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_第1页
2022年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_第2页
2022年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_第3页
2022年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_第4页
2022年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

第一讲声现象

[中考目标聚焦]

课表解读考点盘点命题猜测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

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状况下,在固

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

度有关,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声速也是

不相同的.15P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振幅打算;音调表示声

音的凹凸,由声源振动的频率打算,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打算,音色不同,声音的波形不同.

(3)噪声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杂乱

无章.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

声音,即“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例如,在休息时,

即使是奇妙的音乐也是噪声.

噪声轻则影响人的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重则使人神经

衰弱。

噪声的掌握:掌握噪声的声源(转变、削减或停止声源的

振动);阻断噪声的传播(隔声、吸声如植树造林等);在人

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如耳罩、耳塞、头盔等)

2.基本物理方法

(1)科学推理法:课本在讨论介质传播声音而设计的试

验中,手机发出的声音开头通过空气传声效果好,空气淡薄时传

声效果差,推理到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里的探究试验中合理应

用了科学推理.

(2)转换法:鼓面的振动同学们不简单观看到,试验中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片,因此我们说因碎纸片在振动而推知鼓面在

振动.这种将不简单直接观看的微小现象,通过某种方式转化成

直观、形象的现象表现出来,这种转换思想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

播,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状况下,在固

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

度有关,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声速也是

不相同的.15P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振幅打算;音调表示声

音的凹凸,由声源振动的频率打算,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打算,音色不同,声音的波形不同.

(3)噪声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杂乱

无章.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

声音,即“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例如,在休息时,

即使是奇妙的音乐也是噪声.

噪声的掌握:掌握噪声的声源(转变、削减或停止声源的

振动);阻断噪声的传播(隔声、吸声如植树造林等);在人

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如耳罩、耳塞、头盔等)1.近年

来对声现象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怎样防治噪声、

超声波(次声波)的应用、乐音的特征等内容上,其中噪声污

染、超声波及次声波是新课标考试的热点,值得关注.

2.在今后的中考中,考试的题目仍旧会以基础性较强、难度

不大的题目为主.环境爱护等社会热点问题会集中体现在如何

减弱(掌握)、防治“噪声污染”等方面.;

3.试验探究题越来越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而且把物理方法列入考试范围,比如掌握变量法、试验观看法、

转换法、推理法等;

4.创新试题有所增加,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是人类进步的加速器,

近两年来中考特殊注意这一点,需要突破常规思维进行创新,这

样不但考查物理学问,同时向同学们传递了创新的方法,盼望引

起同学们的留意.

[学问网络梳理]

[课前夯实基础]

基础学问巩固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声音的传播必需依靠。

2、声音的传播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真空传播声音。

3、声速

在15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二、听到声音的过程

1、人听到声音的过程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

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

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

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叫做音调.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的单位是:.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振动频率越低,

音调越。

2、响度: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叫做响度.响度与

声源振动的、传播的以及声音的传播有关.在声学上,人

们通常用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大小.

3、音色:音色反映的是,人耳能辨别不同人或物体发出的声

音,依据就是它们的不同.音色不同,它们的波形同。

四、噪声的危害和掌握

1、噪声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

环境爱护的角度看,凡是的声音,以及的声音,

都属于噪声。

2、噪声等级与危害:为了爱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证

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

超过。

3、噪声的掌握: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o掌握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即:、、。

五、声的利用

1、利用声可传递

2、利用声可传递

课前热身练习

1、(2022年南京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推断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

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D

点拨:“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推断的;敲

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高;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2022年南京市)如图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1m

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

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

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发声,声音

主要通过传递到人耳.

答案:振动线(固体)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08年佛山市)2022年5月8日奥运火炬在珠峰胜利登顶。

现场画面信号是利用传到电视台的,我们听到电视

机里主持人解说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

答案:电磁波空气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

4、(08年福州市)08年的CCTV青年歌手太奖赛中有道辩听题:

“先听音乐,后推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歌手能推断

出用哪种乐器演奏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三者均可

答案:音色

点拨:由于不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不同这

指的就是音色。

[课堂讲练互动]

教学案例(一)[考点各个击破]

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考点归纳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

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考点探究

例1、(2022年天津市)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

解析:声音靠介质传播,且以波的形式传播所以A正确;不同介

质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所以C正确。

答案:AC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

例2、(二八年青岛)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汲取特点,小明

同学进行试验讨论.

⑴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

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楚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

过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

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

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

(乙)所示,则NA0B是该光路的(人射角/反射角).此

时耳朵又能清楚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能/不能)像

光一样反射.

⑶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汲

取声音的力量(强/弱)于玻璃板.

解析: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楚地听见表声,

声音是通过管内空气到达耳朵;声音是通过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