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题专项突破训练(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题专项突破训练(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题专项突破训练(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题专项突破训练(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题专项突破训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题专项突破训练

可持续发展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浙江省K县及周边区域略图图2为该区域内某气象站统计资料。

材料二K县将全县划分为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发展三类空间,其中农业生产空间的功能定位是

保障农林业产品环境安全等。下表为K县2004年、2016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公顷),近年来,K县

的生态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绿色有机农产品已经走向了世界°K县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1.5:37.8:50.6,

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0.2:36.1:53.7»

年份总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园艺其他

2004年322331867857968506909

2016年3088813537675818448749

材料三沼气是有机物质过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可燃气体,人工沼气池的温度条件为10℃-60℃,最经济

的温度条件是35℃,K县利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等为人工沼气池供暖以营造微生物发酵的适宜温度,达

到增收沼气的目的。沼渣、沼液经过处理可作为肥料无害原因,沼液还能为农作物防虫治虫。

(1)说明K县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2)从社会经济角度简述K县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3)简要分析K县生产沼气的气候条件。

(4)基于生态农业说出K县可发展的第二、三产业。

【答案】(1)可能导致森林(植被)破坏。该地地形起伏大,降水量大,可能引发水土流失;化肥农药使用

量可能增加,引发河流、湖泊水污染加剧。

(2)政策对环保的要求提高;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农产品消费状况的变化;销售市场范围的变大;交通运

输条件的改善

(3)全年大多数月份均温高于10C,夏季高温,利于微生物发酵生产沼气;冬季气温较低,降水天多(光照

条件较差),不利于太阳能供暖(需空气源热泵等其他设备供热)增温生产沼气。

(4)利用优质农产品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利用绿色农产品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利用农场和优良生态环境发

展旅游业(农家乐度假、农场体验等)。

【分析】本题以浙江省K县及周边区域略图及该区域内某气象站统计资料为背景材料,涉及农业发展引发

的问题、农业区位因素、沼气开发、农业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

的迁移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详解】(1)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导致滥砍滥伐,植被破坏;读图1浙江省K县及周边区域略图可知,

K县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读图2该区域内某气象站统计资料,可知本地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所

以K县过度发展种植业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以及旱涝灾害加剧。此外,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导

致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引发河流、湖泊水污染加剧,引发生态环境恶化。

(2)从材料“近年来,K县的生态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绿色有机农产品已经走向了世界''表明K县的农业

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销售市场范围的变大;同时从表格内容可分析出K县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经

济附加值高的水果、蔬菜、花卉园艺,这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

高,我国农产品消费状况、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K县农业的变化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政策因素也

在变化。

(3)依据材料可知,“人工沼气池的温度条件为10℃-60℃”,浙江K县属于南方,从图2气温曲线可分析

该地全年大多数月份均温高于10℃,气温较高,有利于沼气发酵,在自然状态下,一年中有9个月的时间

能利用沼气,生产沼气的时间长条件,尤其是夏季高温,利于微生物发酵生产沼气,但冬季气温较低,且

降水天多,造成光照条件较差,不利于太阳能供暖增温生产沼气。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材料三的信息,可推测K县可利用优质农产品开展食品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业,利

用农场和优良生态环境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等较合适。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11月19日上午宜昌市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被生态环保部授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百里荒曾是矿区和水库移民安置区,古时曾用“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深

刻描绘“百里荒”的贫痹程度,上世纪80年代国家在此建立“北羊南养”试验基地,建起万亩草场。2020

年4月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开始建设,大力挖掘乡村“宝藏”资源,形成“山上畜牧、山腰果蔬、山脚

粮油”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格局,使曾经的“百里荒”正加速实现“百里旺”。

材料二下图为“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略图及其景观照片”。

(1)简述百里荒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

(2)解读“山上畜牧、山腰果蔬、山脚粮油”绿色循环农业产业格局。

(3)说明宜昌市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所践行的可持续发展内涵。

【答案】(1)地形崎岖,降水多且集中,淋溶作用强,水流失严重;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湿热,生

物循环旺盛,土养分不易积累;植被稀疏,枯枝落叶少,有机质补给少。

(2)山地上草场适宜发展畜牧业;在半山腰处进行果树种植,发展经济作物;山脚下适宜种植粮食、油料作

物;充分利用山体的垂直优势,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选择适合的农业作物。

(3)“山上畜牧、山腰果蔬、山脚粮油”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格局,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

【分析】本大题以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略图及其景观照片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可持续发展、农业、±

壤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提高相关知识的迁移应

用素养。

【详解】(1)百里荒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淋溶作用强,降水对土壤进行冲刷,并带走营养物

质,水土流失严重,当地气候湿热,适宜生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大量吸收土壤养分,但枯枝落叶少,对

土壤养分的补给较少。

(2)山地上草场广布,牛、羊散落在山地草场里喂养,其粪便用来滋润土壤,为草地提供养分。半山腰处

地势陡峭,水土流失严重,果树的种植,一方面提供经济作物,另一方面增加了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护坡。

山脚下地势较低,较为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3)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试验区针对当地的自然

条件,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涵义是: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

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

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这一代不要为自己的发展

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产业的发展,为当地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当地人

增加收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绿色循环的产业发展既满足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又为后代人的发

展提供便利。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个缺油少气的国家,能源使用曾经长期依赖石油进口。据统计,瑞典

人均能源消费量约270千克/年,为世界第一。世界性石油危机爆发后,瑞典依靠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生物质

能、水能、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其可再生能源以生物质能为主,生物质能是以农业废弃物、采伐剩余

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为原材料制成。在短时间内成功将进口依赖型能源结构调整为可持续性“绿

色能源”结构。图1示意2017年瑞典能源消费构成,图2为瑞典水电站和森林资源分布图。

(1)分析瑞典利用本国资源开发“绿色能源”的优势条件。

(2)说明瑞典调整能源结构带来的积极影响。

(3)请结合瑞典清洁能源政策对我国实施绿色发展的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瑞典森林覆盖率高,林业、造纸业发达,生物质能原料丰富;降水丰富,河流众多,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国土大部分位于西风带,风能资源丰富;资金充足,技术雄厚,市场需求大,有利于发展

核电。

(2)对本国:压缩石油等能源进口,减少开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延长产业链,创造新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实现循环经济,减轻环境污染。对世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3)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加大资金投入,研发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

制定税收、补贴等政策,鼓励绿色产业发展。

【分析】本题以瑞典能源消费构成及瑞典水电站和森林资源分布图为材料,涉及能源消费结构、清洁能源

开发的区位条件、清洁能源开发带来的影响及发展策略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创新情境解决实际地理

问题的能力。

【详解】(1)材料提及,瑞典依靠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水能、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从瑞典资

源分布图可以看到该国山地中其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植被茂密,可促进该国林业及造纸业等相关产业发

展,生物质能原料相对较为丰富;该国西部为大西洋,东部为波罗的海,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该国降水

较为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到山地中有大量河流分布,河流落差相对较大,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为

丰富;同时该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西风带,其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瑞典属于发达国家,其经济基础相对

较好,资金技术相对较为雄厚,该国对能源的需求较大,核能相对较为稳定,该国具备开发核电的能力。

(2)材料提及瑞典是个缺油少气的国家,能源曾长期依赖石油,在石油能源危机后,该国调整能源结构,

从能源消费结构图可以看到,该国开发了水能、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本题能源结构的调整所带来的影响

要从本国和世界两个角度回答。对本国而言,由于枳极使用生物质能、核能、水能等新能源,可减少对石

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进口压力,从而有效的减少政府开支;积极开发新能源,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

然资源,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带动就业,增加收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减少化石能源的

使用,增加新能源的使用,也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减轻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对于世界而言,积极开发

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能够有效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一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3)瑞典能源结构调整、发展可持续性的绿色能源结构等调整经验,我们可以从能源结构的调整、新能源

的开发等方向,促进能源绿色发展。要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积极开发新

能源和清洁能源;同时要加大相关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研发清洁能源,发展节能技术,促进资源优化利用;

同时要提高公众的绿色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从政府角度来看,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

善相关的税收、补贴等政策支持,鼓励绿色产业发展。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包山村地形以山地为主、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大,世代都靠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

来维持生活,结果越种越穷。为脱贫致富,该县包山村村民在政府指导下引种澳洲坚果(原产于澳大利亚

的东南部热带雨林中,属乔木),后又在坚果树下套种咖啡(咖啡树原是热带雨林下的植物,常绿灌木或小

乔木,需要静风、荫蔽及湿润环境的习性),近年来为巩固脱贫成果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当地农民又在林

下养起了山地生态鸡。依靠“坚(坚果)咖(咖啡)鸡(生态鸡)”立体种养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和乡村振

兴的新路。

(1)分析该村以前“越种越穷'’的原因。

(2)说明农民采用“坚咖鸡”立体种养模式的好处。

(3)“坚咖鸡”模式对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有何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该村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大;世代种植玉米导致水土流失越来越严

重,使得土地越来越贫瘠,产量越来越低(越种越穷)。

(2)与澳洲坚果套种,为咖啡生长提供静风、荫蔽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农树农药喷

洒和生态鸡的饲料喂养,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劳动时间;生态种养模式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有利于提

高市场竞争力;产品多元化,提升应对市场波动的抗风险能力。

(3)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理念,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实现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实现脆

弱自然环境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启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

【分析】本大题以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包山村脱贫致富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农业可持续发展

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根据材料“包山村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集中;世代都靠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来维持生活,植被破坏,导致水土

流失越来越严重,土壤退化,使产量越来越低,故越种越穷。

(2)根据材料“咖啡树原是热带雨林下的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需要静风、荫蔽及湿润环境的习性”,

可知与澳洲坚果套种,高大的澳洲坚果为咖啡生长提供静风、荫蔽环境;当地农民又在林下养起了山地生

态鸡,使农产品多元化,提升应对市场波动的抗风险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也提高土地利用率;生态鸡可

以吃虫,粪便可以提供肥力,可减少农树农药喷洒和生态鸡的饲料喂养,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时间;

农药的减少,优越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3)当地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进行“坚咖鸡”模式,启示着应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理念,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实现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改变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减少过度使用,经济与生态

兼顾,实现脆弱自然环境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启乡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藏粮于地”,目的是要保护好现有耕地,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粮食稳产高产。“藏粮于技”,

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

近年来,吉林省梨树县致力于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推广玉米秸秆覆盖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成功探

索出一种新的耕作方式,被称作“梨树模式”。该模式研制出的免耕播种机具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清理桔秆、

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目前梨树县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6%,实现了“藏粮于地、藏

粮于技”。

摄至2022年4月13日,我国国家级育制种基地达到216个,覆盖了粮棉油糖果菜茶等重要农作物。

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下两图梨树县地

理位置和河西走廊种子生产基地分布图。

瓜州

~敦

,个人

二流

高个山脉

=个个

公―铁路

O城

■玉米制种基地

瓜果花卉*啤酒大麦

制种基地制种基地

125°E

(1)从气候角度评价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的条件。

(2)“梨树模式”的核心是秸秆覆盖返田。说明“梨树模式''对改善当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影响。

(3)从“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的角度,说明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

【答案】(1)有利条件:夏季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生产优质种子;气候干燥(光照

强),利于种子的晾晒和存储;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化肥、农药使用少。

不利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灌溉水源不足;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可育种时间短。

(2)秸秆覆盖可减弱风蚀和水蚀作用,减少土壤破坏,减轻黑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秸秆还田利于增加土

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减轻土壤污染;秸秆还田大幅降低其焚烧数量,减轻大气污染。

(3)“藏粮于地”:我国人多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粮食供给压力大;有些地区过度占用耕地及耕地污染、

退化问题严重,粮食安全风险大;保护好耕地资源,确保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利于保障粮食安全。

“藏粮于技”:目前我国农臼单产较低,抗风险水平差。农业生产技术可提高农田生产力,抵御灾害能力,同

时培育良种,提高亩产,利于保障粮食安全。

【分析】本题主要以吉林省梨树县的“梨树模式''为材料,考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的条件、查秸秆覆盖返田对

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粮食安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1)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的条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作答,属于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结合图

文信息可知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有利条件:河西走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夏

季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利于生产优质种子;温带大陆性气候,气

候干燥(光照强),利于种子的晾晒和存储;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化肥、农药使用少,产

品品质好;不利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蒸发旺盛,灌溉水

源不足,成为农作物生长限制因素;纬度高,冬季气温低且冬季较长,可育种时间短。

(2)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等;材料指出,梨树模式,的核心是秸秆覆盖返田,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秸秆还田利于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减轻土壤

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秸秆还田大幅降低其焚烧数量,减轻大气污染;在治理生态破坏方面:秸秆覆

盖可减弱风蚀和水蚀作用,减少土壤破坏,减轻黑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减少使用化肥;在缓解资源短

缺方面:秸秆覆盖返田有利于保水保埔,在干旱年份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增产效果明显。

(3)藏粮于技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即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性,我国耕地、淡水等资源相对紧张,农业

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偏低,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

粮食单产,保障我国粮食供给;藏粮于地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意义,即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性,我国目前耕

地资源不足,粮食增产压力较大,有些地区过度占用耕地及耕地污染、退化问题严重,粮食安全风险大;保

护好耕地资源,设立耕地红线有利于确保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构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生产与社会耦合发展,即山顶削弱建城,发展果

业和药材生态园;山腰构建草(根系多而浅)灌(根系少而深)复合生态系统;山下适当治沟造地发展现

代农业;小流域源头科学建设水库,为山上药果园区和现代农业提供滴灌水源,从而形成黄土高原丘陵沟

壑区山水林田湖生态景观格局。下图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三元景观模式示意图。

(1)说明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削加建嫄的理由。

(2)分析在山腰与沟坡进行植被建设时,选择草本、灌木结合的原因。

(3)请为药果复合生态园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黄土弗地表起伏较大,削期建嫄,降低地表坡度,减轻地表径流侵蚀;有利降水及地表水下渗,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利于施工,难度小;增加耕地面积且方便田间耕作;地势

较高,光照充足,有利发展林果药材种植,增加经济收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2)草本和灌木需水少,易于成活;草本植物主要为须根系,根系数量多,相互交织成网:灌木主要为直根

系,根系少,扎根较深,有利于稳固表土,所以草灌相结合,更利于保持水土。

(3)选择优质、高效、高产和生态安全的农业品种;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对农产品深

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农业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

设,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增加经济收入。

【分析】本大题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治

理措施、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削卯建嫄的理由可从削期建嫄的可行性和削即建嫄后的社会经济生

态效益等角度进行分析。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利于施工,削即建嫄难度小。黄土高原地区面临重要的

生态环境问题是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起伏较大,流速较快,加剧了水土流失。削血建城后,可降

低地表坡度,减轻地表径流侵蚀;有利于降水及地表水的下渗,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削卵建嫄后,嫄

面面积较大且地形较为平坦,可增加耕地面积,方便田间耕作:嫄面地势较高,光照充足,有利于当地发

展林果药材种植(药果复合生态园),增加经济收入,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

(2)本小题可从草本灌木植被相较于乔木的优点和草本灌木植被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首先,相对于乔木,

草本和灌木,需水量少,易于成活。草本植物主要为须根系,根系数量多,相互交织成网;灌木主要为直

根系,根系少,但扎根较深,有利于稳定表层土壤,故草灌结合更有利于保持水土.

(3)本小题可从药果的品种、生产过程、加工及产业链的延长、品牌建设和当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

进行分析。首先应选择优质、高效、高产和生态安全的药果品种。此外,在生产过程当中,应减少农药化

肥使用量,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药果收获后,可对药果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

大宣传,形成农业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当地而言,可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循

环经济。同时可依托药果复合生态园,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增加经济收入。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1月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在北京开幕,主题为"竹藤——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中

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4-6年即为品质较好的成熟材,砍伐后可促进出笋长新竹,一次种植可

永续利用。竹材从光合作用、生长发育、采伐收获、原料仓储、高效利用直至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的全生命

周期,就是碳汇的全过程,即竹材碳足迹。目前我国竹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人均竹产品消费量远低于国际

水平。通过碳足迹引导我国竹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大势所趋。图左示意竹林(以毛竹为例)碳储量随时间的

变化(以1公顷为例),图右示意竹业碳足迹。

碳足迹

CO+HO

22CO2+H2O

(1)与塑料产品相比,指出竹材的优势。

(2)从工业区位角度,说明竹林定期择伐的原因。

(3)结合材料,请从竹材加工角度提出我国竹产业碳足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答案】(1)竹材生长周期短,更新快,可再生;生产过程中能耗少,碳(等污染物)排放少;竹材可降解,

对环境影响小。

(2)竹林4〜6年即为成熟材,作为竹加工工业的原料品质优;定期择伐可促进竹林更新,为竹加工工业提供

稳定充足的竹材资源(原料)。

(3)实现规模化经营(扩大竹产品产量和种类),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市场,提高碳在竹产品中的储量;

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竹产品质量,延长产品寿命,延长碳在产品中保存的时间;减少加工过程中的竹料浪

费,提高竹材资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废弃竹产品部分回收再加工利用,起到增加碳汇的效果。

【分析】本题以竹林碳储量随时间的变化图及竹业碳足迹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竹材的优势、竹林定期

择伐的原因、我国竹产业碳足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

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1)由材料“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4-6年即为品质较好的成熟材,砍伐后可促进出笋长

新竹.,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可知,竹材生长周期短,更新快,可再生;竹制品在整个生命周期都保持低碳

水平甚至负碳足迹,从碳汇过程来看,竹产品与塑料产品相比,碳足迹为负值,故此得出,生产过程中能

耗少,碳(等污染物)排放少;竹制品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由此可得,

竹材可降解,对环境影响小。

(2)工业区位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政策、个人

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等。结合材料“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

快的植物,4-6年即为品质较好的成熟材,砍伐后可促进出笋长新竹,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可得出,竹林4〜

6年即为成熟材,作为竹加工工业的原料品质优,且降低成本对环境造成影响小。由图中可以看出,正常经

营采伐竹林的碳储量最高,且在4-6年取得最佳碳储量,因此定期择伐可促进竹林更新,为竹加工工业提供

稳定充足的竹材资源(原料)并取得最佳的环保效果。

(3)竹材加工可持续发展主要采取加大竹产业代替塑料产业的规模,延长产业链,提高竹产品质量、提高

竹产品利用率及回收率等措施。主要措施包括:减少和淘汰塑料制品,鼓励发展竹产品,实现规模化经营

(扩大竹产品产量和种类)竹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市场,提高碳在竹产品中的储量,竹制品在

整个生命周期都保持低碳水平甚至负碳足迹,竹制品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

康。延长产业链,增加竹产品种类,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竹产品质量,延长产品寿命,延长碳在产品中保

存的时间,开发出诸如,竹吸管、小径竹缠绕管和竹浆模塑包埋盒等产品。减少加工过程中的竹料浪费,

提高竹材资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从而提高利润,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废弃竹产品部分回

收再加工利用,起到增加碳汇的效果,同样起到提升综合效益的作用。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是指介于平原都市人口密集区(人文过程主导)与高山自然保留区(自然过程

主导)之间,承载着中小城镇与乡村、山区耕地、森林与草原等地域类型的地理空间。在不同时期,该空

间开发格局的变化导致山区人文自然交互格局呈现动态变化,如城镇扩张引发城镇人口增加、建筑用地扩

张、占用耕地、林草地面积减少,驱动人文性增加、自然性减弱。下图为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示意图。

(1)从人文自然交互角度,概括三个表征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人文性与自然性变化的指示指标。

(2)推测乡村空心化导致的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人文性与自然性变化,并简述其变化过程。

(3)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人文性与自然性的动态平衡?请从生活、

生产、生态三方面提出合理措施。

【答案】(1)①人文性的指示指标:人口密度;②自然性的指示指标:植被覆盖度;③人文自然交互性的指

示指标:土地利用强度/变化。

(2)变化:人文性减弱、自然性增强。

变化过程:乡村空心化引发乡村人口外迁/乡村人口密度减小/乡村人口规模缩小,进而导致耕地搭荒、森林

草地植被覆盖增加,驱动人文性减弱、自然性增强。

(3)生活方面:改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和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幸福指数,

吸引农村人口回流。

生产方面: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禁无序开垦;鼓励发展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农业多种经营;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生态方面: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提高森林覆盖率。

【分析】本大题以山区与平原过渡地带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乡村的土地利用和空间

结构,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

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图文材料可知,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是承载着中小城镇与乡村、山区耕地、森林与草原等

地域类型的地理空间。城镇扩张引发城镇人口增加、建筑用地扩张、占用耕地、林草地面积减少,驱动人

文性增加、自然性减弱。反之城镇的收缩,城镇人口数量的减少会使得自然性增强,人文性减弱。具体表

现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所以土地利用方式是人文自然交互型指标;山

区过渡性地理空间介于平原都市和高山自然保留区之间,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人类

的生产和生活依赖自然资源,人口越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大,人地矛盾就越突出,因此,人文性指

示指标为人口密度;退牧还草,森林保育,耕地摆荒,会使得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的植被增加,自然性上

升,因此植被覆盖度是自然性的指示指标。

(2)乡村空心化是指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的“人走屋空”以及新建住宅向外围延展、村落用地规模扩大、原

宅基地闲置弃用的一种不良演化过程。乡村空心化引发人口外迁,导致乡村人口数量减少,人口密度降低,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弱,使得耕地擦荒,植被恢复,林地草地面积增加,使得当地自然性增强,

人文性减弱。

(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目的是吸引城市人口回流到乡村助力乡村发展,会使得山区过渡性地理空间人文性

回升,要想实现人文性与自然性的动态平衡,要在人文性增加的同时,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使得自然

性不减弱,甚至增强。人文性增加,需要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吸引城市人口回流。在生活方面,改善教育、

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和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幸福指数。在生产方面,提供就业

岗位,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发展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农业多种经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提高

农民经济收入。保护自然环境,需要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一

方面在生产上: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严禁无序开垦.在生态上提倡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退

耕还林、还草,进行森林保育,提高当地的森林覆盖率。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其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身居沙海,戈壁环

绕,干旱少雨,绿洲仅占总面积的4.5%,素有“戈壁绿洲”、“沙漠明珠”之称。全市总人口18万,经济

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举世闻名的莫

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

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

鸣山大枣是敦煌八大怪之六,以个大味甘、营养丰富著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

磷、铁等营养物质,药用价值极高,是补血、益气、养肾、安神之佳品。大枣宜制干枣和酒枣,敦煌酒枣

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欢。下图是敦煌及周边地区地形图。

(1)结合图文信息,简析敦煌发展的区位条件,并说出敦煌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2)被称为“文化瑰宝”的莫高窟虽屹立千年,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试分析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

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结合该地自然环境,指出敦煌鸣山大枣品质优良的区位条件。

(4)为积极参与到我国“一带一路”的经济建设中,作为古代“丝绸之路”重镇的敦煌大有作为。试列举敦煌促

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答案】(1)区位条件:①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连接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位置优越独特;②党河流经,

位于河流沿岸绿洲地带,地形平坦,有丰富的水源;③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④矿产资源丰

富,农产品资源特色鲜明。限制性因素:水源。

(2)有利条件: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

各具特色的旅游地;旅游资源的集聚状况和地城组合状况好,旅游价值高。

不利条件:距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较远,市场距离大,只有一条铁路,且又不能直接到达目的地,其交通

位置及通达性不好;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地区接待能力差;莫高窟洞窟多粉沙、泥质,易风

化、侵蚀,洞虽多,但面积小,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有限。

(3)区位条件:①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大枣的品

质好;②祁连山冰雪融水的灌溉,水源清洁,矿物质含量高(水质好);③该地发展绿洲农业,沙漠土壤少,

无污染;④该地重工业相对落后,环境污染少。

(4)措施:①“•带一路”建设的宏伟构想,为敦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②利用气候资源独特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③合理发展采矿业、矿产品加工业、延长产

业链,增加附加值;④利用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控制旅游规模,提高服务质量;⑤严

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⑥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经

济的同时注意合理用水,注意生态保护,防治荒漠化等。

【分析】本题以“一带•路''和敦煌及周边地区地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区位因素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

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敦煌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连接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位置优越独特:对

于干旱的西北地区来说,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党河流经敦煌,位于河流沿岸绿洲地带,地形

平坦,有丰富的水源;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矿产资源丰富,农产品资源特色鲜明。敦煌属

于温带大陆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水源成为限制性因素。

(2)敦煌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尤其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

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地;旅游资源的集聚状况和地城组合状况好,旅游价

值高,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但也存在不利因素:敦煌深居内陆,距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较远,市场距离大;

只有一条铁路,且又不能直接到达目的地,其交通位置及通达性不好;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不发达,

地区接待能力差;莫高窟洞窟多粉沙、泥质,易风化、侵蚀,洞虽多,但面积小,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有限。

(3)鸣山大枣品质优良与当地气候、水源、土壤等条件密不可分。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

性气候,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大枣的品质好;河流补给来自祁连山冰雪

融水的灌溉,水源清洁,矿物质含量高(水质好):该地发展绿洲农业,沙漠土壤少,无污染;该地重工业

相对落后,工业排放废气少,环境污染少。

(4)结合“一带一路’'时代背景分析,敦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处理好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要实现

农业、工矿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回答本题需要在农业、工矿业、旅游业等方面书写出具有地

理语言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可采取以下措施:①"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构想,为敦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

的历史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经济:②利用气候资源独特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③合理发

展采矿业、矿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④利用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控

制旅游规模,提高服务质量;⑤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⑥注意保护生态

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合理用水,注意生态保护,防治荒漠化等。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6月5日,国务院同意对烟台市41万人口的蓬莱市和4.1万人口的长岛县双双撤销,

合并设立为烟台市蓬莱区。原长岛县(见下图)是一个由151座岛屿(为辽东半岛至山东半岛之间的庙岛

群岛的一部分)组成的县,境内最高的岛屿海拔202.8米,最低的岛海拔7.2米。

材料二:“收缩型城市”就是那些人口正在不断减少的城市。原长岛县在2011年到2018年期间,有

大量人口流失,实际生活的人口至少下降了30%左右,成为收缩型城市。

(1)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除了海水的盐度外还需考虑海水的温度和杂质等因素。图中渤海海水盐度比黄海小,

但海水密度却比黄海大,请分析渤海海水密度较大的原因。

(2)据图文材料推测原长岛县成为“收缩型城市”的可能原因。

(3)图中长岛被称为“中国夏威夷”,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4)长岛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请你为长岛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渤海为内海,汇入渤海的河流泥沙多(或黄河汇入大量泥沙),杂质多;渤海与黄海交汇处岛屿

多,相对封闭,与外海交流弱,河流带来的泥沙难以向外海域扩散。

(2)长岛县为岛屿组成的县,属低山丘陵,平原面积小,岛上淡水不足等,环境承载能力低;部分岛屿海拔

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可能被海水淹没,生存空间变小。

(3)四周环水,由多个岛组成;受海洋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舒适。

(4)控制好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进行一定的生态移民;注重保护环境,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文化教育等

功能;适当发展旅游等对其生态影响小的产业。

【分析】本题以长岛县及其附近区域为背景,考查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可持续发展措

施等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

般。

(1)

结合所学可知,一般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大。而图中渤海海水盐度比黄海小,但海水密度却比黄海大,

说明主要是受到温度或杂质因素的影响。结合所可知,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两个海域的

纬度差别不大,故温度差异不大,所以其密度差异主要是由于杂质导致。读图可知,渤海为我国内海,有

多条河流在此入海,导致汇入渤海的河流泥沙多(或黄河汇入大量泥沙),杂质多;其次由图可以看出,渤

海与黄海交汇处岛屿多,相对封闭,渤海海峡通道较为狭窄,导致渤海与外海交流弱,河流带来的泥沙难

以向外海域扩散,使得渤海的密度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2)

结合材料知,“收缩型城市”就是那些人口正在不断减少的城市,即分析该地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某地的人

口数量除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环境承载力的制约,该地位于一个小岛上,环境承载力是

导致这个地方人口不断减少的主要因素,由于长岛县为岛屿组成的县,属低山丘陵,平原面积小,岛上淡

水不足等,环境承载能力低;除此外,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导致该地本来就小的岛屿面积进

一步缩小,导致该地人口持续减少,形成“收缩型城市

(3)

长岛被称为“中国夏威夷”,说明其与夏威夷有相似之处,夏威夷是太平洋上的群岛,结合图文材料可知,长

岛四周环水,由多个岛组成,与夏威夷类似;由于是四面环海的岛屿,受海洋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气候舒适,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故被称为“中国夏威夷

(4)

长岛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控制好人口规模,因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人口过多必然带来环

境问题,要进行一定的生态移民,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注重保护环境,充分发挥其作为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和文化教育等功能,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最后还可以适当发展旅游等对其生

态影响小的产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包容性绿色增长是一种强调增强社会包容性和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性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基于福利

经济学范畴,包容性绿色增长是一种以增进当代人和后代人福祉为根本目标的经济增长模式。采取端权法

(数值越大,则表明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越高)进行测算。下图为长江经济带2011年和2016年城市

包容性绿色增长分布图。

长江经济带

2011年

||0.0000〜0.0513

I10.0514-0.2242

・0.2243~0.3777

080160320480640m■■0.3778-0.6174

■0.6175-0.9246

长江经济带

2016年

I10.0000-0.0608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