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革热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规律研究
登陆热是一种急性感染疾病,以绿蚊为传播媒介。受到气候变暖多雨、蚊虫控制困难、人口流动性增大等因素的影响,广州地区每年都有登革热病例出现,2013年下半年亦发生了局部暴发流行。期间,本院共收治257例登革热病例,并以中医药作为主要手段参与病例的救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基于目前登革热尚无确切有效的病原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中医药治疗登革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257例登革热病例的发病特点、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临床结局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探讨以寻找疾病规律,为中医药治疗登革热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登革热抗体检测在广东省中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中,收集并复核了2013年7~12月间所有诊断为登革热的病例,共257例,经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检测证实登革热IgM抗体和(或)IgG抗体均为阳性,诊断均符合卫生部2008年颁布的《登革热防治手册》中的诊断标准。1.2资料来源及统计分析根据研究目的设计回顾性病例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发病特征、中医证候(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方案(中医辨证、中成药及中药汤剂的运用)及预后等,对明确诊断为登革热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以上信息提取,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年龄、年龄分布本组病例共257例,其中男148例(占57.6%),女109例(占42.4%);年龄最小10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40.67±11.7)岁,以青年、中年人群为主;7~12月均有发生,其中10月发病最多,共168例(占65.0%)。2.2热意扬、热对外交往者以热硬气质人员为主以表1本组病例均发热起病,发热时间平均(5.5±2.1)d,其中壮热者(体温>39℃)有121例(占47.1%),身热不扬者有57例(占22.2%),发热恶寒者有93例(占36.2%),寒热往来者有14例(占5.5%);伴有斑疹者199例(占77.4%),以躯干四肢多见。其他证候见表1。2.3中药、制剂及汤剂使用情况本组病例中中医参与治疗率为100%,其中中医证型主要为卫气同病78例(占30.4%)、气分热盛56例(占21.8%)、暑湿中阻(袭表)51例(占19.8%)、气血两燔37例(占14.4%),邪伏膜原20例(占7.8%),瘀毒交结12例(占4.7%),其他3例(占1.1%),见表2。其中运用中成药者234例(占91.0%),有中成药注射剂或口服药单独使用,亦有联合使用,主要注射针剂有热毒宁、喜炎平、清开灵等,口服药有抗病毒口服液、新雪片、清感九味丸、羚羊角滴丸等,见表3。运用中药汤剂者225例(占87.5%),多用一方加减,亦有多方合用。对卫气同病证的选方有银翘散、败毒散、柴葛解肌汤、新加香薷饮、小柴胡汤等;对气分热盛证的选方有柴葛解肌汤、三仁汤、白虎汤、栀子豉汤、竹叶石膏汤等;对暑湿中阻(袭表)的选方有新加香薷饮、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败毒散等;对气血两燔证的选方有清瘟败毒饮、犀角地黄汤等;对邪伏膜原证的选方有达原饮、三仁汤、藿朴夏苓汤、小柴胡汤等;对瘀毒交结证的选方有犀角地黄汤、血府逐瘀汤等。见表4。3讨论3.1从临床症状看,登革热是热病,是温疫,存在感染当代名老中医对登革热的中医病名诊断主要有5种,为温病、温疫、湿热、暑湿及伏暑等。可见各位名医对登革热的中医病名各有见解,但皆认为其属温病范畴。温疫与一般温病的不同点在于传染性的强弱,不传染或传染性不强的病种称为温病;把发病急骤,病情严重,传染性强,甚至造成大流行的称温疫。《素问·刺法论》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间大小,症状相似”。从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的特征看,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有明显的流行性和地域性,集中发病于7~11月,病例症状相似,故笔者认为其多属于温疫范畴。从临床症状上看,登革热常具有湿和热的特点,与湿温病相似,但湿温病多发于长夏,以脾胃为中心,可见白,病程长,缠绵难愈,与登革热不尽相同;暑温病易伤津耗气和闭窍动风,且多发于夏季,与登革热亦有差别;伏暑,发于秋冬季节,初见卫气同病或卫营同病,进而发展为暑热或暑湿的临床表现,多深入营血分,与登革热的临床特点相似,却缺乏登革热的流行性、传染性强的特点;若考虑其为温疫,湿热疫初见湿热戾气遏伏膜原,直走中道,犯脾胃、大小肠、三焦等脏腑;暑燥疫,初见卫气同病,入里热毒燔炽阳明,甚者热毒充斥表里上下,卫气营血并见,高热,头痛,身痛,斑疹,出血甚至晕谵;两者特点在临床病例中均可见到。登革热的临床证候变化复杂多样,但其传变规律皆离不开卫气营血辨证规律,且有常见的几种中医证候,不影响临床辨证治疗。3.2热毒行为之证象化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体质、自然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均相关,登革热亦然。内经《素问·刺法论》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但本组病例多发于正气较强的中青年人群,考虑与该人群活动交流范围较广,接触疫毒的机会较多有关。从湿热疫辨证,疫毒邪气从腠理肌肤而入,伏于半表半里之膜原,出现往来寒热,头痛而重,面目红赤,肢体沉重酸楚,纳呆,胸脘满闷,呃逆或呕吐,小便短赤等症;若湿热疫毒外出,则可出现太阳表证,证见壮热恶寒,身痛头痛等症;若入里化燥,则可见气分热盛证或阳明腑实证。从暑燥疫辨证,暑燥疫毒亦从腠理肌肤而入,病变主要在胃,胃为十二经之海,病势可充斥十二经,卫气营血症状皆可出现,热毒炽盛,导致五脏六腑功能皆可失常。章虚谷言:“外邪伤人,必随人身之气而变”,由于部分患者素体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温邪传变最速,入里与湿交结,而成湿热证候。本组病例中大多数出现皮疹,是由于热毒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血不循经,瘀阻经络,气血不通,郁而成热,互为因果,正如叶天士言:“吸入疫病,三焦皆受,久则血分受痕,愈结愈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疫毒内陷心包,内闭外脱,即可出现神昏、谵语。病程后期,疫毒渐退,正气耗伤,可见余邪留恋。3.3中医证候3.3.1气非寒,则热不扬《伤寒论》认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发病初期,可出现恶寒发热,此为疫邪袭表,卫气抗邪之故,非寒邪伤表;或邪伏膜原,往来寒热;温邪在里,里热内蒸,则壮热;甚者阳明腑实证,可见但热不寒,日晡尤甚;湿热互结,则身热不扬。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并非皆为一分恶寒则一分表证,气分热盛时亦可出现恶寒,伴有面红,舌红苔黄,脉数,此时为疫毒炽盛,阳气受阻而不能外展,阳盛格阴之候,理当寒因寒用。3.3.2邪热无汗证,当分热以被热。当发病初期,邪留肌表,卫气受阻,腠理开合失常,可见无汗;热毒入内,里热炽盛,迫津外出,故出汗,又因邪热不在表而在里,故热不为汗衰;后期湿邪化燥,气阴受伤,亦可见无汗。3.3.3骨节痛,则以肾经为主登革热疫毒属温热邪气,火性炎上,疫毒火邪上扰,故头痛;余师愚言:“骨节疼痛,硬如被杖,骨与腰皆肾经所属,其痛若此,是淫热之气己流于肾经”,故骨节烦疼亦多见;湿热内阻,气血不通,故见身重乏力。3.3.4大便不规律和食欲不振部分患者出现胸脘满闷,纳呆,腹泻或便秘等,多为湿热疫毒直走中焦,阻碍气机,脾胃运化失常所致。3.3.5小粒为粟米按照温病学概念划分,斑为点大成片,有触摸之形,而无碍手之质,压之不退色,则为斑,热在阳明;小粒如粟米,高于皮肤,压之色淡,则为疹,热在太阴。二者临床上不易划分,常常并见,所谓“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皆可考虑为疫热深入营血,外迫肌肤所致,甚者迫血妄行而出血;斑疹不仅是疫热入血的征象,而且是正气不衰、祛邪外出的表现,故叶天士说,“斑疹宜见不宜见多”。3.3.6薄白苔及土壤侵蚀舌质红色深浅是疫热程度与病位的征象,热轻则色淡,病位多在卫气;热重则色深,病位多在营血。苔色转化可以烤面包相喻,火力越大,时间越长,则颜色越深,由白变黄,甚者变黑;临床多见薄白苔,并非仅仅是病位在表,亦考虑疫邪传变迅速,舌苔未及时转化,此时可观察舌质及其他证候相鉴别;苔腻多湿,湿热化燥或暑热耗伤津液,则见苔燥。登革热疫毒为温热邪气,入里多见脉数,兼浮在表,兼濡多湿,兼洪热盛,兼沉则内热深伏,兼细则素体虚弱。3.4不同病因病机,不同用病治则登革热属温疫范畴,不论是湿热疫或是暑热疫,临床上都以热毒炽盛的症状为主症,故治则以清热解毒为主,以辛苦寒凉之品清解热毒。从用药比例中亦可证明,所用的各类中成药中,作用虽各有侧重,但皆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在中药汤剂中清热解毒之品的比例也占大多数。但治疗上不可过用寒凉药物,需辨证施治,如湿热疫毒伏于膜原,需加辛香透达之品;如气分湿热,则需宣化分消为主,过苦易化燥助热,过寒易阻碍湿邪。参考257例登革热的临床分型与用药,结合疾病的病因病机,总结治则如下:卫气同病治宜清暑化湿,透表解肌,可用葛根、金银花、连翘、淡竹叶、香薷、白扁豆等之属;气分热盛治宜清热保津,宣郁透邪,可用生石膏、知母、黄芩、栀子、淡豆豉、青蒿、生甘草等之属;邪伏膜原治宜疏利透达,辟秽化浊,可用槟榔、青蒿、黄芩、柴胡、知母、厚朴、草果、金银花等之属;气血两燔治宜清气凉血解毒,可用生石膏、知母、黄连、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玄参、牡丹皮等之属;瘀毒交结治宜活血化瘀解毒,可用桃仁、红花、三七、大黄、紫珠草、水牛角、丹参等之属;暑湿中阻(袭表)证可归属于卫气同病或气分热盛证论治。对于外感疾病的论治,需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及五运六气用药,温疫更是如此。广州地处岭南地区,其温病具有多火多湿的特点。2013年是癸巳年,岁运为少火(少徵),司天为厥阴风木,在泉为少阳相火,年支为巳火;癸巳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上半年风气主事,下半年火气主事。从五运来说:土为三运,相当于每年夏秋之季,由于土在天为湿,在脏为脾,故每年夏秋之间,在气候变化上雨水较多,湿气较重,在人体以脾气变化为著,脾病较多为其特点。从六气来说: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每年的夏季,气候炎热,疾病流行以心病、暑病居多。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每年的暮夏初秋,气候变化以湿气为重,疾病流行以脾病居多。综合考虑,对于登革热的辨证论治上,除了结合病因病机及中医证候外,需加清暑化湿之品,并注意顾护阴液以防传变。3.5证型的动态与药串的确定中医认识疾病的过程是从临床的实际出发,认真寻找疾病的规律,初步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再把理论体系应用于临床,对中医思维进行再认识的一个过程。在对257例登革热病例的中医辨治研究中发现,无法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793-1-40:2024 EN-FR Optical fibres - Part 1-40: Attenua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 工地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媒体广告行业美工工作技能分享
- 客户需求分析总结
- 平面设计行业保安工作总结
- 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与心得体会【4篇】
- 泌尿外科护士的工作点滴
- 保险公司话务员工作总结
- 体育场保安工作总结
- 2024年度不动产交易担保合同登记与解除服务协议2篇
- 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模板
- 《明辨是非》课件
- 重症监护专科护理质控考核标准
- 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 高标准农田输配电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外来人员车辆入厂安全须知
- 小学校本课程-寻觅沉睡的宝船教学课件设计
- 2022-2024学年校方责任保险统保方案
- 食材供应链行业市场分析ppt
- 跟师临诊抄方心得体会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