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精美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6/13/wKhkGWV7OA2AIFUVAAIoCaFcdE8247.jpg)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精美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6/13/wKhkGWV7OA2AIFUVAAIoCaFcdE82472.jpg)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精美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6/13/wKhkGWV7OA2AIFUVAAIoCaFcdE82473.jpg)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精美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6/13/wKhkGWV7OA2AIFUVAAIoCaFcdE82474.jpg)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精美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6/13/wKhkGWV7OA2AIFUVAAIoCaFcdE824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交流平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已经知道:文章的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句对了解主要内容也很有帮助;写一件事的文章,可以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主要内容。一般来讲,了解了文章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如《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可以边读边列提纲,把各个部分的内容写出来,再连起来想一想,就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我们要灵活运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我们读懂文章的重要前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1.文章的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开国大典》。2.抓关键句(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对了解主要内容也有帮助,如《宇宙生命之谜》。3.对于记事的文章,可以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主要内容。4.边读边列提纲,了解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篇文章,尤其是叙事文章,在叙述事情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与文章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藏”在句中。在阅读过程中,找出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语,把这些词语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风筝》一文,就可以抓住“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快乐”“幸福”等关键词,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们”小时候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快乐生活,表达了“我”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我喜欢用“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概括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间是1941年秋(抗日战争时期),地点是狼牙山,人物是五位壮士,事情的起因是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经过是五位战士将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痛击敌人,结果是五位战士英勇跳崖。将这些内容归纳整理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牛肚子里旅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各组题目,说说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
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
军神
这是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作题目。
开国大典“诺曼底号”遇难记
草船借箭
竹节人桥
冰项链
这组题目很有意思,因为……
第一组是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作题目。这样可以让文章的重要人物更加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组是用事件作题目,用这种方法拟题好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第三组是用文中事物作题目的,“灯光”“桥”象征郝副营长和老支书的高尚品质,表达作者对郝副营长和老支书的赞美与怀念之情。第四组是用文章的线索作题目,交代了情节,暗示了主题。
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饱经风霜的脸饱经风霜的老屋饱经风霜的大树树林的深处秋天的深处心灵的深处“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深处”指很深的地方或内部。所以“饱经风霜的脸”让我们想到了一个经历丰富的老人;“饱经风霜的老屋”让我们想到了一座年代久远的老屋;“饱经风霜的大树”让我们想到了一棵屹立多年的大树。“树林的深处”让我们想到树林的内部,很少有人到的地方;“秋天的深处”让我们想到秋色正浓的季节;“心灵的深处”让我们想到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脸上满是沟壑纵横的皱纹,放佛岁月用刀在他脸上刻过一样。他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但是整张脸又是那么坚毅和沉着,经历过了那么多磨难和困苦,他仍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充满了信心。我会写书写提示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必有冥符玄契欤辅大有为之君固显大不思议之道之明效也夫将欲以开成元年六月必有奇功妙道欤迷途于彼岸者固驾横海之大航拯日积月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解释:真正的英雄都有丰富的感情,爱怜子女的人同样是大丈夫。这句话体现了鲁迅对待孩子的态度。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解释:这句话含蓄、深刻,一语双关,体现了鲁迅对待人生及革命之路的看法:希望之路是走出来的路,是实践出来的路,是探索得来的路。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解释:“民魂”指的是民族精神。这句话表达了鲁迅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强调了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解释:这句话表达了鲁迅对中国脊梁的理解。“中国的脊梁”是指那些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前进的优秀人物,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鲁迅对“中国的脊梁”所展现出的民族精神作了极大的肯定。
我知道第④句中埋头苦干的人,如:以身治理兰考的焦裕禄;拼命硬干的人,如:为国家献身石油事业的铁人王进喜;为民请命的人,如:为民分忧的任长霞;舍身求法的人,如:戊戌变法的谭嗣同。语文园地八六年级上册《课标》提出,小学中高年级段在阅读时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各自阅读时是如何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的。交流平台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交流平台1.课题分析法;2.中心句段摘录法;3.关键词语提炼法;4.要素概括法;5.段意综合法;6.画面概括法;7.抓住文章各方面特点概括法。王芳:我觉得课题分析法能快速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小雨:我对抓住文章各方面特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的方法很有感受。小艺:记叙文用要素概括法可以很快把握文章的中心。我们只要提炼出了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尾”就能概括出文意。交流平台小康: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掌声》一文,既可以用课题分析法,也可以用关键词语提炼法来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因为“掌声”就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小明:先了解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教师小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很多,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文体来灵活运用,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军神“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牛肚子里旅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竹节人桥冰项链开国大典草船借箭“诺曼底”号遇难记读一读,说一说这些课文题目好在哪里?词句段运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好的文题能快速引起读者注意,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这组题目是以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来拟题的。这类题目多简洁明了,看到题目文章的内容便知道大半。如《西门豹治邺》等。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军神这组题目是以文章中的主要事件来拟题的,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类题目比较简单,可以“望题生义”。开国大典草船借箭“诺曼底”号遇难记竹节人桥冰项链这组是以描写对象为题目的,独特而又含蓄,更能引发读者一探究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牛肚子里旅行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组运用了拟人、夸张、对比等手法拟题,使题目鲜明形象、生动,激发人的阅读欲望。为自己的习作拟题,除了常用的以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为题外,我们还可以这样拟题:1.引用法。2.化用法。3.修辞法。4.反常法。5.符号法。6.悬念法。7.诗画法饱经风霜的脸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树林的深处
秋天的深处心灵的深处相同的修饰语可以修饰不同的主体,相同的主体也可以用不同的修饰语词句段运用1.我的外婆年已七旬,一头短发像罩上一层白霜,一双大眼已深深陷入眼窝,嘴里的牙几乎全脱落了,一双粗糙瘦削爬的手上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血管又青又紫。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纵横交错,刻记着七十年来的千辛万苦,但它仍然精神饱满,满脸红光。2.看!田野中那一株峻然独立的大树!尽管狂风已将它的枝条压弯到一侧,可它强劲的枝干仍傲然挺拔,不肯屈服!弯曲的树干在宣布它饱经风霜的悲怆!而那挣扎着挂在枝头,却仍然改变不了旋落的命运的红叶又是那么凄美的倾诉着风雨的无情!词句段运用3.老屋空空荡荡,灰尘满面,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妪慈祥地,似有歉意地迎接着我。我倚门而立,环视屋顶的破洞.损坏的窗棂,墙角密布的蛛网,此时,我分明听见老屋在喃喃低语:“孩子,住下吧!我不老,我会给你遮风挡雨的。”4.树林的深处,浓荫像一把撑开的巨伞,遮天蔽日。光线也暗了下来,风并不大,汗立马止住了。5.她在心里锁上一把锁,将过去的一切尘封,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谁惊扰它,一辈子就这样无波无澜,走向生命的尽头……6.秋天的深处是什么?是陌头的落日,如水的清霜,南翔的飞雁,暗夜的繁星?还是昏黄的灯光,锐利的风刀,开裂的田地,沧桑的岁月?我说,是吧,可它们却不是秋天的最深处。在秋天的深沉里酿造的是思念的酒。大雁对北方的思念,落叶对大地的思念,流落的心情对母亲的思念,漂泊的灵魂对家园的思念。游子呀,是否流浪的双足已经疲倦,何不在秋夜里,驾一叶思念的小舟,乘着月色归去……柳公权《玄秘塔碑》拓本书写提示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楷书,为后世百代楷模,成为“唐书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柳体书法结构,简单归纳为以下四点:1.上紧收中宫,凡字须平稳2.疏密由划定,比例求和谐3.并重右下强,堆积底台硬4.穿插又向背,气贯融汇通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都是柳公权观察的对象。他将动物的动态与书法写作融合在一起,加以长久的练习,字形越发飘逸动感,字体愈发筋骨分明,具有瘦骨之美。他曾自我总结习练书法心得:“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心正如思,笔化浓山,笔画则姿正也。”此话亦是柳公权书法艺术上的经验之谈。希望同学们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也要有这种精神和态度。这几个句子均出自鲁迅之笔。人们一直觉得鲁迅的文章古奥难懂,但真正走近鲁迅,就不难感受到他文字的魅力。人们说他的笔是匕首是投枪,但那只是刺向敌人的武器,对亲人,对朋友,对“学界三魂”“中国的脊梁”,他又是怎样的呢?读读这组句子,我们或许能感受到他那“春天般的温暖”。日积月累
伟大领袖毛泽东评价鲁迅,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三魂》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答客诮诮(qiào):讥讽。眸(móu):指眼睛。於菟(wūtú):老虎的别名。回答客人的讥讽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么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知不知道在山林里兴风狂啸的老虎还时时回过头来看顾小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铺装修合同样本
- 水暖电消防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农作物种子买卖合同范本
- 柴油运输合同范本年
- 演出化妆服务合同
- 范文二手房买卖定金合同
- 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
- 2025【合同范本】房屋土建施工合同范本
- 2024年中考物理(广州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 简单的橱柜合同范本
- 2025初级会计理论考试100题及解析
- 三兄弟分田地宅基地协议书范文
- 中考数学计算题练习100道(2024年中考真题)
- 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物理真题(附答案详解)
- 第八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王崧舟:学习任务群与课堂教学变革 2022版新课程标准解读解析资料 57
- 招投标现场项目经理答辩(完整版)资料
- 运动竞赛学课件
- 2022年上海市初中毕业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
- 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对比论证 课件14张
-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7.4 实践与探索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