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耳蜗生物电的观察和观察_第1页
大鼠耳蜗生物电的观察和观察_第2页
大鼠耳蜗生物电的观察和观察_第3页
大鼠耳蜗生物电的观察和观察_第4页
大鼠耳蜗生物电的观察和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鼠耳蜗生物电的观察和观察

1通过实验引导叶片子电极的设计,使电子信息准确电反应测听是一种通过现代计算机控制和重叠技术来记录声音刺激引起的一系列电视电反应的方法。根据记录电极安放部位的不同,听觉诱发电位反应可以从听觉通路上任何一个核团电场引出,例如,从耳蜗内或耳蜗周边可引导出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ogram,ECochG),从下丘近电场可记录到下丘神经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ofinferiorcol-liculus,IC),从听皮层近电场引导的是听皮层神经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ofauditorycortex,AC),从头皮远电场引导的电反应则是可以反映整个听觉传导通路状况尤其适用于诊断蜗后病变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在上述较常应用的几种听觉诱发电位引导方法中,除了ECochG可以直接反映耳蜗功能状态之外,其它各种听觉诱发电位都是引自中枢听觉通路上不同的核团,因此在观察耳蜗功能状态的实验研究中,只有ECochG才能最有效提供有关耳蜗生物电改变的直接证据。耳蜗生物电(cochlearbioelectricity)总共包括四种与听觉功能密切相关的电生理反应,它们分别是蜗内直流电位(endocochlearpotential,EP)、耳蜗微音器电位(cochlearmicrophonics,CM)、总和电位(summatingpotential,SP)、以及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actionpotential,CAP)。上述四种耳蜗电位除了EP的引导需要通过插入到耳蜗中阶的玻璃微电极直接引导之外,其它三种电位都是由声音刺激诱发的耳蜗听觉诱发电位,它们实际上反映的是耳蜗内不同组织和细胞的功能状态,因此ECochG是研究耳蜗生物电的最理想方法。在引导ECochG的诸多实验室研究方法中,从安放在圆窗、外耳道、鼓岬、面神经管、半规管、乳突、上鼓室外侧骨壁、蜗管、或内听道等部位的电极都可成功引导出ECochG[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其中外耳道置放电极距离耳蜗较远而信号较弱加上难以固定,因此仅适用于临床检查和急性动物实验;蜗管、鼓岬、半规管以及圆窗置放电极因需要打开中耳腔而影响中耳传音结构加上听泡打开后难以有效封闭而主要适用于急性或亚急性动物实验;乳突骨壁和上鼓室外侧骨壁电极因距离耳蜗电场较远而信号较弱同时易于造成中耳感染,因此应用者较少;内听道电极虽能引出较强的ECochG,但因需要开颅手术,除非因动物实验需要打开颅腔向内听道置放药物而顺便置放引导ECochG的电极之外,一般很少有人为单纯引导ECochG为实验动物施行开颅手术。唯有面神经管内置放电极既可以把电极轻易插入到距离耳蜗很近的面神经管水平段内长期埋藏以获取较强的耳蜗电位信号而且不需要打开中耳腔因而不存在术后发生中耳感染的风险,因此面神经管电极可以作为慢性动物实验中理想的引导ECochG方法。迄今为止,由于其它实验动物的茎乳孔不像豚鼠那样易于暴露,因此面神经管引导ECochG的方法仅在豚鼠实验中得到较多应用[8,9,10,11,12,13,14,15]。随着大鼠基因组序列信息落户GeneBank以及人们对大鼠听觉反应的深入了解,大鼠在内耳研究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因而在听觉电生理研究方面需要建立一种简便可靠而且可以长期埋藏记录电极的大鼠耳蜗生物电引导方法。我们在熟悉了大鼠面神经管茎乳孔及其周围组织解剖特点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经面神经管插入电极引导大鼠耳蜗生物电的测试方法。本方法不仅手术简便而且可以有效引出CAP、CM和SP的清晰电位波形,并且可以在安放埋藏电极之后进行反复测试,为进一步开展大鼠耳蜗生物电测试和监测提供了参考经验。报道如下。2实验方法2.1面神经的开口选择体重250g左右的SD大鼠作为受试对象,腹腔注射氯胺酮(100mg/Kg)和氯丙嗪(5mg/Kg)麻醉动物。耳后剪毛备皮后常规用碘酒和酒精消毒皮肤。沿耳廓后缘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暴露面神经颅外段主干(图1,AB)。面神经颅外段主干的解剖标志是与耳廓相邻的胸锁乳突肌前缘,面神经出颅后沿该肌前缘下行,因此,胸锁乳突肌乳突部附着处的下部即为面神经管的开口(茎乳孔)。将胸锁乳突肌前缘分离掀起充分暴露面神经管的开口。清除面神经周围组织游离面神经。面神经充分暴露后,在颅顶正中皮肤做一长约0.5cm的小切口,将直径为0.5mm表面被覆特氟龙的银丝电极经颅顶切口穿到皮下再从颞肌下穿越直达面神经管开口处,以便抽出面神经后可以及时将电极插入面神经管(图1,C)。用镊子或分离针将整段面神经从面神经管内挑出,切忌将面神经剪断,以避免出血同时也有利于减少银丝电极从茎乳孔插入的阻力。抽出面神经后,用镊子夹持电极丝的游离端从面神经管口轻轻将电极插入到面神经管内,插入深度约为3mm。在插入电极的过程中,镊子夹持电极丝的部位应尽可能靠近电极尖端逐渐轻轻插入,以免电极丝在茎乳孔外发生弯曲。电极插入到面神经管后,再次消毒切口并将颞肌和枕后肌肉缝合以充分覆盖茎乳孔及电极丝,然后在缝合耳后及颅顶切口,即可进行耳蜗生物电的引导和记录(图1,EF)。2.2短纯音诱发cap的检测腹腔注射氯胺酮(100mg/Kg)和氯丙嗪(5mg/Kg)麻醉动物。面神经管电极作为记录电极连接导线至前置放大器,参考电极和接地电极采用针形电极分别插入同侧和对侧颈部皮下(图1,F)。扬声器放置于正对测试耳10cm处,应用TDTRZ6型电位记录仪(Tucker-DavisTechnologies,美国)在隔音电屏蔽室内记录耳蜗生物电反应。引导CAP的参数设置如下:刺激声采用短声(click)或短纯音(toneburst),测试短纯音诱发CAP的声刺激频率分别为4KHz、8KHz、16KHz、32KHz;短纯音的上升下降时间为0.5ms,时程3ms;刺激重复率为21次/s;交替时相;记录CAP的观察时窗为10ms;信号叠加100次;带通滤波为100-3000Hz。刺激声强度从90dBSPL开始按5dB进行递减,直至阈值。引导CM的刺激声采用短纯音,测试频率分别为1KHz、2KHz、4KHz、8KHz;短纯音的上升下降时间为0.5ms,时程10ms;刺激重复率为21次/s;采用固定时相;观察时窗为20ms;信号叠加100次;带通滤波为500-50000Hz。刺激声强度从90dBSPL开始按5dB进行递减,直至反应波形消失。引导SP的刺激声也是采用短纯音,短纯音的时程为10ms,其中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分别为0.5ms,因此其平台时间为9ms;刺激重复率为21次/s;采用交替时相;观察时窗为40ms;信号叠加100次;带通滤波的低通为1000Hz高通为0Hz。刺激声强度从100dBSPL开始按10dB进行递减,直至反应波形消失。所有受试动物在手术前先常规测试短声或短纯音诱发的ABR阈值,以便和经面神经管电极引导的CAP阈值进行相互比较。测试ABR采用颅顶皮下电极,声音参数设置同CAP,信号叠加512次。动物在手术后不同时间定时检测受试动物的耳蜗生物电反应,以判定面神经管埋藏电极的稳定性。3结果3.1耳后切口愈合所有受试动物在面神经管植入电极后,都没有发生电极脱落,而且耳后切口愈合良好。经面神经管植入电极引导的CAP波形和CM波形以及SP波形清晰,无明显的基线漂移,因此对CAP的阈值判断以及对CM和SP的振幅测量可以做到非常精确(图2)。3.2cap振幅的测量我们以最低声强诱发的CAP负1波(N1)的出现作为判定CAP阈值的标准,经面神经管电极引导的正常大鼠CAP阈值大约在15.5-30.5dBSPL之间,其中click诱发的CAP反应阈值为23.71±3.19dB;短纯音为4KHz、8KHz、16KHz、和32KHz诱发的CAP反应阈值分别为30.50±7.05、22.50±3.44、15.50±2.23、和24.25±5.45dBSPL。对同一只动物在置放面神经管电极后的当天和第3天以及1周后所测得短声和各个频率短纯音诱发的CAP阈值均无明显改变,说明CAP的阈值是一个非常稳定可靠的重要观察指标。测量CAP振幅的方法是以CAP的N1波峰-峰值作为测量CAP振幅的标准,以从声音刺激发放到CAPN1波的波峰出现作为CAP潜伏期的评判标准(图3A)。以短纯音16KHz诱发的CAP振幅为例,我们发现CAPN1波在阈上75dBSPL声强刺激引出的最大振幅为49.20±13.68μV,然而在CAP反应阈值的N1波振幅却仅为2.73±0.87μV,可见随着刺激声强度的减弱CAPN1波的振幅逐渐减小(图3B)。对同一只动物在置放面神经管电极后的当天、第3天以及1周后所测得CAP振幅相对稳定,但不同动物之间CAP振幅却有较大差异。例如02号动物在置放电极后的当天、第3天以及第7天所测click诱发的CAP在阈上60dB的振幅分别为58.02μV、55.8μV、55.87μV。而06号动物三次所测的CAP振幅却只有24.41μV、22.18μV、22.54μV。因此,经面神经管电极引导的CAP振幅可能并不适合在不同动物之间进行比较,而更适合于对同一只动物测试耳的实验前后比较。CAP的潜伏期随着声刺激信号的衰减而延长,例如,短纯音16KHz诱发的CAP潜伏期在阈上75dBSPL为1.28±0.04ms,但在CAP反应阈值的N1波潜伏期却延长至1.95±0.08ms(图3C)。我们发现对同一只动物在置放电极后的当天、第3天以及1周后所测得CAP潜伏期相对稳定,不同动物之间CAP潜伏期也相差较小。例如我们对02号动物在置放电极后的当天、第3天以及第7天所测click诱发的CAP在阈上60dB潜伏期分别为1.23ms、1.27ms、1.23ms,可见CAP潜伏期也是一项稳定可靠的观察指标。CAP阈值与ABR阈值的比较结果显示,虽然两者的阈值没有出现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经面神经管电极引导的CAP平均反应阈值均低于ABR阈值(图4),因此经面神经管引导的耳蜗听觉诱发电位应该比ABR更能准确反映耳蜗的听功能状态。3.3不同频率的cm振幅在充压环境下的稳定性如前所述,CM振幅的测量方法是以CM波峰-峰值电位差作为CM的振幅。以短纯音2kHz诱发的CM为例,CM在CAP阈上60dBSPL声刺激条件下测得的最大振幅为70.86±21.70μV,但在CAP阈上20dBSPL声刺激条件下所测得的最小CM振幅却仅为2.04±0.36μV,可见CM振幅均随着刺激声强的增大而逐渐增加(图5A)。同时,我们发现在阈上相同刺激强度,不同频率短纯音诱发的CM振幅随着刺激声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图5B)。同一只动物测试耳的CM振幅在电极植入后不同时间的三次测量结果显示重复性较好,但在不同动物之间的CM振幅却存在较大差异。说明经面神经管电极引出的CM振幅在同一只动物测试耳实验前后的对比中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但不一定非常适合成组资料的组间比较。4sp的频率分布SP振幅的测量方法是以SP平台与基线之间的距离作为SP振幅的判断标准。以短纯音32kHz诱发的SP为例,SP在CAP阈上80dBSPL声刺激条件下反复测得的平均最大振幅为12.45±3.68μV,但在CAP阈上20dB所测得的平均最小SP振幅却仅为0.80±0.17μV,可见SP振幅也是随着刺激声强的减弱而变小(图2C)。我们发现经面神经管电极引导的SP在高频声刺激如32KHz或16KHz的图形分化较好且振幅较大;但低频声刺激如1KHz和2Khz诱发的SP波形分化相对较差,其振幅也较小。同时,我们经大鼠面神经管电极记录SP时还发现SP的极性可随着刺激声频率的改变而发生倒转,例如较高频声刺激如在CAP阈上60dB处测得的32KHz、16KHz、8KHz、以及4KHzSP的极性为负向,但是低频声刺激如1KHz和2KHz在CAP阈上60dB处得到的SP却为正向SP(图6)。另外,在面神经管引导的CAP的波形中也包含着SP波形成分,SP的波形一般在CAP阈上60dBSPL声强刺激时出现,其特征是出现在CAPN1波出现之前的一个负向波形(图3A),因此CAP记录波形在某种情况下又被称之为SP/AP复合波。从这种SP/AP复合波波形可以获取有关SP振幅和CAP振幅的绝对振幅比值,如果SP/AP比值等于或大于0.4,则有可能提示耳蜗内存在因耳蜗性聋而发生的重振现象或者因膜迷路积水而发生的基底膜振动不对称。因此SP/AP比值在诊断耳蜗性病变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5讨论5.1面神经管电极的观察与置放过程引导电极的植入位置与电场之间的距离远近对提高信噪比无疑是至关重要,即引导电极的位置距离耳蜗越近则可被记录到的耳蜗听觉反应信号越强,因此引导耳蜗听觉诱发电位的电极位置总是应该安放在尽可能靠近耳蜗的部位。除了经耳蜗内微电极引导的近场电位之外[5,6,7,9,10,17,20,25],所有经耳蜗附近置放电极引导的听觉诱发电位都属于远电场电位而需要应用信号叠加技术。在前述置放耳蜗生物电引导电极的诸多部位中,由于电极位置距离耳蜗较近,圆窗电极和内听道电极引导的听觉反应信号要比乳突电极或上鼓室外壁电极以及外耳道电极引导的耳蜗电位信号强得多。但是,所有经打开中耳腔的电极置放手术都有可能造成中耳腔封闭不严或听骨链损伤或鼓膜穿孔或因中耳粘膜损伤造成术后中耳积液甚至造成中耳细菌性感染,因此上述电极置放部位大都仅适用于急性或亚急性动物实验[4,8,9,10,15,17,25,27,28]。从颞骨内穿越的面神经骨管是一条天然的骨性管道,大鼠的面神经束从颅内进入面神经管后先向外行进于耳蜗与半规管之间,抵达上鼓室内壁处即向后向外做锐角拐弯,此处的面神经束略显膨大是因为其内部正好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geniculateganglion)的所在地,面神经管随后在鼓室内壁中继续向后下方行走抵达鼓窦入口的内侧,此段面神经管即相当于比较解剖中的面神经管水平段,大鼠面神经管在鼓窦入口的底部继续向外转入外耳道的后壁并开口于骨性外耳道的后方,用比较解剖的方法来描述,从面神经管鼓窦入口转弯处到外耳道后壁应该相当于人类面神经管的垂直段或面神经管的乳突段,而位于外耳道后方的面神经管开口则相当于比较解剖中所描述的“茎乳孔”。大鼠面神经管水平段在鼓室内的位置是位于卵圆窗的上方,其前端的面神经管由内向后转弯处与张鼓膜肌骨管开口相邻,耳蜗则正好位于这段面神经管水平段的下方。由此可见,大鼠面神经管水平段的走行实际上可以说是与耳蜗紧密相邻,因此这就好像是为置放耳蜗记录电极精心设置的一条天然“秘密通道”。本文介绍的经茎乳孔插入到耳蜗上方的面神经管电极经此通道直达面神经管由内向后转弯处,此处正好位于耳蜗的上方而与耳蜗仅以非常薄的骨壁相隔,因此经面神经管电极可以引导出清晰稳定可靠的CAP、CM和SP波形。然而,面神经管电极置放的手术径路却并不需要打开中耳腔,也就是说面神经管电极的置放并未进入中耳腔因此也就不可能对中耳粘膜和其它中耳结构造成任何损害。前述所有打开中耳腔置放电极方法中的手术损伤问题和液体渗出问题以及细菌性感染问题等显然都不会发生在面神经管置放电极的实例。显而易见,经面神经管电极引导耳蜗生物电的手术径路要比其它手术径路更为巧妙更为安全自然也更有效。另外,由于面神经管是一个弯曲的狭长骨管,银丝电极可以沿着这个骨管一直插入到面神经管的水平段而不易脱出,加上从茎乳孔延伸出来的银丝电极线是从颞肌下穿过再从头顶的切口处引出体外,埋藏在体内的面神经管电极线不但深陷于面神经管又被颞肌覆盖而且在头顶切口处还有额外的加强缝合固定,因此面神经管埋藏电极的置放相当稳固,这种电极插入位置显然有利于大鼠慢性耳毒性实验过程中的多次反复耳蜗听觉诱发电位的测定及其实验前后听功能变化之比较。然而,一侧面神经的缺损肯定会导致同侧周围性面部肌肉的瘫痪,如果慢性耳毒性实验的观察周期比较长,手术侧面瘫动物会因为术侧的眼睑无法闭合而引起手术侧眼睛感染甚至导致失明。为了避免或减轻动物的眼部感染,我们在手术植入面神经管电极后每天为动物涂抹红霉素眼膏润眼,此举可有效减轻动物的眼部损伤。因此,术侧周围性面瘫和眼部感染是面神经管置放电极的一个手术并发症,如何减轻这个手术并发症对动物健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慎重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5.2sp极性改变由于面神经管仅以很薄的骨壁与耳蜗相邻,因此植入到面神经管水平段的电极可以引导出信噪比相当高的耳蜗听觉电信号,这一点从平坦的CAP波形基线就可看出,由于经面神经管电极引导的电位波形基线非常平稳,因此在CAP阈值哪怕是极其微小的N1波峰也变得清晰可辩,这对于判断听觉反应的阈值显然要比ABR精确得多。我们在对同一只动物置放面神经管电极当天、第三天和一周后测得的各个短纯音刺激诱发的CAP阈值和振幅以及潜伏期都具有相当好的重复性,说明面神经管电极位置的稳固可以保证CAP实验结果的前后对比。但是不同动物的CAP振幅却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植入电极位置的微小差别而造成。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从同一只动物面神经管电极先后引导的CM振幅也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但是不同动物的CM振幅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提示在实验中如果需要观察CM振幅的变化,最好是在同一只耳蜗进行自身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对比,如此配对资料的统计学检验或许更有效率也更能说明问题,然而如果将同组所有实验动物的CM振幅数据合并后进行组间比较与分析,则有可能因CM振幅在不同动物之间的变异范围过大而难以看出实验差别。我们发现不同短纯音频率诱发的CM振幅之间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在CAP阈上相同强度用低频短纯音刺激诱发的CM振幅较大而高频短纯音刺激诱发的CM振幅较小,当刺激声频率高于16kHz则几乎引不出CM(图5B),提示观察CM振幅可能仅限于评估耳蜗中对应于低频和中频听觉反应区的外毛细胞功能而难以评估靠近耳蜗底回钩端的对应于超高频反应区的外毛细胞功能。我们在实际测试中还发现不同频率的短纯音声刺激可以诱发出极性完全相反的SP波形,例如高频声刺激可以诱发出负向SP,而低频声刺激则可诱发出正向SP(图6),这一结果与Davis和Dallos等早期报道的SP极性转换现象一致,但我们在实验中却没有发现早期文献中所报道的SP极性可以随着刺激声强度改变而变化的现象。鉴于SP的极性转换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例如,记录电极的置放位置、暂时性窒息或血管纹局部缺氧,不同频率声音刺激甚至不同强度声音刺激等都有可能改变SP的极性,因此对SP极性改变的评估最好是应用于急性动物实验在用药前后、噪声暴露前后或缺氧前后的即刻对比,而对SP振幅改变的评估或许更有利于分析存在于几种不同耳蜗生物电反应之间的某些内在关联[5,6,7,9,10,15,17,25,26]。分析存在于几种不同耳蜗生物电反应之间的某些内在关联[5,6,7,9,10,15,17,25,26]。5.3血管神经管远电场ep如前所述,耳蜗生物电包括EP、CM、SP、以及CAP,这些不同的耳蜗生物电反应虽然都可以反映与耳蜗听觉有关的功能状态,但是它们分别代表着耳蜗中不同的成分及其功能。蜗内静息电位EP的形成是由于毛细胞表皮板两侧存在的电位差使之在耳蜗内环境所保持的一种电动势,因此有人把EP比喻为耳蜗的“电源”,一旦EP因血管纹功能障碍而丧失毛细胞表皮板两侧的电位差,则一切其它耳蜗和听觉中枢的生物电活动都将消失,好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纹损害都只不过是可逆性病变,因为即使血管纹上皮细胞被破坏也还可以再生,再生的血管纹上皮可使EP完全恢复,而且单纯的EP降低只会影响外毛细胞的功能但不会造成对毛细胞的破坏[1,2,3,4,5,6,7,9,10,17,20,25,26]。本文介绍的面神经管远电场记录电极只能引出CM和SP以及CAP,而不可能引出内淋巴直流电位,因此EP记录不在本文讨论范围。CM是一种由声刺激诱发的起源于许多外毛细胞但存在于细胞外的感受器交流总和电位,其发生是因为外毛细胞静纤毛与盖膜之间的相对剪切运动所引起的阳离子电流的快速开关而产生出的交流电信号,因此CM的改变唯一反映的只是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1,2,3,4,5,6,7,9,10,17,20,26,30,31,32]。SP是一种由较强声刺激诱发的耳蜗感受器直流电位,被认为是蜗内非线性多成分电位的总和,虽然SP的来源目前尚未被充分肯定,但是得到多数赞同的意见是SP与内毛细胞的功能状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能反映基底膜的非线性振动状态,因此SP是一种可以直接反映内毛细胞直流响应的感受器电位并能间接反映基底膜不对称振动的重要观察指标[1,2,3,4,5,6,7,9,10,17,29]。CAP起源于耳蜗听神经内许多初级传入纤维的同步放电,CAP不仅是耳蜗内生物电反应的最后一个过程,同时也是听觉传导通路上发放的第一个神经冲动信号,因此如果仅仅因为发生了螺旋神经节细胞和听神经的破坏而导致CAP消失,即使耳蜗内其它各种生物电反应(包括EP、CM、和SP)都仍然保持正常,整个中枢听觉通路仍将因为没有周边听觉神经动作电位信号而陷于全面瘫痪[1,2,3,4,8,10,26,27,28]。综上所述,耳蜗生物电的CM可特异性反映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SP可作为评估内毛细胞功能状态的观察指标,CAP则主要反映听神经纤维的功能状态。5.4sp与cap的相互作用在排除了耳蜗血管纹功能障碍引起EP改变的前提下,也就是说在EP正常的情况下,声刺激诱发的上述三种不同的耳蜗生物电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互影响的微妙关系。例如,单纯外毛细胞的破坏不仅引起CM的减弱,而且由于外毛细胞放大器功能的减弱或丧失导致了CAP的振幅下降和阈值升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CAP的反应减弱实际上只不过是间接反映了外毛细胞的功能障碍而已[1,2,3,4,15,21,22,23,28]。值得注意的是,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严重外毛细胞破坏而丧失CM和CAP的动物模型,SP也不复存在;但是在暂时性缺氧动物模型,随着对缺氧十分敏感的外毛细胞功能障碍而引起的CM振幅显著减弱,竟然出现了SP振幅进行性增大的现象,然而随着供氧的恢复和CM振幅的缓慢恢复,SP振幅又开始逐渐减小并在CM振幅恢复正常的同一时刻也恰好恢复到缺氧前水平;这些CM与SP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现象同样也出现在袢利尿剂引起的暂时性耳聋实例[4,9,10]。在应用卡铂选择性损害南美栗鼠内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但保存所有外毛细胞的动物实验模型,我们发现小于80%的内毛细胞破坏仅引起SP和CAP振幅的降低,但并不发生CAP阈移,然而大于80%的内毛细胞破坏则不仅造成SP消失而且引起CAP阈值升高。鉴于95%以上的传入神经纤维发自I型螺旋神经节而且仅与内毛细胞建立突触联系,因此不难理解内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损害必将同时影响SP和CAP的功能状态。在应用乌本苷选择性破坏螺旋神经节细胞而保存所有内外毛细胞的动物实验模型,内外毛细胞的感受器电位都未发生明显改变,但唯有CAP出现了显著的阈值升高,不难理解因CAP障碍而发生的相应ABR改变,由此我们可以判定局部应用乌本苷引起的CAP阈移唯一地取决于乌本苷对螺旋神经节及其神经纤维的破坏[33,34]。由此可见,应用耳蜗电位测试技术研究各种耳蜗生物电反应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正确理解听觉机制和耳蜗性聋机制提供了广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