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界定的法理学分析11000字(论文)】_第1页
【“野生动物”界定的法理学分析11000字(论文)】_第2页
【“野生动物”界定的法理学分析11000字(论文)】_第3页
【“野生动物”界定的法理学分析11000字(论文)】_第4页
【“野生动物”界定的法理学分析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野生动物”界定的法理学分析摘要……………1一、“野生动物”相关概念及其意义 ………2(一)“野生动物”的相关定义………………2(二)“野生动物”界定的法律意义…………2(三)“野生动物”界定的经济意义…………2(四)“野生动物”界定的生态意义…………2二、“野生动物界定的现状……………3(一)“野生动物界定的整体现状……………3(二)我国刑法上“野生动物”界定的问题………………4(三)我国民法上“野生动物”界定的问题………………5三、疫情下对于完善我国”野生动物”界定的建议……………6(一)“两步走”的完善体系…………………6(二)灵活界定野生动物的内涵……………6(三)反向界定野生动物的外延……………6(四)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7结语………………7参考文献………………………8“摘要:“野生动物”的界定在我国刑法和民法以及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体系中都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目前所采用的使用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用以界定野生动物的方式存在诸多矛盾和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执行。“野生动物”的界定问题实际上就是区分“野”和“非野”的问题,对这一概念的界定不能仅仅依赖表面意思,而是应当从其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同时结合背后的经济价值和法律价值进行综合性评估。在研究该问题时应秉承兼顾野生动物保护要求以及野生动物利用需求的原则,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尽可能给予“野生动物”一个统一且准确的定义。关键词:野生动物;法律解释;经济分析一、“野生动物”相关概念及其意义 (一)“野生动物”相关定义“野生动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定义与人们对于动物身上的“野性”的认识相关。就“野生动物”这一词语的本身的含义来看,在野外生长繁殖,能够在野外独立生存并且具有种群及排他性的动物就能够被称为野生动物。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其相关体系中对于“野生动物”的定义很明显地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定义,在传统法律规范中的“野生动物”一词并未着重区分“野外生长”和“人工繁育”,而是一种“物种系属”含义的概念,就是说,只要属于这一物种,不论其生长地域是在野外还是非野外,在法律意义上都属于野生动物。疫情期间人大通过的《禁食决定》中,野生动物出现了两种表述,第一个是“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第二个是“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胡宇行:《禁食野生动物的规范含义、规制范围及法制化路径》,载《常州工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以上表述更进一步具体化了“野生动物”的含义,表现出了野生动物身上基于“物种系属”与“生长地域”而形成的一种二元属性。相比胡宇行:《禁食野生动物的规范含义、规制范围及法制化路径》,载《常州工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二)“野生动物”界定的法律意义野生动物的界定在法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开始不再满足于基本生产资料的富足,转而产生更多的另类需求,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继续遵循原本的界定标准已经不足以维护法律尊严和人民需求。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于这一词汇范围的确定有着不同的法律作用。例如,在人类与野生动物和平相处,其尚未对人类产生明显危害的情况下,《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它关联法律中对于“野生动物”进行界定主要是为了保护珍贵、濒危及有价值的野生动物以及对野生动物进行合理利用。而在疫情引发对于野生动物交易和利用的热烈讨论下,“野生动物”的法律界定问题已经是直接关系到了合法与违法之间的界限,对于该词汇的具体研究已经更多的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避免或者消除自然界里野生动物身上所携带的病菌给人类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从而更加安全可靠的实现野生动物的利用。可以看出,“野生动物”界定的法律意义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给与其准确的定义有助于更好的推进野生动物的保护以及人类自我保护实践,特别是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立法及执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三)“野生动物”界定的经济意义人类作为高等生物,对于其他动物最大的关注点就是它们身上的潜在经济价值。从古至今,人们通过对动物进行展览、屠宰、食用、制药、制衣等方式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野生动物作为数量较大、隐藏价值较高的动物种类之一,对于人类的吸引力也是日趋升高。现如今科技进步,不管是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还是野生动物的利用问题,都与“野生动物”界定的标准息息相关,如何准确界定一类物种是否能够称为“野生动物”关系着各种经济政策的推进和发展。举个例子来说,在已经完全可以熟练地进行人工养殖的情况下,竹鼠、豪猪、赤练蛇之类对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积极作用的野生动物是否应当将其归入传统野生动物的行列、类似野生动物是否仍旧需要依据相关法律进行交易和利用……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仅关系着众多养殖户的利益,更关系着整个社会各个生产环节的有序进行。(四)“野生动物”界定的生态意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具有生态功能、物质资源功能、遗传基因功能、文化功能以及可再生功能这四大基本功能还有一大特性,这就使得野生动物它承担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以及平衡生态的重任,是维持陆地生态系统整体稳定的基本因素,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黄忠新:黄忠新:《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民法保护》,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25日,第41页。二、“野生动物”界定的现状(一)“野生动物”界定的整体现状野生动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它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尽管很多专业人士都竭尽全力地对“野生动物”的范畴和内涵进行相关解释和分析,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绝大多数人对于这一词汇的认识仍旧仅仅停留在表面。即认为野生动物就是在野外生存的动物,依靠自然生存和繁殖,区别于人工养殖,因此生活中出现的和野生动物相关的食物制品一律被称为野味。在疫情尚未发生时,使得“野味”一词广泛出现在大众视野的热点事件是竹鼠的养殖问题,以及此前的山鸡、果子狸等的食用问题。然而大众认知的范围内,也存在着不同个体之间认知的差异:有人甚至把蚊子和苍蝇都看作是野生动物,有人则把在野外生活没有被人为管理的动物才视为野生动物,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人工养殖的动物是否应该被视为野生动物,取决于它们活动的范围是否足够大,能不能满足它们自由生活的需要周用武:《动物的野生与家养带给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的困难》,载《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年第22期。。实际上,在现如今的野生动物交易市场上,有很大一部分人们口中的“野味”都来自于人工养殖,曾经有学者为研究相关问题,在2005年的SARS疫情过后对中国食用野生动物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从数量上来看,来自野外的野生动物在种类上周用武:《动物的野生与家养带给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的困难》,载《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年第22期。尹峰、梦梦、宋慧刚等:《中国食用野生动物状况调查》,载《野生动物》2006年第6期。事实上,即使是专门规定野生动物相关问题的法律,对于“野生动物”的界定标准也尚未完善,未能给出一个具体详尽的解释。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法律相关体系来说,目前关于我国野生动物的规定,是采用以名录形式划分的方式。第一类是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级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第二类是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第三类是归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周志华、蒋志刚:《野生生物、野生动植物和野生来源的定义及范畴》,载《生态学报》2004年第2期。。这种分类分级进行重点保护的制度的实际上就是一种负面清单制度,列在名录中的野生动物是属于禁止性或限制性交易和利用规定的适用范围,没有列入名录的野生动物则可以按照“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原则,在符合相关管理规定的情况下自由地进行交易。换句话说,名录本身并不能完全概括目前整个人类社会出现的所有野生动物,不在各类名录上的生物物种,即使完全能够称得上一般大众公知所认为的野生动物,也不能够在法律得到野生动物本应得到周志华、蒋志刚:《野生生物、野生动植物和野生来源的定义及范畴》,载《生态学报》2004年第2期。除此之外,这一模式引发的“野生动物”法律内涵界定的不准确,使得很多实务中的相关问题和相关政策无法得到严格的执行,甚至在特定情况下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比如,依照2003年的名单,原本的国家林业局明确规定了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部分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是可以食用的。但在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的《禁食决定》中,又规定即使列于清单中的野生动物目前已经可以进行人工养殖,按照相关禁食决定,仍旧应当将其作为野生动物实行同样的禁食制度,并依据野生动物相关条例对其进行管理。这两者显然表现出了几乎完全相反的观念,新规定与此前旧规定中对野生动物的养殖问题进行商业化以及规模化的放开是截然不同的政策,这一新的禁食决定的实行无疑会侵犯到这些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如果一类动物物种人们已经掌握了较为成熟稳定的人工养殖技术,那么在保证检验过程严格以及流程控制严密的前提下,该类物种并不会像其他无法控制的传统野生动物一样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增加社会公共安全风险,如果仍旧将其规划为传统野生动物并加以相同程度的管制,则有可能造成法威慑过度段葳:《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法律制度的范畴界定与实施机制》,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前后政策的对比可以看出,疫情期间新的政策明显违背了比例原则以及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使得所遭受的经济利益损失只能由此前已经被允许进行合法养殖的全体养殖户承担。又比如其他案件,“深圳鹦鹉案”和“江西鹦鹉案”中,出现的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与野外来源的野生动物在法律上是否应被段葳:《全面禁食野生动物法律制度的范畴界定与实施机制》,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江保国:《疫情下野生动物的法律界定:起点、难点及边线》,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二)我国刑法上“野生动物”界定的问题野生动物界定问题不管是在刑法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都长久存在,近年来,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向野生动物伸出魔爪,违背相关法律规定私下里进行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使得与野生动物相关的犯罪频繁地发生。在涉及野生动物的相关刑事犯罪中,比较常见的是刑法第341条第1款的非法捕猎、杀害濒危野生动物罪以及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两个罪名。对于这两个罪名区分并认定的争议,关键就在于判断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能否归入刑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的范畴。按照刑法上对于犯罪的分类来看,该刑法条文所规定的犯罪是属于典型的法定犯。法定犯并不是当然地具有侵害社会秩序的性质,该类犯罪大多数都是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或者为了贯彻行政措施的要求而特别规定的犯罪。结合该定义和刑法条文的解释原则就可以看出,要解释上述条文中的“野生动物”,必须结合相关的前置法规定。起初,动物保护法中的“野生动物”不仅包括在野外生存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也包括已被人工养殖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在这个前提下,刑法中“野生动物”的范围自然也应包括已经被驯养的野生动物物种。然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法律都需要依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进行相应调整。这些年来,随着我国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相关技术逐渐成熟稳定,野生动物的保护压力日趋减小,许多动物的濒危程度已经降级。2017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人工繁育技术成熟且稳定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经过论证,是可以被纳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对于可以纳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野生动物的人工种群,根据现在的保护情况,可以不用再继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而是实行与野外种群不同的管理措施高孝义、金华捷:《依据前置法确认刑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范围》,载《检察日报》,2019年1月13日,第三版。。也即,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对于野外生长以及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其实已经实行了分别管理的措施,按照结合前置法进行解释的规则,刑法上所保护的“野生动物”也应当与时俱进地依据生长环境而高孝义、金华捷:《依据前置法确认刑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范围》,载《检察日报》,2019年1月13日,第三版。(三)我国民法上“野生动物”界定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充分发挥野生动物的经济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的第三条明确规定:“野生动物资源归属于国家所有”。这就直接表明了在《物权法》中,野生动物资源的定义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的定义在大体上是几乎保持一致的。由于整个“野生动物”都尚未有准确的定义,因此,在《物权法》中,对于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保护的客体往往都是模糊不清的。以往,人们认为野生动物和野生动物资源是同一个概念,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差别。“野生动物”这一词在法律上来说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而“野生动物资源”一词的内容更加广泛,后者是前者的群体以及个体的总称。野生动物是野生动物资源的组成内容,野生动物并不等同于野生动物资源,两者的内涵和外延是完全不相同的,野生动物资源实际上是以野生动物为其内部个体的一个有机整体。两者的密切联系表明,在民法上,对于“野生动物”的界定是研究物权法上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的前提。民法上对于“野生动物”的界定关系着野生动物资源的所有权归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人工繁育养殖的野生动物的所有权和野生动物资源归国家所有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冲突。在我国,一些野生动物的养殖是合法的且得到政策支持的,例如梅花鹿、驯鹿、黑熊等在养殖场就可以进行养殖的野生动物,以及人类可食用的鸟类、蛙类等可以由个人进行养殖的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既可以提供高效的利用价值,也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利用这些野生动物所生产的相关制品,在民法上归属于谁所有,是物权法主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物权法规定,受国家保护的珍贵、濒危或者有益的野生动物均属于国家所有,不承认集体或者个人对于野生动物的所有权,但是,许多野生动物的养殖是由个人或者单位独自合法进行投资的,理论上应当归属于投资方所有,两者之间存在矛盾。现行立法对于“野生动物”界定方式的不足致使得野生动物物权不明确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野生动物相关的市场交易。相关立法中,“野生动物”这一定义并没有被作为单独的部分被区别对待,野生动物仍旧是普通物权的客体,使用适用于普通物权的保护方式。然而在野生动物养殖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野生动物的分类和范畴也逐渐变得更加细化,“野生动物”具体内涵的模糊有可能造成市场管理上的缺失或导致市场的过度管理。市场交易的本质是各个物品之间所有权的相互转移,所有权界限不明确,市场交易双方在民法上的权利义务就分配的不够具体,致使出现一些经济上的纠纷,长时间保持这样的状态将会严重削弱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的活性。除此之外,我国立法对于该问题的模糊解释,使得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国际立法之间也存在着冲突。从1973年的《国际濒危动物贸易保护公约》中的相关规定直接表明了国际上对于该问题的看法: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之间的交易,相对于同类的其他普通野生动物之间的交易来说,威胁物种生存的危险性大大降低,由于人工养殖的特性,一些物种的濒危程度可能会降低为不受威胁的行列。也就是说,经过驯养后的野生动物,是可以与其他野生动物区别对待的。与此同时,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在获得出口国确认的前提下,可以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贸易。该公约的规定表明,公约认为,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之间的交易行为,与野生动物的保护是不相冲突的。而我国由于相关立法的不足,没有明确规定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能否界定为野生动物,这就造成了以上种种矛盾和问题。这些现状反映出了目前我国民法上对于野生动物一词过于笼统和狭隘的界定方式,并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现如今,完善野生动物权的保护需要有选择性地参考当今世界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成果,同时结合《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和完善,赋予民法上的“野生动物”这一定义更加具体明确的内涵,最大化的将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结合。三、疫情下对于完善我国”野生动物”界定的建议(一)“两步走”的完善体系我国当下所采用的使用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界定野生动物的方式,实施的困境主要在于动物的种类繁多、名单数量大、内容多。在疫情当前,人大常委会全面禁食野生动物的基本精神下,从利于短期实行的角度来看,应当抓紧时间尽快制定出禽畜遗传资源目录。该名单的制定,除了应当涵盖已经被大众认知的传统家禽以外,还应当包含现如今野生动物养殖技术成熟的条件下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产业的野生动物物种,在进行界定时,可以对这部分野生动物物种重新进行相关的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经过评估之后不会将风险提高的话,就可以纳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范围内,允许人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合法的利用。上述修改名录的方式可以在短期缓解“野生动物”界定不明确带来的问题,但并不是一个可靠的长久之计。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还是需要回归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主要内容的野生动物法律体系中去,从根本上转变立法观念。现行法律对于“野生动物”的界定问题出发的根源还是建立在资源为重的角度上,而忽视了自然伦理观,淡化了野生动物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应该拥有的权利问题,因此,要推进相关立法理念认识到自然伦理的重要性。其次,还要立足于合理利用资源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把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现行法律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范围比较狭窄,这就必然使得一部分种类的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被排除于法律保护之外。因此,应当综合分析各个学说的利弊,选择目前来说最为准确的界定方法。(二)灵活界定野生动物的内涵“野生动物”的界定需要考虑整个社会的发展情况,对于这一概念的内涵可以随着不同的情况进行灵活的解释,既要考虑到对于野生动物实际、有效的保护,也要同时兼顾经济效益。我们目前对于“野生动物”的界定,潜在思想是为了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更好的利用。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问题来说,人类划分野生动物是将野生动物作为人类的伙伴来对待,保护野生动物的多样性,因此在进行概念的界定时应尽最大可能的涵盖更多种类的野生动物。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认为可以把野生动物界定为除了家畜家禽以外,其他所有目前还尚未经人类驯化过的动物,包括单纯的利用人工进行繁育养殖的野生动物。这么一来,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能够保护的范围就由原本的部分野生动物扩大到近乎全体野生动物。从保护角度来说最大化的贯彻了“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常纪文、郭顺、王鑫、刘凯、魏增春:《《野生动物保护法》存在的问题与修改建议》,载《中国环境监察》2005年第2期。从全国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角度来说,我国作为野生动物利用许久的国家,现如今仍有很大一部分的农户,是以驯养养殖野生动物为主要工作,围绕野生动物开展种类多样的生产经营活动,如餐饮、制衣、皮料等。如果对于它的界定的标准过于严格,那么这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就业问题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法律是人类制定的,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人类利益。因此,在这一问题上对于“野生动物”界定的标准应当合理排除已经被驯养繁殖、在数量上已经可以控制、能够对人来产生利用价值观的部分生物学定义上的野生动物。(三)反向界定野生动物的外延在法学理论上,与野生动物相对称的概念是“家养动物”,也可以说是家禽家畜,依据常人的认知,辨别一个动物是否属于“野生动物”可能会有些困难,但辨别一个动物是否属与家畜家禽,相对来说就会容易的多。并且,“家畜家禽”这一概念数量相对有限,认定标准也比较明确和具体。由此来看,通过界定“家畜家禽”来界定“野生动物”的外延比直接界定“野生动物”的内涵更加可行有效.根据相关解释“家畜家禽”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日常生活中被提起频率较高的家畜家禽,即传统上常常被当做主要食物的驯化动物。还有一种是列入禽畜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且进行人工养殖的时间较长、养殖技术成熟、已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所形成的产业价值和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规模的动物。据此,一类动物要想成为“家畜家禽”需要具备如下两个条件:实质要件是人工繁育养殖的技术足够成熟、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且依据民众心理和习俗上的认知接受它不是野生动物;形势要件则是要进入禽畜遗传资源目录。这一范围的界定充分考虑到了群众心理、社会风俗等因素,也较为明确的涵盖了野生动物的外延。对于“野生动物”的界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四)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我国目前关于野生动物的利用和保护仍旧是比较单一的形式,其实,无论是从生态价值还是经济价值来说,两者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不管是对于野生动物的日常管理还是相关的发展政策,都不应当对其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对于一般意义上的野生动物,应当重点保护其生态价值。对于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则可以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突出其经济价值,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应当被鼓励成为我国接下来构建野生动物权属体系的原则。在野生动物的利用方面,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野生动物识别体系,按照前文所述完善现有的野生动物识别机制。只有明确界定出“野生动物”的范畴和概念,才能兼顾生态和发展的平衡,尽可能的发挥野生动物对于生态平衡和人类发展的作用。其次,应当严格监督野生动物养殖的技术条件,逐步放开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市场一旦放开就有可能导致一部分不符合规定的养殖机构泛滥,这就要求政府对市场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监管和引导,不能放任市场完全自由调控和支配。此外,野生动物养殖并非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在对于机构饲养野生动物资格的审查中,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要严格制定市场准入条件,只有机构的养殖水平达到相当的水准时,才允许其获得许可证。在野生动物的保护方面,近年来,“硫酸伤熊”、“活熊取胆”、“活蛇注水”等伤害或者虐待野生动物事件使得社会大众和媒体人士越来越多地对动物福利问题进行关注和研究姚志刚、吕晓雪:《对SARS疫情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思考》,载《江苏林业科技》2005年第1期。从理论上来说,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需要动物学理论作为支撑,否则将很难顺利进行,因此应当首先积极主动学习动物保护理论,将这一理论与法律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纵观目前我国现有法律可以发现,仅仅是通过简单的修改和调整是很难达到拯救濒危野生动物和保护野生动物结合的目标的,要想尽快实现这个目标应当尽快革新整个野生动物相关的法律体系。可以参考英姚志刚、吕晓雪:《对SARS疫情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思考》,载《江苏林业科技》2005年第1期。结语:“野生动物”的界定问题在民法和刑法上的作用不可小觑,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文化、生态等,是执行一系列政策和顺应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