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相赵鼎考述_第1页
南宋名相赵鼎考述_第2页
南宋名相赵鼎考述_第3页
南宋名相赵鼎考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宋名相赵鼎考述

赵鼎是南宋中兴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是著名的政治家和作家。他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从清远节度使副使,潮州安置,贬吉阳军(今海南三亚),从潮州到吉阳,赵鼎只是路经雷州,从徐闻渡海,而雷州人民却对赵鼎很尊敬,把他请进“十贤祠”,与前贤寇准、苏轼、苏辙等人一起供奉,这是为何?1重评现代化事赵鼎,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是南宋四名臣之一。他生于北宋元丰八年(1085),4岁丧父,母亲樊氏悉心教诲,年幼的赵鼎就得以通经史百家之书。崇宁五年(1106),赵鼎进士及第,在考卷中他猛烈抨击一年前去世的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章惇误国,历数他陷害忠良的事实,文风犀利,这为日后章惇的诸孙章杰怨恨而致报复赵鼎,埋下了伏笔。靖康元年(1126)十月,金人攻陷赵宋北部重镇太原,赵宋朝廷商议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地与金,时任开封士曹的赵鼎愤然反对说:“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第二年,京师失陷,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狩,北宋灭亡。金人议张邦昌,建立“大楚”傀儡政权,赵鼎与胡寅、张浚三人逃至太学中,不书议状,拒绝为傀儡政府所用。“靖康之变”第二年(1127),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属河南)即位,是为宋高宗,建立南宋,改元“建炎”。在时局动荡、风云变幻的南宋初年,赵鼎以其担当、忠贞、敢谏、直言及卓绝的政治才干,与宋高宗论时政,特别是在“荐举人才”“幸蜀之事”“边防之事”上,赵鼎深刻独特的见解让高宗赞许,数年间,从右司谏、殿中侍御史、御史中臣、参知政事直至右仆射、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当任命赵鼎为宰辅的诏书公布,朝士相庆,可谓众望所归,此为绍兴四年(1134)。从绍兴四年至绍兴八年(1138)这4年间,赵鼎两度为相又两度被免。为相期间,他举荐支持抗战名将岳飞,收复了襄阳等6个重要郡治,决策起用抗金名将张浚,击退攻宋的伪齐和金的联军,政绩卓著,使得内忧外患的南宋政权,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宋史》卷三六O《赵鼎传》记载宋高宗赵构对赵鼎的评价:“鼎在言路极举职,所言四十事,已施行三十有六”11286赵鼎在建炎初年任谏官期间向高宗提出来建议,大多数都被付诸实施。高宗曾对赵鼎说:“肃宗兴灵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今朕得卿,无愧昔人矣。”11286“靖康之难”后在南京应天府匆匆即位的宋高宗,是把赵鼎比作唐代“安史之乱”后帮助灵武即位的唐肃宗力挽狂澜的监察御史李勉了,可见宋高宗对赵鼎的信任与倚重。宋高宗又曾对抗金名将张浚说:“赵鼎真宰相,天使佐朕中兴,可谓宗社之幸也。”赵鼎是真正的宰相,是上天派他下凡来辅佐我实现国家中兴的,这真可谓是社稷的幸运啊!在社稷多难的南宋初期,宋高宗的感叹,无疑是对这位挽狂澜于既倒的贤相的肯定与赞赏。赵鼎后来罢相离朝,宋高宗对王庶坦言:“赵鼎两为相,于国有大功,再赞亲征皆能决胜。又镇抚建康,回銮无患,他人所不及也。”11293然而即便如此,当政局渐趋稳定,他亦为了自身的利益纵容奸相秦桧迫害赵鼎。赵鼎的第一次罢相,是和抗金名将张浚在守战问题上的分歧。绍兴六年(1136),伪齐皇帝刘豫遣其子刘麟与金军合兵攻宋,朝议宋高宗御驾亲征,赵鼎反对并建议朝廷起用久废的张浚,张浚出山后,两人在战守上出现了分歧。赵鼎主张退守江南,张浚则认为坚守抵抗;之后伪齐战败,赵鼎主停战,张浚主乘胜追击,矛盾逐渐升级,宋高宗又接到了对赵鼎的弹劾奏章,赵鼎最终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绍兴府。不管是守与战,赵鼎与张浚都是忠贞为国的文臣武将、谦谦君子,两人的分歧,只因政见的不同。张浚后来因用人失察致使手下将领兵变,手下将领裹挟四万多淮西军投降伪齐政权,朝野震惊,张浚不得不辞去相位,同时又向高宗建议复用赵鼎为相,高宗采纳。当宋高宗要将张浚发配于中原人谈之色变的岭南时,复为宰辅的赵鼎又召集朝臣以张浚母亲年迈及张浚有勤王之功为张浚求情,最终宋高宗将张浚以散官安置于永州。赵鼎第二次罢相,是和奸相秦桧在和议上的意见相左。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赵鼎主张有原则的议和,以黄河为界,宋金二国分而治之;而秦桧则力劝高宗割地屈己议和。因反对秦桧丧权辱国的和议条件,更因在建储问题上招致宋高宗的反感,赵鼎在秦桧为相七个月后被罢相,以忠武节度使出知绍兴府。秦桧未发迹时,十分善于伪装,张浚和赵鼎官居相位时,都受到他的蒙蔽,向宋高宗举荐过秦桧。张浚赞其“可与共大事”,赵鼎也表示秦桧堪当大用。但是秦桧这个“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的伪君子,得势后故意挑拨离间张浚与赵鼎的关系,致使赵鼎在与朝中诸臣奏请解救张浚免于贬谪岭南后,赵鼎愤愤不平地说:“鼎不负德远(张浚),德远(张浚)负鼎!”232后来赵鼎与张浚晚年相遇于福建,说起这件事时,才知道上了秦桧的当,是被秦桧所出卖了,两人才尽释前嫌,重归于好。2“此老因死”而亡赵鼎被罢宰相,出知绍兴府。出发那天,秦桧假惺惺地在津亭备礼设宴,早早地率众执宰在津亭等候,为赵鼎饯别。鼎不为礼,一揖而去。秦桧说:“我已得旨饯送相公,你何不多留一会?”赵鼎凛然说:“议论已不协调,有什么好留下来的?”于是登船命蒿师撑船离岸。秦桧一边命手下收拾宴席一边回头悻悻地对赵鼎说:“我是好意!”然而船已开远了。从此秦桧有了“憾鼎之意”。赵鼎曾两度为相,声望极高,秦桧恶其逼己,忌其复用,于是千方百计捏造罪名,陷害赵鼎。赵鼎因此从绍兴九年(1139)开始,一路南贬,从知泉州、谪居兴化军,移漳州,又责清远军节度副使,潮州安置,直至绍兴十四年(1144),移吉阳军(海南岛崖县)。秦桧还不善罢甘休,赵鼎被贬吉阳军以后,秦桧又令吉阳军守,每月都要向尚书省汇报赵鼎的存亡情况,又写赵鼎、李光、胡铨三人姓名于一德格天阁,必欲杀之而后已。仕途困厄,家庭亦频遭变故。南迁以来,赵鼎连失长子赵洙、幼子赵渭,赵鼎在写给亲朋旧友的信中无限伤感地说:“幼子之病,以某谪温陵,失于医理而死;长子之病,以某谪潮阳,惜于离别而死。”336而自己也因衔悲哭子而齿发彫瘁,南北驱驰而精神昏耗,忧患踵至,羸癃日增。但是,即便如此,赵鼎依旧坚定地表示自己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初心耿耿,誓许国以忘身;末路区区,欲庇民而尊主。”卷四690即便垂老被贬到最蛮荒的吉阳,渡海之后,在给朝廷的《谢到吉阳军安置表》之中,他对英雄的迟暮有伤感却对自己的政治原则无限执著:“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卷四692“自信直前,安处危机之上,执迷不返,卒投罪罟之中”卷四691。秦桧见后说:“此老倔强犹昔!”赵鼎在潮州5年,闭门谢客,绝口不谈时事,若有人问他罢相原因,他便以引咎辞职来敷衍。在吉阳,也是潜居深处,门人故吏,因怕牵连,皆不敢通问。“中兴四名臣”之一的李光,在赵鼎南贬过藤州时曾相从几日,有诗(《赵丞相过藤州相从累日,因言在朝与诸史官会话论修史,恐它时不免南行,坐有一士云,若有此某当从行。今日到此,音问也不过,退作小诗》)曰:“平时尽道相随去,度岭何曾见一人。赖是随身有孤影,灯前月下却相亲。”赵鼎罢相,与炙手可热的秦桧为政敌,士人避之唯恐不及,“平时尽道相随去,度岭何曾见一人”道尽士大夫见风使舵的丑态及人情冷暖,然而亦有例外者。雷州守臣王趯和海康县令李守柔,在赵鼎从潮州到吉阳经过雷州时,热情接待了他,并用轿护送他到徐闻海边渡海,后又善待同样路过渡海至琼的胡铨、李光,王趯后被秦桧除名送辰州编管。广西经略使张宗元,对赵鼎深为敬仰与同情,不时遣使渡海,以醪米相赠慰问,秦桧知后,马上把张宗元调离广西。赵鼎知道秦桧的险恶居心,就遣人对儿子赵汾说:“秦桧是一定要杀我,我死了你们就会平安无事,我若不死,必将给家族带来祸害。”于是决定绝食。绝食之前,赵鼎自备墓石,自作铭旌:“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箕”“尾”是二十八星宿中的两颗,傅说是辅佐商王武丁的中兴名相,据说他死后升天化为星星,与箕宿和尾宿并列。赵鼎认为自己忠贞为国,凛然正气,可以殷商中兴名相傅说作比,只可惜英雄壮志未酬,便要抱恨归天。贤相的英武气刚烈心,让多年之后的陆游依旧不免慨叹:“呜呼!不可谓伟人乎?”绍兴十七年(1147)八月十二日,一代贤相,年六十三,竟然是最终海外贬所悲愤绝食而死,天下闻而悲之,同为“海外四逐客”之一的胡铨,有诗《哭赵公鼎》悼念:“以身去国故求死,抗疏犯颜今独艰。阁下特书三姓在,海南惟见两翁还。一抔孤冢寄琼岛,千古高名屹泰山。天地只因悭一老,中原何日复三关?”绍兴十八年(1148),得旨归葬。绍兴二十年,赵鼎之子右承事郎赵汾护丧归葬于衢州常山县。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一载:常山守臣左中奉大夫章杰为秦桧死党,又与赵鼎有宿怨,知道海外士大夫与赵鼎素有简牍往来,认为奇货可居,于是遣官兵同邑尉翁蒙之以搜私酿为名,驰往掩取。章杰又疑心翁蒙之会泄露此事,又派手下监视他。翁蒙之把章杰的阴谋写在纸条上,暗中派人从后墙潜出,密告赵汾把箧中书信全部烧毁。等到章杰等人到来时,一无所获,悻悻而归,赵家亦得以免除一场灾祸,而赵鼎的生平著作,亦多毁于一炬。宋孝宗即位后念及赵鼎功绩,追封为丰国公,赠太傅,谥忠简。3有关文书及词作为政治家的赵鼎,政绩卓著,《宋史》评价为:“论中兴贤相,以鼎为称首云。”《四库全书总目》:“鼎南渡名臣,屹然重望,气节学术,彪炳史书。”作为文学家的赵鼎,诗词文俱工,传世有《忠正德文集》十卷,《得全词》一卷。赵鼎的散文,浑然天成,凡高宗处理军国机事的文书,多为赵鼎起草。赵鼎曾奉宋高宗命监修《神哲二宗实录》,即以宰相兼修宋神宗、宋哲宗两朝历史,史书修成后,是非各得其正,宋高宗很满意,手书“忠正德文”四字及《尚书》一帙赐予赵鼎。赵鼎的诗歌,《全宋诗》辑录295首,这些诗歌或写景、或咏史、或交游唱和,真实而细致地记录着他的社会生活及情感生活。赵鼎的词,《全宋词》收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