光滑,无法开动,汽车还没发动就打滑,要么就是车子开起来了就停不下来。我们无法拿起任何东西,我们能拿东西靠的就是摩擦力,摩擦力来自于物体本身的凹凸和我们手上的指纹,这下好,物体光滑,我们也没有了指纹,想拿东西却和它作用不上,只能干着急,不仅拿不起东西,拧盖子扭把手,一系列的力的作用都无法进行;想写字却拿不起笔,笔又不能和纸产生摩擦写字,想吃饭碗筷却拿不住,筷子怎么也夹不住菜,想喝水又提不起杯子;想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设备协议供货合同模板
- 轮渡码头电力系统升级合同
- 鞋厂装修租赁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包装行业企业职工生育保险集体劳动合同
- 医院装修专业工人合同
- 农业技术服务合同协议
- 公司内外墙抹灰劳务合同书
- 狄育的离婚协议书
- 三农项目评估与实施指南书
- 购房合同担保人房子担保书
- 内满堂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 报关实务-教学课件 第一章 海关概念
- 医院生活垃圾清运处理方案
- 老年心衰病人的护理
-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一上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数学家华罗庚课件
- 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纳米技术简介》课件
- 2024年青海省西宁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题库带答案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
- HYT 235-2018 海洋环境放射性核素监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