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十年对峙_第1页
国共十年对峙_第2页
国共十年对峙_第3页
国共十年对峙_第4页
国共十年对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南昌起义(1927、8、1)直接:占领南昌城最终:南下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1、背景:大革命失败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2、经过:(1)时间:(2)领导人:(3)军队:(4)地点:(5)结果: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国民革命军南昌一、南昌起义(1927、8、1)1、背景:大革命失败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2、经过:(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3、意义:一、南昌起义(1927、8、1)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1)时间:(2)地点:(3)内容:(4)意义:1927年8月7日汉口一、南昌起义(1927、8、1)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1)时间:(2)领导人:(3)地点:(4)结果:(5)影响:1927年9月毛泽东湘赣边界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毛泽东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秋收起义:一、南昌起义(1927、8、1)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2、秋收起义:

3、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1)土地革命(2)根据地建设(3)武装斗争进行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1)土地革命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2)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扩大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领导人。一)原因二)经过三)意义(1934.10~1936.10)三、红军长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开始、遵义会议、胜利会师)(粉碎了、播下了、开始)时间:1933年秋地点:中央根据地失利原因:毛泽东已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左’’倾领导人博古掌权。他偏听偏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主张,同敌人死打硬拼。结果: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遵义会议召开背景: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长征开始后,红军损失过半,处于危险中。时间:1935年1月地点:遵义内容:(1)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3)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4)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年1月)1、内容(军事、组织)2、意义——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深化·拓展】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三者的关系:共产党的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进行土地革命,能充分发动群众,为革命发展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保卫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战略基地,如果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不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武装斗争就失去了阵地和依托,土地革命就失去了根基。(3)意义: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科学地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典型一、南昌起义(1927、8、1)二、土地革命1、八七会议:2、秋收起义:

3、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1)土地革命(2)根据地建设(3)武装斗争进行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深化·拓展】遵义会议的理解:

(1)遵义会议由于受形势的制约,它只是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而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除党内的“左”倾思想。(2)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党的领导从根本上说是对思想路线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就是从思想上路线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当时的中心任务是军事斗争,中央把军事指挥权交给毛泽东,就在事实上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3)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改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6、阅读下列材料: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新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