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第一章_第1页
旅游文化学第一章_第2页
旅游文化学第一章_第3页
旅游文化学第一章_第4页
旅游文化学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旅游文化研究简介本章内容明确教学目的提示教学重点与难点讲习课程布置复习题与参考文献

△1整理ppt本章内容、教学目的、重点与难点本章内容旅游文化研究历程概述旅游文化研究方法综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文化研究的历程及特点,熟悉旅游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路径,为进一步独立开展旅游文化研究奠定根底。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旅游文化研究的概况教学难点:旅游文化研究的方法△2整理ppt第一章旅游文化研究第一节旅游文化研究历程概述

第二节旅游文化研究方法综述3整理ppt第一节旅游文化研究的历程概述

一、国外的旅游文化研究概述二、国内的旅游文化研究概述

4整理ppt一、国外的旅游文化研究概述〔一〕国外的旅游文化研究历程国外的旅游文化研究最早兴起于欧美,成就斐然。由于资料有限,我们无法对国外旅游文化研究的历程精确分段,姑以20世纪70年代意识到旅游文化的存在为起点,将国外旅游文化研究分为20世纪70-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个时期。〔二〕研究特点首先,旅游文化研究以旅游者为中心。其次,旅游文化研究正为旅游研究的主导方向再次,轻理论重应用。5整理ppt1、20世纪70-80年代1978年,美国人类学家丹尼森•纳什提出“touristculture〞这一新的概念,并以此为关键词,分析了尼斯地区1763年至1936年贵族旅游文化的变迁。只是这个时期还很少使用,也未见专门界定。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旅游文化研究又向前推进一大步:一些学者不但把旅游作为文化现象来研究,而且试图为旅游创造的新文化——旅游文化作出界定。比斯克诺斯基认为:旅游文化为包含了“愉快的非日常生活方式、引人注目的礼节、以及追求等等,这些将那些假期中的人们限制在了一个团体中——旅游者〞(1989:37)在它的启示下,许多西方学者的目光开始从“旅游与文化〞转向旅游文化本身。20世纪70-80年代,西方虽掀起了严格意义上的旅游文化研究,旅游文化研究是以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的面目出现的,并未形成独立的学科。6整理ppt2、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进入90年代,西方的旅游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在论著方面,出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旅游文化研究成果。如尤瑞的?旅游者的凝视?〔1990〕、亚利·里德的?旅行者的心灵:从吉尔伽美什到寰球旅游?〔1991〕、杰姆·克勒福德的?旅行文化?〔1997〕、C.T.威廉斯的?旅行文化?〔1998〕等.在研究刊物方面,除加法利教授主编的?旅游研究年报?(1973年创刊)外、还出现了英国的?旅游管理?、澳大利亚的?JournalofTourismStudies?(1990年创刊)等一大批专业性强、内容全面深入的旅游文化研究刊物。而在学术交流上,更让中国同行羡慕不已:除了定期的旅游文化国际年会,各国、各地区还有为数众多的各类研讨会。目前,西方的旅游文化研究已蔚为大国,成为旅游研究的主流。7整理ppt英美旅游文化学家.尤瑞JafarJafari

JamesClifford8整理ppt旅游文化代表作(西方).9整理ppt二、我国的旅游文化研究概况〔一〕我国的旅游文化研究历程我国科学的旅游文化研究几乎与西方同时起步,严格说来只有二十多年,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成长、壮大、稳固四个阶段。〔二〕研究特点第一,集中于根本理论问题。第二,重视客体文化。第三,关注传统旅游文化。第四,艰难起步。10整理ppt1、萌芽阶段(1978--1983年)1978年,中国学者于光远提出了“旅游文化〞的概念,并把旅游文化理解为“旅游中的文化〞,这在中国尚属首次。“旅游文化〞的提出和理解虽然具有个人色彩,但在当时却很有代表性。1981年于光远?旅游与文化?一文,明确提出“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1983年林洪岱?论旅游业的文化特征?一文也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事业,是外事工作的一个方面;又是一项文化事业,它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两文开创了中国从旅游与文化角度研究旅游文化的模式。由于受当时社会环境和理论水平的制约,当时大多数人仍将旅游业视为“经济事业〞,有关旅游文化方面的研究总体上显得零散、浅薄,未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到1983年,甚至连“旅游文化〞这样的概念也未公开使用。因此,我们将该段划分为“萌芽阶段〞。11整理ppt2、成长阶段(1984--1990年)1984年,“旅游文化〞作为词条出现在同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卷?中,我国的旅游文化研究进入成长阶段。首先,理论研究迈向体系化、标准化。这一时期,国内涌现出一批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旅游文化学者,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有质量的学术著作和论文;旅游学界开始有组织地对中国旅游文化的理论根底以及一些根本概念内涵作准确科学的界定,并开始着手旅游文化的学科建设;旅游文化研究专业刊物也有所增加,改变了萌芽期仅有一二种刊物的窘境。其次,学术交流走向群体化。继1985年上海旅游学会率先开展了旅游文化的研讨活动之后,许多省、市在此期间已经成立或正酝酿成立旅游文化研究的社团组织,这标志着旅游文化的研究由游兵散勇式的单干研究开始走向集团军式的群体研究。在这一阶段,学界过多拘泥于对一些根本概念的梳理、定义,始终未能就旅游文化的理论根底达成共识。也缺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研究活动和机构,大局部的学术研究只能局限于区或部门之间。12整理ppt3、壮大阶段(1990至1999)进入90年代,我国的旅游文化研究发生了质的变化。其标志性事件是中国旅游文化学会的成立和“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的胜利召开,从此,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翻开了一页新篇章:第一,地方旅游文化研究轰轰烈烈。大区域旅游文化的研究;城市旅游文化的综合开发研究;旅游区的旅游文化研究。第二,旅游地文化变迁的研究得到重视。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机制的研究:第三,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研究进一步加强。丘振声〔1990〕、喻学才〔1995〕、张来芳〔1998〕、魏宏灿〔1998〕、束有春、焦正安〔1998〕、周思琴、方燕〔1998〕的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是上一个时期所不能比较的。第四,旅游文化逐步开始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明确自己的学科地位。旅游文化领域出版了几部具有相当影响的奠基之作:如郝长海、曹振华?旅游文化学概论?、马波的?现代旅游文化学?、谢贵安、华国梁的?旅游文化学?、沈祖祥的?旅游文化概论?。分支学科亦有建树。13整理ppt4、稳固阶段(2000至今)在旅游文化本体方面,关于旅游文化的定义、结构、特点等仍在探讨,但已不如上一阶段热烈。邹本涛、谢春山、李学江、桓占伟、吴莉淳〔2002〕、于行行〔2005〕、郑焱、陈岗等研究较为突出。旅游文化资本化运作是本阶段一个全新的课题。庄志民从旅游二元一体的意象架构角度解析了文化资本运作在旅游业中的应用。迟静圆、孙厚琴从文化资本的融通、转换、配置、积累、扩张和增值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旅游文化资本化的运作过程,李映洲、刘素平、邱扶东的研究亦有特色。旅游文化建设是旅游文化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本阶段该领域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邹本涛、夏建国、李建军、郑兴盛等研究。本阶段国内对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个角度展开的。本阶段国内学者对传统旅游文化的研究,集中在古代旅游典籍中的旅游文化、古人旅游思想观念、中国旅游文化史等三个方面。本阶段旅游文化研究除上述专门性论著外,还出现了几部原创性高、综合性强的旅游文化著作。喻学才的?旅游文化?、章海荣的?旅游文化学?、郭少棠的?旅行:跨文化想象?、邹本涛、谢春山的?旅游文化学?。14整理ppt中国旅游文化学家.谢贵安沈祖祥喻学才章海荣马波15整理ppt旅游文化学代表作(中国).16整理ppt第二节旅游文化研究方法综述

一、西方的旅游文化研究法概述二、我国的旅游文化研究法概述17整理ppt一、西方的旅游文化研究法概述目前国外还没有发现专门用来探讨旅游文化研究方法的文章和专著。通过西方对研究旅游文化的过程,其方法可见一斑。国外旅游文化学开展初期,由于受到当时日益成熟的人文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的影响,旅游学术研究的方向发生了变化,由单一学科的纵向研究开展到跨学科比较研究,如SheldonAnnis(1976)将环境学借用到旅游文化中来。90年代以来,国外旅游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综合所发表的一些文章,其研究方法除了上述讲到的跨学科交叉研究之外,比较研究方法也早已引入到旅游文化研究中来,如T.C.ChangandBrendaS.A.Yeoh(1999)将亚洲文化(以新加坡为例)与西方文化作了比照研究。此外,Briassoalis(1991)引如了“投人一产出分析〞的研究方法。StephenClift,MichaelLuong(2004)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旅游文化主体的性别、职业作了调查研究。特点:旅游文化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较少,这与其在研究上一贯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有些不符。18整理ppt二、我国的旅游文化研究法概述王晓琳以“1994_2007年〞为时间跨度,以“题名〞为检索项,“旅游文化〞为检索词,“精确〞检索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的554篇论文为主要研究样本。并采用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sis)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类、分析。认为,截至目前为止,旅游文化研究主要采用了9种研究方法。其中,应用最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