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故事改编《道德经》的文化解读_第1页
西方故事改编《道德经》的文化解读_第2页
西方故事改编《道德经》的文化解读_第3页
西方故事改编《道德经》的文化解读_第4页
西方故事改编《道德经》的文化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故事改编《道德经》的文化解读

从17世纪开始,西方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开展实验、翻译和传播《道德经》。到目前为止,老子的“道”在西方广泛流行,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历史阶段,我们既看到《道德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西方最具影响的经典著作之一,在东西文化交流传播中不断扩大和影响,哲学地、客观地研究探讨《道德经》的西方学者越来越多;又看到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一些以老子之“道”为滥觞,自由地大规模地阐释发挥的作品也不断涌现,诸如《物理之道》、《领袖之道》、《养身之道》、《小熊之道》等等,使《道德经》在译介过程中被“裂变”的巨痕清晰可见。“演义类”的译解是这种“裂变”的代表。所谓“演义类”译解,如同《三国演义》于《三国志》一样。这些《道德经》的“译作者”大多不懂汉语,只能借助其他译本,有选择地截取其中符合自己的理论精神,再根据体会去解读发挥,完成著述。近现代以来,《道德经》西传中的“演义类”译解愈演愈烈,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性译解者为勒奎恩(LeGuin)、宾纳(WitterBynner)、马丁等。本文以他们“译解”的著作为例,探讨《道德经》在西传中,特别是在英译中如何被“裂变”的。一、勒奎恩:“翻译”《大理法》阿苏拉·勒奎恩(UrsulaKroeberLeGuin)出生于1929年,美国现当代重要的奇幻、科幻、女性主义作家,是雨果奖和星云奖(西方科幻小说最高奖)的双料得主,其代表作有《地海传说》等。作为如此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魅力和生命力何在?勒奎恩自己认为,在《地海传说》(EarthSeaCycle)作品系列中,运用了许多道家思想观点,例如放弃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根源的“善恶二元”对立的思想,代之以道家的阴阳相生、二元互补、祸福相依、和谐平衡等理念;法师对魔法力量的解释不再以神秘的宗教信仰为依附,而是利用老子对自然运行之道的解释,即魔法乃是仿效自然之道等等。所有这些都深深表明,勒奎恩的思想和创作之路深受老子《道德经》的影响,“阿苏拉·勒奎恩善于从各民族文化渊源中汲取思想内涵,无疑为其作品注入了新鲜并且永恒的生命力”。因而她作品中所包含的以老子之道为宗旨的全新的生命哲学观,不仅增强了作品生命力,而且也扩大了影响。出于对道家思想和文化的热爱,阿苏拉·勒奎恩对《道德经》可谓一见钟情。她曾经这样说过:“发现老子是我的运气,因为老子如此年轻,我可以用一生伴随着他。”ⅸ为此,她不仅把老子的思想主张淋漓尽致地融入自己的作品,还亲自“翻译”《道德经》,并为之作注。勒奎恩对《道德经》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她认为:“《道德经》不是智慧,不是权威,也不是只针对男性读者,或者只是探索异域的神秘,而是让我们聆听一种与心灵的对话。”ⅹ尽管如此,勒奎恩称自己的译本不过是对《道德经》的“描述”,而不是所谓的“翻译”,自己的评述也是“另类的”、“非学者型的”,由于她不熟悉汉语,所以反倒认为自己可以感悟汉语的节奏、韵律和风格。107她说她二十几岁就开始“翻译”《道德经》,可是每次总是翻了几章就搁在一边,这样几十年过去了,手里积累的《道德经》也多了,于是在参阅了卡鲁斯的译本中的字对字的翻译,以及很多别的版本后,着手系统地“翻译”她的《道德经》。107下面以第35章为例,看勒奎恩是如何译解《道德经》的。该章原文为: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勒奎恩的译解回译汉语是:紧紧抓住伟大的思想,整个世界就会归顺、和平、静瑟而安全。我们之所以停下脚步,为的是欣赏音乐和品尝食物;可是如果你去感受“道(theway)”,平淡而无奇,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东西存在,听起来也听不到什么,可是你却取之不尽。(1)勒奎恩理解的“大象”是“伟大的思想”,而这个伟大的思想是什么,她没做具体解释。据陈鼓应注:“大象:大道”;河上公注:“‘象’,道也”;陈玄英疏:“大象,犹大象之法象也”;林希逸注:“大象者,无象之象也”205。“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老子哲学的方方面面无不围绕道而展开,且都是道的‘发明’”,“老子的哲学构建实质上即是道的构建”。在该章中,老子通过两个层次来阐释的道,也构成了他的“道的哲学”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第一层说“大道”的魅力与作用,在于能使民心归顺,国泰民安,且用之不竭;第二层说明“大道”的属性与特质,即“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通过比较可看出,由于勒奎恩在第一层把“大象”具象化为“伟大的思想”,所以就无法与第二层“大道”的属性———淡乎其味、视之不见和听之不闻,建立逻辑联系,因而失去了对老子之道深层次的领会与把握。并且,勒奎恩给这一章加标题为“仁慈的力量(humanepower)”,说明她对此章的译解只是更多地根据自己的理解,从字面上把握内容,与老子所言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相去甚远。正如她自己所言:“《道德经》不是翻译,只是“描述”107。再看《道德经》第58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勒奎恩的译解回译汉语:所以圣人给物体塑形而不用刀削,做成方形不用锯,合准而不用压力,这些都是光而不耀的智慧啊。(1)此处勒奎恩理解的原文是圣人如何处理大千世界中的具体事件,她还在此章的注释中指出:道家不用谋略或方法,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即把物体做成某个形状不是采用某种方法或刀具,而是自然达到。她又说,最后一句是对前面的总结:“这些就可称为光而不耀的智慧。”76从整个这一章来看,老子主要是通过朴素的辩证法来说明事物两个方面的正反变化,而要适应这个变化,就必须像圣人那样“执守中道”。圣人是如何执守?就是“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因此,这四句在语法上都是转折的并列关系,并不像勒奎恩译文中表达的与工具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其次,这四句都在集中说明同样一个道理———圣人如何“执守中道”,而并不是说明它们“从不炫耀的智慧”。从这点来看,勒奎恩对老子之“道”的“描述”与原文距离很大。总的来说,以勒奎恩的理解力和学识,不应该在“译介”时出现这样的裂变,问题不仅在于她对中华文化缺乏了解,更在于她根本不懂中文,只能借助别人的翻译来“解释”《道德经》。这种“二传手”式的“翻译”,充其量只能算在别人译作上的发挥。因而她自己也认为:“如果我能知道译者(的译文)在翻译哪个汉字的意思,我就该知道为什么这个译本做这样的选择,那个译本又做那样的选择了。”107从勒奎恩对《道德经》的“翻译”和其在作品中的运用,可以看出,一位作家只要对《道德经》稍稍有运用就会给自己的作品带来如此大的生命力,如果这样的作家能对《道德经》没有那么多“裂变”式的理解而真正地把握,那么他们的收获将有多大,谁能预测?二、新材料的“意境化”译解宾纳(HaroldWitterBynner,1881—1968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190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诗人、作家。宾纳曾经与江亢虎合作翻译出版《玉山:唐诗三百首》(TheJadeMountain)。宾纳将翻译唐诗的飘逸洒脱的风格特点与诗歌形式搬进了对《道德经》的翻译解读中。宾纳认为中西文化的相同之处在于,不同文化中的诗人们都是对共同的“简朴的人性”的追求,因而在他看来,可以把《道德经》所蕴含的严肃哲学内涵,通过诗歌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于是结合两者,他把自己译解的作品命名为:《从老子那里感悟人生之道》———TheWayofLifeaccordingtoLaoTsu。作为一名诗人,且翻译了《唐诗三百首》的宾纳认为,对《道德经》最好的译解方式自然是“诗意化”。宾纳的诗意化在形式上表现为,采用诗体化节奏、格律和语言,如《道德经》第47章,原文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宾纳的译解:ThereisnoneedtorunoutsideForbetterseeing,Nortopeerfromawindow.RatherabideAtthecenterofyourbeing;Forthemoreyouleaveit,thelessyoulearn.SearchyourheartandseeIfheiswisewhotakeseachturn:Thewaytodoistobe.宾纳给此章加了汉语标题“是”,其译解回译汉语:是要想看得更清楚,也无需从窗子里窥视,因为你离心灵越远,得到的东西就越少。看它是否每次都明智地遵循这个轨迹———为之道即是“是”。在这段译解文字里,可以观察到宾纳对选词造句的特别用心,他采取的诗歌体,形式既自由又严谨,同时韵律工整:第一句句尾(s)ide与第三句句尾(ab)ide押韵,第二句句尾(s)eeing和第四句句尾(b)eing押韵;第五句句尾(l)earn与第七句句尾(t)urn押韵;第六句句尾(s)ee与第八句句尾(b)e押韵,此章的韵式为“ababcdcd”。而老子这段原文没有用韵,是以整齐的三字四字句对仗或排比来自然分合意义。宾纳的“诗意化”译解,不仅表现在形式上大量采用诗歌体的句子,还在内容上根据个人的理解加上诗人的想象力进行发挥,把老子表述的哲学内涵赋予诗所表达、创造的意境,即形象化、具体化、拟人化,以达到他所倡导的用简单的诗歌语言来表达《道德经》的哲学内涵,这也是诗人对“简朴人性”的追求。如上文《道德经》第47章的例子,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一书中对该章的内涵作了这样阐释,他说:老子特重内在直观自省。他认为,“我们的心思如果一味向外奔驰,将会使自己思虑纷杂,精神散乱。一个轻浮躁动的心灵,自然无法明澈地透视外界事物。所以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他进而又说:“老子认为我们应该透过自我修养的功夫,作内观返照,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249老子在这章所表达的是哲学认识论的观点: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知与把握,既要通过感性认识,更要通过理性认识。也就是说,老子之道作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现象之中的,人不诉诸感官而诉诸理性才能把握它”。如果把宾纳的翻译和陈鼓应的阐释相比较,就可以看出,宾纳的译解文字的确明了顺畅,也如诗歌般清新,似乎也更符合当时美国的文化特征,但《道德经》首先是作为一部哲学经典而存在,宾纳的译解正是缺少了哲学思辨,他的译解文字与原文相比显得清淡而寡味。比如,他把“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简单译解为“你离心灵越远,得到的东西就越少”,而老子之“出”实则是一种感性认知,老子之“知”实则是一种理性认知,这两种富有哲学概念用字包含其中的辩证关系,在宾纳的译文里已荡然无存。再者,老子在本章中无论是使用无主语的表述句,还是使用有“圣人”作主语的表述,都是泛指、概论,可是宾纳统统把它们具体化为“你、我、他”,使哲学的“大我”概念,变成诗人的“自我”意境,这与老子的观点大相径庭。由此可见,宾纳主张用符合美国时代的语言对《道德经》的译解,过分强调《道德经》对西方文化的普适性与从属性,削足适履地把两种文化、两种表述“嫁接”在一起,与老子原作相比,也就难怪只抓住了“形似”的尾巴和貌合的“神似”,可以借用老子的话来评价他的译解:“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宾纳在翻译《唐诗三百首》时,曾得到江亢虎的帮助,但他认为,翻译《道德经》即使没有得到江亢虎帮助,自己也不懂汉语,同样也可以,因为他觉得通过翻译《唐诗三百首》,自己已认识了中华文化的真谛。事实上,正是由于他的诗人身份,加上他对中国古诗的热爱与翻译,以及对汉语的所知甚少,构成了他译解《道德经》的一个显著特点———诗意化、想象化,导致他的译解与原文内涵相比,多了一些想象,却失去更多真相。三、马克思中的老生活思想以“实用主义”译解《道德经》,马丁达到了极致。他根据老子的基本哲学观点,加上自己的各种生活感悟,肆意发挥“阐释运用”老子之“道”,出版了5部相关著作。威廉·马丁(WilliamMartin)是美国加州伯克利西方神学院的研究生,自称习“道”20年,现任位于美国加州静修站(StillPoint)中心参禅教练,该中心创始人兼主任的南希·马丁是他的妻子与忠实的合作者。马丁认为老子《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基础,并深深影响世界上所有的哲学和文化。他的书不是《道德经》的翻译,而是把“道”的智慧运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许因趣味相投,前蹦床世界冠军、为他的译本写过序言的丹·米尔曼(DanMillman,也是美国最畅销书作者之一,他的研究主要涉及健康、心理、教育、体育、娱乐、政治等领域)也这样认为:“《道德经》乃世界通用的智慧。”所以“可以运用于任何领域,甚至可以运用于园艺或者机动车的维护”ⅹ。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马丁与南希或他人合作出版了5种“译介”《道德经》的著作,按出版的时间顺序分别是:(1)《父母之<道德经>:对现代父母的古老赠言》;(2)《恋人之<道德经>:对现代恋人的古老赠言》;(3)《路与践行:利用老子的<道德经>智慧唤醒沉睡中(人类的)精神生活》;(4)《圣人之<道德经>:对暮年之人的古老赠言》;(5)《奉献爱心者之<道德经>:体恤关怀你所爱的人和你自己》。下面以他的具体“译解”为例,看马丁是如何发挥运用老子之智慧的。丹·米尔曼在为马丁《父母之<道德经>》撰写的序中说:“很少有人能够发展古代经典,并且把它用彩带装饰起来作为礼物献给当今世界。作为这样的人需要具有常人无法拥有的智慧、深度和用心,马丁做到了,《父母之<道德经>》就是这样一本书,这是自《朴之道》以来,迄今为止唯一具有道家智慧的书,既实用,又娓娓道来,是一本好书。”那么,马丁是如何运用老子智慧的?先看他对《道德经》第一章(2)的解读回译汉语:生活箴言你可以和孩子说到生活,你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指给孩子看,但是你所指的和你所看到的与孩子所看到的完全是不同的。(1)这一章与《道德经》原文相比,正如马丁所说的那样,他先理解、感悟原义,然后将之运用到生活中。他把“道”联想为“生活”,把“名”联想为所看到的东西,并把原文的第一章加了“生活箴言”四个字标题。就个人感悟而言———非翻译,这种联想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接下来他的发挥就背离了《道德经》原文化,他接着说:你不能与孩子谈到“神本身”,但是你可以与他们分享无数次“神”无时无刻不在他们面前的显证。因为这些显证有“道”为源头,因而看得见的显证还会向他们揭示所看不见的。(1)从这样的解读可见,由发挥原意,到证明上帝存在,马丁深受自身文化和基督类译本的影响,认为“道”可以证明上帝的存在,因而硬生生地把“老子之道”译解成教育孩子信仰上帝的素材。这样的文化“嫁接”与改编的目的,既与他的《父母之<道德经>》的定位相一致,也与他所在的基督文化教育背景与现实完全相适应,也表现出马丁等人在译解《道德经》时的随意性,失去了对原典认知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正如美国《瑜伽》杂志社的评述那样:“《父母之<道德经>》是从父母的角度,再度演义(而非再翻译)永恒的《道德经》。”(3)马丁在继《父母之<道德经>》成功发行一年之后,又在1999年出版了一部对《道德经》智慧进行“译解”的力作———《恋人之<道德经>:对现代恋人的古老赠言》。在这本书中,他试图智慧地把“道”之内涵用于探索指导两性关系,希望在“道”的指引下,让浪漫和现实合二为一。马丁为此感叹道:“越是熟悉《道德经》,越是相信《道德经》的智慧可以运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本书中,马丁“译解”的方式是:“先消化《道德经》原文,然后再把各章的精神智慧运用于恋人之生活,最后还加上几行可供参考的建议。”事实上,马丁的5种《道德经》译解的方式几乎如出一撤,即从各章找到可以发挥或者可以提炼的智慧锦囊,然后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去,再用老子之“道”智慧地粉饰出场,这样的运用几乎在所有的章节中。《道德经》在西方的译解传播史上,马丁堪称极致,因为据笔者统计,仅仅用了12年的时间,他就完成了5本《道德经》的演义类著述。除了对自己原来译本进行修改再出版的译解者之外,没有哪一位译者能比得上马丁对《道德经》的再创作。马丁的尝试无疑在畅销和发行量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也给如何翻译传播《道德经》的智慧提出了新的问题。四、对“演变”的探究《道德经》在西方传播已有400多年,其译本不但数量多,而且种类纷繁,据荷兰尼梅根大学克努特·沃尔夫(KnutWalf)教授2010年2月出版的《西方道教目录》(WesternBibliographyoTaoism)第6版统计,截至2009年底,《道德经》西文译本总数达643种,涉及31种语言;相比1989年,前者高出近两倍,后者也增加近1倍。对于如此繁多的《道德经》翻译解读著作,本人在前人纵向历史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整合归类的横向研究方法,将这些译解著作分为四大类:基督类、哲理类、语文类和演义类,本文所述及的三位译解者的作品属于“演义类”。根据以上对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