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概论(民航乘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民航概论(民航乘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民航概论(民航乘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民航概论(民航乘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民航概论(民航乘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民概论全套PPT课件目录页目录页第一节

民用航空的定义和分类第二节

世界民用航空发展简史第三节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简史第一章民航发展简史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一节

民用航空的定义和分类第二节

世界民用航空发展简史第三节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简史飞行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理想。明朝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叫万户,他熟读诗书,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和火箭,他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这一天,万户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万户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好怕。”万户问道:“怕什么?”那仆人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万户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开篇故事仆人们只好服从万户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突然,横空一声爆响。只见蓝天上万户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户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万家山上。万户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由他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的火箭专家称中国的万户为青年火箭专家,是人詹姆斯·麦克唐纳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了不起的发明。民用航空的定义民用航空,简称民航,是指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用于执行军事、海关、警察飞行任务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民用航空的分类商业航空,也称为航空运输,是指用飞机进行经营性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一)商业航空商业航空的经营性表明这是一种商业活动,以盈利为目的;它又是运输活动,是交通运输的一个组成部分,与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运输共同构成国家的立体交通运输系统。快速远距离高效率民用航空的分类(二)通用航空工业航空:包括使用航空器进行与工矿业有关的各种活动,具体的应用有航空摄影、航空遥感、航空物探、航空吊装和航空环境监测等。农业航空:包括为农、林、牧、渔等行业服务的航空活动。航空科研和探险活动:包括新技术的验证、新飞机的试飞和人工增雨以及利用航空器进行的气象天文观测和探险活动。飞行训练:除培养空军驾驶员外,还有培养各类飞行人员的学校和俱乐部的飞行活动。航空体育运动:用各类航空器开展的体育活动。公务航空:是指企业或者政府行政人员使用专用飞机进行公务活动。私人航空:私人用其拥有的航空器进行航空活动。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一节

民用航空的定义和分类第二节

世界民用航空发展简史第三节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简史人类的首次可操纵飞行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点,美国的莱特兄弟驾驶自己制造的人类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成功飞向天空,飞行时间59s,距离260m。实现了人类首次持续的、有动力的且可操纵的飞行,开创了现代航空的新纪元。“飞机之父”莱特兄弟“飞行者”1号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1910年12月10日,罗马尼亚人亨利·科安达设计了最早的一台喷气发动机。1947年10月14日,美国贝尔公司试飞能突破声障的飞机。全金属飞机最早出现在军事领域,世界上第一架全金属飞机是德国飞机设计师容克斯设计的J.1“锡驴”(Blechesel)。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飞机开始载客飞行。民用航空业进入良性发展时期,飞机由小到大,发动机由活塞式到喷气式。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大型运输机和超声速运输机逐渐推广使用涡轮风扇发动机。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一节

民用航空的定义和分类第二节

世界民用航空发展简史第三节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简史古代航空《墨子·鲁问》记载,春秋时期著名工匠公输般“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后汉书·张衡传》中说,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也曾制造出了能够飞翔的木鸟;东晋的葛洪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提出了鸟类翱翔是由于上升气流托举的见解,这是对鸟类飞行原理的重要发现,包含了滑翔机的最初理论;“孔明灯”,其实是一种原始的热气球;西方学者称为“中国陀螺”的竹蜻蜓则被普遍视为现代旋翼机的雏形。旧中国民用航空发展情况著名的航空先驱者冯如: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谭根:创造了水上飞机世界飞行高度纪录,后回国筹建广东航空学校杨仙逸:造出了由宋庆龄随机试飞成功的“乐士文”号冯如谭根杨仙逸旧中国民用航空发展情况中国人民对中国航空事业和民用航空事业的艰难探索:1904年,法国为向中国推销刚刚起步的飞机,运到中国两架小飞机,在北京南苑进行了起降和飞行表演。1910年,清政府在北京南苑制成了一架飞机,由此开始了中国的航空事业。与此同时,北京南苑机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机场。1913年,北洋政府在南苑机场建立了第一所航校,培养出最早的中国飞行员百名。1919年以后,北洋政府开始建立空军和展开民航事业。1920年5月,一架飞机从南苑机场携带邮件飞往天津,开辟了中国民航和航空邮件的首航,以后南苑机场成为中国最初的北方民航重要基地。1928年12月4日广东空军筹办民航。

1929年5月1日,国民政府铁道部部长孙科主持的中国航空公司在南京宣告成立。1937年,日本开始入侵中国,中国航空公司从上海撤至汉口,欧亚航空公司从上海撤至西安,两家公司所有上海通向各地的航线全部停航。旧中国民用航空发展情况1942年3月27日,中国和英国就重庆至印度加尔各答航线的通航问题做了换文。1942年5月上旬,中国航空公司开辟从印度阿萨姆邦的汀江经萨地亚直飞中国昆明的“驼峰航线”。1942年7月21日,中国航空公司试航中国通往印度的又一条新航线获得成功。1945年8月15日,抗战取得胜利,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把总公司陆续迁回上海。1945年9月16日,抗战胜利后第1架民航班机飞抵上海。1946年10月25日,美国人克莱尔·李·陈纳德成立“行总空运队”,开始了不定期的班机飞行,其飞行基地设在上海虹桥机场。1946年12月7日,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原则决定龙华机场为国内航空线基地,虹桥机场为国际入境机场。1946年12月24日傍晚,发生轰动中外的“上海黑色圣诞之夜”民航空难事件。1947年1月20日,国民党政府成立民用航空局,隶属交通部,负责管理全国的航空公司、空中交通管制和机场建设等业务。1948年12月,以上海为基地的中国航空公司总部迁至台南,飞行基地迁至香港;中央航空公司的总公司迁至广州,以后也迁至香港。新中国民用航空发展概况(一)创立发展,艰难前行新中国民航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1民航体制在艰难前行中变迁频繁2国际交往逐步展开3两航起义创立发展与艰难前行阶段(1949~1966年、1967~1977年)改革发展阶段(1978~1985年)发展蓄势阶段(1986~2001年)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之后)新中国民用航空发展概况(二)以企业化为中心的改革全面展开

以开放姿态加速与国际接轨1

民航体制改革全面展开2

全面推动民航事业发展3新中国民用航空发展概况(三)不断发展、蓄势,追赶世界民航大国

运输规模扩大、地位上升1

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2

体制改革初见成效3新中国民用航空发展概况(四)蓄能迸发——中国民航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战略转变——民航重组,行业进入高速发展轨道1

飞行安全成绩显著2

民航法制化建设加强,依法管理使行业更具发展潜力3谢谢观看航民概论目录页目录页第二章飞机及其飞行原理第三节

飞机发动机简介第二节

机身功能第一节

飞机结构与分类第四节

机翼的类型及

作用第七节

客舱第六节

飞机的起落架第五节

尾翼及其作用第八节

通用电子系统第十一节

飞机操纵系统

和液压系统第十节

“黑匣子”第九节

驾驶舱主要仪表

安排第十二节

飞机的飞行原理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飞机发动机简介第二节

机身功能第一节

飞机结构与分类第四节

机翼的类型及

作用第七节

客舱第六节

飞机的起落架第五节

尾翼及其作用第八节

通用电子系统第十一节

飞机操纵系统

和液压系统第十节

“黑匣子”第九节

驾驶舱主要仪表

安排第十二节

飞机的飞行原理飞机的最基本特征:一是它自身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是由动力驱动前进;三是飞机有固定的机翼,由机翼提供升力使其翱翔于天空。飞机的定义:飞机是有动力驱动的有固定机翼的而且重于空气的航空器。飞机?飞机是什么?飞机的基本结构垂直安定面方向舵水平安定面升降舵机翼机身襟翼主起落架副翼前起落架发动机座舱副翼前缘缝翼扰流板襟翼前缘缝翼扰流板襟翼副翼升降舵升降舵方向舵机翼机身尾翼起落装置动力装置民航运输机的分类飞机按用途分可分为民用飞机、军用飞机。民航运输机是民用飞机中的一类,包括客机、货机和公务机等。按旅客座位数分:大型飞机(旅客座位数>200)、中型飞机(旅客座位数100~200)和小型飞机(旅客座位数<100)按机身直径分:宽体客机(机身直径大于3.75m)、窄体客机(机身直径小于3.75m)按发动机分:涡轮喷气式飞机、涡轮风扇式飞机和涡轮螺旋桨式飞机等。按飞行速度分:低速飞机速度小于400km/h;亚声速飞机-高亚声速飞机马赫数为0.8~0.89(1Ma=1224km/h);超声速飞机马赫数大于1。按任务性质分:客机和货机。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飞机发动机简介第二节

机身功能第一节

飞机结构与分类第四节

机翼的类型及

作用第七节

客舱第六节

飞机的起落架第五节

尾翼及其作用第八节

通用电子系统第十一节

飞机操纵系统

和液压系统第十节

“黑匣子”第九节

驾驶舱主要仪表

安排第十二节

飞机的飞行原理进行机身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一是要载人载物;二是起到连接飞机其他部位的作用;三是在空气中受到的阻力必须尽量小。飞机机身内包含:操纵系统、电气系统、座舱环境控制系统、燃油系统飞机机身的形状:筒状飞机的机身还按规定喷涂有国籍、登记标志。中国民用航空器的国籍标志为“B”,登记标志为阿拉伯数字、罗马体大写字母或二者的组合。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之间有一个短横线“-”。中国大陆地区航空器国籍和登记标志格式为B-××××(编号为四位数字);香港、澳门地区为B-×××(编号为三位字母);台湾地区为B-×××××(编号为五位数字)。在飞机外表绘制的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的位置、字体大小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在机翼和机尾之间的机身两侧,右翼的上表面、左翼的下表面。(2)喷在机翼上的每个字的高不得小于50cm;喷在机身上的不得小于30cm。字的宽度应是高的2/3,每两个字之间的间隔宽度不小于字宽的1/4。(3)机身两侧标志要对应,机翼上字母或数字的顶端与前、后缘的距离要相等。(4)国籍登记的字母必须用正体大写,字母和数字都不加装饰,每个字必须用实线构成,颜色与背底呈鲜明对照。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飞机发动机简介第二节

机身功能第一节

飞机结构与分类第四节

机翼的类型及

作用第七节

客舱第六节

飞机的起落架第五节

尾翼及其作用第八节

通用电子系统第十一节

飞机操纵系统

和液压系统第十节

“黑匣子”第九节

驾驶舱主要仪表

安排第十二节

飞机的飞行原理活塞发动机工作原理活塞发动机主要为吸入空气,与燃油混合后点燃膨胀,驱动活塞往复运动,再转化为驱动轴的旋转输出。吸气冲程排气口关进气口开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喷油嘴关进气口关排气口开活塞点火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工作原理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由螺旋桨和燃气发生器、减速器组成,螺旋桨由涡轮带动。旋转时压力合力向前,拉动螺旋桨向前,从而带动飞机向前。涡桨发动机的动力主要是由螺旋桨产生的拉力。优点:功率大稳定性好噪声小工作寿命长维修费用较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工作原理涡桨发动机的飞机都是两个同轴螺旋桨紧靠着,反方向转动,扭矩相互抵消,这样两个对转的螺旋桨产生的力都是向同一个方向的拉力,飞机就不会出现侧翻。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原理涡轮喷气发动机简称涡喷发动机。通常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组成,部分军用发动机的涡轮和尾喷管间还有加力燃烧室。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机喷口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原理压气风扇吸入空气压气机压缩空气燃烧室点燃空气和油料的混合气体推动涡轮旋转排出发动机外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原理涡喷发动机的特点:加速快产生的推力大油耗高(致命弱点)1—吸入;2—低压压缩;3—高压压缩;4—燃烧;5—排气;6—热区域;7—涡轮机;8—燃烧室;9—冷区域;10—进气口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工作原理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简称涡扇发动机。其在涡喷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几级涡轮,并由这些涡轮带动一排或几排风扇。核心机相同时,涡扇发动机比涡喷发动机推进效率高、耗油率低且推力大;同油量时,飞机的航程更远。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机喷口风扇外涵道内涵道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飞机发动机简介第二节

机身功能第一节

飞机结构与分类第四节

机翼的类型及

作用第七节

客舱第六节

飞机的起落架第五节

尾翼及其作用第八节

通用电子系统第十一节

飞机操纵系统

和液压系统第十节

“黑匣子”第九节

驾驶舱主要仪表

安排第十二节

飞机的飞行原理机翼的形状和位置飞机的升力主要由机翼产生。机翼面积越大,产生的升力越大。飞机的飞行速度与机翼产生的升力成正比,同时阻力也产生变化。如果使机翼与机身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一定的角度,就能有效减少飞机所受的阻力。这个角度被称为后掠角,这种机翼叫后掠翼。机翼的形状和位置机翼的形状:低速飞行的小型机,机翼多选择长方形;大型的高速飞机普遍多采用后掠的梯形机翼;超声速的客机则采用三角翼。

上单翼飞机1指把机翼装在机身上方的飞机。优点:对乘客来说,不论坐在舱内什么位置,都可以不受机翼的阻挡,通过舷窗饱览地面风光,机身距地面高度低,上下方便。缺点:对维修人员来说,由于这种飞机的发动机装在机翼上,离地面较高,维修很不方便。根据机翼在机身上安装的部位不同分为:机翼的形状和位置

中单翼飞机2把机翼安装在飞机的机身中部,机翼大梁把飞机隔成前后舱,使用不方便,多用于军用飞机。下单翼飞机3下单翼飞机的机翼安装在机身下,起落架容易安排,发动机等设备维修也方便。机翼上的襟翼、副翼和扰流板襟翼是飞机的一种增升装置,被对称地安装在两侧机翼上。襟翼的基本效用:在飞行中增加升力。襟翼的分类:依据所安装部位和具体作用的不同,襟翼可分为后缘襟翼、前缘襟翼和开缝襟翼等。(一)襟翼前缘襟翼LEADINGEDGEFLAPS前缘缝翼LEADINGEDGESLATS副翼AILERONS后缘襟翼TRAILINGEDGEFLAPS水平安定面STABILIZER升降舵ELEVATOR方向舵RUDDER地面扰流板GROUNDSOPILERS飞行扰流板FLIGHTSOPILERS机翼上的襟翼、副翼和扰流板副翼是指安装在机翼翼梢后缘外侧的一小块可活动的翼面,为飞机的主操作舵面。副翼与襟翼同在机翼的后缘,前者靠近翼梢,后者靠近机身。(二)副翼机翼上的襟翼、副翼和扰流板在机翼的上表面还有很多活动的小翼面,这些小翼面被称为扰流板。拢流板的作用:飞机降落时它们被翻起以增加阻力,并且把机翼压向地面增加机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三)扰流板机翼内的油箱机翼根据设计由许多翼肋支撑,外表蒙上蒙皮。机翼是中空的,设计师们很好地利用了这个空间,把飞机的燃油存放在这个空间里,使机翼成为一个大油箱。这样设计是因为飞机飞行时,机翼受到的升力是向上的,而机翼中装的燃油重力是向下的,这两个不同方向的力会相互抵消,使机翼受力减少,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飞机发动机简介第二节

机身功能第一节

飞机结构与分类第四节

机翼的类型及

作用第七节

客舱第六节

飞机的起落架第五节

尾翼及其作用第八节

通用电子系统第十一节

飞机操纵系统

和液压系统第十节

“黑匣子”第九节

驾驶舱主要仪表

安排第十二节

飞机的飞行原理飞机的尾部叫尾翼。水平尾翼由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可动的升降舵组成,有的高速飞机将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合为一体成为全动平尾。垂直尾翼包括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可动的方向舵。尾翼的作用是操纵飞机俯仰和水平方向偏转,保证飞机能平稳飞行。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飞机发动机简介第二节

机身功能第一节

飞机结构与分类第四节

机翼的类型及

作用第七节

客舱第六节

飞机的起落架第五节

尾翼及其作用第八节

通用电子系统第十一节

飞机操纵系统

和液压系统第十节

“黑匣子”第九节

驾驶舱主要仪表

安排第十二节

飞机的飞行原理飞机起落架的组成:缓冲支柱和机轮。飞机起落架的功能:起飞、着陆滑跑、地面滑行和停放时支撑飞机。飞机起落架的分类:主起落架位于飞机重心附近承受飞机大部分重量。前起落架由飞机的前轮和转动机构组成,通过控制前轮左右转动就可以让飞机在地面滑行转弯。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飞机发动机简介第二节

机身功能第一节

飞机结构与分类第四节

机翼的类型及

作用第七节

客舱第六节

飞机的起落架第五节

尾翼及其作用第八节

通用电子系统第十一节

飞机操纵系统

和液压系统第十节

“黑匣子”第九节

驾驶舱主要仪表

安排第十二节

飞机的飞行原理客舱设置飞机客舱设有头等舱、公务舱、高端经济舱、普通经济舱;前厨房、前洗手间、后厨房和后洗手间,大型宽体机还有中部厨房和洗手间、吧台、咖啡厅和娱乐室等。客舱设备厨房设备包括烧水器、餐食加热烤箱、储物箱、餐车和垃圾车等。紧急设备包括灭火瓶、氧气瓶、氧气面罩、救生衣、救生艇、救生斧、防水电筒、发报机和防烟面罩等。娱乐设施有视频播放器等。此外,机上还有机组通话系统、服务灯光系统、空调系统和旅客呼叫系统等。旅客座椅和座位民航对座椅的要求:首先,客舱座椅应该安全坚固;其次,要让旅客坐着舒服。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飞机发动机简介第二节

机身功能第一节

飞机结构与分类第四节

机翼的类型及

作用第七节

客舱第六节

飞机的起落架第五节

尾翼及其作用第八节

通用电子系统第十一节

飞机操纵系统

和液压系统第十节

“黑匣子”第九节

驾驶舱主要仪表

安排第十二节

飞机的飞行原理通信系统(1)甚高频通信系统(VHF):用于起降过程中以及飞机在地面上与塔台、地面人员通话。频率在118.000~135.975MHz之间,每25kHz为一个频道,共720个频道供选用。其中121.500MHz为遇难呼救的全球统一频道。(2)高频通信系统(HF):是远距通信系统,用于远距空地通信。(3)选择呼叫系统(SELCAL):每架飞机预设的陆空通话频率。(4)声频综合系统(AIS):飞行内话系统、勤务内话系统、客舱广播及娱乐系统、旅客呼叫系统。导航系统罗盘系统无指向性无线电信标(NDB)甚高频全向信标(VOR)仪表着陆系统(ILS,盲降)无线电高度表测距机(DME)气象雷达惯性基准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应答机飞行自动控制系统飞行自动控制系统是用来全部或部分地代替飞行员控制和稳定飞机的角运动和重心运动,并能改善飞行品质的反馈控制系统。飞行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具有自动驾驶功能;能改善飞机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实现航迹控制、自动导航等功能。自动驾驶系统的组成:自动驾驶指引仪、推力管理系统、偏航阻导系统、自动安定面配平系统飞机综合电子控制系统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FMCS)飞行信息记录系统飞机数据总线及阿林克寻址通信与报告系统近地警告系统空中报警和防撞系统电传操纵系统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飞机发动机简介第二节

机身功能第一节

飞机结构与分类第四节

机翼的类型及

作用第七节

客舱第六节

飞机的起落架第五节

尾翼及其作用第八节

通用电子系统第十一节

飞机操纵系统

和液压系统第十节

“黑匣子”第九节

驾驶舱主要仪表

安排第十二节

飞机的飞行原理在飞行员面前,地平仪、航向罗盘、高度表和空速表是飞行中驾驶员所使用的仪表中最重要的四块仪表。地平仪:驾驶员座位正前方的一块色彩明亮的显示屏,又称为电子姿态指示仪或主飞行指示仪。随着飞机姿态的改变,仪表上的地平线在相应改变,驾驶员一眼就可以看出飞机对地平线的相对姿态。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飞机发动机简介第二节

机身功能第一节

飞机结构与分类第四节

机翼的类型及

作用第七节

客舱第六节

飞机的起落架第五节

尾翼及其作用第八节

通用电子系统第十一节

飞机操纵系统

和液压系统第十节

“黑匣子”第九节

驾驶舱主要仪表

安排第十二节

飞机的飞行原理“黑匣子”的真实名字叫飞行数据记录仪,是判断飞行事故原因最重要及最直接的证据。飞行数据记录仪包括两套仪器:一套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另一套是飞行数据记录器。有了这两个记录器,维修人员利用它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故障发生的位置;飞行人员可以用它来检查飞机飞行性能和操作上的不足之处,改进飞行技术。一旦飞机失事,这个记录系统就成为最直接的事故分析依据。大家叫我“黑匣子”,但是我是橘红色的,方便寻找。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飞机发动机简介第二节

机身功能第一节

飞机结构与分类第四节

机翼的类型及

作用第七节

客舱第六节

飞机的起落架第五节

尾翼及其作用第八节

通用电子系统第十一节

飞机操纵系统

和液压系统第十节

“黑匣子”第九节

驾驶舱主要仪表

安排第十二节

飞机的飞行原理飞机操纵系统飞机操纵系统是传递操纵指令,驱动舵面和其他有关装置,以控制飞机飞行状态和姿态的所有部件的总合。飞机操纵系统的分类:根据操纵指令的来源,可分为人工飞行操纵系统和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飞机操纵系统的组成:主要有驾驶杆、方向舵和油门。液压系统是飞机的助力机构。飞机的飞行活动是依靠驾驶员操纵控制各操纵面来实现的。助力器的作用就是帮助驾驶员用较小的力量去操纵笨重的操纵面。液压系统飞机的操纵、刹车和收放起落架等都是通过液压系统实现的。液压系统由泵、管道、作动器、储液箱和阀门等组成。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飞机发动机简介第二节

机身功能第一节

飞机结构与分类第四节

机翼的类型及

作用第七节

客舱第六节

飞机的起落架第五节

尾翼及其作用第八节

通用电子系统第十一节

飞机操纵系统

和液压系统第十节

“黑匣子”第九节

驾驶舱主要仪表

安排第十二节

飞机的飞行原理飞机的升力流体的连续性定理:当流体连续不断而稳定地流过一个粗细不等的管道时,由于管道中任何一部分的流体都不能中断或挤压起来,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流进任一切面的流体的质量和从另一切面流出的流体质量是相等的。连续性定律续性定律需要以下假设条件:①非黏性——流体无须抵抗与容器壁之间的黏性力;②不可压缩——不可压缩性可维持密度不变;③稳定——高速流动会导致湍流的出现。飞机的升力现代空气动力学理论的最基本的定律之一伯努利定律:“流体在流动时,当流速增加,其压力就会减小;而当流速减慢,其压力则增大。”伯努利定律在力管中,飞机机翼的上表面是流畅的曲面,下表面则是平面。这样,机翼上表面的气流速度就大于下表面的气流速度,所以机翼下方气流产生的压力就大于上方气流的压力,飞机就被这巨大的压力差“托住”了。F1F2S2S1空气机翼飞机的升力升力产生的原理飞机升力的产生根据连续性定理,流过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气流在机翼前缘分离后,将在相同的时间到达机翼后缘并会合。由于机翼上表面的弯曲弧度大,气流流经上表面所走过的路程要比下表面的长(这是由飞机翼型剖面的特点所决定的)。流过机翼上表面的速度v1比流过下表面的气流速度v2更快。即根据伯努利定理:上、下表面的总压相等,即所以有这样,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该压力差在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的分量,就是升力。飞机的升力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变化规律飞机升力的产生迎角即翼弦和相对气流方向的夹角(

)。①当

,升力系数随迎角增大而增大;②当

,升力系数为最大;③当

,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增大而减小,进入失速区。所以,飞行时飞机迎角不能大于临界迎角。飞机受到的阻力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干扰阻力和波阻等。阻力名称亚声速运输机超声速战斗机单旋翼直升机摩擦阻力45%23%25%诱导阻力40%29%25%干扰阻力7%6%40%激波阻力3%35%5%其他阻力5%7%5%影响升力和阻力的因素

迎角1

飞行速度和空气密度2

机翼面积、形状和表面质量3飞机的上升与下降如果想使飞机上升,首先必须加大推力,提高速度,然后操纵驾驶杆抬起机头,机翼的迎角随之增大,升力进一步增加,飞机就向上爬升。如果想使飞机下降,则须减小推力降低速度,然后操纵驾驶杆低下机头,机翼的迎角随之减小,升力也进一步减小,飞机就下降。飞机转弯要实现一个平稳的、使乘客感到舒适的转弯,飞机必须在倾斜的同时改变飞行方向。也就是说,飞机在转弯过程中,驾驶员必须同时使用驾驶杆和脚蹬。能否实现完全自动飞行答案是:不行。主要原因在于:①飞机的航行线路要由驾驶员设定并输入到计算机中;②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这两个阶段中,变化因素太多,计算机只能按预先编好的程序动作,不具备灵活反应的能力;③即使飞机在巡航状态时,驾驶员可以不做任何动作去控制飞机,但他必须监视这个机器“大脑”的工作,万一这台“大脑”出现什么故障或反应不够及时,驾驶员要立刻接管驾驶飞机的任务,这样才能保证飞行安全。谢谢观看航民概论目录页目录页第三章民航业运行及管理体系第三节

中国民航现行法律法规

和规章体系第二节

中国民航六大企业第一节

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

及其职责第四节

国际民航组织及国际

民航法第五节

中国与国际民航组织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中国民航现行法律法规

和规章体系第二节

中国民航六大企业第一节

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

及其职责第四节

国际民航组织及国际

民航法第五节

中国与国际民航组织中国民航体制变迁1980年8月4日,邓小平同志发出“民航要走企业化的道路”的指示,民航总局机关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新编制进行整编,回归地方。通过多次有计划、有步骤的体制改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离、政资分离。军队地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1.中国民用航空局的主要构造(一)中国民用航空局主要构造具体内容局领导班子局长一人,副局长若干人内设机构综合司;发展计划司;国际司;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公安局;全国民航工会;航空安全办公室;运输司;飞行标准司;机场司;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财务司;人事科教司;政策法规司;直属机关党委(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党组纪检组;离退休干部局。地区管理局

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管理局;

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

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管理局;

中国民用航空新疆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机构和单位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关服务局;

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中国民航报社出版社;

民航医学中心(总医院);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用航空局清算中心;

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民航局第二研究所;首都机场集团;审计中心;国际合作中心驻外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代表处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2.中国民用航空局主要职责(一)中国民用航空局研究并提出民航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战略;拟定民航法律、法规草案,经批准后监督执行;推进和指导民航行业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工作。编制民航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对行业实施宏观管理;负责全行业综合统计和信息化工作。制定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监督管理民航行业的飞行安全和地面安全;制定航空器飞行事故和事故征候标准,按规定调查处理航空器飞行事故。制定民用航空飞行标准及管理规章制度,对民用航空器运营人实施运行合格审定和持续监督检查,负责民用航空飞行人员、飞行签派人员的资格管理;审批机场飞行程序和运行最低标准;管理民用航空卫生工作。制定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负责民用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生产许可审定、适航审查、国籍登记、维修许可审定和维修人员资格管理并持续监督检查。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一)中国民用航空局制定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编制民用航空空域规划,负责民航航路的建设和管理,对民用航空器实施空中交通管理,负责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资格管理;管理民航导航通信、航行情报和航空气象工作。制定民用机场建设和安全运行标准及规章制度,监督管理机场建设和安全运行;审批机场总体规划,对民用机场实行使用许可管理;实施对民用机场飞行区适用性、环境保护和土地使用的行业管理。制定民航安全保卫管理标准和规章,管理民航空防安全;监督检查防范和处置劫机、炸机预案,指导和处理非法干扰民航安全的重大事件;管理和指导机场安检、治安及消防救援工作。制定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政策和规章制度,管理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市场;对民航企业实行经营许可管理;组织协调重要运输任务。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一)中国民用航空局研究并提出民航行业价格政策及经济调节办法,监测民航业经济效益,管理有关预算资金;审核、报批企业购买和租赁民用飞机的申请;研究并提出民航行业劳动工资政策,管理和指导直属单位劳动工资工作。领导民航地区、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局和管理民航直属院校等事业单位;按规定范围管理干部;组织和指导培训教育工作。代表国家处理涉外民航事务,负责对外航空谈判、签约并监督实施,维护国家航空权益;参加国际民航组织活动及涉民航事务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多边活动;处理涉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的民航事务。负责民航党群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二)民航地区管理局下辖航空安全监督管理局民航地区管理局下辖航空安全监督管理局华北地区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和青岛西南地区西藏自治区,重庆、贵州和云南新疆东北地区大连、吉林和黑龙江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广西和深圳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和陕西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三)民航地区管理局、安全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民航总局有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负责辖区内民航行政执法、行政处罚和行政诉讼涉及的有关法律事务;承办辖区内民航各类行政执法监察员的考核、报批工作,监督其行政执法行为。对辖区内的民用航空活动进行安全监督和检查;发布安全通报和指令;组织辖区内民航企事业单位的安全评估工作;组织调查处理辖区内的一般民用航空飞行事故、重大通用航空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和民航总局授权组织调查的其他事故;参与辖区内重、特大运输航空飞行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负责辖区内民用航空器运营人的运行合格审定工作并进行持续监督检查;审查辖区内民航企事业单位的运行手册及相关文件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办理辖区内飞行训练机构及设备的合格审定事宜;监督管理辖区内的民用航空卫生工作,办理对航空人员身体条件的审核事宜;负责辖区内民用航空飞行、飞行签派和航空器维修等专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及有关委任代表的管理工作;审查批准或报批辖区内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维修许可证并实施监督管理;按授权承办对承修中国注册航空器及其部件的国外维修单位的审查事宜。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三)民航地区管理局、安全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按授权负责对辖区内民用航空器及其部件的适航审定,对辖区内民用航空器及其部件的设计、制造实施监督检查,发布民用航空器适航指令;按授权审查批准或报批辖区内民用航空器适航证、特许飞行证并实施监督管理。审查批准或报批辖区内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下同)的总体规划、使用许可证和军民合用机场对民用航空器开放使用的申请,以及飞行程序、运行最低标准和低能见度运行程序等各类程序;对辖区内民用机场的安全运行、环境保护和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研究拟定辖区内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审核报批辖区内新建民用机场的场址预选报告;负责辖区内民用机场专业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对辖区内航油企业的安全运行及市场准入规则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管理辖区内民用航空行业标准计量工作;负责辖区内行业统计和信息化工作。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三)民航地区管理局、安全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指导和监督辖区内民用航空空防安全工作和民用机场的安检、消防和治安工作;审查辖区内民用机场、航空运输企业的安全保卫方案和预防、处置劫机炸机或其他突发事件的预案;组织协调相关刑事、治安案件的侦破;督查辖区内专机警卫任务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辖区内民用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实施监督管理。领导民航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对所辖空域内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安全运行等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组织协调辖区内专机保障工作;负责辖区内民航无线电管理工作,组织协调辖区内民用航空器的搜寻救援工作。维护辖区内民用航空市场秩序,参与监督民航企事业单位执行价格标准情况和收费行为;审核辖区内民航企业和民用机场经营许可申请;审批航空运输企业在辖区内的航线及加班、包机申请;参与协调处理辖区内涉外(含港澳台地区)民用航空事务,监督国家间航空协定在辖区内的执行情况;组织协调辖区内国防动员和重大、特殊和紧急运输(通用)航空抢险救灾工作。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三)民航地区管理局、安全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监督管理辖区内国家专项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和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负责辖区内民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决算管理和其他财务报表的审核汇编。按规定权限管理干部,负责所属单位的计划、财务、人事和劳动工资等工作。领导派出的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与辖区内地方人民政府、军事部门的沟通联系。承办民航总局交办的其他事项。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中国民航现行法律法规

和规章体系第二节

中国民航六大企业第一节

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

及其职责第四节

国际民航组织及国际

民航法第五节

中国与国际民航组织中文全称: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文简称:中国航空集团英文全称:ChinaNationalAviationHoldingCompany英文简称:CNAirHolding,英文缩写为CNAH中国民航业内主要运输航空公司(一)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是中国唯一载国旗和担任中国党和国际领导人专机任务的航空公司,注册资本44亿元人民币,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是国有大型骨干航空运输企业。中文全称: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文简称:中国南航集团公司英文全称:ChinaSouthernAirHoldingCompany英文简称:CSAirHolding,英文缩写为CSAH中国民航业内主要运输航空公司(二)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注册资本52亿元人民币,公司总部设在广州,是国有大型骨干航空运输企业。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运输飞机最多、航线网络最发达且年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中文全称: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文简称:中国东航集团公司英文全称:ChinaEasternAirHoldingCompany英文简称:CEAHolding,英文缩写为CEAH中国民航业内主要运输航空公司(三)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注册资本49.2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上海,是国有大型骨干航空运输企业。中文全称: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文简称:中国航信集团公司英文全称:ChinaTravelSkyHoldingCompany英文简称:TravelSkyHolding,英文缩写为CTH中国民航主要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亿元,总部位于北京,是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中文全称: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中文简称:中国航材集团公司英文全称:ChinaAviationSuppliesImp.&Exp.GroupCorporation英文简称:ChinaAviationSupplies,英文缩写为CASGC中国民航主要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法定住所在北京,是国有大型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中文全称: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文简称:中国航油集团公司英文全称:ChinaAviationOilHoldingCompany英文简称:ChinaAviationOil,英文缩写为CAOHC中国民航主要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注册资本暂定为人民币36亿元,具体由财政部会同民航局另行核定,法定住所在北京市。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中国民航现行法律法规

和规章体系第二节

中国民航六大企业第一节

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

及其职责第四节

国际民航组织及国际

民航法第五节

中国与国际民航组织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5年10月30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96年3月1日起施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规范民用航空活动的专门法律,是我国民航法制建设和民航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文件。行政法规(1)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2)民用机场管理条例;(3)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的决定;(4)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规定;(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条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9)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10)外国民用航空器飞行管理规则;行政法规(11)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12)民用航空运输不定期飞行管理暂行规定;(13)国务院批转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加强民用航空安全管理意见的通知;(14)国务院批转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成立民用机场管理委员会的请示的通知;(15)国务院批转民航总局、公安部关于组建民航公安机构的请示报告;(16)国务院关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暂行规定;(17)国务院关于加强民用航空安全工作的通知;(18)国务院关于加强民航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19)国务院关于加强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决定;(20)国务院关于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的通告;行政法规(21)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机场和合用机场审批程序的若干规定》的通知;(22)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空军、国家劳动总局、民航总局关于改革民航义务工役制的请示的通知;(23)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使用飞机执行各项专业任务的规定;(24)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使用飞机进行人工降水问题的通知;(25)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民航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6)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机场地面安全措施的通知;(27)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军民合用机场使用管理的若干暂行规定》的通知。行业规章(1)民航局第225号令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修改《定期国际航空运输管理规定》、《中国民用航空国内航线经营许可规定》和《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规定》的决定;(2)民航局第224号令CCAR-61-R4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3)民航局第223号令CCAR-243-R1民用航空财经信息管理办法;(4)民航局第222号令CCAR-18-R3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管理规定;(5)民航局第221号令CCAR-86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飞行校验管理规则;(6)民航局第220号令CCAR-85-R1民用航空导航设备开放与运行管理规定;(7)民航局第219号令CCAR-343公共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安全保卫规则;(8)民航局第218号令CCAR-329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9)民航局第217号令CCAR-117-R2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10)民航局第216号令CCAR-276-R1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因篇幅有限,此处简单列举,详见教材p69-74。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中国民航现行法律法规

和规章体系第二节

中国民航六大企业第一节

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

及其职责第四节

国际民航组织及国际

民航法第五节

中国与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是协调世界各国政府在民用航空领域内各种经济和法律事务、制定航空技术国际标准的重要组织。1944年11月1日至12月7日,52个国家在美国芝加哥举行国际民用航空会议,签订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简称《芝加哥公约》),并决定成立过渡性的临时国际民用航空组织。1947年4月4日《芝加哥公约》生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正式成立,同年5月13日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民航组织的日常办事机构:航空技术局、航空运输局、法律局、技术援助局、行政服务局和对外关系办公室,这些机构统一在秘书长领导下工作。国际民航组织的总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一)国际民航组织的日常办事机构国际民航组织的地区办事处:西非和中非区(达喀尔),欧洲区(巴黎),亚洲太平洋区(曼谷),中东区(开罗),东非和南非区(内罗毕),北美、中美和加勒比区(墨西哥城)以及南美区(利马)。国际民航组织(ICAO)(1)保证全世界国际民用航空安全、有秩序地发展;(2)鼓励和平用途的航空器的设计和操作艺术;(3)鼓励国际民用航空应用的航路、机场和航行设施;(4)满足世界人民对安全、正常、有效和经济的航空运输的需要,防止因不合理的竞争而造成经济上的浪费;(5)保证缔约国的权利充分受到尊重,每一缔约国均有经营国际空运企业的公平的机会;(6)避免缔约国之间的差别待遇;(7)促进国际航行的飞行安全;(8)普遍促进国际民用航空在各方面的发展。(二)国际民航组织的宗旨国际民航组织(ICAO)(1)通过双边通航协定的登记,运力运价等方针政策的研讨,机场联检手续的简化,统计的汇编等方法促进国际航空运输的发展;(2)通过派遣专家、顾问,建立训练中心,举办训练班及其他形式,执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向缔约国提供的技术援助;(3)管理公海上的联营导航设备;(4)研究国际航空法,组织拟订和修改涉及国际民航活动的各种公约;(5)根据缔约国的建议和议事规则,通过大会、理事会、地区会议以及特别会议讨论和决定涉及国际航空安全和发展的各种重要问题。(三)国际民航组织的活动国际民航组织(ICAO)(四)国际航空法简介1919年,《巴黎航空公约》在国际法上确认了领空主权原则。1944年,《芝加哥公约》的签署,在国际航空法的发展史上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成立时间:1945年4月在古巴哈瓦那成立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总部:设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与瑞士的日内瓦,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地区办公室:设于阿曼、圣地亚哥、新加坡和哥伦比亚。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因与国际民航组织以及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密切协调与通力合作,且是设有定期航线的航空公司的国际联营组织,所以,全世界各航空公司透过该协会与其他航空公司相互连结,形成一个世界性的强大运输网。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一)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机构会员大会财务委员会货运委员会常设执行委员会技术委员会运输委员会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1)协议实施分段联运空运,使一票通行全世界;(2)协议制定客货运价,防止彼此恶性竞争、垄断;(3)协议制定运输规则与条件;(4)协议制定运费之清算办法;(5)协议制定旅行社规则;(6)协议制定航班时刻表;(7)协议建立各项业务的作业程序。(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主要任务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三)国际航空运输协定八种航权领空飞越权技术降落权目的地下客权目的地上客权中间点权或延远权桥梁权完全第三国运输权国内运输权国际航空公法1963年签订了《东京公约》,1970年签订了《海牙公约》,1971年签订了《蒙特利尔公约》,1988年签订了《补充蒙特利尔议定书》,1991年签订了《关于注标塑性炸药以便探测的公约》。这些公约和议定书构成了国际航空公法的框架。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芝加哥公约的17号附件》,指出了国际航空公法方面的最新发展方向。《蒙特利尔公约》、《海牙公约》和《东京公约》是通常所说的关于防止劫持飞机的3个国际公约。我国于1980年9月10日加入《蒙特利尔公约》,同时声明中国政府将不受关于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的规定的约束,同年10月10日该公约对中国生效。国际航空私法最显著的成就是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的签署(第五管辖权的确立)(1)损害赔偿诉讼必须在一个当事国的领土内,由原告选择,向承运人住所地、主要营业地或订立合同的营业地的法院,或者向目的地的法院提起。(2)对于因旅客死亡或者伤害而产生的损失,诉讼可以向本条第一款所述的法院之一提起,或者在这样一个当事国领土内提起,即在发生事故时旅客的主要且永久居所在该国领土内,并且承运人使用自己的航空器或者根据商务协议使用另一承运人的航空器经营到达该国领土或者从该国领土始发的旅客航空运输业务,并且在该国领土内该承运人通过其本人或者与其有商务协议的另一承运人租赁或者所有的处所从事其航空旅客运输经营。(3)就第二款而言:①“商务协议”系指承运人之间就其提供联营旅客航空运输业务而订立的协议,但代理协议除外;②“主要且永久居所”系指事故发生时旅客的那一个固定和永久的居住地,在此方面,旅客的国籍不得作为决定性的因素。(4)诉讼程序适用案件受理法院的法律。国际航空私法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旅客和货主的利益。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中国民航现行法律法规

和规章体系第二节

中国民航六大企业第一节

中国民航行政管理体系

及其职责第四节

国际民航组织及国际

民航法第五节

中国与国际民航组织我国加入国际民航组织1944年12月9日,当时的中国政府在《芝加哥公约》上签字,并于1946年2月20日批准该公约。1971年11月19日,国际民航组织第74届理事会才通过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驱逐了国民党政府的代表。1974年2月我国决定承认《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并自该日起参加该组织的活动。1977年,国际民航组织第22届大会决定中文作为这个组织的工作语言之一。我国加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情况(详见教材p80-84)名称存交批准书、加入书日期:生效日期备注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1946年02月20日1947年04月04日1974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函告国际民航组织,承认1944年12月9日当时的中国政府签署并于1946年2月20日交存批准书的该公约。该公约自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起分别适用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国际航班过境协定》(航空的两种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分别于1997年6月3日、1999年10月6日发布通知,适用于香港、澳门的该公约自我国政府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后,该公约将适用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谢谢观看航民概论目录页目录页第四章空中交通管理第三节

航行情报和告警服务第二节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第一节

空中交通管理概述第四节

飞行规则第五节

通信标准第七节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第六节

空域管理第八节

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趋势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航行情报和告警服务第二节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第一节

空中交通管理概述第四节

飞行规则第五节

通信标准第七节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第六节

空域管理第八节

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趋势空中交通规则的含义空中交通规则又称飞行规则,是国际民航组织的用语,是组织实施航空器飞行、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障飞行安全的依据。在世界范围内统一的空中交通规则是指《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二《空中规则》。空中交通管理的任务空中交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证航空公司或经营人能按照原来预定的时间起飞和到场时间飞行,在飞行实施过程中,能以最小(少)程度的限制,在不降低安全系数的情况下有序运行。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交通服务(ATS)空域管理(ASM)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TFM)国际空中航行的原则(一)国际空中航行遵守的两条基本原则一是领空主权原则,即外国航空器进入一国领空必须经该国允许,并遵守该国的法律和规章;二是在不属于任何国家领空的空间航行自由,遵守由国际民航组织统一制定的空中航行规则。国际空中航行的原则(二)国际空中航行的一般规则展示识别标志。遵守飞入国的法律和规章。在设关机场降停,接受降停国的检查。应携带必备的文件。遵守飞入国关于货物限制的规定。不滥用民用航空器:不将民用航空器用于与《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宗旨不相符合的任何目的。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航行情报和告警服务第二节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第一节

空中交通管理概述第四节

飞行规则第五节

通信标准第七节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第六节

空域管理第八节

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趋势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任务防止航空器在空中相撞;防止航空器在机场机动区与障碍物相撞;加快空中流量;保持有序的空中交通流。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分类(一)机场管制服务——机场控制塔台机场管制服务是指在机场内起落航线上为飞行提供的管制服务。塔台管制区一般包括起降航线、仪表进近程序、第一等待高度层及其以下的空间和机场机动区。机场管制服务的目的就是为防止航空器相撞以及在机动区内航空器与障碍物相撞,维护并加速有秩序的空中飞行活动,向在机场附近飞行、接受进近管制服务以外的航空器提供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分类(二)进近管制(终端管制)服务——进近管制室进近管制就是为按仪表飞行规则飞行的航空器在起飞或降落阶段提供的服务。是塔台管制区和区域管制区的连接部分。进近管制(终端管制)的目的是为防止航空器相撞,维持并加速有秩序的空中飞行活动,向进场或离场飞行阶段接受管制的航空器提供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进近管制(终端管制)区包含仪表着陆、起飞及必要的等待空域。下限200m上限6000m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分类(三)间隔控制1.离场控制一般机场都制订出一个标准仪表离场程序(SID),它对飞机离场的航向、高度,和转弯的地点、时间都有规定,进近管制员只要给出间隔,驾驶员就按照这个程序飞到航路区域。2.等待航线当进近着陆的飞机较多而且大约同一时间到达时,为保证飞机正常的着陆间隔,必须由管制员制造出间隔以保证飞机的降落顺序。这需要依靠等待航线来实现。等待航线在机场控制区的保留空域,在地面设有无线电信标,飞机围绕信标在它上面分层盘旋飞行。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分类(四)区域管制服务——区域管制中心1.区域管制的概念区域管制服务是指航空器进入航路,对航路(线)提供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前的准备起飞离场在途中下降进场着陆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分类(四)区域管制服务——区域管制中心2.区域管制区的范围区域管制区的范围包含按照仪表飞行规则运行的所有航路和航线、仪表等待航线区域和空中放油区等特殊飞行区域。高空管制区,下限通常是高于标准大气压高度6000m(不含),或者根据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情况确定,并取某个飞行高度层为其值。中低空管制区,下限通常在距离地面或者水面200m以上,或者为终端(进近)管制区或者机场塔台管制区的上限;上限通常衔接高空管制区的下限。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分类(四)区域管制服务——区域管制中心3.确定空中交通服务的因素所涉及的空中飞行活动的类型和复杂性;空中交通的密度;气象条件;其他可能因素,包括地理条件等。早期管制手段——程序管制在雷达引入空中交通管制之前,主要使用无线电通信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管制,所以称为程序管制。程序管制是整个空中交通管制的基础。在组织飞行时,程序管制员的基本信息和手段来自飞行计划和飞行进程单。1飞行计划飞行计划是由航空器使用者在飞行前提交给空中交通服务当局的关于这次飞行的详细说明。飞行计划的内容包括:航路、目的机场、预计飞行时间、纪要、起飞油量、备降机场、机长姓名、飞行规则(VFR或IFR)、飞机的编号、飞机型号、真空速、起飞机场、起飞时间以及巡航高度、速度等。制订飞行计划的目的是空中交通服务单位根据批准的计划对航空器提供管制、情报等服务;在航空器发生事故时,飞行计划能够提供搜索和救援的基本数据。2飞行进程单各个管制单位收到飞行计划后填写飞行进程单来实行和记录程序管制的过程。飞行进程单内容包括飞机的识别号、进程单的编号、飞机的型号和计算机识别号等。现代管制手段——雷达管制(一)雷达基本原理雷达发射的无线电波在遇到障碍时发生反射,从而利用接受反射的信号探测前方的物体。雷达使用脉冲波而不使用非连续波。一次雷达,发射的一小部分无线电脉冲被目标反射回来并由该雷达收回加以处理和显示,在显示器上只显示一个亮点而无其他数据。二次雷达,也叫做空管雷达信标系统,可获取飞机编号、高度和航向等参数。现代管制手段——雷达管制(二)雷达管制目标的识别和移交雷达间隔雷达协助导航雷达交通信息最小安全高度警告现代管制手段——雷达管制(三)空中交通管制的责任和移交1.空中交通管制的责任一个交通管制单位必须为在它管制之内的空域中的所有航空器的安全负责。2.空中交通管制责任的移交两个管制区域的移交:管制航空器的单位要把航空器越过管制区边界的时间通知下一个管制区,进行移交。区域管制和进近管制之间的移交:要双方管制员同意,然后通知驾驶员,进行移交。进近管制和机场管制之间的移交:在地面由机场管制员负责;在空中主要依据按什么飞行规则飞行,按目视飞行规则(VFR)飞行的由机场管制负责,按仪表飞行规则飞行的由进近管制负责。现代管制手段——雷达管制(四)管制许可1.管制许可的内容管制许可的内容包括飞机的编号(明确许可的对象)、许可范围、航路、飞行高度层(包括进入航路的指定高度层或申请后改变高度)以及在进近或离场时必要的机动飞行。2.控制空中交通流量当一个管制空域上飞行过于密集,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管制能力处理不了这样多的飞行,这时必然要发生较长时间的延误。这时管制单位要通知其他单位控制许可,减少空中拥挤,或通知驾驶员将会有较长的延误。过渡页过渡页

过渡页第三节

航行情报和告警服务第二节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第一节

空中交通管理概述第四节

飞行规则第五节

通信标准第七节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第六节

空域管理第八节

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趋势航行情报服务(一)航行情报服务内容航行资料服务航行情报资料的形式主要有永久性资料和临时性资料。航行资料包括航行资料汇编(国际航班飞行使用的基本资料和数据)、航行通告、航行资料通告、飞行员资料手册。航图服务航图包括世界航空地图、区域航空地图、航空计划地图、航路图、仪表进近图、机场图和机场障碍图。气象报告服务包括常规报告和重要天气报告;航行情报发送。航行情报服务(二)航行情报服务方式服务方式主要是为机组飞行前准备提供航行通告、各类航图和《机场使用手册》等,以及为机组提供实施过程中所需的天气实况和预报、特殊天气警报等。航行情报主要通过三种手段发送:①高频通信;②甚高频通信;③航站自动情报服务广播。原始资料的提供和收集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提供空中规则和空中交通服务的规定,包括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附件的差异;机场或者航路的关闭、开放和航路的变化情况;空中交通管制、搜寻援救服务的规定或者重要变动;空中走廊、禁区、危险区和限制区的建立或者改变,以及炮射、气球、跳伞和航空表演等活动。通信导航部门提供通信规定,包括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附件的差异;机场或者航路地空通信和导航设施的频率、呼号、位置、发射种类及其改变、工作的中断和恢复;地名代码、部门代号及其改变。原始资料的提供和收集场道部门提供机场规定,包括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附件的差异;跑道、停止道、净空道、停机坪、登机桥和灯光系统的建立,及其主要部分的中断、撤销、改变和恢复工作;跑道停止道、跑道端安全地区和滑行道等道面标志,飞行等待位置和障碍物标志的位置,及其改变和撤销;机场区域内有碍飞行的障碍物的设置和排除;障碍灯或者危险灯标的中断和恢复工作;跑道、停止道、滑行道、停机坪及其附近的施工和施工结束;跑道、停止道、滑行道、停机坪的积雪、积水情况,及其清除和可用情况。原始资料的提供和收集公安部门提供消防设备的情况和有关规定。气象部门提供气象规定,包括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附件的差异;气象设施和程序的建立或者更改。油料部门提供油料牌号和加油设备的可用情况。原始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