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产权结构调整(完成)_第1页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产权结构调整(完成)_第2页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产权结构调整(完成)_第3页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产权结构调整(完成)_第4页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产权结构调整(完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一、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上市前一直存在着政企不分、经营效率低下、呆坏账比率过高等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后,公司治理机制初步形成。然而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并不意味着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已经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产权结构与上市前并没有根本性的变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所存在着的治理机制的缺乏并没有从根本上完善,并且可能存在其他一些潜在的缺乏。产权结构是形成公司治理结构的根底,持治理结构改革主张的多数学者都强调了产权结构改革的重要性,如易纲就认为“公司治理是关键环节,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鼓励机制的核心是产权改革〞。根据现代产权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产权制度是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形成和发挥作用的根底,公司治理就是在既定的产权制度根底上对企业的委托—代理机制进行构建,因而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化从根本上受制于产权制度的优化。研究产权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在产权约束之下最优化的委托—代理关系,不同的产权制度会产生不同的产权鼓励机制,进而决定了公司治理机制及其运行效率的差异。产权制度状况是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发挥作用的根底和前提条件,没有明晰的产权主体和完善的产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就不能充分发挥促使企业运营效率提高的作用。由此必须认识到产权主体单一化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问题和矛盾的根源,产权制度改革是其他制度改革的前提和根底,是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开展的治本之策。国内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的研究在上市之前主要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晰上,研究结论根本上都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做到产权明晰,进而上市。在此期间也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治理机制的根源在于产权结构的结论。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研究根本上是上市前研究的继续,在深度上有所扩展,而对上市后的产权结构调整的研究较少。目前的主流观点是保持国有的绝对控股,仍然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对此表示质疑。国内研究是应用西方的产权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现实问题,有些研究有较深的理论见解和较强的理论价值。但总的说来,大多数研究往往是套用既有理论,缺乏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理论创见。国内研究开创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应用研究,为本文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根底。本文主要探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产权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的问题,对国有商业银行改善产权结构,进而完善治理机制,提高经营效率,以至于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探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公司治理不完善在产权方面的原因以及上市后可能仍然存在的缺乏,结合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开展脉络,提出进一步调整产权结构的理论主张和利用证券市场调整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的具体措施。本文总体思路是从现存问题探求原因,根据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再提出符合思路的可行的解决方法。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以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为理论根底,将其理论结论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及治理结构现状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可能存在的缺乏,并提出产权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等建议。根据上述的研究思路,本文的论文结构相应为:第一局部首先提出本文的理论根底,包括产权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在本章中不仅综述了产权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的产生开展及主要理论观点,还阐述了产权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对中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公司治理的启示,这些理论观点得到引用和进一步的阐释。第二局部是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变更前后存在的问题,包括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的产权结构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上市后的产权结构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一局部是第一局部理论根底的应用,也引申出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需要进一步进行产权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由第二局部的研究进而在第三局部提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方向与思路的建议。建议产权改革的方向是产权多元化,建议产权改革的思路是,逐步降低国有股持股比例,调整国有股股权权重:变绝对控股为相对控股。第四局部提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调整可能的具体措施,是研究实现第三局部中提出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方向与思路建议可能的具体措施,即通过证券市场减持和股票期权、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等方式逐步降低国有股份比重,实现产权多元化。一、本文的理论根底〔一〕产权理论产权是现代产权学派、交易本钱学说和新制度学派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产权这个概念最早是西方新制度学派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根据现代产权经济学理论,人们通常将它视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一种人对物的关系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产权本质内涵及其根本属性〔1〕产权本质内涵科斯发表《社会本钱问题》后,产权理论开始兴起和开展,从目前文献看,西方学者关于产权的内涵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科斯将产权等同于所有权的含义,在多处运用“产权〞一词时,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使用权〞。在更一般意义上,他的“产权〞用法指的是“资源使用权〞。菲吕博顿、配杰·威齐从产权对鼓励与经济行为的影响角度定义产权,提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阿尔钦把产权定义为“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强调的是人们使用资源时所必须遵守的规那么。综合经济学家对产权的内涵从不同角度给出的定义和理解,本文认为产权的本质是对个人行为权利的一种界定,以解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问题。产权的含义有五个层次:第一、产权是以财产的所有权为核心。财产的所有权说明财产最终归谁所有,没有所有权就没有产权。产权是法律或规那么上对财产所有者支配自己所有物的权利做出的界定和限制。第二、产权不是单项权利,而是一组权利束,至少要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以及由其引发的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剩余索取权等。这些权利既可以统一于一个主体之上,也可以分解而属于不同的主体。第三、产权不是无限的,即产权的外部影响使得产权必须有一定的界限。第四、产权是有主体的,而且主体是具有相应权能及利益的,可以称之为利益主体。第五、产权是被法律认可的行为性关系,即产权的重要问题是产权主体的行为、产权主体要通过行使财产权力和职能的行为而实现自身的权力和利益。〔2〕产权根本属性可分解性产权包含了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权利,因此,产权是可以分解的。产权结构中的权能之间不仅具有内在的、本质的逻辑关联,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相对独立性。从产权可分解性可引出两个推论:一是产权的可分解性增加了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效率:二是产权的运行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产权主体对产权结构中的每种权利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超出约定的范围,就要受到其他权利的约束和限制,或者对其他权利造成损害。排他性产权的核心是所有权,国家法律和市场竞争都强制性地约定了特定财产的归属,他人强行侵占特定产权主体的权利领域,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产权的排他性与产权界定是否明晰高度相关,如果产权界定不清晰,就难以区别产权的排他性或垄断性。正因为产权的排他性,使得产权主体具有强烈的利润最大化需求,使经济运行趋于有序和高效.因此,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私有产权具有较强的排他性,而公有产权没有或几乎没有排他性。可交易性产权的可交易性又称可转让性,是指产权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和让渡。由于产权是一组权利束,其可分解性决定了产权的可交易性,即可转让性。随着企业的开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要建立以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别离为特征的现代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产权的可分解性和可转让性的特点推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结构的开展。2、现代产权的根本理论现代西方产权理论〔又称西方制度经济学〕是在对传统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一些根本缺陷进行思考和批判的根底上形成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罗纳尔德·H·科斯〔R·H·Coase),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斯蒂格勒〔Stigler〕和香港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张五常等。在传统的西方微观经济学中,产权问题并不占有重要位置。自亚当·斯密(AdamSmith〕以来的传统理论,一般都把产权作为既定的前提,排除在分析之外,并假定:社会资源配置过程只是私有产权的运动过程,人与人之间的交易界线是极为明确的,个人交易行为发生过程中所产生的交易本钱为零,即交易摩擦是不存在的。以此为根底,重点考察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如何通过竞争和市场机制使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即到达帕累托最优状态。以科斯为代表的现代产权学派指出,市场运行之所以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外部性上〕,其根源在于产权界定含混,由此造成交易过程上的摩擦和障碍,这种摩擦和障碍又会严重影响企业行为和资源配置的结果。作为现代产权理论的主要代表,科斯产权理论的形成和开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微观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指出市场机制运行中存在着摩擦,即存在交易费用。交易费用这一概念对于经济制度分析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交易费用不仅是比较经济制度谁优谁劣的决定因素,而且还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的上下预测体制和制度深化的趋向,未来的制度选择一定是在其运行中费用最低的制度。科斯首次将交易费用概念引入经济学分析,奠定了现代西方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的根底。第二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中期,科斯在分析“外部性〞问题时,全面分析了产权明晰化在市场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产权的经济功能在于克服外部性,降低社会本钱,从而在制度上保证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在没有交易费用的条件下,只要把产权明确化,不仅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一般情况下的经济问题,而且能够解决西方福利经济学所认为的市场所不能解决的“外部不经济〞等问题。然而,现实的市场运行本身是有费用的,只要存在交易费用,产权的合理界定和构成就会对经济运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核心,就是研究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安排产权,来降低或消除市场运行中的交易费用,克服“外部不经济〞问题,以提高运行效率,改善资源配置。芝加哥大学著名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勒把科斯的产权思想概括为著名的“科斯定理〞。这一阶段的代表作是科斯于1960年发表于《法与经济学杂志》上的《社会本钱问题》。“科斯定理〞提出之后,围绕科斯定理的争论一直未间断。一些学者对科斯定理提出了疑心,如库特〔Robert.D.Cooter〕等人就指出,科斯定理主张以市场交易的方式〔明确外在性领域的产权〕来解决外在性,这只能引起新的外在性。因为,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理想化的解决外在性的完全竞争市场,因而,想以私有制为根底建立个人间的协议,并通过私人间的协议来克服外在性是不可能的。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在科斯开辟的产权研究领域,补充、开展了新的产权思想,甚至包括库特等人在内的否认科斯定理的学者,通过对科斯理论的批判,对产权理论的进展也做出了奉献。在这些学者的争辩与努力下,产权理论在公共财产、外在性、交易费用、委托代理、产权与国家、产权结构等理论方面取得了迅速进展。特别是自70年代以后,围绕企业产权理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就企业产权理论而言,最突出的是关于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取得的进展。另一批学者,沿着资产专用性、不完全合约、纵向一体化理论,解释之所以发生企业制度的原因,认为企业是连结生产过程之间的不完全合约所要求的纵向一体化的结果,进而开展了科斯的企业产权理论。3、产权制度对经济开展的重要性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所谓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那么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在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看来,合理产权制度的功能就在于降低交易费用,并且合理的产权制度能够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能够提供鼓励机制,制度创新有利于外部利益内部化,合理产权制度还能减少时机主义和搭便车行为。简单的说,合理产权制度的建立是为了减少交易本钱,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差异,鼓励个人和组织从事生产性活动,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但是从制度影响经济开展的内在机制来看,任何制度在运作过程中都会面临两方面的具体问题:一个是信息问题,有效的制度必须是一种提供信息、传递信息并且保证质量的制度,而且它能够使实现社会目标所需信息量减少到最少并使信息本钱降至最低。另一个是鼓励问题,任何制度安排必须解决鼓励问题:一是鼓励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真实全面地披露其私有信息;二是鼓励决策者采取符合社会意向的适当行为,即在一定的制度下,每个人即使追求个人目标,其客观效果也正好到达社会所要实现目标。产权制度在设计和实施时同样也面临信息和鼓励两方面的问题。如何合理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是产权制度能否发挥促进经济增长作用的关键环节。4、研究产权理论对中国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启示从以上分析可见,一种产权制度是否有效率,主要视它是否能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利益较大地内在化的鼓励。在共有产权下,由于共同体内的每一成员都有平均分享共同体所具有的权利,如果对他使用共有权的监查和谈判本钱为零,他在最大化地追求个人价值时,由此所产生的本钱就有可能让共同体内的其他成员来承当。而且,一个共同体权利的所有者也无法排斥其他人来分享他努力的成果,所有成员要达成一个最优行动的本钱也可能非常高,因而,共有产权导致了很大的外部性。在国有产权制度下,由于权利是由国家所选择的代理人来行使,作为权利的使用者,由于他对资源的使用和转让,以及最后成果的分配不具有充分的权利,就使他对经济绩效和其他成员的监督的鼓励降低,而国家要对这些代理者进行充分监督的费用又极其高昂,再加上行使国家权利的实体往往为了追求其政治利益而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因而,国家在选择代理人时也具有从政治利益而非经济利益角度考虑的倾向。可见,国有产权制度的外部性是很大的。相比之下,在产权明晰的制度下,所有者在作出一项决策时就会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本钱,并选择他认为能使他的私有权利的现期价值最大化的方式来作出使用资源的安排;而且他们为获取收益所产生的本钱也只是由他个人来承当。因此,在共有产权和国有产权下的许多外部性就会随着产权的明晰被内在化,从而产生了更为有效的鼓励。由此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即使在上市以后,国家也仍然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产权结构也可能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以也有进行产权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二〕公司治理理论1、公司治理理论的开展公司治理是一整套管理和控制公司的机制,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是:公司治理机制主要指公司董事会的结构与功能、董事长与经理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聘选、鼓励与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的公司治理机制那么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收益分配、财务制度、企业战略开展决策管理系统、企业文化和一切与企业高层管理控制有关的其他制度,如内部控制程序、信息采集和传送机制。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开展的产物。上世纪末诞生的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别离。现代企业的规模、技术含量、市场竞争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率这些问题都是传统业主式企业所不能比较或没有碰到过的。由此,它造就了职业的管理者阶层和管理者市场。但职业管理者取代业主控制企业的经营又产生了“代理人〞问题。从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出发,委托人和代理人具有不同的目标函数.代理人具有道德风险、躲避、搭便车等驱动和行为。为了确保委托人的权益不被侵害和滥用,两者的契约关系需要制度上的相应安排,这一制度安排或组织结构形态的内在逻辑是通过制衡来实现对管理者的约束与鼓励,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和相关利益者〔stockholdersandstakeholders〕的权益。公司治理明确地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这之前,威廉姆森在1975年发表的《市场与科层:一种分析及对反托拉斯的启示》中曾提出“治理结构〞概念,可以说与公司治理概念已根本接近。奥利弗·哈特〔OliverHart〕在《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一文中提出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他认为,只要以下两个条件存在,公司治理问题就必然在一个组织中产生。第一个条件是代理问题,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别离,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组织成员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第二个条件是,交易费用之大使代理问题不可能通过完全性的合约来解决。由于经济行为人的行为具有有限理性和时机主义的特征,所以解决代理问题不可能通过完全合同,即能够事前预期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对各种情况下缔约方的利益、损失都做出明确规定的合同。为了节约不断谈判、不断缔约的本钱,常常采取关系合同的形式,就是说,合同各方不求对行为的详细内容达成协议,而是对目标、总的原那么、遇到情况时的决策规那么,分享决策权以及解决可能出现的争议的机制等达成协议,这种安排,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以简约的方式,标准公司各利害相关者的关系,约束他们之间的交易,来实现公司交易本钱的比较优势。2、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理论观点围绕公司治理的目标、制度安排如何影响公司的业绩以及公司治理的规那么应如何改革等一系列问题,法学家和经济学家们逐渐在公司治理领域形成了如下几种主要的学术观点,即:〔1〕金融模式论,也称金融市场理论。这是美国主流观点,该理论认为,股东拥有公司,公司应按照股东的利益进行管理。公司的价值可以在金融市场得到表现,或者说最大化股票的价值即等同于最大化公司财富创造,其理论根底是有效市场理论,即股票价格完全由金融市场决定并有效地反映该公司的所有相关信息。根据这一理论,金融市场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代理问题,特别是在校正公司扩张投资或建立公司帝国以及公司管理层对股东的不负责任的行为等方面,因为,控制权市场的存在将使价值下降的公司面临被收购的威胁。然而,这一理论同时也成认,迫使不负责任的经理人员承当责任的主要机制控制权市场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被摧毁或削弱了,因此,该理论也提出了相关的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措施,其政策着眼点在于试图促使经理人员对股东的利益更负有责任。〔2〕“市场短视〞论。这一理论认为,金融市场是短视和缺乏忍耐性的,股东们并不了解自身的长期利益,在公司为长期利益进行投资〔如在研究与开发以及在市场拓展战略等方面进行持续投资而延期对股东支付〕时,股东们通常会倾向于卖出股票进而降低股票的价格。因此,该理论认为,来自金融市场的短期压力迫使公司管理层在很多情况下将精力集中在短期业绩上,因此公司可能实际上是在进行低业绩的操作,并导致牺牲了长期利益和竞争能力。基于以上观点,市场短视理论提出了与金融市场模式截然相反的公司治理改革措施,即当金融模式理论的主张者竭力强调增加股东对公司的监督和控制时,市场短视理论那么将改革方案集中在如何使经理人员从股东的压力〔或者说金融市场的短期压力——短期股票价格业绩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包括替代性地通过阻止交易和鼓励长期持有股票来试图实现股东的利益等。〔3〕“相关利害者〞论。与金融模式理论和市场短视理论的分歧不同的是,第三种理论与前两者的分歧首先表达在公司的目标上。相关利害者理论认为,公司存在的目的不是单一地为股东提供回报。这种观点又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公司应是一个社会责任的组织,它必须效劳于一个较大的社会目的,这种观点在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初普遍被消费者主权的倡导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等接受,并于80年代为局部公司经理人员用来支持其反接管政策;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司的存在是为社会创造财富,这种观点认为,股东们实际上十分了解什么是他们拥有资本的自我利益〔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但很可能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同整个社会的财富创造最大化不一致,也就是说,公司政策可以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却未必形成最正确的社会总财富。相关利害者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公司治理改革的要点在于:不应把更多的权利和控制权交给股东,相反,公司管理层应从股东的压力中别离出来,将更多的权利交给其他的利害相关者,如职工、债权人,或者〔在某些场合还包括〕供给商、消费者及公司。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方案就运行所在的社区就是增加职工的所有权和职工对公司财产的控制权,赋予关键的相关利益者进入公司董事会。3、公司治理的意义及功能在80年代初很少用公司治理这个词,现在它的使用已很普遍了。世界范围内公司治理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和实业界普遍的兴趣。良好的公司治理对企业内部机制产生的意义表达在设立独立董事、监察人制度,使所有权、决策、经营管理及监督权发挥制衡,增进决策、经营管理及监督的效率及效果,增加股东的长期利益并使公司长期开展;良好的公司治理对企业外部机制产生的意义表达在公司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注重环保,通过公司治理可以反映出公司的良好形象及表达出对人才的吸引力。公司治理的根本功能归纳为下面两点:一是保证公司管理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府政策、企业的规章制度,如章程等,保证公司信息记录的正确真实,保证各方面当事人对公司经营状况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二是对公司财富最大化的追求,即要促使经营者〔即代理人〕在守法经营的前提下,还要努力工作,建立经营者决策的监督机制和经营者考核撤换制度。而这两个功能又是为了到达公司治理的最终目的,即使公司管理到达高效率的运作和取得高效益的结果,这是公司治理的最终目的。4、公司治理理论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启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司治理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促使企业更加稳健的开展下去。同样,对于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也不例外。我认为,以上的公司治理理论对于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启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应该保持清晰的产权结构。清晰的产权结构是包括机构投资者、公司、个人在内的多元化的归属明确的产权结构。清晰的产权结构要注意各种产权之间的制约关系,减少关联交易,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尤其要防止银行股东和经理可能对广阔存款者利益的侵害,减少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侵害。〔2〕应该有合理的资本结构。银行的资本结构中,股东权益占的份额不大,为了减少其它资本的风险,需要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尽量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3〕应该有良好的制衡机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这一根本的制衡机制是公司治理目标得以实现的根底。股东大会是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决策机构,经理层是执行机构,监事会是监督审计机构。它们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可以保证银行决策的正确性、经营的高效性、监督的有效性,使银行风险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控制,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4〕应该有有效的鼓励机制。由于银行具有信息高度不对称性、风险来源多样性、体系的脆弱性以及赢利模式的特殊性,使得银行员工的绩效评价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将员工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联系起来,需要建立有效的民营银行鼓励制度。目前国外银行广泛采用的股票和股票期权制度是一种相当有效的鼓励机制。〔5〕应该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商业银行的债权人,是大量的分散的存款者。如果没有一个很严格的银行信息披露机制,大量的分散的存款者和股东就无法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也就无法确定是继续在该银行存款或购置该银行的股票,还是从该银行提出存款或者卖掉所持的银行股票。因此,信息披露是银行经营管理与评价的根底性工作。总之,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应该具备清晰的产权结构与合理的资本结构、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监事部门之间良好的制衡机制,及能够充分调发动工积极性的鼓励机制,严格的信息披露机制等。二、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变更前后存在的问题〔一〕上市前的产权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在股份制改造前的历史沿革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管理体制,它以产品经济模式为特征,在此期间,金融机构单一,金融体系高度集中,金融管理采用方案和行政手段,金融领域缺乏活力。所有的国内业务都集中于人民银行,业务量不大。1979至1988年,在对大一统的传统银行体制进行分割、改组的根底上,逐渐开展起中农工建四大国有专业银行,打破了中国人民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四大专业银行均为国有,性质为政府企业,级别为副部级。同时,四大银行之间也存在极为严格的分工,业务条块分割,效劳对象相对固定,互不交叉。这时的银行初具银行职能,但还承当相当繁重的政策性贷款任务,所以与其叫银行,不如称之为财政出纳。银行的目标是完成信贷方案,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和级别设置;银行既缺乏外部压力,也缺乏内部动力,未能建立起鼓励约束机制。1989年至1993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调整时期,针对新旧体制变化出现的冲突和金融秩序出现的紊乱现象,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制定了整顿金融秩序的目标,从而80年代金融改革的成果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稳固和提高,金融市场进一步开展。1994年,我国开始剥离四大国有银行的政策性职能,组建三个政策性银行,同时对四大国有专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造。所谓商业化是指企业目标利润化、主体行为标准化、鼓励机制市场化、经理聘选竞争化与资产管理商业化。经过近几年的调整,银行的企业色彩渐浓,开始在一定程度上享有经营自主权,企业的行为目标转为利润最大化,并逐渐调整机构网点设置,以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商业银行的行为上看,其行为特征转到市场化方向上,约束行为渐趋硬化,鼓励机制开始建立。但从产权关系上看,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仍为国有独资,政府仍然是唯一的企业所有者;从法人性质看,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并不是根据《公司法》组建的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而是由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过渡形成的特殊法人企业——具有法人地位,但主要受《商业银行法》而不是《公司法》的标准。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还并不是独立运行的微观经济主体,而是一个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及其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构筑的多方利益关系的错综复杂的综合体,其目标既有商业性的也有非商业性的。这一点从未能实现市场化的鼓励机制、银行行长由政府直接任命而不是经竞争聘任中即可见一斑。2.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前的产权结构股份制改造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采取的是国有独资的产权制度。这种产权的制度特征表现为:一是与国有产权制度相适应,银行的财产所有权和各项权能如经营权、收益权、转让权等均集中于国家和政府,银行的金融行为由国家安排;二是银行本身不具有独立的法人产权形式和资格,由此决定了它并无财产处置、经营权;三是作为债权人的国有商业银行和作为债务人的国有企业最终为一个产权主体〔国家〕所拥有,所以在原那么上它们之间无法产生真正的借贷或金融交易关系,二者的资金关系倒颇具有某些“内源融资〞和“自家人欠自家人〞的特征;四是产权边界事先被国家界定,其他产权主体不能通过市场合约依法进入,从而说明银行产权的不可交易性。同时,银行资金的使用近乎于一种公共资源,这又说明了产权的非排他性。股份制改造前我国银行业产权形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单一化,,它是政府自上而下依靠行政力量强制安排的结果。其理论根底是建立在传统马克思主义银行信用理论之上的,这一理论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要把银行信用集中于国家手中,没有大银行社会主义是不能实现的。从经济开展角度看,这种安排是与政府推行的优先开展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战略相适应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独资性质,或者说金融产权的国有垄断,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开展和平稳转轨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在诸多领域实行了放权让利政策,作为放权让利的结果,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居民收入日益增多。而居民收入的提高,使得我国的投资主体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居民储蓄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性资金来源。以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由于其在我国银行业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几十年来在人们心中形成的优势地位,使得居民的货币化收入几乎全部都选择了存入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投资保值渠道,这局部可观的银行存款,为国有企业的快速开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来源。进一步奠定了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开展中的地位,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下,我国的经济开展和改革开放获得了充分的保障。在我国,实行国有银行体制有其客观条件,即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国民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国有独资企业,与此相适应,银行也就成了国有独资。此外,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中,社会资金的融通仍然坚持“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社会资金大局部集中于银行,国家控制了银行,就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这样,国有商业银行就表现出了以下的优点:一是在政府垄断银行业的情况下,政府能够独占银行的垄断利润,银行的利润不会流失,有利于资金积累;二是有利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建立资金依附关系,处理好银企关系。三是有利于政府直接控制金融,使银行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进而在银行经营中表达政府意图。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银行业也面临到了空前的挑战,传统意义上的国有商业银行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条件下,市场对金融业的要求,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己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境地。3.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前产权结构存在的问题〔1〕所有者缺位诚然,国有企业财产归属于全民,由国家代为管理和经营,国家又把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经营委托给各级政府,各级政府再寻找适宜的经营者来运作国有资产。但更为重要的是,在产权清晰的第二层含义上,这种超长的委托―代理关系引致了各利益主体之间权、责、利关系的不清晰,并导致了“所有者缺位〞和银行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产生。根据前述四个层次委托代理结构和委托—代理理论,政府以产权主体的名义实施转委托,却无需对代理人的选任及经营结果向所有者〔全体人民〕承当责任,全体人民也不可能要求政府承当责任,这就产生了产权主体“缺位〞的问题。“所有者缺位〞一般是指国有股权的出资者是虚拟的,不管是全体人民还是国家和政府,它们在法律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出资人地位。国有资产产权主体的缺失使得国有股股东的代表与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无关,因此缺乏经营上的有效鼓励和对下级代理主体约束的不理想,从而由“所有者缺位〞导致“代理人缺位〞,最终无人为国有商业银行负责。产权不清晰还会导致银行经营效率的低下。首先,全民和国家是一种抽象、非人格化的所有者,事实上无法行使所有权,只能委托给各级政府〔实际上是各级政府的官员〕,但政府官员和真正的资产所有者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后者要求资产的保值增值,前者的目标那么更为多元化。其次,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实际上为国家信用,公众不会关心和约束银行的经营风险,银行自身那么会存在道德风险倾向,因此其经营效率经常是低下的。最后,国有商业银行对一母同胞的、同样有着产权不清晰痼疾的国有企业的坏账难以给以真正的惩治,坏账因此并不能对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形成真正的约束。〔2〕内部人控制由于产权不清晰和所有者虚置导致的鼓励和约束机制的缺乏,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着大量的代理人风险和普遍的“内部人控制〞,银行的实际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也被各级政府、行业主管协会及代表其利益的高级管理层控制和获取,而国家和作为国有资产最终所有者的全体人民的利益经常被侵害。“内部人控制〞问题一般包括以下两个层次:政府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内部人控制〞和在总、分支机构之间委托—代理层次上的“内部人控制〞。政府的目标是多元的,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只是其中之一。政府作为国有银行的单一产权主体,以所有者、经营者、监督者的多重身份对银行实行行政控制,很有可能为完成政府目标而干预银行的经营,而行政干预过多将导致银行偏离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这种情况下,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最优化行为往往是迎合上级主管部门及其官员的意志和喜好来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或者与作为出资人代表的政府机构或部门相互勾结,利用对国有银行的的实际控制权和对所有者的信息优势来寻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做出违背和侵犯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当所有者对银行经营者监督的难度越来越大、信息不对称的情形越来越严重时,所有者就成了事实上的“外部人〞,国有银行的经营就被与其没有利益和责任关系的政府主管官员和银行高层人员所控制,形成第一个层次上的“内部人控制〞。在一级法人体制下,总行是委托人,分行是代理人,分行产生的收益和责任统一由总行获取和承当。然而,在按行政级别设置分支机构的框架下,由于内部委托代理的链条过长,总行对分支行的控制能力逐级下降,从而使得总行和各分支机构间也呈现较强的内部人控制趋势。其原因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虽然《商业银行法》规定国有商业银行是一级法人,但是分支机构不管从组织机构、人事管理,还是从经营活动方式、财务核算体系来看,都显示出相对独立的性质,因此也是功能完备、机构齐全的组织。这些特征说明分支机构事实上掌握了独立的控制权。另一方面,国有银行各总行作为“委托人〞拨付给分支行一定营运资本金,由分支行从事经营活动。总行作为“委托人〞在分行的人事任免、信贷规模等方面掌握控制权,但总行由于信息掌握不充分和控制能力有限,分支行作为“代理人〞在事实上掌握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从而使得各个分支行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内部人控制趋势。〔3〕经营效率低下由于政策和历史原因,二十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承当了大局部经济体制改革的本钱,而在自己内部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如资本充足率问题、不良资产问题、盈利能力问题等。这些问题己经危及到了银行自身的生存和开展,制约着国有银行的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在2001年度英国《银行家》杂志第7期公布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最新排名中,按照一级资本排名,中国共有14家上榜银行,其中工行、中行、农行、建行分别名列全球1000强的第7位、18位、21位和29位。按照资产规模排名,工行、中行、农行、建行、分别排在第15、24、39、31位。虽然在总规模上国有商业银行不比国外商业银行逊色,但其综合指标远低于欧美银行。从1999年全球500强中的上榜银行看,欧洲的银行业平均收入规模最大,每家为218.91亿美元;人均创造的收人和人均管理的资产最多,分别为46.31万美元和697.41万美元。北美的银行业平均实现利润最高,每家达18.15亿美元;人均创造的利润最大,为3.37万美元。我国银行创造了平均员工人数最多的记录,为38.16万人;创造了人均创造收入和人均管理资产最少的记录,分别为5.63万美元和95.50万美元。2001年的数据显示,工行、中行、农行、建行、交行的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13%、0.22%、0.01%、0.34%、0.42%。不仅如此,国有商业银行高达20%—30%的不良信贷资产也远高于欧美商业银行1%不良资产的比例。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资本充足率问题银行与普通企业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其自有资本的比例较低,银行运营的资金中绝大局部来源于外部。较高的自有资本比率是企业健康开展和抵御外部风险的保障,而对银行业规定一个适当的比率是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的主要手段之一。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为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开展和协调各国之间的银行业监管,对银行业规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为8%,而长期以来我国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直低于该数值,也远远不及西方兴旺国家同行业的水平。下面表2—1列示了某些年份我国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表2—1四大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单位:%)20052004200320022001中国工商银行——NA5.525.545.76中国银行——10.04NA8.158.30中国建设银行13.5711.296.516.91NA注:表中数据来自三大行历年年报,因中国农业银行年报不全和数据不全,数据无;NA表示无该年数据;“——〞表示数据暂缺。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中国银行历年来的资本充足率到达了最低监管要求8%之外,建设银行2004年后的数据达标,工行预计2005年的数据能达标。2003年底,新成立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两家各得225亿美元,从而使两家银行资本充足率超过8%的最低要求。2005年4月,汇金公司又向中国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根据《银行家》杂志2004年度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的统计,在资本排名前30家银行中,只有四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低于两位数,其余26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1.56%。而这四家银行中就包括三家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除外〕。较低的资本充足率会使得银行不能够有效的防范资产经营的风险,同时在与国外银行的竞争中也处于不利地位。不良资产问题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状态的,不能及时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息收入甚至不能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比较单一,贷款在整个资产中的比重很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在某种程度上主要指不良贷款。大量积累的不良贷款会阻碍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阻碍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降低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也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平安构成极大的威胁。表2—2列出了2001年以来四大行年末的不良贷款比率。表2—2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单位:%)20052004200320022001中国工商银行4.6919.3321.5125.6929.78中国银行——5.1216.2822.4927.51中国建设银行3.843.924.2716.91NA中国农业银行——26.7330.66NANA注:表中数据来自四大行历年年报;NA表示无该年数据;“——〞表示数据暂缺。同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也远远高于国际活泼银行。以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为例,1992—2002年间以五级分类方法测算的不良资产比率的平均水准在2%—3%之间。2004年6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在北京签署了一个价值2787亿元的不良资产转让协议,剥离了近三千亿的不良贷款之后,到年底两家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才分别下降到5.12%和3.92%。2005年又对工行剥离了总共七千多亿元的可疑类和损失类资产,不良贷款比率大幅下降。四大行中只有农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既与农行自身的经营状况有关,也与国家始终没有对其不良贷款进行剥离有关。盈利能力问题盈利能力是指银行运用自身资产或资本以获取利润的能力,其衡量指标一般有总资产净回报率〔ROA〕、股本净回报率〔ROE〕等。除了由于不良资产比率过高而引起盈利水平较低之外,国有商业银行在综合管理水平、流动性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与国外先进银行的差距也是造成盈利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下表2—3列出了2001年以来四大行的总资产净回报率水平,需要说明的是,由于2002年之后财会制度的变化和财务重组等原因,各行每年的数据有时不可比,因此只能大致说明盈利状况的变化。表2—3四大国有银行总资产净回报率(单位:%)20052004200320022001中国工商银行——1.361.260.1300.134中国银行——0.610.120.280.32中国建设银行1.111.310.70042NA中国农业银行——0.800.560.37NA资料来源:四大行历年年报,NA表示缺该项数据,“——〞表示数据暂缺。表2—42001—2004汇丰控股总资产净回报率(单位:%)20052004200320022001除税后平均总资产回报1.061.141.010.970.86资料来源::/chinese/about/repuk.htm,《汇丰控股2005年回忆》从表2—4可以看出,纵向上,国有商业银行近几年来的资产利润率尽管有所上升,但总体上讲并不稳定,盈利水平的波动较大;横向上,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经营能力与国外先进银行也有着较大的差距。除了上述三方面的问题,从费用收入比率、净利差、非利息收入比例等指标及其与欧美先进银行的比较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管理水平还较为低下。另外,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大多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领域,在金融创新能力上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也差距明显,这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其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与上市历程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方向一直是明确的。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指出,要把中国的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我国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拉开了帷幕。1994年又进一步明确了国有银行改革路径,即“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按照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更新经营管理制度;第二步,将有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三步,将符合条件的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开上市。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四家银行的资本金,1999年又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先后剥离了四家银行1.4万亿元不良贷款。2002年2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中国金融业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方向是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重要探索;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再一次明确提出,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2003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按照“建立标准的公司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成为产权清晰、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平安、效劳与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的目标,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2004年1月6日,国务院决定在建行和中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其核心是要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2004年7月26日,建行3万员工分流,5000机构撤并。2004年9月,建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由汇金公司、中国建投、宝钢集团、国家电网和长江电力(600900)共同发起设立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1942.3025亿元。2004年1月,国务院通过中央汇金向中行注资225亿美元,以股份制为目标,通过财务重组、改造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市场上市,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股权结构进行彻底改造,实现绩效最大化,支持中行进行股改。2004年6月,中行剥离和核销不良贷款2544亿元。2004年8月26日,中行改组为股份,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框架。2005年4月21日,中央汇金注资工行150亿美元。2005年6月,央行牵头主持工行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招标会在北京举行。27日,长城、信达、东方、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与工行签订了《可疑类信贷资产转让协议》。月末,工行的财务重组宣告完成。2005年10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成立。2.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历程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后,国有商业银行进入了上市的历程中。2002年7月25日,中国银行(香港)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实现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首次海外上市。2005年10月27日,在成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后,建设银行率先在香港出售约90亿美元的股票——这不仅是当时境内企业在海外最大的IPO和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IPO,也是四年间全球最大的股票发行。这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是中国银行体系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真正开始。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香港挂牌上市,筹资97亿多美元,超过建行成为近六年来全球最大的公司IPO筹资。一个月后,中行“回归〞国内A股市场。在建行上市一周年的日子——2006年10月27日,中国规模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和上海两地同时踏进资本市场。作为全球迄今规模最大的IPO工程,工行“A+H〞成功上市被视为中国资本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工行以22倍的市盈率和2.23倍的高市净率成功发行,创出了多个“全球第一〞的新纪录。作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最后堡垒,农业银行的改革虽然更为复杂,但有关方面已经宣布,“整体改制,择机上市〞已经被确定为农行改革的根本思路。农行,正在为此进行全力准备。(三)上市后的产权结构及可能存在的问题1.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产权结构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标志着我国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创造条件上市的改革方向已经取得了成功。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的产权结构与上市前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经由国有独资转变为国有股绝对控股。截止2023年6月30日,已上市的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如以下三表所示:表2-5工商银行前十股东持股情况序号前10大股东名称持股数〔万股〕占总股数〔%〕股本性质1财政部11800617.435.33流通受限股份2汇金公司大11800617.435.33流通受限股份3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4422534.4213.24流通H股4高盛公司1647601.424.93流通受限股份5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1410214.964.22流通受限股份6DRESDNERBANKLUXENBOURGS.A643260.11.93流通受限股份7美国运通127612.220.38流通受限股份8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69502.740.21流通A股9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64847.630.19流通A股10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48076.90.14流通A股表2-6中国银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序号前10大股东名称持股数〔万股〕占总股数〔%〕股本性质1汇金公司17132540.4767.49流通受限股份2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3120815.9712.29流通H股3RBSChianInvestments2094273.628.25流通受限股份4富登金融控股私人1047136.814.13流通受限股份5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837734.133.30流通受限股份6瑞士银行337786.071.33流通受限股份7亚洲开发银行50667.910.20流通受限股份8ThebankofTokyo-MitsubishiUFJLT47305.20.19流通H股9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10654.630.04流通A股10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9740.20.04流通A股表2-7建设银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序号前10大股东名称持股数〔万股〕占总股数〔%〕股本性质1汇金公司13815004.7959.12流通受限股份2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2939788.7612.58流通H股3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投〕20692258.85流通受限股份4美国银行1913297.438.19流通受限股份5富登金融控股私人1320731.685.65流通H股,流通受限股份6宝钢公司3000001.28流通H股7益嘉投资有限责任公司800000.34流通H股8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23369.60.10流通A股9博时新兴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17775.120.08流通A股10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15759.720.07流通A股由以上三表可以看出,已上市的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其中工商银行的国有股股东为财政部和汇金公司,持股比例为70.67%,中国银行的国有股股东为汇金公司,持股比例为67.49%,建设银行的国有股股东为汇金公司和中国建投,持股比例为67.97%,均占总股本的三分之二以上。社会公众所持有的流通股份不及三分之一。2.股份制改造及上市所解决或缓和的问题通过股改上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明晰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关系,改善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现代公司治理的根本框架初步建立,组织机构权责明确、有效制衡的内部治理机制也根本形成。上市银行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逐步形成了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作的机制。按照国际公众持股银行标准和境内外监管规那么的要求,推动董事会构成高度专业化和国际化,成为这些银行的行为准那么。通过改革,内控机制建设逐步得到加强。这些银行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内控体系和完善的风险防范体制。所有这些为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打下了坚实的根底。三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建行力等财务指标均较改制前显著改良,财务状况呈现较强的可持续性,三家银行的税前利润均到达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在根本业绩方面,截至2007年底,三家银行均有所上升,工行每股收益2007年0.24元,2006年为0.1458元。建行2007年每股收益0.30元,2006年为0.24元。中行2007年每股收益0.22元,2006年为0.165元。每股收益增幅分别到达64.6%、25%和33.3%。升幅非常明显。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06年底,工行、中行、建行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下降了0.9%、0.58%和0.55%。总之,股改后的三家银行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低于行业的总体水平,更远远低于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前的水平。说明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逐步改善,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3.上市后可能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的改革仍然停留在技术层面,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在本文的前面一个问题中已有所论述,这里不再重复。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过程中存在与大型国企上市后暴露的问题大同小异,如为赶上市仓促处理不良资产、突击建立专门委员会,以至于公司章程都如出一辙,重标不重本可见一斑。在股东结构、董事会构成、管理层选拔和治理理念上都少有突破,颇有穿新鞋走老路之感。股东代表、董事、高层人员及监管人员由政府指派,从外部看来,就是官商不分,亦官亦商。这种公司治理架构销蚀了公司治理核心中的权力分散原那么和相互制衡机制。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具有十分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网,所采取的单一法人的法律组织形式,决定了所有分支机构的风险损失和经营损失都得不到分散,而是聚集到一起由总行整体承当。这种只有在市场兴旺和法治完善的条件下,才可以出现多层次的代理关系,必然导致银行内部失控。一是信贷风险容易失控。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3月末,工、农、中、建、交5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为8.2%,已明显反弹。二是操作风险容易失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后仍大案不断,基层支行内外勾结、巨额资金被挪用、诈骗,造成了总计达数十亿元的损失。4.上市后可能存在的新问题〔1〕企业目标与政府目标不可协调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国家仍然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这便存在国家同时作为微观产权所有者与宏观经济管理者双重角色的“角色冲突〞。企业目标与政府目标是不同的,具有不可协调性。政府常常以行政性目标直接干预银行的正常经营,银行也常常将满足政府的政策偏好作为其经营目标,银行真正所有权的行使实际处于虚置。作为银行的股东,国家要保证商业银行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因而必然要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按照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那么进行经营管理。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又有着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尤其是维持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和改革顺利推进的目标要求,因而必然要求银行放松预算约束,配合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为政府推动的经济改革提供金融补贴和支持,确保转轨过程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而后一个目标在政府的效用函数中占有更大比重,所有政府更多是以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参与银行治理,银行的治理结构中股东的角色就实际上形成了空缺。在这样的治理结构中,银行的经营者可以很便利地牟取私利,使银行的经营偏离股东利益,导致较大的代理本钱。〔2〕可能损害小股东利益目前,我国处于转制时期,公司大多股权集中。现行的《公司法》实行“一股一票〞的表决机制,对大股东行使表决权未作任何限制,致使表决权向大股东倾斜,大股东完全可以凭借其强大的表决权对公司实施控制,形成事实上大小股东对公司参与决策的不平等。这种现象的存在已阻碍了公司的公平、高效运营。在我国董事会中以大股东提名董事为主,缺少高级管理人员董事、独立董事,使银行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中小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股东间力量比照悬殊,缺乏明显对抗性,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小股东的合法权宜受损,有的是受到蓄意侵犯。比方,公司的大股东在没得到董事会认可或由少数大股东委派的董事擅权决定后,通过与母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公平关联交易向上市公司转嫁包袱,为母公司提供贷款担保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通过损害小股东的利益而使其关联公司受益。在我国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行为极为严重。以深交所为例,2000年年报事后审查结果说明,已披露年报的516家公司中,存在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资产情况的公司有171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3.2%;存在为大股东担保情况的上市公司有155家,占30.1%,合计占公司总数的51.5%。从金额看,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资产总额达271.28亿元,上市公司为大股东或股东下属公司或个人提供担保总金额达310.37亿元,分别占到相关上市公司净资产的13.5%和6.37%。近几年的情况也没有太明显的改善。由于股权同样过分的集中,损害小股东利益的问题发生在国有商业银行身上的情况可能同样严重。〔四〕问题的症结困扰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首要问题是国有股“一股独大〞。国有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一股独大〞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所谓“一股独大〞,也就是一个企业,百分之九十、百分之八十,都是国有股。而这一股东比第二号股东大得不可比较,剩下来都是散户。这种情况下,很难把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起来。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已经给中国上市公司脆弱的治理结构带来种种弊端和负面影响,成为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公司治理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灵魂,是在股东共同拥有的公司法人财产的根底上建立的。股东们将企业的日常经营权委托给雇来的高层经理人员代理行使,同时聘请董事对这些经理人员的经营活动进行经常性的、全过程的监督,而股权过分集中那么不利于公司有效的治理结构的建立。一方面国有股“一股独大〞,大股东行为缺少有效制约,容易出现股东干预日常决策,使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国家所有权的代理行使缺乏妥善措施,上市公司往往出现“内部人控制〞的偏向,证监会主席周小川曾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内部人控制下的一股独大〞。经济学家吴敬琏一针见血:“作为所有者全权代表的内部人离开委托人,追求小集体甚至少数领导人的利益,而作为最终所有者的国家的利益却不能得到表达。〞据统计,中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相当普遍,截至2001年4月底,中国共有上市公司1124家,其中发行A股的公司1102家,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占公司总股本50%的有890家,占公司总数的79.2%,其中持股份额占公司总股本的超过75%的63家,而且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显著高于第二、三股东。大股东中,国家股东和法人股东占压倒多数,相当一局部法人股东也是国有控股的。统计说明,第一股东为国家持股的公司,占全部公司总数的65%;第一股东为法人股东的,占31%,两者之和所占比例高达96%。在全部上市公司中,有55%的股权属于国家所有和国有法人所有,在上市公司的全部董事中,有73.3%的董事具有国有股〔27.9%〕和国有法人股〔45.5%〕的背景。在实践中,“一股独大〞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由于“独大〞的一股是国有股,所以各类行政机构都可以以国有股代表的身份插手上市公司的事务,但却又都不对因此而产生的后果承当责任,造成所有者缺位;其二,“独大〞的国有股是不流通股,这就使得行政机制对上市公司的干预权被无限期地保存和延续下来,从而使得上市公司在对市场、投资者和行政权力三者的选择中很自然地向后者倾斜,而把市场和投资者的利益搁置一边;其三,国有股不仅“一股独大〞,而且还“一股独霸〞,国有股股东不但可以凭借自己的表决权优势控制股东大会,而且还可以通过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中的“内部人〞来对上市公司实施全面控制,这就使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董事会更成为摆设,监事会无法正常发挥功能,独立董事有名无实,公司治理的制衡机制严重残缺。国有股一股独大,在实际运作中变成了某个人一人独大。这个人可能是以上市公司董事长或总裁名义出现的政府官员或准政府官员,也可能是由政府官员选定的或按政府官员眼色行事的原国有企业厂长、经理或党委书记。无论这个人是政府官员还是政府官员指定的厂长、经理,他的行为准那么是,必须贯彻政府首长的旨意,上市公司、股民的资金只不过是贯彻首长旨意的工具。比方,上市公司美尔雅以16596万元溢价60%的价格受让大股东美尔雅集团的“磁湖山庄〞,即使不算一年1300万元左右的折旧,其经营本钱也要超过1000万元。上市公司以2亿元的真金白银从大股东处受让一个亏损的企业,其背后或多或少地也是政府推动的结果。又如,某上市公司的董事长长期由该市的一位官员兼任,政府给他的任务是招商引资,将开发区的地尽快卖出去。于是,他就利用自己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便利〔该公司100万元以上的投资都由他说了算〕,将股民的数亿元资金用于大规模的厂房建设。作为政府官员,招商引资的政绩明显;但对上市公司来说,不一定需要建那么现代化的厂房,完全可以从该城市买几个或租几个闲置厂房,同样可以到达所要求的生产目的。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产权关系根本明晰,但股权结构尚不合理。国有商业银行在国企改革中也难以克服的“一股独大〞问题,如,汇金公司是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主要发起股东,公开上市后仍持有建设银行股份61.49%、中国银行股份67.49%、工商银行股份36.24%。汇金公司作为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两家银行共同的绝对控股股东,根本消除了股权制衡,严重削弱了有效公司治理的股权根底。不承当完全出资人风险的汇金公司的股权权利是“廉价〞的,对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约束是非刚性的。这一现象凸显了政府部门对银行改革和管理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是我国政府长期对金融管制的自然延伸,是固有改革思路的必然结果。总之,银行股上市是银行扩大规模和补充资本金的有效途径,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上市提高知名度,上市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流动,并且可以迅速提升核心资本充足率,进而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盈利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银行上市有利于现行银行机构体制的改革,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别离,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标准银行经营行为,确保银行存款和负债风险社会化和分散化,使得社会和存款人乃至借款人、投资人等来共同承当银行运作的风险。此外,银行上市也为银行的购并奠定了根底。然而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得到,这才是深层次改革的开始,将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在产权结构方面可能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还会有新的问题会因为上市而产生,所以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继续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和改革仍然是很有必要的。三、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产权改革方向与思路的建议〔一〕产权改革方向的建议及其影响许多学者对产权结构改革的探讨仅仅停留在投资主体多元化阶段,而对于如何构建各产权主体之间适当有效的股权结构问题却少有涉及。股权结构从各股东间持股集中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高度集中型、过度分散型和适当集中型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股权结构将对公司治理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许小年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绩效进行深入研究后得出结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国有股份额与公司业绩呈负相关关系。因此过度集中型和过度分散型的股权结构都不利于公司治理绩效的提高,前者容易孽生国有大股东的“内部人控制〞和中小股东的“用脚投票〞,而后者那么容易引起众多中小股东“理智的冷漠〞和“搭便车〞问题。对国有银行而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出于国家控股和稳定国民经济的目的,是不可能形成极度分散的股权结构的。而适度集中型的股权结构既有一定的股权集中度,又有假设干实力相当的大股东的存在,因而有利于在股东之间建立起鼓励和制约机制,防止前两种结构下股东行为的非理性,有望使各股东到达一种适度参与的境界,形成有效的相互制衡,从而大幅度降低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效率损失,真正提高公司治理结构效率。因此,构建适度集中型的股权结构应该是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改革的正确方向。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就是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多元化改制。单一的国有产权结构严重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资源配置并降低经营效率,市场经济要求商业银行的产权必须是纯经济性质、界区明确且有一定的社会分工,引入其他所有制性质的资本、实现商业银行的产权多元化可以满足市场经济对产权的要求,并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奠定相应的产权根底。1.产权多元化概念产权的多元化是指多个投资者共同出资而形成的产权组合。企业产权的多元化是企业形成多个投资者相互制衡的产权结构,进而建立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底。在企业开展史上,由古典的个人业主制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到现代企业,实质上就是企业产权多元化的过程。现代企业最重要的两种法律形式是股份和有限责任公司,它们的典型特征是产权的多元化以及所有者的外在化和责任的有限性。产权的多元化及所有者责任的有限性为资本集中提供了可能,企业经营借此可以到达规模经济。而所有者的外在化保证了企业财产的独立性和正常营运,它可以防止和防范其他任何主体对企业财产的支配和侵害,这使企业具有了不同于自然人的永续存在的生命,使企业能够产生持久的效率。多元化的产权主体通过外部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内部健全的组织结构来监督经营者的日常经营活动,以使经营者的经营不至于过大地偏离所有者的目标。这种机制是现代公司尤其是股份的生命力之所在。2.产权多元化对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的单一产权存在着政企不分、内部人控制、缺乏监督和鼓励机制、产权不具有流动性等弊端,从而导致产权效率低下。产权多元化的本质在于构建具有鼓励功能的产权结构。鼓励可以视为处于经济学的核心,而产权鼓励又是鼓励理论中的重要组成局部,产权鼓励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让竞争在产权层面展开,进而构成鼓励,促使拥有产权的主体采取相应行动使得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在我国,产权多元化改革具有多维效应:(1)产权多元化推动了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和转移,在较大程度上盘活了国有资本。马克思指出:资本在流动中增值。产权主体的多元化,不仅增大了企业的集资功能而且促进了资本的流动性,使之在各个产权主体之间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最正确状态。反之,没有资本的流动,就没有生产经营效率的比较,就会产生效率的流失。(2)产权多元化带来了技术水平和经营机制的改良,竞争能力和经营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对产权主体的引入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公司治理的层面来说,引“智〞比引“资〞更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企业的长期价值。(3)产权多元化发动了社会资本,刺激了民间投资增长。企业产权多元化意味着民间资本进入该企业,尽管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使得国有资本存量相对减少,但国有资产的质量却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带来社会总资本增量的增加,因而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因素。(4)产权多元化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如果作为最终决策者的大股东不属于同一政府,就可以使某一政府不能随意发号施令。至于多个投资主体是国有、集体还是私营的,并没有关系。国有银行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机构人员众多、利益关系复杂,市场化的转变绝非易事。实现产权多元化必然打破现有的关系和利益格局,在银行内部形成利益的硬约束,推动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改革。(5)产权多元化是企业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同于以往国有企业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改善,需要从企业内部深层次的矛盾和机制上寻求突破,实现企业体制机制的转换和创新。企业产权改制不仅要实现产权主体明确,关键还要做到产权结构合理,使产权责任主体到位。产权改革不彻底的国有企业,共同的问题是未解决好产权多元化的问题,致使改制企业体制机制的转换和创新难以实现,标准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尚未完全到位,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经营者的市场化配置尚需深化,鼓励与约束机制不够健全,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按照十六大精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实现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与合理化,把绝大多数国有独资企业和大局部国有控股企业改造成为多元投资主体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从而实现企业体制机制的转换和创新。产权多元化有助于标准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的灵魂是制衡.多元化的股东可以在股东会中相互制约。股东多元化还有可能推动董事间形成制约关系,扭转我国公有企业“一把手〞专政的弊病。(6)产权多元化是实行股权鼓励的必要条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体制机制的转换和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企业的鼓励约束机制。在西方,股权鼓励是最富成效的鼓励制度之一,是企业建立长期鼓励制度的有效途径,其具体方式主要有期权或股票期权、局部股权或优先股、管理者收购与员工持股方案等。在我国,自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开始探索实行股权鼓励制度。实行股权鼓励制度,首先必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经营者该如何选拔,二是谁有权来对经营者实施股权鼓励。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从产权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入手。国有股一股独占、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导致国有资本产权模糊,无法形成有效的鼓励约束机制。产权明晰、产权多元化是实行股权鼓励的必要条件。产权多元化可使包括国有股东在内的各个投资主体拥有对企业的监控权和利润的索取权,行使对企业的所有权,有助于克服国有股东不到位的弊端,实现所有者职能到位,国家所有者职能将从根本上端正企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