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重点中学中考猜题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重点中学中考猜题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重点中学中考猜题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重点中学中考猜题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重点中学中考猜题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重点中学中考猜题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奢侈(chí)器皿(mǐn)匿笑(nì)苛捐杂税(kē)B.尴尬(gà)慰藉(jí)寂寥(liáo)爱憎分明(zèng)C.瞭望(liào)勾兑(duì)气氛(fèn)兢兢业业(jīn)D.哀悼(dào)誊写(téng)字帖(tiè)谆谆教诲(hu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好家风携着温度与力量,吹向更远、更广的地方,就是我们对孩子、对社会的美好馈赠(zēnɡ)。B.家有普,州有志,国有史。祭祖寻根,如饮水思源,更能清心明志、昭穆秩序,于社会发展进步大有裨(pì)益。C.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后,江边河岸、山间地头仿佛在一夜间猛然苏醒,满目葳蕤(ruí)。D.从历史的角度看,语言不仅仅是勾通的工具,更有着文化传承的功能,承载(zǎi)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3.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这句话是病句,成分残缺。B.“仙露琼浆”“工匠精神”“成果辉煌”“沉淀下来”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C.“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经全力搜救,四川凉山木里县森林火灾30名失联扑火人员已全部找到,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这句话中加点的词依次为介词、名词、副词、连词。D.“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②我赞美白杨树!”①、②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李书记亲自到特困户王大爷家里走访,看大家徒四壁的景象,这位年轻的书记不禁落下了眼泪B.去年国庆节,小明随父母到海南度假,游览了“天涯海角”等多处景点,那一片片沧海桑田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海南特有的魅力C.英国莱斯特郡6岁女孩汉默森患有自闭症,猫咪“图拉”和她形影不离,在“图拉”的日夜陪伴下,汉默森一天天变得开朗起来D.广袤的乡村世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欲待征服又很难消化的世界,保守观念在部分村民心中根深蒂固,解决乡村问题将面临很多困难5.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2017年初春的西湖,乍暖还寒。立春节气已过,冬天却还想把春天紧攥在手里。但四季轮回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就算冬天使出浑身解数,终究遏制不了一朵朵报春花绽放殷红的笑脸。A.gènjiěyìyān B.gènxièèyānC.héngjiěèyīn D.héngxièyìyīn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小型蚁筑巢,将湿rùn的土粒吐在巢口,垒成酒盅状、灶台状、坟冢状、城堡状和蔬松的蜂房状,高sǒng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枝黑色花朵;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湿rùn(_________)酒盅(_________)高sǒng(_________)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不拘细节”中“拘”的意思是(__________)A.逮捕或扣押B.拘束,不变通C.限,限制将文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孔子在《论语﹒子张》中从学习的角度谈论“仁”问题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8.名著阅读《水浒传》目录(摘选)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①大闹野猪林第十五回②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第三十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③夜走蜈蚣岭第三十二回宋江夜看小鳌山④大闹清风寨1.下列各项填入回目中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A.①鲁智深②石秀③李逵④花荣B.①鲁智深②杨志③武行者④花荣C.①黑旋风②杨志③武行者④公孙胜D.①黑旋风②石秀③林冲④公孙胜2.《水浒传》108将聚义梁山的原因有多种。下列各项,对其中的四种原因对应的人物有误的一项是()A.被自己人陷害——以卢俊义为代表。B.被官府(或者与官府有勾结的人)陷害,被迫上山——以林冲为代表。C.被俘上山,由于个人意志不坚定,甘愿为梁山效力——以关胜为代表。D.因杀人越货触犯了法律,为逃避法律制裁不得已而上山——以秦明为代表。二、阅读9.诗歌赏析。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南乡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简析两诗中写景的作用。两诗一写秋景,一写春景,都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但诗歌表达的感情却不样,请简要分析两诗表达的情感。10.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一厝朔东(________)(《愚公移山》)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三峡》)教然后知困(________)(《虽有嘉肴》)管夷吾举于士(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籍第令毋斩(________)(《陈涉世家》)11.阅读下面一组文本,完成小题。关于“健康饮食”的主题阅读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蔬为充。”这是对健康饮食的最早认识。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的患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换句话说,这些营养不良的患儿中,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甚至有关专家指出,降低主食比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上海市专门做了一次调查,在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分别约有10%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大脑缺少能量,难免出现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的现象,影响到学习质量。③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营养学家认为,一般来说,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进食过快不利于身心健康。吃得过快,吃饭只能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发和培养饮食乐趣的作用,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④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吃得很少甚至根本不吃。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出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会被破坏,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⑤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①早餐应该包括以下四类食物:谷类、蔬果类、肉蛋类和奶类。同时,还要做到粗细搭配、软硬搭配。这样才能保证营养的均衡和吸收。②午餐在一天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长期对午餐不重视,就会影响肠胃功能,导致早衰、胆固醇增高、肥胖,并易患消化道压痛、心肌梗死和中风等。③晚餐吃得过饱过好都是不健康的。吃得过饱,会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易使胰腺功能衰竭,诱发糖尿病。并且,晚餐后人通常活动量小,会有一部分蛋白质不能被消化吸收,就会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有毒物质,容易诱发大肠癌。同样,晚餐吃得过好,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剩,造成脂肪堆积,引发肥胖和高脂血症等。1.对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长期不重视午餐,就会影响肠胃功能,导致早衰、胆固醇增高等,并易患消化道疾病、中风等。B.晚餐吃得过好也是不健康的,易导致热量摄人过剩,造成脂肪堆积,引发肥胖和败血症等。C.供应面包、豆浆、小米粥、红豆粥、牛奶及水果的早餐,是品种丰富、营养充足、质量很好的早餐。D.有关专家指出,降低主食比例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2.(材料二)谈谈我们在“吃饭”上存在哪些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3.(材料一)中加点词语“最早”能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4.(材料三)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你身边有一位佳佳同学在午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对佳佳同学进行规劝。1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典出《旧唐书·魏微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代谏臣魏徵病故后,唐太宗在哀痛之余对朝臣的感叹之言。意即对照铜镜可以整理好衣帽,借鉴历史能够预知世代兴衰,听取他人教训才能明了自身得失对错。②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传承的古老国家,中华民族很自然会形成记录和反思历史的传统、或者说正是因为善于借鉴历史经验才能成就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延续。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情结和历史意识,不仅创造了多种史书体例,形成了丰富的史料资源,而且善于总结历史规律、反思经验教训,形成历史反思的文化传统。“以史为鉴”的意识,早在《尚书》论证“以周代商”的合法性时就出现了,《诗经·大雅·荡》则明确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说法。此后,这一思想沉淀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③“以史为鉴知兴替”,首先要求我们具备忧患意识。《周易·系辞上》有言:“生生之谓易。”世间万物生生不已,一切皆处于流变之中。变动不居的世界要求人们居安思危、革故鼎新。汉代刘向《说苑》讲:“故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没有哪个朝代仅通过安于现状就能保持永续不衰,贤明与否决定着国运或安昌或危亡。明知不愿走向危亡却不采取可以安昌的方法,这无异于缘木求鱼。类似的告诫在史书中屡见不鲜:《荀子·成相》问“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晋葛洪《抱朴子》言“前事不忘,将来之鉴也”;唐房玄龄等人《晋书》讲“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显而易见,“以史为鉴”首先强调从前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历史覆辙。换言之,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功成名就之时更要防患于未然。对于国家而言,太平盛世并不必然长存,越处盛世越要警惕潜在危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④“以史为鉴知兴替”,要求我们具备务实精神。以史为鉴是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借鉴,要解决的也是真实的现实问题,它针对的是理论教条和抽象空谈。明清二朝更替之际,儒家学者在震惊之余做出深刻反思,意识到理学不务实际、空谈心性致使明朝衰败灭亡。顾炎武《日知录》有言:“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空谈误国,古今皆然,因此学术要“经世致用”。这即清代实学之用意。真正的学术应源于生活并助推生活,因此章学诚主张“言性命者必究于史”,史学所以能够经世乃在于其“非空言著述也”,而是“切合当时人事”。清代实学“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表明,可为世人明鉴的历史一定是修己安人、治国安邦的务实之学。后人以史为鉴更要避免教条僵化和高谈宏论,而应以务实精神应对现实问题。⑤“以史为鉴知兴替”,更要明白未来指向。“以史为鉴”意味领悟历史演变规律,把握社会发展大势,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历史态度。《论语·为政》中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可以知道吗?”孔子答:“商朝继承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继承周朝的某个朝代,即使在一百代以后,它的礼仪制度也是可以依此类推而知道的。”明了兴替损益的规律,甚至可以放眼百世之久。这就是说读史可使人明智,鉴往可预知未来。但预知未来并非目的,未来的意义在于当下。既然历史规律已经提示社会走向,人可以反思社会走向和当下利弊,这就使未来视角具有了批判现实的意义。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正是这种以未来视角反思当下的历史意识使黄宗羲看到君主专制的弊病,指出应“以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一深刻的民主理念和公仆意识在两百多年后引起梁启超等人的重视,成为戊变法的重要思想武器之一。以未来视角反思现实生活,根据历史经验推动现实走向合理,这才是“以史为鉴知兴替”的深意所在。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也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应有的历史凝思。正是因为勇于解放思想、敢于革故鼎新,中国才能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不比不发展少,当前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改革发展的任务也更加繁重。我们要从历史与实践的经验中不断汲取智慧,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1.结合全文内容,具体来说,“以史为鉴知兴替”蕴含哪几个方面的内涵?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1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望星空莫言不久前,一串彗星的碎片(每片都有数公里之巨),撞击了木星。据说西方国家的电视台一天二十四小时滚动着播出有关彗木相撞的消息。但在我国,媒体保持着足够的冷静,好像彗木相撞是在某个大洋深处的小岛上发生的一次小小的自然灾害一样。假如有一天,同样的命运落在了地球上,人类该怎么办?彗星的碎片既然可以"亲吻"木星,谁又敢担保它不会"亲吻"地球呢?有一位名叫王红旗的人,写了一本文采飞扬的奇书《神秘的星宿文化和游戏》。他认为:在不太久远的古代,小行星的碎片或者彗星的碎片,的确曾光顾过地球,并造成了几乎毁灭人类的巨大灾难。我国古代那几个著名的神话传说,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都与那时代的一次巨大的天文事件有关。根据《淮南子·天文训》中“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敏锐地指出,“天倾西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地球自转轴倾角的知识。由于撞击产生了巨量尘埃,陨石落地引起了森林大火、海啸等,远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突然的巨变。远古神话传说,既是那场巨大灾难的记录,也是我们的远古祖先为了生存与大自然顽强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的记录。已经观测到的彗木相撞的情景,与《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所记载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光亮、矗立数千公里的巨大烟柱等。木星尽管比地球大一千三百多倍,但这次撞击,也令它哆嗦了良久。据王红旗说,近年来在地球上发现了几个巨大的陨石坑。由此推想,地球确是遭受过类似彗木相撞的浩劫的。这说明地球并不是安全的,所以杞人忧天是有道理的。那场远古浩劫,也许可以算作人类的一个转折点,而彗木相撞,该不该算作"上天示警"?我想人类应该认识到:地球本已很小,国与国的疆界、社会制度的差异、阶级之间的争斗,与彗木相撞比较起来,简直是荒唐可笑了。假如有一天哪一颗小行星亲近了地球,即便它撞在了纽约,上海也不会舒服。人类实在是应该大度一点。多一点豁达大度,少一点鸡肠小肚;多一点襟怀坦白,少一点阴谋诡计;由此推想,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也应该想开一些,最名贵的钻石也是石头,在沙漠里,它的价值还不如一块西瓜皮。至于争权夺利、投机倒把、打小报告、卖友求荣等等,就更加没有意思了。写到此处,突然想起了离我的老家不远的潍坊市双杨镇华潼村的村民栾来宗和他的孙子栾巨庆。栾氏祖孙是有名的"星痴",穷毕生精力研究太阳系五大行星运动轨迹和地球气象、地壳运动的关系,并写出了《行星与长期天气预报》、《星体运动与长期天气、地震预报》两部专著,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两个朴素的农民,并没受过学校教育,吃着地瓜干子喝着凉水,能有如此高远的目光和辽阔的胸襟,并且在神秘莫测的天文学领域仅仅靠着悟性和肉眼的观测就获得了丰厚的知识,的确令锦衣玉食者汗颜。在爷爷栾来宗的时代,潍坊出过很多举人和进士,其中获得了高官厚禄者也不少,但从对人类的贡献和人的价值的角度看,他们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乡巴佬栾来宗。他们的眼睛望着金银财宝和官帽上闪烁的顶子,栾来宗的眼睛却在仰望着灿烂的星空。链接一: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链接二:在2004年,一颗1950年发现的名为1950DA的小行星成为美国航空局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他们预测,该小行星可能将在2880年3月16日与地球目撞。这一旦变为事实,就意味着整个地球和人类的一场大灾难!回顾地球的历史,人们不会淡忘发生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的一件大事;6500万年之前,一颗直径在10~20千米之间的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来岛。那次空前的撞击掀起的尘云,笼罩在空中经久不散,地面至少有六个月处于黑暗状态,并由此开始了长达十年“冬天”一般的寒冷岁月,地球上的大量生物遭到灭顶之灾。当时主宰地球的庞然大物——恐龙没能度过那个“冬天”,消失殆尽。或许又有人会说:恐龙灭绝的事件太过久远,况且那时还没有人类,没有谁亲眼目睹过,今天所知的一切不过都是科学家们的推测。链接三:两位美国宇航员在月球荒凉的表面上,为一块牌子揭幕,那牌子上写着:“公元一九六九年七月,地球人类初次在此登录月球,我们代表全人类和平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人竖立在月球上的纪念碑,使地球缩小了,开阔了人类的视野,使人类又一次抬起头仰望星空,唤起了人作为人的光荣感觉。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地球自转轴倾角的知识,是由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记载的。B.彗木相撞产生的光亮与烟柱与《山海经》《淮南子》等所记载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C.作者认为,彗木相撞是“上天示警”,与人类社会的纷争相比,简直是荒唐可笑的。D.“星痴”栾氏祖孙写了《行星与长期天气预报》《神秘的星宿文化和游戏》两部专著。2.下列材料中关于地球遭到撞击的描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共工怒触不周之山造成“天倾西北”,这个远古传说是地球遭到撞击的一次记录。B.近年来发现了几颗巨大的陨石,王红旗由此推测出地球曾遭受过类似彗木相撞的浩劫。C.科学家们预测人类将面临一场大灾难,1950DA小行星将在2880年与地球相撞。D.6500万年之前,彗星的碎片撞击尤卡坦来岛,使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恐龙濒临灭绝。3.下列对人类探索星空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我国媒体对彗木相撞消息的冷静报道,充分显示出其对星空探索的理智。B.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传说如女蜗补天、夸父追日等,反映了远古人类探索星空的愿望。C.栾氏祖孙穷尽毕生精力仰望星空,获得了丰厚的天文学知识,的确令锦衣玉食者汗颜。D.美国人在月球上树立了纪念碑,开阔了人类的视野,激发了人类继续探索星空的热情。4.结合文本,分析下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也应该想开一些,最名贵的钻石也是石头,在沙漠里,它的价值还不如一块西瓜皮。5.有人认为地球是不安全的,杞人忧天是有道理的;也有人认为地球将被“亲吻”只是推测,不必杞人忧天。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三、语言表述14.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片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16年5月,105岁的杨绛女士与世长辞。她在送给年轻人的话中写道:“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在还在于自己……”请以“坚持下去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姓名、校名和人名等;不得抄袭、套作;要有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解题分析】

A项的注音有误,应为奢侈(chǐ);B项有误,应为慰藉(jiè),爱憎分明(zēng);C项有误,应为气氛(fēn),兢兢业业(jīng)。故选D。2、C【解题分析】

A“赠”读作zèng。B“裨”读作bì。D“载”读作zài,勾通——沟通。3、B【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短语类型的理解。“沉淀下来”是动补短语。故选B。4、B【解题分析】

A.使用正确,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符合语境。B.使用有误,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不符合语境意义。C.使用正确,形影不离: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符合语境。D.使用正确,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符合语境。故选B。5、B【解题分析】

“亘”读:gèn,“解”读:xiè,“遏”读:è,“殷”读:yān。故选B。6、(1)润;zhōng;耸(2)蔬松;疏松(3)C(4)示例: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难道不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吗?【解题分析】

(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酒盅”:小酒杯。读“jiǔzhōng”,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润”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如“疏松”:宽松;松散;使……松散。注意据义定形。(3)考查对词语的释义。答此题,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词语(成语)含义的把握。注意对词语的整体意义的理解和记忆。当然有的词语运用的语境不同,也会产生新的意义,这要根据情况而定。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词语,多查字典,多识记。本题特别要注意被解释语素的前后语素的意思。如根据前后语素的意思可判断“不拘细节”中“拘”的意思是“限,限制”之意,所以选C。(4)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像)改为否定词(不像)。在否定词(不像)前面加上“难道”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7、(1)海内存知己(2)似曾相识燕归来(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解题分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燕”不要写成“雁”,以及“笃”字的写法,“近”不要写成“进”。8、1.B2.D【解题分析】1.要求学生结合原著内容分析回目名称。①处“大闹野猪林”可知是花和尚鲁智深。②处“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可知是青面兽杨志。③处结合“张都监血溅鸳鸯楼”可知是行者武松。④处结合“大闹清风寨”可知是“小李广花荣”。故选B。2.D项错误。因杀人越货触犯了法律,为逃避法律制裁不得已而上山,以晁盖、吴用等人为代表。秦明上梁山的原因:被自己人陷害。原因及经过:秦明被擒后,清风山众头领劝秦明归降,秦明不愿意,众头领便留秦明在山上吃饱喝足,答应之后放他回去。秦明喝醉了,在山上睡了一晚。第二天,秦明回青州,路上发现城外许多人家都被烧成瓦砾场,回到城边时,慕容知府不放他入城,而且已经事先因为秦明“指拨红头子杀人放火”而处决了秦明的家小,又命人放箭射秦明。秦明无法,只得回旧路,却遇到宋江等人,随之回到清风山上后才知道,原来宋江等为了断秦明的归路,让他入伙,派人扮作秦明在城外烧杀。秦明听后,先是愤怒,打算动手,转而却因为“上界星辰契合”以及斗不过对方的原因,就吞下这口气,愿意归顺了。二、阅读9、(1)两诗的写景均有点明时令的作用;两诗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烘托了人物心情。(2)《野望》抒发了向伯夷、叔齐两位隐士看齐的惆怅、孤寂的情怀;《南乡子》抒发了诗人遥居异乡的思乡之愁。【解题分析】

(1)要求学生识记诗词写景的作用。诗词一般写景的作用是:点名时令:既营造了氛围,也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有时也间接抒发了诗人的特定情感。本题两诗的写景均有点明时令的作用;写景时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烘托了人物心情。(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野望》中:傍晚时分,诗人望着山野景色,看到打猎的人各自随意而归,不禁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伯夷、叔齐,心情抑郁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的“采薇”之句。这里诗人借伯夷、叔齐不愿为周臣的典故,流露出几分彷徨苦闷,孤独抑郁的心情以及避世退隐的欲望。《南乡子》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10、(1)通“措”,放置(2)如果(3)不通,理解不了(4)狱官(5)即使,假若【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1)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注意“厝”是通假字,通“措”。(2)如果不是正午和晚上就看不见日月。(3)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困”,不通,理解不清。(4)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5)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藉【jiè】假设,假使。11、1.A2.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吃饭过快;以零食代替主食。3.不能删去,“最早”一词从时间上作出了限制,准确说明对健康饮食的认识起源于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的记载,删去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合理的早餐应包含的种类。5.示例:佳佳同学,你好!我们一天的学习任务很重,午餐在一天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很重要的。如果以零食代替主食,少吃甚至不吃主食,一方面会破坏身体消化功能,引发各种疾病。一方面主食不够,会导致大脑缺少能量,出现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到学习质量。健康饮食,从好习惯做起,所以我们尽可能地改掉这种坏习惯吧!(对身体和学习等带来的危害谈到任意一点即可)【解题分析】1.B项与原文“晚餐吃得过饱过好都是不健康的”不符;C项仅有其中三类,则早餐质量较好;D项与原文“甚至有关专家指出,降低主食比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不符。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效信息的筛选。材料二中说:“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材料三中说:“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抓住这些关键句子,可以归纳出要点。3.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答方法是,不能去掉,先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再写出去掉后的意思,最后加上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最早”一词从时间上作出了限制,准确说明对健康饮食的认识起源于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中的记载,删去之后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此句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合理的早餐应包含的种类。5.本题考查拓展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开放性试题,可从两个角度阐述:吃饭的好处;吃零食的害处。点睛:这是生活运用的题,一定要注意结合材料内容来谈,不能随意为之,脱离材料。12、1.①忧患意识(或“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②务实精神(或“避免教条僵化和高谈宏论,而应以务实精神应对现实问题。”);③未来指向(或“以未来视角反思现实生活,根据历史经验推动现实走向合理”)。2.①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典籍出处并加以阐释;②开篇直接点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引起下文的论述。③从唐太宗感叹魏徵谈起,引用典籍,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①首先,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典籍出处并加以阐释,引出论点;②接着,阐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③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内涵;④最后,总结论点,回到现实,我们要从历史与实践的经验中不断汲取智慧,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解题分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结合“第③段‘以史为鉴知兴替’,首先要求我们具备忧患意识。”可以概括出:我们要具备忧患意识;结合“第④段‘以史为鉴知兴替’,要求我们具备务实精神。”可以概括出:我们要具备务实精神;结合“第⑤段‘以史为鉴知兴替’,更要明白未来指向。”可以概括出:我们要明白未来指向。2.要求学生识记议论文开头的一般作用:引出文章的话题;作为论据证明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合本文分析。首句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典籍出处(《旧唐书·魏微传》)并加以阐释;从唐太宗感叹魏徵谈起,引用典籍,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开篇直接点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引起下文的论述。3.要求学生分析论证思路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运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连接词写出思路即可。如本文:首先提出论点首先,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典籍出处并加以阐释,引出论点;接着,阐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然后,从忧患意识、务实精神、未来指向等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内涵;最后,总结论点,回到现实,我们要从历史与实践的经验中不断汲取智慧,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13、1.B2.A3.A4.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在沙漠里,钻石的价值不如一块西瓜皮,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达观的精神态度。5.我认为地球是不安全的,杞人忧天是有道理的。因为根据《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以及《行星撞地球的传说》,都有关于远古时期彗星撞地球的记载,说明我们的地球上也许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因此,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是需要警醒的,我们怀有杞人忧天的观念也无可厚非。【解题分析】1.A项“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地球自转轴倾角的知识”,是出自《淮南子·天文训》。C项因果调换,人类社会的纷争与彗木相撞而言是荒唐可笑的。D项《神秘的星宿文化和游戏》是王红旗写的。故选B。2.B项推测出自《行星撞地球的传说》,作者并非王红旗。C项“1950DA小行星将在2880年与地球相撞”只是可能。D项恐龙已经灭绝,而不是“濒临”。故选A。3.A项分析有误。媒体只是保持着足够的冷静,与理智与否无关。4.考查学生对对比手法的理解。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最名贵的钻石也是石头,在沙漠里,它的价值还不如一块西瓜皮。”用沙漠里的钻石与西瓜皮对比,突出了作者的乐观旷达。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5.开放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