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证据规则_第1页
第十章 证据规则_第2页
第十章 证据规则_第3页
第十章 证据规则_第4页
第十章 证据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证据规则第一节概述证据规则的概念:指在刑事诉讼中,规范证据的收集、证据的审查以及证据的评价等诉讼证明活动的准则。种类:关联性规则补强证据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传闻证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最佳证据规则第二节关联性规则证据必须与待证事实有关,从而具有能够证明案件待证事实的属性。关联性规则是英美证据法的一项基础性证据规则。英美法对两类证据的关联性专门作出限定:品格证据类似行为证据第三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早产生于美国,指在刑事诉讼中,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被采纳为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根据。在美国,基于宪法第4条修正案关于“人民保护自己的人身、住宅、文件及财产不受任何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不受侵犯”的规定,通过一系列判例确定了严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961年美国将该规则适用于各州的刑事程序,并将其视为阻止警察违宪行为的最有效的方法。对于间接违反诉讼程序所得的证据,即“毒树之果”也在排除之列。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犯罪率上升,联邦最高法院逐步设立了一些例外,如“最终或必然发现的例外”以及“善意的例外”等。在其他英美法系国家,对于是否采纳非法取得的证据,由法官自由裁量。非法言词证据相对于非法实物证据更为不可靠,一般被严格排除。对于非法实物证据,各国采取不同方法排除。理论依据:维护公民的宪法性权利遏制警察的违法取证行为维护司法的纯洁性保证证据的真实可靠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规定:1、适用范围:第54条第1款: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公安司法机关主动排除非法证据的义务:第54条第2款: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2、检察院对侦查人员非法取证的法律监督第55条:人民检察院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对于确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及条件第56条: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4、证据合法性的证明责任及证明方式第57条: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也可以要求出庭说明情况。经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人员应当出庭。5、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中的证明标准第58条:对于经过法庭审理,确认或者不能排除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对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第四节传闻证据规则又称反传闻证据规则传闻,指用以证明其所说内容真实的法庭之外的陈述,包括口头陈述、书面陈述以及非语言行为。理论上认为传闻证据不真实,理由是:传闻证据不是最佳证据传闻证据通常不是在宣誓如实作证后作出无法对陈述者本人进行当庭的交叉询问法官和陪审团没有机会观察陈述者陈述时的行为举止大陆法系类似的规则是直接言词原则直接言词原则和传闻证据规则的不同:适用范围的不同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对证据的效力影响不同我国的立法规定:第187条: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第188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第五节最佳证据规则又称原始文书规则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为证明文字、录音或照相的内容,要求提供该文字、录音或照相原件,除非本证据规则或国会立法另有规定。例外:复制件在确保真实可靠的情况下具有可采性。我国两院三部的《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六节意见证据规则证人只能就其自身感知的事实提供证言,一般情况下不得发表意见,即不得以其感知、观察得出的推断或意见发表观点。与普通证人不同,专家证人可以提供意见证据。我国《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证人的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