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练习一、选择题1.1982年,国务院提出以“适应工作重点转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核心的机构改革。1993年围绕规范机构类别,明确机构职责等内容,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2个调整为41个,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2013年,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减至25个。这反映出我国(
)A.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进入新时代 B.基本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C.改革开放推动政府的行政改革 D.通过精简机构完善基本政治制度2.据司马光记载:“(宋)市易司法,听人赊贷县官货财,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无抵当者,三人相保则给之。皆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一。”这一规定(
)A.利于规范市场金融秩序 B.表明经济法规臻于完善C.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3.下图是宣统二年(1910年)商办湖北水泥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息单。这可用于佐证当时(
)A.晚清政府积极奖励兴办实业 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方式的创新C.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发展春天 D.洋务企业仍具有较大竞争优势4.康有为说:“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维新派在实践中把变科举、废八股作为变法的第一步,接着又要求精简机构、裁汰冗员,使得成千上万的官吏失去职位。这反映出维新派(
)A.具有成熟的改革策略 B.反对清政府封建统治C.改革存在过急的倾向 D.拥有可靠的社会基础5.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主要表现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6.秦国全力以赴地采法家所鼓吹的政治和军事制度中的新方法。第一个大的高潮发生在商主事时期,他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赏罚制度,迫使每个人都各务其“业”,并建立了一套在人民中间连坐告奸的制度,力图用一种新的纯以奖励军功而定的贵族制度代替旧的世袭贵族制度。商鞅最重要的改革是把全国领土都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材料表明,商鞅变法的实质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反映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C.使秦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 D.增强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7.鸦片战争以来,经过长期的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中国政府在被动应付中寻求主动,从探索性地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开始,又经过清末十年基于“外务部”的外交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体制的残迹。这说明(
)A.列强侵华客观推动晚清外交转型 B.西方国家改变了侵略中国的方式C.鸦片战争宣告朝贡体系彻底崩溃 D.清政府主动抛弃了传统华夷观念8.20世纪初,除了公立学堂外,清政府还鼓励私人兴办学堂,出现了一股兴办学堂的高潮。这些学堂中,开设了大量的西学课程,更有甚者,将目光聚焦于军事领域的教育改革。这种现象的出现(
)A.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B.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展C.表明晚清学制改革的完成 D.得益于清末新政的实行9.康有为、梁启超认为“合群”是传播新知、开启民智、实现自强的有效手段。作为联结同志,开通风气的一种有效方式,组织学会符合“合群”之意。因此,成立学会便作为康、梁等人“合群立国”的主要举措之一。康梁此举意在(
)A.推动反帝爱国运动开展 B.为变法运动寻找理论依据C.发动群众进行变法图强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10.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指出:“西方国家,将学习政治放在首位。横向的去学习公理和公法、纵向的去学习希腊罗马的古代历史,并将这些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当下的政治事务中,学成者可以担任政治事务,这是西方国家立国的重要前提。”其主要目的是(
)A.通过教育改革推动变法运动 B.反思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C.呼吁青年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D.剖析西方教育的本质问题11.1981年起,洛阳轴承厂先后在北京、上海、新疆、广东、成都、武汉等地建立了十个经销处,要求按季向洛阳轴承厂提供市场动态和行情。厂里则按经销额给予经销处一定的活动经费和相关售后工作。这一方法密切了产需关系,带来轴承销售数量大大增加。这折射出当时我国(
)A.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B.逐步扩大了外贸窗口C.经济结构处于失衡状态 D.传统经济模式的突破12.在张之洞、袁世凯等的一再上书建言下,1901年7月,清廷下诏变通科举,宣布“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并宣布永废武举。1903年,清政府决定乡、会试中额分十年三科减尽。1905年8月,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岑春煊、两江总督周馥、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南巡抚端方六人联名上奏,请求立停科举。当月,清廷诏令“所有乡、会试立即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止。据此可知(
)A.南方各督抚联合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B.科举制的废除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一项成果C.随着地方官僚集团的崛起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D.废八股变科举的主张成为朝野人士的共同呼声13.在张居正执政的10年期间,“边境义安”“太仓粟可支十年”“太仆寺积金四百余”“一时政绩炳然”。因此,他被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誉为“宰相之杰”。他也成为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理论家关注的“中国经济第一人”,且被载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史册。据此可知,当时明朝(
)A.征收的赋税主要是米麦粟等实物 B.改革进程一帆风顺而且卓有成效C.经济发展大幅度领先于世界水平 D.暂时缓解了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14.北魏迁都洛阳后,太子元恂偷跑回平城,孝文帝说“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下诏废太子,后处死;同年鲜卑贵族的部分元老发动政变,孝文帝严厉打击并捕杀了很多人。这表明(
)A.改革变法是大势所趋 B.鲜卑贵族不支持变法C.北魏政权面临着分裂 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15.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部分内容。据表可知其改革(
)领域措施经济推行均田制、三长制政治实行俸禄制、迁都洛阳文化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A.顺应了民族交融与加强统治的需要B.削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C.推动了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D.实现了汉字在全国范围的使用16.为了在全国推行编练“新军”计划,清政府于1901年12月4日设立练兵处,任命庆亲王奕劻总理练兵事务,并任命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清政府军队的主要力量逐渐被袁世凯等地方大员掌控。“新军”多为军校毕业生,士兵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这为革命思想在军队传播提供了条件。下列关于清政府编练“新军”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B.促进了政治的现代化C.维护了清王朝统治 D.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地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始阶段。八大前夕,鉴于苏共二十大暴露出来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中共中央即已明确提出“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随后,毛泽东在调查研究、总结我国“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十个方面矛盾,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基本原则。这个报告不仅是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而且为八大提供了理论指南。—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
材料二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探索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提出的。1979年3月21
日,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概念。
同年12月,邓小平阐明:“我们要实现的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小康之家’”。1984年3月,他进一步指出“小康之家”就是“翻两番,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1987年,邓小平又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蓝图更加清晰完善,有迹可循。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在回答中国怎样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新的观点。这一思想,来源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满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我们在新时期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武器。—摘编自姜婷《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共八大“独立地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成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一思想的意义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宋神宗认为:“天下自五代分裂,多置郡县,以固疆圉。由是役繁民困,其议并省之。”因而进行了州县省废的改革。这场改革主要发生在王安石当政期间,先后持续十几年,一批州县被合并裁撤,但也有一些州县得以复建和新建,实际废州27个、复建5个,废县144个、复建和新建28个。王安石指出:“东南州县,大抵患在户口众而官少,不足以治之……而河北所置州县太多”。河北东西两路是罢废州县的重点,其中废州1个,废县38个,复建5个,实废33个,占全国实际废县数的28%。东南地区如两淮、两浙、福建等7路,废州4个,废县3个,不及河北之零头,却又新置4个。州县并废新建的主要依据是户口,但以神宗元丰初年州县并废后的数据为例,河北路有2134929户,却有33州106县,平均每县11650户;两浙地区有1778963户,才有14州79县,平均每县22518户。——摘编自马玉臣《试论宋神宗时期的州县省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神宗时期州县省废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神宗时期州县省废改革的特点。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实行天然橡胶(注:天然橡胶是弹性体的主要原料,弹性体在日常生活、工业和国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禁运政策。由于“橡胶事业是国际事业”“必须马上动手”,1952年,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宣告成立,负责统筹领导海南的橡胶垦殖工作。以解放军为骨干,以翻身农民、各类干部、社会青年为主力,以从事林学、农学的专家、技术人员和归国华侨为科技中坚的垦殖大军,开赴海南岛,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天然橡胶垦殖大会战。1953年,由于国际天然橡胶市场出现产品积压、价格下跌的产业危机,西方国家对华橡胶禁运最终瓦解,橡胶“大会战”结束。1954年初,海南垦殖分局确定:“集中力量进行整顿巩固”,展开“大转弯”,海南橡胶种植转为务实的“依山靠林以林保胶”策略。“大转弯”后,橡胶生产初见成效,于1958年实现第一批橡胶树开割。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岛植胶面积占全国的56%,干胶产量占全国的70%,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改革开放初期,海南农垦着重解决了政企合一及“大锅饭”中的效率问题,垦区工业由“围绕农业办工业”转变为“围绕市场办工业”。这一时期,营业收入、利润水平、发展势头特别是职工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都是建垦以来最好的。——摘编自张海明《琼州垦殖:国家使命与海岛实践海南农垦70年历程回顾及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南开展“橡胶大会战”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推动海南橡胶事业发展的有利因素。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
秦孝公以商鞅为左庶长,实施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贼”、“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鞅变法从阶级结构、政治文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推动了社会转型。——摘编自何彬《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材料二
对孝文帝汉化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观点一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观点二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推动社会转型的含义、改革内容和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根据材料“1993年,国务院组成部门由42个调整为41个……非常设机构由85个减少到26个”“2008年,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7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2013年,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减至25个”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为实现简政放权,要求国家进行行政改革,说明改革开放推动政府的行政改革,C项正确;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仍在开展,并没有基本实现,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基本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2.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宋)市易司法,听人赊贷县官货财,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无抵当者,三人相保则给之。皆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可知,允许人们以田宅或金帛为抵押,向政府赊贷,并且规定了具体的利息标准和罚款标准,这有利于规范市场金融秩序,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市易法,不能说明经济法规臻于完善,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对劳动人民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1910年”“商办湖北水泥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息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尤其是清末新政时期,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股份制这一新的经营方式被民族资本家采用,这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推动民营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奖励实业”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春天,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民营工业,而非洋务企业,排除D项。故选B项。4.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求自立和变法措施过多,体现了改革存在过急的倾向,C项正确。戊戌变法的改革内容过多,急于求成,策略不成熟,排除A项;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并不反对清政府封建统治,排除B项;戊戌变法并未广泛发动群众,社会基础不可靠,排除D项。故选C项。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后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其中在农村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于1950年,排除A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是在1953年,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排除C项。故选D项。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秦国)。据材料“他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赏罚制度,迫使每个人都各务其“业”,并建立了一套在人民中间连坐告奸的制度,力图用一种新的纯以奖励军功而定的贵族制度代替旧的世袭贵族制度。商鞅最重要的改革是把全国领土都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可知商鞅变法通过连坐告奸、严格赏罚,加强中央集权,建立适应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国家,B正确;加强中央集权只是部分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内容,排除A项;秦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是商鞅变法的直接目的,排除C项;增强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是直接目的,而非实质,排除B项。故选B项。7.A【详解】本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中国政府在被动应付中寻求主动,从探索性地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开始,又经过清末十年基于‘外务部’的外交体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体制的残迹”及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外交的发展,如总理衙门的建立,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等,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没有涉及列强对中国侵略方式的转变,排除B项;鸦片战争并没有宣告朝贡体系的“彻底崩溃”,排除C项;清政府华夷观念的转变受到列强侵华的影响,并非主动抛弃,排除D项。故选A项。8.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影响题,时空是20世纪初的清政府。根据材料“20世纪初,除了公立学堂外,清政府还鼓励私人兴办学堂,出现了一股兴办学堂的高潮。……开设了大量的西学课程,……将目光聚焦于军事领域的教育改革。”及所学可知,清末新政时期,废除了八股及科举制,促进了一批新式学堂的建立,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该做法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晚清学制改革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9.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维新变法时期。根据材料“康有为、梁启超认为‘合群’是传播新知、开启民智、实现自强的有效手段。……成立学会便作为康、梁等人‘合群立国’的主要举措之一。”及所学可知,康梁将组织学会的方式作为“开启民智、实现自强”的有效手段,这体现了他们重视国民救亡意识的觉醒,D项正确;资产阶级维新派并未推动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维新变法运动的理论依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资产阶级维新派并未发动群众进行变法运动,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0.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89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西方国家,将学习政治放在首位。……将这些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当下的政治事务中,学成者可以担任政治事务,这是西方国家立国的重要前提”及所学可知,维新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主张。梁启超强调了学习政治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其意在通过教育改革促进政治变革,A项正确;梁启超并不是在反思传统教育的不足,不符合题主旨,排除B项;梁启超并未强调青年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学习,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梁启超突出西方国家将学习政治放在首位,是为其政治改良运动服务,并不能说明学习政治是西方教育的本质,排除D项。故选A项。1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题干分析,洛阳轴承厂设置经销处和奖励方法带来效益提升,折射出80年代初期传统经济模式的突破,D项正确;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排除A项;本题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层面,而非对外开放,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结构中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问题,不能反映经济结构的失衡,排除C项。故选D项。12.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初,在张之洞、袁世凯等地方实力派的推动下,清政府改革考试内容、终止科举考试,最后废止了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反映出随着地方官僚集团的崛起,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C项正确;据所学,直隶总督袁世凯并非南方督抚,仅科举制度的废除不能说明清政府统治根基已被动摇,排除A项;据所学,科举制是选官制度,并非教育制度,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其它阶层态度的信息,不能说明废八股变科举是“朝野人士的共同呼声”,排除D项。故选C项。13.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太仓粟可支十年”“太仆寺积金四百余”“一时政绩炳然”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凸显,但是经过张居正改革,积累了社会财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暂时缓解了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D项正确;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张居正改革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张居正病卒后,除一条鞭法外的措施都遭到废除,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排除B项;材料未和世界进行对比,无法得出经济发展大幅度领先于世界水平,排除C项。故选D项。14.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题干强调孝文帝对反对变法的鲜卑贵族的严厉打压,“乃废为庶人”等字眼体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坚强决心,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当时改革的潮流,无法体现“改革变法是大势所趋”,排除A项;不支持变法的只是部分贵族,排除B项;“北魏政权面临着分裂”不是题干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5.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北魏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改革系统全面,涉及土地制度、行政制度、社会风俗、都城搬迁、汉语推广等诸多方面,覆盖面广,推动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加强北魏政权的统治,A项正确;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并不是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孝文帝改革与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无必然联系,排除C项;孝文帝改革并未实现汉字在全国范围的使用,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6.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据材料“清政府军队的主要力量逐渐被袁世凯等地方大员掌控。“新军”多为军校毕业生,士兵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这为革命思想在军队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所学可知,“新军”为袁世凯等地方官僚地主掌握;革命派积极在军队宣传革命思想和进行发展势力,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新军”成为清朝的掘墓人,D项正确;编练“新军”增加财政开支,逐步形成军阀割据势力,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编练“新军”促进军事的现代化,而且“促进了”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清政府编练“新军”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7.(1)历史背景:苏共二十大暴露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我国“一五”计划进展顺利;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成果: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2)主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涵盖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领域;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三步走”为战略步骤。意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其他言之有理亦可)【详解】(1)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鉴于苏共二十大暴露出来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可知历史背景之一为,苏共二十大暴露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根据“总结我国“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经验”可知,我国“一五”计划进展顺利;根据“毛泽东在调查研究、总结我国“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可知,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的主要成果有: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2)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二““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探索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提出的。”可知,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涵盖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等领域;根据材料“我们要实现的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小康之家’””可知,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根据材料“邓小平又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可知,以“三步走”为战略步骤。意义:根据材料“满足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我们在新时期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武器。”可知,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18.(1)背景:原有州县设置不合理;民众赋役繁重;北方战乱,北民南迁;经济重心南移;政府财政危机严重;王安石变法推动。(答出4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特点:目标明确;手段多样;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改革力度大;因地制宜;效果显著,但南北州县与户口数量不均衡的矛盾依然存在。(答出4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多置郡县……由是役繁民困,其议并省之”得出原有州县设置不合理,民众赋役繁重;根据材料“河北东西两路是罢废州县的重点”“州县并废新建的主要依据是户口,……河北路有2134929户,却有33州106县”,结合所学得出北方战乱,北民南迁;根据材料“东南州县,大抵患在户口众而官少,不足以治之”,结合所学得出经济重心南移;结合所学,裁并州县目的之一是减少冗官,解决财政危机,故可得出政府财政危机严重;根据材料“州县省废的改革……主要发生在王安石当政期间”得出王安石变法推动。(2)特点:根据材料“役繁民困,其议并省之”得出目标明确;根据材料“一批州县被合并裁撤,但也有一些州县得以复建和新建”得出手段多样;根据材料“先后持续十几年”得出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根据材料“废州27个、复建5个,废县144个、复建和新建28个”得出改革力度大,效果显著;根据材料“河北东西两路是罢废州县的重点”“东南地区……废州4个,废县3个,不及河北之零头,却又新置4个”得出因地制宜;根据材料“但以神宗元丰初年州县并废后的数据为例,河北路……平均每县11650户;两浙地区……平均每县22518户”得出南北州县与户口数量不均衡的矛盾依然存在。19.(1)意义:有利于打破西方的橡胶禁运;有利于保障国防和工业建设;促进了海南的开发和建设。(2)有利因素: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群众的奉献精神;尊重发展规律;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据材料“西方国家对华橡胶禁运最终瓦解”可得出有利于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国家级森林公园山林长期租赁合同书样本2篇
- 2024年体育中心消防系统安装合同2篇
- 2024年度家庭家政服务人员健康管理合同3篇
- 2024年垃圾处理设施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篇
- 2024年瓦工分包商与总包商的合同样本
- 2024年度食品加工生产线建设合同2篇
- 2024版宾馆团队住宿优惠合同范例3篇
- 2024版猪肉品牌营销战略协作合同
- 2024年度工程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关于劳务用工的合同3篇
- 2024年度大型商业楼顶广告牌设计、制作、安装一体化合同3篇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菏泽市10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分析
- 松果体区肿瘤护理
-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防高坠篇》测试附有答案
-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培训1
- 期末测试(试题)-2023-2024学年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教育实习汇报课件
- 如何制作一个简易的动物细胞模型
- 2024年便携式X光机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腾讯公司营销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