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说昕语》从主客观角度解读社会热点
者建平台台湾建筑士谢文龙从1999年到2009年,从台湾到大陆农村,台湾建筑士谢文龙以“为弱势群体建设合理房屋”而闻名。轻钢结构、去工具化、去专业化、协力造房、永续生态、抗震、四分之一造价……他以很少的资源,倡导居民以协力的方式自建住房,使用身边所能用的一切资源作为建筑材料,同时也不丧失建筑师本身对美学的苛刻要求。承包身工也可能是自己曹晓昕:您一直在为农民服务,在农村指导农民做了大量的项目,对于这一点,我非常好奇,因为我作为一个建筑师,受委托的业主一直都是开发商或是政府,一般我都是为他们服务。其实,我挺想为农民盖房子的,但我找不到农民,也没有农民来找我,我特别想知道,您是怎么参与到为农民盖房子这个活动中的?谢英俊:我们过去十几年,大部分是在农村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但并不是说我们的工作对象或我们的设计理念就只局限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一种自主营建,所谓自主营建就是说居住的人有权去盖自己的房子或决定自己的房子是什么样子。1999年台湾发生九·二一地震以后,我们到少数民族部落去协助重建,也是这个机遇让我接触到这个领域,而这个领域是我们建筑专业的人以前从来没有进入过的,它的工作特性和思维方式跟一般的建筑师或施工队是不一样的。曹晓昕:都有哪些不一样?谢英俊:简单地讲就是,在农村地区盖房子这件事其实是一个生产行为,不是一个消费行为。生产行为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房子里的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做。当然也可能村子里会有一些小的施工队,但他只是包工,材料都是村民自己买,自己总体管理这件事,这个我们也叫它自主营建。其实你只要一离开城市,基本就是这种模式,在台湾也是一样。为什么说我们专业的人从来没有进入过这个领域?因为这件事不可能付设计费给建筑师,不属于我们现在这个行业的一种操作模式。就像我们买衣服一样,你会付设计费给服装设计师吗?也可能会,但是间接的,绝对不会直接付。穆威:2005年,谢老师在大陆做的第一个建造活动,召集了全国40多个建筑系学生志愿者,我是其中的“包身工”之一,干了一个月。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建筑师的看法。在此之前,我们大家都喜欢“荷兰派”、“库哈斯”,我们关心抽象的图解,不关心生产,不关心建筑如何落地。跟谢老师干活之后,我才发现钢材是那么柔软,泥土是那么芳香。当它们拼接在一起时,通过肌肉传达给你的力量感是任何图纸都无法取代的。同时我也发现,其实剖面并不存在,如果你把它切成一万份,每一张图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对建筑学的看法。那段经历现在回忆起来,是我生命当中最健康的一种状态,就是更加真实、更加血肉丰满。重建乡村关系的一次机会在一个村子里盖房子其实是一个群体行为,而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或建筑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村民觉得用水泥、钢筋、瓷砖才有面子,石头和泥土不够时尚。也正因为如此,在农村协力造屋才更有意义,重建过程就是重建乡村关系的一次机会。今天,大量年轻人走出黄土地,农村的价值已经瓦解。在都市中产阶级的生活里,对农村的印象就是“农家乐”。如何以农村为基地来重建价值、重建城乡的平衡关系?如何让村民可以保有自主性和社区意识?美国社会的社区建设曹晓昕:那您在邵族做的营建活动具体环境是怎样的,是您找过去还是人家找到您,是怎样一个过程?谢英俊:邵族是台湾最少数的少数民族,就在日月潭旁边,大家去日月潭观光旅游一定看不到,因为太小,人太少。他们长的样子跟我们也差不多,但是他们的语言、传统祭奠仪式、舞蹈、音乐都非常特别,保留得非常完整,这对人类学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那时候一些台湾的人类学家想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自己的部落,以免被后来进去的汉人冲散,失去自己的种族。但这个工作是非常难的,必须要懂建筑,而且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部落特性都要了解。当时是台湾一个中央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以及地方人士自发筹了一点钱找到我们,完全不是政府的行为,因为政府根本顾不上。曹晓昕:您第一次做这样的工作都遇到了哪些问题?我大概也了解大陆这边农民的一些情况,他们最关注的其实不是我们建筑师关注的,而是怎么构建、怎么营建、用什么材料把它搭起来,包括里头的空间形式。他们有时候更关心的是,比如邻居老张的房子有4m高,我的房子怎么也得到4.1m,我一定要超过他,就是他们盖房子已成为一种惯性。虽然盖房这件事对任何一个人,包括我们城市的人来说,实际上奋斗一辈子就是为了一套房子,但往往在这个最贵的东西上价值观会发生最大的偏离。谢英俊:事实是,在现代化过程当中,大家把传统都放弃了,包括传统盖房子的方式。所有的价值体系实际上是崩溃的,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邵族的状况也差不多,但因为他们文化保存的问题特别突出,所以我们在做法方面虽然跟他传统的房子也不一样,但我们着重于让他们自己动手建造,于是把他们集合起来,凝聚他们的共识。如果诸位现在去日月潭看那个社区,会看到那些房子都是简陋无比的,但其社会内涵、文化内涵远远超过房子本身。曹晓昕:邵族那边的人是不是有点像美国有些地区的黑人,包括有酗酒行为。谢英俊: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改变行为是很难的,要通过社区集体的力量来做,我们外人是没法介入的。但是当他们在一起建构自己的家园时,彼此会互相约束。这个事情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效果慢慢开始显现。所以说,我们的空间建筑是很抽象的,而且对人的影响也不是马上可以看得到的,但久而久之,它所产生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过去这些年,他们一直跟政府争取想要有一个自己的社区,来保护他的文化、仪式和传统,一直没做到。但是我们那个社区建立以后,邵族人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信心,认为这是可行的,于是又努力跟政府争取拿回了属于自己部落的土地。在日月潭边的那一块地是非常珍贵的,价值几十亿台币,但后来被半骗半哄地给弄掉了,现在才又把它拿回来,拿回来后他们还要求政府正式承认他们是一个独立的族群。曹晓昕:这个意义就很大了。谢英俊:所以如果没有这个社区的话,后续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建筑这件事看起来好像只是解决实质的生活问题,其实它还包含很多社会的架构、文化的意义在里面。曹晓昕:对,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民从此失去土地,但他们还并不具备作为一个标准市民的生存能力,比如他没有技能,他不适应城市的社会结构。所以您的做法就是,能够让他保留住一部分土地,因为这是农民的根。吸光度好,社会主义建筑教育引起共鸣曹晓昕:穆威,你在国内做的时候,是不是也跟农民有过一些观念上的冲突?穆威:冲突特别大。在中国能支付这种城市化商品住宅的人特别少,大多数人其实在做自己的房子,但它是违法的,相当于违章建筑。这种现象很多,随便在百度或谷歌搜索“自建房倒塌”或者“自建房灾难”,你会发现有几乎刷不完的页面,就是大家都在盖,他们雇不起建筑师,但他们又有居住的需求,那么他们只能用一些不科学的办法来营造。之前大部分在国外的时间,我做的是一种技术储备。相对于轻钢结构来讲,我更喜欢竹材和木材。刚好在挪威时,就对胶合木这种技术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它更绿色环保,而且强度非常高。回国后,我又了解到一种材料叫胶合竹,就是把天然竹转化成一种强度非常高的结构材料。我认为这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在中国,大家用了太多的钢筋混凝土,对土地造成了永久性破坏,而木材在中国又很昂贵。但中国有海量的竹材,而且越穷的地方越多。那我就想,能不能有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把这种廉价的速生竹材转化成一种非常棒的结构材料,然后产生一种工业化的模式。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能说服别人用我的体系——如果他那个地方不便于施工,预制体系可以发挥最大的优势,它可以轻装上阵,快速搞定,将人力和成本的周期压缩到最小。谢英俊:其实我们盖房子可以非常便宜,最大的障碍还是来自于价值观。因为一辈子就盖那么一间房子,会夹杂很多七情六欲在里面,要想根据客观实际来做很难。而且盖房子是一个社会行为,会受到各种影响,包括媒体、邻舍的闲言闲语等。尤其我们现在的媒体那么发达,大家看到的都是欧式别墅,那你知道欧式别墅是怎么回事吗?完全不知道。你以为美国人都住水泥房子,其实,美国人就住简陋无比的木头房子。所以媒体变得非常重要,什么是比较好的房子,什么是比较好的居住环境,媒体非常有必要告诉民众。我们在农村常常遇到的就是,有钱了反倒更难做事,因为他会想东想西。穷的时候或者大灾后他没办法,只能客观实际。就像我们在邵族那个社区和现在茂县杨柳村那个灾区一样,在那种状况之下他就可以接受一个在当时比较恰当的盖房子的方式,这样只用一半的钱就可以把房子盖起来。但当他身上有点钱的时候,你叫他用土、石头或旧料来建造,他是不干的。所以我们最大的障碍还是来自于人的一些观念。穆威:的确是这样。我认为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建筑教育其实来自媒体,是媒体在灌输一种所谓的现代性。为什么农民要盖混凝土房子,因为他认为好房子就是这样做的,坚固永久。其实中国最好的农民建筑是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物料、经济都有限,只能使用夯土、红砖,但很漂亮还节材。但当他们开始有钱了,就开始欧式了,开始贴瓷砖,再有钱就做别墅了,像华西村。但放眼望去,华西村非常诡异,它对建筑的理解绝对不是功能性和科学性的,而是一种消费性心理,而这些恰恰来自媒体的洗脑。开放建筑更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空间的存在是恒常的,但其内容的使用却是可以变化的。”这是开放式建筑的基本理念。它秉持住宅与人之间的互动观念,关注建筑如何能够寿命更长、更能够应对社会的变化、使得建筑与环境更友好。尤其对于处在住宅建设快速发展期的中国而言,开放式建筑在建立环境友好型的人居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开放建筑不仅跟材料、工法这些东西有关,更重要的是开放给使用者,使用者可以参与,可以在这方面有意见。如果对于农民来说,盖房子是基本权利,那么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住屋者合理分配住房商品生产所创造的公共财产,同样也是基本权利。谁在建筑里有话语权?曹晓昕:现在您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为农民服务,帮助协力造屋,您觉得和大陆这边提出的城乡一体化是什么关系,有没有矛盾?谢英俊:大方向是绝对没有错的,只是说我们在执行过程当中,是不是更能够跟这种大的目标结合。我们推动节能减排,不用砖来建造,但是在农村,你要叫他不用砖是很难的,尽管我们这种做法完全可以取代砖。我觉得是习惯的问题、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问题。我们这种很先进的、很环保的做法,尤其是村民可以自己建造的这些做法,上面的宣传和推动还不够。曹晓昕:协力造屋这个事能不能在城市里进行,包括我的一些朋友也在想,他们管它叫做集资建房。谢英俊:其实在台湾地区也有这种集资建房,但是遇到的问题就是税制问题,你这样做等于是逃漏税,在法律上是讲不过去的。但我们想说的是,民众在他自己居住的房子里有发言权这件事,怎么在城市里体现。我去年在台湾有一个展览,主要是关于深圳保障房的设计竞赛,得了金奖。当时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就是开发商或者政府做出一个楼盘,等于他把土地变成立体的土地,所有属于都市的公共设施都在上面解决掉。那剩下来的空间就可以给个人或者企业自己去盖房子。住户可以弄个小院子,选择跟谁在一起,就是说在城市里,市民要有对自己居住空间的自主权,否则的话,现在买房那么贵,住户只是在里面装修而已,而对其他任何东西,包括对小区里的公共设施或者小公园、小商铺的安排都没有发言权,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穆威:我发现,其实我们的古典建筑本身就是一个自建系统,而且中国建筑盖了两三千年,这么经典,连图纸都没有,基本靠口诀,靠那种构件的关系,而且建造活动本身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就是你上一根梁就会放鞭炮,那根梁代表你的父亲,你搬家你可以带走。但现在房子已经变成了消费品,你要交很高的费用去买一个不叫房子而叫空间的东西,而且是只有70年的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跟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大背离的。但是我的系统跟谢老师有一点不同,就是我更倾向于把这种建造复杂性降解成像宜家那种可以拼装的,让所有的人都可以去消费建筑这个知识,而不是去消费一个建筑成品。消费这种知识能够让建造变成一个定制式的,你可以定制然后我帮你去工厂生产,最后我提供施工指导给你去安装。曹晓昕:这是你们先进建筑工作室的一个工作核心吗?穆威:我认为是核心,因为先进性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绝对的设计工具方面,就是我用了大量的参数化,它强调对效率、复杂性、几何性的理解;另外一种先进,就是谢老师教给我的社会学上的先进性。举一个例子,我在武汉中心做了一个改造项目,就是武汉非常有名的屋顶小学。它是打工子弟学校,没有操场,只能在屋顶上升国旗。看了这个新闻报道后,我发现其实我能够为他们做一些东西,就是我能用我的轻质体系帮他们加建更多的教室和操场。当时我主动去见那个校长,然后帮他测量、做框架分析,加建两层建筑,然后我再找一个媒体朋友拿着我的加建草案去找一些公益组织来实施。于是这个行为就变成了不是我等有需求的人来找我,而是我通过观察觉得我的技能能做这件事,然后以建筑师为核心去组织社会资源,形成一个优化的、正向的建筑结果。这个事本来差一点就成功了,但后来因为很多媒体都报道,结果学校后来被关掉了。住宅产业化模式无论是谢英俊的轻钢结构还是穆威的胶合竹预制体系,都在试图探索一种可以快速复制的住宅产业化模式。除了完全不设门槛的建房技术、材料充分本地化后降低了成本支出这两大优势之外,这个庞大的产业链还有生产、营销、品管、服务等一系列环节需要建立和成熟。这一切在中国还刚刚起步。农民只是做自己的事曹晓昕:谢老师,包括穆威,都是被冠以“人民的建筑师”,其实还可以认为是一直在做慈善事业。我特别想知道,你们这个活雷锋到底靠什么来支撑的?谢英俊:这里面有一些误解,我们工作的核心还是在建筑专业的技术方面。刚才穆威也提到了传统的穿斗式的建构已经用了几千年,其实我们做的就是这个新的穿斗式构造,让人拿到这个构造后就知道该怎么弄。一个很小的房子要定位的节点就有两千多个,必须通过电脑处理。我们就要大量量化,然后多样化,而且让它有弹性变化,这在建筑学上是很大的挑战。这个东西做成以后,旧砖、旧瓦全部都可以用上,所以造价就会奇低无比。而且经过简化后,节点减少了,拿螺栓拧一拧,架子就可以起来了,不一定要请大的木工公司来做。而我们通过这种量化、简化的做法其实就是一个产业,而且是一个庞大的产业。这个产业需要很多专业者参与实施,我们的观念就是,专业者做专业的事,不要把房子全部搞好,大部分工作是农民或盖房子人自己的事。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而我只做小部分的事,这样我一年可以做千家万户。曹晓昕:我觉得有时盖房子的过程中,结构体系是要由专门的地方来进行制造,这是不是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技术壁垒?谢英俊:传统穿斗式的房子还是要有师傅,不是谁都可以做,这也体现出建筑专业的价值所在,农民永远没有办法取代建筑师。很多人认为,我们做的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其实不对,我们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做这方面的设计,只是他的设计不是显性的,是隐藏在里面的构架里的。实事求是地讲,面对这个课题时,你只能这样解决问题。我们这样的专业者在城市里的工作已经搞不完了,怎么可能再面对四到五倍的农村建房量,所以只能采用产业化的思维。曹晓昕:我觉得您说的这个产业化特别重要,我们这个社会一定要对农民自建房之类的事情,从技术上、材料上,还有整个体系上,做出一些具体的回应,而不是让农民盲目复制城市的一些做法。另外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穆威做的胶合竹结构和谢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开发管理新理念
- 2023年答案能源管理基础体系知识试题
- 金融行业高效办公用品招标
- 市场营销授权产品推广策略
- 共享服务器租赁合同范本
- 认识钟表课件大约几时
- 艺术区工作室租赁合同
- 雨水管道铺设施工合同
- 市政工程EPC合同管理策略
- 高端定制服装店设计师聘用书
- 奇瑞汽车转向系统碰撞建模指南V
- 血管瘤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ppt
- 防孤岛测试报告
- 一种用滚轮装置进行桥架电缆敷设的方法
- 治理校园噪声五年级综合实践上册课件
- 高压旋喷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施工方案
- GWJ 009-2016 无线电管理频率数据库结构技术规范
- 应急处置与逃生自救互救知识培训
- CRM系统操作手册
- 儿科应急预案及程序
- 第一节-食品干藏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