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国建立的历史条件_第1页
南越王国建立的历史条件_第2页
南越王国建立的历史条件_第3页
南越王国建立的历史条件_第4页
南越王国建立的历史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越王国建立的历史条件

南越王国(公元前24-公元前1年)是秦朝国王赵善在中国领土上建立的地方政权。岭南地区是古代越族聚居的地方,南越王国的建立,是我国古代史和古代南方民族关系史上的大事,对于岭南地区越族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为此,本文拟就南越王国建立的历史条件,它与中原封建王朝的关系,及其政策措施和对越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赵佗和南越王国政权作出适当的评价。(一)南越王国政权的建立南越王国政权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建立的,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原因。那就是:第一,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进行统一中原和经略岭南的成功,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早在商周时代就和中原地区有着密切联系的越族人民,成为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使广大的岭南地区成为祖国版图的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而且,秦始皇在统一岭南以后,为了开发和治理岭南地区,便把南下的五十万大军,除阵亡和病死者外,全部“谪戍”在那里了。《资治通鉴》卷七载:“(秦始皇)谪徙民五十万,戍五岭。”并且还答应了带兵官员的请求,批准从中原地区征调一万五千名未婚的青年妇女,前来岭南“以为士卒衣补(妻子)”,使驻守的士兵定居下来。同时,不断在中原地区强迫大量汉族劳动人民迁来岭南地区“与越杂处”。如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二一四年)刚统一岭南时,就“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从适(谪)遣戍”;秦始皇年三十四年,又“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秦始皇三十五年,则“益发谪戍边”等,不断进行移民实边。这些移民是相当大规模的,史称秦始皇“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入闾取其左”,竟强迁到一般劳动农民。可见当时被强迫迁徙到岭南地区的汉族人民是很多的,因而形成了一定范围的越族和汉族相互杂居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对于岭南地区的开发,对于越族人民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进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是大有好处的。它不仅有利于当时越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有利于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统一和中原封建王朝在岭南地区建立权威。由于岭南地区已成为祖国版图的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和中原王朝权威的树立,所以在公元前二〇七年秦朝覆亡以后,作为秦代的朝廷命官的赵佗,能够有力量控制岭南地区,稳定了局势,并于汉高祖三年(前二〇四)正式建立起南越王国政权。第二,南越王国建立在秦亡汉兴的新旧王朝交替的历史条件下,正是中原地区的群雄并起,争权夺利,互相攻伐,战火连年之时。当时还不知道“鹿死谁手”,谁也没有力量顾及边疆民族地区,使岭南地区一时成为真空地带。因此,任嚣和赵佗等岭南守将,就以“边臣”之职责出面掌握岭南越族地区,并建立以当地民族形式出现的、使越族人民能够接受的南越王国政权。我们先看看南越王国政权的建立过程。史载在中原地区混乱的时候,正在患重病的南海郡尉任嚣,急忙召集任南海郡龙川县令的赵佗来密议,明白地对他说:“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表明了任嚣指示赵佗出来控制岭南地区,是要稳住岭南越族地区的局势以“待诸侯变”,避免中原地区的战火卷入岭南地区。赵佗同意了任嚣的意见,任嚣“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⑦,让赵佗代理南海郡长官了。任嚣很快就因病死去,赵佗立即行动,行文告知横浦关(今江西大庾县和广东南雄县分界处)、阳山关(在今湖南郴县和宜章县之间)、湟谿关(在今广东连县境)等处隘口的驻军说:“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进行封锁关口。同时使用行政手段诛除不服从命令的秦朝原派官吏,委任他的党羽为地方官以维持社会秩序,严格控制了南海郡(治所在今广州)。到秦朝彻底覆亡以后,赵佗便以南海郡为中心,出兵“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⑨,从而建立了南越王国政权。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赵佗在岭南越族地区建立起南越王国政权,对于维护岭南地区的稳定,保持安定团结,避免中原战火的卷入;对于继续在岭南地区传播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越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保持越族人民与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联系,都是有利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在混乱的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秩序”。所以,赵佗在秦亡汉兴时期楚汉战争所造成的混乱状态中自雄于岭南,正是代表了“秩序”,避免了混乱,代表了“进步因素”,避免了破坏,使岭南越族地区的生产得到正常发展。事实正是这样,史载岭南地区在“天下诛秦,南海尉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中原地区迁来的汉人)以故不耗减,粤(越)人相攻击之俗益止,俱赖其力”11,正好说明在赵佗的统治下,岭南地区有个安定的社会秩序,越族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发展的情况。因此,南越王国政权的建立,体现了越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越族人民与中原地区联系的桥梁,而不是把越族人民从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分离出去的武装割据。这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而建立的南越王国政权的实质和根本问题。(二)汉朝的“外臣”由于南越王国政权的实质并不是一般的武装割据,所以在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王朝以后,在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一九六年)派遣使者陆贾往谕赵佗,册封其为南越王时,赵佗并不反对,立即“稽首称臣”,“与(汉)剖符通使”12,奉汉王朝为正统,朝拜纳贡,以密切和中原地区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虽然在吕后专权时,于高后五年(公元前一八三)下令“禁南越关市、铁器”来打击南越王国,隔绝岭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传统联系,激起了赵佗的愤概。于是,赵佗便毅然定鼎称尊,号曰“南越武帝”13。同时出兵攻打长沙,骚扰边境,并“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14,扩大其统治区域范围;而在朝仪上,“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即一样)”15,与汉王朝分庭抗礼,曾一度恶化了与汉王朝的关系。但是,这种违反历史潮流的独立割据,由于背离岭南越族人民的意愿,因而是极短暂的。在过了四年之后,即在孝文帝即位的第一年(公元前一七九),汉王朝再次派遣陆贾出使南越王国,说清道理,表示友好时,赵佗便欣然取消“帝号”,再一次“顿首谢”,表示“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并“谨北面因使者献白璧一双,翠鸟千,犀角十,紫贝五百,桂蠹一器,生翠四十双,孔雀二双”给孝文帝16,以示诚心归附汉王朝,加强岭南地区和中原区地的传统联系。此后,南越王国复“使汉如故”,赵佗不断“使人朝请”,因而“朝命如诸侯”17,并在其宫廷北面建筑“朝台,以朝天子”18,俨如汉初所分封的异姓王一般,与汉王朝关系极为密切,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得到了传播。到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一三七),赵佗逝世后,其孙赵胡继位为南越王,对汉王朝臣属关系的密切有增无减。在建元六年(公元前一三五),闽越王为了掠夺而出兵攻打南越王国时,赵胡不敢擅作主张而兴师还击,派使者上书汉王朝求救,听从朝廷的命令。因此,汉武帝曾大力嘉奖“南粤义,守职约”19,并下令班师讨伐闽越王。另方面,汉王朝也以严助为使前往南越王国,将此事告知赵胡,赵胡感激涕零,顿首拜谢说:“天子乃兴兵诛闽粤,死亡(无)以报德”20,便遣太子婴齐随严助去长安为人质,进一步归附于汉王朝。赵婴齐到长安后,娶邯郸(今河北属县)汉族樛氏女为妻,也就是所谓“南越与汉和亲”的佳话21。嗣后,赵婴齐回岭南继位为南越王,上书汉王朝请封樛氏女为皇后,所生子赵兴为太子,均获批准,赵婴齐遂于元狩二年(公元前一二一),进“献驯象和能言鸟(鹦鹉)”给汉武帝22,表示忠实归附和臣属于汉王朝。到赵兴继位为南越王后,汉武帝于元鼎四年(公元前一一三),派遣终军为特使往谕南越王,以加强越南王国对汉王朝的内附关系,此事进展得很顺利,很成功,使赵兴当面向汉王朝使者终军申“请举国内属”23,并派出使者往长安上书说:“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24。汉王朝很快批准了南越王的请求,“赐其丞相吕嘉银印,及内史、中尉、大傅印,余得自置”,并下令革除南越王国所沿用的“黥鼻刑,用汉法,比内诸侯”25,稳步进行某些社会改革,同时留下使臣以监督之。这样,南越王国对汉王朝的依附关系非常密切,实际上已成为汉王朝的一个“外臣”边镇,只不过是比一般郡县多一些“自主权”而已。所以,《交广春秋》说,“赵佗生有奉制称蕃之节”26,正反映了当时的客观历史事实。由此可见,南越王国政权自刘邦建立汉朝后,始终保持对汉王朝的臣属关系,接受汉王朝政令的影响,密切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步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是有利于祖国的统一,也是符合岭南越族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所以汉王朝一直册封赵氏为南越王,而越族人民也一直信奉赵氏为“蛮夷大长”,密切了汉越民族之间的关系,没有发生较大的民族纠纷事件,为以后进一步巩固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团结打下基础。诚然,在赵氏统治岭南期间所作的加强越族人民与中原地区的传统联系,巩固祖国统一的行动,也是遭到一些权利欲膨胀了的越族贵族首领的反对,象吕嘉之流就在梦想“独立”,反对赵氏政权的内附政策,破坏祖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统一。所以,在南越王国“除边关”、“用汉法”时,吕嘉就跳出来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下令国中曰:王年少,太后中国人也,……专欲内属,尽持先王宝器入献天子,以自媚”27,鼓噪一些人起来公开叛乱。汉元鼎五年(公元前一一二)夏,吕嘉“与其弟卒攻杀王、太后及汉使者”,并“遣人告苍梧秦王及其诸郡县,立明王(赵婴齐)长男越妻子术阳侯建德为王”28,进行分裂祖国的阴谋活动。由于吕嘉的倒行逆施,违反了历史潮流和越族人民的意志,因而很快破产了。在汉王朝调集十万大军,分兵四路往讨吕嘉时,吕嘉集团就在南越军队纷纷倒戈和越族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土崩瓦解。汉军前锋迅速攻陷南越政权首府番禺,吕嘉一伙得到彻底覆灭的下场。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冬,汉王朝统一了岭南,取消了南越王国,重新建置郡县。南越王国共传五世,凡九十三年而亡。(三)汉文化的发展古代岭南,是越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南越王国是以越族为主体的地方政权,而赵佗能够控制秦置岭南三郡,成为当时越族的“蛮夷大长”,除上述的种种因素外,关键之一还在于他能够始终推行一条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和集百越”政策29。“和集百越”政策的出发点在于,当岭南越族人民参加祖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后,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都较中原地区后进,有着自己的民族特点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文化习俗。为了顺予民情,照顾民族特点,使越族人民易于接受,便产生了所谓“和集百越”的政策。其基本内容是:在政治上,使用当地越族首领为官,让其自己管理民族内部的事务,密切和越族人民的联系。在南越王国政权中,不少高级长官和将领由当地越族首领担任,如宰相吕嘉,越将毕取,桂林郡中监居翁等30,都是颇有政治影响的头面人物。同时尊重越族人民的风俗习惯,防止挫伤越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尽管南越王国政权的最高统治者赵佗是汉族,但他并不歧视当地越族人民,反而公开称自己是“蛮夷大长”31;并“弃冠带”(脱下官服)以从越俗,仿效越俗的“魋髻箕倨”(结发于头上和盘足而坐)的习惯32,表示自己和越族是“一家人”。由于自秦以来的大量移民实边而形成的越汉两族相互杂居的局面,赵佗还鼓励越汉族人民互相通婚,以疏通民族关系。他的家族带头作出榜样,普遍与吕嘉的家族联婚,史载吕嘉的“宗族官仕为长吏者七十余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兄弟、宗室及苍梧秦王有连(即亲婚也)33。由于这样,便使岭南地区社会秩序安定,民族关系和睦,汉族的先进文化和社会制度得以推广,越族的“(互)相攻击之俗益止”,促进了越族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在经济上,鉴于岭南地区的生产技术比较落后,赵佗肆力推广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和中原地区的互市,以便引进“金、铁、田器、马、牛、羊”34,武装岭南地区的农业;同时“教民耕种”35,传授铁器牛耕技术,加快岭南越族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越族人民开始掌握了铁器耕牛,逐步改变过去的“火耕水耨”36的粗放耕作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促进越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能较快地与中原地区趋于一致,从而在根本上巩固民族团结的基础。在文化上,南越王国政权认真帮助越族人民提高文化,推行所谓“以诗书而化(南越)国俗,以仁义而团结人心”的措施37,灌输封建伦理道德,使越族人民能够“知书识礼”,而致“渐见礼化”38。于是汉文化开始在岭南地区流行,越族人民开始用汉文字,对于越族文化的发展和越汉间的文化交流,都有积极的意义,从而促进了越汉两族人民的交往和民族间的融合。赵佗推行“和集百越”的政策,目的是使越族“毋为南边患害”39,是从其统治阶级利益出发,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服务的,有其鲜明的阶级性。但在客观上,对于缓和民族矛盾,疏通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密切民族间的往来,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了解赵佗推行“和集百越”政策的效果,对于提高我们今天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有很好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当然,我们今天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目的是要全国各个民族都发展繁荣起来,把伟大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和两千多年前赵佗的“和集百越”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更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四)从“南越王国政权”到“封建制”的转变由于南越王国不断密切和加强对汉王朝的臣属关系,接受中原王朝的法令影响,并能按照岭南越族的实际情况灵活推行中原封建王朝的法令,所以在南越王国存在的近百年间,岭南越族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进一步摧毁了奴隶制,逐步确立了封建制。在秦朝以前,岭南地区的越族社会正处在奴隶制阶段。据在广东西江流域的四会、德庆、肇庆、罗定、清远等地发现的相当于战国时期的青铜遗址中,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其中突出的人首铜柱,可以说是奴隶主权力的标志。该铜柱呈四方形,高和阔各约四厘米,长约三十至四十厘米。铜柱顶端铸人首像,人首像的鼻尖上有象“黥首”的图样,两耳皆穿孔,偌似被奴役的奴隶。伴同人首铜柱一起出土的,有大量青铜器兵器40,显然是奴隶主使用人首铜柱指挥奴隶进行掠夺战争的象征,说明了战国时期岭南越族社会已进入了奴隶制阶段。在我国的史籍文献上,也说到先秦时的交趾沿海一带的越族,“在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骆)田,其田依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设雒王、雒侯、雒将……”41;而且在秦始皇用兵岭南时,于桂东北的越城岭一带和当地越人发生了激战,秦军“杀西呕(瓯)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42”,也反映了越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可见原始社会已经瓦解了。那时的“粤人之俗,好相攻击”43,指的就是当时越族奴隶主经常进行的掠夺战争。这种情况,直到西汉初期还是这样,汉高祖所册封的闽越王,同样不断向东瓯和南越以及邻近汉族地区发动攻击,进行掠夺44。所以,淮南王刘安上书给汉武帝时说:“越人愚戆轻薄,负约反覆,其不用天子之法度”45的,正反映了当时越族奴隶主贵族的贪婪掠夺的本性。同时,在南越王国内部,也还存在奴隶主的野蛮刑法——黥鼻刑46,正好与人首铜柱人额上的“黥首”相似,也是岭南越族奴隶制的反映。而且,南越王国的宰相吕嘉,就是越族奴隶主的遗蘖。因为在他反对归顺汉王朝而公开叛乱时,蛊惑人心地攻击南越王赵兴和王太后樛氏说:“(王太后)多从人,行至长安,虏卖以为僮仆,取自脱一时之利”47。吕嘉这样大骂王太后贩卖奴隶,正好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奴隶主吕嘉贩卖奴隶的本性的大暴露。可见直到秦代,岭南越族是处在奴隶制社会阶段。秦始皇统一岭南越族地区后,设置了南海、桂林、象群,派遣官吏进行直接统治。从此在秦王朝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强大影响下,给予越族奴隶制以致命的打击,开始走上崩溃了。但秦王朝毕竟是“命短”,统治岭南的时间只有六、七年,就被赵佗所建立的南越王国政权所代替。所以,南越王国时期正是岭南越族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变革时期,处在新旧社会制度交替的关键时刻。当然,越族奴隶社会的变革,主要取决于越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变其生产关系。但要加快越族社会经济的发展,极需要中原地区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以及中原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影响,所以赵佗曾不得不依赖于中原封建王朝,诚心归附于汉,以发展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以赵佗为首的南越王国政权,是以特殊的方式,既与当地的越族相结合,又接受和推行中原王朝的法令,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稳步进行社会体制的改革。例如,“除其故黥劓刑,用汉法”48,并“导之以礼”以化其旧俗49,逐步推行中原地区的封建制度。吕嘉的公开叛乱,是越族奴隶制代表的最后一次挣扎。汉王朝平定吕嘉叛乱的胜利,是进步粉碎倒退的胜利,是封建制取替奴隶制的胜利。这个胜利,是岭南越族社会变革的里程碑。它在主要地区摧毁了奴隶制,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