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光华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光华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光华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光华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光华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光华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C.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3.发现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A.卢瑟福 B.拉瓦锡 C.道尔顿 D.门捷列夫4.工业上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甲的化学式为C2H4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5.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2个镁离子:2Mg2+B.氧化钠:NaOC.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20D.+2价的镁元素:Mg2+6.关于选用液氢和液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与气态相比,液氢和液氧的分子间隔更小,节约空间B.氢气、氧气经液化后,其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C.汽化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都是可燃物D.燃烧反应的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B.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符号“mol”表示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摩尔,用符号“g/mol”表示D.摩尔质量表示每摩尔物质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8.某矿石样本只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CaCO3 B.SiO2 C.Al2O3 D.CuFeS29.某同学设计或实施的下列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氧气B.通过颜色区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两种固体物质C.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握试管,再将导管伸入水中D.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用铁丝替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10.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的说法正确的是()A.异黄酮是混合物B.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1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11.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下列关于臭氧(化学式为O3)的说法正确的是()A.3个氧原子构成1个臭氧分子B.O3和O2均由同一种元素组成,它们混合在一起仍属于纯净物C.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臭氧D.臭氧的性质与氧气完全相同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则使木条熄灭的一定是二氧化碳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组合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②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若要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填字母);若用图F收集该气体,气体应该从___端(填“a”或“b”)导入;(3)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可以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残渣中只有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正确的操作先后顺序是____(填序号);①烘干②溶解③过滤④洗涤

(4)实验室利用装置G制备氧气,应将高锰酸钾放在Y型管的___(填“a”或“b”)处,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5)实验室利用装置H制备少量二氧化碳,正确的操作是将___(填“固体转移至液体”或“液体转移至固体”);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6)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如图4所示,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图5中曲线①在a点后气压存在下降趋势,这是因为__,通过对比得出结论是___。

14.葡萄酒常用焦亚硫酸钠(Na2S2O5)作防腐剂。某研究小组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II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Na2SO3+SO2=Na2S2O5。查阅资料:①SO2与CO2类似,能与水、NaOH溶液反应。②亚硫酸(H2SO3)类似碳酸不稳定,易分解。(1)装置I中Na2SO3和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S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将装置II中析出的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3)装置III用于处理尾气SO2,可选用图中最合理装置为_______(填编号)。(4)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证明NaHSO3溶液呈酸性,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填编号)。a.加入盐酸b.加入酚酞溶液c.测定溶液的pH(5)测定某葡萄酒中防腐剂的残留量(以SO2计算)的原理:I2+SO2+2H2O=H2SO4+2HI,利用消耗的I2量可求SO2量。在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变为I2,则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15.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气密性③收集气体④加热⑤停止加热⑥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④③⑥⑤(3)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____作发生装置,写出其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如果用下图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选填“a”域“b)端通入。16.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已知a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b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实验时将试管中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试管仍然放回烧杯,反应时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实验时将试管中的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钙粉末混合,试管仍然放回烧杯,两种物质反应后,电子天平的读数______(填“减小”、“不变”或“增大”),原因是______。(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装置中进行。(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①原子种类、数目②分子种类、数目③原子质量④分子质量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如图是某种化肥的部分信息,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碳酸氢铵净重:含氮量:化学工业公司(1)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kg.(2)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3)碳酸氢铵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4)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5)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_______;(6)该化肥是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写出(2)-(5)的计算过程)18.某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图所示。为测定此盐中钙元素的含量,取10g这种盐进行检测,测得其中含有碳酸钙(CaCO3)0.3g。(2)~(5)小题请写出计算过程。(1)该食盐同时是加碘盐,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______(填“单质”或“元素”或“分子”)。(2)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3)碳酸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4)计算0.3g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并判断是否符合标签说明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生产实际应用)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孝河湿地公园远足活动,他用矿泉水瓶装了一些河水,带回了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如图1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明矾的作用是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2)小明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了过滤。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_____A.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边缘D.液面不低于滤纸边缘(3)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除去水中的_____。(4)上述可降低水硬度的操作是_____。实验结束后,发现容器内壁附着许多水垢,说明小明所取水样为_____(填“硬水”或“软水”)。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解析】

A、氢原子只有质子,没有中子,选项错误;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选项正确;C、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存在等量关系,选项错误;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原子本身的结构还能再分为原子核和电子,选项错误。故本题选B。3、D【解析】

A、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选项A错误;B、拉瓦锡首先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选项B错误;C、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选项C错误;D、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选项D正确。故选D。4、C【解析】试题分析:由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判断分子构成,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因此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但是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C。考点:分子的构成物质的分类化学变化的实质5、A【解析】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故选项正确;B、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O,故选项错误;C、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1×2+16)×2=36,故选项错误;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2价的镁元素可表示为:Mg+2,故选项错误。故选6、C【解析】

A、液态分子间的间隔比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小,与气态相比,液氢和液氧的分子间隔更小,节约空间,故选项说法正确;B、氢气、氧气经液化后,只是状态发生改变,其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会污染环境,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7、B【解析】

A.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符号为n,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B.因为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而摩尔仅仅是其中一个物理量(即物质的量)的单位而已,其符号为mol.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C.摩尔质量的常用的单位是克/摩尔,用符号“g/mol”表示。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D.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即每摩尔)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其符号为M.因此,该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B。8、B【解析】该样品中含有氧、硅、硫、钙四种元素;A、四种元素中没有碳酸钙中的碳元素,故A错误;B、二氧化硅是由氧元素和硅元素组成,包含在四种元素中,故B正确;C、氧化铝是由氧元素和铝元素组成,四种元素中不含有铝元素,故C错误;D、CuFeS2是由铜元素、铁元素、和硫元素组成,四种元素中不含有铜元素和铁元素,故D错误。故选B。9、B【解析】

A.氢气与氧气形成的混合气体,遇带火星的木条可能会发生爆炸,此选项错误;B.高锰酸钾是紫色固体,氯酸钾是白色固体,可通过颜色区分两种固体物质,此选项正确;C.检查加热固体制气体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握试管,此选项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替代红磷,此选项错误。故选B。10、B【解析】

A、异黄酮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A错误;

B、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正确;

C、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则异黄酮分子中不含有氧分子,故C错误;

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故D错误;

故选:B。11、A【解析】A、由臭氧的化学式O3可知,3个氧原子构成一个臭氧分子,说法正确;B、臭氧和氧气混合后得到的物质中有臭氧分子和氧气分子,臭氧分子和氧气分子是两种不同的分子,因此两者混合后得到的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说明选项错误.C、主要分布在离地面l0km~50km的高空,空气中含有的臭氧很少,故说法错误;D、氧气和臭氧是不同的物质,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一样,故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和臭氧的组成和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C【解析】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电子等,推理错误;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则使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等很多气体也不支持燃烧,推理错误;C.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推理正确;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例如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在反应前后质量也不变,推理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分液漏斗集气瓶BCa②③④①a分解反应液体转移至固体CaCO3+HClCaCl2+H2O+CO2碳酸钙和盐酸完全反应后,温度逐渐恢复到室温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更快【解析】

(1)据图可知,仪器①是分液漏斗,仪器②是集气瓶;(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符号表达式:;发生装置为固体加热型,选择B;氧气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较纯,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选择: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图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长导管a端导入;(3)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成分是二氧化锰和氯化钾,残渣中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可采用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正确的操作先后顺序是:②③④①;(4)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因此应将高锰酸钾放在Y型管的a处,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5)实验室利用装置甲制备少量二氧化碳,为防止液体溅出,正确的操作是将液体转移至固体中;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CaCO3+HClCaCl2+H2O+CO2;(6)曲线①在a点气压达到最大值,说明此时碳酸钙和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达到最大值,a点后存在下降趋势,是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完全反应后,温度逐渐恢复到室温;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②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c所需的时间短,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更快。14、Na2SO3+H2SO4=Na2SO4+H2O+SO2↑过滤Cc偏低【解析】

(1)Na2SO3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硫,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2SO3+H2SO4=Na2SO4+H2O+SO2↑。(2)将装置Ⅱ中析出的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过滤,故填过滤。(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SO2,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可选用图2中最合理装置为C,故填C。(4)证明NaHSO3溶液呈酸性,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测定溶液的pH,pH小于7溶液就显酸性,故填c。(5)在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变为I2,则测定结果偏低,因为消耗原来的I2量较少了,故填偏低。【点睛】1、利用氢氧化钠能分别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盐和水,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均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2、氢氧化钠很容易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反应形成负压,造成液体的倒吸现象,可在导管的末端加一漏斗可以避免倒吸现象的产生。15、试管集气瓶DC氯酸钾氯化钾十氧气可控制反应速率(合理即可)氧气不易溶于水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复燃,则已收集满b【解析】

(1)仪器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故填:试管;集气瓶;

(2)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②①④③⑥⑤。故选D。

(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C来制取;若用装置A来制取氧气,其中的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若用图2装置来收集氧气时,氧气从短管进入,水从长管排出;故填:C;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氧气不易溶于水;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b。16、产生蓝色沉淀减小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脱离体系密闭①③【解析】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中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因此烧杯中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钙粉末混合,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电子天平的读数减小,其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脱离体系。(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否则体系的总质量就可能改变。(4)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①原子种类、数目,③原子质量;而分子种类、分子质量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故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①③。【点睛】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目的都是证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对于反应中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中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如碳酸盐和酸反应,如果用这些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就必须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否则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