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导学案-高考统编版(2019)历史备考一轮复习_第1页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导学案-高考统编版(2019)历史备考一轮复习_第2页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导学案-高考统编版(2019)历史备考一轮复习_第3页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导学案-高考统编版(2019)历史备考一轮复习_第4页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导学案-高考统编版(2019)历史备考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主干知识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前提: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历史传统:13世纪设立议会,开始有限制王权的习惯。(2)经济基础: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3)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受到斯图亚特王朝迫害。2.过程(1)爆发: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议会军获胜后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2)曲折:建立共和国后,统治者争权夺利不断,政局动荡,查理二世乘机复辟。(3)结果: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3.特点:通过宫廷政变的形式为资产阶级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和平夺权。正确认识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1)“光荣革命”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2)“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向其他阶级妥协的结果”,这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力量不足以完全清除封建势力决定的,这个结果是符合英国国情的。(二)确立过程1.1689年《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1)内容: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2)意义: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权利法案》颁布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英王都掌握着行政权,有权任命首相和内阁大臣,一直到19世纪中期,英王才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2.形成责任制内阁(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1)形成: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2)内容: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3)结果:国王真正“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责任制内阁的两层含义(1)集体负责,即在大政方针问题上,内阁对外是一个整体,阁员与首相共进退。(2)内阁对议会负责,其主要表现就是,一旦内阁失去议会的多数支持,就应集体辞职。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2)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但处于“统而不治”地位,作为国家象征地位更为突出。(3)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首相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三)影响影响政治《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障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对外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中期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文化相对宽松的环境推动科技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等二、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建立(一)背景1.1781年,美国打败英国殖民军队;两年后,英国承认美国独立。2.独立战争后松散的邦联制不适应资产阶级强化中央权力的需要。3.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为1787年宪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1.内容原则内容意义联邦制①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②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权分立体制①国会掌握立法权。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大权。③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相互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民主共和制总统和议员都由民选产生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宪法以及国会通过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规定对重要的、基本的问题保持一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图示美国政体的分权制衡原则2.地位: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3.评价(1)进步性: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为以后美国内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印第安人、黑人奴隶、妇女的选举权被剥夺。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1)在奴隶制问题上,间接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2)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3)性别歧视,妇女地位低下。(4)违背了《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实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影响两党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相互牵制,避免了当权的政党滥用权力,有利于选出更优秀的政治人才,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部分利益关键能力共研主题一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在近代西方率先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是与英国的历史传统紧密相连的。英国人虽然用革命的手段推翻了君主专制,但却用议会(法律)限制王权,因而用不流血的、渐进的方式来建立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凸显了人文关怀。无论是“光荣革命”、责任内阁制确立,还是两党制形成、1832年议会制改革,都说明英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适应本国国情的政治民主化之路,推动了英国的崛起;其制度创新为近代西方许多国家所借鉴和效仿。真题透视(2020·浙江7月选考)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A.推翻了君主制度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试题亮点教材链接深层性“光荣革命”学科素养关键性历史解释——对题干材料中的“选择”进行解释盲区突破精确性“光荣革命”保留了君主;催生了君主立宪制度,而不是民主共和;宗教改革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一语中的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光荣革命”,明确了国王权力来自议会,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议会控制下)的新政权,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试答]__B__深度研习1.英国“光荣革命”材料“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地位。这就把近100年来困扰英国不休的王权问题解决了: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光荣革命建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最高权力从国王一个人手中转交到贵族一批人手里,改变了英国的政体。光荣革命还留下了深刻的历史遗产: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以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探究]依据材料分析英国“光荣革命”的作用。[提示]“光荣革命”改变了英国政体,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光荣革命”是一场政治妥协,实现了两种对立因素相互兼容的历史运行模式和社会温和变革。2.英国君主立宪制[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图示信息进行解读。[提示]①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的混合体。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②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③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④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3.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内阁到责任内阁制,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渐进性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创新性内阁本是国王的咨询机构,光荣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2)趋势从专制到民主“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限制王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有利于英国政局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人治到法治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成为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使国王的权力受到了法律的制约,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英国国王失去行政权,作为“统而不治”的君主逐渐成为国家的象征选举权不断发展完善1832年以前,英国只有少数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1832年以后,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选举制度。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选举共研主题二理性务实的制度设计——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美国创立的三权分立体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美国政治体制一度成为世界效仿的榜样。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美国的“三权分立”制都是建立在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之上的,具有优点和不足。民主政体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看它是否适应本国国情。我们必须坚持制度自信,反对盲目崇拜西方民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道路。真题透视(2020·全国Ⅲ卷)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A.赋予各州主权B.恢复邦联制度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试题亮点教材链接深层性美国宪法体系中的运行机制学科素养关键性历史解释——对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的主张和做法进行解释盲区突破精确性据材料“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说明限制各州权力;据材料“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说明麦迪逊主张加盲区突破精确性强联邦政府的权力且据所学制宪会议以后美国为联邦制;材料“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说明扩大联邦政府权力同时,还有规定地方的权力界限,中央与地方分权而治一语中的据材料“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反映出当时没有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制衡。而材料“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界定,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试答]__C__深度研习1.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材料一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斐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摘编自梁霄羽《极简美国史》等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五条规定:国会遇到两院各三分之二人数认为必要时,得提出本宪法之修正案,或应全国三分之二州议会之请求,得召集会议以提出修正案……下表是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序号批准时间条文节录41791年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搜查扣押之权利不得侵犯101791年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151870年第一款合众国或其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此前曾为奴隶之关系而拒绝或剥夺合众国公民之投票权221951年第一款无论何人,当选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次261971年第一款年满十八岁或十八岁以上之合众国公民之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关系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夺——据《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解读](1)解读材料一应抓住关键信息“自由与自治”,从中央政府部门、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来理解美国分权制衡政治运行机制的确立。(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不断修正,美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解读材料二要根据表格信息进行归纳,序号10、22的内容反映了国家权力制度的完善,序号4、15、26的内容反映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2.美国民主政体“分权与制衡”的表现解决联邦政府内部的权力结构立法权归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司法机关——最高法院。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不对国会负责。运行机制和主要原则是三权分立,即“分权与制衡”原则解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除宪法规定的归属联邦政府的权力外,其他权力归州政府。两套平行的政府分别选举产生,联邦和州之间构成了一种制衡解决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国会实行两院制,调和各州议员分配比例。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众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解决南方与北方的矛盾承认黑人奴隶制,奴隶人口按比例计算(即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两党制的分权制衡按照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美国国会和总统的竞选分别进行,两者的结果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执政党不一定同时是国会的多数党。多数党主导国会事务,少数党发挥制衡作用。两党相互制衡,互有竞争,监督力度加强学科素养英国的文官制度(1)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吏任用存在严重混乱和舞弊现象。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反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的自由主义者极力主张对官吏的任免制度进行改革。(2)1870年6月,以枢密院名义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以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从此建立了公开竞争考试的原则。后来经过不断的补充修正,文官任用制度逐渐完备起来。(3)文官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保证了一定的效率;文官不随内阁更迭而更换,有利于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局的稳定,也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创新视点押题]1.1870年6月,英国首相格拉斯顿颁布了文官体制改革的枢密院命令,确立了文官制度奉行“政治中立”的原则,规定在任的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入党派间的政治斗争。这一举措的实施()A.体现了议会对政党的监督B.阻滞了政党政治的正常发展C.说明政党斗争决定内阁政策D.有利于国家政治的有序运行解析:D由材料“文官制度奉行‘政治中立’的原则,规定在任的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入党派间的政治斗争”可知文官具有中立性,不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有利于国家政治的有序运行,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文官制度,并未提及议会,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政党政治,排除B项;“决定内阁政策”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学术在线素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外交委员会”,是一个完全依附于君主、辅佐君主处理外交事务及其他重要国务的秘密机构。到斯图亚特王朝后期,即1689~1714年间的威廉三世与安妮女王统治时代,内阁已成为一个公开的、合法的政治机构,并事实上承担着中央政府的职能,这标志着内阁制在英国的形成。——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创新视点押题]2.枢密院原来是英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构,但是“光荣革命”后,枢密院的权力不断下降,早已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荣誉机构。但英国人并没有废除它,英国内阁的重要文件都要以枢密院的名义发出。这表明当时英国()A.国王仍掌握国家行政大权B.政治变革尊重了历史传统C.国家治理效率相对低下D.内阁借助枢密院扩张权力解析:B“光荣革命”之后,已成为无足轻重的荣誉机构的枢密院还是被保留下来,并且以它的名义来发出内阁的重要文件,这是对原有历史传统的尊重,故选B项;由题干内容可知,当时内阁已经掌握了行政权,所以国王没有了行政权,排除A项;题干只是说枢密院被保留,成为发布内阁重要文件的标志性机构,未提到国家治理的效率问题,排除C项;由题干中枢密院已经成为无足轻重的荣誉机构可知,英国内阁的权力应该大于枢密院了,排除D项。集训通关[真题练]1.(2021·湖南高考)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据其主观判断来审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据此可知,美国()A.国会地位在这一时期高于最高法院B.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一次内部调整C.最高法院可利用自由裁量权压制政府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解析:B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三者之间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故“高于”“压制”的说法错误,排除A、C两项。由题干中的“国会通过”“赋予最高法院……自由裁量权”“最高法院……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等信息可知,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是对三权分立体制的内部调整,有利于三权分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故B项正确,D项错误。2.(2020·江苏高考)美国1787年宪法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司法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1789~1795年在任)情愿回纽约去当州长,也不愿意继续留任。据此判断,当时美国()A.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

B.最高法院未获得各州认可C.联邦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D.权力部门间存在尖锐矛盾解析:A由“美国1787年宪法对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司法审查权”可知,当时美国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故A项符合题意。B项误读材料。C项说法错误。材料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不能反映“权力部门间存在尖锐矛盾”,D项错误。[预测练]1.“光荣革命”后,针对高级官员的不法行为,英国逐步形成了由下院提出弹劾案、上院审判弹劾案的弹劾制度。1864年起,英国议会废弃这种监督方式,代之以下院发起的对内阁的不信任投票程序,其目的是促使内阁辞职。这种监督机制的转变表明英国()A.君主立宪制仍未最终确立

B.民主运行机制有所完善C.政治传统得到了部分恢复

D.政府完全听命于下议院解析:B英国由对高级官员的弹劾转变为议会对内阁的监督,说明实现了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机制,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分权制衡,故选B项;《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确立,排除A项;由于内阁拥有行政权是在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后,所以议会对内阁的监督不是政治传统而是创新,排除C项;政府(内阁)与议会之间是相互制衡的关系,而不是完全听命于议会,排除D项。2.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在美国,总统无权阻止法律的制定,他也不能回避执行法律的义务。他的诚挚热心的合作,对政府工作的推行无疑是有用的,但也并非绝不可少。据此可知,美国()A.总统施政受制于国会

B.崇尚权力制衡的理念C.行政权有扩大的趋势

D.中央与地方矛盾突出解析:B据材料,托克维尔强调了总统权力的有限性与可替代性,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在权力制衡方面的作用,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美国总统虽然受到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制约,但具有独立行政权,排除A项;材料客观描述了美国三权分立下总统的权限,但并未体现行政权的扩大,排除C项;中央权力运行与政体的确立,并非中央与地方矛盾突出的表现,排除D项。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1215年颁布的英国《大宪章》规定:“如果国王因某个事项,譬如对外战争,确实需要附庸们的经济支持,需要额外征收税赋,必须召开由教会主教、修道院院长和贵族参加的全体会议讨论决定。”这表明《大宪章》()A.促成英国建立起议会君主制B.注重维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C.强调国王权力神圣不可侵犯D.形成了“王在法下”的原则2.1697年英国议会通过《国王年金法案》,授予国王年金,用于王室生活费和政府文职人员的薪俸开支等,凡战争费用全部由议会承担。1830年的《国王年金法案》把王室生活费和政府官员薪俸彻底分开,国王年金只承担前者,后者统由国库金中支出。《国王年金法案》的修订表明英国()A.国王不再掌握行政权力

B.政府实际上对议会负责C.议会完善国家财政控制

D.责任内阁制的初步形成3.有学者评论说,英国革命创造的法律制度,虽已初步搭好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大体框架,但是这个框架的严重缺陷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它太缺乏对“平等”价值的关怀。评论者的主要依据应是()A.国王仍掌握着行政实权

B.分权制衡机制仍不完备C.参政权受财产资格限制

D.议会的立法权有名无实4.1701年,英国颁布了《王位继承法》,其第三条规定:“凡生于英格兰、苏格兰或爱尔兰所属自治领或领土之外的人……对于国会平民院提出的弹劾,不得凭恃英王赦免进行抗辩。”该规定的目的是为了()A.取消外邦人的公民权

B.废除国会弹劾权C.进一步限制英王权力

D.扩大议会立法权5.1832年议会改革拉开了英国议会改革的序幕。1867年的第二次议会改革大大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工人阶级大多得到了选举权。1884~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后,英国基本实现成年男性的普选权。据此可知()A.工业革命是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原因B.不合理的选举制度使得政治极其腐败C.英国通过改革开始确立近代议会制度D.英国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6.2019年,英国上届选举大胜的保守党失去地方议会议席1

334席,丧失了逾40个地方的政府主导权。因此多名保守党议员要求时任首相下台,为选举的失利负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保守党不再是议会的多数党B.内阁对议会负责,首相必须下台C.民众对执政党不满情绪增强D.党派竞争影响到英国的行政效率7.(2022·四川内江模拟)比尔德考证,在参加费城制宪会议被称为“美国立国者”的54名代表中,持有公债的超过40人,其中持有巨额公债或者亲属持有巨额公债的有25人,拥有巨额地产的超过14人,新兴工商业巨子超过35人,他们中有不少人兼有三重身份。据这一考证可知()A.分权制衡保证了社会的正义安宁B.国家生产和资本实现了高度集中C.利益集团迫切需要加强中央权力D.美国需要组织联邦增进全民福利8.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南方各州为了增加自己的众议员席位,要求把黑人奴隶和自由人一样,计算在人口总数中。南北双方经过激烈争论,达成黑人奴隶按五分之三计算的协议。作为交换,南方各州接受了按州总人口的比例向联邦所分摊的直接税。这一结果表明()A.南方各州在会议上居于优势B.南北方矛盾是会议唯一焦点C.宪法违背了天赋人权的精神D.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9.1789年美国《司法法》第25条规定:当州法院否决了以联邦宪法、联邦法律或联邦条约为依据提出的权利要求时,最高法院可以以“纠错令”的方式审查州法院的判决。如果认定州法院有误,其有关裁定将被推翻,其所依据的州法也将无效。这实际意味着美国()A.最高法院拥有终审权

B.州法院没有立法权C.联邦法律高于州立法

D.联邦法院不受制约10.19世纪初,美国大法官马歇尔认为,在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将征缴并且支出税收,加强国防。民族危机的关头可能要北款南调,西税东流。“难道我们的宪法解释应该让这些运作变得困难、危机和昂贵?”这一主张()A.赋予最高法院行政权

B.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C.给予各州更多自主权

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11.1870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发表了短篇小说《竞选州长》,描写的是“我”作为独立党候选人在参加纽约州州长的竞选时,不断遭受到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诬蔑和打击最终被迫放弃了竞选。该作品()A.体现了现代主义的文学风格B.讽刺了资本主义政治的虚伪C.揭露了西方政党制度的本质D.抨击了美国联邦制度的弊端12.2020年,美国民主党人拜登在选举人票数上以302∶236在总统大选中胜出。选举人票制度是美国所独有的总统选举制度。大选之年各州选民在总统候选人之间选择投票,在一州中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即获得本州全部选举人票。候选人在各州所获选举人票数相加得出最终选举人票数,首先获得超过一半选举人票者将当选美国总统。美国历史上有四位总统全部总得票率比失败者低。选举人票制度()A.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小州的利益B.完全体现全体选民的意志C.违背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D.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翻版二、非选择题13.1832年议会改革是英国从贵族政治转向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一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29~1830年,英国出现粮食歉收和经济衰退现象,南部农场工人放火烧毁脱谷机。1829年12月,托马斯·阿特伍德等人组建了“伯明翰政治同盟”,类似的政治组织很快遍布英国各地。1830年,科贝特提出了五项议会改革要求。辉格党人认为必须采取适当的行动来阻止骚动升级及可能爆发的革命,同时借机击败长期执政的托利党人。1830年11月,格雷伯爵领导下的辉格党迫使威灵顿领导的托利党政府辞职。格雷政府上台后立即向议会提交议会改革法案。法案先后二次在下院通过,但又二次被上院否决。于是,格雷要求国王册封50个辉格贵族,确保法案在上院通过。在遭到威廉四世拒绝后,格雷以辞职抗议。最终,威灵顿放弃组阁,格雷重新出任首相。1832年6月4日,议案再次提交上院,法案以106张赞成票对22张反对票获得通过。——摘编自刘成《民主的悖论: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材料二根据1832年改革法令,56个腐败选区被废除,30个较小的选区失掉了一个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40多个新选区。仍有一些仅有数十名选民的小选邑被保留下来;一些人口较多的城市依然无权选送代表。改革法案还保留了选举人的财产资格,规定地主或房主年收入10镑者、租地经营达50镑者才有选举权。全国选民大约增加了30万,选民比例在全国成年居民中的比例由5%提高到8%。——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832年议会改革的认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4

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的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但南方许多州拒绝有色人种进入白人学校,最严重的一起冲突事件发生在阿肯色州的首府小石城。1957年9月2日,该州州长福布斯派出国民警卫队阻止黑人学生入学,但未成功。23日,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8名入学的黑人学生赶走。25日,艾森豪威尔总统不得不动用美国陆军101空降师,“占领”了小石城,保护黑人儿童入学。“小石城危机”爆发后,莫斯科电台在三个月内发布了160条批评美国的评论,大多都面向亚洲和中东。西欧的许多人对美国作为民主榜样的名声进一步受损感到惋惜。拉美的记者常常列举他们自己种族融合的传统,表达出更明确的批评立场。近东和远东的记者则对美国虐待少数民族表达了强烈的谴责,如首尔的《韩国日报》称美国的隔离问题成为世界有色人种对美国民主和美国生活方式产生怀疑和批评的主要原因。这些报道令艾森豪威尔政府大为沮丧。——据刘绪贻《美国通史》第6卷等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某一重大历史现象,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评述需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解析1、解析:D据材料“如果国王……确实需要附庸们的经济支持,需要额外征收税赋,必须召开……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并结合所学可知,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以后逐渐形成了“王在法下”的传统和原则,故选D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建立,排除A项;《大宪章》维护的是封建贵族的私有财产,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王权受到限制,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排除C项。2、解析:C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材料中议会修改“《国王年金法案》把王室生活费和政府官员薪俸彻底分开”,表明议会直接拨付政府官员薪俸,完善了国家财政控制,故选C项;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但材料中“国王年金”不能说明是否掌握行政权力,排除A项;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但材料中“生活费”“薪俸”不能说明,排除B项;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与材料中“1830年”不符,排除D项。3、解析:C据材料“但是这个框架的严重缺陷……它太缺乏对‘平等’价值的关怀”可知评论者认为其带有等级色彩,联系所学,可知早期英国民主政治带有财产限制,直到20世纪中后期才破除,故选C项;国王掌握行政实权体现的是君主立宪制不够完善,并非普遍意义的不平等,材料侧重公民参与政治的“不平等”,排除A项;分权制衡机制不完善与有“平等”价值的关怀并不冲突,排除B项;1689年后的英国便是议会主权,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4、解析:C题干提到对于国会下院的弹劾,国王不再拥有对英国之外的人的赦免权,这是对国王权力的进一步限制,故选C项;题干提到的是国会对于“生于英格兰、苏格兰或爱尔兰所属自治领或领土之外的人”的弹劾权,不涉及其公民权,排除A项;题目主旨是国王不再对特定人群具有赦免权,而不是废除国会的弹劾权,排除B项;题目主旨是对国王权力的限制,而不是对议会立法权的扩大,排除D项。5、解析:D题干提到通过三次议会改革,英国实现了成年男性的普选,这意味着英国的民主范围越来越大,英国由此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故选D项;工业革命是英国议会改革的推动力量,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不合理的选举制度是导致英国不断进行议会改革的原因,而不是导致政治的腐败,排除B项;英国的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早于议会改革,排除C项。6、解析:C从材料中“保守党失去地方议会议席1

334席”,保守党地方议席减少,意味着支持保守党的民众数量减少,可知是民众对保守党执政政策不满,故选C项;材料只体现了上届选举大胜的保守党失去了地方议席和地方的政府主导权,没有体现出其他党派获得的议席状况,不能表明保守党不再是议会的多数党,排除A项;按照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规定,内阁对议会负责,当议会和内阁政见不同时,首相可能下台,也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保守党丧失了地方议席和地方的政府主导权,没有涉及政府行政效率下降,排除D项。7、解析:C材料中美国立国者大多为公债持有者、拥有巨额地产者、新兴工商业巨子,这充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是既得利益集团为加强联邦政府权力而设立,故选C项;分权制衡主要指权力分配,而材料强调的是立国者的身份,排除A项;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实现了高度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排除B项;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并未增进全民福利,排除D项。8、解析:D“黑人奴隶按五分之三计算”,南方增加了众议员的席位,“按州总人口的比例向联邦分摊直接税”,南方付出了一定的经济代价,这表明南北双方进行了一定的相互妥协,从而促成了1787宪法的制定,因此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故选D项;南方要求“黑人奴隶和自由人一样”,但最后“黑人奴隶按五分之三计算”,这说明在制宪会议中,南方各州不占优势,排除A项;召开1787年制宪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众议员席位的争夺,排除C项。9、解析:A题干显示最高法院裁定州法院的判决有误时,州法院的裁定将被推翻,其所依据的州法也无效,说明最高法院拥有终审权,故选A项;题干提到的是联邦法院和州法院之间关系问题,而不是立法权问题,排除B项;C的说法符合史实,但是不属于题干讨论的问题范畴,排除;联邦法院是受到总统和国会的制约的,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且与题意不一致,排除。10、解析: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主张”目的在于能够在宪法支持下扩大联邦政府权力,故选D项;美国共和制政体下总统掌行政权,排除A项;联邦政府希望依宪扩大权力未体现分权制衡,排除B项;据材料“民族危机的关头可能要北款南调,西税东流”反映要求加强政府统一调控,而非扩大地方权力,排除C项。11、解析:B美国民主政治标榜自由竞争、民主选举,但是小说反映的是两党之外的候选人被排挤从而放弃竞选,这表明所谓的民主政治实际上并不民主,故选B项;《竞选州长》是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排除A项;西方政党制度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排除C项;联邦制是关于中央政府的制度,而题干反映的是地方政府的选举问题,排除D项。12、解析:A据材料“大选之年各州选民在总统候选人之间选择投票,在一州中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即获得本州全部选举人票。候选人在各州所获选举人票数相加得出最终选举人票数,首先获得超过一半选举人票者将当选美国总统”,这种计票方式比单纯的总票数对比,更能体现各州本身的意愿,大州在人数上的优势有所削弱,有利于维护小州的利益,故选A项;民主集中制下不能完全体现全体选民的意志,本就是一种政治妥协,排除B项;尊重小州的意愿就是一种民主,排除C项;美国共和制下的民主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且民主范围广于古代雅典,排除D项。13、解析:第(1)问,由议会改革的时间1832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工业革命使得机器大生产发展迅猛,工厂制度已经确立;与此同时,工厂主和工人力量迅速壮大,他们对贵族控制下的现有议会制度十分不满,强烈要求扩大自身政治权利。由材料一“英国出现粮食歉收和经济衰退现象,南部农场工人放火烧毁脱谷机”“托马斯·阿特伍德等人组建了‘伯明翰政治同盟’,类似的政治组织很快遍布英国各地”等信息可得,南部农业工人已经采取暴力行动,政治联盟使两大阶层力量日益团结,这对现行统治秩序构成了很大威胁。第(2)问,需要结合1832年改革的背景和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既要看到议会改革给英国民主政治带来的积极作用和进步性,也要看到其局限和不足。从进步性角度看,由材料二“30个较小的选区失掉了一个席位”可得,调整了议席的分配;由材料二“全国选民大约增加了30万”可得,增加了选民人数;由材料二“选民比例在全国成年居民中的比例由5%提高到8%”可得,提高了选民比例。结合上述信息可以推论出这些改革内容使得英国资产阶级统治扩大了统治基础,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同时也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改革也是英国从贵族政治转向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一步。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