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中的天与人_第1页
老子《道德经》中的天与人_第2页
老子《道德经》中的天与人_第3页
老子《道德经》中的天与人_第4页
老子《道德经》中的天与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道德经》中的天与人

老子的《道德经》是儒家的书。《道德经》说的是宇宙中自然之道,乃中华上古流传迄今之道。它“究天人之际,察万物之情,通古今之变,应人生之事,证大道之真”。它所一以贯之于全书的核心就是老子的天人合一观。老子深邃地回答了天与人源于何处、天与人为何会合一以及如何合一等人类关心的永恒命题。这是老子伟大的创造性贡献,标志着以人之道合天之道的成熟完善。深入探讨老子的天人合一观,把握“合一”的精髓,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人合一观的含义老子“天人合一”观中相关概念的含义。(一)“国家”14章老子的“天”是指宇宙自然之天。无限性是其显著特征,是无限小和无限大的统一,“可名于小”、“可名于大”(《道德经》三十四章,以下只注明章次);又是无始无终的,“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它内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这是老子的大道宇宙观,它有别于现代物理学意义上的宇宙。现代物理学所理解的宇宙,是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天文学的不断进步发展而逐步地扩展它的有限范围,包括向内扩展和向外扩展。但是,它永远没有极点,永远达不到无限。有限性是现代物理学所理解的宇宙的一个显著特征,而老子的“天”是无限的,是无限大与无限小的统一。(二)“道法”上的“天”“神”老子所论述的“人”分为自觉的以道莅天下的“真人”、“圣人”和修真证道的“上士”;世俗的“下士”,即“俗人”、“众人”、“百姓”;以及介乎两者之间闻道而“若存若亡”的“中士”;另外,是严重异化的如“强梁者”、“盗夸”。老子要求“上士”闻道而勤行,“中士”、“百姓”反俗而修炼,通过“涤除玄鉴”(十章),修持心灵之境,能够逐步自觉地把握大道规律,掌握人生命运,从而修真证道,与“天”合一,达到“天人合一”的真人、圣人境界。“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这里老子所讲的“四大”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人类由自发自在进入自觉自由,达到高度觉醒的伟大标志。人要成为“四大”之一的人,具有自主性,才不再是芸芸众生,苦海无边,而是自觉地把握大道,以人之道合乎天之道,认识宇宙,认识自我,唯道是从,无往不利。(三)古代“人之道”的含义及对前代的界定老子的“天之道”是指宇宙自然之道,即宇宙自然的客观规律。老子的“人之道”是指世俗之道及其处理事情的观点和方法。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以道修之于身、修之于天下的真人之道、圣人之道。(四)“融合”的含义“合一”就是不二,就是浑然一体,就是与道合真,就是一切能“唯道是从”(二十章),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从心所欲而不逾道。二“五结论”思想中“同源性”、“同构性”和“同一性”思想老子“天人合一”观,尝试归纳为“五同性”即宇宙万事万物的“同源性”、“同构性”、“同归性”、“同律性”和“同一性”思想。(一)“道生一,灵魂不高”,其实质即“无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这是老子的宇宙本体论和宇宙生化论。老子认为,宇宙有一个客观自然、永恒不变的先于天地万物的“道”。这个“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二十五章),这是老子伟大的创造性贡献———宇宙大道本体论的建立:他认为存在一个先天地生的万物母亲———道。这个“道”是自然而然的,是天然的。这个高度抽象的用数学表达的宇宙生化公式,可以理解为由自然客观永恒的“道”,即是“道”处于浑沌无序的原始状态,然后运动变化到了某个度(适度)而产生了一,即道生一(指未分阴阳的浑沌气);然后,一生二(指阴阳两气);二生三(指阴阳冲和之气);三生万物,由随机性的阴阳冲和之气而生万物。宇宙的化生过程,老子以简明深刻的公式予以表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迄今“独立而不改”(二十五章)。道生一,此处的道,是处于虚无状态,看来无声无色无形,却是似无而实存,不是一无所有的绝对真空;此外的道,虽然恍惚不可捉摸,但其中有“象”、“物”、“精”、“信”(二十一章),不是“本来无一物”的“空”,而是具此“四有”;此处的道,不是什么从天上掉下来的绝对精神,它只能是作为宇宙万物之本体的始源的客观存在,用老子的话讲,就是“万物之宗”、“象帝之先”(四章)、“先天地生”(二十五章),是万物恃之以生的原始物质(借用现代的概念)。天人同源于“道”的这一原初物质。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一章)处于“无名”状态的道,是万物的原始;而有名状态的道,是孕育万物的母亲。万物源于“有名”状态的道,而有名状态的道是源于“无名”状态的道。老子把“道”的原初本体称之为“无”———虚无,是从其本体论来说的;称之为“无名”,是从认识论来说的。其实质皆指浑沌无序状态的道。“天”与“人”同源于“无”、“无名”,即同源于“道”。(二)道之“精”—天人“同构性”思想“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老子说:“道之为物”,明示处于本体阶段的道,是“为物”,不是凭空的虚构与天才的猜想之类出于纯意念的产物,而是“物”,姑且译之为基本的物质存在。这个“物”,就是“有物混成”之物,老子将此“物”“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由此可见,老子认为道是“物”,但不是具有特定形象的具体的“某物”,而是“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的“物”。此“物”恍恍惚惚,看来仿佛隐约,似有似无,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好似一无所有。然而,恍惚之中,却似虚无而实含妙有,“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一章)之际,是可以窥见,可以感知,是含有“象、物、精、信”的。也就是道之本体———“物”中的“象、物、精、信”是产生万物的基本物质存在。这个“象”,是道处于本体之象,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十四章),尚未形成具体的万物时,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具体实物的形象。这个“物”是道处于本体之物,是无物之物,所以“无名”,但却是生成万物的基质(基本物质性存在)。这个“精”是道处于本体之“精”,它是生育万物的精气,是万物内在的生命力。它非常纯真,没有丝毫的渣滓。所以说“无名,万物之始也”,万物之所以“始”,便是由于“其中有精”。这个“信”,是道处于本体之“信”。信者,一是周期,如潮信,为道周行不殆规律的显现;二是信验,有规律可寻,无差爽;三是信息,或嫌它过于“现代化”了,但道为万物之母,自然含有万物的生命信息,其理自明。“象、物、精、信”此四者,内在于“道之为物”之中,为其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十四章)道之本体的“象、物、精、信”,其外现是“微”、“希”、“夷”。它虽然颜色“微”到看不见,声音“希”到听不到,形象“夷”到摸不着,是常人感官所无法感知的,却是无形无色无声之中的实际存在。老子认为,这“微、希、夷”三者,不可能追问它们的究竟,是“混而为一”,是浑然一体而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老子认为:道之本体之“物”中的“象、物、精、信”以及它的外现“微、希、夷”,是万物、天人同构的根本内容。(三)不求名状,复归于无物“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十六章)我用身体这部工具,在一种高度的虚极静笃状态中,无欲观妙,有欲观徼。观察万物的“并作”和“复归”。“观”者,不是观之以目,而是观之以心。以“观”之一字,作用玄妙深远,为老子认识论中精微所在。在用心灵的“玄鉴”来观察宇宙万物,于此着重观察万物的并作,使它复归于其根,而不放任自流,更不流离失所。唯有归根,才能“不失其所者,久也”(三十三章),才能复命。“根”者,道之本体也,万物、天人同归之于道之本体———“道根”。又说“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十四章)泯泯茫茫啊!不可以名状,复归于无物的状态。这是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这是叫做惚恍。“道”在周行不殆中,无中生有,为宇宙万物的母亲,然后又“复归于无物”。台湾著名学者陈鼓应说:“‘无物’不是一无所有,它是指不具有任何形象的实存体”。道化生出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无物。一种是顺向运动,一种是逆向运动。顺向是道化生万物;逆向是万物复归于“无物”。“天”与“人”均将复归于道的“无物”的“惚恍”状态。又说:“……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六十八章)这是叫做不争的品德,这是叫做用人的力量,这是叫做配合了天道,古代至高无上的准则啊!我国哲学中最深奥难知最广博精深最内在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理论,其源头处即是老子《道德经》,即是六十八章的“配天”,以人合天,而绝非以天合人。是天人和谐,而绝非人定胜天,人类只能依照自然界(天)自身存在的规律,去适当地选择与“改变”自然,去适应自然,而绝不是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对大自然予取予夺,随意改造。老子“配天”思想的深邃处,在于高度理性自觉地进而自然地以“人之道”配合于“天之道”,即以人合天。“配天”的结果,使人与天从相分、相抗流转而与天合一,天人一体,天人和谐。“天”“人”同归大道的至高境界。又说:“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二十八章)复归到人生之初的赤子、婴儿状态,复归到万物的本初———无极,复归于大道的始初———纯朴。善为道者,由于能把握大道的整体,从而实现自觉的人与天合一的理想效果,实现“人”“天”同归之功效。“归根”、“复归于无物”、“配天”、“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等,论述的是同一种思想———同归性思想。万物、天人将同归于道,不论出之于道,或入之于道,皆道体变化流转,周行不殆。(四)第二,“人”与“道”“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宇宙的罗网恢恢然宽广,稀疏而不会失漏。“天网”者,自然客观规律也。“天”与“人”同受制约于“天网”———客观规律。“天道无亲,恒与善人。”(七十九章)宇宙自然的大道,没有亲疏,永恒给予善为道的人。这是道的一体两面,均将天下万物视为一体,一视同仁,万物只有唯道是从,只能辅其自然而不敢妄为。妄为了,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三十章),终将受到客观规律的制裁。这是老子万事万物的同律性思想。(五)“道法自然”,即“天”“善为道者、善摄生者”,与天而同质“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三十九章)天得到了一,因而清明;地得到了一,因而安宁;神得到了一,因而灵妙;谷得到了一,因而盈满;侯王得到了一,因而天下走上正道。“天”与“人”都得到这个“一”,才能“以清”、“以宁”、“以灵”、“以盈”、“以为天下正”。“一”者,即朴,即太极,是道从无生有的开端。“道生一”(四十二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十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二十二章)。抱一无离,就是“得一”。道的本体虚无,无不可见,一为有之始,序数之端,为朴,为太极,举一以况道,是以得一,就是得道。“一”在道的化生全过程中,居于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具有无穷之妙用。因为“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三十二章)守朴,即守一;返朴,便是归一。老子历举自然界天地和人类历史精神和侯王“得一”的典范,来明证天、地、神、谷、侯王之所以能够清、宁、灵、盈、正,不但得以生存,而且有充沛之生命活力,欣欣向荣,皆由于“抱一”有成,而为“得一”的必然结果。此乃古之善为道者、善摄生者唯道是从,知和曰常,从而得道的体现。得一就是得道,然后同体而同质,因而同一。善为道者唯道是从,与天合一,与道合真,视为同一。这就是宇宙的同一性亦即“整体性”思想。“天”与“人”的同一性、整体性,当然不是指具体事物现象的阶段性上的同一性,而是从宇宙、从大自然的究竟的终极的方面来说的。老子“认为人生不是孤立的,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属于自然界的,但同时又是属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而整个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他把人类的思考范围,从人生扩展到整个宇宙,将个人与社会与天地宇宙都置于‘道法自然’这样一个整体的巨大系统中来;把有限的人生、社会、人类放到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来;更将有形的万有放到无形的妙无中来;并将此两者有机地和谐统一起来。”这是老子“天人合一”观所具有的宇宙视野和胸怀。它既否定了利己主义,否定了自我中心主义,又进而否定了人类中心主义。老子《道德经》中深邃而丰富、有机而完整的“天人合一”思想,是跨越时空的,卓越高超的,它将历千古而常青,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深入探讨和求索。三人类社会的本质属性是“道法自然”的理想的结果当前,世界范围的“老子热”,似乎可以看作是人类复归于自然,探索实现“天人合一”的一种历史必然性的表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被污染和破坏,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生态状态已一再向人类敲响警钟。新的世纪已经走进了第二个十年,人类需要一种真正的生存智慧。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极其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一生存智慧,许多有识之士,尤其是中国科学院董光璧教授所推崇的“当代新道家”:如李约瑟、卡普拉和汤川秀树等著名的科学家也都于老子之“道”、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中找到启示与方向。“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989年9月“21世纪科学与文化:生存的计划”国际研讨会,发表了《关于21世纪生存的温哥华宣言》。它严正指出:“地球的生存已成为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它要求更新思想:“在当代科学中,机械的僵化的旧的宇宙模式已被一些新概念所取代。这些概念展示了一个不受任何机械规律硬性限制的、具有持续创造力的宇宙形象。人本身成为这种创造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