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统编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原卷+)_第1页
(文言文阅读)统编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原卷+)_第2页
(文言文阅读)统编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原卷+)_第3页
(文言文阅读)统编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原卷+)_第4页
(文言文阅读)统编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原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文言文阅读)统编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原卷+)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文言文阅读)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在班级举办的“品悟先贤哲思”阅读交流会上,春蕾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辨其音·走进文本:与“委而去之”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相委而去B.虚与委蛇

2.明其义·理解内容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外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国的侵扰,国家常常会灭亡。

3.悟其理·丰富思想:古诗中除了描绘美景,抒发情感之外,往往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请阅读下面的宋词,摘抄其哲理句并作批注。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诗句:批注:

4.取其精,学以致用:《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如果要选择其中的一句作为座右铭,你会选择哪句?为什么?

温馨提示:①座右铭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②可以选自以上材料,也可以选择《孟子》中的其他语句。

1.A

2.①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②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3.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示例: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美好事物的消逝是无法阻止的,但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为消逝而变得虚无。

4.示例一:座右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理由:这句话的意思是合乎正义者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以它作座右铭,可以警醒并鞭策自己以德才和真心对待他人,以善行回馈社会,坚守做人的基本原则。

示例二:座右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理由:我以此句为座右铭是为了警醒自己在遭受苦难时,敢于突破障碍,活跃情绪;身处顺境时,要居安思危,树立更高的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二、文言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

愚公移山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且焉置土石/年且九十

B.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

C.投诸渤海之尾/诉诸法律

D.聚室而谋/斯是陋室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助之”、山神“告之”、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5.C

6.①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②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7.D

⑴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5.A项中的“且”分别解释为“况且”、“将近”

B项中的“曾”分别解释为“连..都..”..“同‘增’,增加”

C项中的“诸”意思都是“之于”.词意义相同

D项中的“室”分别解释为“全家人”、“房屋”

故解析为:C

6.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①重要词语有:以,凭借;君,您;曾,都损,损毁;如...何,把...怎么样。

②重要词语有:反,同“返”,返回。

故解析为:①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②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7.ABC.分析正确。

D.有误,结尾反映了当时人们有“人定胜天”的强烈愿望,和变革大自然的雄伟气魄,也反映了对作品中所阐述的哲理思想的坚信,以神话的形式给予了肯定。

三、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富贵不能淫》)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及孝文帝即位,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④清室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节选自《史记》)

解释: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主在与在,主亡与亡;即与皇帝生死与共。④征;追究;系;拘囚、关押。⑤清室;监狱的代称。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贵不能淫(使……迷惑)

B.军中不得驱驰(纵马奔跑)

C.改容式车(同“轼”,这里指车前的横木)

D.上益庄(更加)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天子为动宗室诸公莫敢为言

B.居无何居天下之广居

C.天下之大道天子之诏

D.使人称谢盎遂不谢

10.对材料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B.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C.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D.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12.请运用甲文中孟子认为的大丈夫的标准,分别结合乙、丙两文中的周亚夫和周勃的表现,分析哪一位更具有大丈夫气概。

8.C

9.C

10.A

11.①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

②皇族中的各个公侯没有人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证明绛侯无罪。

12.从“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面对皇帝,他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尽到将军的职责,坚守住仁、礼、义的大丈夫标准,“富贵不能淫”,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而丙文中的周勃做了丞相之后,便得意洋洋,且有骄主色。富贵便使他迷惑了,未能做到“富贵不能淫”,和周亚夫比较起来,就不如周亚夫有大丈夫气概。

参考译文: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做有节气有作为的男子。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剑出鞘,开弓搭箭,弓拉满弦。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引导的人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就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并说:“穿戴盔甲的将士是不能行跪拜礼的,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被此感动,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袁盎是楚地人,字丝。等到汉文帝登上了皇帝位,袁盎做了中郎官。

绛侯周勃担任丞相,朝觐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走出朝廷,很是踌躇满志。皇上对他非常恭敬,常常目送他。袁盎进谏说:“陛下以为丞相绛侯是什么样的人?”皇上说:“他是国家的重臣。”袁盎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上生死与共。当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的细微,几乎快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吕后逝世,大臣们一起共同反对诸吕,太尉掌握兵权,又恰好遇到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他是通常所说的功臣,而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违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以后在上朝的时候,皇上逐渐威严起来,丞相也逐渐敬畏起来。过了不久,丞相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袁盎也不向他谢罪。

等到绛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职位,回到自己的封国,封国中有人上书告发他谋反,于是绛侯被召进京,囚禁在监狱中。皇族中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证明绛侯无罪。绛侯得以被释放,袁盎出了不少力。绛侯于是与袁盎倾心结交。

四、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江南岸有山孤秀,从江中仰望,壁立峻绝。袁山松为郡,尝登之瞩望焉。北对夷陵县之故城。城南临大江。县北三十里,有石穴,名曰马穿。尝有白马出穴,人逐之入穴,潜行出汉中。汉中人失马,亦尝出此穴,相去数千里。袁山松言江北多连山,登之望江南诸山,数十百重,莫识其名,高者千仞,多奇形异势,自非烟寨雨霁,不辨见此远山矣。余尝往返十许过,正可再见远峰耳。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有删改)

1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B.略无阙处略无:略微没有。

C.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D.属引凄异凄异:凄惨悲凉。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5.语段㈠中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三峡的水,请简要概括不同季节的水的特征。

16.(语段一)中“三峡的山”与﹝语段二﹞中“夷陵的山”各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13.B

14.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15.①夏季,水势浩大,水流湍急,展现三峡水的奔放美。

②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展现三峡水的清幽美。

③秋季,水枯气寒,猿鸣凄凉,展现三峡水的凄婉美。

16.三峡的山:连绵不断,高峻狭窄,遮天蔽日;夷陵的山:连绵不断,奇形异势,陡峭险峻。

大江南岸有一座孤峰独秀的山,从江中仰望,峭壁依天,险峻之极。袁山松担任郡守时,曾经攀登此峰临高远眺。北边与夷陵县向老城相望。老城南边靠近大江。夷陵县向北三十里有个石洞,名叫马穿。曾有白马从洞中出来,人们追逐着它进入洞里,循着洞走直到汉中才出来。汉中人有马不见了,也曾从这个洞口重新出现,而两地相距远达几千里。袁山松说江北山岭大都互相连接,登山遥望江南群山,层层叠叠多达数十或上百重,都不知道山名,高的上千丈,山形千奇百怪,山势也迥异寻常。如果不是烟散雨收的好天气,是分辨不出这样的远山的。我曾往来行走过十来次,但正好能够看清这些远峰也不过两次罢了。

五、阅读两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仆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②,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③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④,通⑤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⑥,虽万被戮⑦,岂有悔哉?

——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①仆: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②究天人之际:研究天象和人事的关系。③草创:开始创立或创办。④其人:指那些和自己志趣相同的人。⑤通:通达。⑥责:同“债”,负欠。⑦戮:杀。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而后喻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9.文第二段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①面进行论证,第二层从②面进行论证,论证的内容从③推广到④。

20.结合两文,探究司马迁最终能彪炳千古,受后人敬仰的原因。

17.同“增”,增加;了解,明白

18.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19.正;反;个人(造就人才)

20.示例:孟子认为经历磨难能够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让人奋起而有所作为。司马迁虽遭受宫刑,却没有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反而立下鸿志,奋发有为,著书立说,传与后人,一雪耻辱,故而受到后人敬仰。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述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链接材料:我也是想研究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再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使受再多的侮辱,难道会后悔吗?

六、赏古人之辩

优孟哭马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①为题凑②,发甲卒为穿圹③,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④,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大王以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⑤以姜枣,荐⑥以木兰,祭以粳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①楩枫豫章:都是名贵的木头。②题凑:护棺的木块。③穿圹:挖掘墓穴。④太牢:指古代最高的祭礼。⑤赍:调配。⑥荐:加快。

2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方法指南解释

王惊而问其故参考成语法:无缘无故

左右争之查阅字典法:A.争夺,力求得到;B.竞争;C.争辩、争论;D.直言规劝,后来写作“诤”。(填序号)

置之华屋之下课内迁移法:且焉置土石

衣以文绣语境推断法:本义为“衣服”

22.用“/”给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23.小柯为文中画线句进行朗读设计时,在优孟的话语前加了“笑”这一修饰语,你认为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24.《史记》以刻画人物见长,请联系《周亚夫军细柳》,结合文本分析两文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1.原因、缘故;D;放置、安放、安置;穿(衣)、披着(衣服)

22.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23.示例一:不合适,因为此时楚王的爱马死了,楚王正伤心,而且优孟是顺着楚庄王的意思,建议要以更高的规格葬马,以引起楚庄王的反思,所以话要说得严肃认真,以期楚庄王认真倾听自己的意见。

示例二:合适。理由:文章提到优孟“常以谈笑讽谏”,擅长在笑谈中进行劝谏。此处的“笑”不仅可以缓和紧张的气氛,也更加符合优孟的身份和行事风格。

24.两篇文章在刻画人物时都在对比中彰显人物性格。比如《优孟哭马》中“左右”直谏失败与优孟讽谏成功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优孟的诙谐机智;而《周亚夫军细柳》中通过文帝在霸上、棘门军长驱直入和在细柳营处处受阻作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明、恪尽职守。

七、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①,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②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余)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③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④。”是日,剧饮而归。

(苏轼《游沙湖》)

注:①相田:看田地的好坏。②庞安常:宋代蕲水人,世代从医,颇有名气。③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④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

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

A.解衣欲睡随心所欲欲擒故纵

B.月色入户家喻户晓夜不闭户

C.念无与为乐者念念不忘一念之差

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异乎寻常寻根究底

26.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无一字写月却处处写月,被世人称之为写月的传神之笔,请自选角度赏析。

28.散文家梁衡曾经在文章中写道:“在他(苏轼)的一生中,无论得意与失意,他都不愁眉苦脸,他总能从困苦中找到乐趣。”请你结合两段文字,说说苏轼“从困苦中找到乐趣”的旷达在两段文字中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25.A

26.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27.示例: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动态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闲人”雅趣。(也可从比喻修辞、正、侧描写等角度赏析。)

28.文苏轼贬谪到黄州,无事可做,但是他借欣赏清幽的月色来排遣心中的郁闷:文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生活并不平顺,但是能与友人相约游湖,并且还写下“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样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旷达的词句。

离黄州东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田地,因为去查田地的好坏,得了病。听说麻桥人庞安常善于医病,但是耳朵聋,就去他那里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超过一般人,我用纸写字给他看,写不了儿个,他就能够懂得我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我和他一同去游览清泉寺。清泉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左右。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兰溪,溪水倒向西流。我因此作了一首诗歌:“山下兰芽儿,短短的,浸在溪水里,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净,没有污泥。傍晚的雨潇潇下,子规鸟正在鸣啼。谁说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在晚年的时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时光易逝。”这一天,我们喝得痛快了才回去。

八、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④,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⑤,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⑥。”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敝:通“蔽”。⑤九重:深宫之内。⑥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2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饿: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

③犹割股以啖腹股:

④若耽嗜滋味嗜:

30.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31.翻译下面句子。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

32.两文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角度阐述了治国之道。文强调国家兴盛内要有“”,外要有“”;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其次是“”,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用原文作答)

33.文画横线部分“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运用了论证方法,文画横线部分“若损百姓以奉其身……腹饱而身毙。”运用了论证方法。

29.使……饥饿;了解,明白;大腿;爱好

30.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31.①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②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朵和眼睛都受到蒙蔽。

32.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存百姓;不敢纵逸

33.举例;比喻

舜从田间被举荐出来,傅说在筑城的奴隶中被提拔出来,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提拔上来,管仲从监狱中被提拔上来,孙叔敖从海边隐居的地方被提拔上来,百里奚在市场上被提拔上来。所以说,上天要让某个人担当重任,一定会使他的心志忍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肌肤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能如意,借此使他们心里常常保持警惕,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坚强,增加他们所欠缺的本领。

人经常会犯错误,多犯几次错误才能谨慎。一个人只有内心被困扰,思虑堵塞,才能奋发、有作为。脸上表现出抑郁的神色,发出忧叹的声音,然后才明白过来。在国中没有懂法度并执法的大臣和足为辅弼国君的贤士,在国外又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这样以后就能知道忧思祸患使人成长、使人振作和勤奋,因而得生;安逸享乐使人怠惰,导致人死亡和国家、事业的衰败。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做国君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必须首先关心百姓。如果用损害百姓的办法来满足自身的享乐,那就像从自己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再说,我从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求。常常思索使人身体受到损害的原因不在别的,都是由于自己贪欲才酿成的灾祸。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声色,那么这些欲望越多,所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这样既妨害国家大事,又扰乱百姓。”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目都受到蒙蔽,弄不清哪些政策是成功的,哪些政策是失败的,帝王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过错,于是渐渐导致国灭身亡。我既然住在深宫之内,不可能完全知道天下所有的事情,所以希望你们诸位起到我的耳目的作用。不要以为国家太平,边疆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

九、古诗文阅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逄候骑,都护在燕然。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乌相呜,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施从事①书

吴均

故郭县②东毛士五黑有青山,绝壁千天③,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④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⑤被径。”风雨如晦⑥,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⑦,悟衷散赏⑧。

[解释]①施从事:生平不详,的朋友。从事,宋以前对幕僚的称呼。②故鄣县:在今浙江安吉西北。③干天:直插云霄。④企水:口渴求饮。⑤春罗:即女萝,一种植物。⑥晦:黑暗。⑦信足荡累颐物:信足,的确,确实。荡累,消除烦恼。颐物,留连物态以怡情养性。⑧悟衷散赏:悟衷,开阔心胸。散赏,自由欣赏。,

34.下面对《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派去西北边塞慰问时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

B.首联对出使一事发表议论,颔联以景物和自己对比,抒漂泊无定之感。

C.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跳出了个人荣辱沉浮的小圈子。

D.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情绪高涨起来,个人失意已消散。

35.下面是小敏同学读《与朱元思书》收获的写作启示,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先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点出了这段山水的总体特征,总领全文,再按照先“异水”后“奇山”的顺序具体描绘。.

B.写“异水”抓住富春江水质清澈及有“游鱼细石”的特点来具体描绘,都通过侧面来描写,运用夸张、比喻与对比的修辞。

C.写“奇山"用拟人手法写出山的形态之美,再从听觉角度写声音之美,最后以“横柯上蔽”和“疏条交映"形成光影之美。

D.抓住特征来描写景物,再由景生发感慨,表现景色的怡人,表述出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将情景自然融合在一起。

36.用“/”给《与施从事书》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限划两处)

故郫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

37.请将下面的字词整理表填写完整。

词类活用字词整理

词语用法含义

任意东西名词作动词①

猛浪若奔动词作名词②

负势竞上③向上

横柯上蔽名词作状语④

3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秋露为霜,春罗被径。

39.联系以上三篇诗文,探究自然之景对人产生的影响。

34.B

35.B

36.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或:故鄣县/冻三十五里/有青山

37.向东向西;奔马;名词作动词;在上面

38.①风和烟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②秋露变为霜,女萝覆盖着小路。

39.(解析不脱离诗文,理解合理即可。)

示例:塞外景色使王维忘记了个人的失意。/富春江山水让吴均生发出忘却尘俗物欲的感慨。/故鄣县的山水让吴均消除烦恼。

示例:自然山水让吴均逃离现实纷扰。/自然之景能让人暂时忘却自己的烦恼。/大自然能陶冶性情。/文人常将情感志向寄托在山水中。/自然之景使人心胸更豁达。

故鄣县往东三十五里,有座青山,悬崖陡峭高峻,山峰直入云霄:绿色的屏障千重百叠,清清的河水千回万转。归来的鸟,比翼竞飞:喝水的猿猴,手臂相接,探头水面。秋露变为霜,春草覆盖着小路。“风雨突来时有如夜晚,鸡叫声连续不断。”我深信这些景物可使人消除疲劳,怡养性情,使人心胸开阔,得到慰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文言文阅读)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满分117分测试时间60分钟

文言文阅读

一、在班级举办的“品悟先贤哲思”阅读交流会上,春蕾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8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辨其音·走进文本:与“委而去之”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相委而去B.虚与委蛇

2.明其义·理解内容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外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国的侵扰,国家常常会灭亡。

3.悟其理·丰富思想:古诗中除了描绘美景,抒发情感之外,往往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请阅读下面的宋词,摘抄其哲理句并作批注。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诗句:批注:

4.取其精,学以致用:《孟子》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如果要选择其中的一句作为座右铭,你会选择哪句?为什么?

温馨提示:①座右铭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②可以选自以上材料,也可以选择《孟子》中的其他语句。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

愚公移山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且焉置土石/年且九十

B.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

C.投诸渤海之尾/诉诸法律

D.聚室而谋/斯是陋室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助之”、山神“告之”、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三、文言文阅读,完成各题。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富贵不能淫》)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及孝文帝即位,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④清室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节选自《史记》)

解释: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主在与在,主亡与亡;即与皇帝生死与共。④征;追究;系;拘囚、关押。⑤清室;监狱的代称。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贵不能淫(使……迷惑)

B.军中不得驱驰(纵马奔跑)

C.改容式车(同“轼”,这里指车前的横木)

D.上益庄(更加)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天子为动宗室诸公莫敢为言

B.居无何居天下之广居

C.天下之大道天子之诏

D.使人称谢盎遂不谢

10.对材料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B.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C.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D.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12.请运用甲文中孟子认为的大丈夫的标准,分别结合乙、丙两文中的周亚夫和周勃的表现,分析哪一位更具有大丈夫气概。

四、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江南岸有山孤秀,从江中仰望,壁立峻绝。袁山松为郡,尝登之瞩望焉。北对夷陵县之故城。城南临大江。县北三十里,有石穴,名曰马穿。尝有白马出穴,人逐之入穴,潜行出汉中。汉中人失马,亦尝出此穴,相去数千里。袁山松言江北多连山,登之望江南诸山,数十百重,莫识其名,高者千仞,多奇形异势,自非烟寨雨霁,不辨见此远山矣。余尝往返十许过,正可再见远峰耳。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有删改)

1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B.略无阙处略无:略微没有。

C.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D.属引凄异凄异:凄惨悲凉。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语段㈠中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三峡的水,请简要概括不同季节的水的特征。

16.(语段一)中“三峡的山”与﹝语段二﹞中“夷陵的山”各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五、阅读两文,回答问题。(12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仆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②,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③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④,通⑤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⑥,虽万被戮⑦,岂有悔哉?

——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①仆:古时男子对自己的谦称。②究天人之际:研究天象和人事的关系。③草创:开始创立或创办。④其人:指那些和自己志趣相同的人。⑤通:通达。⑥责:同“债”,负欠。⑦戮:杀。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而后喻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9.文第二段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①面进行论证,第二层从②面进行论证,论证的内容从③推广到④。

20.结合两文,探究司马迁最终能彪炳千古,受后人敬仰的原因。

六、赏古人之辩()

优孟哭马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①为题凑②,发甲卒为穿圹③,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④,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大王以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⑤以姜枣,荐⑥以木兰,祭以粳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①楩枫豫章:都是名贵的木头。②题凑:护棺的木块。③穿圹:挖掘墓穴。④太牢:指古代最高的祭礼。⑤赍:调配。⑥荐:加快。

2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方法指南解释

王惊而问其故参考成语法:无缘无故

左右争之查阅字典法:A.争夺,力求得到;B.竞争;C.争辩、争论;D.直言规劝,后来写作“诤”。(填序号)

置之华屋之下课内迁移法:且焉置土石

衣以文绣语境推断法:本义为“衣服”

22.用“/”给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小柯为文中画线句进行朗读设计时,在优孟的话语前加了“笑”这一修饰语,你认为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史记》以刻画人物见长,请联系《周亚夫军细柳》,结合文本分析两文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七、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①,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②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余)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③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④。”是日,剧饮而归。

(苏轼《游沙湖》)

注:①相田:看田地的好坏。②庞安常:宋代蕲水人,世代从医,颇有名气。③王逸少: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④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

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

A.解衣欲睡随心所欲欲擒故纵

B.月色入户家喻户晓夜不闭户

C.念无与为乐者念念不忘一念之差

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异乎寻常寻根究底

26.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无一字写月却处处写月,被世人称之为写月的传神之笔,请自选角度赏析。

散文家梁衡曾经在文章中写道:“在他(苏轼)的一生中,无论得意与失意,他都不愁眉苦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