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霸推荐动量与能量综合应用知识体系梳理优秀同龄人的陪伴
让你的青春少走弯路动量与能量综合应用部分是选修3-2的重点内容,主要考察内容就是多过程问题的应用,同学要重视条件和特点,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题型巩固。使用说明-内容说明01目
录梳理知识体系CONTENTS02解决经典问题实例PA
RT
1梳理知识体系DREAMOFTHEFUTURE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大
致
框
架突破一ꢀ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解题时的技巧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知识点二“子弹击中木块模型”问题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大
致
框
架1.动量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动量的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突破一ꢀ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解题时的技巧能量的观点: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这两个观点研究的是物体或系统在运动变化所经历的过程中状态的改变,不对过程变化的细节做深入的研究,而只注重运动状态变化的结果及引起变化的原因。简单地说,只要求知道过程始末状态的动量式、动能式以及力在过程中的冲量和所做的功,即可对问题求解。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大
致
框
架2.利用动量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矢量表达式,它们可以写出分量表达式;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是标量表达式,没有分量表达式。(2)从研究对象上看,动量定理既可研究单体,又可研究系统,但高中阶段一般用于研究单体。突破一ꢀ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解题时的技巧(3)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规律,它们研究的是物体系统。在解答力学问题时必须注意动量守恒的条件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在应用这两个定律时,当确定了研究的对象和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后,可根据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解的未知量,选择研究的两个状态列方程求解。(4)中学阶段凡是可以用力和运动的观点解决的问题,用动量的观点或能量的观点也可以求解,且用后者一般要比用前者更简便。若涉及曲线运动(a恒定)、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碰撞等,一般不考虑用力和运动的方法求解。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大
致
框
架1.“子弹击中木块模型”,不管子弹是否击穿木块,由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在子弹的运动方向动量守恒,即mv0=(m+M)v(未击穿时)知识点二“子弹击中木块模型”问题mv0=mv1+Mv2(击穿时)2.“子弹击中木块模型”中各力做功情况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木块中,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而未穿出,木块与子弹的共同速度为v,木块滑行x木过程中,子弹与木块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则F对子弹做的负功WF=-Fx子F对木块做的正功W′=Fx木F对系统(子弹和木块)做的功W=WF+W′=-F(x子-x木)=-Fx相对即摩擦生热的功能关系:Q=Ff·x相对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大
致
框
架反思总结在研究系统内物体的相互作用时,必须同时考虑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否则问题往往会难以解决。知识点二“子弹击中木块模型”问题(1)动量关系一般是系统动量守恒(或某一方向动量守恒)。(2)对于能量关系,若系统内外均无滑动摩擦力,则对系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3)若系统外部不受摩擦力,而内部有滑动摩擦力,则对系统应用摩擦生热的功能关系:Q=Ff·x相对=E系统初-E系统末。当然也可以分别对两个物体使用动能定理求解,只是过程繁琐些。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知识树原图PA
RT
2利用知识体系框架来解题此部分务必观看视频讲解DREAMOFTHEFUTURE经典例题1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A.燃料推动空气,空气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B.火箭发动机用力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推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C.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排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D.火箭燃料燃烧放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答案解析1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了火箭的工作原理,要注意与火箭发生相互作用的是火箭喷出的燃气,而不是外界的空气。火箭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反冲运动,是火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从尾喷管迅速喷出时使火箭获得反冲速度,故正确答案为选项B。经典例题2(多选)手持铁球的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当他运动到最高点时欲提高跳远成绩,运动员应将手中的铁球(ꢀꢀ)A.竖直向上抛出ꢀꢀꢀꢀ
B.向前方抛出C.向后方抛出D.竖直向下抛出答案解析2答案解析:要提高跳远成绩,要么使运动员获得更大的水平速度,C选项可实现;要么使运动员延长运动时间,D选项可实现。经典例题3质量为M的火箭,原来以速度v0在太空中飞行,现在突然向后喷出一股质量为Δm的气体,喷出气体相对火箭的速度为v,则喷出气体后火箭的速率为(ꢀꢀ)A.(Mv
+Δmv)/Mꢀꢀꢀꢀꢀ
B.(Mv
-Δmv)/M00C.(Mv0+Δmv)/mD.(Mv0-Δmv)/m答案解析3答案解析:依题意可知,火箭原来相对地的速度为v
,初动量为p
=Mv
,000质量为Δm的气体喷出后,火箭的质量为(M-Δm),设气体喷出后,火箭和气体相对地的速度分别为v
和v
,则气体相对火箭的速度为:v=v
+v
,1122v
=v-v
,选v
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系统的末动量为:121p=(M-Δm)v
+Δm[-(v-v
)]=Mv
-Δmv,由动量守恒定律,有p=p
,1110则:Mv
-Δmv=Mv
,所以v
=(Mv
+Δmv)/M,故A正确。1100经典例题4答案解析4PA
RT
3回顾落实DREAMOFTHEFUTURE要点①动量和能量中主要应用的地方在求解多过程的问题中;②动量守恒问题中系统整体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0N则系统动量守恒;③动量和能量要结合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月、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宽带接入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控制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多变量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政法大学《乳品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全国粤教清华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3节《信息的处理》教学设计
- 西安外事学院《电子商务组织与运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专业外语(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气控制与PLC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2021解读
-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金刚经》课件
- 精密测量课程中的思政案例弘扬工匠精神助力科技强国
- 残疾人就业服务
- 传统的中国纹样与饰品设计
- 工业园区消防培训课件
- 供水管网项目背景
- 浅层高效气浮池技术说明
- 小学大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
- 《安全原理》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氮气能耗估算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