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检测题1.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rán()归来。()(答案:翩然)2.这样看来,花香鸟语,cǎozhǎngyīngfēi(),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答案:草长莺飞)3.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yù()果实的时期。()(答案:孕育)4.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shēngnìjì()。()(答案:销声匿迹)5.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zhōuérfùshǐ()。()(答案:周而复始)6.下列加括号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冰雪融(róng)化孕(yùn)育翩(piān)然归来农谚(yán)B.簌(shù)簌落下了解(jiě)销声匿(nì)迹纬(wěi)度C.衰(shuāi)草连天连翘(qiáo)层峦叠嶂(zhàng)弋(yì)阳(正确答案)D.风雪载(zhài)途隧(suì)道头晕目眩(xuàn)窥(kuī)见答案解析:解析:A、农谚(yàn)B、簌簌(sù)D、风雪载(zaì)途7.全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正确答案)8.文章第二段说明的对象是()A.大自然的语言是指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唱歌了这类自然现象。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正确答案)C.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决定农事的安排。D.要注意观察气候与自然现象的关系。9.对《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用以说明纬度的差异也是影响物候的因素。B.“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C.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正确答案)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答案解析:解析:A、说明的是经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的影响。B、“后者”指的是“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前者“指的是”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D、四个影响因素有主次之分,不代表起决定作用,表述不符合文意。10.下列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B.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C.“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运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正确答案)D.“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答案解析:解析:比喻是修辞手法,并非说明方法,该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1.“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这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A.作诠释B.下定义(正确答案)12.以下诗句中有包含物候知识的是()A.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B.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C.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3.“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句中“凡是”一词限制了范围,表明无一例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14.阅读下面内容,语段说明的中心是()
①首先是纬度。
②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③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④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⑤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⑥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A.纬度B.物候现象C.纬度对物候来临的决定作用(正确答案)D.我国大陆气候显著答案解析:C(我国南北在地理学中纬度高低不同,南方纬度低于北方,所以在植物气候方面都有区别,这是影响物候现象的主要原因,所以选C)15.读下面内容,选择正确的分析()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A.本段按时间顺序来引出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正确答案)B.“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是引用古诗。C.本段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开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D.本段告诉我们要热爱大自然的重要性。答案解析:A(这段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活了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不能打乱顺序。这三个例子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我国北方的同一地区,杏花二月开,桃花三月开。布谷鸟鸣叫之时,正是割麦种稻之时。同时也照应了后面一句“花香鸟语”。这段主要写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及对生产影响,故排除B、C、D,选A)16.下列句子说明方法运用正确的是()A.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此句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正确答案)B.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此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C.“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此句运用的作诠释说明方法。D.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此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答案解析:A、(A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属于典型的举例子;B句没有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不是打比方;C句双引号中的内容是谚语,所以是引用;D句……就是……是下定义)17.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等是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对物候的影响程度由_____的顺序排列的。()A.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正确答案)B.由南到北,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C.由因到果、由古到今的顺序排列的D.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排列的答案解析:A(首先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的差异又次之,古今的差异最次,这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的。另外前三个因素是空间因素,后面的古今又是时间)18.“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A.说明拟人比喻B.叙述拟人比喻C.描写对偶拟人(正确答案)D.抒情比喻拟人答案解析:C(这句是对景物的描绘,表达方式是描写;“冰雪融化,草木萌发”是对偶;“沉睡和苏醒都是人的动作”是拟人,所以选C)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正确答案)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答案解析:B,“素质”与“改善”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提高”;C,“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D,误用否定词,删去“不”。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B.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C.“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冻品商场专柜租赁合同3篇
- 2024年度版权质押合同:涉及某影视作品的版权质押及贷款事宜3篇
- 2024专属房产交易中介合同
- 2024年度蜂蜜产业绿色发展合同3篇
- 2024年专业短途货物运输协议模板一
- 丧葬用品订货合同
- 2024年度供应商战略合作协议模板版B版
- 旅游地产交易合同模板
- 石油化工区外保温施工合同
- 赠与房产继承协议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上肢感染的护理查房
- 高中生学习思想汇报范文(12篇)
- 《艺术概论》课件-第六章 艺术类型
- 烧伤面积的计算
- 法医临床检验规范2021版
- 测绘投标服务方案
- 健康-概述课件
- 小学语文新课标和教学方法学习课件
- 蓝牙耳机给锂电池充电电路图
- 中国重症监护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