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_第1页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_第2页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_第3页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_第4页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南京市中考联合体模拟试卷(二)2023.05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填涂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1.北京人的发现证明了人类演化史上直立人阶段的存在,在科学界引起轰动。这一发现

A.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B.说明我国是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C.表明中华大地从此进入新石器时代D.指明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2.“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核心,是探索各地区社会如何由简单聚落发展为国家形态的过程。”

以下有助于研究“国家形态”的是

目录

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

C.黄帝的传说D.安阳殷墟第六篇温病脉证并治

3.右图是某古代典籍的部分目录,该典籍最有可能是第七篇伤署脉证并治

A.《道德经》B.《伤寒杂病论》第八篇热病脉证并治

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第九篇湿病脉证并治〜

4.“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

的著名战例。”该战例可能是

A.涿鹿之战B.长平之战C.赤壁之战D.安史之乱

5.下列文学艺术内容,与市民文化生活日渐丰富相关的有

①王羲之的书法②勾栏内的杂剧③曹雪芹的小说④北京的“皮黄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外国商人在广州一地贸易。首先改变这一贸易局面的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

7.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等理论与甲午战败以后的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的是

A.洋务派B.维新派C.义和团D.革命派

8.“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材料反映的救国思

想是

A.师夷长技B.扶清灭洋C.实业救国D.民主科学

9.“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

胜,也不会亡国”,与以上论述相关的是

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持久战》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0.“会议上,毛泽东论述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即国家政权的阶级性和构成形

式”这场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1.“这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

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重新走上联合国舞台。”材料描述的事件发生在

A.1953年B.1955年C.1971年D.1972年

12.“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

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该法律条款的制定是基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D.“一国两制”的构想

13.下列社会生活现象中,最有可能出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人民群众欢庆新中国成立B.人民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首都人民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D.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在八达岭长城上

14.刻有《汉谟拉比法典》的黑色石柱发现于下图中

A.①B.②C.③D.©

15.如果想要了解古代爱琴海地区的社会情况,可以参考

A.《荷马史诗》B.《天方夜谭》C.《神曲》D.《复活》

16.“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它第二次

征服世界依靠的是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

17.公元7世纪,促进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的人物是

A.亚历山大B.屋大维C.穆罕默德D.查士丁尼

1&“哥伦布于1493年初返回欧洲。随他一起回来的是众多黄金、棉花、珍奇异兽和两名土著

人……”,这里的土著人最有可能是

A.埃及人B.印度人C.日本人D.印第安人

19.“到1775年战争爆发时,多数北美人决定与英国断绝联系,宣布成立一个独立国家。次年,他

们宣布独立。”北美人“宣布独立”的方式是

A.发动''光荣革命"B.通过《独立宣言》C.迫使英国承认独立D.攻占巴士底狱

2a《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里说“发动机一开

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这里的“发动机”应该是

A.蒸汽机B.内燃机C.电动机D.计算机

2L英军统帅罗斯将军在回忆录中说:“她出众的美貌、智慧和顽强精神,使她成为所有叛军

领袖中对我们最危险的人物”。这位人物是

A.华盛顿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D.圣雄甘地

22右图是1861-1912年俄国棉花加工量的变化示意图,促成这种变

化的原因不包括

A.现代工厂制度的推广

B.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C.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D.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21他曾经乘坐“小猎犬号”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

观察和采集。这一经历促成了

A.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B.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C.《物种起源》出版,打破神创论D.《英雄交响曲》的气势磅礴

%在工业化进程中,广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C.开始推广大众教育D.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总部设在

A.美国纽约B.印度尼西亚万隆C.比利时布鲁塞尔D.瑞士日内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初期到南宋

中期是我国历史上的

一个寒冷期。这时南

方气温变幅小于北

方,农业得到了较快

的发展;南宋中后期

正值温暖期,雨量充

为现今的温度水平,作为标准比较我国五千年来的气温浑,气候湿润,南方

升降,并不代表我国五千年来的气温平均线.地区的耕作水平又有

两宋气温变化示意图了很大的提高.西汉至南宋南北方户数变化

图一图二

材料二数以百万计的自耕农赋税缴纳者把他们最多10%的收获物缴纳给了政府,推动了

经济发展,并使得人口得到繁衍增长。农业技术和土地所有制所发挥的作用为宋代长达三个世纪的

繁荣奠定了基础。

一一《哈佛中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中“两宋气温”和图二中两宋“户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两宋“户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5分)

⑵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长达三个世纪繁荣”出现的因素。(3分)

⑶综上所述,概述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趋势。(2分)

27.(12分)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阵厉奋发

⑶⑥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

(1)/D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

负盈亏。农民有了⑦权,生

社会变革,农民分到了土地,真正获得工

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在中

②。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到1983

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为此,国家年,⑧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

对农'I烟亍③。(3分)遍实行。(3分)

(2)党的好干部④,1962年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

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部大开发。在全国⑨战中,28个人

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2021

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年,中国全面建成⑩社会,历史性地

培育出⑤。(2g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分)

综上所述,概述促进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原因。(2分)

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战的起因与1919到1920年和平条约的失败有关,条约缔造者们把战争“罪责”

的一切重负都压在德国人头上,……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促进了战争的到来,促发了一种新的

旨在征服邻国领土的军事狂潮……外交家们想方设法要维持和恢复国际友好关系,希望至少能限制

军备竞赛。

一—《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二战后,美苏搞意识形态对抗,结果是一亡一伤;日本和西欧则抓住了新科技革

命提供的机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许多发展中国家借助国际技术转移,跨越某些经济发展阶段而

后来居上。……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如核扩散、环境污染,这些问题威胁到

全人类的利益,这需要国际社会来协调解决,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合作。

——《科技进步与世界格局的转换》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中“和平条约”签订的地点。结合所学,列举“征服邻国领土的军事狂潮”的

实例。据材料归纳“二战的起因”。(5分)

(2)材料二中“意识形态对抗”的形式是什么?这一对抗最终形成什么世界格局?“一亡”指

的是哪一事件?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各国寻求发展的主要方式。(6分)

(3)综上所述,指出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分)

2023年南京市中考联合体模拟试卷(二)

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ADBCDABCCBCD1)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BABCDBACDCA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

分。)

26.(1)有较大波动(经历了寒冷期和温暖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