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太伯世家与江苏苏州上_第1页
吴太伯世家与江苏苏州上_第2页
吴太伯世家与江苏苏州上_第3页
吴太伯世家与江苏苏州上_第4页
吴太伯世家与江苏苏州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太伯世家与江苏苏州上

春秋时期末,吴王在苏州山修建了一座苏州台。夫差十四年(前482),虽经越军偷袭而焚毁,但它仍名扬海内,影响深远。苏州原称吴、吴大城、阖闾大城、会稽郡、吴郡和吴州,早在秦汉时代,“姑苏”便已成为吴的别称。例如《国语·越语下》:范蠡“击鼓兴师,以随使者,至于姑苏之宫,不伤越民,遂灭吴”239。《史记·吴太伯世家》:“越因伐吴,败之姑苏。”“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至唐代,诗人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更是烩炙人口。“苏州”这一地名,也得自于姑苏山。隋开皇三年(583),改吴州为苏州,这是苏州得名之始。北宋政和三年(1113)至元代,虽曾改苏州为“平江”,但自明代以来,苏州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然而,姑苏台兴建的过程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被毁的?而尤其是姑苏台址究竟在哪里?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苏州历史上一个难解之谜。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探讨与剖析,以就正于学术界的同仁们。一、姑苏台的创建(一)苏台的诞生和由来据《史记·吴太伯世家》集解引《越绝书》云:“阖庐(闾)起姑苏台……”1468唐陆广微《吴地记》更明确地指出了吴王阖闾创建姑苏台的确切年代:“阖闾十一年(前504),起台于姑苏山……”170同书又云:“阖闾十年(前505)筑。”故不论是十年,还是十一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阖闾是在伐楚归来、霸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后创建姑苏台的。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阖闾自立夫差为太子后,使太子屯兵守楚,而自己一反往常“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台,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1712的俭朴生活,开始醉心于宫观台榭的兴建,沉湎于吴地的青山绿水之中。他“自治宫室,立射台于安里,华池在平昌,南城宫在长乐。阖闾出入游卧,秋冬治于城中,春夏治于城外。治姑苏之台,旦食山,昼游苏台。射于鸥陂,驰于游台。兴乐石城,走犬长洲”47。姑苏台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建的。(二)苏氏山台的地理位置及命名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云:姑苏台“在吴县西南三十里,横山西北麓姑苏山”99。唐陆广微《吴地记》明确指出:阖闾“起台于姑苏山,因山为名,西南去国三十五里”170。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说:“姑苏山,在吴县西三十五里,连横山之北,或曰姑胥,或曰姑余,其实一也。传言阖庐作姑苏台……”41南宋范成大《吴郡志》也说:“姑苏台,在姑苏山。旧《图经》云:‘在吴县西三十里。’续《图经》云:‘三十五里,一名姑苏,一名姑余。’”99上述记载,虽然对姑苏山和吴都之间的距离,说法略有不同,但对姑苏台台址及其名称由来的记载,是比较一致的:台筑在横山西北麓姑苏山上,因山为名。横山位于吴都西南十五里。横山一山多名,《隋书·十道志》云:山四面皆横,故名横山。清同治《苏州府志》说:“山背临太湖,若箕踞之势,故又名踞湖山。山中有芳桂、飞泉、修竹、丹霞和白云五大坞,故又称五坞山。因山顶上有七墩,故俗称七子山。”卷6横山是吴中群山中山体最大的一座山,它由数支山脉组成、绵延于木渎、横泾、越溪和横塘4个乡镇。据现代实测:长约6500米,最宽处约4500米,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94.8米。横山西南山麓有尧峰山,海拔224米;西北山麓有凤凰山,海拔256米,东北麓有楞伽山,又名上方山,海拔92.6米,东临石湖;东南麓有吴山头。姑苏山是横山西北麓近木渎处的一座小山,又名紫石山、姑胥山、姑余山,今人也称胥台山。《吴郡志》云:“古台在其上。”206(三)地理位置上的矛盾阖闾为何要在姑苏山上营建姑苏台?今本《越绝书·吴地传》作了回答:“胥门有九曲路,阖闾造以游姑胥之台,以望太湖,中窥百姓……”12可见,其真实目的:一是为了“望太湖”,监视越兵动向,以防敌人偷袭;二是为了“中窥百姓”,即暗中窥测境内百姓的动静,以防民众聚众起事,从而反映出吴国到了阖闾统治的后期,不仅与邻国越国关系十分紧张,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而且,国内的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横山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北宋学者朱长文在《吴郡图经续记》中指出:“观是山,镇此邦之西南,临湖控越,实吴时要地。隋开皇中,尝迁郡于横山东,亦以是山为屏蔽也。”41横山面临浩瀚的东太湖,虽距湖尚有20余里,但东太湖有很多水深港阔的口岸,诸如白洋湾、莫舍溇和鲇鱼口等等,是越军攻吴的必由之路。吴王夫差统治后期,越军在石湖之滨挖掘越来溪,筑越城,与吴军对峙,就是从白洋湾登陆的。据清《太湖备考》载:白洋湾“按湾之阔有六七里……其水北注越来溪,又十里许入石湖”。其东为莫舍溇,“南受太湖水,北汇于楞伽山下为石湖”。又东面鲇鱼口,“距郡城不及十里,较之吴县胥口,道里更近,河港更阔。方舟而进,顷刻可到,乃府治沿湖之第一险要”92。(四)可能大定度全以“春夏治于东南角”姑苏台建成年代:一说花了5年。《史记·吴太伯世家》集解引《越绝书》说:“阖闾起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1468《吴郡志》引《吴地记》佚文也说:“阖闾十年(前505)筑,经五年始成。”99另一说花了9年。今本《吴地记》说:“阖闾造,经营九年始成。”37上述两说,前说较为合理,后说根据不足。吴王阖闾在位19年,如果从阖闾十年筑台算起,经过9年时间建成的话,阖闾已不在人世,怎么可能“秋冬治于城中,春夏治于城外,治姑苏之台”?48显然,前一说是正确的,后一说与史实不符。姑苏台的高度广度究竟有多少?《史记·吴太伯世家》集解引《越绝书》只说:“高见三百里。”《吴郡志》引《吴地记》佚文说:“高三百丈,望见三百里。”今本《吴地记》作了相同的记载:“其台高三百丈,望见三百里外。”元徐天祐注《吴越春秋》引《吴地记》轶文说:台“广八十四丈”119。姑苏台高为“三百丈”,先秦时代的丈尺度略小于现代,一丈折合现代公制约2.27米,三百丈当为681米,要超过横山主峰(294.8米)386.2米;“望见三百里”,吴都东距东海只不过100余里,西距太湖也仅20余里,这样,整个东海和太湖便尽收眼底了。上述数据可能有所夸大。但台的广度为“八十四丈,折合现代公制约为181.8米。台上估计建有宫室,以便于阖闾春夏治于姑苏台,因此,这样的宽度可能是事实。故不论其高度和能见度究竟有多少,总之,姑苏台是当时吴国最高大、最宏伟的台榭建筑,这是可以肯定的。二、“珍异是聚,妙手偶得”夫差元年(前495),吴王夫差继位,为雪李之耻,“习战射”,训练士卒,一举打败了越国后,便逐渐骄傲,一方面,继续北上争霸,一心想当天下盟主;另一方面,大兴土木,沉湎酒色,过着荒淫腐朽的生活。《左传》哀公元年(前494),记录了楚国令尹子西的话:“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乐观是务,视民如雠,而用之日新。”1712夫差“淫而好色”,自越国进献美女西施、郑旦后,在砚石山(今灵岩山)上营建馆娃宫的同时,又重建、扩建姑苏台。(一)吴王夫差筑苏台以三年应为成据《吴越春秋》载:勾践十年(前487),越王勾践接受大夫文种提出的向吴国进献所谓的“神木”一双,“使之起宫室,以尽其财”的谋略。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谏阻,决定接受“神木”,以重建、扩建姑苏台119。这件事发生在勾践十年(前487),也就是吴王夫差即位后的第9个年头,可以作为姑苏台重建的年代。姑苏台重建究竟花了多少年?一说5年,《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云:夫差“三年聚财,五年乃成”119。《吴郡志》引《山水记》也说:“夫差作台,三年不成,积材五年乃成。”99另一说3年,《吴郡志》引《洞冥记》云:“吴王夫差筑姑苏之台,三年乃成。”99《太平广记》卷二三六引《述异记》也说:“吴王夫差筑姑苏台,三年乃成。”38上述分歧并不明显,夫差重建、扩建姑苏台的工程十分浩大,他在阖闾故台的基础上,向横山山顶延伸,新建了一批宫室和馆阁,并且作了豪华的装饰,因此,没有3年到5年的时间,是难以竣工的。(二)吴王夫差的家庭设计重建后的姑苏台,高度与阖闾故台一样。据《吴郡志》引《山水记》云:“造九曲路,高见三百里。”同书引《洞冥记》说:夫差所筑之姑苏台,“周旋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技千人,台上别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钟,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舟中盛致妓乐,日与西施为嬉。又于宫中作海灵馆,馆娃阁,铜沟玉槛。宫之楹榱,皆珠玉饰之”99。吴王夫差依据横山山顶走向,在山顶上盘旋曲折地建造了豪华的春宵宫、海灵馆和馆娃阁,绵亘达五里之长。这些宫室和馆阁,不仅规模巨大,聚集的宫妓达千人之多;而且,装饰豪华,宫殿的排水管道都用铜浇铸而成,栏杆和门槛都用玉石雕琢而成。连柱子和屋椽屋桷上都镶嵌了珠玉。正如上世纪30年代我国学者卫聚贤所说:“对于吴王夫差的穷极奢侈,固有言之过实的,但姑苏台为吴国精华所在,可以断言。”姑苏台确为吴国建筑的精华,它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但由于吴王夫差过度地消耗了吴国的物力、财力和民力,因此,极大地增加了人民的痛苦。《吴越春秋》云:“行路之人,道死巷哭,不绝嗟嘻之声,民疲士苦,民不聊生。”120从而,迅速激化了阶级矛盾,这是导致吴国灭亡的原因之一。三、姑苏台焚烧由于姑苏台是吴国最大的一项土木建筑工程,因此,它(一)越王归亡,徙治姑严重吴王夫差十四年(前482),吴国再次北上伐齐,会诸侯于黄地(今河南封丘县南)。是年夏六月,越王勾践乘虚进攻吴国。据《国语·吴语》载:“越王勾践乃命范蠡、舌庸率师沿海溯淮,以绝吴路。败王子友于姑熊夷。越王勾践乃率中军,溯江以袭吴,入其郭,焚其姑苏,徙其大舟。”汉韦昭注:“姑熊夷,吴郊也;王子友,夫差太子也。”“大舟,王舟;徙,取也。”219《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也说:“越王闻吴王伐齐,使范蠡、洩庸率师屯海通江,以绝吴路。败太子友于姑熊夷,通淮转袭吴,遂入吴国,烧姑胥台,徙其大舟。”元徐天祐注:“即馀皇舟也。”68姑苏台经过越军焚烧后,虽遭到很大的破坏,但还是保存了部分宫室和馆阁,可能又经过吴越两国统治者先后修复,因此,它仍不失为当时吴国最宏伟、最豪华的建筑。据《越绝书》载:越王勾践灭吴后,从山阴(浙江绍兴)“徙治姑胥台”58。如果姑苏台已成为一片废墟的话,越王勾践怎么可能把它作为治所呢?可见,吴越战争后,姑苏台并未全都焚毁。(二)观赏新闻,探究自然历史战国时期,吴国故土数易其主,越灭吴后,楚又灭越,最后秦灭楚,统一了六国。经过200余年的风雨变迁,姑苏台上的建筑已剩颓垣残壁,但遗迹尚多,风貌犹存。因此,吸引了人们纷至沓来登临观赏和探秘。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王三十七年(前210),秦皇嬴政东游会稽郡,上会稽山(今浙江绍兴),祭大禹陵,望南海而刻石颂德。在返回途中,“奏(通走)诸暨、钱塘,因奏吴,上姑苏台”46。明洪武《苏州府志》引《越传》也说:“秦始皇东巡会稽,还走吴,上姑苏台”卷35。到了西汉初年,大史学家司马迁也登上姑苏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说:余“上姑苏,望五湖”1415。如果姑苏台遗迹已荡然无存,怎么会吸引人们前来登临和观赏呢?(三)苏氏的夫差庙到了隋唐时代,当地村民拆卸姑苏台木料,用来建造夫差庙和民房。据南宋范成大《吴郡志》载:“吴王夫差庙,今村落间有之,旧庙无考。《鉴戒录》云:世传此庙拆姑苏台木创成。唐陈羽秀才尝题夫差庙,时人谓之题破此庙。”诗云:“姑苏台畔千年木,刻作夫差庙里神。幡盖寂寥尘土满,不知箫鼓乐何人?”165夫差庙的确切位置,据明王鏊正德《姑苏志》云:“夫差庙在姑苏山东北。”卷27清同治《苏州府志》也说:“夫差庙,在姑胥山东北……今毁。”卷36民国张郁文《木渎小志》则云:“姑苏山在木渎东四里……有夫差庙在下。”又说:“山麓有夫差庙,亦曰姑苏庙,在田口村南。”卷1可见,夫差庙又称姑苏庙,在姑苏山麓田口村南。姑苏台上的建筑虽经人为破坏而无存,但高耸入云的台基尚在。这从唐代诗人的诗篇中可以得到证实。崔《姑苏赋》云:“崔子劝学少闲,与客游于横山之下,有台巍然出于群山,荒基峻级,高切云间,荆棘为之蒙翳,麋鹿为之回环。登上绝顶,南望洞庭东、西山;北望灵岩馆娃宫;东望吴城、射台;西望胥山。唐代大诗人李白《苏台览古》云:“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高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著名诗人刘禹锡《姑苏台》:“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许浑《过姑苏台》:“宫馆遗基辍棹过,黍离无限独悲歌。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占浅沙……”卷35从上述诗篇中可以看出:到了唐代,姑苏台上的宫室建筑虽已破坏殆尽,但还保留着台基。(四)“登苏,望五湖”到了宋代,构筑姑苏台台基的石料和木料,也被当地村民拆卸后移作他用,于是,姑苏台的遗迹逐渐消失。北宋后期,苏州学者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说:“昔太史公尝云:‘登姑苏,望五湖。’而今人殆莫知其处,尝欲披草莱以访之,未能也。”42朱长文患有足疾,长期未仕,家居20年,当然无法进行实地调查和考察,只能作为终身憾事了。可见宋以后,历元明清数代,姑苏台台址究竟在哪里?已成为众说纷纭的历史之谜。四、“吴王游苏山”宋以后,姑苏台究竟在哪里?成为长期存在争议的一个问题:一说,在横山西北麓姑苏山上。南宋著名学者范成大《吴郡志》说:“姑苏台,在姑苏山。”并引《史记正义》云:“在吴县西南三十里,横山西北麓姑苏山上。”99又说:“姑苏山,一名姑胥,一名故余,连横山之北,古台在其上。”207明清以来,多数学者都沿袭此说,如清康熙间苏州学者徐崧、张大纯在《百城烟水》中说:“姑苏山,一名姑胥,一名姑余,在横山西北。古姑苏台在其上,至今人称胥台山。”14另一说,在胥口镇的胥山上(今名清明山)。清乾隆间东山学者金友理所撰《太湖备考》说:“胥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胥口在其下,东连皋峰……或云即姑苏山,姑苏台在其上。”作者在按语中说:“由诸书观之,曰‘望太湖’,曰‘高见三百里’,曰‘在县西三十五里’,皆与胥山合,姑苏台当在此山。”接着,作者又引顾龙光《皋峰纪略》云:“‘峰之尾直抵胥口。’吴王游姑苏之台,正此山也。尧峰麓小紫石山亦名姑苏台,然云:高见三百里,则必以皋峰为正。按,胥山连皋峰,筑台亦必相属。《洞冥记》所云横亘五里也,紫石山无此广袤。”105清代苏州著名学者冯桂芬所纂修的同治《苏州府志》同意上述观点,说:“皋峰山顶有石筑基础,传为吴王殿基。或云:即是姑苏台址。旧址:台在姑苏山,误。《太湖备考》‘胥山’条下,辩之甚详。”卷6再一说,在横山东北麓茶磨山上。茶磨山形状如磨,山顶平坦,广袤数十亩,因此,又名磨盘山。其南,与茶磨山相联,仅半里之遥为宝积山,“高峻耸拔,其形如椅,俗呼为拜郊台,以为吴时祀天之处”329。吴王郊台东南为上方山(又名楞伽山),上有上方寺和7级浮屠。南宋著名学者周必大以为姑苏台遗址在茶盘山上,与拜郊台前后相望,故称“两台”。他在《南归录》中说:“姑苏前后两台,相距半里。俗云拜郊台,为城三重,遗基俨然。夫差与西施宴游之地。前有溪,越勾践由此攻吴,号越来溪。”卷35明代苏州学者莫震、莫旦在《石湖志》中继承此说:“姑苏台,在横山东麓,下临石湖,即今茶磨山是其遗址,与拜郊台前后相望,故云‘两台’。上皆平夷,俨然台殿之迹。或谓在姑胥山者,恐非……考之古迹为已审,质诸传记亦已明。”335民国时期,吴越史地研究会总干事卫聚贤于1936年2、3月间,经过实地考察,认为七子山(横山)即姑苏山,姑苏台建于七子山上。他在《姑苏台》一文中说:“三月二十一日……汽船自七子山下经过,望见山上如烽火台的十余个,已有所疑。”“当地人云七子山西北支峰有姑苏庙,乃知七子山即姑苏山。”又说:“七子山为吴县最大、最高之山,以此山为勾吴国最大之山,而名为勾吴山,音转为姑苏山,姑苏山上建造姑苏台,因横山高,立在台上,太湖除西南角一隅处,全部可望见,而所谓‘高见三百里’相同;正峰有五六里,所谓‘横亘五里’相符。”建国后,我国学术界有人重申胥山即姑苏山,姑苏台建于胥山以及与之相连的皋峰山上。他说:“姑苏即姑胥。究姑之义,可知姑苏即苏山。姑胥即胥山。又因苏、胥两字通假,即知苏山就是胥山。”“从古代文献的记载和描绘来看,姑苏台应在今胥山上(今胥口太湖边上)﹐而决不会在今横山西北麓的紫石山上。”“‘这座横亘五里’、‘高见三百里’、‘五年乃成’的伟大建筑群,小小的紫石山是容纳不下的。胥山东连皋峰,山高大,山顶平坦,姑苏台应在此山上。”也有人认为史籍上所载的“‘姑苏台’和‘姑胥台’非为一台,而是两台:一在姑苏山上,一在胥山(又名皋峰山、清明山),均在吴郭中”。姑苏台究竟在哪里?这确已成为一个古往今来、众说纷纭的难解之谜,但也并非到了无踪迹可觅、无途径可寻的地步。笔者在此提出如下几点看法:(一)关于“苏”的3.姑苏台建于姑苏山上,因山为名。但“姑苏”两字的含义是什么呢?“姑”,是先秦时代居住在江浙一带的古越族的发声词,并无实义,就像“句吴国”的“句(同勾)”一样,句吴即吴。姑苏即苏。隋朝改称吴州为苏州,而不称姑苏州,就是明显一例。“苏”,《说文解字》云:“桂荏也。”即紫苏。据《辞海》介释,紫苏(其老茎称苏梗),是一种可治疗外感风寒、头痛发热、鼻塞咳嗽等症,也能解除鱼蟹腥毒的药用植物。很可能远古时代姑苏山一带盛产紫苏,因此,以“姑苏”名山。在古代史籍中,有时称“姑苏台”,有时又称“姑胥台”。如《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说:阖闾“治姑苏之台”。而该书《夫差内传》又说:夫差“过姑胥之台”。因此,有人认为姑苏台和姑胥台非为一台,而是两台。这不符合历史事实。《辞海》“通假”条目说:“通假……也叫‘通借’,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替代本字。”又说:“古书多用通假字,今简体字也常常采用,如‘榖’的谷,‘籲’为吁。”明末清初,我国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古胥、苏两字多通用。”因此,它们并不是两座台。那么,位于今胥口镇南、太湖东岸的胥山,能否称为“苏山”呢?答案是否定的。胥山是因伍子胥而得名,已赋予“胥”字特定的含义,因此,不能用苏字替代胥字。据《史记·伍子胥列传》云:“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江上,因命曰胥山。”2180北宋《吴郡图经续记》、南宋《吴郡志》和清同治《苏州府志》等地方文献,都作了类似的记载。胥口镇上建有伍员庙,经过历代修建、重建,一直保持至今,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吴人为纪念伍子胥,除以“胥”字命山外,在胥山西南五六十里周围的太湖,命名为胥湖;在胥山下,太湖的出入口,命名为胥口;从胥口开始,连接吴都大运河的河道,命名为胥江;吴都西南的城门,旁有伍子胥宅,因而命名为胥门。据《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载,伍子胥死于夫差十三年(前483)吴齐艾陵之战后,这时姑苏台的扩建工程早已竣工66。所有这些,表明胥山与姑苏山、姑苏台并无关联。(二)已存在于台w的人工构筑的平台上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营建台榭成风。所谓“台榭”:“台”是指以土、木、石、为材料,在平原、高地或山坡上,用人工构筑的高台。高出地面数丈、或数十丈不等;面积有数十平方米、或数百平方米不等,供人们登高远眺和游观之用。“榭”,是指建在台上,供人们休憩和歇息的敞屋。《尚书·泰誓》:“惟宫室台榭。”孔传:“土高曰台,有木曰榭。”见之于史籍记载的:楚国庄王建有匏居台,灵王建有章华台。越国王勾践,建有游台、斋台、驾台、离台和中指台五座。其中游台高达46丈59。齐国景公建有路寝台111。战国后期,赵国武灵王在今邯郸城内建有丛台且一直保留至今。台高13.5米,建在平地上,现已辟为丛台公园。楚灵王的章华台,建于公元前536年(鲁昭公七年)。1984年,我国文物工作者在湖北潜江县龙湾区马场湖村发现了它的遗址。经实测,遗址东西长1.5公里以上,南北宽1~1.5公里。遗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遍布楚和汉代的鼎、罐、豆等陶片,以及汉砖、筒瓦、板瓦和瓦当等建筑材料,经国家和省、市有关专家实地考察和鉴别,确认为楚灵王章华台故址。遗址所在地是湖泊洼地。93上述各台都是人工构筑的高台。姑苏台也不例外。唐代诗人任公叔《姑苏台赋》云:“方五载而厥成,造中天而特起,因累土以高台,宛狱立而山峙。或比象于巫卢之峰,或倒影于沧浪之水。悉人之力以为美观,厚人之泽以为侈靡。”卷35当时各国统治者营建的台榭,多数建在平地上,少数建在山坡上,个别的甚至建在洼地里。因此,论者以山的大小和高低,以及能否望见太湖,作为判断姑苏台台址所在的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就混淆了古代台榭建筑和山顶宫殿建筑的界线而走入了误区。建在山顶上的宫殿建筑,如吴王夫差在灵岩山顶上营建的馆娃宫,就是典型的一例,其遗址一直保存至今。而姑苏台,作为台榭建筑,虽已焚毁、拆卸无存,我们现在已无法知道它的原貌,但作为人工构筑的高台,是建在山坡上,还是平地上,这并不重要,因为它们都是以土、木、石为材料,用人工堆砌而成。由于其高度已超越群山,因此,望见太湖当然不会成为问题。所谓“横亘五里”可能是向临近的山顶上延伸而已。清同治《苏州府志》和民国《吴县志》所说“在皋峰山顶石筑基址”,但它究竟是什么朝代留下的?是春秋吴国的宫殿建筑,还真是姑苏台台址?由于无任何史籍可证,因此,还有待于文物工作者进行调查、考察和鉴别后,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三)苏氏家族在吴王夫差庙的木复首先,有大量的文献记载可考。自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明确指出:姑苏台“在吴县西南三十里横山西北麓姑苏山上”后,从此,史不绝书。唐陆广微《吴地记》首先征引张说。北宋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和南宋范成大的《吴郡志》,以及明清以来的苏州地方志,诸如明卢熊洪武《苏州府志》,明王鏊正德《姑苏志》,清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一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