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直解文献词类及书写形式_第1页
元代直解文献词类及书写形式_第2页
元代直解文献词类及书写形式_第3页
元代直解文献词类及书写形式_第4页
元代直解文献词类及书写形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代直解文献词类及书写形式

一、经典法定词“见”、“则”由于时间的限制,元朝社会没有正式的语言规范。因此,元人直接解释文献中存在一种特定的词形,即词形异质。搞清元代直解文献词形的情况,也是研究元代直解文献词汇的前提。总体看来,元代直解文献中的不规范字和一字(词)多形现象比较多。本文所据元代直解文献版本为《鲁斋遗书》十四卷,明万历二十四年怡愉、江学诗刻本,藏南京大学图书馆,并以王成儒点校《许衡集》、日本竹越孝点校本作参考。元代直解文献词语的书写形式可以分成以下几种情况:1.有的规范词形早已存在,元代直解文献由于要引用原文仍仿古用旧的写法,如:遯/遁“依”是循,“遯”是隐遯,“悔”是怨悔。孔子又说:君子不为素隐行怪,则依乎中庸之道而行,又不肯半涂而废,是以隐遯于世,人不见知,亦无怨悔。(《中庸直解》第十一章)此类词还有迸/屏、涂/途等。2.有的是规范词形和不规范字共存,很多情况下是经典原文使用不规范字,直解用规范字,如:说/悦“渊”是水之深处。“见”是著见。“说”是喜悦。(《中庸直解》第三十一章)《中庸》原文使用古字“说”,直解用后起的规范字“悦”。此类词还有“諟/是”、“僇/戮”等。3.另一种情况是,经典原文使用的词形有两种,直解使用不规范字,如:争/诤盖人于骨肉之间固当亲爱,然只管随其之所向,不知父有不义也当争,子有不善也当教,便是陷于亲爱的一偏。(《大学直解》第八章)谏诤的“诤”古作“争”,《说文注笺》:“灏按,争诤古今字,争之本义为两手争一物,引申之,则争言亦谓之争,《孝经》曰:‘天子有争臣。’《荀子?臣道》篇:‘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是也。”《史记》谏诤的诤都写作争,汉刘向《说苑?臣术》:“有能尽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作“诤”,并与“谏”对文。《说文解字?言部》(以下简称《说文》):“诤,止也。从言争声。”元代直解文献中“诤”只出现在《孝经》篇名中。4.经典原文使用不规范字;直解中既有规范字,也有不规范字,如:蚤/早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中庸》第二十九章)这三等人其闻道虽有蚤晩,然到那知之之地只是一般,所以说“及其知之一也”。(《中庸直解》第二十章)那卿大夫早起晚息,休怠慢,官里根底扶侍着。(《孝经直解》第四)“蚤”通“早”,《诗·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因此古汉语复音词中的语素“早”经常被“蚤”替代。仅《汉语大词典》所收的就有“蚤已、蚤日、蚤夭、蚤世、蚤死、蚤晨、蚤晚、蚤入晏出、蚤出夜入、蚤出莫入、蚤朝晏退、蚤朝晏罢、蚤寝晏起、蚤兴夜寐”等词。这些词汇的形体很多在进入现代汉语之前就已经消失了,或被规范形式所取代。元代直解文献主要用“早”,但也偶然用“蚤”。5.经典原文中没有的字,直解中既有规范字,也有不规范字,如:婣/姻人君于宗族之亲尊其爵位以贵之,重其俸禄以富之,兄弟婚姻不使相远,好恶之事必与之同,则有恩有义,亲族都各逐其情,故曰“所以劝亲亲也”。(《中庸直解》第二十章)然亲亲中间,自父子、兄弟以至于宗族、婣党,自然有个降杀。(同上第二十章)这一类在元代直解文献中不多见。6.经典原文使用规范字;直解中既有规范字,也有不规范字,如:卹/恤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大学》第十章)为人君的能哀矜那孤幼的人,则下面百姓也都兴起其慈心爱恤孤幼,不肯违背了。(《大学直解》第十章)“柔”是寛卹的意思(《中庸直解》第二十章)元代直解文献用“恤”,但也用异体字“卹”。元代直解文献同词异形的具体出现情况见下表:说明:1.出现频次按对当义项统计。2.元代直解文献中出现的词形到现代汉语中很多被规范化,如上表左栏中的“辟如”“閒”“託”“教道”“婣”“翫”今作“譬如”“闲”“托”“教导”“姻”“玩”。二、从语言面的角度上看,可分为大学要略者类、大学直解者、《两我们知道,《大学直解》和《中庸直解》两篇文章采取经书原文和直解译文一一对照的形式,即在原文后面用元代白话加以翻译。《经筵讲议》和《孝经直解》也与之类似。而《大学要略》却采取了另一种行文形式,即运用元代白话对经书原文进行解释、阐发,不把原文完全翻译过来。也正因如此,《大学要略》的篇幅远远小于《大学直解》,这是二者的显著差异之一。从语言面貌上看,《大学要略》和《大学直解》、《中庸直解》之间也存在很明显的差异。这可以通过比较它们内容相同的部分看出。比如记述汤王盘铭的部分,《大学要略》记述如下:汤王去沐浴盆上,写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人身上有尘垢,今日洗了,明日又洗,每日洗得身上干净。若一日不洗呵,便尘垢生出来。恰似人心里常常地思量呵,好公事每日行着,不教错了。若一日不思量呵,恐怕便行得错了。这的是那明明德。这部分在《大学直解》传二章开头与“引文”相对,有如下直译:成汤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其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其垢,故铭刻几句言语在盘上。说,为人君的着实能一日之间洗去那旧染之污以自新,则当因这已新的而日日新之,又无时不新之,工夫不可略有些间断。这便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看出,相对而言《大学要略》要比《大学直解》更口语化一些。表达同一个意思,《大学要略》和《大学直解》、《中庸直解》使用不同的词。这是二者词汇差异的重要表现。下面试举几个具体例子比较《大学要略》和《大学直解》、《中庸直解》间的用语差异,如:(一)阿的是—“这的”“阿的”/“这”根据梅祖麟(1984),北方口语中的指示代词“这”“那”到元末仍不能单独作主语。“这”若作主语需用双音节的“这的”“这个”“阿的”“兀的”。《大学要略》中“这的”有8例;“阿的”1例,后均接系词“是”,如:这的是大学里一个好法度。这的便是新民。阿的是根脚起处。《孝经直解》有“阿的”11例;“这的”2例。可在《大学直解》《中庸直解》中不见这些双音节词,“这”单独作主语,后接“是”的例子,《大学直解》有55例;《中庸直解》49例,如:这是曾子传《大学》的第四章。(《大学直解》第四章)这便是“新民”。(《大学直解》第二章)这便是南方之强。(《中庸直解》第十章)(二)表假设开发的用量假设助词“呵”盛行于元代,是“汉儿言语”中经常用到的词,在《孝经直解》中出现百次以上,《经筵讲议》出现了5次。《大学要略》中也有35处之多,大部分表假定,不过单独表停顿的例子也有,如:我若行得正做得正呵,我又怕甚么?(表假定)有说那在新民呵,民是天下百姓,若不教道,多是合仁处不仁,合义处不义,合礼处不礼,合智处不智,合信处不信。(表停顿)这个“呵”在《大学直解》中出现7次,全都表示假定,例如:人若富足呵,房屋便妆饰得鲜美;人若有德呵,体便发见得润泽。(《大学直解》第六章)孙锡信(1999)认为语气词“呵”在宋词中出现,从表达功能角度看它与唐五代的语气词“后”、“好”一脉相承,其用法按太田辰夫的意见主要有三种:表示命令、禁止;表示疑问、推测;表示假设。其中表假设用法的引例为宋李之仪词:“归来呵,休教独自,肠断对团圆。”他想用太田辰夫的这个孤例说明宋代“呵”表假设语气的用法。张延成(2001)统计了《全宋词》中含“呵”的词句共有96个,“呵”字大都是表示用嘴吹气和呵护之类的意义,其中称得上是语气词的用例不超过十个,而没有发现属于表假设语气的用法。他认为太田辰夫的例子即李之仪的《满庭芳》词中的“归来呵”有明显的祈使语气,若说是表假设语气殊觉未妥。余志鸿(1999)认为,“呵”等“后置语法标记的产生与北方阿尔泰民族语言在特殊历史时期对中原地区的渗透有关,是语言交融的结果”。祖生利(2002)认为,“假定式副动词表示该动作、状态是假设的,或是后一动作或状态出现的条件。中古蒙古语里假定式副动词附加成分是—asu/—esü、—basu/—besü。在《蒙古秘史》、《华夷译语》译文中,一般用语气助词‘呵’来对译。”(1)据李泰洙(2000)考察,元代古本《老乞大》中还有较多“呵”的用例,到明初《谚解》本《老乞大》中一例也没有了。看来表假设的语助词“呵”主要是在元代产生、发展乃至成熟的,元代以后用的就少了(2)。颇有意义的是,《大学直解》中与“呵”同义的助词“时”也有两例表示假定的用法:用工到那积累多时,有一日间忽然心里自开悟通透。(《大学直解》第六章)人君一身行得好时,便可以安定其国,这都是教成于国的效验。(《大学直解》第九章)竹越孝(1996d)引用了《朴通事谚解》后附的崔世珍《单字解》推断“元本《老乞大》中用‘呵’的地方后来都被改成了‘时’,从这里可以窥知‘呵’是更古老的说法”,似认为“时”表示假定是晚起的新用法,我们认为此观点难以成立,因为“时”表示假定用法唐代已见,例如:“臣妾饮时,号曰发装酒。圣人若饮,改却酒名,唤甚即得?号曰万岁杯。”(《韩擒虎话本》,《敦煌变文校注》第299页)假设助词“时”南北通用,历经唐宋元明清,直到今天还残存在一些方言中。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用词方面,《大学要略》和《大学直解》、《中庸直解》差异较大,表示同一意义所用词汇不同;若将各词汇在《孝经直解》及《元本老乞大》中的使用状况与之对比,可知与《大学要略》用词很接近。梅祖麟(1984)认为,因为在南方“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