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导学案-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程标准】1、掌握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了解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后果,1960年八字方针及调整结果。3、了解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自主学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概括中共八大时间、主要矛盾、意义。找出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和意义3、记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时间以及影响。勾画八字方针的作用。写出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以及影响5勾画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的整顿和调整的措施以及影响。思考:文革的教训?6.概括我国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7.阅读历史纵横部分勾画三线建设的内容及其影响8.感受不同先进人士的精神。9勾画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知识拓展】1.(教材第167页)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拓者、领导者。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错误。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教材第163页)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的意义是什么?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使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市场供应得到改善,财政收支达到平衡,全国物价稳定,市场繁荣。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大跃进”后经济上的困难已经被克服,我国经济又具备了在新的基础上健康发展的条件【达标检测】1.新中国成立前,文教、科技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分子有200万人左右,到1957年,全国仅教育系统拥有教师的数量就达233.54万人,全国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职工共763.2万人,其中扫除文盲78.4万人。这表明新中国(

)A.高度重视增强文化软实力 B.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C.注重新政权意识形态教育 D.适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2.中共八大上,陈云、刘少奇、周恩来的报告和八大决议都指出“允许个体经济和分散经营作补充”;而八大通过的党章又把消灭资本家和个体劳动者“私有制残余”当作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志。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当时部分国家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发生怀疑B.中共八大在所有制问题上存在相互矛盾的说法C.中共八大探索改良型计划体制以建设社会主义D.中共八大突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3.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外交对象主要是苏联、东欧、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60年代则主要是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到70年代,虽然与美英等西方国家关系都得到改善,但外交重点仍是第三世界国家。然而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政策不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远近。这一变化(

)A.体现出中国外交具有务实理性特点 B.立足于改革全球治理体系C.旨在推动与发展中国家的结盟合作 D.标志着全方位外交的建立4.1956年12月7日,毛泽东同黄炎培.陈叔通等人谈话时说,“只要社会需要,地下工厂还可以增加。可以开私营大厂,订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华侨投资的,二十年、一百年不要没收,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表明毛泽东正在考虑突破苏联模式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5.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个成就说明(

)A.中国打破了西方国家核垄断 B.世界军事信息化发展加快C.中国科技开始引领世界发展 D.人类社会迈进原子能时代6.1957年9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起草了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指示提出:社对队实行“包工、包产、包财务”;大活集体干、小活分开干,取代“干活一窝蜂”等浪费劳动力的做法。从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四川、安徽、浙江等地农村出现了包产到户的生产经营方式。这反映出(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行 B.“左”倾错误十分严重C.党对集体农业生产关系的探索 D.“一五”计划成果显著7.1952—1978年,中国工业产出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产出占GDP的比重由18%上升到44%,改变了中国“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的状态。据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来工业化建设(

)A.使中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C.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D.使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目标8.1963年中共中央设想组织专业公司,试办托拉斯,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国家经委于1964年6月拟出《关于试办工业、交通托拉斯的意见报告(草稿)》。之后我国创办12个托拉斯试点,收到一定成效。试办托拉斯(

)A.体现了对计划经济的否定 B.推动了国民经济迅速恢复C.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D.是对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9.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于1986年出版,材料中有这么一段描述“那是1960年,正是困难时期,在山西省太原钢厂当工人的二爸,突然不干了,跑回家让他哥给他娶媳妇,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关于上述材料,下面认识正确的有(

)A.文学作品是间接史料,需考古成果的补充和确认B.“困难时期”是因为国家实行了“八字”方针C.“二爸”的行为应该是响应了国家政策D.“突然不干”可能是忍受不了三线建设的艰苦10.1961年到1962年,中央致力于压缩工业战线,把文教事业的规模和行政管理机构精简到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程度;减少城镇人口数量;关停并转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这表明中央(

)A.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 B.摒弃了苏联发展模式C.着手调整恢复国民经济 D.致力于发展第三产业11.1962年,徐州市在农村地区开展了退赔工作,为在“共产风”中被拆毁住房的移民解决住房45038间,划拨土地9601亩,退赔集体和个人财产4191.70万元;此外,还规定在以生产队为基础核算单位的基础上,实施社员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私有,坚持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原则。这反映了(

)A.严峻形势下对政策的局部调整 B.农村中的“左倾”思想得到纠正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开始启动 D.农民获得了农业生产的自主权12.1964年到1980年,大批工矿企业,科研院所从一线迁往三线,数百万建设者从东北、东南沿海来到秦巴山区、大小凉山、河西走廊。到20世纪70年代末,西南地区形成了45个专业生产科研基地和30个新兴工业城市。中国的“三线建设”(

)A.促进了西部和东部均衡发展 B.奠定了社会主义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