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学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7/39/wKhkGWV72ruAFu7pAAFsM2PGgJ8043.jpg)
![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学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7/39/wKhkGWV72ruAFu7pAAFsM2PGgJ80432.jpg)
![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学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7/39/wKhkGWV72ruAFu7pAAFsM2PGgJ80433.jpg)
![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学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7/39/wKhkGWV72ruAFu7pAAFsM2PGgJ80434.jpg)
![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学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含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7/39/wKhkGWV72ruAFu7pAAFsM2PGgJ804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学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1.以下物质的用途涉及到化学性质的是()
A.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B.用石墨制成玻璃刀切割玻璃
C.。2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2.据报道: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结果食道被严重烧伤.经医院检测
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己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是()
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
3.富顺县创建文明城市,不少街道旁栽种了桂花树,金秋时节,常常可以闻到花香,从分
子的角度分析是因为()
A.分子体积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农业和园林浇灌用喷灌、滴灌B.工业用水循环利用
C.利用家庭洗菜、洗衣水等拖地、冲马桶D.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
6.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
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灭火实例灭火原理
A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
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隔绝空气或氧气
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A.A
7.下列涉及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氢氧化钠溶于水产生自由移动的Na+和。H-
B.守恒观:24g镁与17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1g氧化镁
C.转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8.2011年4月11日晚,央视曝光“上海华联超市等销售染色馒头”,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将
柠檬黄用在玉米馒头中着色,山梨酸钾用在馒头中防止馒头发霉,甜蜜素用在馒头中代替蔗
糖,甜味素的化学式为64%84。5,下列关于甜味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甜味素是由碳、氢、氮、氧四个元素组成的
B.其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8:2:5
C.甜味素分子中共有39个原子核
D.甜味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B.用含小苏打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聚氯乙烯塑料袋盛装食品
D.为补充土壤多种营养元素,可施用复合肥硝酸钾
10.机动车驾驶员严禁酒后驾车,交警常用装有重倍酸钾(占。「2。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
后驾车,因为酒中的酒精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铝酸钾变成绿色的硫酸锅.重倍酸钾
(&(>2。7)中格(行)的化合价为()
A.+3B.+5C.+6D.+7
11.N%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N2和42为反应
物合成N%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氢气分子
B.过程中有“NH”“N42”原子团生成
C.参加反应的“2与生成的N“3个数比为2:3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12.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
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H:S04的质量g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通过足量的溶液,干燥
BCO(CO2)NaOH
CCaC%溶液(HS)加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DNaNC)3溶液(Na2c。3)加入过量的BQ(NO3)2溶液,过滤
A.AB.Bc.cD.D
14.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的反应和转化----_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LEJI速
A.若丙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酸
B.若甲是一种碱、丁是一种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若丙为蓝色溶液,则甲、乙中一定有CuO
D.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丙为“2。,则甲、乙中一定有氢气
15.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
关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16.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相应的化学用语:
(1)就气;
(2)2个镂根离子;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
(5)2020年3月26日,自然资源部宣布,我国南海海域可燃冰第二轮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可
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o
17.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熟石灰②氢气③石墨④小苏打
(1)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是;
(2)具有优良导电性的非金属单质是;
(3)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4)焙制糕点时可添加的发酵粉的成分是o
1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像回答:
(l)t;c时,将80gA物质放入到10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g«
(2)将寻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吓,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
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o
19.过氧化钙晶体(。&。2-8与。)较稳定,呈白色,微溶于水,广泛应用于环境杀菌、消毒.
以贝壳为原料制备
Cao2流程如下:
气本X水过氧化氢
____[J1
°蠢,。3一限烧|_"反应Y|~>rEaCh•8H?o|_»|caO2
(1)气体X的名称是,实验室常用溶液来吸收;将过氧化钙晶体与溶液分离
的方法是.
(2)反应Y需控制温度在0~2℃,可将反应容器放在中,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产
物是
CaO2-8H2O,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3)获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常含有Ca(0”)2杂质,原因是.
20.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如
图所示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C的化学式为;
(3)写出物质E和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E的原因是.
21.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②。
(2)实验室用高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o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
完毕后的操作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若需要回收反应后试管中的二氧化镭(二
氧化镐难溶于水),可采取的方法是:将试管中的固体倒入烧杯、加足量的水溶解、、
洗涤、干燥。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钵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是o
【讨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酸
B碱
C.盐
【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zCQ溶液;③可能是(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
(1)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这是
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2)小明认为它是NaOH溶液,小俊认为它是Na2c。3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认
为只需选择如图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猜想②正确,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3.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将30g石灰石样品
放入大烧杯,称得大烧杯和石灰石样品的总质量为100g,再把300g稀盐酸平分五份,依次
加入大烧杯,每次反应后,记录数据如下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6060606060
大烧杯所盛物质的的总质量155.6211.2269329a
(1)其中a的值是。
(2)计算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画出在30g样品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CO2气体的质量变化关系示意图。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可填充在食品包装袋内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符合题意:
B、石墨质软,金刚石是硬度大,可以用金刚石制成玻璃刀切割玻璃,硬度属于物理性质,不合
题意;
C、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不是原料•,不合题意;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了各成分沸点的不同,沸点属于物理性质,不合题意。
故选:Ao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
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
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答案】D
【解析】解: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乙烷等多种物质,所以涂改液属于混合物,观察选项,
故选:D。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
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有关的概念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3.【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金秋时节,常常可以闻到花香,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分子总
在不断运动,与分子体积小、分子间存在着间隔以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无关。
故选:Co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
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闻到气味,可用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进行分析
解释。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
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农业和园林浇灌用喷灌、滴灌,有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错误。
B、工业用水循环利用,不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错误。
C、利用家庭洗菜、洗衣水等拖地、冲马桶,有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错误。
D、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保护水资源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据此结合题意进
行分析判断.
水资源的污染、保护和利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了解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即
可正确解答本题.
5.【答案】C
【解析】解: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为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长
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故A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
出,装置不漏气,故B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
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C错误;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使,为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长颈漏斗的末端应伸入液面
以下,故D正确。
故选:Co
A、根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实验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
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将环境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从而达
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不可以降低,故A错误;
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是采用隔绝空气或氧气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正
确;
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是采用隔绝空气或氧气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故C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是采用隔绝可燃物与火源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4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如森林失火时,
经常砍倒一片树木,设置隔离带.(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油锅着火时,可盖严锅盖.(3)使温度
降低着火点以下,如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不同的物质着火点不同.
7.【答案】B
【解析】解:A、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氢氧化钠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
下,产生自由移动的Na+和。//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B、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参加反应的镁、氧气和生成的氧化镁的质
量比为24:16:40,24g镁与16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40g氧化镁,故选项说法错误。
C、CO和C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
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o
A、根据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等是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根据甜味素的化学式为Cl4H18牝。5可知甜味素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
成的;故A说法错误;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可得碳、氢、氮、氧四
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4):18:(14x2):(16x5):故B说法错误;
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一个甜味素分子中共
有:14+18+2+5=39个原子核;故C说法错误;
D、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索?警"口"数乂100%.可知甜味素中碳元素的质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量分数最大;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甜味素的化学式为Cl4H18%。5进行分析其元素组成;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
D、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如嵯熟吃:岑M黑个数x100%.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进行解题的能力.
9.【答案】C
【解析】解:A、水被煮沸后往往会形成水垢,从而降低水的硬度,使其软化,故此选项说法正
确。
B、小苏打能与胃中的盐酸反应,可以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C、聚氯乙烯受热时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盛装食品对人体不利,故此选项说法错误。
D、硝酸钾中含有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与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A、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小苏打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聚氯乙烯受热时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来分析;
D、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此题是对一些常规现象及做法的考查,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与掌握是解题的关键,属常规性基础知
识考查题。
10.【答案】C
【解析】解:在七02。7中,K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设该化合物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
(+1)x2+xx2+(—2)x7=0
解得x=+6
故选:Co
根据重铭酸钾的化学式为七£>2。7,利用K、O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来计算铭元素的化合价.
本题考查利用化学式来计算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式解答的关键,学生还应熟悉常见元素在化合
物中的化合价,并能用化合价计算的原则来计算.
I1.【答案】B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
化学方程式为限+3H2-^2N“3。
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表示氮气分子,选项说法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过程中有“NH”、“N42”原子团生成,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也与生成的N%个数比为3:2,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因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
价一定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A、根据分子的构成来分析;
B、根据微粒的变化来分析;
C、根据化学方程式来分析;
D、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2.【答案】D
【解析】解:A、由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图,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多,但无法得
出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的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B、a点时,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锌早已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b点时,镁产生的氢气多,锌产生的氢气质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D、c点时,锌与镁均还没有完全反应,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镁、锌金属活动性均比氢强,均能与稀硫酸反应,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分别逐渐加入同浓
度的稀硫酸,由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图,最终镁产生的氢气质量多,进行分析判
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图的含义,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铁粉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
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
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HO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
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Na2c。3能与过量的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钢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
质硝酸钢,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D。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
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
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
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A、硫酸钢是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钏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
硫酸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钢与硫酸钠都不属于酸,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蓝色溶液说明丙含有铜离子,若丙为硫酸铜,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甲、乙
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铜,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若丙为
水,则甲或乙中必然有氢元素组成的单质氢气,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A、根据硫酸钢是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钢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领沉
淀和氯化钠,氯化钢与硫酸钠都不属于酸进行分析;
B、根据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蓝色溶液说明丙含有铜离子,若丙为硫酸铜,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甲、
乙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铜进行分析;
D、根据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若
丙为水,则甲或乙中必然有氢元素组成的单质氢气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
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1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放入盐的混合溶液中,总是把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最先置
换完,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一一进行置换。
【解答】
锌会首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锌可能与硝酸铜反应,有可能没有反应,
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铜,由于有硝酸铜的剩余,则一定没有锌;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硝酸锌,
可能有硝酸银。
故选D。
+3点燃
Al
16.【答案】Ne2NHj/02。3203CH4+2O2—CO2+2H2O
【解析】解:(1)氟气属于单原子分子,可以用Ne表示;
(2)2个镂根离子可以用2NH3表示;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表示为最。3;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形成的氧化物为氧化铝,化学式:42。3;
(5)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却
2O2—CO2+2H2O'
故答案为:
⑴Ne;
(2)2NHi;
+3
(3)”3;
(4)42。3;
点里
(5)CH4+2O2—CO2+2H2O°
根据有关化学用语的基础知识,结合题中问题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掌握有关化学用语的
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17.【答案】②③①④
【解析】解:(1)氢气的热值高、制备原料来源广、燃烧产物只有水,不污染环境,因此氢气是未
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故答案为:②;
(2)石墨具有优良导电性的非金属单质;故答案为:③;
(3)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答案为:①;
(4)小苏打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时可添加的发酵粉的成分;故
答案为:④。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
的关键。
18.【答案】160AB>A>C
【解析】解:时,A的溶解度是60g,因此将80gA物质放入到10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
=60g+100g=160g;故答案为:160;
(2)将步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舒,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是A,因
为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因为降温后B
的溶解度大于A,C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故答案为:A;B>A>C.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1)有关的计算要正确;
(2)比较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
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9.【答案】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过滤冰水混合物以。+"2。2+7"2。=。。。2-842。。。。或
Ca(O“)2过量,且Ca(O“)2微溶
【解析】解:(1)由于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气体X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
氧化钠反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分离固体与液体采用过滤的方法;
(2)控制温度在0〜5℃,可以在冰水混合物中进行;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氧化钙、水和过氧化氢,生
成物是CaO?♦8”2。,反应的方程式是:CaO+H2O2+7H2O=CaO2-8H2O;
(3)由于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所以获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常含有Ca(OH)2杂质,原因是CaO或Ca(OH)2过量,且Ca(OH)2微溶.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过滤;(2)冰水混合物,CaO+H202+7H2O=CaO2-8H2O;
(3)CaO或Ca(OH)2过量,且Ca(OH)2微溶.
(1)根据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及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方法来
分析;
(2)根据反应需要的温度以及反应的过程来分析;
(3)根据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分
析.
本题注意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常见物质的性质等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
行,书写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20.【答案】化合反应FeCaO+m^Cu+m。过量的稀硫酸和单质铁发生了反应
【解析】解:红色金属A可确定A为铜,浅绿色溶液为含亚铁离子的溶液可确定C为铁;顺着反
应方向图示可得B为CUO,X为C"S04和稀”25。4(因为稀“25。4过量)的混合溶液,所以铁在这个
混合溶液中发生两个反应,共生成三种物质,分别是A红色单质铜、D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
E氢气.
故答案是:
(1)化合反应;
(2)Fe;
(3)CUO+W2-CU+H2O;
(4)过量的稀硫酸和单质铁发生了反应.
题目中给定了某些物质的特性和物质间转化关系,要从物质特性下手确定某些物质,再顺藤摸瓜,
如红色金属A可确定A为铜,浅绿色溶液为含亚铁离子的溶液,再顺着反应方向的图示可得出结
论.
学习中要注意物质特性的总结,如物质的颜色可以帮助我们锁定或者缩小目标的检索范围;题中
考查的知识点都是最基础的课本内容,所以还是要把好基础关.
MnOy
21.【答案】长颈漏斗A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过滤2//2。2+2//20+。27把带
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b处,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解析】解:(1)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可知②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固-固加热型装置,应选
用的发生装置是A,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若先熄灭酒精灯,会造成
水回流使试管破裂,锦酸钾溶于水,二氧化镒难溶于水,分离的步骤是溶解、过滤、洗涤和干燥;
MnOy
(3)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锌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2=-2/0+。2门
(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如果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是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b处,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2)4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过滤;
Mn(?2
(3)2H2O2--2H2O+02T;
(4)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b处,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1)主要考查了对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来分析:
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写出化学方程式;
(4)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检验方法。
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并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操作步骤及氧
气的检验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22.【答案】酸NaHCg或或NaClB滴加稀盐酸(或氯化钢溶液)产生气泡
(或产生白色沉淀)壮神+2HCI=2NaCl+H20+C02T(^Na2CO3+BaCl2=BaCO3I
+2NaCl)
【解析】解:【讨论】根据破损标签可见部分表示,该物质中含有金属钠元素,因为酸中的阳离
子是氢离子,因此可猜断该物质不可能为酸;
【猜想】若为碱则为氢氧化钠,若为盐则可为氯化钠或是硫酸钠等;
【设计并实验】(1)在测定酸碱度时用湿润的试纸的操作方法不正确,如果将试纸润湿,则相当于
向所测溶液中加入了水,从而会使所测得碱溶液的酸碱度偏小,但根据酸碱度为10判断溶液为碱
性的结论还是没有错误的;故选:B:
(2)利用碳酸钠可与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钙反应产生气体或沉淀进行设计实验检验碳酸钠的存在
即可,设计实验为: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猜想②正确
滴加稀盐酸(或氯化钢溶产生气泡
Na2CO3+2HCI=2NaCl+H2O+CO2T
液)(或产生白色沉淀)Na2CO3+BaCl2=BaCO3I+2NaCl
故答案为:【讨论】酸;
【猜想】NaHCO3或Na2s04或NaCl;
【设计并实验】(1)B;
(2)滴加稀盐酸(或氯化钢溶液);产生气泡(或产生白色沉淀);Na2CO3+2HCI=2NaCl+H2O+
CO2T(或Na2cO3+BaCl2=BaCO31+2NaC7)。
【讨论】根据标签中可见部分的提示信息,利用对各类物质的组成特点的认识,猜想该药品的物
质类别;
【猜想】根据对物质类别的猜想,进一步猜想该药品可能为什么物质;
【设计并实验】分析小明同学测定该溶液酸碱度的操作方法及做出的判断,指出评价正确的一项;
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及变化规律,选取图示的药品,设计实验检验药品。
本题是缺失标签的实验探究题,相当于物质鉴别题,在鉴别几种物质时要从物质的不同性质入手,
但试题涉及知识点多,要加强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3.【答案】389
【解析】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第三次加入稀盐酸后,溶液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所以a=
329+60=389,故答案为:389;
(2)第一次加入60g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60g-155.6g=4.4g,设60g稀盐酸中
氯化氢的质量为X。
CaCO3+2HCI=CaCl2+H2O+CO2T
7344
x4.4g
73_x
44—4.4g
x=7.3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孺X100%x12.2%
bug
答: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12.2%。
(3)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300g-389g=11g,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祟x60g=
-g
150g,在30g样品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示意图为
气
体
的
质
量
g
稀盐酸的质量g
气
体
的
质
量
g
.
%io
;O2
O21O2
15OlS
喘&O
匕丸
03
质量g
酸的
稀盐
析;
行分
化进
的变
质量
物质
烧杯中
盐酸后
0g稀
加入6
据每
(1)根
析;
行分
式进
方程
化学
结合
质量
化碳的
成二氧
盐酸生
0g稀
加入6
一次
(2)第
系。
化关
量变
的质
气体
CO2
与生成
的质量
稀盐酸
据分析
中的数
据表
(3)根
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2 Shopping Lesson2(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4年三年级品社下册《马路不是游戏场》说课稿 山东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与区域的发展 第1节 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的影响说课稿 中图版选修3
- Unit 1 Growing up 单元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下城区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保安奖罚合同范例
- 医用耗材寄售合同范例
- 加贸合同范本
- 专利注册合同范本
- 人工智能购销合同范例
- 河南2025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长沙穗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华鲁海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民营企业清廉建设评价规范》
-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年综合考核评价指标表及评分细则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 读书分享《给教师的建议》课件
-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专题讲座
- 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 沙发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