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_第1页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_第2页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_第3页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_第4页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

霍永康著

新华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霍永康著.--北京:新

华出版社,2020.1

ISBN978-7-5166-5042-4

Ⅰ.①二…Ⅱ.①霍…Ⅲ.①二胡-艺术评论Ⅳ.

①J632.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22420号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

作者:霍永康

责任编辑:徐光

封面设计:杭州众书

出版发行:新华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邮编:100040

网址:

经销:新华书店

新华出版社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及各大网店

购书热线国新闻书店购书热线/p>

照排:杭州众书

印刷:四川福润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成品尺寸:170mm×240mm

印张:12.25字数:230千字

版次:2020年10月第一版印次:2020年10月第一版印刷

书号:978-7-5166-5042-4

定价:38.00元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如有质量问题,请与印厂联系调换/p>

前言

二胡是一种流传非常广的中国民族拉弦乐器,在中国音乐史上,经历了漫

长的岁月,由十分古老的拉弦乐器奚琴(嵇琴)、马尾胡琴不停地进行演变与

发展,并且派生出来的一件拥有优美柔和的发音、超强音乐表现力、非常浓郁

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的拉弦乐器。随着二胡的持续发展,二胡艺术成了越来越

多国内外人民喜爱与追捧的音乐艺术。

就目前来说,关于二胡艺术的书籍多注重于研究二胡历史、演奏等本体方

面,在探讨二胡创作发展以及走向世界方面还比较欠缺,不够全面,也不够系

统。鉴于此,作者编写了本书《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本书包括上中下三

篇,共十三章内容。

上篇为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包括五章内容,分别为:第一章正确认识二

胡,主要讲述了二胡的具体构造、选择与使用等;第二章二胡演奏的发展史,

主要讲述了二胡的起源、缓慢发展时期、民间自演时期、繁荣创新时期等;第

三章,二胡演奏的基础,主要讲述了二胡演奏的姿势、持弓与运弓等;第四章二

胡演奏的技巧,主要讲述了左右手演奏技巧;第五章,认真学习简谱和五线谱,

主要讲述了简谱与五线谱知识。

中篇为二胡艺术的创作发展篇,共包括四章内容,分别为:第六章二胡艺

术创作发展的阶段与形成的基础,主要讲述了当代二胡艺术创作的继承和发展、

理论基础、物质条件等;第七章二胡艺术创作手法的形态学分析,主要讲述了

旋律发展手法的多样性、曲式结构的复杂性等;第八章二胡艺术创作形式与技

巧形式的多样化,主要讲述了二胡艺术创作形式的多样化等;第九章当代二胡

艺术发展的方向,主要讲述了二胡艺术创作必须根植民族民间音乐传统等。

下篇为二胡艺术走向全球篇,共包括四章内容,分别为:第十章二胡艺术

在国外的发展现状,主要讲述了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介绍给

国外等;第十一章二胡艺术在“走向全球”之路上出现的问题,主要讲述了怎

样把握好继承与借鉴的尺度、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缺失严重等;第十二章分析二

胡艺术“走向全球”的方式,主要讲述了二胡如何才能算是“走向全球”等;

第十三章对二胡艺术“走向全球”的展望,主要讲述了二胡艺术发展的关键以

及对传统的继承、创作技法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等。

本书结构条例清晰,内容丰富翔实,语言通俗易懂,希望可以为二胡爱好

者、二胡老师、二胡研究者等提供一定的帮助。

目录

上篇: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

第一章正确认识二胡..............................................................................................2

第一节二胡的具体构造............................................................................................2

第二节二胡的选择和使用........................................................................................7

第三节二胡的定弦和音域......................................................................................12

第二章二胡演奏的发展史....................................................................................19

第一节起源与缓慢发展时期..................................................................................19

第二节民间自演时期..............................................................................................23

第三节改革萌芽时期..............................................................................................27

第四节改革发展时期..............................................................................................32

第五节繁荣创新时期..............................................................................................36

第三章二胡演奏的基础........................................................................................41

第一节二胡演奏的姿势..........................................................................................41

第二节持弓和运弓..................................................................................................45

第三节持琴、按弦和把位......................................................................................50

第四章二胡演奏的技巧........................................................................................55

第一节右手演奏技巧..............................................................................................55

第二节左手演奏技巧..............................................................................................61

第三节常用演奏符号说明......................................................................................66

第五章认真学习简谱和五线谱............................................................................71

第一节简谱...............................................................................................................71

第二节五线谱..........................................................................................................76

下篇:二胡艺术走向全球篇

第六章二胡艺术创作发展的阶段与形成的基础................................................82

第一节二胡艺术创作发展的阶段简述..................................................................82

第二节当代二胡艺术创作的继承和发展..............................................................86

第三节当代二胡艺术创作发展的理论基础........................................................128

第四节当代二胡艺术创作发展的物质条件..........................................................94

第七章二胡艺术创作手法的形态学分析..........................................................101

第一节旋律发展手法的多样性............................................................................101

第二节曲式结构的复杂性....................................................................................107

第三节调式、调性的丰富性................................................................................112

第八章二胡艺术创作形式与技巧形式的多样化................................................115

第一节二胡艺术创作形式的多样化....................................................................115

第二节二胡艺术技巧形式的多样化....................................................................120

第九章当代二胡艺术发展的方向......................................................................125

第一节二胡艺术创作必须根植民族民间音乐传统............................................125

第二节二胡艺术创造必须要面向现代,坚持创新............................................129

下篇:二胡艺术走向全球篇

第十章二胡艺术在国外的发展现状..................................................................136

第一节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介绍给国外............................136

第二节在国外旅居的二胡专业人士进行的传播、教学活动............................140

第十一章二胡艺术在“走向全球”之路上出现的问题..................................152

第一节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异和共融........................................................152

第二节怎样把握好继承与借鉴的尺度................................................................156

第三节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缺失严重....................................................................168

第四节缺乏二胡优秀作品与相应的理论支撑....................................................173

第十二章分析二胡艺术“走向全球”的方式..................................................175

第一节二胡如何才能算是“走向全球”............................................................175

第二节探析二胡“走向全球”的方法................................................................176

第十三章对二胡艺术“走向全球”的展望......................................................183

第一节二胡艺术发展的关键为对传统的继承....................................................183

第二节二胡艺术创作技法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184

第三节要从世界音乐文化融汇的视角从事二胡艺术的发展与创作................185

参考文献...................................................................................................................187

<<<<<<上篇: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

上篇: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

1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

第一章正确认识二胡

第一节二胡的具体构造

二胡是我国的传统乐器,据记载,二胡始于唐朝,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北

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称为“奚琴”,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到了宋

代,又取名为“嵇琴”,到了近代,胡琴才正式更名为二胡。

现代二胡演奏的代表人物刘天华先生,他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

与我们的传统二胡弹奏手法相结合。通过他的研究与创新,拓宽了二胡的音域

范围,丰富了二胡演奏的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从此,二胡便从民间

艺术的伴奏中脱离出来,成为别具一格的独奏乐器。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的民族、民间艺术发展迅速。为了大力发展民间艺

术的瑰宝,华彦钧、刘北茂等民间艺术家的二胡乐曲经过其他人的整理做成唱

片,使得二胡艺术迅猛发展。

我们的传统乐器二胡,一般来说,它主要由琴筒、琴皮、琴杆、琴轴、千

斤、琴码、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另外还有松香等附属物,如图1所示。

图1

2

<<<<<<上篇: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

一、琴筒

琴筒,是二胡中比较重要的部分,通过琴弓进行推拉,摩擦琴弦振动琴皮

使二胡发音的共鸣箱。琴筒的材质和形状对二胡的音效影响较大,它的材质大

多使用红木、紫檀木或者乌木来制作,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来制作。在七十年

代的时候,制作琴筒开始使用一种低发泡的材料,用模压的方式使之成型。

我们根据琴筒的情况可以将二胡分为圆筒二胡、八角二胡、六角二胡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六角二胡,它的琴筒形状是六角形的,长为13厘米,对边直径

8.8厘米,有些地方的琴筒形状是圆形或者八方形的。

琴筒的筒腰比较细,整个琴筒呈卡腰形。琴筒后的敞口位置会开有样式丰

富的花孔音窗,音窗大多是使用颜色较浅的木料制成的。这种音窗不仅对二胡

起一定的装饰作用,并且对于二胡的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

琴筒的制作要经过五道工序:下料、粘筒、琴筒修形、音窗制作、开孔。

而琴筒的主要作用是起到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

二、琴皮

琴筒的前面口径的地方有一块蒙皮,我们称之为琴皮,有时也叫琴膜,它

是使二胡得以发声的重要部位。

普遍二胡的琴皮通常是以蛇皮制成的,许多中高档的二胡的琴皮则多为蟒

皮。蛇皮的鳞纹较为细密,纹路排列非常规则,柔韧性较好,但是比较单薄,

用蛇皮做琴皮的音质很容易受到气候、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蟒蛇皮的鳞纹比较

粗但是很平整,整个色彩相对协调,它的厚度适中并且具有弹性,不易受到虫

蚁的损害,共鸣发声也较好。

所有的新二胡,无论琴皮是蛇皮还是蟒皮的,发出的声音都比较空洞,带

有一点沙哑的感觉,并且上下端的音量之间差距较大。这是因为新的琴皮振动

得还不够的原因,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摩擦振动后才能发出动人得声音。

三、琴杆

二胡的琴杆也称为“琴柱”,是整个二胡的重要支柱,用来支撑琴弦,并

供弹奏者按弦操作的重要部位。整个琴杆长81厘米,直径约为1.8厘米。

琴杆的最上端的部分是琴头,上面有两个弦轴,琴杆的下端则插入琴筒。

3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

琴头是呈弯曲式的,有些琴头被雕刻成龙头或者其他形状用来装饰二胡。

一把二胡的发音是否纯净,与琴杆的制成材料有极大的关系。琴杆的材料

中,我们通常把红木看作是上品,红木物美价廉,具有一定的抗拉性,乌木制

成的也不错,除此之外的其他材质就要稍微逊色些了。

我们在选择时二胡时,除了要细心分辨琴杆的制作材料外,还要仔细查看

它的质地是否紧密,木纹射线要细密且均匀。琴杆整体看起来要没有木节、没

有疤痕,也不能有很明显的裂痕,并且琴杆看起来还要有一定光泽度。

四、琴轴

琴轴共有上下两个,都是用来调节二胡的音高的,通过扭转弦轴使琴弦变

得紧绷或者处于放松状态,当琴弦紧绷则音较高,琴弦放松时处于低音状态。

琴轴是与琴杆相互垂直的,位于琴杆上部,形状类似于圆锥体的部件,木

质的,前端较为细小,有穿弦的小孔,从前至后逐渐变大,最后端最大。

传统的琴轴是一个整体,分上下,其中上轴用来固定内弦,下轴则用来固

定外弦。使用这种琴轴来调弦,就能增加琴弦的活动范围,也能将多余的琴弦

线段进行储存,使琴弦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这种琴轴对其制作材料的选择就

较为讲究,多使用黄杨木或黄檀木,其与琴杆的接触面必须要严密贴合,也要

保持有必要的松动,否则就容易跑音,给弹奏者的操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这种木质的琴轴一旦调好音准后,就非常稳定不会轻易跑弦走音,但是因

为它时紧时松,使得调弦比较困难。还有一种机械的琴轴,这种琴轴的优点是

调弦速度较快,并且音很准;但是如果其制作工艺不完善,会出现松动滑弦的

情况,就很容易走音。

五、千斤

千斤,是对二胡的琴弦起着固定和切弦作用的,同时它对二胡的音准也有

一定的影响。

千斤的制作材料一般是铜丝或铅丝,形状为“S”形的钩,使用丝弦或其他

的线绳套住这个钩的一端,并将它系在琴杆上面。也有些为了便捷,直接使用

丝弦、尼龙线或布条等把琴弦拴在琴杆上的;但是,使用这种方法的千斤会导

致其音质不够完美。因为内外弦被挤压到一起后,琴弦的能动性受到了一定的

影响,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如果不留神,还发生“碰弦”的现象。

4

<<<<<<上篇: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

千斤不能系得太长,也不能系得太短,它的合适程度要根据演奏者的指头

长短以及琴杆的粗细情况来定。意思是,如果演奏者的指头长,琴杆细的话,

千斤就可以系的稍微松一点,指头短、琴杆粗就要稍微系紧一点。一般来说,

千斤在琴杆上的位置应相对固定,不能经常上下移动变换位置。

有些二胡初学者比较喜欢拉高音,他们就习惯把千斤一个劲地往下移,这

样虽然是有高音,但是音质效果很差,不利于弹奏手法的全面训练,而且不利

于正常音高观念的培养。一般来说,千斤最适宜的位置应固定在距离琴码40厘

米左右。

六、琴码

琴码,是用来联结琴皮和琴弦的枢纽,通过它将琴弦的振动传到琴皮上去,

所以琴码在制作材料的选择上、形状以及安放的位置上,都会影响着二胡的音

质。因此对于琴码,我们要特别注意。

琴码可以使二胡的声音得到改善,有些二胡的发音稍微沙哑就可以采用牛

皮纸类型的琴码,这样就会使得声音变得柔美缓和。有些二胡的发音沉闷就使

用竹马,加入琴码后声音就变得洪亮,适用于风格活泼轻快的曲调;如果二胡

发音单调就使用金属弹簧马,这样发出的声音就会有共鸣感。

还有一些用高粱秸秆、火柴签等材料制作的琴码也能稍微改善二胡的音质,

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中高档的二胡的制作材料通常选用木松节、枫木。其中木

松节码质地柔软,发音圆润有力;枫木码软硬合适,声音柔和。

如果是选择自己制作琴码,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它尺寸。一般

来说琴码长约1.3厘米,高约0.8厘米,如果是用竹子或者木材制作的,要将它

挖空成拱桥形状的。

虽然有些发音比较沙哑的二胡,我们可以适当的增长琴码,能够在一定的

程度上改善二胡音质,但整体的音量就变低了。

七、琴弓

琴弓,是用来拉奏二胡的,通常称为“弓子”,是由弓杆和弓毛构成的,

全长约76厘米,其中,弓杆是支撑弓毛的支架,长约80厘米。上好的弓子从外

形上来看要长且直,弓毛要是白色的马尾毛,且多而齐,与鱼尾的连接处捆扎

得要牢固,弓杆的节子要少并且小,不宜太粗也不宜太细。

5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

弓杆用江苇竹俗称“幼竹”来制作,两端通过烘烤加热然后使之弯曲,再

系上马尾,竹子粗的一端位于弓的尾部,马尾则放置于两根弦之间,通过摩擦

琴弦而发音。我们在选择弓杆的时候,要观察其长度必须要符合标准,还要选

择那种质地坚实、粗细要协调匀称的,要与弓毛相互平行,选择这样的弓子会

弹奏顺手,且易于控制。

弓毛多数使用马尾,也有一些使用尼龙丝仿制的,但是这种发音效果较差。

我们在考量弓毛是否经久耐磨的时候,主要看弓毛的排列是否整齐而平展平展,

是否有断头现象,还要看它的毛质感好坏,长度是否一致,粗细是否均匀。

现在市面上的高档二胡的弓子,大多数都是可以调节松紧的弓子,在弓子

的一端装上机械式的螺旋装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弓毛的松紧程度。但是

不能调节得过松或者过紧,太松会使弓子失去它的弹性,不便于发声;而过紧

则会使的发出的声音生硬,缺乏内在,同时还会使弓杆变形。

八、琴弦

琴弦的振动使二胡发声,它是二胡发声的声源体之一。二胡的配套钢弦是

一根粗弦和一根细弦,粗的琴弦我们通常称为内弦,有时也叫老弦,细的琴弦

我们称为外弦有时也叫子弦。内外琴弦是分别系在相对于的琴轴上的,通常情

况下都是先上内弦,然后再上外弦。如果内外弦采用粗细一致的琴弦,这两根

弦的所产生的张力就会不平衡,发音会变得不协调,造成灵敏度较低。同样,

如果内外弦粗细差距过大的话,就会使得整个乐器发出的音色不统一,影响演

奏者操作。如果我们使用弹拨乐器上的琴弦来代替二胡的琴弦,那么它所发出

的声音就会空洞而沉寂,与我们实际的二胡发音差别巨大。

琴弦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二胡的整体发音的。一般情况下琴弦分为两

种:一种是用金属制作的金属弦,这种琴弦拉力较好,音区较高,音质好,发

音准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中银质弦是最好的;还有一种是丝制的琴弦,它

发出的琴音比金属弦的更加柔美软和,但是这种琴伸缩性太大,寿命较短,容

易断弦,发音不够清晰且音准很差。因为丝弦的缺点太多,它就逐渐被淘汰。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金属弦已经取代了丝弦。

6

<<<<<<上篇: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

九、松香

松香是乐器附属物,它是由松树的树干内部流出的水状油脂,待其风干后

结晶变成块状的固体,有白色、透明、焦黄、深红等颜色。在二胡中使用松香

是为了使琴弦变得发涩,增大弓毛与琴弦之间的摩擦。上好的松香要经过人工

提炼后颜色为透明块状的。

民间较为流行的打松香方法我们称为“烫香”。方法是:先将一块竹片劈

出一条裂缝,然后将松香夹在竹片的裂缝之中,再用火点燃竹片,给竹片加热,

在松香受热烫化后一滴滴地滴在琴筒上。烫香这种方法,对于拉奏来说是比较

方便且省事的,但是很影响运弓技法的性能发挥,并且松香滴在琴筒、琴皮上

面,也使得二胡整体看起来不够清洁。

现在比较普遍使用的是方法是“擦香”,就是直接使用松香在弓毛上来来

回回的反复轻轻擦拭,用这样的方法擦一次松香后,二胡能拉一个小时左右。

但是通过操作,发现刚“擦香”后的二胡,发出的声音并不很完美,要在二胡

拉奏几分钟后琴声才会逐渐转为正常。我们在擦香时,不能太用力,以免将弓

毛擦断。

以上就是我们常见的二胡构造。

第二节二胡的选择和使用

市面上普通的二胡要求音量较大,一、二把位没有过多的杂音、噪音;中

等的二胡在发音上要求响亮,上、下把位要比较平均;而高档次的二胡就要求

比较高,在各个音区中的发音灵敏度要高,声音要洪亮,并且在各个音区能够

保持相对均衡,共鸣强、传声效果好,音色方面要求圆润、高音明亮、低音浑

厚,没有明显的杂音。

二胡由多个零部件组成的,这也就使得每把二胡音色和音质不会完全相同;

二胡的结构和琴皮的特质,使得二胡的音色具有可变性。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

二胡的音色。

下面,我们将探讨多种因素对二胡音色变化的影响。

7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

一、二胡的选择

一把良好的二胡对演奏者来说尤为重要,在挑选二胡的时候,要注意很多,

具体如下。

(一)音色和音质

音质和音色虽然只有一字之别,但是概念却是完全不同的。音质是指声音

的质量,比如声音的清晰度、噪音程度等;音色是指声音给人的一种感觉,比

如声音洪亮、甜美、圆润等。二胡的音色是独具特色的,圆润而柔和,干净动

听。音质是指二胡发音的质地,听起来是否纯粹不含杂质。

(二)音量

音量指二胡发出的声音的大小高低。好琴的声音穿透力强、集中、洪亮、

深邃。我们在挑选二胡的时候,不仅要看它的音质音色,还要兼顾到音量,也

就是上、下把之间的音量过度要自然,不能给人一种强求的感觉。

(三)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二胡在准备发音或发声的时候,声音在力度、音量等方面发生

变化的时候,所反映出来的敏感度与敏捷度。品质较好的二胡,灵敏度都是很

高的,并且上、下把的音质、音色都很统一,杂音很少。

(四)重视二胡的制作工艺

二胡的制作工艺要求很高,一般来说,二胡的品质越好,其制作水平和工

艺就越高。在挑选二胡时,要细心检查每个部件的是否完整、精细。在挑选二

胡时,无论是针对以上哪个方面来挑选,都要从它的制作材料入手,通过对相

关制作材料的分析,才能选购更好的二胡。

1.木料选择

用来制作二胡的木材种类很多,通常都是使用紫檀木、黑檀木、酸枝木、

老红木、新红木、乌木等,其中紫檀的质量是最好的。印度紫檀、非洲紫檀是

较为著名的,这类紫檀树木生长十分缓慢,至少需要八百年才能成年。紫檀材

质坚实且硬朗,韧性又是很强的,纹理均匀不混乱,耐腐性较强,因其经常十

檀九空,所以产量很少。紫檀木较珍贵因此被人们称为“木中之金”。使用紫

8

<<<<<<上篇: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

檀木制作二胡,外形上高贵而庄重,音质沉着稳定,坚实有力且穿透力较强,

它的音色纯净清晰。

黑檀木生长在印度尼西亚,树木长成需要数百年,因此成材也很缓慢。这

种木材入水便沉,木质结构较为紧密,材质较硬并且分布均匀,木材呈黑褐色,

也有浅红的浅色木纹,经久耐磨不易变形,所含油脂丰富,所以光泽度较好。

它与印尼黑檀木印度紫檀木、海南黄花梨木,被世界公认为三大红木,用来制

作家具及乐器,并且十分具有收藏价值。选择黑檀制成的二胡,给人一种庄严

而华贵的感觉,透露出一种典雅的现代气息,它的音色明亮但不枯燥,柔美而

不矫作,灵敏度高。

还有一种产于中南半岛的老红木,这种木材颜色呈紫红,纹理清晰而又富

于变化,结构细密紧实。用老红木制作的二胡,其音质圆润、恬静,优美、明

晰,似酒又像水,它的高低音均衡一致。

2.琴皮选择

琴皮是二胡发声的声源,而琴皮的好坏,是二胡发音音质好坏的关键所在。

琴皮是由上好的蟒皮制成的,选用质感好的中年蟒蛇皮,尤其是蟒蛇肛门周围

的背脊处的皮是最好的。这个地方的蟒皮结构匀称、柔韧性好、强度也大。蟒

皮的鳞花并非越大越好,要选择最好的蟒皮的方法,是在选择的时候,其鳞纹

要立体感强,表面光亮,富有弹性,要无异味。

正是由于琴皮所具有的特色,才形成了二胡音色所独有的韵味。从琴皮的

选材,到加工处理与制作,这些都是二胡制作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因为琴皮的

选材、加工,全部都是纯手工制作,所以几乎很少有两把音色完全一样的二胡,

音色音质方面都是会存在差异的。

3.注重对琴筒木质的选择

琴皮在受到振动后发音,但所发出的音量很小,要通过琴筒的共鸣才能发

出响亮的声音。因为琴筒是共鸣发生的载体,在发生共鸣的过程中形成二胡的

音色。

除了琴皮的材质影响外,制作琴筒的木质对二胡的音色影响也很大。木材

质地的密度、干燥程度、软硬度、共振的频次等,还有琴筒的整体结构、造型

装饰的差异,都会对二胡的音色产生很大的影响。

(1)琴码材质对二胡音色的影响108461201705004977

琴码虽然很小,但是它对二胡音色的影响是很大的。琴弦振动后通过琴码

9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

将声音传到琴皮,材料质地的不同,会对二胡音色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比如琴码的木质柔软、且密度较低,那么通过这种琴码发出的声音,就会

显得柔和而低沉;有些材质较为坚硬、密度较高,通过这种材质的琴码发出的

声音就会明晰洪亮。用竹子做的琴码声音清脆,松节的琴码柔和,乌木琴码声

音浑厚,而硬塑料琴码则发声沉闷。

除了琴码材质的影响外,琴码的大小也对音质有一定的影响,琴码底部是

与琴皮接触的位置,所以琴码的大小与琴皮接触面的大小一样,它对音色也有

较大的影响。当琴码较大时所发出的声音浑厚,而小琴码发出的声音则较尖细。

(2)滤音垫片对二胡音色的影响

虑音垫片的作用是为了消除狼音噪声,使二胡的发声清晰,音色几乎统一。

因此几乎所有的二胡,都在琴码的下面安装了滤音垫。虑音垫的材质多种多样,

有些用海绵、泡沫,有的人用布料。二胡音色会受到滤音垫的材质、大小、厚

薄、安装部位等的影响。其中使用海绵、泡沫会让二胡的音色变得低沉、浑厚;

用柔软的布料制成的虑音片会使变得声音柔和细腻;而毛呢料就能使音色变得

明亮。虑音片的需求是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的喜好来选择的。如果在靠近琴码的

位置安装滤音垫的话,音色就会变得比较厚实;如果安装在琴筒下面,音色就

会提亮一些;如果安装在琴码与琴筒之间,那么它的音色就比较适中。安装位

置是根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位置的。

此外,演奏手法对二胡音色也有很大的影响。以运弓为例。其中,运弓是

二胡演奏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演奏者运弓手法是否娴熟,对二胡音色也有一定

的影响。有很多初学者奏出的二胡声音生硬、苦涩,而许多娴熟的演奏者奏出

的声音是非常圆润、饱满、优美的,这就是受运弓手法的影响。正确的运弓手

法应该是这样的:演奏者的右手要充分放松,使弓子保持平、直、稳的状态,

还要注意贴弦度,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这样才能使得音色动听。如果演奏者

的运弓手法不对,弓拿不稳,运弓的时候很紧张,那么这种情况下所演奏出的

声音就会很难听。

除了演奏的运弓手法外,按弦手法对音色也有很大的影响,手指按弦的部

位、力度大小都会使音色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我们用指尖轻轻触碰琴弦,

和用指腹用力重按,那么所发出的声音会完全不同,按弦的力度不同,所产生

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10

<<<<<<上篇: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

二、二胡的使用和保养

真正的二胡爱好者都是将使用与保养相结合,对于二胡不仅要合理使用还

要精心保养,这样才能延长二胡的使用寿命。在使用和保养二胡的时候要注意

很多方面,具体如下。

(一)对琴皮的使用与保养

二胡的零部件中的琴杆、琴皮、琴筒是最易损坏的,千万不能使用尖锐的

器具对乐器进行抨击或者进行割划。不使用二胡的时候,要让琴皮复原,千万

不能让琴码过久地压在琴皮上,否则琴皮容易脱落,会影响发音质量。

二胡的琴皮保养是否得当,对二胡的所发出来的音色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二胡琴皮如果能得到较好的保养的话,使用年限会延长。有些我们见到琴皮已

受损的二胡,基本都是由于保护不当,又不经常使用。那些经常使用的二胡,

它的琴皮就会很有弹性,二胡的发出的声音音质也很稳定。二胡的音色不是一

开始就稳定的,而是在不断地演奏中,慢慢拉出来的,经常使用二胡,就是对

二胡很好的保养。

我们要先对琴皮的制作工艺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做好琴皮的保养。琴皮

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铲皮,铲皮是为了将蟒皮上的一些杂物去掉,比如肉。第

二道工序是套皮,套皮为通过蟒皮的拉伸,将除蟒皮上的多余油脂去除,然后

就是烫皮,这样做是为了让琴皮成型,同时为了增加琴皮的光泽感。第三道工

序就是蒙皮,蒙皮的时候做到六个角要均匀,琴皮的松紧程度要适当,不能过

松或过紧。通过了解琴皮的加工手法,我们能够了解到将蟒皮上的油性去除是

很重要的,油性太高的琴皮会使二胡发音不正常。因此,我们在日常的二胡养

护中,是不需要对琴皮上油的,也不能在琴皮的背面封蜡,因为如果琴皮上油

脂太多,会使琴皮的透气性变差,并影响到琴皮的振动。在琴皮蒙好之后,不

能再进行琴皮背面加工处理。如果从后面进行打磨处理的话,很容易会导致原

本已打磨好的琴皮厚薄不匀,稍有不慎还会使得琴皮的破裂。如果发现自己想

要对二胡的音色做局部调整的话,应该从琴弦、琴弓、千斤和滤音垫等方面入

手。

(二)对琴筒、琴杆的使用与保养

琴筒和琴杆大多是用紫檀木、红木、乌木等质地较硬的木材制成的。而质

11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

地较硬的木材比较容易受气候的影响,二胡发出的音色与当时空气的湿度和温

度都有一定的关系。质地较硬的木材密度较大、质地细腻,如果在干、湿或冷

热不均的环境中,会使得木料内外张力不平衡,如果干湿、冷热差距太大,严

重的时候会使琴筒和琴杆的开裂。如果二胡长期处在非常潮湿的环境中会引起

琴筒、琴皮的脱胶,也会使得琴筒、琴杆湿度增加,影响音质。因此,我们在

平时不练琴的时候时,要在琴箱里面放上干燥剂,并将二胡放入琴箱。

(三)对琴弓的使用与保养

在琴弓的使用过程中,切记不要用手去触碰弓毛。因为时间长了之后,弓

毛上沾染一些油污脏渍,会对二胡的音质产生影响。当我们在发现弓毛上污渍

很多的时候,将弓子取下,将弓毛放在清水中用肥皂洗净,最好不要长时间浸

泡,在弓毛完全干透之后,重新进行擦香后再使用。二胡每次使用完后,要让

弓毛处于放松状态,让弓杆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否则长时间这样弓杆容易变形,

弓子不能得到正常使用。在弓子不使用的情况下,要放在琴箱里,并且要在琴

箱里放一些防蛀剂,防止弓毛因蛀虫受损。

(四)对琴弦的使用与保养

在二胡上琴弦的时候,不要扭动也不要折,当琴弦上好后,就不要再去经

常装卸,因为琴弦的每一次的装卸后,都不会是最开始的样子。每次的装卸都

会使琴弦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曲,琴弦的扭曲会影响二胡的发音,同时也会损害

琴弦的张力强度,减少其使用寿命。每次拉完琴,让琴弦处于放松状态,琴弦

的使用年限会得到延长。如果空气中湿度较大的话,当琴弦沾到水气就会生锈,

千斤的上方和琴码上方的少部分琴弦,平常手指都不易触碰,这一部分的琴弦

容易生锈。为了防止琴弦生锈,琴弦要经常擦拭清洁,主要是清理擦香后的松

香垢和清理汗渍。

第三节二胡的定弦和音域

在二胡的演奏过程中,二胡的音质及音色对演奏者的演出进程和演出效果

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演奏者在开始使用二胡演奏的时候,要选用什么样的调

12

<<<<<<上篇: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

子,以哪个音域来开始起音,这都是要演奏者根据现实情况来定的。此时定弦

定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二胡的定弦

一般情况下,二胡是以五度关系来定弦的,我们称之为“五度定弦法”。

那么什么是五度定弦法呢?也就是二胡的内外琴弦之间为纯五度音程关系。现

代二胡定弦的时候,音比较高,经常使用国际公认的标准,内弦要达到每秒振

动293.66次的6音,外弦要达到每秒振动440次的a音;但是,在演奏一些具

有地方特色的乐曲或者戏曲的时候,除了常用的五度关系定弦外,也有采用纯

四度关系来定弦的,在极少的演奏场合中,甚至还有有八度定弦的。

二胡所常用的五种定弦方法分别是15弦、52弦、63弦。其中,15弦和52弦

通常称之为基础定弦,也称为按把法,这种定弦方法在二胡演奏中应用得比较

广泛,其余三种定弦属于切弦法。原把位按音,是指在演奏的时候,演奏者使

用左手的虎口在千斤稍微往下的地方把住琴杆,然后四个手指能够控制到其中

包括两个空弦音在内的第一把音位。

许多初学者在刚开始学习二胡的时候,都是随意按把,养成较差的习惯。

事实证明,在刚开始学习拉奏二胡的时候,都必须要先从原把位学起走,因为

其余每一种定弦的把位按音都是在原把位按音的基础上进行变化的。当我们在

确定一首乐曲应该采用什么定弦拉奏的时候,首先应该从这首乐曲的最低音处

入手进行选择,从而为乐曲的演奏打下良好的演奏基础,给听众带来优雅的乐

曲。

(一)弦

15弦是一1种5内弦音为“1”,外弦音为“5”的定弦方法。它是五种常用的

定弦方法中最易入门、最简单的一种定弦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首乐曲,

它的最低音为“1”的,那么这首乐曲就可以采用15弦的拉奏方法来演奏。比如,

京剧音乐中的“反二黄”一般就用15弦来演奏。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

音,按照15弦奏出乐曲的调高就是“1=D”;在民间音乐中,15弦的按音手法

称作“小工调”。

13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

(二).弦

5.2弦是一5种2以内弦音为“5.”,外弦音为“2”的定弦方法,这种定弦方法

是适用于最低音为“5.”的乐曲。一般情况下,只要一首乐曲的最低音为“5.”,

那么这首乐曲就适合用5.2弦来拉奏。比如,京剧音乐中的“二黄”就是采用5.2

弦来演奏的。如果二胡是采用的D、A定音方法,那么使用5.2弦演奏的乐曲的

调高就是“1=G”。在民间音乐中,5.2弦的按音手法通常称为“正宫调”。

(三)弦

6.3弦是一6种3以内弦音为“6.”,外弦音为“3”的定弦方法。如果一首乐曲

的最低音为“6.”,那么这首乐曲一般都能够使用6.3弦来进行演奏。比如,京剧

音乐中的“西皮”大多时候使用6.3弦来拉奏。二胡在采用D、A定音方式的时

候,如果使用6.3弦演奏,那么这首乐曲的调高为“1=F”;在民间音乐中,6.3

弦的按指手法我们称为“六字调”。

(四)弦

37弦是内3空7弦音为“3”,而外空弦音为“7”的定弦方法。如果一首乐曲

的最低音为“3”,那么这首乐曲都适宜用37弦来演奏。二胡如果采用D、A方

式定音,用37弦来奏出的乐曲,其调高就为“1=♭B”。在民间音乐中,37弦

的手法通常称“上字调”。

(五)弦

26弦是一2种6以内空弦音为“2”,外空弦音为“6”的一种定弦方法。如果

一首乐曲的最低音为“2”,那么这首乐曲就可以采用26弦来进行演奏。如京剧

中的“反西皮”,就是采用26弦的演奏手法。如果二胡使用的D、A的演奏方

法,那么采用26弦拉出的乐曲的调高就是“1=C”。在民间音乐中,26弦的按

指手法人们称之为“尺字调”。

我国的南方一些地方山歌以及陕北一带的部分民风歌曲,这些曲子的曲调

风格大多与众不同且别具一格。地方山歌多是为辛勤的劳作者所作,所以这种

曲风一般是高亢明亮。陕北民歌则是在舒适的生活下所唱的,所以这些歌曲都

是深情亲切。我们以调式音阶看这两类的乐曲的话,他们多数是商调式,部分

乐曲的中的最低音也是“2”,所以在演奏这些乐曲的时候,使用26弦是最合适

14

<<<<<<上篇: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

的了。

此外,二胡的定音在二胡演奏中处于重要位置,二胡定音是否准确,它的

音量高度是否合适,这都直接影响着现场的演奏效果。什么是定音呢?所谓的

定音,根据演奏乐曲以及实际情况,通过调节琴轴装置,将内外琴弦的音高固

定。

二胡的定音方法通常都是使用五度定音。很多乐器都是采用泛音的定音方

法来调弦的,二胡也不例外。利用泛音来验证二胡的定音,可以最大限度地保

证五度定音的准确,还可以提升我们的辨音能力。

在定音的时候,根据二胡本身的独有的性能特点,为了能让使得二胡共鸣

效果达到最佳,一般情况来说,内弦的可以将音高控制在“G-D”之间的任意

高度上面,那么相对应的外弦音高就在“D-A”之间。比如内弦定为“G”,此

时的外弦就定为“D”,内弦如果定为“D”,外弦就是“A”。用这样的定

音方法,来确定这个范围的定音高度,比较符合二胡的音质,浑厚、圆润并且

清澈明亮。

如果二胡是作为歌曲伴奏的话,除了要充分考虑二胡的音质之外,还要考

虑到现场实际歌唱者的嗓音。比如,伴奏对象是男低音的时候,二胡所发出的

声音音高就应该比男低音的嗓音高一点。歌曲中的相关“调号”,也就是“1=C”

“1=E”等。这些定音的方法,们仅仅是为二胡的定音做一部分的参考依据。

因为不同的歌唱者的嗓音情况都不同,在使用二胡伴奏之前,演奏者在选择定

音时,需要让歌唱者先进行试唱,以此来判断掌歌唱者的声区音域。一般来说,

在使用二胡作为伴奏的时候,一般是通过歌唱者的最低音来选择二胡内弦的定

音,这种方法是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歌唱者嗓音的。

人们一般都将“D、A定音”当作二胡的标准定音方法,比如二胡作独

奏、齐奏表演等情况下,它的定音就必须统一使用“D、A定音”。

二、二胡的音域

音域,是指某一种乐器在演奏时或者人所发出的声音的最低音与最高音之

间的大概范围。各个音域的特征与音色在音乐中,作用重大。一般情况下,高

音区具有清脆、响亮、尖锐的特征,而低音区就往往给人一种浑厚、笨重、低

沉的感觉。

15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

二胡的两根弦的全部音域是三个八度又五度,常用的有效音域则是三个八

度。在乐队中,二胡一般在两个音域之内,只有演奏独奏乐曲的时候才会超过

两个八度,甚至是达到三个八度,但是在常规乐曲中,很少有超过两个半八度

的情况。

二胡的定弦方法一般采用五度关系,音域可以达到三个八度。

二胡的音色比较多变,亦刚亦柔,具体精巧灵活的特点,并且表现力十分

丰富,适合于演奏许多比较复杂的风格的乐曲。它既能演奏柔美、流畅的情感

曲调,也能演奏出跳跃、有力、活泼的有趣的音乐旋律,它经常在民间乐队中

担任主奏乐器。

在中、小型民族乐队中,一般会使用2至6把二胡;而在大型民族管弦乐队

的演奏中,二胡的席位就要10至12个。它除了用于独奏、合奏之外,也是评剧、

越剧、沪剧和粤剧等地方的戏曲和部分说唱乐曲中的主要乐器。

一般情况下,音乐的音域都是统一按照几个八度来进行计算。二胡的音域

不仅与二胡的质量好坏有关,同时也与演奏者的技巧是否娴熟有关。

一把好的二胡正常情况下是能可以达到四个八度的,我们分析得出,二胡

的音高是和琴弦的有效发音的长度是息息相关的。从琴码一直向上到千斤的二

分之一处是高一个八度,四分之一处是高两个八度,八分之一处是高三个八度,

十六分之一处是高四个八度。但到八分之一处的时候,弦长是五厘米左右,而

琴码到弓子之间擦弦的点,这之间的长度大约为四厘米多一点,而在这五厘米

到四厘米之间,即使是优秀的演奏者最多也就只能拉出两个音来。八分之一处,

是外弦的三个八度高音,加上内弦的五度,再加上个一到两度,也就是将近四

个八度。一般情况下,第四个八度是很难演奏出来的,除非把琴码向上放一点。

但是此时的音域较高,音域越高的话,所发出的音量就越小,那么演奏效果就

会变得极其不理想。因为此时的音质相对很差,这对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和对二

胡的质量要求也是特别的越高。

在二胡的音域中,有许多的分类,比如总音域、有效音域、独奏音域、常

用音域以及乐队常用音域。

在人们所熟知的二胡的总音域范围中,包括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和特

高音区4个音区。演奏者经常使用的音区为低音区和中音区2个音区,另外两个

音区的使用较少。从最低音到最高音有3个八度以上,但是当音区达到3个八度

以上的时候,此时二胡所发出的声音就会显得不够清晰、准确。

16

<<<<<<上篇: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

在这四个音区中,低音区的音色低沉,给人一种发音饱满、厚实的感觉;

而中音区平静正常,则是使人感到清亮、柔和;高音区的音色比较清晰、响亮;

而特高音区的音色却是紧张不安、尖锐发涩。

在二胡演奏中,能够正常的表达出音乐感情,具有一定的乐音效果,这种

较为正常的音域范围叫有效音域。二胡有效音域通常为3个八度。一般情况下,

独奏、齐奏、重奏、领奏都是在有效音域范围之内的。

还有一种是与二胡的有效音域类似的一种音域,叫独奏有效音域(如图2

所示),它也是在3个八度以内。

图2

二胡的常用音城(如图3所示),是指在演奏过程中平常使用得多并且应用

较广泛的基本音域。一般是在低、中、高3个音区内,二胡的常用音域具有表现

力丰富、音色饱满、清晰的特点。

图3

最后一种是乐队常用音域(如图4所示),这种音域是指二胡在民族音乐乐

队中、管弦乐队中经常使用的音城范围,它与二胡常用音域基本相似。

图4

17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

在了解了二胡的主要音域范围后,可以利用相关的音域范围所表现出来的

音色特征,进行判定乐曲演奏时所应该存在的音域范围,这样就能使很多初学

者便于理解二胡音域的使用及定位。

18

<<<<<<上篇: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二胡演奏的发展史

第一节起源与缓慢发展时期

二胡的前身是胡琴,它具有音色优美的特点,尤其在表现力上也比较出众。

它是我国的拉弦乐器中比较重要的类型。二胡的演奏有多种形式,一是二胡独

奏,二是与民族器乐合奏,三是二胡可以为歌舞、声乐、地方戏曲、说唱音乐

等伴奏。二胡乐器的形制和演奏技法随着历史的推进在不断地演变和革新。正

是因为二胡的不断演进,才能让这种乐器富于生命力,并在各种音乐中大放异

彩。

二胡的起源问题是一个一直困扰着二胡学术界的问题。在当前,我们只是

依靠一些为数不多的证据,一些少量的古代的文献来进行推理,最终得出二胡

的来源。在二胡学术界,一直有着两种观点:一是二胡的外来说,二是二胡的

本土说。但是目前二胡学术界对其来源的探索,主要倾向于从北方少数民族的

乐器发展而来。

就弓弦乐器的由来来说,有很多推论认为它们是外来的乐器。“西来说”

是一种常见的议论。在日本的学者天边尚雄的《中国音乐史》记载中,弓弦乐

器从印度的锡兰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传入中国;此外,还有观点认为二胡是从

东胡地区或者从北方的胡族传来的。胡族是对西域各族的专称,奚是对居住在

西北和东北地区的鲜卑族的统称。奚部介于胡族和中原地区之间,他们的文化

相对西域各族的文化又更汉化一些,他们民族特有的乐器叫作“奚琴”。无论

是胡琴还是奚琴,对二胡来说,二者都与二胡有不解的深厚历史渊源。19世纪

末到20世纪初,我国的很多专家对二胡的来源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终确定它

是外来乐器—来自北方少数民族,并在中原得以生根发芽,然后再向神州大

地各处流传,并不断地成长为今天我们所见的二胡乐器。

二胡的“本土说”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观点。我国在唐宋时期比较流行的

奚琴、稽琴就是弓弦乐器。宋代陈旸在《乐书》中记载了奚琴的相关情况,将

19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

其列为二胡的前身;同时还有宋代的高承,他在《事物纪原》中对奚琴也有记

载。在演奏方法上,唐代的奚琴是运用和借鉴了扎筝的方法,将用“弓”击弦

发展成用“弓”摩擦弦。直到宋元时期,我国的胡琴类的弓弦乐器的发展速度

呈现了稍微快速一些的态势。明清时期,胡琴在百姓的生活中渐渐地普遍起来,

它对民间戏曲的伴奏贡献也逐渐显现出来。直到发展到近代,人们才将这个乐

器命名为“二胡”。

在中国几千年的二胡发展历史中,二胡这种乐器经历了各种变革和历史的

更替。这些变革和更替不仅仅指二胡的乐器变化,而且还包含了演奏方法的变

化。这些变迁是时代的进步,也是人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尽管二胡的流源还

存在很多的争论,但是真假的定夺并不是那么重要。相反,在没有对这些内容

有一致看法之前,我们的二胡学者和艺术家们可以对其流源进行不断的探索,

这也是它作为弓弦乐器所与生俱来的神秘感、价值感。在这神秘的面纱的掩盖

之下,我们就能够有无尽的动力去研究和发掘新的价值,去探索新的奥妙。

二胡在我国传统时期的发展其实是比较缓慢的。这从我们现在可考的资料

中就可以看出来。我国能够发现的关于二胡的记载非常少,时间也比较晚。从

唐代到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是二胡发展的“传统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二

胡发展比较坎坷。随着唐代的民族融合交流的发生,北方的游牧民族奚人将奚

琴传播到中原地区,当时普通的民众对这样的乐器的了解甚少,主要是统治阶

级在使用,所以奚琴的传播和发展是很缓慢的。学者们将其定义为二胡的前身

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历史可以考证的当时奚琴的形制其实就与二胡的形制

很相似。二胡和奚琴都包含了琴筒、琴杆、琴头等,而且它们都有两根弦;同

时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二胡的发声方式是靠琴弓拉弦而来,奚琴则是靠竹片弹

拨而发出声音。在这一时期,由于奚琴是一种外来的乐器,而且属于北方少数

民族的乐器,它的地位还没有得以体现,尤其是在民间的普及和传播方面还很

缺乏。基于此,在唐代,奚琴的发展是很有限的。

唐朝是我国经济和文化比较繁荣的时代。唐朝的乐器种类繁多,以琵琶、

筝、琴、笛、笙、箫、呐、箜篌等为主要的乐器。唐朝的文化思想和政治思潮

都是兼容并包的,统治者对外来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态度,那为何在那个时期奚

琴没有更好的发展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唐朝乐器众多,奚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就造成传播的速

度缓慢。比如在唐代酒肆中,奚琴虽然能够成为伴奏的一员,但它对一般观众

20

<<<<<<上篇: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

的影响是很小的。唐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民族的融合,胡人经营酒肆在唐

朝娱乐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酒肆的盛行对胡人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作

用,但是对奚琴的传播作用却比较小。胡人的酒肆最突出的是它们的胡姬,也

就是酒肆的女招待,作为配乐的奚琴是不受重视的,它不能吸引一般人的注意,

也就不能在广大的普通民众中进行广泛的传播。胡姬不仅美貌而且善于歌舞技

巧,她们的光彩有的时候甚至盖住了乐曲的光芒,作为伴奏的奚琴更是不值一

提。唐诗中对胡旋舞、胡姬的描述很多也非常精彩。诗人刘禹锡对她们的描述

是这样的:“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这些诗

歌描绘了西域乐舞不仅技巧极高、难度极大而且胡姬的身段婀娜柔美,舞姿轻

盈。在酒肆中,达官贵族、文人雅士等社会上层人士的爱好和追求基本是源于

对美貌胡姬的优质服务、充满异域风情的歌舞表演的热爱。当时的奚琴是不知

名的,因为它只是乐队的伴奏之一。所以,尽管在酒肆众多的繁华长安,能够

出够风光的可能只是胡姬、胡舞,而不是从胡人那里传来的奚琴。

其次,奚琴在唐代的宫廷音乐中不受重视。比如苏祗婆是唐代著名的音乐

家,他来自西域,他对奚琴就不够重视。他善弹琵琶,他的琵琶琴声和谐,七

声音阶技艺高妙。苏祗婆在唐朝宫廷音乐中的地位十分高,他带来了西域乐舞,

这对中原音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后世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但

是他对当时的奚琴的重视程度也是不够的,在文献中也少有记载。他最擅长的

主要乐器包括竖箜篌、五弦、昆琶、笛、笙、箫等。他的龟兹乐有七个音阶,

演奏的乐器也非常繁多,达到了18种。由此可见,在这些繁杂的音乐的伴奏下,

西域的舞蹈尤其盛行,成了主角,舞蹈的无穷魅力让传入不久的奚琴成为一种

微不足道的存在。

到了宋代,奚琴的传播也是有限的,但是同时还诞生了一种稽琴。另一种

说法是奚琴只是稽琴的别称。目前比较倾向于唐代的奚琴、宋代的稽琴都是二

胡的前身这一说法。到宋代,我国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

的入侵对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相互渗透起到了积极作用。宋代在我国的封建时

期属于经济比较繁荣的时代,人们在这样的情形下对精神上的需求就要求得更

多更全面。尤其是统治阶级,他们对音乐的需求就更急的迫切。因此,宫廷音

乐中的乐器在少数民族入侵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这一时期,稽琴就登

上了中原大地的历史舞台。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稽琴其实就是二胡的一个“近

亲”,二者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稽琴与二胡在弹拨上有一些区别,因为稽琴

21

二胡艺术的发展与研究>>>>>>

主要是依靠马尾作为弓毛来进行拉奏。但是在演奏技巧上,“换把”“移指”

成为稽琴比较独特的技巧,这与二胡的演奏技巧十分相似。依靠马尾作为弓毛

来进行拉奏的可靠证据被载入沈括的《梦溪笔谈》。“马尾胡琴”由此而来。

据宋代高承《事物纪原》记载,当时的稽琴“击弦于鼓首而属之于柄末”,

它是依靠弹拨琴弦来发音的,与拉弦乐器依靠轧弦发音不同;但是,在同是宋

代人的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他明确地指出稽琴是拉弦乐器。这两种说法,

让后世人在对稽琴的研究过程中进行了一种合理的推断和假设。业界最后一致

认为稽琴在当时处于弹拨乐器到拉弦乐器的过渡阶段。在中国北部边疆,据可

考证据显示,在宋代晚期,当时的稽琴以马尾作为弓毛拉弦擦奏。在当今的陕

西榆林的石窟壁画中就有这样的画作作为证据。在壁画中的乐器的图像与现在

的二胡十分相似。这种以马尾弓代替竹片擦弦的乐器在北方少数民族中是一种

重要的乐器,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具有非常浓郁的地域色彩。这一时期也

是拉弦乐器发展历程中一个标志性的阶段。南宋时期,胡琴类的拉弦乐器的传

播进入了发展时期。尤其在杭州,当时南宋的都城,丝弦盛行。当时的“二弦”

比较流行,它的形制近似于拉弦乐器。

进入元代,由于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统治整个中国,大一统的时代、大一

统的政治局面为北方少数民族乐器在中原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一

时期,胡琴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更广泛的应用。它不仅仅限于宫廷音乐,而且

胡琴还用于军队演奏活动,这对胡琴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正是因为胡

琴的地位得以提升,它逐渐被用于所有拉弦乐器的统称。

马尾胡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音乐器材,被称之为“胡兀儿”“潮兀儿”。

元代的时候,正式更名为胡琴。自打胡琴被广泛运用于宫廷音乐和军队音乐之

后,它的传播速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提升。元代的胡琴主要是马尾胡琴,它的形

状逐渐得到了统一,马尾胡琴的弓子由竹片弓变成了马尾弓。这是胡琴乐器功

能和演奏方式得以提升的标志,也是我国传统的“弓弦类”乐器诞生的标志。

随着元代对胡琴的重视,在中原大地上,胡琴的发展和传播上了一个新台

阶。各地的胡琴版本不断地涌向了历史舞台。比如广东粤胡,河南的坠胡、板

胡,三亚的椰胡等。胡琴由北至南创作了乐器传播史上的辉煌篇章。它的传播

和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胡琴,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胡琴不仅仅成为大

家都喜爱的乐器,而且还能在传播中注入各民族、各地域自身的特色,形成胡

琴的分支。由此可见,在元代,胡琴的发展为后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上篇:二胡艺术基础知识篇

胡琴不仅具备高亢婉转的旋律,它对抒发游牧民族豪放开放的情感也具备

天然的力量。胡琴优美的音色使人陶醉,当时的演奏也比较成熟和完备,形成

了多变的演奏技巧。胡琴作为一种有别于汉族的乐器、具有自身独特音乐风格

的乐器。由于蒙古族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突出,在文化上也独具特色,在生活

习俗上也与其他民族相去甚远,在语言上也独具魅力,所以他们的胡琴也因此

具备不同的艺术魅力。众所周知,胡琴有自身所特有的演奏技巧和所特有的艺

术风格。所以,胡琴本身的魅力吸引了更多的爱好者去学习这门乐器;同时,

由于蒙古族人掌握了朝政大权,他们对胡琴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他们当权之

后对自身的文化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升,也对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

流更加地重视。所以,元代统治阶级对胡琴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推广,这才使得

胡琴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发扬,并逐步发展形成自己的派系。

这一时期的胡琴虽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比较广泛的传播,但是从受众来

说还是仅仅限于统治阶级和上层人士,普通民众接触得比较少。所以,从受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